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常见有益菌的特点与作用机理
水产益生菌

留 、安全,有利于绿色食品的生产及生态环境的净化,有利
于 人类健康,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但在如何充分发挥饲用微生物发酵产品及益生菌的功效等 方面,还需要更好的掌握、完善和应用;
发挥功效也不同; ※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益生菌,并制作成多菌灵,即
▪ 可作为活性生物制剂:
▪ 活性生物制剂不会产生象抗菌素一样的毒副作
用。 ▪ 其主要由以下五大类微生物组成, ▪ 光合菌群 ▪ 乳酸菌群 ▪ 酵母菌群 ▪ 放线菌群 ▪ 醋酸杆菌 ▪ 枯草芽孢杆菌
▪ 生物制剂功用和原理:
▪ (1)利用细菌之间的拮抗作用,以优势的有 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从而达到防病治 病的目的;
▪ 虾成活率为100%,而对照组的成活率仅为26%; ※ 以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按1∶1的混合制剂均能提高鲫鱼 血液中白细胞的免疫机能,以混合制剂作用效果量佳; 3.3 分解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 改变养殖生态环境 ※ 目前水质恶化成为导致水产养殖存活率和产量下降的重要 原因 ,养殖过程中残余的饵料、水产养殖物残骸及排泄物 等有机物的积累产生了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滋生大量病原 菌 ,污染生态环境; ※ 益生菌可以降解和转化水体中的有机物,减少或消除氨氮 、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改善水质; ※ 光合细菌能够降低池塘水中氨氮、亚硝态氮、有机物(C OD),使用光合细菌后,异氧细菌的总数比原来下降50% ;
菌在水产养殖环境中能被其它有益微生物杀死或削减抑制 作
为生物防治的一种处理方法; ※ 当有益菌在消化道内占优势菌群地位时,就可以抑制消化
道粘附的病原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排除或控制潜在 的
水产乳酸菌的应用和原理

水产乳酸菌的应用和原理1. 介绍水产乳酸菌是一类微生物,生长在水产产品中,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对人体有很多益处,因此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产乳酸菌的应用范围以及其原理。
2. 应用范围水产乳酸菌的应用范围广泛,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水产养殖:水产乳酸菌可以用于水产养殖中,帮助提高水质,增加鱼类和虾类的体质健康,并增加饲料的消化率。
此外,水产乳酸菌还能够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降低水产疾病的发生率。
•水产品加工:水产乳酸菌可以用于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帮助水产品保持新鲜和延长保质期。
乳酸菌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水产品腐败和变质的可能性。
•水产酿造:水产乳酸菌可以用于水产酿造中,例如制作鱼酱和虾酱等。
乳酸菌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和其他物质可以改善水产制品的味道和口感,并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
•环境净化:水产乳酸菌还可以用于环境净化和废水处理。
乳酸菌能够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3. 作用原理水产乳酸菌的应用是基于其作用原理的,下面是水产乳酸菌的主要作用原理:•产生有益物质:水产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乳醛酸和乳酸菌素等有益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调节肠道菌群:水产乳酸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乳酸菌能够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降低pH值:水产乳酸菌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的乳酸可以降低鱼塘或水产品的pH值。
较低的pH值可以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
•产酶作用:水产乳酸菌可以产生一些酶,例如淀粉酶和蛋白酶等。
这些酶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 注意事项在应用水产乳酸菌时,需注意以下事项:•选择适宜的菌株:不同的水产乳酸菌菌株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应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菌株。
•合理控制添加量:添加水产乳酸菌时,应根据养殖水体的情况合理控制添加量,避免过量使用。
水产养殖中常见有益菌的特点与作用机理

养殖中常见有益菌的特点与作用机理一、常见有益菌的种类及作用在养殖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益菌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硝化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
主要的作用如下:1、降解有机质分解池塘底部腐败的沉积物、污泥及水中过剩的饵料,从而降低了化学耗氧量和生物耗氧量,增加水中溶氧。
2、分解、转化有害物质分解、利用有机物、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物质,合成大量糖类、类、类等有益物质,避免了养殖水体中鱼虾类受有害物质的毒害作用。
3、稳定水体pH值有益微生物能促进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并在代谢过程中能分解利用小分子有机酸,对水体的pH值有缓冲作用,避免了pH值剧变而对鱼虾类的危害,增强了鱼虾类的抗应激反应能力和忍耐力。
4、抑制病原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种群。
通过竞争营养、空间和分泌抗生素,从而抑制其它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了水产养殖中病害的发生。
二、特点与作用机理1、光合细菌光合细菌(Photo synthetic Bactreia 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生物,是一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细菌的总称。
特点:(1)光合细菌在厌氧和好氧下均能生长,但更适宜于含氧量不足的水体,其使用的pH值在5-9之间,最适pH值为6-8;适宜作用温度为15℃-40℃,最适温度为30℃,在海、淡水中均可生长。
(2)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与绿色植物和藻类的光合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在: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过程基本上是一种厌氧过程,也不释放分子氧。
(3)光合细菌不仅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和发酵,能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获得能量的方式。
