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算法初步》复习

《算法初步》复习

一般而言 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 , 一的求解方法称为 算法
a lg orithm
描述算法主要有三种方式:
自然语言 流程图 程序设计语言
1、找到某种算法是指使用一系列运算规则,能在有限
步骤内求解某类问题,并且其中的每条规则必须是明 确定义的、可行的。
2、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
如图, 虚线框内是一个顺序结构.其中A 和B两个框是依次执行的.顺序结构是 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
A B
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 再决定执行哪 一种操作的结构称为 选择结构 ( selection structure) 或称为" 分支结构" .
如图所示, 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 , 构 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 p 成立(或 , 称为" 真" ) 时执行 A , 否则执行 B .
四、循环语句
当循环的次数已经确定 可用 For " 语句表示." For" , " 语句的一般形式为 : For I From " 初值"To " 终值" Step "步长" End For .
当循环次数不能确定时可 , 用"While " 语句来实现循环 . "While "的一般形式为 While A End While , 其中A表示判断执 行循环 的条件.
条 件 结 构
循 句
循 环 语 句
()
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探 求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 并将解决问题的步骤用 具体化、程序化的语言 加以表述.
描述算法的方式经历了 从简单的自然语言向高 级的计算机程序语言的 发展过程自然语言通俗 . 易懂, 直接明了 流 程图直观 形象, 能 体现算法过 ; 程的结构特征; 伪代 码 将 流 程图的各结构用接 近计算机程序语言的算 法语句进行表述 为编制 , 算机程序提供了便利 .

复习题2(算法部份)

复习题2(算法部份)
C.一个算法可以有多个开始处,也可以有多个结束处
D.一个算法不能有多个开始处,也不能有多个结束处
答案:B
14.算法中通常需要三种不同的执行流程,即:_____。
A.连续模式、分支模式和循环模式
B.顺序模式、结构模式和循环模式
C.结构模式、分支模式和循环模式
D.顺序模式、分支模式和循环模式
答案:D
15.算法中通常需要三种不同的执行流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
答案:B
2.计算机是一种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快速、自动地进行计算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开始计算之前,必须把解决某个问题的程序存贮在计算机的_____中。
A.硬盘B.软盘C.内存D.CPU
答案:C
3.计算机程序由以下两部分即:_____组成。
A.执行部分和数据部分
B.数据部分和程序部分
C.指令部分和数据部分
第1章计算机和算法
1.使用计算机解题的步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正确理解题意→设计正确算法→寻找解题方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B.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C.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调试运行→编写程序
D.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答案:B
10.关于算法的确定性特征,以下不符合算法确定性的是:_____。
A.D←(B * B–4 * A * C)
B.S←(L * H) / 10
C.输入:X
D.输出:L /正整数
答案:D
11.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描述一个算法,算法的描述可以用:_____。
A.流程图、分支和循环
B.顺序、流程图和自然语言

算法(复习题)1

算法(复习题)1

平均情况:设待查找的元素在数组中的概率为P,不在数组中的概率为1-P,若出现在数组中每个位置的概率是均等的为p/nT(n)=P1D1+P2D2+...+PiDi+(1-P)Dn+1=p/2+n(1-p/2)1.叙述分治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并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

答:分治法将待求解的问题划分成K个较小规模的子问题,对这K个子问题分别求解,再将子问题的解合并为一个更大规模的问题的解,自底向上逐步求出原问题的解. 动态规划将待求解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的子问题,自底向上地通过求解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

动态规划将每个子问题只求解一次并将其解保存在一个表格中,当需要再次求解此子问题时,只是简单的通过查表过的该子问题的解,避免了大量的重复计算.异同:分治法求解的问题分解后的子问题都是独立的,而使用动态规划求解的问题分解后得到的子问题往往不是相互独立的。

分治法是自顶向下用递归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动态规划则是自底向上非递归解决问题。

1.简述分治算法求解过程的三个阶段。

答:(1)划分:既然是分治,当然需要把规模为n的原问题划分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并尽量使这k个子问题的规模大致相同。

(2)求解子问题:各子问题的解法与原问题的解法通常是相同的,可以用递归的方法求解各个子问题,有时递归处理也可以用循环来实现。

(3)合并:把各个子问题的解合并起来,合并的代价因情况不同有很大差异,分治算法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并的实现。

2.叙述分治法的基本思想,并分析分治法与减治法二者的区别。

答:分治法将待求解的问题划分成K个较小规模的子问题,对这K个子问题分别求解,再将子问题的解合并为一个更大规模的问题的解,自底向上逐步求出原问题的解.区别:分治法是把一个大问题划分成若干个子问题,分别求解各个子问题,然后把子问题的解进行合并并得到原问题的解。

