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唱歌的基础知识
从零开始学唱歌的五个步骤

从零开始学唱歌的五个步骤
学唱歌的五个步骤如下:
1. 做准备:了解基本音乐知识和技巧,在唱歌之前学习一些音乐理论和声乐基本技巧,例如节奏、喉咙和呼吸控制等。
同时,准备好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让你尽情地发声。
2. 基础练习:进行声带和喉咙的基础练习。
这些练习包括伸展和放松声带,以及锻炼你的喉咙和呼吸肌肉。
同时,学习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技巧,以帮助你唱歌时产生更好的声音。
3. 吐字训练:学习发音清晰的技巧。
这包括正确发音和吐字练习,以确保你的歌曲听起来清晰且易于理解。
你可以反复练习发音和字母组合,例如辅音和元音的结合,来提高你的发音能力。
4. 背谱练习: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歌曲,尝试背谱练习。
从慢到快地练习每个音符和歌词,直到你可以无误地唱出整首歌曲。
这有助于你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记忆力。
5. 音乐表达:学习如何表达和诠释歌曲。
尝试通过变换音调、加入情感和个人风格来让歌曲更有表现力。
观察和学习优秀歌手的演唱风格,同时开发自己的独特声音和演唱风格。
记住,学唱歌需要耐心和练习,相信自己的实力并坚持下去,你将逐渐提高并获得更好的声音。
唱歌入门最简单自学技巧零基础如何学唱歌

唱歌入门最简单自学技巧零基础如何学唱歌唱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展示才能的艺术形式,对于零基础的人来说,刚开始学习唱歌可能会觉得困难,但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自学技巧,就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唱歌能力。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自学技巧,可以帮助零基础的人入门学唱歌。
1.培养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技巧:唱歌需要身体的配合,所以要学会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如站直身体、放松肩膀等。
同时,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技巧,深呼吸以让气息充分进入身体。
练习深呼吸可以让声音更加有力量且持久。
2.学会控制音调:音调是唱歌的基本要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音调。
开始时,可以通过模仿一些简单的歌曲或者音阶,来提高自己的音调感知能力。
逐渐练习,慢慢扩大音域,提高音准。
3.注重发音和咬字:清晰的发音是唱歌的关键,要注重每个音节的发音,咬字要准确。
可以通过大声朗读诗歌或者练习口语发音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发音和咬字能力。
4.练习音乐理论知识: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调式、节拍等。
这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5.多听多模仿:多听一些优秀的歌手的唱歌作品,学习他们的唱法和表达技巧。
可以试着模仿他们的唱腔、发音、音色等,通过模仿来提升自己的唱歌能力。
6.坚持练习:唱歌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磨炼,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唱歌练习,逐渐积累经验和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
7.合理使用嗓子:学唱歌要注意保护嗓子,避免过度使用嗓子、尽量避免大声喊叫或者嗓子发炎时的唱歌,这样能够降低嗓子受伤的风险。
8.参加唱歌培训班或者找个教练: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参加专业的唱歌培训班或者找一个有经验的唱歌教练指导。
他们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唱歌的方法和技巧,并且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总结起来,学唱歌需要积极的态度和较长时间的练习。
通过以上的自学技巧,零基础的人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唱歌能力,享受到唱歌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唱歌发声的基础知识与训练方法

唱歌发声的基础知识与训练方法唱歌发声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项技巧活动。
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和训练方法,可以让歌唱者的声音更加稳定、美妙,并更好地表达情感。
下面将介绍唱歌发声的基础知识和一些训练方法。
一、基础知识:1.呼吸:唱歌时合理的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要通过鼻子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通过口腔将气息输出。
呼吸要均匀、稳定,避免短促或急促的呼吸。
2.唱腔:唱歌时要注意喉咙的位置和舌头的放松程度。
喉咙应该放松而开放,舌头放松并略微贴近下颚。
切忌张开喉咙或夸张颚的动作,以免对声音产生不良影响。
3.音准:唱歌时要将音准掌握准确。
在练习中可以通过使用钢琴或吉他等乐器的音符来辅助发声,以确保唱准正确的音。
4.声音稳定性:发声时要保持声音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突然的变化。
可以通过练习一些音阶和音程来提高声音的稳定性。
二、训练方法:1.声音放松:在唱歌训练之前,先进行一些声音放松的准备。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颚部和脸部放松运动,如张嘴吐舌头、转动头部等,以减轻紧张感。
2.声带加强:通过一些喉咙和声带的练习来增强喉咙的肌肉力量。
例如,模仿一些动物的声音,或者用轻声音快速读出词语和短语等。
3.唱歌姿势:唱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以确保气息畅通。
站直身体,放松肩膀,不要紧张或者仰着头。
4.音阶和音程训练:练习一些音阶和音程可以帮助声音的稳定和准确性。
可以通过唱起慢速音阶或者按照音程唱几个简单的旋律来进行训练。
5.监听和模仿:多听一些专业歌手的演唱,学习他们的音色和发声技巧。
通过模仿他们的发声风格,可以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
6.专业指导:如果想要更加系统和深入地学习唱歌发声技巧,最好找一位专业的声乐教师进行指导。
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声音特点和需求,为你提供专业的训练方法和建议。
总结起来,唱歌发声的基础知识和训练方法对于培养良好的发声技巧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逐步掌握正确的呼吸、唱腔、音准和声音稳定性等基本要素,并结合声带加强、唱歌姿势、音阶和音程训练、模仿和专业指导等方法,可以帮助歌唱者提高唱歌的质量和表现力。
专业学习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的步骤

