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砥砺精兵劲旅

合集下载

复杂电磁环境下野战卫勤装备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复杂电磁环境下野战卫勤装备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复杂电磁环境下野战卫勤装备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严富勇;车彬【摘要】The Complicat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n battlefield is addressed. The theory of the electron unit of field medical equipment is analyzed. The challenge faced by the electron equipment in the Complicat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t war time is put forward from the mechanism of interference and the damage of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 on micro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survivability of field medical equipment in the complicated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can be greatly enhanced through grounding, shielding and so on.%介绍了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及其主要成因,阐述了野战卫勤装备部分微电子设备系统的工作原理,从电磁脉冲对微电子设备的干扰与损伤机理的角度,提出了卫勤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面临的危害与挑战,应用接地、电磁屏蔽及其他防护技术方法,提高了野战卫勤装备微电子设备系统在战时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率.【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1(032)011【总页数】2页(P102-103)【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卫勤装备;电磁干扰;电磁屏蔽【作者】严富勇;车彬【作者单位】116017 辽宁大连沈阳军区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116017 辽宁大连沈阳军区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1.4;O441.4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信息化战争已以一种新的作战形式登上战争的舞台。

浅谈复杂战场电磁环境条件下无线抗干扰通信技术

浅谈复杂战场电磁环境条件下无线抗干扰通信技术

浅谈复杂战场电磁环境条件下无线抗干扰通信技术发布时间:2021-06-15T10:35:21.29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5期作者:宦爱奇、盖俊峰、李启超[导读] 阐述了复杂战场电磁环境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当前无线抗干扰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宦爱奇、盖俊峰、李启超中国人民解放军91206部队山东省青岛市 264000摘要:阐述了复杂战场电磁环境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当前无线抗干扰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无线抗干扰通信技术的建议,对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的创新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复杂战场电磁环境;无线抗干扰通信技术;通信抗干扰;随着信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战场电磁环境愈发复杂,相较于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系统因不具备封闭性的特点,容易遭受敌方的干扰。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在军用领域中日益成熟,各型装备、设备数量不断增多,无线频谱资源拥挤紧张,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在通信对抗装备上的推广和应用,无线通信受到电子对抗的干扰威胁愈发严重。

为夺取信息优势,获得战场主动权,如何在复杂战场电磁环境下开展稳定、可靠的抗干扰通信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

一、复杂战场电磁环境主要特点复杂战场电磁环境本质上是大量传导消息载体的电磁能量的集合,具有典型的“四域”特征,具体内涵是由空域、时域、频域、能域上分布的种类庞杂、动态多变、层叠交错的电磁信号形成的一种环境氛围。

复杂战场电磁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已逐渐变成决定未来信息化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

随着各国军队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战场电磁信号呈现出“突进式”“跨越性”的增长,未来信息化战场电磁环境也随之变得愈发复杂、多变。

[1]当前,复杂战场电磁环境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1.空域上纵横交错、无影无形。

除自然体发射、反射的电磁信号外,来自敌对双方的不同作战平台的电子设备辐射信号交织错杂,在空间上形成交叉重叠的战场电磁态势。

2.时域上连续持久、集中爆发。

复杂电磁环境下提高海防炮兵部队作战能力

复杂电磁环境下提高海防炮兵部队作战能力

2 建立有效 防御体 系, 实施灵活高效指挥
2 1 建立 高效 的作 战指挥机构 .
复杂 电磁环境下 防御作 战 , 各营 连配置 相对分 散 , 组织 指挥复杂 , 与其他部 队协 调难度大 , 加之海 面方位物少 , 目标 种类多且航速快 、 向多变 、 航 突防能力强 , 从而对 指挥控制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因依据 战场实 际情况 建立 高效 的指挥 机 构 。通常建立基本 指挥所 、 本观察 所和 阵地指 挥所 , 据 基 根 需要分别开设后方指挥所 , 情况还可开设 侧方观察所 。海 视 防炮兵 团组成 的炮兵群成立指挥协调 机构 , 主要 由炮兵指挥
下炮 兵作战能力是海防部队面临的重大课题 。
1 加强信息化建设 , 提升信息基础支撑能 力
复杂 电磁环境下 的海 防部 队作 战 , 信息力 以成为作 战能 力构成要素 中 的主导 因 素 , 息 资源 成 为作 战能 力 的新 源 信 泉, 其无所不在地 融入 到作 战能力各 基本要 素之 中 , 战能 作 力的其他构成要素也 因信息力而得 到合 理配置与运 用 , 息 信
力高低成为发挥作 战能 力的 主导 因素。着眼 有效 履行海 防
重要方 向、 重要时节 、 重要 目标 的火力 打击进行协调 控制 ; 及 时向上级指挥员提供有关火力打击 的建议 , 障火力打击 与 保 整体作战行动协调一致 ; 照上级 指挥员 的决 心 , 按 拟定炮 兵 火力计划 , 出具体 措施 ; 提 对火 力突击 系统进 行全 程控制 和
空立体 防卫 能力 。② 增强 指控一体 化建设 。依 托全军 一体 化指挥平 台 , 整合现有涉海侦察预警 、 管控力量 , 断加强通 不 信基础设施 建设 , 逐步建立军地融合 、 功能互补 、 据共享 的 数 体化 指挥 信息系统。③ 增强 战场信息 化建设 。坚 持以城 市 和重要 目标为中心 , 强对海 作 战和对空 防御 阵地建 设 , 加 突出指挥防护工程信息 化改 造和各 类作 战阵地 工程 配套完 善, 形成纵深立体 而有 重点 的区域星点式 战场阵地体 系。海

