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事件结构浅析
第9章_labview的高级应用(事件结构编程技巧)

通过“坐标”获取鼠标的位置,并把该坐标值赋给“鼠标 按下”的控件,从而达到控件被鼠标拖动的视觉效果。
在“鼠标释放”的分支中,通过“非法引用句柄常量”取 消对“鼠标移动”事件的注册,从而实现在鼠标释放后, 控件的位置不再跟随鼠标发生变化。
• 动态注册:动态事件注册与VI服务器相结合,
允许在程序运行时使用控件、VI或应用程序 的引用来动态地指定和改变产生事件。动态 注册在控制LabVIEW产生何种事件和何时产 生事件等方面更为灵活。
用布尔控件制作 的自定义控件
为这个自定义控 件动态注册了 “鼠标按下”事
件
1:放置“注册事件”函数 2:在“注册事件”函数输入端上连接一个引用 3:在“注册事件”函数事件源,选择该引用所对应的事件
第九章
Labview 的高级应用 ——事件结构之谜
用户界面
事
件
外部I/O
程序的其它部分
超时节点
事件结构
事件选择器
动态事件注册
事件数据节点程序代码Step2:处理事件分支程序
事件结构在循环体外, 因此不再执行
Step1:值第一次被改变 Step3:值再次被改变
事件结构编写黄金法则1
将事件结构放入While循环中!
生产者消费者 循环
事件结构
• 通知事件:
如“鼠标移动”、“键按下”等
• 过滤事件:
如“鼠标移动?”、“键按下?”等
数字”0-9” “-“ ”Backspace“
事件过滤节点
事件结构注册模式
• 静态注册:事件结构的每个分支具体处理哪 些事件,一旦VI开始运行,LabVIEW将自动 注册这些事件,并且在VI运行的整个过程中 无法改变事件结构所处理的事件。
labview控制程序流程——labview事件结构

labview控制程序流程——labview事件结构1 事件结构及它的图形化表示法事件被用来通知用户有异步活动发生。
图形化语言的事件响应包括:用户界面事件、外部I/O 事件和程序其它部分的事件。
对事件的处理程序也被称为:事件驱动程序。
事件驱动程序可以分为若干个分支,每个分支处理不同的事件响应。
所以对事件的响应结果也可以控制程序的流程。
事件驱动机制来自于可视化的操系统,可视化操作系统对用户事件提供了简洁、有效的响应方式,最常见的事件来自于鼠标和键盘。
虚拟仪器借助于操作系统的事件处理机制实现了图形化语言的事件响应能力。
在没有引入事件结构之前,LabVIEW 是借助于轮询的方式来查询用户操作,由于轮询的方式会占用一定的CPU 资源,甚至可能遗漏事件,所以这种处理方式并非理想。
事件结构的出现避免了对CPU 资源的占用,同时也避免了事件的遗漏。
事件结构在函数选板》编程》结构子选板中可以找到,并可以将其直接拖拽到程序框图中,图形化表示的事件结构,参见下图。
图 1 图形化的事件结构与Case 结构和循环结构类似,事件结构也包含了一个主框架,这个框架内将用来放置事件处理的事件驱动程序代码。
如果事件处理任务众多,会有众多事件分支存在,在结构上类似Case 的多帧结构(选择器标签)。
当在程序框图上拖放一个事件结构时,我们只能看到上图所示的一帧已经预先注册的超时事件(Timeout),超时事件分支。
它具有定时延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While 循环),参见下图。
图 2 具有定时延迟的基本功能当然也可以采用另一种表示方法,参见下图。
图 3 利用事件结构内部节点获得中止时间通过这个例子也好理解内部节点中时间的含义(是事件响应的停止时间)。
超时事件超时事件是一种特殊的事件,当然也可以看成是默认的事件分支。
如果存在其它事件源时,超时事件完全可以被忽略或取消。
看下面一个例子。
图 4 仅有的两个事件之一超时事。
labview事件结构使用方法

labview事件结构使用方法在LabVIEW中,事件结构是一种可以按照事件的发生改变程序流程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人机互动或者事件干预的方式产生事件驱动,在LabVIEW中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下面我就来讲解一下其具体的使用方法。
一、事件结构的使用目的在LabVIEW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数据流,我们在编程的时候可以来设置某些事件来对数据流进行干预,比如说单击鼠标产生事件,按下键盘按键等,这些都可以被当作为事件结构的条件,进而实现对程序的控制。