作用机理:(1)光合细菌在自身繁殖过程中能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做碳源、供氢体,利用水环境溶解氮(如铵、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做氮源合成有机氮化物,因此可消耗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铵、硝酸盐、亚硝酸盐,起净化水质的作用;(2)但是光合菌不能利用水环境中的一些大分子有机物,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糖)必须先由其它微生物 (如枯草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硫化菌等)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如氨基酸、低级脂肪酸、小分子糖等)后才能被光合细菌分解利用,因此在利用光合细菌净化水质时应配合使用其它有益菌。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方法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方法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中出现的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和安全,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
其中,芽孢杆菌就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防治方法。
本文将介绍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方法。
一、芽孢杆菌的特点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形状为短杆状或长杆状。
芽孢杆菌能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包括水中和土壤中。
它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生长,还能够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因此,芽孢杆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水产养殖、环境保护等领域。
二、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水产养殖中的疾病。
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水产养殖的损失,影响养殖效益。
芽孢杆菌能够抑制这些病原体的生长,提高水产养殖的健康水平。
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1.选用适当的芽孢杆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使用芽孢杆菌,首先需要选用适当的芽孢杆菌制剂。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芽孢杆菌制剂,应根据不同的养殖环境和病害类型选择合适的制剂。
一般来说,制剂中活菌数越高,效果越好。
2.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进行投放在使用芽孢杆菌制剂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进行投放。
一般来说,每亩水面需要投放的芽孢杆菌制剂量为1-2公斤。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3.选择合适的投放方式芽孢杆菌制剂的投放方式有多种,包括水中投放、饲料添加、浸泡等。
在选择投放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一般来说,水中投放是最常见的方式,可以将芽孢杆菌制剂均匀地投放到水中,使其能够在整个水体中均匀分布。
4.注意投放时间和频率在使用芽孢杆菌制剂时,还需要注意投放时间和频率。
一般来说,最好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投放,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芽孢杆菌的效果。
投放频率一般为每隔一周或两周进行一次。
四、芽孢杆菌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芽孢杆菌制剂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合理使用,不可过量芽孢杆菌制剂虽然可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但是也不能过量使用。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一、益生菌的种类益生菌是一类有益的生物菌群,包括乳酸菌、酵母菌、乙酸菌等多个种类。
其中,乳酸菌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益生菌,常见的种类有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要以嗜盐乳酸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弧菌等为主。
二、益生菌的作用机理1.增强免疫力益生菌可以通过激活鱼体内的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力。
同时,益生菌还可以产生一些抗菌物质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研究表明,应用益生菌可以有效地保护鱼类免受疾病的侵害。
2.促进消化吸收3.降低水质污染益生菌可以在肠道内消化鱼类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减少它们被排泄到水体中的数量,从而降低水质污染的程度。
研究表明,应用益生菌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浑浊度和氨氮排放量。
三、益生菌的应用方法1.直接添加将益生菌制剂直接添加到饲料中,让鱼类通过食物摄入益生菌。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饲料的要求较高。
2.水中添加将益生菌制剂添加到水中,让鱼类通过吸收水中的益生菌来获得益生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但需要控制添加量,避免造成水体污染。
3.喷洒处理通过喷洒益生菌制剂来处理饲料和养殖场周边环境,以增加益生菌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养殖场环境整治和疾病预防。
1.开发新的益生菌制剂,以满足不同养殖场对益生菌的需求。
2.深入研究益生菌的作用机理,以优化应用方法和提高效果。
3.探索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综合应用,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提高养殖效益。
4.加强益生菌质量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益生菌制剂的安全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益生菌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水产养殖带来更高的产量和质量。
水产饲用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及功效

LUSu . hn-e I h ̄i WUC eg y
(i e e R sac stto ui , i n Fj n3 1 1 C ia Fs r s eerh ntue f j n Xa , ui 60 2, hn) h i I i F a me a
Ab ta t l ef n t n l c a i f r b oi s e ea a y e i a e , n h f e ce f e e a o s r c : h c i a S u o me h n s o o i t r n l z d i t s p r a dt eef a iso v r l mmo q ai e r b - ms p e w nh p i s c n a u t f dp o i ce
吞 噬 活 性 免 疫 增
列 相 应 的 问 题 , 养 殖 产 品 抗 生 素 超 标 将 破 坏 水 如
产 动 物 肠 道 内 菌 群 的 结 构 , 动 物 体 内的 微 生 态 使
失 调 , 原 菌 耐 药 性 、 药 性 增 强 , 而 引 发 水 产 病 抗 从
s ntd a d t r s e t a lobe s us e ,ta ul e o e e n hep o p csh d a s endic s d h two d b fi mpo tn in fc n efrabetra pl a in o r b oisi qu - ra tsg i a c o te p i to fp o itc na a i c c lu ei ut e ut r nf ur .