减治法同样是把一个大问题划分成若干个子问题,但是这些子问题不需要分别求解,只需求解其中的一个子问题,因而也无需对子问题的解进行合并。

算法复习题

算法复习题

算法复习试题一、名词解释:1、算法:就是一组有穷的规则,它规定了解决某一特定类型问题的一系列运算。

2、贪心算法:能够得到某种量度意义下的最优解的分级处理方法称为贪心算法。

3、分治法:分治法的求解思想就是把整个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后分的治之4、递归过程:一个递归过程的执行类似于多个子程序的嵌套调用,递归过程是自己调用自己本身代码。

递归算法的特点:思路清晰,算法的描述简洁且易理解。

5、集合:在研究某一类对象时,可把这类对象的整体称为集合。

6、生成树:设G=(V,E)是一个无向连通图。

如果G的生成子图T=(V,E')是一棵树,则称T是G的一棵生成树。

7、算法具有以下5个属性: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总是在执行有穷步之后结束,且每一步都在有穷时间内完成。

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条指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

不存在二义性。

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可行性:就是算法描述的操作是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来实现的。

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这些输入取自于某个特定对象的集合。

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这些输出同输入有着某些特定关系的量。

8、迭代法:称辗转法,是一种不断用变量的旧值递推出新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9、贪婪法: 是一种不追求最优解,只希望得到较为满意解的方法。

贪婪法不要回溯10、动态规划:是一种将问题实例分解为更小的、相似的子问题,并存储子问题的解而避免计算重复的子问题,以解决最优化问题的算法策略。

11、分支限界法:是一种用于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排除非解的搜索算法。

12、树:树是一个或多个结点的有限集合。

12、二元树:它是结点的有限集合,它或者为空,或者由一个根和两棵树(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不相交的二元树所组成。

13、二分检索树:T是一棵二元树,它或者为空,或者其每个结点含有一个可比较大小的数据元素。

14、图:图是数据结构,一个图G是由称之为结点V和边E的两个集合组成的15、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极值(极大值或极小值)的可行解。

计算机算法复习纲要

计算机算法复习纲要

第一章绪论一、内容提要1 数据结构研究的内容。

2 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多形数据类型。

3 算法的定义及五个特征。

4 算法描述:类PASCAL语言。

5 算法设计要求。

6 算法分析。

二、学习重点1 数据结构的“三要素”:逻辑结构、物理(存储)结构及在这种结构上所定义的操作(运算)。

2 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表示和实现方法。

3 类PASCAL书写规范,过程(函数)中值参和变参的差别,过程调用规则。

4 用计算语句频度来估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三、例题解析1 写出以下各语句执行次数(左边括号内数字为语句序号)(1) FOR i:=1 TO n DO(2) FOR j:=1 to n DO(3) [ c[I,j] := 0;(4) FOR k:=1 TO n DO(5)(5)c[I,j]:=c[I,j]+a[I,k]*b[k,j]][答案]:各语句执行次数(频度)分别为n+1,n(n+1), n2 , n2(n+1), n3[分析]:最容易发生的错误,是将第一个语句的执行次数答成n。

2 编写最优算法,从小到大依次输出顺序读入的三个整数PROC asscending;{本算法对读入的三个整数进行排序,然后按从小到大输出}{算法中核心语句如下}read(a,b,c);IF a>bTHEN [t:=a; a:=b; b:=t]; {a,b按正序排序} IF b>cTHEN [t:=c; c:=b; {c为最大}IF a<t THEN b:=t {b为中间值}ELSE [b:=a; a:=t] {a,b正序}WRITELN(a:4,b:4,c:4);ENDP; {assending}[分析]:本题正确算法有多种,但上面是最优算法:最好情况下只经过两次比较且无数据移动,而在最坏情况下,也只是经过三次比较,七个赋值语句就完成了排序。