新一代军用指挥信息系统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需求分析

新一代军用指挥信息系统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需求分析

[ 作者简介] 姚 富强 (9 7 ) 男 , 15 一 , 安徽安庆 市人 , 博士 , 研究员 , 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抗干扰 ;E—m i y 5 @s a tm al f 7 i .o :q n
2 1 第 l 第 2期 0 2年 4卷
2 5
仅装 备形 式多 种多 样 、 扰方 式多 种多样 、 扰样式 干 干
1 前 言
在新 军事变 革 的 浪潮 中 , 界 各 。为 了提高
备 和系统 的复 杂 电磁环境 适 应性是 新一 代军 用指挥 信 息系统 复 杂 电磁 环 境 适应 性 的重 点 所 在 , 是 国 也
内外 共 同关 注 的问题 , 果解 决不好 , 意 味着军 用 如 就
人为 无意 干扰 , 更要 对 适 应 战 时对 抗 环 境下 干 扰 快
磁环境适应 性需 求 , 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 提
[ 关键词 ] 通信抗干扰 ; 息作 战 ; 信 电子战 ; 指挥信 息系统 ; 复杂电磁环境 [ 中图分类号 ] T 95 [ N 7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0 9—14 (0 2 0 0 2 0 7 2 2 1 )2— 05— 5
高, 干扰信 号频 谱 动态 变 化 , 应 速 度 不 断加 快 , 反 使 战场 可用 频谱 急剧 压 缩 , 谱 资源 在 可 用 与不 可 用 频 之 间迅速 转换 。在 未来 战争 中 , 一 代 军 用指 挥 信 新 息 系统将 不可 避免地 遭受 来 自地 基 、 海基 、 空基 和天 基等 不 同方 向 、 多层 次 、 大纵深 的 电磁 干扰 威胁 。所 以 , 一代 军用 指挥 信 息 系 统不 仅 要 适 应 和平 时 期 新
电磁环境 的适 应能力 是对抗 环 境下生 存能 力 的核心 问题 , 加强 电磁空 间安 全 战 略能 力 建设 的重 要 组 是

硬气的“松骨峰英雄连”

硬气的“松骨峰英雄连”

硬气的“松骨峰英雄连”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作家魏巍的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人们记住了那一群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奋勇杀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的英雄儿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支被誉为“硬气”的英雄部队,北京军区某机步团三连――“松骨峰英雄连”。

昨日辉煌:用“硬气”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一场壮烈的搏斗开始了。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压向这个连的阵地,汽油弹的火焰把他们据守的山头都烧红了……“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按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颗手榴弹,弹体上沽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

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这是魏巍笔下壮烈的松骨峰战斗场面。

战前,时任三连连长的戴如义指着山下的敌人说:“千斤重担我们三连也要担起来!敌人拥有钢铁和汽油弹,我们有着敌人没有的武器――勇敢和决心!”步兵三连就是用这种“硬气”阻击了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配合大部队全歼逃敌。

战斗结束后,百多人的连队只剩下了8个伤痕累累的勇士,他们用浴血牺牲诠释了毛主席称赞志愿军“钢少气多”的英勇顽强。

三连的前身是安徽省萧县游击队17支队。

抗日战争时期,他们转战准、苏、鲁、热、辽等数十个省份;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先后参加了四战四平、围困长春、决战辽沈、强攻天津、抢渡长江、挺进中南、解放广西等重大战斗、战役,抗美援朝时期,他们先后参加了飞虎山守备战、松骨峰阻击战、挺进“三八线”、汉江南岸守备战等重大战役战斗。

