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B.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公有制C.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D.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

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A3. 唐朝时期,负责管理财政和税收的中央机构是()。

A. 太常寺B. 太仆寺C. 户部D. 礼部答案:C4. 明朝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

A. 蒙古B. 日本C. 西方列强D. 东南亚各国答案:B5. 清朝末年,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是()。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清朝的腐败统治D. 列强的侵略答案:A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是()。

A. 八路军B. 新四军C. 东北抗日联军D. 国民革命军答案:A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C. 人民万岁D.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答案:A9.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是()。

A. 土地改革B. 农业合作化C. 人民公社化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 建立经济特区B. 实行市场经济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实施西部大开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________”。

答案:和亲2.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宣扬国威4.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的对外政策是“________”。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和答案1. 下列哪个城市是唐朝时期的首都?A. 北京B. 西安C. 南京D. 洛阳答案:D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3.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五胡乱华B. 三国时期C. 安史之乱D. 百家争鸣答案:C6.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仁爱B. 君主专制C. 社会和谐D. 礼治答案:D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靖江王之乱C. 唐朝盛世D. 清朝入关答案:B8.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9.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被称为什么?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A1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唐朝盛世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C1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1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安史之乱C. 八国联军侵华D. 开埠运动答案:A13.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A. 孔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B1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1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個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1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义和团运动答案:C1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1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19.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道家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庄子答案:B2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唐朝盛世B. 百家争鸣C. 开埠运动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2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2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唐朝盛世C. 鸦片战争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2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2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义和团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A25.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A2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2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2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开埠运动C. 唐朝盛世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2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3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3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3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义和团运动答案:C33.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3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3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3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3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3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开埠运动C. 唐朝盛世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3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4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41.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道家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B4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唐朝盛世C. 鸦片战争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4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4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义和团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A4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46.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仁爱B. 君主专制C. 社会和谐D. 礼治答案:D4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五胡乱华B. 三国时期C. 安史之乱D. 百家争鸣答案:C48.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49.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被称为什么?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A5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5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5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义和团运动答案:C5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5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开埠运动C. 唐朝盛世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5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5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57.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B5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唐朝盛世C. 鸦片战争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5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6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义和团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A6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

高考历史选择题训练

高考历史选择题训练

高考历史选择题训练1.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城市化的起点?A. 商代B. 春秋战国C. 秦汉D. 魏晋南北朝答案:A2.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王充答案:D3. 秦朝时期的法律制度以什么为基础?A. 律B. 法C. 刑D. 制度答案:B4.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 商代B. 唐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5. 下列哪个人物是唐代著名的诗人?A. 李白B. 孟浩然C. 白居易D. 韩愈答案:A6. 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什么?A. 九品中正制B. 官品制度C. 科举制度D. 十二衙署制答案:C7.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A. 明朝B. 唐朝C. 清朝D. 元朝答案:C8. 下列哪个人物是唐朝时期的大文学家?A. 柳宗元B. 王维C. 李商隐D. 白居易答案:D9.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A. 春秋战国B. 秦汉C. 唐朝D. 明朝答案:B10.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大文学家?A. 李时中B. 鲁迅C. 曹雪芹D. 郑成功答案:C1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起点?A. 春秋战国B. 秦汉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12. 下列哪个人物是宋朝时期的大文学家?A. 苏轼B. 李白C. 白居易D. 陆游答案:A1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明朝D. 魏晋南北朝答案:D14.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大文学家?A. 王安石B. 辛弃疾C. 王之涣D. 李清照答案:B1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低谷时期?A. 明朝B. 唐朝C. 清朝D. 元朝答案:D16. 下列哪个人物是清朝时期的大文学家?A. 钱钟书B. 鲁迅C. 蒲松龄D. 曹雪芹答案:C17.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高峰?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B18. 下列哪个人物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A. 林则徐B. 曾国藩C. 郑成功D. 王安石答案:B19.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时期?A. 明朝B. 唐朝C. 秦汉D. 魏晋南北朝答案:C20.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A. 郑成功B. 朱元璋C. 李时中D. 王安石答案:B21.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22.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A. 王安石B. 辛弃疾C. 赵匡胤D. 忽必烈答案:D2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A. 明朝B. 唐朝C. 清朝D. 元朝答案:B24.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李清照B. 金圣叹C. 辛弃疾D. 王安石答案:B25.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A26. 下列哪个人物是宋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苏轼B. 李白C. 白居易D. 陆游答案:A27.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和统一交替的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28.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李清照B. 辛弃疾C. 王之涣D. 白居易答案:B29.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低谷?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D30. 下列哪个人物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钱钟书B. 鲁迅C. 蒲松龄D. 曹雪芹答案:D3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和谐时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清朝D. 魏晋南北朝答案:B32.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A. 辛弃疾B. 王安石C. 赵匡胤D. 朱熹答案:D3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高峰?A. 春秋战国B. 秦汉C. 唐朝D. 明朝答案:B34.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A. 王阳明B. 李时中C. 朱元璋D. 王安石答案:A3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动荡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36. 下列哪个人物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A. 王勃B. 李白C. 白居易D. 韩愈答案:A37.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复兴时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D38.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安石B. 辛弃疾C. 忽必烈D. 朱熹答案:D39.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40.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阳明B. 李时中C. 朱元璋D. 王安石答案:A41.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解放时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A42.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A. 王安石B. 辛弃疾C. 赵匡胤D. 忽必烈答案:D4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和统一交替的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44. 下列哪个人物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A. 王勃B. 李白C. 白居易D. 韩愈答案:A45.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低谷?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C46.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阳明B. 李时中C. 朱元璋D. 王安石答案:A47.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48.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安石B. 辛弃疾C. 忽必烈D. 朱熹答案:D49.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复兴时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D50.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阳明B. 李时中C. 朱元璋D. 王安石答案:A5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时期?A. 明朝B. 唐朝C. 秦汉D. 魏晋南北朝答案:C52. 下列哪个人物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哲学家?A. 王勃B. 李白C. 白居易D. 韩愈答案:D5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高峰?A. 春秋战国B. 秦汉C. 唐朝D. 明朝答案:B54.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诗人?A. 李清照B. 金圣叹C. 辛弃疾D. 王安石答案:C5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A. 明朝B. 唐朝C. 清朝D. 元朝答案:B56. 下列哪个人物是清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A. 林则徐B. 曾国藩C. 郑成功D. 王安石答案:B57.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和谐时期?A. 春秋战国B. 唐朝C. 清朝D. 魏晋南北朝答案:B58. 下列哪个人物是元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李清照B. 辛弃疾C. 王之涣D. 白居易答案:B59.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和统一交替的时期?A. 明朝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秦汉答案:C60. 下列哪个人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A. 郑成功B. 朱元璋C. 李时中D. 王安石答案:B61.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高峰?A. 春秋战国B. 唐朝C. 魏晋南北朝D. 明朝答案:B62. 下列哪个人物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钱钟书B. 鲁迅C. 蒲松龄D. 曹雪芹答案:D6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低谷时期?A. 明朝B. 唐朝C. 清朝D. 元朝答案:D。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科举制D. 推行均田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下列哪一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_。

