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模型生活污水实验报告.报告.pptx
废水生物处理SBR,AO,A2O模拟演示实验

专业综合性实验实验名称自动控制废水生化处理组合工艺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装置的演示,了解传统活性污泥法、A/O、A-A/O等工艺的工程运行状况及运行操作方式。
2、加深对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理解生物硝化反硝化理论,掌握不同混合液回流比时的脱氮率及两者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细菌及原生动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氧化、分解,最后把这些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
典型的活性污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先将废水注入调节池,调节pH值,并去除易于沉降的固体颗粒物,然后连续注入曝气池,增殖的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进行水分离。
在曝气池中,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多种好氧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也增殖。
然后在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
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分离出的污泥一部分作为接种污泥不断回流到曝气池,另一部分由于污泥的增长而以剩余污泥的形式从体系中排出。
2、A/O法A/O工艺即缺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它是随着废水深度处理,尤其是脱氮要求的提高而出现的。
其所完成的脱氮在机制上主要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生物过程构成。
废水首先在好氧反应器中进行硝化,使含氮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氨,然后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氨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氮(NO2--N),再经硝化菌作用转化为硝酸盐氮(NO-3-N)。
硝酸盐氮进入缺氧或厌氧反应器后,经过反硝化作用,利用废水中原有的有机物,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同时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气态氮(N2)。
A/O工艺不仅能取得比较满意的脱氮效果,同时可取得较高的COD和BOD去除率。
单级A/O工艺是指用一个缺氧反应器年和另一个好氧反应器组成的联合系统,从好氧反应器出来的部分混合液返回到缺氧反应器的进水端,另一部分进入二沉池分离活性污泥后,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
A/O工艺的流程如图2所示。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验

综合实验(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验)实验方案姓名:学号:班级: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1、掌握污水生化处理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2、掌握各处理工序的基本原理;3、掌握根据不同出水水质指标要求所控制的运行条件及控制方法4、了解对整套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的调试、运行、控制方法;5、要求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水处理实验方案的编制要点,浊度仪、pH计、溶解氧仪等的正确使用和操作;取样方法;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初沉池:初沉池可除去废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
废水经初沉后,约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按去除单位质量BOD或固体物计算,初沉池是经济上最为节省的净化步骤,对于生活污水和悬浮物较高的工业污水均易采用初沉池预处理。
A2/O原理:生物池通过曝气装置、推进器(厌氧段和缺氧段)及回流渠道的布置分成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
在该工艺流程内,BOD5、SS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将一一被去除。
A2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A2O法又称AA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该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专家在AO法脱氮工艺基础上开发的。
工艺流程二次沉淀池工程中常简称:二沉池接纳废水二级处理的出水,用以去除生物悬浮固体的沉淀池。
在活性污泥法中,从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在二次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和污泥浓缩,澄清后的出水溢流外排,浓缩的活性污泥部分回流至曝气池,其余作为剩余污泥外排。
