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蛋白芯片技术
液相芯片技术

液相芯片技术液相芯片技术是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分析方法,通过将样品在微通道中与试剂发生反应,然后利用芯片内的检测模块进行检测和分析。
液相芯片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成本低、易于集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分析和诊断。
液相芯片技术的原理是将样品和试剂以微体积的液滴形式在微通道中混合,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和速度。
液滴的大小通常在纳升至皮升级别,与传统的微量反应相比,具有更高的表面积比和较短的扩散距离,从而实现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高的灵敏度。
另外,液相芯片技术还可以实现多种反应的并行操作,提高分析的多样性和效率。
液相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分析和诊断。
例如,可以用于分析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细胞和DNA等分子,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液相芯片技术还可以用于分析药物代谢、体内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
此外,液相芯片技术还可以用于临床诊断,例如尿液中的蛋白质标志物检测、癌症早期诊断等。
液相芯片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由于反应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因此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快速分析。
其次,液滴的尺寸小,导致了试剂的浪费低,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液相芯片技术还具有易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误差小等特点,可以实现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分析。
液相芯片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液相芯片的制备需要高精度的微加工工艺,成本较高。
其次,微通道的尺寸小,容易受到颗粒杂质和蛋白质附着的影响,导致通道堵塞和反应失效。
此外,液相芯片的复杂性和可扩展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善。
总之,液相芯片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灵敏度高、成本低、易于集成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分析和诊断。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相信液相芯片技术将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液相蛋白芯片技术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由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Luminex研制开发并于2 O世纪9O年代中期发展起来,就是在流式细胞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 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与传统芯片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生物芯片技术与新型蛋白质研究平台。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推动了功能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研究,相关的仪器、分析软件以及试剂盒研发备受瞩目并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
现拟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免疫诊断与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综合介绍。
一、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传统的蛋白芯片技术就是将蛋白质分子有序地固定在滤膜、滴定板与载玻片等固相载体上,用标记了特定荧光抗体的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与芯片作用,再利用荧光或激光扫描技术测定其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研究蛋白质功能或免疫诊断的目的。
但固相载体难于维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不利于蛋白质功能研究。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际上被称之为xMAP(flexible MultilyteProfiling)技术,其核心技术就是乳胶微球包被、荧光编码以及液相分子杂交。
液相芯片体系以聚苯乙烯微球( beads ) 为基质,微球悬浮于液相体系,每种微球可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标定上特定抗体或受体探针,可对同一样品中多个不同的分子同时进行检测。
微球表面可进行一系列修饰以适合固定各种蛋白、多肽或核酸等生物分子。
xMAP技术可应用于蛋白或核酸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分别称之为液相蛋白芯片技术与液相基因芯片技术。
液相蛋白芯片体系主要包括微球、蛋白探针分子、被检测物与报告分子四种成分。