连队先后被授予“战斗模范连”、“三好连队”、“抢渡长江英雄连”、“松骨峰英雄连”、“英雄部队”等荣誉称号,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涌现出“战斗英雄”薛培玉,“活烈士”李玉安、井玉琢,“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苏登明等大批的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

以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为抓手努力提升军事训练效益

以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为抓手努力提升军事训练效益
1 - 3 努 力 创 新训 练 方 法
主要是 电子对 抗力量与通信、 雷达等力量 , 在专业或战术 训练阶段 , 在特 定的地域 内, 依据用频的具体情况 , 通过双方 用频 设备的 自主运用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复杂的电 磁环境 , 从而达到共同搭台、 互为条件开展对抗训练的 目的, 获取训练双赢。 2 . 2 人 才对 象要 多元 并 举 4 . 3 依 托 搭 建 训 练 复 杂 电磁 环 境给 作 战 带来 的 影 响 ,涉 及 到 所 有 使 用 电子 就 是 在 开 展 基 地化 训练 的 同 时 ,充 分 依托 训 练 基地 的现 雷达等装备模拟背景噪声, 并布 以蓝军 电 设备的单位与人员, 甚至其他相关人 员。因此, 在选择人才培 有或调集部分通信 、 养对象时, 不 应 再 局 限于 电子 对 抗 、 通 信、 雷 达 等 专业 人 员 , 而 子战模拟力量 , 辅以频管手段 , 在 构建 出达到电磁环境条件下 应 包 括 诸 如炮 兵 、 装 甲兵 、 导 弹 兵 等 其他 专业 人 员 , 他 们 同样 开 展 基 地 化 训 练 。 4 . 4借 势 强 化 训 练 也 需 要 增 强抗 干 扰 、 防 自扰 能 力 。 在组织官兵参加对抗演习中, 要借助参演军兵种多、 情况 2 . 3人 才培 养要 高低 并举 复 杂 电磁 环 境 不 仅 给 低 端 电 子装 备操 作 人 员 的 能 力提 出 设 置 复 杂 、电 子 没备 大 量 密 集 运 用 而 形成 的相 对 复杂 的 电磁 特别是对抗活动 中有意干扰信号广泛出现 的契机, 强化 了新的要求 ,也给 高端指挥机构人员 的综合素质赋予了新的 环境, 内容, 就是要能够看懂用好 电磁态势图 , 即使针对 电磁态势变 自主 训 练 , 以增 强 复 杂 电 磁环 境 下 的适 应 能 力 。 化做 出相应 的决策行动 , 也能驾驭战场态势 发展 。

加强复杂电磁环境研究 切实提高车辆装备的适应能力

加强复杂电磁环境研究 切实提高车辆装备的适应能力

专业 限制 , 对雷达 、 通信 、 电子对抗 等相 关信息装备接触 了解少 ,
会操作使用 的人更少 , 因此 , 要围绕复杂 电磁环境 下针对信息装
备 的运用能力进行训练 。紧紧围绕如何识别敌 、 友设置内容 , 我、
从搜索 、 截获 、 识别 、 控守 , 到整理 、 分析 、 干扰进行综 合性训练 , 全 面提高运 用信息装备的能力。在训练过程 中, 要重点解决好 四个 问题 : 即训练对象的全员性 、 训练内容 的针对性 、 训练环境的真实 性、 训练手段的科学性。 构设逼真的复 杂电磁训练环境 , 采取科学 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 进行针对性训练 , 解决实际 问题 , 切实提高车 辆装备保障适 应复杂 电磁环境的能力 。 三要建立车辆装备保障与
合成 训练联训机制 。结合使命课题联训 , 创造 近似实战 的复杂电 磁环境 , 开展装备保 障适 应性 、 对抗性 、 检验性演 练 , 大车辆装 加
备保障指挥 、 组织 、 防护的难度 , 探索车辆装备指 挥控制系统 、 信
息系统和通信系统 的组织方法 以及信息攻防对 策 , 全面提高车辆