i go g n cp l tn st u i tr u l y a d i r v c lgc l n io me t T e o r b e x s d c re t a e n p e n r a i o l a t op r ywae ai n u f q t mp o ee oo ia v rn n . h n s me p o l mse it u r n l h d b e r — e e y
鱼虾养殖中的益生菌应用

鱼虾养殖中的益生菌应用鱼虾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养殖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水质污染、疾病防控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益生菌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鱼虾养殖中益生菌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益处和发展前景。
一、益生菌在鱼虾养殖中的作用1. 促进消化吸收:益生菌可以促进鱼虾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帮助鱼虾更好地吸收养分,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2. 抑制有害菌生长:益生菌可以在鱼虾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可以有效预防鱼虾的常见疾病,提高养殖的健康水平。
3. 改善水质环境:益生菌可以降解水中的有机废物,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积累,改善水质环境。
良好的水质环境是鱼虾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益生菌的应用可以有效净化养殖水体,提高养殖水产的品质。
二、益生菌在鱼虾养殖中的应用方式1. 饲料添加:将益生菌添加到饲料中,与饲料一起喂养鱼虾。
益生菌可以在饲料中形成微生物团,随着饲料一起进入鱼虾体内,发挥作用。
2. 水质处理:将益生菌直接投放到养殖水体中,通过益生菌的降解作用,改善水质环境。
可以定期投放益生菌,保持水质清洁。
3. 体外浸泡:将鱼虾浸泡在益生菌溶液中,让益生菌附着在鱼虾体表,起到保护作用。
这种方式适用于鱼虾体表有损伤或感染的情况。
三、益生菌在鱼虾养殖中的益处1. 提高养殖效益:益生菌可以促进鱼虾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收益。
2. 降低疾病发生率:益生菌可以增强鱼虾的免疫力,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养殖损失。
3. 环保健康:益生菌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制剂,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害,符合绿色养殖的理念,有利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四、益生菌在鱼虾养殖中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益生菌在鱼虾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一、益生菌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制1. 益生菌的定义益生菌是指一类有益于宿主健康的活性微生物,在适当数量下可以改善宿主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促进宿主的健康的微生物。
益生菌通常存在于发酵食品中,如酸奶、乳酸菌发酵乳等。
2. 益生菌的分类益生菌主要分为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几大类。
乳酸菌包括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球菌等;而双歧杆菌包括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等。
3.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益生菌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着对宿主的益处:第一,竞争作用:益生菌可以与肠道内的有害菌竞争营养、生长空间和受体等,从而限制有害菌的生长。
第二,调节肠道微生态: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保持肠道健康。
调节免疫功能:益生菌可以刺激宿主的免疫系统,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第四,促进营养吸收:益生菌可以分解食物中的部分难以消化的成分,增加宿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 益生菌在虾类养殖中的应用在虾类养殖中,益生菌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降低虾类养殖中的病原菌含量,减少疾病的发生率;益生菌还可以促进虾类的生长,提高虾类的产量。
益生菌还可以降低虾类养殖中的养殖成本,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尽管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开展。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益生菌的筛选及配方的研究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应用效果。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完善相关的监管政策及标准。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者们共同努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益生菌将会在水产养殖业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中常见有益菌的特点与作用机理一、常见有益菌的种类及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益菌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硝化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
主要的作用如下:1、降解有机质分解池塘底部腐败的沉积物、污泥及水中过剩的饵料,从而降低了化学耗氧量和生物耗氧量,增加水中溶氧。