专业学习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的步骤步骤一:了解基本唱歌知识在开始学习唱歌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唱歌知识。
这包括声音的产生原理、喉部的构造、喉咙的保护方法以及发声的基本原理。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唱歌技巧。
步骤二:正确呼吸呼吸是唱歌的基础,因此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深度腹式呼吸是一种常用的唱歌呼吸方法。
通过放松肚子,深吸气然后慢慢呼气,可以让你的声音更加稳定和持久。
步骤三:调整发声位置发声的位置对唱歌有很大的影响。
要注意调整发声的位置,尽量将声音放在口腔正中央的位置,而不是从喉部发声。
这样可以使声音更加清晰和共鸣。
步骤四:练习音准和音程感音准和音程感是唱歌的基本要素。
为了提高音准和音程感,可以通过练习各种音阶和音程来加强耳朵的训练。
同时,要注意自己唱准每一个音符,尽量做到完美的音准。
步骤五:培养咬字清晰的能力良好的发音和清晰的咬字对唱歌至关重要。
要学会正确地咬字,需要练习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并且要注意发音的连贯性和平衡性。
步骤六:练习声音控制和表达力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是唱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日常练习,可以逐渐提高对声音的控制能力,使自己能够驾驭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音量。
同时,要注重表达力的培养,通过情感的投入和细腻的演唱方式来传达歌曲的内涵。
步骤七:多样化的曲风练习唱歌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掌握多种曲风和唱法。
要展现自己的全面实力,可以尝试练习不同曲风的歌曲,如流行、摇滚、爵士等,以便更全面地锻炼自己的声音和技巧。
步骤八:定期录音和演出定期录音和演出可以让你更好地听到自己的声音,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通过演出,可以提升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和自信心,也能够得到他人的真实反馈。
步骤九:寻求专业指导即便自己能够通过上述步骤不断提高,寻求专业指导依然是重要的。
专业的声乐老师可以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和能力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且帮助你快速提升唱功。
综上所述,学习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需要系统性的训练和持续的努力。
如何练声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如何练声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首先,正确的呼吸是唱歌的基础。
深呼吸可以帮助你充分利用肺部的空气,使声音更加富有力量和韵律感。
练习腹式呼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你可以躺在地板上,将手放在腹部,深吸一口气,让腹部隆起,然后慢慢呼气,让腹部缩回。
通过这种方法的练习,你可以逐渐培养出正确的呼吸习惯。
其次,正确的姿势也是很重要的。
保持挺胸、收腹、双脚平行站立的姿势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呼吸和发声。
同时,保持颈部和肩部的放松也能够减轻喉咙的负担,使声音更加自然和舒展。
另外,发声的技巧也是需要重点注意的。
要想唱出动听的声音,你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发声器官,比如声带、喉咙、口腔等。
练习发声时,要注重声音的清晰度和韵律感,可以通过模仿一些优秀歌手的发声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唱歌技巧。
此外,定期的声乐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专业的声乐老师的指导,你可以学到更多关于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的知识,并且得到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在声乐训练中,你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歌手。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唱歌习惯。
避免长时间大声喊叫或者唱歌,及时休息和保护嗓子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少吃辛辣食物,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等,这些都可以帮助你保护嗓子,使你的声音更加清澈和有力。
总之,学会练声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需要时间和耐心,但只要你坚持不懈,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歌手。
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在唱歌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初学者如何学习唱歌