城市污水处理A A O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A/A/O系统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污水生化处理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2、掌握各处理工序的基本原理;3、掌握根据不同出水水质指标要求所控制的运行条件及控制方法;4、了解对整套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的调试、运行、控制方法;5、要求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水处理实验方案的编制要点,浊度仪、pH计、溶解氧仪等的正确使用和操作;取样方法;实验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A/A/O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及生物除磷工艺的结合,在进行去除BOD、COD、SS的同时可生物脱氮除磷。
在厌氧段,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内回流混合液带入的NO3--N和NO2--N通过反硝化作用转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并使BOD继续下降;而在好氧段主要是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在充足供氧条件下,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氨氮被硝化菌转化为NO3- -N,而在厌氧池中充分释磷的聚磷菌则可以在好氧池中过量吸收磷,形成高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出以达到除磷的目的。
A/A/O工艺脱氮的作用,是通过增设混合液内回流,将好氧段硝化作用后产生的硝酸盐回流至缺氧段进行反硝化达到的。
A/A/O工艺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能够实现脱氮除磷效果,其在系统上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且反应流程上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不利于丝状菌生长,污泥膨胀较少发生,生物除磷过程运行中无需投药,运行费用低,且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较高的肥效,是实现污水回用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实验系统流程2.实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名称部件规格数量系统给水贮水箱直径98cm,高168cm 1.3m32提升水泵额定流量0.6L/min,最高流量0.8L/min1流量计玻璃转子流量计,2L/min1格栅除渣细格栅池有机玻璃,含栅网1沉砂池沉砂池40L有机玻璃1流量计气体型1A/A/O系统风机3厌氧池40cm*46*461缺氧池84cm*46*461接触氧化池1竖流沉淀池1流量计2风机1微孔曝气1搅拌电机1控制集中控制机柜13构筑物参数原水池:尺寸: 820 mm×690mm×1450mm;容积:720L;停留时间:12h;设有进水、出水、溢流、排空口;格栅:外形尺寸:232 mm×242mm×110mm;设有进水、出水、溢流、排空口;功能: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堵塞水泵和沉淀池的排泥管。
A2O工艺城市污水处理模拟实验

实验A2/O工艺城市污水处理模拟实验1、实验目的按照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氨氮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是25mg/L,磷酸盐(以P计)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是1.0mg/L。
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是污水除磷脱氮技术的主流工艺,同常规活性污泥相比,不仅仅能生物去除BOD,而且能去除氮和磷,这对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设备是A2O工艺的教学演示和动态实验设备。
通过设备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A2O工艺的组成,运行操作要点;(2)确定去除滤高、能量省的运行参数,知道生产运行;(3)针对一些工业污染源对该工艺运行的冲击,提出准确的判断,避免造成较大的事故;(4)用设备培训学生、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考核其独立的工作能力,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5)利用设备运输方便的特点可以在拟建污水厂的现场,进行污水处理可行性的试验。
2、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在利用生物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进行生物除磷脱氮,包括厌氧、缺氧、好氧三个不同过程的交替循环。
具体如下:(1)厌氧池如工艺流程图所示,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兼性厌氧的发酵细菌将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s)低分子发酵产物。
除磷细菌可将菌体内存贮的聚磷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可供好氧的除磷细菌在厌氧环境狭隘维持生存,另一部分能量还可供除磷细菌主动吸收环境中的VFA类低分子有机物,并以聚ß丁酸(PHB)的形式在菌体内贮存起来。
(2)缺氧池污水自厌氧池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就利用好氧区中经混合液回流而带来的硝酸盐,以及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去碳及脱氮的目的。