二、事件结构的创建方法1.在程序窗口中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函数选板中选择<结构>子选板,然后再选择<事件结构>并将其拖到程序框图中即可。
2.最基本的事件结构是由<程序框架>、<子框图标识符>和<事件数据节点>组成。
3.在刚创建事件结构时,会自动的创建一个<超时端口>,<超时端口>用于连接一个数值指定等待事件的毫秒数,如果超过设定的时间没有发生事件的话,程序就会产生一个超时事件。
4.<事件数据节点>用于访问事件的数据值,可以单击节点中的数据项,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选择项>,可以进行选择访问哪个事件数据的成员。
5.在事件结构的边框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添加事件分支>,即可完成子框图的添加。
三、对事件进行编辑1.换到要进行编辑的子框图中,在边框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编辑本分支所处理的事件>选项,打开<编辑事件>对话框。
2.在<编辑事件>界面中可以对相应的事件源和事件进行定义,在左侧的<事件说明符>下面点击<添加事件>或者<删除>即可相应的改变事件数量。
在<事件源>和<事件>两个子窗口中分别选中相应的对象,左侧的<事件说明符>下面就会出现两者的组合,点击<确定>,此子事件框图就可以完成编辑。
LABVIEW 中的事件结构杂谈

LABVIEW中的事件结构杂谈刚开始接触事件结构时觉得它很好用,所以很喜欢用,但也引起了一些问题,就是前面板很容易就被挂起来了,就是所前面板没有响应了,很郁闷。
之后就不敢用了,很多可以用事件结构的地方都只用CASE结构麻烦的代替了~~今天被师兄那么一指点,觉得完全是委屈了事件结构啊,之前事件结构引起的问题可以很容易的解决。
方法就是设置“超时”(之前一直觉得这个东西没用的):一般情况下,事件结构是会和while循环套用的,通过不断的循环来执行不同事件源激发的事件,但如果不设置超时,也没有事件源发生,那么while循环将一直等待事件的发生而不进行循环,这样就会使得事件结构外的其他程序也不能执行,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前面板本该有反应的地方(比如变量值的变化)没有了反应。
而如果设置了超时,比如设置为100(ms),意思就是每隔100ms如果没有事件发生就超时,进行一次循环,那么事件结构外的其他程序也就得到了执行。
总结一下:如果事件结构在while循环中,而事件结构之外又有其他的程序需要执行(可能不依赖于事件的发生),那么就应该设置超时。
在事件处理过程内,如何响应前面板命令控件的命令? 我发现,在一个事件内的处理过程完成之前,系统不能响应前面板的其他命令。
系统是在事件完成之后的等待时期才响应其他前面板命令事件。
编辑事件结构对话框的下边有一个: 锁定前面板在事件分支执行完毕前。
你可这个默认选中的选项取消了,就可以实现你的“在一个事件过程处理中途响应前面板的其他命令"功能。
LabVIEW事件结构使用LabVIEW图形化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界面是图形化用户操作界面,也称为: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它的作用是与操作者实现人机对话形式的互动操作。
这种对界面操作的互动响应在LabVIEW 6.1发布之前,只能通过“轮询(polling)”的方式来实现。
轮询的方式的缺点是:需占用一定的CPU资源(在没有事件发生时)和灵活性不好。
LABVIEW深入探索之布尔控件与事件结构

LABVIEW的布尔控件是极富特色的,除了丰富的外观设计外,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六种不同的机械动作,这是其它编程语言不存在的,对于我们正确使用布尔控件是非常重要的,它特别强调布尔值改变的时刻,这和物理世界的许多现象是相符的。
六种不同的机械动作分为上下两组,上面三种布尔控件的值改变时刻之与鼠标的按下和释放有关,也就是说改变的时刻完全是由鼠标决定的。
下面的一组则不同,改变的时刻是由鼠标和软件读取控件的时刻共同决定的。
上图中,m代表鼠标的动作,v代表值改变的时刻,RD代表软件读取的时刻,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布尔控件的机械动作和事件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机械动作的含义不做详细分析。