在本课程教学中,强调“好”的算法, 不仅仅是结果正确, 而且是最优的算法。

算法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

算法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

1.假设某算法在输入规模为n时的计算时间为T(n)=3*2n,在某台计算机上实现并完成该算法的时间为t秒。

现有另一台计算机,其运行速度是第一台的64倍,那么在新机器上用同一算法在t秒内能解输入规模为多大的问题。

2.若上述算法的计算时间改进为t(n)=n2,其余条件不变,则新机器上用t秒能解问题的规模。

3. 若上述算法的计算时间改进为t(n)=8,其余条件不变,则新机器上用t秒能解问题的规模。

⏹N+6⏹8*n⏹任意规模6☐61到n平方的累加和☐2)基本语句:s=s+i*i;☐3)执行次数:n次☐4)效率类型:时间复杂度为线性阶☐5)利用数学公式进行改进:s=n*(n+1)*(2*n+1)/6⏹时间效率为O(1)7☐)☐T(n)=3T(n-1)☐=3(3T(n-2))=32*T(n-2)☐=……☐=3k T(n-k)☐设n-k=1,则k=n-1☐T(n)=3n-1*T(1)=4*3n-1=O(3n)8☐8. Int Q(int n)☐{▪If(n==1) return 1;▪Else return Q(n-1)+2*n-1;☐}⏹1)求n2⏹2) n=3 Q(3)=Q(2)+2*3-1⏹=(Q(1)+2*2-1)+5⏹=(1+4-1)+5=9⏹3)Q(n)=Q(n-1)+2*n-1⏹=(Q(n-2)+(2*(n-1)-1))+2*n-1=Q(n-2)+2(2n-2)⏹=Q(n-3)+3(2n-3)=….=Q(n-k)+k(2n-k)⏹设n-k=1 则k=n-1⏹Q(n)=1+(n-1)(2n-n+1)=1+n2-1=n2⏹4)非递归算法: return n*n;。

算法设计与分析复习题整理 (1)

算法设计与分析复习题整理 (1)

一、基本题:算法:1、程序是算法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具体实现。

2、算法就是一组有穷的序列(规则) ,它们规定了解决某一特定类型问题的一系列运算。

3、算法的复杂性是算法效率的度量,是评价算法优劣的重要依据。

4、算法的“确定性”指的是组成算法的每条指令是清晰的,无歧义的。

5、算法满足的性质:输入、输出、确定性、有限性。

6、衡量一个算法好坏的标准是时间复杂度低。

7、算法运行所需要的计算机资源的量,称为算法复杂性,主要包括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

8、任何可用计算机求解的问题所需的时间都与其规模有关。

递归与分治:9、递归与分治算法应满足条件:最优子结构性质与子问题独立。

10、分治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

11、边界条件与递归方程是递归函数的两个要素。

12、从分治法的一般设计模式可以看出,用它设计出的程序一般是递归算法。

13、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解成一些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以便各个击破。

这属于分治法的解决方法。

14、Strassen矩阵乘法是利用分治策略实现的算法。

15、大整数乘积算法是用分治法来设计的。

16、二分搜索算法是利用分治策略实现的算法。

动态规划:17、动态规划算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最优子结构性质和重叠子问题性质。

18、下列算法中通常以自底向上的方式求解最优解的是动态规划法。

19、备忘录方法是动态规划算法的变形。

20、最优子结构性质是贪心算法与动态规划算法的共同点。

21、解决0/1背包问题可以使用动态规划、回溯法,其中不需要排序的是动态规划,需要排序的是回溯法。

贪心算法:22、贪心算法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最好的选择。

也就是说贪心算法并不从整体最优考虑,它所做出的选择只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

23、最优子结构性质是贪心算法与动态规划算法的共同点。

24、背包问题的贪心算法所需的计算时间为 O(nlogn) 。

回溯法:25、回溯法中的解空间树结构通常有两种,分别是子集树和排列树。

算法期末复习题2

算法期末复习题2

填空题:1.一个算法就是一个有穷规则的集合,其中之规则规定了解决某一特殊类型问题的一系列运算,此外,算法还应具有以下五个重要特性:确定性有穷性可行性 0个或多个输入一个或多个输出2.算法的复杂性有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之分,衡量一个算法好坏的标准是时间复杂度高低。

3.某一问题可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的显著特征是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

5.用回溯法解问题时,应明确定义问题的解空间,问题的解空间至少应包含一个(最优)解6.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_,先求解子问题,然后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

7.以深度优先方式系统搜索问题解的算法称为回溯法。

8.0-1背包问题的回溯算法所需的计算时间为o(n*2n),用动态规划算法所需的计算时间为o(min{nc,2n})。

9.动态规划算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最优子结构和重叠子问题。

10.二分搜索算法是利用动态规划法实现的算法。

11.一个算法复杂性的高低体现在计算机运行该算法所需的时间和存储器资源上,因此算法的复杂性有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之分。

12.出自于“平衡子问题”的思想,通常分治法在分割原问题,形成若干子问题时,这些子问题的规模都大致相同。

13.动态规划算法有一个变形方法备忘录方法。

这种方法不同于动态规划算法“自底向上”的填充方向,而是“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向,为每个解过的子问题建立了备忘录以备需要时查看,同样也可避免相同子问题的重复求解。