2、分解、转化有害物质分解、利用有机物、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物质,合成大量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等有益物质,避免了养殖水体中鱼虾类受有害物质的毒害作用。
3、稳定水体pH值有益微生物能促进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并在代谢过程中能分解利用小分子有机酸,对水体的pH值有缓冲作用,避免了pH值剧变而对鱼虾类的危害,增强了鱼虾类的抗应激反应能力和忍耐力。
4、抑制病原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种群。
通过竞争营养、空间和分泌抗生素,从而抑制其它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了水产养殖中病害的发生。
二、特点与作用机理1、光合细菌光合细菌(Photo synthetic Bactreia 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生物,是一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细菌的总称。
特点:(1)光合细菌在厌氧和好氧下均能生长,但更适宜于含氧量不足的水体,其使用的pH值在5-9之间,最适pH值为6-8;适宜作用温度为15℃-40℃,最适温度为30℃,在海、淡水中均可生长。
(2)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与绿色植物和藻类的光合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在: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过程基本上是一种厌氧过程,也不释放分子氧。
(3)光合细菌不仅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和发酵,能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获得能量的方式。
作用机理:(1)光合细菌在自身繁殖过程中能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做碳源、供氢体,利用水环境溶解氮(如铵、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做氮源合成有机氮化物,因此可消耗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铵、硝酸盐、亚硝酸盐,起净化水质的作用;(2)但是光合菌不能利用水环境中的一些大分子有机物,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糖)必须先由其它微生物(如枯草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硫化菌等)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如氨基酸、低级脂肪酸、小分子糖等)后才能被光合细菌分解利用,因此在利用光合细菌净化水质时应配合使用其它有益菌。
(3)光合菌改良水体的过程通常是在光合作用下完成。
一般情况下光合菌对水体中可见光或光能见度较高的水体表层(30–50cm)水质具有较好改良效果,而对水体中光能见度较底的较深或深水层以及难见光的池底部分,由于光合作用进行困难或难于进行,因此难于产生良好的改良效果。
(4)光合细菌作为优良的饲料添加剂,含有大量的促生长因子和生理活性物质,营养丰富:B族维生素种类和含量在总体上超过了酵母;尤其是酵母中特别缺少的维生素B12、叶酸和生物素的含量相当丰富,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K。
2、EM菌EM菌(有益微生物菌群)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80余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复合微生物活菌制剂。
作用与特点:(1)EM菌渗入水体后,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促进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和提高水中溶氧量,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2)EM菌拌入饵料投喂,能直接增强水生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促进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成活率;(3)净化养殖池塘中的排泄物和残饵,改善水质和底质,从而减少疾病。
作用机理:EM菌渗入水体后,其群体作用能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调整养殖生态环境,增加水中溶氧量(氧气),促进养殖生态系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活化生长,保持养殖水体的生太平衡;拌入饵料投喂,直接增强鱼类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促进健壮生长。
3、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好氧,能产生孢子,是一类具有高活性的消化酶系、耐高温、抗应激性的异养菌。
水产上应用较多的是枯草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可以降低水体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从而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在代谢过程中还产生一种具有抑制或杀死它种微生物的枯草杆菌素,从而来改善水质。
特点:(1)生长繁殖过程中耗氧;(2)成品中的芽孢杆菌处于休眠状态,需要活化(加红糖等有机物)。
作用机理:(1)芽孢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大量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 能迅速降解鱼虾残留饵料和排泄物,在池内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 大部分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小部分成为新细胞合成的物质, 从而净化水体。
(2)芽孢杆菌属中的非致病菌, 有些可在鱼虾的肠道内和体表定植并繁殖, 形成有益菌群, 促进该部为有益菌的生长繁殖, 竞争性的抑制肠道、体表病原菌繁殖, 提高鱼虾免疫力。
4、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是一类化能自养型细菌,利用氨或亚硝酸盐为主要生存能源,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的一类细菌,有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两类生理亚群组成。
