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实验突破专题0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七__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七__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含解析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七)——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全国卷:2018全国卷Ⅱ;2016全国卷Ⅱ;2013全国卷Ⅱ;地方卷:2016江苏卷;2015江苏卷;2013江苏卷)【师说考问】考问1 实验原理(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考问2 实验步骤提取色素:称取5 g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SiO2、CaCO3和10 mL无水乙醇→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内并塞严试管口↓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离剪角一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分离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轻轻插入层析液中→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装置如右图所示↓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呈现四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深度思考](1)为什么需要选用新鲜绿色的叶片做实验材料?提示:新鲜绿色的叶片中色素含量高,从而使滤液中色素含量较高,实验效果明显。

(2)为什么研磨时要迅速?为什么研磨时要加入少量的CaCO3和SiO2?提示:叶绿素不稳定,易被破坏,因此研磨要迅速、充分,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

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3)为什么盛放滤液的试管管口加棉塞?提示:防止乙醇挥发和色素氧化。

(4)滤纸为什么需预先干燥处理?在制备滤纸条时,为什么将一端的两个角剪掉?提示:干燥处理的目的是使层析液在滤纸上快速扩散;剪掉两角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沿滤纸边缘扩散过快,从而保证色素带分离整齐。

(5)为什么画滤液细线要直、细、匀,而且待滤液细线干燥后再重复画一两次?提示:画滤液细线要直、细、匀的目的是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滤液细线干燥后再重复画一两次,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叶片进行实验后,色素层析带一定缺第2条,即叶黄素。但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因为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红光被叶
绿素a和叶绿素b吸收,故B项符合题意。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2.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 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b处,而不能滴在a处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大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的常用处理方法和技术 【理论指导】 熟悉常用的实验材料处理方法和技术,理解每种方法和技 术的适用情况并熟练掌握其操作技能,可以在设计实验时 进行迁移和利用。常用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方法
研磨 过滤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 生物组织 中提取物 质,如酶、 色素等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橙黄色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黄绿色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1.为什么要在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 提示: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而形 成弧形色素带。 2.试分析分离色素时色素带颜色过浅的原因。 提示:(1)叶片颜色太浅; (2)叶片放置时间太久; (3)研磨不充分; (4)未加CaCO3粉末; (5)加入提取液量太多。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解析】本题考查验证生物学事实、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现象和结果 等基本实验能力,同时考查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该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 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叶绿素b。 (2)可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可通过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比较这种叶片和新鲜叶片色素的组成 及各种色素的含量后,得出结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②排除干扰的方法: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环境中氧气和光 的干扰。
③观察指标的设计:通过检测需氧细菌的分布,准确地判断出释 放氧气的部位。
④实验对照的设计:用极部位的对照实验;进行黑暗条件下局部光 照和完全暴露在光下的对照实验,明确实验结果是由光照引起的。
课堂小结
绿叶中色素的 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 无水乙醇,层析液
可以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 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来替代。
用 无水乙醇提取色素(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2.分离原理
用 层析液分离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 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 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分离的方法: 纸层析法
1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习题巩固
2.(2021·辽宁,2)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 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 )
A.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 B.应保持培养液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同 C.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D.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CO2浓度
为了积累更多 的色素使分离色素 带更明显。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画一条细线(可将滤液倒 入培养皿,再用盖玻片蘸取滤液,在横线处按压出均匀的细线)。
2.分离色素——纸层析法 (3)分离色素
培养皿
为何要盖上培养皿?
防止层析液挥发, 因其易挥发且有毒。
插滤纸条
层析液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
二、材料用具
新鲜的绿叶(如菠菜的绿叶:色素含量高)、干燥的定性滤纸、 研钵、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等。 三、方法步骤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步骤
• 1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 称取5g绿叶,剪碎,放人研钵中。 (2) 向研钵中放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 加入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 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 (3) 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 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 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实验原理
•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
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
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
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
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
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
则慢。这样,几分钟后,绿叶中的色素
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


目的几种色素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 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 讨论
1 滤纸条上有几条色素带?其排序怎么 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
2 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 及层析液?
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
叶绿素吸收光谱
2 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条剪成长与宽略小
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 去两角,放入试管下端,并在距离这一端 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 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
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 两次。注意:滤液细线要画得细、齐、直。
• 4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3ml层析液倒 入小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 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用培养皿盖住 小烧杯 。注意:不要让滤液细线接触到 层析液。 5 观察与记录:观察试管内出现了几条 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将观 察结果记录下来

高中生物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_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实验要点及注意事项

高中生物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_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实验要点及注意事项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原理(1)各种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等)中形成溶液,使色素从生物组织中脱离出来。

(2)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上通过扩散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带。

