运动的描述典型练习题
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题(含答案)【经典】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讲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a=Δv/t )1.(单选)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B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2、(单选)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答案 BA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B .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3.(多选)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D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减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 .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多选)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CD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C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5.(单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6.(单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答案 B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7.(单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 2,a 乙=-4 m/s 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B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8. (单选)如图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答案:CA .100 m/s 2,方向向右B .100 m/s 2,方向向左C .500 m/s 2,方向向左D .500 m/s 2,方向向右 9.(多选)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 ,关于该物体在这1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4m/s 2B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8m/s 2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4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6m/s 2【答案】AD10、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析 v 1=L Δt 1=0.10 m/s v 2=L Δt 2=0.30 m/s a =v 2-v 1Δt ≈0.067 m /s 2. (2) x =v 1+v 22Δt =0.6 m.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基本规律(1)三个基本公式①v =v 0+at . ②x =v 0t +12at 2. ③v 2-v 20=2ax(2)两个重要推论 ①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 0+v 2= s t .中间位置速度v s 2=√v12+v222.②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aT 2.(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 1∶t 2∶t 3∶…∶t n =1∶(2-1)∶(3-2)∶…. 1.(单选)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为s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A2.(单选)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 内的平均速度小3m/s ,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m/s 2B .2 m/s 2C .3 m/s 2D .4 m/s 2【答案】C 7.(单选)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 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s 内位移的一半,g 取10m/s 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 5 mB . 11.25 mC . 20 mD . 31.25 m 【答案】B 3.(多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s 内的位移比第14s 内的位移多0.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球加速度为0.2m/s 2B . 小球前15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C . 小球第14s 的初速度为2.8m/sD . 第15s 内的平均速度为0.2m/s 【答案】AB4.(单选)如图是哈尔滨西客站D502次列车首次发车,标志着世界首条高寒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哈大高铁运营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D502次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 s 内的位移是57.5 m ,第10 s 内的位移是32.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答案 D A .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 B .时速350公里是指平均速度,921公里是指位移C .列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 2D .列车在开始减速时的速度为80 m/s5.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 和7m .求:(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在刹车后6s 内的位移.解答:解: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第1s 内位移为:x 1=代入数据,得:9=v 0+ 第2s 内的位移为:x 2=v 0t 2+﹣x 1, 代入数据得:7= 解得:a=﹣2m/s 2,v 0=10m/s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为:t==则汽车刹车后6s 内位移等于5s 内的位移,所以有:==25m 故答案为:2,256.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 s 内位移为6 m ,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 内位移为2 m ,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的时间。
运动的描述_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典型题目解析

第一、二章典型题目解析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50 Hz。
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 A=16.6 mm,x B=126.5 mm,x D=624.5 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取2位有效数字)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则A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
(取2位有效数字)3.如图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上升到井口的过程中的运动图像,试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2)计算各段的加速度。
4.某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10 s内速度从5 m/s增加到25 m/s,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 s内速度减为零,求这两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5.(12分)摩托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7 s时间通过一座长BC=14 m的平桥,过桥后的速度是3 m/s。