一、单击时转换第一行左数第一个图标,单击时转化,每次单击的时刻,就是布尔状态的改变时刻,与鼠标何时释放和软件是否读取布尔控件没有关系,我们常用的灯开关就是这种方式。
事件结构中,对于鼠标动作,提供多种事件,比如鼠标进入、鼠标离开,这两个事件并不影响布尔控件的动作。
我们重点讨论鼠标按下、鼠标释放和值改变事件。
从图标可以推测出,次序应该是这样的,鼠标按下---》布尔值改变---》鼠标释放,我们可以验证一下,下面我们使用了NI公司最新的桌面跟踪工具包(Desktop Execution Trace Toolkit),通过这个工具包,很容易跟踪鼠标动作的次序。
上面的程序框图中,鼠标按下通知事件应该是最先发生的,通过通知事件可以决定鼠标消息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看一下这几个事件的执行次序。
鼠标事件的相应次序是:鼠标按下--》值变化---》鼠标释放,使用单击时转换机械动作时,采用鼠标按下事件或者值变化事件处理布尔控件是最合适的,但是显然不应该使用鼠标释放事件来处理,因为鼠标释放的时刻由用户决定,与希望改变的时刻是不相符的。
二、释放时转换第一行第二个图标,这种机械模式与单击时转换不同,值改变的时刻由鼠标抬起的时刻决定。
事件的产生次序是:鼠标按下---》鼠标释放---》值改变,所以这种方式的事件处理应该放在在鼠标释放或者值改变事件中。
labview学习——生产者消费者(数据)(事件)

labview学习——⽣产者消费者(数据)(事件)其主要的模型:主要从以下⼏个⽅⾯理解:1、可重⼊性正常的labview是多线程设计语⾔,⽽我们在执⾏VI时的规则是通过VI的命名来分别调⽤实现的。
打开VI的Highlight调试⼯具,可以看出两个Wait.vi实例的调⽤并不是同时执⾏的,⽽是依次按顺序执⾏的,⾄于哪⼀个实例先执⾏是不确定的。
这是由于LabVIEW本⾝是并⾏设计的,从理论上⽽⾔,两个VI的实例是同步执⾏的,但是如果两个Wait.vi实例同时执⾏必定会产⽣参数赋值紊乱,因为LabVIEW只允许内存中存在⼀个名称的VI。
如果在⼀个顺序结构⾥要同时进⾏两个vi的调⽤,采⽤的⽅法是单击ctrl+I,在新点出来的对话框中选择执⾏框⾥边的可重⼊选择Reentrant execution,这样的话再次运⾏上述实例⽤时长为并⾏执⾏的时间。
事实上,LabVIEW的可重⼊技术相当于在原有VI的基础上产⽣了⼀个相同的副本,打开Wait.vi从标题栏可以看出VI的名称为Wait.vi:1(clone)。
同理这是由于LabVIEW中不允许内存中的VI存在同名,VI的可重⼊技术相当于产⽣了与原VI具有同样功能的新VI并且修改了该VI的命名。
在实际应⽤中,需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设置VI的可重⼊属性,灵活使⽤。
并不是需要将所有的VI都设置为可重⼊,那将占据⼤量的内存资源。
2、动态调⽤通常调⽤⼦VI有两种⽅法,⼀种是静态调⽤,直接在控制板⾥选择⼦VI的⽅法,即编译⽣成可执⾏程序后,⼦VI的代码将会被静态链接到可执⾏程序中另⼀种就是动态调⽤,指的是通过程序调⽤另⼀个程序的运⾏、停⽌、赋值和获取值。
通过程序框图-查看(菜单)-函数-编程-应⽤程序控制-通过引⽤调⽤,通过VI引⽤动态调⽤,可以保证VI在需要时才被装⼊内存,与静态调⽤相⽐节约了内存资源。
labview有多种动态调⽤的⽅式,从底层⽽⾔采⽤的是VI Server技术来实现的。
LabVIEW_顺序结构分析

事件类型: 通知事件和过滤事件两种。分别用绿色与红色箭头进行区别。通知事件
用于通知某个事件的触发,过滤事件用来控制在执行某个动作后,系统尚未响应之 前进行提醒。当事件发生时,用户可以过滤掉甚至完全放弃事件所触发的活动。
4、应用举例:
⑴. 点击不同按钮,显示不同内容
前面板
后面板
作业
LabVIEW
顺序结构将按照既定的顺序依次执行,它可以包含 多个代码子框图,这些子框图看起来就像是多帧电影 一样,所以把每个子框图称为一帧。 顺序结构分为平铺式和层叠式两种,二者表现形式 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则完全相同。
2.所在位置
函数→编程→结构→平铺式\层叠式顺序结构
3.基本结构
①. 平铺式:按左右顺序依次排列
3、事件结构的建立
⑴.摆放框图(程序—结构—事件结构) ⑵.调出编辑事件对话框:右击边框—【编辑本分支所处理事件】 ⑶.构造事件:一般面对前面板对象构造事件 事件说明符:事件