初学者如何学习唱歌学习唱歌方法一、气息气息是唱歌的基础和用到的最多的,想要学习好唱歌气息是第一个要学的,当然是你要做好前期的姿势啊状态啊一些准备好的前提下,只有有了充足的气息,你的歌声才会饱满,你唱歌才不会累。
学习唱歌方法二、发声当你学会了气息,你还要会用它,那便是发声。
学会发声你从此就摆脱了用嗓子吼的痛苦回忆了,有了正确的发声方法你会感觉自己唱歌再也不累了,而且比之前用嗓子喊的会更加好听,这就是发声。
学习唱歌方法三、共鸣其实我们身体中有很多的共鸣腔,你要找到它们,运用到你唱歌中,你的歌声会有神奇的效果,会变的丰富多彩,为什么有的人高音能唱上去,低音能唱下来?那就是因为他们很好的运用到了共鸣,唱高音的时候用的最多的就是头腔共鸣和鼻腔共鸣,唱中音歌曲的时候用的最多的是口腔共鸣,然而唱低音歌曲的时候你用到最多的就是胸腔共鸣。
学习唱歌方法四、咬字当你把前面三项都学会以后,你的歌声肯定会跟之前大不一样!但是肯定会有人听着别扭,那是为什么?可能就是你的咬字了,看看港台明星们为什么普通话那么不标准但是唱歌的时候你却听不出来?那就是关于咬字了,对于南方的很多朋友来说,这一点一定要克服。
总的来说想学好唱歌就要把上面的四点攻克掉!此外,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还要有坚持的恒心!学会了都是你的,学习唱歌最主要的就是信心和坚持!相信自己可以的! 【相关阅读推荐】唱歌初学者必须注意的10点问题1.不清楚自己所属音色每个人的音色都各有其特点,这是天生的,但是没有经过专业的发声训练,就很可能不会被正常的表现出来。
很多人有时候,在发声方法上出现:喉咙打不开、呼吸不顺畅、声音不集中等等问题。
很多学生过于模仿声部的音色,时间一长,会给声带带来很大的负担。
2.呼吸不稳定初学者在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之前,气息控制的能力都是非常弱的,一般气都表现在胸腔上,肩膀和胸腔都会往上挺,以至于在歌曲中不能连贯的唱完整首歌,长的句子不能完全唱下来;还有气息没有控制好,会很轻易的导致音准往上升;声音上还会出现时而强、时而弱;喉咙时而松、时而紧。
唱歌基本知识及技巧

唱歌基本知识及技巧
一、正确的呼吸技巧
正确的呼吸技巧是唱歌的基础,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还要关注呼吸的节奏和力度,这样才能让音乐的表现更加完美。
在唱歌时,需要正确的使用肋骨,以保证肋骨得到恰当的支撑,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呼吸,以便听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歌曲。
二、音准
音准有助于表达歌曲情感,所以唱歌时要保持音准稳定,不要在唱歌时出现超调、偏音等情况,要练习掌握歌曲的歌词及音乐元素,以正确的旋律来唱歌,以便让观众听得更加清楚。
三、开口技巧
在唱歌时,伴奏是说话者的伙伴,听众并不是看到说话者本人,而是经由伴奏,聆听到说话者所表达的情感。
所以唱歌时,要正确使用唇形,以便说话者更好的表达情感。
开口技巧也是唱歌的基本技巧,不仅要注意语音的流畅性,还要注意语调,使声音更加柔和,以提高歌曲的表现力。
四、音色表现
音色的表现力是决定一首歌曲情感的基础,唱歌者要学会如何正确地控制自己的声音,以克服困难,音色要和谐,与歌曲的情感相统一。
如何从零开始学习唱歌