(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v B有多大?(2)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第一、二章典型题目解析1.解析: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频率和打出的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可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5×0.02 s =0.1 s 。
虽然计数点C 至计数点D 之间有污染,但只要知道BD 间的距离就可以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这一结论算出C 点的速度,即v C =x D -x B 2T=2.5 m/s 。
高中物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节教材典型例题精析试题1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关于机械运动的认识[例1]下列哪些现象是机械运动A.神舟5号飞船绕着地球运转B.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在上升过程中C.钟表各指针的运动D.煤燃烧的过程解析:A、B、C三种现象中物体都有机械位置的变化,所以是机械运动;D 煤的机械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不是机械运动。
故ABC正确☆关于质点的用[例2]在研究下列哪些运动时,指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A.从到运行中的火车 B.研究车轮自转情况时的车轮.C.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地球 D.研究地球自转运动时的地球解析:物体可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或次要的因素。
一般说来,物体平动时或所研究的距离远大于物体自身的某些几何尺寸时,便可简化为质点。
答案:AC[例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解析:一个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跟它体积的绝对大小、质量的多少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无关,主要决于这个物体的尺寸和它与周围物体间距离相比是否能忽略,同时还跟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
例如,地球可称得上是个庞然大物,其直径约1.28×107m,质量达6×1024kg,,在太空中绕太阳运动的速度达几百米每秒。
但由于其直径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约 1.5×1011m)相比甚小,因此在研究地球公转运动时,完全可忽略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地球自身的运动,把它看成一个质点。
而同样的这个地球,在研究其昼夜交替及一年四季的成因时,就不能把它看成质点,本题的答案选C。
答案:C☆关于参考系选择的用[例4]第一次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运动的描述练习题一、描述一场足球比赛在一个晴朗的周末下午,我来到了体育场观看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
球场上绿茵茵的草地上,22名运动员分成两队,争夺着胜利。
比赛开始了,双方球员迅速地奔跑着,不断传球、射门。
首先,我注意到球员们的奔跑速度非常快。
他们像闪电一样在球场上穿梭,迅速地变换位置,寻找传球的机会。
有时,他们会通过精准的长传将球传给队友,有时则会选择短传,通过快速的连续传球来突破对方的防线。
其次,球员们的技术非常娴熟。
他们能够用脚内侧、外侧、背后脚跟等各种方式来控制球,并且能够用头部将球稳稳地传给队友。
有时,他们还会展示出精湛的个人技术,如过人、盘带和射门等。
这些技术动作不仅展示了球员们的实力,也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惊喜。
除了技术,球员们的身体素质也非常出色。
他们拥有强大的爆发力和耐力,在比赛中不断奔跑、争抢球权。
有时,他们需要在一瞬间做出决策,判断对方的动向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种高强度的身体训练使得他们能够在比赛中保持高水平的表现。
在比赛过程中,球员们之间的协作也非常重要。
他们通过默契的配合,将球传递给队友,并且互相支持、帮助。
有时,他们会用眼神或手势来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增强了球队的整体实力,也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最后,比赛的结果总是令人期待。
球员们在场上拼尽全力,争夺每一个进球的机会。
观众们则紧张地看着比赛的进程,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
当比赛结束时,胜利的一方球员们欢呼雀跃,而失败的一方则黯然神伤。
无论胜负如何,比赛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角逐,是运动的魅力所在。
二、描述一次晨跑的经历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我决定进行一次晨跑。
我穿上运动鞋,戴上耳机,迎着清新的空气,开始了我的跑步之旅。
我沿着一条宽阔的林荫道行进,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我放慢脚步,深呼吸着芬芳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我感到身体逐渐热起来,汗水从额头滑下,但我并不觉得疲倦,反而感到一种愉悦的快感。
高一运动的描述练习题

高一运动的描述练习题1. 引言运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描述高一运动的情况,以展示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热情和活力。
2. 早晨操练每天早晨,高一年级的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晨间操练。
他们穿着整齐的运动服,队列整齐排列。
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学生们精神焕发地开始了锻炼,他们有力地抬腿、摆臂,身体舒展开来。
激昂的音乐伴随着运动,整个操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 课间活动在上课的间隙,高一学生们会积极参与各种课间活动。
有的学生选择踢足球,他们组成小队,在校园里的足球场上奔跑、传球,比赛场面紧张而激烈。
有的学生则选择打篮球,他们投篮、传球,展示出卓越的球技和团队合作精神。
还有些学生参加跑步活动,他们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奔跑,挑战自己的耐力极限。
4. 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每年,学校会组织一次盛大的运动会。
高一学生们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运动会上,学生们分成不同的班级代表队,参加各项比赛。
有的人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力冲刺;有的人在田赛项目中展现出出色的技术;还有的学生则主动参与到赛事组织中,担任计时员、裁判员等职责。
运动会现场人声鼎沸,观众们为选手们加油助威,整个学校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运动氛围。
5. 运动健身俱乐部为了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求,学校还设立了各类运动健身俱乐部,供学生们参与。
有的学生选择加入篮球俱乐部,每周固定时间在校园篮球场上训练和比赛;有的学生加入足球、乒乓球等俱乐部,通过与其他俱乐部的交流切磋提高个人技术。
6. 假期活动高一学生们在假期中也不会停止运动的脚步。
有的学生选择参加暑期夏令营,进行户外拓展训练和各类球类运动;有的学生参加校际友谊赛,代表学校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友谊,展示个人才艺和团队实力。
运动不仅是他们假期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提升个人能力和拓展视野的机会。
7. 结语高一运动的描述展示了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热情和活力,他们通过早晨操练、课间活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加入运动健身俱乐部以及参加假期活动等形式,全面发展了自身的身体素质、个人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典型例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典型例题单选题1、杭州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举行,目前已经确定竞赛大项增至37个,包括28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项目。