编辑,进行事件的 增、删操作。 事件源:将列出前 事件:给出事件 面板所有对象,供 列表,供用户选 用户选择事件源。 择事件。
使用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注意事项:
LabVIEW 语言编程是一种数据流,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提供了一种违反严格数据流的程序设计方式。大家有必要 了解竞态条件的缺陷,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可以按任 何顺序发生时就产生了竞态条件。用户要想知道再多个并 行的程序中一个全局变量什么时候被访问是比较困难的。 特别是再多线程编程中,对这种共享数据变量的竞态条件 问题要求更加苛刻,使用全局变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错误。 如果用户的应用程序中有全局变量,那么就存在大量的 数据复制的危险,因为用户要想在不同的地方对数据进行 处理,最终就有许多的数据备份,造成内存的巨大开销和 系统资源的浪费,所以建议初学者尽量不要使用全局变量。 如果程序中使用了全局变量或者是局部变量,那么在程 序运行之前,必须首先要确定它的初始值是否满足执行要 求,如果不满足的话,就要对它们进行初始化
12.事件结构

事件结构阮奇桢Event Structure 也是一种选择结构,程序根据发生的事件决定执行哪一个页面的程序。
此时,LabVIEW 的界面编写与Visual Basic 的界面程序有些类似。
一. 按照产出源来区分事件的种类按照事件的产生源来区分,LabVIEW有以下几种事件:图1:配置事件1.应用程序事件(<Application>),这类事件主要反映整个应用程序状态的变化,例如:程序是否关闭,是否超时等。
2.VI事件(<This VI>),这类事件反映当前VI状态的改变。
例如:当前VI是否被关闭,是否选择了菜单中的某一项等等。
3.动态事件(Dynamic),用于处理用户自己定义的或在程序中临时生成的事件。
4.区域事件(Pane)和分割线事件(Splitter)是LabVIEW 8中新添加的特性。
LabVIEW 8中,用户可以把一个VI的前面板分割成几份,这两类事件用来处理用户对某个区域或区域分割线的状态的改变。
图2:面板上划分区域5.控件事件(Control)是最常用的一种事件,用于处理某个控件状态的改变。
例如,控件值的改变,或者鼠标键盘的操作。
打开上述的“edit events”框,只要选定了某一个事件产生源,其相应的所有事件均排列在右侧events框中。
有时候,多个事件产生源会对同一个用户操作分别产生相应事件。
比如在某一控件上按下鼠标,区域事件和控件事件都会发出鼠标按下(Mouse Down)事件。
LabVIEW 按以下规则顺序产生不同的事件:键盘相关的事件(Key Down, Key Up, etc.)只在当前选中(Key Focused)的控件上产生;鼠标相关的事件(Mouse Down, etc.)按照从外向里的顺序发出。
例如,区域的鼠标按下事件先于控件的鼠标按下事件发出;结构的鼠标按下事件先于先于结构内控件的鼠标按下事件发出。
值改变事件按照从内向外的顺序发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7837
使用LabVIEW图形化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界面是图形化用户操作界面,也称为: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它的作用是与操作者实现人机对话形式的互动操作。
这种对界面操作的互动响应在LabVIEW 6.1发布之前,只能是通过“轮询(polling)”的方式来实现。
轮询的方式的缺点是:需占用一定的CPU资源(在没有事件发生时)和灵活性不好。
在LabVIEW6.1引入事件结构(Event Structure)后,采用事件结构来设计、实现的GUI操作则变得更加灵活、方便,并且不占用CPU的资源,这与先前采用轮询的方式来查询事件的方式相比要合理的多。
下面结合应用项目中的设计实例来介绍GUI设计中的事件驱动。
有关事件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及使用方法在LabVIEW Help及许多中文书中都作了详细的讲解,这里我就不作更多地介绍了。
事件结构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Event cases——包含有若干个注册的事件源及同等数目的Event case层,在每个Event case层中包含对该事件响应的处理程序。