车辆装备保障的组织指挥难度将明显增大 , 容易出现车辆装备保
障信息不 畅和指挥 中断 , 导致 车辆装备指挥机构之 间、 车辆装备
指挥机构与车辆装备保 障部 ( ) 分 队之间失去联 系, 战和车辆装 作 备保障信息无法及时获取 , 车辆装备保 障行动命 令和指示无法及
时下达 。
( 车辆装备保 障活动 易遭受敌 综合破坏和打击 , 五) 车辆装备 保障行动更加 困难 。复杂 电磁环境下作 战, 车辆装备保障所面临 的战场信息环境将是在空域上纵 横交错 、在时域上持续不断 、 在 频 域上密集重叠 、 在能域上随机多变。 如此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 , 使得 车辆装备保障活动面临严重 的“ 软杀伤 ” 同时 , , 还受 到大规 模、 高精度的综合火力打击 , 而导致我车辆装备战损率增大 、 从 保 障任务加重 、 障环境恶劣 、 障行动展开困难 。 保 保 二、 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的对策 ( ) 实开展复杂电磁环境 下车辆装备保 障训 练。 一 扎 一要 突出 复杂 电磁环境知识的学习研究 。通过普及电磁 知识 、 光学知识和 电子 战 、 信息战等基本理论 的学习 , 官兵了解电磁环境 的基础 使 知识 , 掌握复杂 电磁环境 的形成机 理 、 构成要 素 、 基本特征 , 切实 把复杂 电磁环境对车 辆装 备的影响弄清 ,把存在 的薄弱环节找 准, 把顺利 实施车辆装备保障的对策搞透 。二要加强实践技能训 练。 主要是相关信息装备的使用技 能。 车辆装备保障系统 由于受

复杂电磁环境下应急支援保障中政治工作的方略

复杂电磁环境下应急支援保障中政治工作的方略

复杂电磁环境下应急支援保障中政治工作的方略
李健
【期刊名称】《政工导刊》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基地部队作为战略支援保障力量,在未来作战中必将首当其冲、全程使用。

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复杂电磁环境作战要求,围绕肩负使命来展开,紧跟作战进程来推进,为保障打赢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李健
【作者单位】武汉后方基地政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3
【相关文献】
1.新媒体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改进方略 [J], 陈松青
2.复杂电磁环境下驻训演练中政治工作的组织指挥 [J], 张帅;葛廷全
3.扎实做好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 [J], 涂国政;梅良仿(图)
4.复杂电磁环境下军队政治工作对策初探 [J], 王科
5.加强战时跨区技术支援保障中政治工作 [J], 黄永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砥砺精兵劲旅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为人类揭开了电磁频谱空间的“神秘面纱”。

150年来,人类在电磁频谱空间内不断进行探索,各种科技成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便利人类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战争的形态。

现代作战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如何提高驾驭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一直是强国军队必须谨慎面对和高度重视的现实课题。

深入学习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不仅能够认识复杂电磁环境的特性和规律,而且能够寻求有效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对策,让作战训练更加贴近实战、瞄准实战、融入实战。

克服认识误区,端正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指导
认识不到位,误区不克服,观念不转变,就很难适应复杂电磁环境对部队作战训练提出的新要求。

要扎实推进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正视复杂电磁环境影响,克服无所谓思想,树立“将来必用”意识。

复杂电磁环境是我军未来作战必然面对的客观现实,必将深刻影响参战部队的作战行动。

必须正视复杂电磁环境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和诸多不利因素,加强对策研究与适应性训练,决不能感觉复杂电磁环境离我们很遥远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仍然一味地靠老经验,走老套路;决不能觉得复杂电磁环境仅是一个新名词而等闲视之,我行我素。

在作战、训练中,不能只考虑兵力、装备的多少,应同步考虑电磁威胁的
强弱;不能只考虑部队的机动速度、火力强度,应考虑部队的反侦察、抗干扰能力。

指挥员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训,部队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练,真正使复杂电磁环境下用兵成为各级指挥员的一种自觉行为,体现到作战的各个阶段,渗透到训练的各个环节。

认清复杂电磁环境特性,克服畏难思想,树立“真正敢用”意识。

眼下,有种误区,就是觉得复杂电磁环境看不见、摸不着,神秘莫测,把握不住,怕出问题而回避复杂电磁环境,为考虑安全而不敢用电子干扰。

在以往部队演习训练中,电磁蓝军常常因为可能影响预计的演习效果而被要求有限干扰甚至是暂停干扰,无形中降低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程度。

其实,复杂电磁环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和可怕,它具有动态性、对抗性、可控性、相对性等特性。

一旦我们跨越了这个误区,充分认清了这些特性,不但可以很好地适应和驾驭,而且还能为我所用,从而从根本上避免重表面、搞摆练、套名词等形式主义,就能勇于迎难而上,敢于在复杂、逼真的电磁环境中真正拉开架势搞对抗,实现在“真抗实扰”中检验装备、摔打部队的目的。

挖掘复杂电磁环境利弊,克服惰性思想,树立“主动作为”意识。

面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不应该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复杂电磁环境的利弊因素,积极主动作为。

唯有这样,才能做到趋利避害,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比如,复杂电磁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种信号密集拥挤、相互重叠,不可避免地会对侦察设备分选信号和电磁协同带来困难,但同时可以使我方有用信号隐匿在背景信号中,避免被敌方发现、连续跟踪或锁定,也可通过
少量高功率、多用途的用频设备模拟出大规模部队的电磁活动,为实施电磁佯动提供有利条件。