亚硝酸细菌完成NH4+到NO2-的转化;而硝化细菌完成NO2-到NO3-的转化,从而使对水生动物有毒的氨态氮和亚硝酸盐转化为对水生动物无毒的硝酸盐。
它能克服光合细菌对亚硝酸盐转化低效率和芽孢杆菌对氨氮转化低的特点。
因此,近年来硝化细菌在水产养殖的应用比较广泛。
特点:(1)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有机物就能生存、繁衍)(2)生长繁殖慢,好氧,依附性强;(3)受限制条件多:如有机物过多,PH值低,溶氧低(2mg/L以下),温度低等都将抑制其在水体中的浓度。
作用机理:亚硝酸细菌完成NH4+到NO2-的转化;而硝化细菌完成NO2-到NO3-的转化,从而使对水生动物有毒的氨态氮和亚硝酸盐转化为对水生动物无毒的硝酸盐。
它能克服光合细菌对亚硝酸盐转化低效率和芽孢杆菌对氨氮转化低的特点。
因此,近年来硝化细菌在水产养殖的应用比较广泛。
5、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酵母菌能在pH 值为3-7.5 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 值为pH4.5-5.0,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水。
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时,酵母菌生长较快。
特点:(1)酵母菌中维生素、氨基酸含量比鱼粉高30倍以上,尤其是富含B簇维生素;(2)酵母菌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都能有效分解溶于池水中的糖类, 在池内繁殖出来的酵母菌又可作为鱼虾的饲料蛋白利用。
作用机理:(1)酵母菌添加到食物当中能黏附在肠道中, 刺激鱼虾体内淀粉酶和刷状缘膜酶的分泌, 从而提高动物对食物的利用率;(2)酵母菌是喜生长于偏酸性环境中的需氧菌,可以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
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和生长,使其在与有害菌生存竞争中成为优势种群,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
6、乳酸菌乳酸菌绝大多数是耗氧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
特点:(1)形成肠道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
(2)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
(3)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作用机理:(1)优势种群原理:在微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对整个微生物种群起决定作用。
乳酸菌为有益菌群,能够在水产动物的肠道内定植并形成优势种群。
(2)生物夺氧原理:乳酸菌为耗氧菌,可利用水产动物肠道内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消耗大量氧气,在肠道内形成厌氧环境,从而使一些有害菌不能生长繁殖或生存,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3)生物拮抗原理:乳酸菌能够分泌乳酸、过氧化氢等物质,这些物质对有害细菌具有杀灭或拮抗作用,使有害菌在肠道内难以生存,从而对一些肠道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三、、微生物制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微生物水质调节剂与抗生素及消毒剂混合使用养殖户在使用微生物水质调节剂改善水质的同时,处于对养殖动物疾病的恐惧,习惯于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在水体、饵料中长期加用一种或是多种抗生素,以期杀灭病原体,减少发病,以为这样双管齐下,可保万无一失。
殊不知抗生素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将活菌组成的微生物制剂破坏。
2、微生物水质调节剂使用方法、时机不当养殖户对微生物水质调节剂一知半解,或者受广告宣传的影响,简单地认为使用微生态制剂只要向池中泼洒就可以了,全不管是何种制剂,使用时有什么具体要求。
由于微生物水质调节剂无毒副作用,一些人对剂量的掌控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
水质好的时候,处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则少用或不用,水质差或开始发病的时候就超限量使用。
3、储存、运输过程中保管不当,致使微生物水质调节剂活力下降微生物水质调节剂的储存、运输、保管是商家和养殖户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往往随意堆放,而各厂家的说明书要求存储的条件也不一致,有的要求干燥、避光、冷储,有的称可以室温保存等,使得目前产品的储存、运输方法的混乱。
但是对于微生物水质调节剂来说,环境因素对菌株的活性影响比较大。
(1)若将其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细菌在储存过程中就开始繁殖生长,到使用时可能出现大部分细菌进入衰败期,因进一步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有限,产品的质量下降;(2)若暴露于强光、高温、低温等恶劣环境,可直接导致细菌的死亡,其活菌数将大幅度下降。
例如:常有人反映光合菌菌液储存一段时间后开始发黑并有恶臭味,就是因为保管不当造成活菌死亡腐败所致,将这样的微生物制剂投入水体,不但不能改善水质,甚至会污染水体,影响养殖动物的食欲。
四、使用微生物制剂的注意事项1 适“时”使用温度条件: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宜在20℃以上的水温条件下使用;光照条件:光合细菌、EM菌要求有光照。
2 适“水”使用肥瘦:藻相、有机物浓度等也影响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效果,比如水瘦时不宜使用光合细菌,否则更瘦;酸碱条件: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要求微碱性条件,而酵母菌则适宜在偏酸水体中生长。
3 适“当”保存室温、干燥保存,光合细菌每天最好光照2h以上,以保持PSB的活力。
4 适“况”使用在养殖动物发病的情况下,应先用消毒剂治疗,待情况稳定后再使用微生态制剂。
同时使用前应注意生产日期,细菌活力失效变质应禁止使用,尤其是作为内服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