2.实验过程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由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如图•实验要点及注意事项:1、实验中几种化学药品的作用①加入少量SiO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便于色素完全释放。

②加入少量CaCO3,,可以中和细胞内的有机酸,防止有机酸夺取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叶绿素破坏,从而起到保护色素的作用。

但SiO2.和CaCO3的加入量要少,否则滤液杂质多、混浊、颜色浅,实验效果差。

2、实验成功的关键①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保证色素的含量。

②研磨要迅速充分。

叶绿素不稳定,易被破坏,时间过长或研磨不充分都会导致色素的量太少而使实验失败。

③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均匀,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可以重复画二至三次)。

④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将得不到清晰的色素带。

3、注意事项①制备滤纸条时,要剪去两角,这样可以减小边缘效应,使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②收集滤液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防止滤液挥发。

4、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的原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如触及层析液,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就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就会失败。

5、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1)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①叶片要新鲜、浓绿;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

(2)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①是滤液细线要细且直,而且要重复划几次;②是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实验探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探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步骤: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1、分组、编号 2、处理实验变量 3、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 4、得出实验结论
探究部分
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探 究组
2、提取试剂探 究组
3、提取滤液方 式探究组
4、层析方法探 究组
5、层析装置探 究组
实验结果展示 结论
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橙黄色 黄色 蓝绿色 黄绿色
实验原理
1
提取原理:绿叶中的色素 能够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
1 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
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
2
分离原理:绿叶中的色素不只 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 中,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 的溶解度不同这样,几分钟之 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 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来
实验材料和器具:
1、实验材料:绿色叶片 2、实验仪器:研钵、单层尼龙布、玻璃漏斗、干 燥的定性滤纸、棉塞、剪刀、试管、试管架、药 勺、量筒(10ml)、天平。 3、实验试剂:无水乙醇、层析液(由20份在60— 90℃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 而成)、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玉中的白化苗
正常的玉米苗
绿色的叶片和黄色的落叶
说明绿叶中的色 素不止一种
绿叶中的色素究竟有几种呢? 如何进行提取和分离呢?
本节学习目标:
学会提取绿 叶中色素并 用层析法分 离色素
探究绿叶中 色素的种类 和颜色
在课本实验的基 础上探究不同实 验材料、试剂及 不同的提取和分 离方法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

考点18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考点18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考点18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实验原理(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2.实验步骤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呈现四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考向一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分析1.下列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只能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B.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碳酸钙可防止色素被破坏C.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D.不同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色带顺序不同【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以用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A错误;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叶绿体色素,防止色素被破坏,应该在研磨前加入,B错误;类胡萝卜素的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位于滤纸条的上面,而叶绿素b的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位于滤纸条的下面,C正确;不同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色带顺序相同,从上到下都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错误。

解题必备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异常现象分析(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或没有提取出色素。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2.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 .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答案】B【解析】绿叶中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故滤纸条上甲~丁依次是:叶绿素b 、叶绿素a 、叶黄素、胡萝卜素,据此分析。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课) 学案.doc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课) 学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课) 学案1.实验原理与过程(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3)实验结果2.色素种类及吸收光谱(1)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功能:吸收、传递光能(四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量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1.注意事项及原因分析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异常现象分析命题点(一) 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过程与结果1.(2016·江苏高考)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解析:选B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应先加入少量的CaCO3,再进行研磨,防止研磨过程中酸破坏叶绿素;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只是滤液中色素的含量不多,分离后4条色素带较窄;若要获得总量10 mL的提取液,在研磨时应分次加入10 mL乙醇;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这是因为叶绿素在光下容易分解,导致色素条带很快消失,而不是随溶剂挥发消失。

2.(2015·江苏高考,多选)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右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解析:选ABC根据“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实验结果可知,图中Ⅰ、Ⅱ、Ⅲ、Ⅳ色素条带分别代表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由题图可知,正常光照与强光照相比,正常光照下叶绿素含量高,强光照下叶绿素含量低;强光照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抵御强光照;叶绿素a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约为430 nm和660 nm,叶绿素b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约为460 nm和640 nm;画滤液线时,首先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一两次,目的是增加滤液线中的色素含量,以便层析后获得更清晰的色素条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7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①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②步骤取材:称取5 g 新鲜绿叶 ↓研磨:剪碎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 mL 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 ↓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收集:用小试管收集色素滤液,及时将试管口用棉塞塞严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①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②步骤制备滤纸条⎩⎪⎨⎪⎧剪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 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滤纸条去角的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取滤液: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重复画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1~2次↓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结果: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3.实验中的材料试剂及操作目的考点一: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分析例一、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得到了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答案】 C【解析】甲图中看不到色素带,叶绿体中的色素属于有机物,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所以出现甲图结果可能是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导致的,A项正确;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含量很少,可能是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太低导致的,B项正确;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少,这不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C项错误;丁结果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很少,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破坏了叶绿素类物质造成的,因为与类胡萝卜素相比,叶绿素更易受到破坏,D项正确。