如何从零开始学习唱歌学会唱歌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学习的艺术。
无论你是一个完全没有音乐基础的新手,还是一个有些音乐经验但想提高技巧的人,以下是一个从零开始学习唱歌的步骤指南。
1.培养正确的态度和动力要想学好唱歌,首先要培养正确的态度和动力。
理解到唱歌是一项技巧活动,需要长期的练习和耐心。
同时,设置有明确的目标,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进步。
2.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你更好地学习唱歌。
学习音阶、音程、节奏和基本的乐理知识,可以提高你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3.培养听力和音准听力是唱歌的基础。
尝试学习一些简单的乐曲,模仿专业歌手的演唱。
通过反复地听和模仿,可以培养准确的音准和音色感知。
4.热身和呼吸练习在唱歌前进行热身和呼吸练习非常重要。
做一些拉伸和身体运动,能够放松身体并改善呼吸控制。
练习深腹式呼吸,以增加气量和支持力度。
5.发声和发音练习练习发声技巧和正确的发音非常关键。
学习如何使用腹肌和声音的共鸣体来产生声音,并注意发音的清晰和准确。
6.歌曲选择和歌词记忆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进行练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音色和风格。
同时,尽量记住歌词,提高歌曲的表达力。
7.寻找学习资源和导师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学习平台,寻找学习资源和教学视频,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唱歌技巧。
如果有条件,可以找到一个专业的声乐老师,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
8.反复练习和反思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和反思是提高唱歌技巧的关键。
反复练习同一首歌曲,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同时,反思自己的演唱过程和效果,找到需要提升的地方。
9.参加表演和展示机会利用各种演出和展示机会,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能力。
参加唱歌比赛、学校演出或者音乐社团,为自己创造更多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
10.探索个人风格和创新通过学习和模仿,找到自己独特的唱歌风格,并试着加入一些创新的元素。
不断进行实验和尝试,能够让你的演唱更加独特和具有个性。
总之,学会唱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唱歌的基础知识一、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因而歌唱发声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
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的歌唱运动可以说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
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
1、呼吸器官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
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
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
我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
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
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全*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2、发声器官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
它包括喉头、声带。
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
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
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拢闭合发生声音。
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
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
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
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
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3、共鸣器官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
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
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
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
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来说,唱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头腔鸣发挥作用了。
如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那我闪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歌声。
4、咬字吐字器官咬字吐字器官(即语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
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部位,形成了辅音和元音(即语言)。
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平时说话要更加敏捷而夸张。
敏捷是为了使咬字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
所以语言器官是我们在吐字咬字时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吐字咬字时出声、引长和归韵的重要器官。
声音是歌唱的基础,要训练好声音进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参与发声器官的构造和作用。
歌唱运动的感觉远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钢琴、小提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来得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歌唱者要有敏锐的自我感觉,并在专业声乐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训练,以形成条件反射去断定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声器官运动的基本规律。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们的运动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学为基础,而这些器官的协调活动,则是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下完成的。
任何身体的运动都受到心理的指挥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愿望及舞台感觉等等,很大一部分与心理的因素有关,有时候心理的制约因素甚至比发声技术更重要地左右着我们的训练,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当我们在歌唱时,尤其在台上表演时,则需将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上,以情带声,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体器官的位置及活动状态上。
二、歌唱的姿势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
”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姿势的正确了,发声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确的姿势,则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声音。
这好比我们的跑步运动员,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势,就会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
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
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
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记紧咬牙关。
6、还有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
7、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
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的面积,两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叠起。
三、歌唱的呼吸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
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
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情,因为一般距离较近时所需音量就较小,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传得很远,而且我们说话连续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就显得不能胜任了。
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
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要做到这些,就不是简单的事了。
所以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呼吸运动包含着吸气和吐气两个过程。
1、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
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2、吐气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
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3、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
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常常唱歌时,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
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当我闪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4、不同的乐句用气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呼吸气势的强弱、吐气的方法要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不同的呼吸练习法。
1)缓吸缓呼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
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也就是腰围扩张),小腹向内微收。
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就像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感觉一样,闻花的感觉使我们吸气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运动一样,但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
呼气时,注意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吐出。
有一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呼气时下肋和横隔膜的保持状态:就是在缓吸后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尘的动作,这里需要长长地吹气,也就是在做长音的呼气练习,我们常说:“长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蜡”,是一种吐气的感觉。
2)急吸急呼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
我们在演唱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的,因为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吸气不通话你有很长的停顿时间,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吸入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就是急吸缓呼的作用。
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较好。
卡鲁索说过,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对于呼吸器官的操纵和运用,是否建立了强固的基础。
四、歌唱的发声歌唱时的发声和说话时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说话,都是不对的,这会没有色彩,不是音乐化了的发声。
所以说说话的发声是不能适应歌唱的的需要的,我们必须讲究发声方法,帮助学唱歌的人把普通的声带磨炼成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学方法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来。
1、喉头和声带喉头和声带,是歌唱的发声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体歌唱的要塞,是打开歌唱艺术宝库的金钥匙。
因此,了解和搞清喉头与声带在歌唱时应处的位置和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歌唱时喉头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时偏低一些(就像我们深吸气时的喉头感觉,因为吸气时的喉位,比静止时的喉位略低一点)有很多人把喉头处于吸气时的位置称为“水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