在液相系统中,为了区分不同的探针,每一种用于标记探针的微球都带有独特的色彩编码,其原理就是在微球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红色分类荧光及发色剂,可产生100种颜色差别的微球,可标记上100种探针分子,能同时对一个样品中多达100种不同目标分子进行检测。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物芯片已在全球进行应用,其最初用于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达谱和基因突变体的检测等,主要用于基因分析,故又称为基因芯片或DNA芯片。
而随着其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反应、受体结合等领域,出现了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1-2]各种生物芯片。
液相芯片是在20世纪90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又被称为xMAP技术,集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和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具有新型通量大、灵活性好,灵敏度高、动力学范围广等优点[3-4]。
1原理1.1 Luminex液相芯片的技术原理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是基于多种标记有不同荧光染料的聚苯乙烯微球,微球直径一般为 5.6 um,微球主要有4种:MicroPlex微球,SeroMap微球、xTAG微球和MagPlex微球。
(4种微球原理基本相同,而SeroMap微球是专门为血清学设计的,它可以减少血清中不同抗体与微球的非特异性结合。
在临床诊断中主要应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用于检测肿瘤指标、细胞因子及其它一些蛋白质物质,因此主要是应用SeroMap微球进行检测。
)在液相系统中,为了区分不同的探针,每一种固定有探针的微球都有一個独特的色彩编号,或称荧光编码。
不同的颜色微球在激光作用下发出的荧光均不相同,利用这些微球可以分别标记上不同的探针分子。
检测时先后加样品和报告分子与标记微球反应,样品中的目的分子(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能够与探针和报告分子特异性结合,使交联探针的微球携带上报告分子藻红蛋白,随后仪器对微球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
Luminex检测系统采用微流技术使微球快速单列通过检测通道,并使用红色和绿色两种激光分别对单个微球上的分类荧光和报告分子上的报告荧光进行检测。
红色激光可将微球分类,从而鉴定各个不同的反应类型(即定性);绿色激光可确定微球上结合的报告分子的数量,从而确定微球结合的目的分子的数量(定量)。
液相蛋白芯片与酶免疫法检测4种肿瘤标志物的比较

基 于 WHM#&*V VA;. XL-,*M 的 液 相 蛋 白 芯 片 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 用荧光 染料将微小的乳胶微球分别染成不同的荧光色进 行编码 " 在微球表面以共价方式连接蛋白 + 核酸等 物质 " 可用于免疫分析 ’ 核酸研究 ’ 酶学分析 ’ 受体 和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
Y>)2Z
所有测试血清标本均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东方 医院临床送检样品 "77 份正常体检标本 " 其他分别 收 集 检 测 指 标 阳 性 的 血 清 标 本 &;<. 阳 性 C1 例 "
’=; 阳性 20 例 "’;>?!? 阳性 C@ 例 "’;>0@ 阳性 @1
例 ) 病种和年龄等其他临床医疗信息未进行分类 ) 二 ’ 方法
生物芯片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 进行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技术 $ 能够同时检测 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或结构等信息 $ 在人类全基 因组测序完成后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上发挥着巨大 的作用 # 作为功能基因组研究相关的重要内容之 一 $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正在兴起 $ 需要有新的类似 于基因组测序的高通量手段来满足对蛋白质表达 % 结构 %功能等研究的需要 $因此蛋白芯片的技术成为 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 # 以荧光微球为载体基质的液 相蛋白 ! 微球 " 芯片技术 $ 结合了基因芯片研究的微 阵列和蛋白质研究的酶联免疫分析 !?@ABC" 技术 $ 在现阶段的蛋白质抗原抗体检测中具有巨大优势 # 液相蛋白芯片最大的优势在于可达到高通量
!"#$%&’(") "* +,-.,/ 01,$ 2341"5 6)7 2,8&"$9&4,8:; ;)<=2; ,22.)"%((%= ,) 7;4;04,)> ?".& 4.2"& 29&@3&( !"#$ %&’() !*+$ ,-’.!/&’() 0*1 2&3!435’6) !*1 7&5’!896) :;<+ =3!>&5’.(? (@ A8B59CD8’C -E F/&’&F5/ %5G-95C-9H) A-’.E5’. ,-IB&C5/ J-’.4& K’&L89I&CH) MN5’.N5& 6OO(6PQ :N&’5R 6@ MN5’.N5& J8//.8’ %&E8 MF&8’F8 :-@ %CS) MN5’.N5& 6O(6OP) :N&’5@ ABC(4&904D ECF;04,G; G( -*, H+ $ 5#IH#J )K#+ -L-,*M N(/ ,K* J*,*),#(& (N ,K* ,HM(/ M$/O*/- ;<.3 ’=;3 ’;>?!? $&J ’;>0@ #& )5#&#)$5 +/$),#)*: H;4I"7( .