考点二:实验异常现象分析例一.在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答案】 B【解析】甲同学由于没有加入提取剂无水乙醇,所以提取液中不会出现色素,色素分离的结果是②;乙同学操作正确,色素分离后得到的色素带有四条,与④情况相符;丙同学由于未加CaCO3,所以叶绿素含量减少,所得到的色素带中两条叶绿素带比正常的色素带要窄,对应①;丁同学由于未加SiO2,导致叶片研磨不充分,最终导致各种色素的含量均减少,对应③。

易错点一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绿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色素溶液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易错点二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没经干燥处理,滤液细线不能达到细、齐、直的要求,使色素扩散不一致。

易错点三滤纸条看不到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易错点四滤纸条只呈现胡萝卜素、叶黄素色素带:忘记加碳酸钙导致叶绿素被破坏或所用叶片为“黄叶”。

挑战真题:1.(2016·全国卷Ⅱ,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答案】 C【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包括无水乙醇在内的有机溶剂中,A正确;叶绿素分子中含有镁元素,可以离子状态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进而参与叶绿素的合成,B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C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因没有光照而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因而叶片呈黄色,D正确。

2.(2016·江苏卷,17)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答案】B【解析】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应在研磨时加入,A错误;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但色素并没有减少,也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正确;由于研磨时乙醇挥发,故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加入多于10 mL乙醇,C错误;叶绿素条带不会随层析液挥发消失,D错误。

3.(2015·江苏卷,21)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下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答案】. AB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意在考查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A项对,由图示可知,强光下,Ⅲ、Ⅳ表示的叶绿素色素带变窄,说明叶绿体含量降低;B项对,类胡萝卜素可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降解;C项对,Ⅲ是叶绿素a,Ⅳ是叶绿素b,都是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但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项错,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画2-3次。

挑战模拟题:一、单选题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要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下列哪项措施与之无关( )A.定性滤纸要干燥B.剪去滤纸条一端的两角C.滤液细线要画得细、齐、直、均匀D.盖上培养皿盖【答案】D【解析】使色素带清晰整齐的措施有定性滤纸要干燥,剪去滤纸条一端的两角,画滤液细线要画得细、齐、直、均匀,不让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同种色素随层析液扩散时速度一致,色素带整齐明显。

盖上培养皿盖是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与色素带清晰、整齐无关。

2.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取滤液→再画线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答案】D【解析】首先应是提取色素,排除A项。

制备滤液时,需要先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故答案为D。

3.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D.甲基绿染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答案】B【解析】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可以通过低倍镜观察到,因为液泡的体积比较大。

4.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a处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答案】D【解析】图示为绿叶中色素分离的实验装置,所以应把层析液倒入培养皿中,灯芯起到传递层析液的作用,把色素滴到a处让其在定性滤纸上扩散,四个圆圈中扩散最慢的即为圆圈最小的,它应该是呈黄绿色的叶绿素b。

5.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在叶绿素含量上的区别,选择了新鲜菠菜的“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绿叶较嫩黄叶含有更多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在滤纸条上,上起的第三和第四条带分别代表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绿叶组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所代表的两条色素带更宽。

6.如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在滤纸条上最宽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甲D.发黄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答案】C【解析】乙的相对含量最大,故其最宽。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快,所以丁的溶解度最大,扩散最快;菠菜叶发黄是由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被破坏而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所致。

7.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对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环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色素所呈现的颜色及其吸收的光分别是( )A.蓝绿光,红光,蓝紫光B.黄绿色,红光C.橙黄色,蓝紫光D.黄色,红光和蓝紫光【答案】C【解析】最外圈的是胡萝卜素,它的颜色为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8.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答案】B【解析】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缺少叶黄素时对红光的吸收差异不显著;叶绿体中色素层析后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9.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下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绿比率有增高趋向B.人工林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适当采伐C.农作物栽培时选择b点比a点更适宜D.在作物收获季节,群落的P/R值可能在a点【答案】B【解析】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绿比率有降低趋向,A错误;人工林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P/R过低,应适当采伐,B正确;据图可知,a点的黄/绿比率小,P/R比率较大,光合作用明显大于呼吸作用,农作物栽培时应该主要考虑作物的生长,a点比b点好,C错误;农作物在收获季节,叶片变黄,光合作用减弱,黄/绿比率较大,P/R比率较小,应该在b 点附近,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