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

合集下载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
2.集体反馈。
教学步骤:⑴指名反馈原因。(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句中进行概括)⑵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原因一:准备充分,满怀信心。
“后来,郑成功成为统率干军万马的将领,便移师金门、厦门一带,决心进军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
“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原因二:郑成功正确的战略。


五年级


语文
章节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23 * 郑成功收复台湾




1.会认本课“憎”等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对郑成功的赞叹和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教学
重点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


反思
⑴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⑵认读生字,同桌互教互认互纠。
⑶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⑷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郑成功的哪些事,然后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出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憎恨 厦门 舰船 盘踞 铭记 撰写
3.教师针对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再强调:“憎、撰、铭”三字的读音。
4.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从描述人物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特点以及精神品质。
教具学具
1.词语卡片2.地图以及有关郑成功、台湾历史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介绍郑成功,导入新课
1.教师:这几天来我们认识了不少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板书课题郑成功)

小学语文郑成功教案

小学语文郑成功教案

小学语文郑成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郑成功的基本生平,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顽强的品质。

教学重点:1. 郑成功的基本生平。

2.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1. 郑成功的精神品质。

2. 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郑成功的基本生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郑成功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2. 学生做笔记,记录关键信息。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详细讲解。

2. 强调郑成功的精神品质,如勇敢、坚定、爱国等。

五、情感升华(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郑成功的精神品质对当代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发表对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复述郑成功的基本生平和他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郑成功的基本生平和他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郑成功的精神品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郑成功的精神品质与当代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郑成功的背景和收复台湾的过程;2.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和方法;3. 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 郑成功的背景和收复台湾的过程;2.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和方法;3.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和方法;2.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述郑成功的背景、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收复台湾的过程;2. 互动讨论:让学生参与讨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放映PPT,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2. 了解郑成功的背景和收复台湾的过程;3. 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和方法;4. 讨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和影响;5. 总结回顾: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和疑问,进行讨论。

六、教学资源1. 收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资料和图片;2. 准备PPT和视频素材;3. 教案和练习题。

七、教学评估1.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他们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设计一道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策略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需要更好地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发言。

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加小组活动和互动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拓展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的背后故事。

郑成功的教案范文

郑成功的教案范文

郑成功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郑成功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

2. 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对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坚毅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郑成功的生平简介2.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和过程3. 郑成功的历史贡献三、教学重点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郑成功的历史贡献。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如何让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郑成功的历史背景、生平事迹和贡献。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郑成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郑成功吗?他对我国历史有什么贡献?二、讲解郑成功的生平简介(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出生、成长、抗清斗争等。

2. 强调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三、讲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和过程(10分钟)1. 教师讲解明末清初,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

2. 详细描述郑成功带领舰队进攻台湾,经历艰苦斗争,最终收复台湾的过程。

四、讲解郑成功的历史贡献(5分钟)1. 教师讲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对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促进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2. 强调郑成功对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五、讨论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郑成功的感悟体会。

2. 调查身边同学对郑成功的了解程度,了解大家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反思(课后)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九、拓展活动(课后)1. 组织学生参观郑成功纪念馆,深入了解郑成功的历史事迹。

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

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

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Lesson 18 Zheng Chenggo ng's recovery of Taiwan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探究活动(三)【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所以设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知识例如时间、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利用形体表演、编排历史剧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整理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加深理解郑成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人生态度;形成优良的个人品质。

【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在第13课中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已有较深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度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愿望喜欢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

对本课内容“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有关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思想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形式活泼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三、教学难点: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航海路线和战略部署。

2. 雅克萨之战的战术运用和战斗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

2. 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郑成功收复台湾一、导入新课1. 提问: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荷兰殖民者的抵抗、郑成功的战略部署、收复台湾的航海路线等。

2. 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台湾地区的发展等。

四、课堂讨论1. 提问:郑成功收复台湾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2. 学生讨论,分享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和意义。

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反馈。

第二课时: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一、导入新课1. 提问: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后,他们是否满足于此?2. 学生回答:不满足,还想侵占我国东北地区。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雅克萨之战的原因。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雅克萨之战的经过:沙俄侵略者的入侵、康熙帝的组织指挥、战斗过程等。