(3)好氧池最后污水进入曝气的好氧区,除磷细胞除了可吸收、利用污水中残剩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外,主要是分解体内贮积的PHB,产生的能量可供本身生长繁殖。
此外还可以主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溶解磷,并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贮积起来。
A2O法处理某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水污染课程设计报告书

学号:课程设计题目A2O法处理某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二班学生指导教师龙2012 年12 月14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题目: A2O 法处理某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1.设计水量:120000 m3/d2.设计水质(mg/L):COD Cr:380 BOD5: 184 SS: 155 NH3-N: 40TP: 43:设计出水水质:COD Cr:≤100 BOD5:≤20 SS: ≤70 NH3-N: 25TP: 0.34.厂址:厂区设计地坪绝对标高采用16 m,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自设。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独立完成查阅资料、选用公式、数据搜集、合理流程选择和工艺参数选择(2)设计计算书条例清楚,计算准确,并附设计计算示意图(3)图纸表达准确,符合制图规设计计算书要求分章节撰写,容全面,包括设计原则和依据,技术方法和工艺流程确定,详细工艺设计计算过程,设备主要结构尺寸设计计算,辅助设备选型,以及对设计进行评述。
设计说明书正文采用小四宋体,22磅行距,各级标题字体逐级增大一个字号。
采用A4页面,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5厘米。
说明书采用标准封面,有目录。
图纸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进行,完成工艺流程图一1#。
时间安排:2012.11.30 下达设计任务书,布置设计详细任务。
2012.12.1~12.3熟悉设计任务,查找相关资料。
2012.12.4~12.11设计计算,编制设计设计计算章节容2012.12.12~12.13制图,完成11号图纸2012.12.14~12.16修改设计文件,完成全部设计工作,上交全部设计文件指导教师签名:2012年11月30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2012年11 月30 日目录摘要 (3)第一章························设计概述1 设计任务 (4)2 设计原则 (4)3 设计依据 (4)第二章·····················工艺流程及说明1 工艺方案分析 (5)2 工艺流程 (5)3 流程各结构介绍 (6)3.1 格栅 (6)3.2 沉砂池 (6)3.3 初沉池 (6)3.4 生化反应池 (7)3.5 二沉池 (8)3.6浓缩池 (9)第三章······················构筑物设计计算1 设计原始资料 (9)2 设计说明书 (10)3 污染厂设计计算书 (19)3.1 .1中格栅 (19)3.1.2沉砂池 (21)3.1.3初沉池 (21)3.1.4生化反应池 (26)3.1.5厌氧池 (27)3.1.6曝气池 (27)3.1.7二沉池 (34)3.1.8消毒池 (37)3.1.9浓缩池 (38)3.2.0储泥灌与污泥脱水机房 (42)第四章···················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1 总平面布置 (42)1.1 总平面布置原则 (42)1.2 总平面布置结果 (42)2 高程布置 (43)2.1 高程布置原则 (43)参考文献 (44)心得体会 (45)摘要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A2O工艺处理污水的讨论及研究

A2O工艺处理污水的讨论及研究A2O工艺的概述及原理A2O是Anaerox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
工作原理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图,生物池通过曝气装置、推进器(厌氧段和缺氧段)及回流渠道的布置分成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兼性厌氧菌将污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转化成VFAs。
回流污泥带入的聚磷菌将体内的聚磷分解,此为释磷,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可供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维持生存,另一部分供聚磷菌主动吸收VFAs,并在体内储存聚-β-羟丁酸PHB。
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就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及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脱氮,接着进入好氧区,聚磷菌除了吸收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易降解BOD外,主要分解体内储存的PHB产生能量供自身生长繁殖,并主动吸收环境中的溶解磷,此为吸磷,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储存。
污水经厌氧,缺氧区,有机物分别被聚磷菌和反硝化细菌利用后浓度已很低,有利于自养的硝化菌的生长繁殖。
最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风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在该工艺流程内,BOD5、SS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将一一被去除。