逐步深化训练,提高驾驭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水平
目前,我军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稳步推进,但训练软硬条件还不够完善,训练方法路子还不够规范,必须遵循军事训练一般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深入。

开展适应性训练,打牢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基础。

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是我军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目前,有的官兵对复杂电磁环境的感知还不多,研究还不够,意识还不强,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因此,开展适应性训练既是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起点,也是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使官兵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打下理论与实践基础。

适应性训练的主要内容有学习基础理论、操作用频装备、研练专项技术和分队战术等,可采用学习、练习、作业、演练等多种方法,按照适应电磁新装备训练、适应自然电磁环境训练、适应复杂电磁环境训练的步骤进行。

开展模拟化训练,增强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针对性。

设置逼真、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积极展开模拟化训练是提高训练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所在。

由于我军电子对抗装备主要着眼与敌电子信息系统斗争,用实装来模拟敌对我的电磁辐射环境,在技术体制上很难完全相近,如何设“真”设“像”的问题比较突出;用实装存在着装备磨损大、保障代价高、容易产生电磁泄漏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大各型模拟设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基地化模拟训练系统建设进度,逐步走开模拟保
训、模拟练兵的路子。

在设“真”设“像”的问题上,一方面,要加强对敌电磁威胁的电子侦察和技术跟踪,不断改进设置复杂电磁环境的手段和条件,提高环境构建的复杂度和逼真度;另一方面,在技术能力限制的情况下,综合运用实装、半实物仿真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法,构建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电磁威胁环境。

开展对抗性训练,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实战化能力。

开展对抗性训练不仅是解决“打无对手”“练无条件”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大限度检验训练效益和实战水平,尽快形成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实战化能力的“磨刀石”。

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只有在激烈的对抗中才能使受训者开动脑筋,施计用谋,才能真正体现出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

当然,开展对抗性训练,也要循序渐进,从透明、半透明再到不透明的背靠背训练,逐步提高训练难度,不断加大对抗强度。

要充分利用综合训练基地电磁环境复杂的优势,结合综合性演练课题,采取实兵实装对抗与模拟对抗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突出技术手段对抗、电磁活动对抗、指挥控制对抗和部队作战行动对抗等,以形成复杂电磁环境下部队实战化能力。

着眼实战需求,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使用效能
当前,各级组织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兵对抗演习逐年增多,参演部队感受最深、最普遍的一点,就是要尽快提升用频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适应和实战能力。

抓紧装备抗干扰能力改造升级。

未来作战,我可能面临的电磁威胁巨大,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我主战兵器作战效能不仅很难得到发挥,
其战场生存也将面临较大威胁。

因此,必须把提升武器装备的抗干扰能力作为装备改造升级的关键指标,明确提高适应抗干扰需求的技术体制要求。

如美军现役通信装备以多频段、多模式、多功能自适应跳频技术以及跳频扩频技术相结合为主要特征,在安全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俗表现。

因此,数据传输设备、火控系统和雷达设备、制导设备等都要升级改造采用先进技术,既增强抗干扰问题,又减少用频装备的无意干扰,解决自扰互扰问题。

综合采用电磁加固措施。

我军的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信息化装备及系统的抗干扰、防电子侦测等电磁防护能力相对较弱,易被敌方侦察、干扰甚至摧毁。

因而,要通过综合采取战场电磁加固措施来提高装备战场生存能力,保证装备发挥作战效能。

对于电磁信号辐射源,要采取换装定向天线、辐射方向遮蔽等方法,防敌电子侦测和反辐射攻击。

对于电子设备,要着力提高抗干扰能力,确保发挥装备效能。

对于信息化装备及系统应用的作战软件,要确保其在遭到敌网络攻击和病毒侵入时,能够迅速恢复至初始状态,最大限度降低敌攻击危害。

灵活实施技战术手段。

实战中,战场电磁环境并不是随意变化的,而是体现了参战方战术思想的变化,因此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使用效能,必须尽可能将战术思想融入技术规范。

灵活实施技术战术手段,实现人与装备有机结合,是提高装备使用效能的重要途径。

必须在积极融入复杂电磁环境的大背景下,研究探索提高装备作战效能的战训法对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战装备的现有技术优势,用技战术手段弥补装备性能不足。

1962年到1967年,我军先后击落5架U-2飞机,
就是在与敌进行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我防空导弹制导雷达的抗干扰性能,并辅以灵活的战术运用,所取得的辉煌战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