2、While循环——用来检测连续不断产生的事件
事件结构中的While循环,是用来确保检测到连续不断发生的事件。
如果没有这个While循环,无论有多少事件发生只能对第一个发生的事件进行处理,处理完后程序将退出事件结构。
菜单选项事件结构实例
2011-11-11 09:50 上传下载附件(8.79 KB) NI USB-9219是一款4通道通用C系列模块,专为多功能测试而设计。
USB-9219能够测量传感器中的多种信号,如压力计、RTD、热电偶、测压元件和其他需要供电的传感器。
由于通道接受单独选择,4条通道可以分别进行不同类型的测量。
测量范围随测量类型而异,包括±60 V最大电压范围和±25 mA最大电流范围。
第1步、创建一个项目:综合参数测量仪
按照我的设计习惯,首先在桌面上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命名为《综合参数测量仪》。
然后,打开、运行LabVIEW开发环境,并选择开发环境中的:新建》项目。
此后,在“项目浏览器”就可以看到一个新建的项目:"未命名项目1"。
单击项目浏览器:文件》保存,并将该项目命名为:“综合参数测量仪”后,存放到桌面上的《综合参数测量仪》文件夹中。
此时,项目创建完毕。
第2步、创建一个主vi:综合参数测量仪.vi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14.71 KB) 打开刚刚新建的“综合参数测量仪”项目,然后用鼠标右击该项目中的”我的电脑“选择:新建》VI,即创建了一个新的vi。
用鼠标点击新vi的:文件》保存(命名为:综合参数测量仪.vi)。
主vi即宣告创建完毕。
如例图所示。
第3步、设置“综合参数测量仪.vi”的属性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20.2 KB) 打开刚刚创建的“综合参数测量仪.vi”,用鼠标点击:文件》VI属性,该vi的属性对话框弹出,如例图所示。
也就是设置主vi的属性。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19.26 KB) 在“类别”窗口选择属“窗口外观”,设定:“窗口标题”和“自定义”选项,见例图。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28.61 KB) 用鼠标点击上图中的“自定义”按键,进入“自定义窗口外观“对话框。
按例所示的方式选择各单元参数设定后,连续点击”确定“按键后,退出”VI属性“设定对话框。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8.63 KB) “综合参数测量仪.vi“的属性基本设定完毕,在该vi的程序框图上,先创建一个While循环,并放置“停止”按键来控制这个While 循环。
然后,点击前面版上的运行按钮,程序开始运行,如例图所示。
此时看到“综合参数测量仪”的前面版的上部保留了一个菜单栏,但内容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现在,按我们所要求的菜单栏来进行新的设计。
第4步、编辑设计菜单栏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17.75 KB) 在该vi的前面板选择:编辑》运行时菜单,此时系统弹出“菜单编辑器”对话框,选择“自定义”、“用户项”则可以进行自定义的菜单设计。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20.57 KB) 下面就来设计运行时菜单,首先在上图所示的“菜单项名称”一栏添入第一个菜单项目:“直流电压测量”,然后,点击“+”按键。
项目菜单创建完成,在预览栏目中显示出第一个菜单项“直流电压测量”。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25.15 KB) 下面添置该项目下的子菜单(如果没有子菜单,
那么重复上述步骤进入下一个项目菜单的设计)。
点击“右移”键,进入子菜单选项,在“菜单项名称”一栏添入:
“60V电压测量”,点击“+”
“15V电压测量”,点击“+”
“4V电压测量”,点击“+”
“1V电压测量”,点击“+”
“125mV电压测量”,点击“+”。
然后点击“左移”按键,准备下一个项目菜单的设计。
如例图所示。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29.3 KB) 在“菜单项名称”一栏添入:“直流电流测量”。