2. 分析雅克萨之战的结果:沙俄侵略者的失败、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宁等。

四、课堂讨论1. 提问:雅克萨之战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2. 学生讨论,分享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2.指导学生认识生字,学习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题有什么特点?(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2.教师讲解:除了这课,我们还学过哪篇文章的题目也直接告诉我们主要内容?(二)新课;1.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憎恨、厦门、战舰、盘踞、铭记、撰写这些要求会认读的生字中,哪个字的字音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2)积累词语;本课书还有不少四字词语,你能从书上找出来读一读,并摘录下来吗?2.自读全文,复述课文(1)关注课后思考题:指名读。

(2)学习要有法。

读题目,我们怎样才能完成好这道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先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再读经过部分,捋清重点段的层次。

①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注意课文围绕“收复台湾”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说明了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哪些地方写明了收复台湾的经过?人们是怎样评价郑成功的?你能按照提示给文章分段,并写出主要内容吗?(可在自读时进行勾画及批注。

)②汇报、交流:全文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起因:(第1--2自然段):自幼立志,驱除荷虏。

经过:(第3--8自然段):率兵东征,收复台湾。

结果:(第9--10自然段):宝岛回归,同胞欢庆。

评价:(第11自然段):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③再读重点想想郑成功渡海东征的时间和阵容,经历了哪些战斗,克服了哪些困难?注意郑成功是怎样指挥每次战斗的,面对敌军的顽抗及求和又是怎样说和做的。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逐段阅读,简要概括把每段的内容串起来,就简要地把这个事件说清楚了。

④讲述故事简要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讲述前可列一个提纲,也可在心中打个腹稿。

先自己练一练。

请2--3位同学简要复述课文。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新部编本01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案新部编本01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7 课郑成功收复台湾——探究活动(三)教案【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所以设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知识例如时间、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利用形体表演、编排历史剧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整理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加深理解郑成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人生态度;形成优良的个人品质。

【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在第13 课中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已有较深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度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愿望喜欢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

对本课内容“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有关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思想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形式活泼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依据课本要求处理教材。