答案:锦衣卫2.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平定了_________的叛乱。

答案:三藩三、简答题1. 请简述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意义。

答案: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意味着在思想领域内,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他学派的思想被边缘化。

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法令由一统。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元光元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问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统一了法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

五、论述题1. 论述唐朝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开元盛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二是唐玄宗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生产、加强边防等;三是开元年间,唐朝对外关系稳定,丝绸之路贸易繁荣,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D. 秦始皇统一了语言答案:D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主要是为了()A. 选拔军事人才B. 选拔技术人才C. 选拔政治人才D. 选拔商业人才答案:C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2.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不包括______。

答案:废除科举制度三、简答题1. 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包括: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设立内朝,加强皇帝对朝政的直接控制;推行均田制,稳定农业生产。

2. 阐述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

答案: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包括:政治清明,皇帝李世民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经济繁荣,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化昌盛,唐太宗李世民重视文化教育,提倡儒学,鼓励文学艺术的发展。

四、论述题1. 论述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的经济和文化免受外来侵略的破坏,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另一方面,它也限制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和贸易,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长期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在工业革命时期未能及时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最终导致了近代的落后挨打局面。

2. 分析清朝乾隆时期“康乾盛世”的成因。

答案:清朝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主要成因有:政治上,乾隆皇帝继承了康熙和雍正时期的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摊丁入亩”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化上,乾隆皇帝重视文化教育,鼓励文学艺术的发展,使得文化繁荣;军事上,乾隆时期对外扩张,巩固了国家的边疆安全。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答案:B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是什么?A. 洪武B. 永乐C. 万历D. 崇祯答案:A4. “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汉武帝和汉景帝B. 汉文帝和汉景帝C. 汉高祖和汉景帝D. 汉文帝和汉武帝答案:B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答案:魏、蜀、吴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________。

答案:郡县制3.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这一时期是由哪位皇帝统治的?答案:唐玄宗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5.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其中“康”指的是________皇帝。

答案:康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修建长城,推行郡县制等。

2. 唐朝的“开元盛世”有哪些特点?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3.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什么?答案:“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巨型百科全书,收录了大量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资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然而,它并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 以下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推行郡县制D. 建立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包括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推行郡县制等。

而科举制度是在隋唐时期才建立的,与秦始皇无关。

3. 唐朝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对外交往的表现?A. 遣唐使B. 玄奘西行C. 鉴真东渡D. 丝绸之路的繁荣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非常活跃,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丝绸之路的繁荣等。

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佛教文化交流的表现,但不是对外交往的直接体现。

4. 明朝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A. 宣扬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找建文帝D. 传播文化答案:C解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促进贸易、传播文化等。

而寻找建文帝并非其主要目的。

5.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B. 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C.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战争D.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了这场战争。

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相反,被迫开放了多个通商口岸。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制度。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

B. 统一后,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

C. 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了分封制。

D. 统一后,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答案:C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寻求佛教经典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废除科举B. 闭关锁国C. 废除八旗制度D. 废除藩王答案:D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

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

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资本主义。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_______。