A2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工艺特点(1)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2)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A2O工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A2O工艺30t/d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第一章总论 (3)1.1项目名称 (3)1.2设计依据 (3)1.3设计原则 (3)1.4设计范围 (3)第二章设计水质和水量 (4)2.1设计处理规模 (5)2.2设计进水水质 (5)第三章工艺的选择 (6)3.1污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分析 (6)3.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 (6)3.3处理工艺的选择 (6)3.3本方案采用生化工艺 (7)3.4 工艺流程图 (8)第四章工艺介绍 (9)4.1自动格栅及格栅井 (10)4.2调节池 (10)4.3缺氧池和厌氧池 (10)4.4接触氧化池 (11)4.5沉淀池 (11)4.6清水池 (12)4.7处理系统特点 (12)第五章中水系统自控装置 (12)第六章工程清单一览表 (14)6.1主要设备一览表 (14)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30t/d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2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286-2006);4)《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T);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7)其他相关的现行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
1.3设计原则1.根据国家、行业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和地方标准规定,进行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和技术设计,使污水处理系统与外管线形成配套系统。
2.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水质排放达到有关标准。
3.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工艺,使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先进技术,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5.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尽量节省占地。
6.污水水处理站应尽量操作运行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1.4设计范围1)从污水处理格栅井开始到处理设备的排放口为止。
A2O工艺简介及常规指标介绍 ppt课件

ppt课件
21
(3)泥龄(SRT)法 泥龄法是通过控制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最佳来使处理系
统维持最佳运行效果的方法。 泥龄ts是活性污泥在曝 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即
ts=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量/每天从曝气池系统排出的剩 余污泥量
TS=(X*VT)/(QS*XR+Q*XE)
ppt课件
22
ppt课件
11
4、氨氮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 的氮。城镇污水中的氨氮主要是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 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或直接来自含氨氮的工业废水。 氨氮是营养物质,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形成水华、 赤潮,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也是耗氧物质,在亚硝 化菌和硝化菌作用下,氨氮被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也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水中缺氧就会引起鱼类死亡。
ppt课件
18
3、活性污泥法常用控制方法 (1)、污泥负荷法
污泥负荷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去除的 污染物的量。污泥负荷在微生物代谢方面的含义就是F/M比 值, F指的是有机物,M指的是微生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污 泥负荷控制范围大概为0.1-0.3之间。
F/M=QS/ ( VX ) =Q*BOD5( 每 天 进 入 系 统 中 的 食 料 量 )/ (MLSS*Va)(曝气过程中的微生物量)
1、生物处理的原理
所有的微生物处理过程都是一种生物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易于生 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进行两种转化:一是变成 从液体中滋出的气体,二是使微生物增殖成为剩余污泥。按照微生物 对氧需求程度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好氧、厌氧、缺氧等三类。 好 氧 是 指 污 水 处 理 构 筑 物 内 的 溶 解 氧 含 量 在 1mg/l 以 上 , 最 好 大 于 2mg/l。厌氧是指污水处理构筑物内基本没有溶解氧,硝态氮含量也很 低。一般硝态氮含量小于0.3mg/l,最好小于0.2mg/l。缺氧是指污水 处理构筑物内BOD5的代谢有硝态氮维持,硝态氮的初始浓度不低于 0.4mg/l,溶解氧浓度小于0.7mg/l,最好小于0.4m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天实验时需要测定污水处理厂泥样的浓度,以便于之后的计算。