然后点击“+”键以及“右移”键,继续在“菜单项名称”一栏添入子菜单名:“25mA 电流测量”。
如图所示。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37.22 KB) 点击“+”键及“左移键”后,在“菜单项名称”一栏添入:“电阻测量”。
然后,点击“+”键及“左键”,在“菜单项名称”一栏添入子菜单名:
“两线电阻测量”
“四线电阻测量”两个子菜单。
同样,设定主菜单为:RTD温度测量,子菜单为:
三线RTD温度测量
四线RTD温度测量
同样,设定主菜单为:热电偶温度测量,子菜单为:
K型热电偶温度测量
J型热电偶温度测量
S型热电偶温度测量
同样,设定主菜单为:应变测量,子菜单为:
1/4桥应变测量
半桥应变测量
全桥应变测量
至此,菜单设计完成,见例图。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13.69 KB) 关闭“菜单编辑器”试运行一下程序,状态见例图。
第5步、结合事件结构设计菜单选项的程序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14.24 KB) 首先,在“综合参数测量仪”的程序框图中的While循环里,添加一个”事件“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该事件结构只有一个事件源:”超时“。
用鼠标右键点击事件结构的边框,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添加事件分支…”,在编辑事件对话框中,事件源选择“控件、停止,鼠标按下事件”。
单击“确定”按键,这时就多了一个“停止”事件源。
此时,我们可以将“超时”事件删除。
并该程序进行修改,首先将“停止”按键的图标移动到While循环外,然后在该事件结构中放入一个“真”的布尔常量,连接到While 循环的停止端子上,如下图所示。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16.07 KB) 此时,在运行该程序后,用鼠标点击“停止”按钮,程序将会停止下来。
看来程序已经响应了这个停止运行的“事件”发生。
下面我们来设计有关”菜单事件“的程序单元。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26.6 KB) 用鼠标右键单击事件结构的边框,会弹出一个快捷菜单,选择:添加事件分支...后会弹出一个新的“事件编辑”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中:
事件源选择:本VI;
事件选择:菜单选择(用户),则创建了用户菜单的事件分支。
在用户菜单的事件分支放置一个case结构,并将所有的子菜单名字写入case选择器标签中。
同时,将“分支选择器”与“项标识符”相连。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20.94 KB) 此后,只要在子菜单的相应分支中放置事件处理程序(动态调用相应的子vi)既可实现菜单的事件处理。
下面给出调用“60V电压测量“的简单例子。
这里动态调用的子vi,与上一节中介绍的动态调用子vi相同。
动态调用的过程也一致。
就不多谈了。
2011-11-11 09:41 上传下载附件(18.09 KB) 调用“60V电压测量“子vi。
该子vi的程序框图见例图(示意图,只有一个While循环和停止按键)。
所有这些项目和子项目vi,都应保存在项目的目录下。
结合应用项目的设计,运行时菜单事件设计方法已经基本示意完成了(包括子vi的动态调用),只是所有子菜单中的测量程序框图都没有给出,需要读者自行设计(如果有机会可能后边还会继续介绍)。
事件结构注意事项:
事件结构最适合人机对话界面的设计,不适合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运行复杂的程序。
比如:我们通过事件结构来进行动态调用复杂的运行程序,此时主程序前面版被“关闭”,直到复杂应用程序运行完成后,返回到主程序才可以响应新的事件发生(事件响应和处理的“握手”关系,换句话说,程序处理时也同时屏蔽了其它菜单事件的响应)。
这样可以避免事件的“记忆”和“堆积”。
了解更多labview事件结构请进入:/topic-labviewevent.html
PCB打样找华强 样板2天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