14、这种不断回头寻找目标的方法称为回溯法。

15、直接或间接地调用自身的算法称为递归算法。

16、 记号在算法复杂性的表示法中表示渐进确界或紧致界。

17、由分治法产生的子问题往往是原问题的较小模式,这就为使用递归技术提供了方便。

18、建立计算模型的目的是为了使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分析有一个共同的客观尺度。

19、下列各步骤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④①。

①调试程序②分析问题③设计算法④编写程序。

20、最优子结构性质的含义是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其子问题的最优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复习1.下列各组控件都具有Caption属性的是A.窗体、文本框B.标签、定时器C.窗体、标签D.文本框、定时器2. 下面关于算法的错误说法是A)算法必须有输出B)算法必须在计算机上用某种语言实现C)算法不一定有输入D)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执行后能结束3.下列每个控件都具有的属性是B.CaptionC.FontD.Interval4.下列运算结果中,值最大的是A.3\4B.3/4C.4 mod 3D.3 mod 45.以下哪个是合法的变量名A.Len B.Test@qw C.6cost_1 D.count2s6.在Visual Basic代码中,将多个语句合并在一行上的并行符是A. 撇号(')B. 冒号(:)C. 感叹号(!)D. 问号(?)7.下列语句中,可以表示输入语句的有,输出语句的有表示赋值语句的有(多选)A.text1.text=str(a)B.msgbox(a)C.inputbox()D.P=val(text5.text)E.print aF. a=a*b+cG.ads=3098.下面程序执行的结果是Private Sub Form_Click()A = "123":B = "456"C = Val(A) + Val(B)msgbox (C \ 100)End SubA.123B.3C.5D.5799.在VB中,执行“IF A>5 then b=10 else b=20”语句后(程序在该行语句前未对A变量赋值),B值为A.5 B.10 C.20 D.10或2010.下列逻辑运算结果为"true"的是A.flase or not trueB.flase and not trueC. true or not trueD.true and not true11.下列控件中可用于接受用户输入文本,又可用于显示文本的是A.Label 控件 B. TextBox 控件C. Timer 控件D. CommandButton 控件12.以下程序段执行后,整型变量n 的值为year=2001n=year\4+year\400-year\100A. 495B. 505C. 500D. 48513.下列关于CommandButton 控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 CommandButton 控件的Caption 属性决定按钮上显示的内容B. 单击VB应用程序中的按钮,则系统激活按钮控件对应的Change 事件C. CommandButton 控件的name 属性决定按钮上显示的内容D. 以上都不对14.使用枚举法解决问题,在列举问题可能解的过程中,____。

A.不能遗漏,但可以重复B.不能遗漏,也不应重复C.可以遗漏,但不应重复D.可以遗漏,也可以重复15.一只漂亮的酒杯被摔碎了,则漂亮,酒杯,摔,碎了是A.对象,属性,事件,方法B. 对象,属性,方法,事件C.属性,对象,方法,事件D. 属性,对象,事件,方法16.如果要改变窗体的标题,需要设置窗体对象的属性。

B.CaptionC.BackColorD.BorderStyle17.窗体的BackColor属性用于设置窗体的A.高度B.宽度C.背景色D.前景色18. Visual Basic提供的标签控件(LABEL)可具有功能是A.输入文本B.显示文本C.计时D.显示时间19. 要使窗体Form1的标题栏中显示“正在复制文件…”,以下语句正确的是A.Form1.Caption=“正在复制文件…”B.Form1.title=“正在复制文件…”C.Form1.Text=“正在复制文件…”D.Form1.名称=“正在复制文件…”20. Visual Basic规定窗体文件的扩展名是A. .forB. .frmC. .vbpD. .bas21.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B.算法具有确定性、可行性、有限性等基本特征C.一个问题的算法都只有一种D.常见的算法描述方法有自然语言、图示法、伪代码法等22.下列关于添加"控件"的方法正确的是A.单击控件图标,将指针移到窗体上,双击鼠标B.双击工具箱中的控件,即在窗体上出现该控件C.单击工具箱中的控件,将指针移到窗体上,再单击D.用鼠标左键拖动工具箱中的某控件到窗体的适当位置23.以下选项中,不是Visual Basic控件的是A.文本框B.定时器C.窗体D.命令按钮24..编译一个工程的目的是A.将工程的程序翻译成可以看懂的文件B.将工程的程序重新正确编排C.按工程的程序生成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机器代码,使之能够脱离VB继承开发环境独立运行D.检查工程中有无错误的机器代码,以便工程能够脱离VB继承开发环境独立运行25.双击窗体中的对象后,Visual Basic将显示的窗口是A.项目(工程)窗口B.工具箱C.代码窗口D.属性窗口26.下列逻辑表达式中能完全正确表示条件"year是闰年"的是A. year mod 4=0B. year mod 400=0C. (year mod 400=0) or (year mod 4=0) and (year mod 100<>0)D. (year mod 400=0) and (year mod 4=0) or (year mod 100<>0)27.下列关于For ...next 语句的说法正确的是A.循环变量、初值、终值和步长都必须为数值型B.step后的步长只能为正数C.初值必须小于终值D.初值必须大于终值28.命令按钮能响应的事件是A.DblClick B.Click C.Load D.Scroll29.如果想在程序中反复使用一个数据“01/01/2000”,为了避免在编写程序时反复输入这个数据,也为了一次能够修改程序中所有用到这个数据的语句,可以采用A.将这个数据声明为字符串型常量,用一个常量标识符代表它。