届时将向全国人民奉献一届精彩的亚运会,在考察运动员的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A.体操B.跳水C.双杠D.马拉松答案:D因为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以上运动项目中,体操、跳水、双杠都需要看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即运动员大小和形状不可忽略,而马拉松比赛可以忽略掉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故选D。
2、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答案:C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故A正确;BC.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与参考系有关,故B正确,C错误;D .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属于二维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故D 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
小提示:理解坐标系的种类以及建立坐标系的目的及意义。
3、某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为v 1,然后又从乙地原路返回到甲地的平均速率为v 2,则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 .v 1+v 22,v 1+v 22B .v 1−v 22,v 1−v 22C .0,v 1−v 2v 1v 2D .0,2v 1v 2v 1+v 2答案:D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由于此人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故位移x =0,平均速度v̅=x t=0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由于此人往返一次,故平均速率为2s t 1+t 2=2s s v 1+s v 2=2v 1v 2v 1+v 2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4、某校举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其中一项比赛项目——“五米三向折返跑”,活动场地如图所示,AB =AC =AD =5m ,参赛教师听到口令后从起点A 跑向B 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后再返回A 点,然后依次跑向C 点、D 点,最终返回A 点。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和方向: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质量D. 位移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其速度为:A. 4米/秒B. 8米/秒C. 16米/秒D. 无法确定4.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A. v = u + atB. s = ut + 1/2at^2C. v^2 = u^2 + 2asD. a = (v - u) / t5.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角速度: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二、填空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
2. 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
3.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______。
4.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三、计算题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米/秒^2。
求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秒后,其位移为50米。
求物体的加速度。
四、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其特点。
2. 解释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判断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对/错)2.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
(对/错)3.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对/错)4.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米/秒^2。
(对/错)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B5. B二、填空题1. 0米/秒^22. s = ut + 1/2at^23. v = u + at4. a_n = v^2 / r三、计算题1. 速度v = 0 + 2 * 5 = 10米/秒2. 加速度a = 2 * 50 / 10^2 = 1米/秒^2四、简答题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移动的运动。
中考运动,知识点总结和典型例题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中,物体未知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把某些物体假设为参照物注:①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并非真的不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找不到一个绝对不动的东西,没有参照物时无法对物体的运动情况尽情判断或描述②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由于选定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记住: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因为我们所处的宇宙也是在运动)经典例题: 观察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甲乙长度、时间、以及其测量长度国际单位:米(m)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米尺……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A物体长3.70cm 注意要估读到小数点后一位,(以分度值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感性的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特殊的测量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化曲为直法(等效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时间国际单位:秒(S)测量工具:停表秒表沙漏日晷……运动计算:一.平均值1、某物体以21.6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全程的三分之一,通过剩余的三分之二的路程的速度是8米/秒,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某同学在聊城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下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3、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描述典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min s 。
2.如右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
3.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铅笔的长度应为 cm 。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 cm 、26.00 cm 、26.02 cm 、26.42 cm 。
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计算题
1.如图所示,灯L 标有“6 V 3 W”字样,电源电压恒为6 V ,定值电阻R =6Ω,设灯L 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求:
(1)灯L 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
(2)只闭合S 1、S 3时,电阻R 在60 s 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要使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此时的最小电功率为多少? 1题 3题 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