精品文档
2
一、污泥驯化阶段
3、在污泥培养驯化的过程中所有的操作都只在好氧池进行(由于缺氧池与 好氧池底部直接相连,因此实验前用透明胶带封口),即泥水混合物不经 过泵回流到厌氧池、缺氧池,不经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因此要根据污泥 浓度的最终目标以及反应器有效体积计算需要投加的原泥的量(统一以体 积计算)。
精品文档
10
一、污泥驯化阶段
11、驯化培养第二天要进行换水操作,此后的第三到第七天每日都要现场 配制废水进行更换,因所选择的COD为葡萄糖,自身降解能力强,提前配制 废水可能会导致后加入到反应器的COD浓度不足,达不到污泥生长的要求。 注意:在进行换水操作之前,值班的同学要先拍照记录以及用尺子测量泥 水分界面的高度(从底部开始),有助于判断污泥的长势。
精品文档
7
一、污泥驯化阶段
7、驯化培养第一天投加原泥以及配制好废水,使泥水混合物达到整个反应器的有效体积 的50%。
注意:此时不能立即启动曝气装置,需要手动用勺子或其他工具自行将废水与污泥混合均 匀,但要注意不能过于剧烈搅拌,尽量不要触碰到下方的曝气头,待泥水混合物稍微静置 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上清液,测定其COD、NH3-N、pH,同样每个指标做2个平行,数据 要填写在我班的数据记录表中,注意要根据表上的公式自行换算。
注意:每次取样的位置与深度尽量统一标准,比如说在好氧池中心范围内(靠近曝气 管),尽量不要在池子的边缘区域取样(曝气混合程度不足),液面以下5cm处取样测定, 每次做2个平行,数据要填写在我班的数据记录表中,注意要根据表上的公式自行换算。
每个人判断位置的偏差不可避免,但尽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里,否则可能测得的MLSS等指 标与前一天的数据相差甚远。
精品文档
3
4、反应器有效体积高度定在液面与好氧池到二沉池出水管口底部相切的位 置,考虑到之后运行阶段的连续操作。以下是反应器部分参数:
好氧池有效体积50%(取整计算):121*0.5=61.5L 取62L 好氧池有效体积70% :121*0.7=84.7L 取85L 好氧池有效体积100%:121L
精品文档
5
一、污泥驯化阶段
6、废水配制: (实验室有方案供参考)
(1)本实验采用葡萄糖作为自配合成废水原料。 根据经验资料,1g葡萄 糖对应1.0667gCOD,1g葡萄糖对应0.53gBOD5。因此,可根据培养活性污泥 的曝气池体积(好氧池)计算需配制一定浓度废水应加的葡萄糖质量。
注意:本次实验设定的运行负荷为0.3kgCOD/kgMLSS*d,配制废水时应该 考虑此因素。
精品文档
4
一、污泥驯化阶段
5、原泥投加量的计算 注意:(上一页的第三点)因最终目标的浓度是以整个反应器有效体积而言,因此换算到 好氧池中,污泥的浓度应为3000*176465.64/121292.76=4364.62mg/L。(按体积比例计算) 预计在7天的培养过程中达到此浓度,则需要明确每天的增长系数i,假设每天增长的速率 基本不变,暂定i=5%,可以得出x(1+5%)7=4364.62mg/L,解得x=3101.85mg/L,即第一 天开始驯化时,好氧池内的污泥浓度为3101.85mg/L,实际操作时为了方便可能取整。 经过实验测定,原泥中MLSS= 29745 mg/L(周一测定) 计算投加的原泥的体积(取整计算):3100mg/L*121L= 29745mg/L*y 解得y= 12.6 L,量取后直接投加到好氧池即可。
因测定MLSS烘干的过程较长(大概3-4h),因此不能把时间安排在晚上,烘箱不能夜间运 转,、测定完污泥沉降性能指标之后,一天的工作量基本上结束,接下来的 工作就是定时查看系统的运行情况,看有没有运转的问题,等到曝气时间 达到10h(预计早上9点-晚上7点),关闭整个系统,清理好实验室方可离 开。 注意:因此第一天值班的同学要在前一天计算好投加原泥的量(体积)、 配制废水的浓度(要与负荷相匹配)、配制废水的体积(第一天泥水体积 要达到好氧池有效体积的50%)、熟悉测定指标的方法
(2)同时也会相应投加一些无机药品,以保证C:N:P=100:5:1,根据 微生物细胞组成,微生物还含有钙、镁、铁等微量元素,因此,营养液中 还需加入这些微量元素。
精品文档
6
一、污泥驯化阶段
(3)实验过程中是通过增加投加的废水的量来增加进水COD浓度,以保证 污泥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过程中废水的浓度一般不改变,除非是测得的数 据有明显的问题(如停止曝气一晚上后,第二天早上测得的COD量太低,则 证明废水的浓度需要提高,不然达不到污泥生长的要求。) 注意:配制好原水之后需要立刻测定原水的COD、NH3-N、pH值,每个指标 做2个平行,建议值班成员组内协商好,每人测定一个指标,互相协助,数 据要填写在我班的数据记录表中,注意要根据表上的公式自行换算。
活性污泥培养驯化 及A2/O工艺流程
2015环境工程实验要点讲解
精品文档
1
一、污泥驯化阶段
1、首先明确污泥培养的最终目标:MLSS:3000mg/L
(驯化培养七天后)
SV:25%-30%
SVI:50-150,暂定在100左右
2、明确污泥培养初期启动的方法:种泥接种,从污水处理厂转移剩余污 泥到反应器中,但浓度不一定在我们预想范围内,这时需要稀释或进行培 养,才能达到要求。
测定原水以及混合均匀后的进水的COD、NH3-N、pH,观察有无明显的变化。 8、上一步骤取样结束后启动曝气装置,由于设备的曝气量不能调控,因此只能控制每天 的曝气时间,暂定是10-12h/d,时间尽可能控制每天一致。
精品文档
8
一、污泥驯化阶段
9、驯化培养第一天中午1点左右停止曝气,用勺子或其他工具先把好氧池内的污泥尽量混 合均匀,快速取100mL到量筒中,总共需要做2个平行,多余的污泥要放回好氧池中。
精品文档
11
一、污泥驯化阶段
12、第二天首先要测定的指标:换水前反应器内部上清液的COD、NH3-N、pH,因实验过 程中只能白天运行夜晚停止,夜间微生物的内源代谢作用有可能对污泥的增长有较大的阻 碍作用,因此有必要测定其一天之后的出水指标,以帮助判断投加的COD的量是否足够污 泥每日的生长需要,若发现第二天早上测得的COD值很低、pH值很低,则说明需要增大进 水COD的浓度,以保证微生物在夜间也能得到充足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