B.将这个数据声明为字符串型变量,用一个变量标识符表示它。

C.将这个数据声明为日期型常量,用一个常量标识符代表它。

D.将这个数据声明为日期型变量,用一个变量标识符表示它。

30.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完整的步骤是A. 可视性程序设计B.代码程序设计C.可视性程序设计和代码程序设计D.界面设计31.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当写一个新的Visual Basic程序时,所做的第一件事是A.编写代码B.新建一个工程C.打开属性窗口D.进入VB环境32.Visual Basi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构成对象的三要素是A.属性、事件、方法B.控件、属性、事件C.窗体、控件、过程D.窗体、控件、模块33.只能用来显示字符信息的控件是A.文本框B.标签框C.图片框D.图像框34.如果x=4,那么以下运算结果为True的表达式是A.(x<=4)and(x>=6) B.(x>4)Or(x>=6)C.(x<4)or(x>6) D.not(x<>4)35.设计一个计算器时,必须要使用的控件是A. 滚动条B.图片框C.文本框D.单选框36. 下列各赋值语句,语法不正确的是A.x+y=5 B.BiNumber =15C.Labell.caption =time D.sLength =x+y37. Visual Basic规定工程文件的扩展名是A. .forB. .frmC. .vbpD. .bas38.下列关于“控件”属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击窗体中的某控件,在属性窗口中的属性列表框中找到所要设置的属性,即可设置其属性值。

B.所有对象都具有同样的属性C.控件的属性只能在设计时设置,不能在运行时修改D.控件的每一个属性都具有同样的默认值39.下列关于事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事件是系统预先为对象定义的能被对象认别的动作B.事件可分为用户事件与系统事件两类C.VB为每个对象设置好各种事件,并定义好事件过程的过程名,但过程代码必须由用户自行编写D.VB中所有对象的默认事件都是Click40.下列各组变量声明不正确的是A.Dim abc as integer , num as single B.Dim p(3 to 100) as integerC.Dim aaa,ccc,bb as double D.dim saa,str,sqr as char41.找出表示问题的前提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表达式的计算来实现问题求解,这种方法叫做____。

A .递推法B .枚举法C .选择法D .解析法42. 在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所谓排序就是:___。

A .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变为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B .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变为从大到小排列的数据C .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变为有序的数据D .以上说法都错误43. 已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a 、b 、c ,求三角形的面积。

求三角形面积的海伦公式是: 其中:下述流程图正确的是____。

A .B .C .D .44.关于下面流程图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 .输入一个数,若其大于0则输出该数,若其小于0则输出该数的相反数B .输入一个数,若其小于或等于0则输出该数的相反数C .输入一个数,输出其绝对值D .以上答案都正确))()((c p b p a p p s ---=2/)(c b a p ++=45.鸡、兔共笼问题,有腿共60条,问鸡、兔各有多少只?下面鸡和兔只数最合理的范围是____。

(范围确定了循环的起始值和终止值)A.鸡:1到28,兔:1到14 B.鸡:2到28,兔:1到14C.鸡:1到28,兔:2到14 D.鸡:2到28,兔:2到1446.在程序中需要将两个变量的值交换,以下四段流程图中,____不能完成将变量X、Y 的值互相交换。

A.B.C.D.47. 使用计算机解题的步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

A.正确理解题意→设计正确算法→寻找解题方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B.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C.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调试运行→编写程序D.正确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方法→设计正确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48. 算法的特征是:有穷性、____、能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和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A.稳定性B.确定性C.正常性D.快速性49. 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描述一个算法,算法的描述可以用:____。

A.流程图、分支和循环B.顺序、流程图和自然语言C.流程图、自然语言和伪代码D.顺序、分支和循环50. 算法中通常需要三种不同的执行流程,即: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