(-#,#P* -*/HM -$M+5*- (N ;<. #& C1 )$-*-3 ’=; #& 203 ’;>?!? #& C@ $&J ’;>0@ #& @1 $&J K*$5,K )(&,/(5 -$M+5*- #& 77 J*,*),*J +/#M$/#5L QL M#)/(+$/,#)5* *&RLM* #MMH&($--$L SA=B;T U*/* *V! $M#&*J QL ,K* 5#IH#J )K#+ M*,K(J: J;(.:4( GK* J*,*),#(& 5#M#,- $&J ,K* JL&$M#) /$&%*- (N ,K* 5#IH#J )K#+ M*,K(J U*/* M(/* -*&-#,#P* $&J U#J*/ ,K$& ,K(-* (N ,K* A=B; -,/$,*%L: <(/ Q(,K A=B; +(-#,#P* $&J &*%$,#P* -$M+5*-8 ,K* ,U( M*,K(J-K(U*J %((J )(//*5$,#(&: GK* MH5,#+5* N$),(/- M$L Q* J*,*),*J -#MH5,$&*(H-5L QL ,K* 5#IH#J )K#+ M*,K(J: K")8:.(,")( GK* 5#IH#J )K#+ )$& Q* H-*J #& )5#&#)$5 +/$),#)* N(/ ,K* J*,*),#(& (N ,HM(/ M$/O*/-: L;= M"&7(N GHM(/ M$/O*/ $ W#IH#J )K#+$ A#)/(+$/,#)5* *&RLM* #MMH&($--$L
液相芯片检测

液相芯片检测液相芯片检测(liquid-phase chip detection)是一种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通过利用芯片上微米级的通道系统和表面功能化的分析区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多个生物分子的检测和分析。
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筛选、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液相芯片检测技术的核心是芯片上微通道系统的设计和制备。
微通道系统不仅具有高通量的特点,还能够实现物质的精确控制和分离,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此外,芯片的表面还可以进行功能化修饰,使其能够特异地与目标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检测。
液相芯片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样品处理、样品注入、分析区域的选择性识别和信号检测四个基本步骤。
首先,样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前处理步骤,如提取、浓缩、纯化等,以消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并保持目标分子的完整性和活性。
然后,样品被注入到芯片的微通道系统中,通过外部控制使样品在通道中流动。
在流动过程中,如果芯片的表面经过功能化修饰,则目标分子能够与修饰后的表面发生特异的相互作用,从而被选择性地捕获或固定在芯片的分析区域上。
最后,通过适当的信号检测手段,如荧光检测、质谱检测等,可以获得与目标分子浓度相关的信号,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和定量分析。
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具有多种优点。
首先,液相芯片可以实现高通量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样品处理能力。
其次,芯片上的微通道系统可以提供精确的流动控制和分离能力,使得样品处理更为简便和高效。
此外,液相芯片还可以实现多种检测手段的集成,实现多参数联合分析,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液相芯片检测技术无需大量的标记物和试剂,减少了实验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基因组学的DNA测序和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可以用于蛋白质组学的蛋白质鉴定和酶活性测定;可以用于细胞分析和细胞外囊泡的分离与检测等。
液相芯片技术

液相芯片应用
国内厂家
➢ 嘉兴凯实:全自动流式荧光发光免疫分析仪(2019) ➢ 天津生物芯片:科研技术服务,病原微生物检测 ➢ 唯公生物:专门从事流式细胞仪,其液相芯片仪的编码微球转产 ➢ 指真生物:有望在未来实现多色荧光编码磁珠完全自产 ➢ 上海一滴准:与Zeus合作产品
不足与展望
➢ 抗体对的匹配、交联条件的最优化、多种反应混合交叉反应的避免及反 应条件的优化、原料制约等
数码磁珠
共价交联
免疫反应或杂交
激光分析
数码液相芯片原理
数码磁珠
共价交联
免疫反应或杂交
激光分析
液相芯片应用
优势:
➢ 高通量:对一份标本的多种不同目的分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 灵活性好:核酸或蛋白质分析 ➢ 液相环境:液相环境更利于保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更利于探针和被检测物的反应 ➢ 检测速度快:液相环境反应时间更短 ➢ 特异性强:2束激光分别分析杂交信号和微球荧光颜色 ➢ 基础技术成熟:微球共价结合蛋白和核酸的技术
浅谈液相芯片技术
目录
一、液相芯片概况 二、液相芯片原理 三、液相芯片应用 四、液相芯片展望
液相芯片概况
蛋白质检测方法发展历程
分析技术 放射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 化学发光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液相芯片
时间 1960年 1971年 1970s 1979年 1990年 1997年
灵敏度
紫 色 荧 光 染 色 浓 度 逐 渐 增 大
荧光编码微球
➢ 微球表面标有荧光物质 ➢ 微球体内结构含有荧光物质
受到外界能量刺激能激发出荧光
液相芯片原理
编码微球
共价交联
免疫反应或杂交
激光分析
液相芯片原理
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原理

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原理
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是一种用于做多色原理,蛋白质分析及重组药品检测等的分析化学技术。
又称离心多色芯片技术,是液相平台技术的一种。
Luminex技术是基于荧光原理、紫外-可见放射非特定性抗体双重标记法,广泛应用于免疫、蛋白分析、重组药品质量检测、细胞相互关系等研究。