【课型选定】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

(一课时)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学生的活动形式:朗诵、相声、演讲、短剧表演、小结活动资源:初中历史、语文、地理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有关郑成功的影视资料和课外读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回答: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5我们如何评价郑成功?你对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有何看法?
学生交流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总结归纳,播放课件(包括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及清设台湾府的意义)拓展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可是,同学们,时至今日,我国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却仍然遇到了一些问题。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使得宝岛台湾再次与大陆分离。实现祖国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更是肩负着祖国的希望,那么平凡的我们又该怎样为祖国统一作出自己的努力呢?
这一表格可以帮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走出来并且提取相关的基础知识,回归课本,促成知识目标的达成。
清朝前期,台湾已回到祖国的怀抱,我国东北边疆却遭到了沙俄的入侵。为保卫祖国疆土,我国军民开始英勇的抵抗,一场激烈的战争在雅克萨爆发了。
学生课前对这一故事以及郑成功都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这次讲故事,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同时达到了感悟情感的目的。
.
播放视频对故事进行初步了解,能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在直观感爱历史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影像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开辟荆榛逐荷夷”
(1)郑成功收复台湾
师:台湾是我国的领土,绝不允许外国强盗横行霸道,面对来犯的荷兰殖民者,必须坚决进行反击,此间出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哪位同学知道郑成功这个人呢,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活动——人物简介:“民族英雄我知道!”
师:关于郑成功,老师这儿也有一段材料(出示图片及材料):郑成功,1624年出生地福建,他曾被南明皇帝赐姓朱,所以称“国姓爷”。后来,清军入主中原郑父降清,而郑成功拒父投降,继续在东南沿海一带的金门坚持抗清。清朝初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材料。
学生展示: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
师生总结:双方是在经过平等协商的基础之上,我们中国还做出了某些让步的情况最后才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条约,它的签订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师:那么《尼布楚条约》作为我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它是怎么规定的呢?你能在图上画出它的边界吗及主要地点吗?(出示地图“《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
(要求:小组合作探讨,共同完成。
报告时,要求用语简洁、口齿清晰、自然大方。
报告内容包括:战争背景、交战双方、战争经过及结果等)
提供材料:图片“沙俄侵略者入侵我国黑龙江”、“康熙”、“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的满文和汉文图”等,及材料“沙俄侵占我国黑龙江地区的原因”。
学生展示:略
师:有人说:“《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用武力强加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师:好,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请同学朗读一下提示框里的内容,看看我们这节课都学习哪些知识。好,我们知道明末清初荷兰侵占了我们宝岛台湾,是谁收复的呢?这里,我们先来看一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你知道这幅对联中的“荷虏”是什么意思?赞颂的“一代英雄”又是谁吗?生: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郑成功。
利用白班的书写功能,学生亲自到白板上完成人物卡片的填写,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活动体验,展示交流
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了解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让历史知识鲜活起来。
简介民族英雄郑成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体会英雄人物对历史的巨大贡献。
以图说历史的方式讲故事,准备过程中即可完成知识及能力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再次体验本课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感性升华。
3、收获季节:
师:这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两件主要事情: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现在到了我们的收获季节,我们一起完成这一表格,总结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位置
时间
事件
东南
(台湾)
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1661~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
清军进入台湾、郑氏后代
通过合作探究,实现生生互动,体现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并培养学生的视图用图能力、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Βιβλιοθήκη 白板播放视频。白板播放视频。
利用白板拖拉、画图、书写功能。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筛选图片,及时标画主要路线和重要地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效率。
联系旧知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明确荷兰的侵略性,为下一步理解他们战争的失败打下基础。并且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激发学生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展示:略
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逼真的体验和深刻的心灵触动,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利用白班的标画、拖拉等能力,辅助学生讲解历史故事。
学生在白板上画出《尼布楚条约》的边界线及主要地区,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总结提升,回归课本
课堂小结,回归课本,收获知识。
归顺清朝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东北
(黑龙江流域)
17世纪中期
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1689年
两次雅克萨之战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结束语:(数字故事)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举办了“爱我中华,反抗侵略——历史故事会”,了解到荷兰和沙俄殖民者对我国台湾和黑龙江流域的入侵。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逐渐侵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为维护祖国统一,郑成功披荆斩棘,终于在1662年收复台湾,使得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郑成功也成为我国古代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而面对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清初康熙皇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率领中国军民最终打败了沙俄侵略者,并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是我国在反抗外来侵略史上的重大胜利,维护了祖国统一,也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域完整。
文字加音乐的数字故事,加上老师有感情的总结陈述,使得本课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达到了高潮,再次激发了学生反抗外来侵略、热爱祖国的情感,使感情得以升华。
白板上书写表格中的空余地方,提高课堂效率,辅助教学。
白板播放视频。
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学校
高采学校
授课人
李桂玲
学科(版本)
人教版
章节
第三单元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故事;知道清初台湾府的设置。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学会合作学习,锻炼识图辨图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继承为民族利益而战的爱国主义传统,树立为祖国统一而努力的远大理想。
3、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学生回答后出示表格。
时间事件
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
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
生:38年(1624----1662年);台湾城,赤嵌楼;揆一。
学生答后出示图片:台湾城,赤嵌楼。
出示示意图和相关图片,学生简述,教师提示(时间允许的话,可编演课本剧)。4、清朝是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有何意义?
(播放视频:《郑成功收复台湾》)
接下来,我们进入本课的第二个故事——郑成功收复台湾。
【历史故事会(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学生活动——“图说历史”:结合刚才的视频,用自己提前搜集或教师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探究,讲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1、谁能上前对照《郑成功进军收复台湾示意图》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2、荷兰占据台湾多久?在台湾建立那两座城堡?荷兰殖民者的头目是谁?说一说:
利用白板的标画功能突出夷洲、琉球等名称,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穿越时空,再现雅克萨之战的历史场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成知识目标,提高情感体验。
2、雅克萨之战
学生活动——“穿越时空,再现历史故事”
假如你是参加过雅克萨之战的一名清朝士兵,现在穿越时空来到了傅家中学,现在请你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就这次战争给大家做一报告。
师:对,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提起台湾,海峡两岸至今骨肉分离,它是我们心里永远的河殇,那么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看看当时明末清初的台湾又有怎样的命运和怎样的结局呢?
把满载思乡之情的诗歌在课前抛给学生,为学生了解本课内容作了充分的感情铺垫,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视频。
整体感知课本内容,为学习具体的知识做准备。
(播放课件诗及郑成功画像)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的旗帜,是脊梁!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英雄们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赞歌。你能说说你最崇敬的民族英雄有哪些吗?
生:林则徐、戚继光等。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郑成功有哪些事迹?他为什么被称为大英雄?
1、用举办历史故事会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还原历史场景,摆脱了历史知识的枯燥和乏味,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
环节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设计说明
媒体使用及分析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一首诗歌导入,容易把学生快速带入情境,为接本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播放歌诗歌《乡愁》。)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作者是谁写的?他的乡愁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