答案:周朝7.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实行了_______。

答案:推恩令8.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

答案:唐高祖9.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下令编纂了一部大型百科全书,名为_______。

答案:永乐大典10. 清朝雍正皇帝实行了_______,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改土归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的疆域达到最大,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是唐朝的黄金时期。

12. 描述明朝的“永乐盛世”。

答案:明朝的“永乐盛世”是指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的时期。

这一时期,明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外关系也有所发展,同时编纂了《永乐大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1.(2015 开·封检测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中央集权制2.(2015 恒·台联考 )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

这从文化史、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反映出的本质是()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 个人观念淡漠D. 专制王权强大3.(2015 商·丘联考 )《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里主要强调()A. 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 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 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 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4.(2015 德·州一中期中 )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 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题组 2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皇权VS相权5.(2015 德·州联考 )《千秋兴亡——秦统一 2236年祭 (前 221~ 2015)》:“秦始皇从千秋万代着眼,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影响,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开创了延续至今 2 236年的中华帝国基业。

”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B. 肯定了秦国改革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消除旧宗制”的具体内涵D. “中华帝国”意指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6.(2015 潍·坊模拟 )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

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 注重依法治国B.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C. 皇权不断加强D. 宰相掌控了决策权7.(2015 青·岛联考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

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

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江苏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

⋯⋯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

”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 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C. 提高行政效率D. 加强对官员的监察8.(2015 南·京联考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A.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B. 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C.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D.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9.(2015 太·原联考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 西汉内、外朝制度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 元朝行省制度D. 隋唐科举制题组 3中央集权VS地方分权10.(2015 商·丘高三联考 )陈苏镇在《汉代政治与〈春秋〉学》说:“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

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材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是基于()A. 为了打败项羽的需要B. 吸取秦朝灭亡的原因C. 秦与中原地区文化的差异D. 刘邦的中庸思想11.(2015 潍·坊第一次检测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就像中国的今天和未来绕不开现代化一样。

但是要从封建制中找到现代社会的必要元素,显然不大可能。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封建的历史B. 封建制、大一统和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C. 研究中国历史,必须要研究封建制、大一统和郡县制D. 封建制中有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只是需要去寻找12.(2015 洛·阳检测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

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 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 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题组 4不断发展的选才与监察体制创新13.(2015 潍·坊高三联考 )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

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

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这主要表明科举制()A. 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B. 具有一定的公平性C. 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D.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14.(2015 青·岛调研 )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 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B. 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C. 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D. 官僚劝谏约束了君权15.(2015 汕·头模拟 )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 )A. 察举制、三公九卿制B. 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C. 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题组 5文字材料型选择题16.(2015 湖·北七市 (州 )联考 )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

”“秦遂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 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 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C. 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 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17.(2015 郑·州第一次检测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 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B. 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 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D. 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18.(2015 东·营四县联考 )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 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

”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B.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C. 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D. 豪门望族势力壮大四个角度——一网捞尽文字材料隐含的解题信息(1) 明确问题:有效信息的“有效”都是针对具体的问题而言的,没有问题也就谈不上“有效”,所以在解读史料之前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问题。

(2) 判断题眼:无论文字,还是图片,材料始终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即题眼所在,这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3) 划分层次:很多问题的答案的结构就是材料的层次,因此,要注意对材料划分层次,一般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依据,尤其是要注意省略号两侧的语句。

(4) 回归教材:虽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但必然与教材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里的联系,一是指题目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指题目的一两处设问需要从教材内容来确定大致的方向。

确定了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后,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

答案精析第一部分小题对点练训练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B [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即位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考虑实际的政治能力,故 B 项正确;分封制、郡县制属于地方制度,故 A 、 C 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专制君权,不是中央集权制,故 D 项错误。

] 2. B [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反映的是中国人对血缘亲疏传承关系的重视,是家族宗法观念传统文化意识影响的产物,故答案选 B 项。

]3. D [ 题干材料中的“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的信息说明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故选择 D 项。

]4. A [ 两幅图片分别代表分封制与郡县制, B 项经济内容与题干中“中国古代政治”限制不符,C、D两项表述明显与先秦时期历史发展趋势不符,故答案选 A 。

]5. B[ 秦国与秦朝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段的概念,秦国改革在秦始皇统一之前早已存在,与秦始皇的贡献无关。

]6. B [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反映的是相权对皇帝的专制统治的制约。

故答案选 B 。

]7. A[ 与明发上谕相比,寄信上谕由皇帝军机处直接寄给接受命令的人,旁人无从知晓,更无法干涉,“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而不用明发上谕,明显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A项正确;政令的保密及提高行政效率并非主要目的, B 、 C 两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监察官员的信息, D 项错误。

] 8. C[ 本题实质考查专制主义制度下,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这一历史趋势。

三省的长官都为丞相,互相独立但互相牵制,从而达到分割相权的目的;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使专制主义达到一个新的时期,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则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

A 项与史实不符, B 、D 两项与题干不符。

]9. B [ 由材料中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等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批,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

]10.C [ 据材料“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可以看出,刘邦建立汉朝后,既要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要充分地尊重东方诸侯国的历史传统,显示了汉朝初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故选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