Luminex技术主要分为离心多色芯片及液相平台信号集成等两个方面。
离心多色芯片是指用于检测单个表面染色体上标记细胞做多色研究的技术。
其中,放射性荧光来源可以检测标记细胞的分布,并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放射性源来查看多个表型。
液相平台则是用一定体积的液体接收单个孢子上的多种抗原或特异性抗体的刺激。
液相平台的信号集成则是把上述信号聚合在一起,追踪每个抗原或者特异性抗体的响应传导和激素变化中心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Luminex技术主要优势是可以从极低的细胞表型水平上检测,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索细胞内特定原材料和活性物质之间的介绍作用以及它们在分子细胞程序中所扮演的角色。
Luminex技术在许多研究领域中表现出较好,比如利用它可以高度灵敏、特异性的分离定性的抗原和抗体信息;可以用于分析新的免疫和其他生物反应物质,甚至可以用于快速、高效的疾病屣病毒特异性诊断,以及对付生物武器等。
通过Luminex技术,可以同时进行大量低成本的分析,而且可以使培养细胞从一次性制剂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重复使用细胞,极大的提高了分析的效率。
因此Luminex技术可以为细胞分析及更精确的活性物质结构解析提供一个有效的替代解决方案。
1、液相芯片的概念

1、液相芯片的概念液相芯片,又称悬浮阵列、流式荧光技术,是基于美国Luminex 公司研制的多功能流式点阵仪(Luminex 100TM)开发的多功能生物芯片平台,通常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和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
也是目前唯一得到权威机构和医学界共同认可用于临床诊断的生物芯片平台。
液态芯片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生物芯片。
该技术的核心是把微小的聚苯乙烯小球(5.6um)用荧光染色的方法进行编码,然后将每种颜色的微球(或称为荧光编码微球)共价交联上针对特定检测物的探针、抗原或抗体。
应用时,先把针对不同检测物的编码微球混合,再加入微量待检样本,在悬液中靶分子与微球表面交联的分子进行特异性地结合,在一个反应孔内可以同时完成多达100种不同的生物学反应。
最后用LuminexTM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仪器通过两束激光分别识别编码微球和检测微球上报告分子的荧光强度。
因为分子杂交或免疫反应是在悬浮溶液中进行,检测速度极快,而且可以在一个微量液态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多达100个指标。
2、液相芯片的优势(1)一次检测,100个指标;(2)既能检测蛋白,又能检测核酸;(3)既能用于临床,又能用于科研。
3、液相芯片的应用(1)DNA杂交分析SNP检测基因表达谱分析(2)免疫学分析免疫分析受体-配体分析酶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蛋白质-DNA相互作用分析4、应用实例Liquichip液相系统是一个高度灵活的多元分析平台,可以适用于学研究,临床研究和药物研究中的各种蛋白质分析。
美国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的Dr. Richard等人,使用液相对100μL样本中的15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同时进行了精确的定量测定。
结果说明在T辅助细胞1型与2型中,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
在测定过程中,Dr. Richard将15种不同的细胞因子的抗体分别标记在15种不同的球形基质上,混合后加入到一个反应体系中,对同一样本中的15种细胞因子进行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由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Luminex研制开发并于2O 世纪9O年代中期发展起来,是在流式细胞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 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和传统芯片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生物芯片技术和新型蛋白质研究平台。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推动了功能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研究,相关的仪器、分析软件以及试剂盒研发备受瞩目并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
现拟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免疫诊断和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综合介绍。
一、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传统的蛋白芯片技术是将蛋白质分子有序地固定在滤膜、滴定板和载玻片等固相载体上,用标记了特定荧光抗体的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与芯片作用,再利用荧光或激光扫描技术测定其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研究蛋白质功能或免疫诊断的目的。
但固相载体难于维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不利于蛋白质功能研究。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际上被称之为xMAP(flexible MultilyteProfili ng)技术,其核心技术是乳胶微球包被、荧光编码以及液相分子杂交。
液相芯片体系以聚苯乙烯微球 ( beads ) 为基质,微球悬浮于液相体系,每种微球可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标定上特定抗体或受体探针,可对同一样品中多个不同的分子同时进行检测。
微球表面可进行一系列修饰以适合固定各种蛋白、多肽或核酸等生物分子。
xMAP技术可应用于蛋白或核酸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分别称之为液相蛋白芯片技术和液相基因芯片技术。
液相蛋白芯片体系主要包括微球、蛋白探针分子、被检测物和报告分子四种成分。
在液相系统中,为了区分不同的探针,每一种用于标记探针的微球都带有独特的色彩编码,其原理是在微球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红色分类荧光及发色剂,可产生100种颜色差别的微球,可标记上100种探针分子,能同时对一个样品中多达100种不同目标分子进行检测。
反应过程中,探针和报告分子都分别与目标分子特异性结合。
结合反应结束后,使单个的微球通过检测通道,使用红、绿双色激光同时对微球上的红色分类荧光和报告分子上的绿色报告荧光进行检测,可确定所结合的检测物的种类和数量。
二、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的特点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有机地整合了微球、激光检测技术、流体动力学、高速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和计算机运算功能,不仅检测速度极快,而且在免疫诊断以及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方面,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往往也超越常规技术。
其技术特点可归纳如下。
1、反应快速,灵敏度高。
反应环境为液相、微球上固定的探针与待检样品均在溶液中反应,其彼此间碰撞几率与速度相对于固相芯片或ElISA等反应模式,可增加10倍以上,因此可提高反应速度及灵敏度。
抗原---抗体等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可在瞬间经激光判定后由电脑以数据信息的形式记录下来,敏感性显着超越酶联信号或常规杂交信号检测。
2、通量大,可同时检测多种目标物,所需成本较低,减少人力消耗,可对同一样品中多达100种分子同时进行分析。
液相芯片系统采用96孔板为反应容器,在35~60min内,可对96个不同的样品进行检测,所需样品用量比常规方法少。
3、可进行多元化分析,灵活性好,可适用于各种蛋白质分析,应用广泛。
通过对微球表面的修饰,可固定各种抗体或受体分子,从而满足不同检测和功能的研究需要。
4、采用接近生物系统内部环境的完全液相反应体系,稳定性好。
液相环境更有利于保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不仅有利于探针和被检测物的反应,也更能保证反应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5、操作简便,不需洗涤,耗时短。
常规ELISA或固相芯片技术,每一步反应之后都需充分洗涤以去除非特异结合成分,耗时且易造成污染。
而液相芯片技术可以避免这些过程和弊端。
三、液相蛋白芯片在免疫诊断和分析领域的应用液相蛋白芯片系统适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临床研究和药物研究中的各种蛋白质分析,已被应用于细胞因子和激酶的检测、抗原决定簇的筛选、多种蛋白质过敏原检测、传染病快速诊断以及与各种抗原、抗体反应相关的检测当中。
在免疫诊断与分析研究应用方面,全球已有上百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报道,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传染病的快速检测和疾病诊断:xMAP液相蛋白芯片免疫诊断方法又称为微球免疫方法(micro—sphereimmunoassay),国内外已建立多种微球免疫方法用于人和动物传染病快速检测以及人类疾病诊断研究。
Yan等建立微球免疫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和分型,并与EusA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微球免疫法对流感病毒粒子和重组血凝素抗原的检测敏感性均提高了10倍。
Wong等建立微球免疫方法快速检测西尼罗病毒(WestNil evirus),并能与登革热病毒感染、圣路易斯脑炎(St.Lousisencephali tis)病毒感染以及黄热病(flavivirus)免疫鉴别开。
Biagini等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人群血样中抗炭疽IgG抗体,并与ELISA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更加敏感和快速,稳定性好,样品用量少,检测动力学范围广。
Biagini等还建立液相蛋白芯片方法同时检测血清中23种血清型的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体。
Pickering等将微球免疫方法应用于检测破伤风(t etanus)、白喉(diphtheria)以及B型嗜血性流感杆菌(haemophilusinflu enzatypeB)疫苗免疫抗体,并与ELISA方法相比较。
对81份样品,两种方法对三种疫苗抗体的检测符合率可达91%~96%,而微球免疫方法能减少人力和试剂消耗,并缩短检测时间。
在定量检测方面,国外也有报道。
Dias等建立微球免疫方法,用于定量检测抗人乳头瘤病毒6、11、16和18型中和抗原的抗体,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用于临床诊断判定的抗体阈值。
Lal等建立微球免疫检测方法,用于同时定量检测抗9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的IgG抗体,研究表明,微球免疫液相蛋白芯片方法可用于肺炎链球菌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
此外,国外还有报道建立液相蛋白芯片方法用于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疱疹病毒抗体、麻疹和腮腺炎抗体、弓形虫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类风湿因子等以及一种人类医学紊乱症——乳糜泻(celiacdiseases)的诊断。
2、细胞因子检测与研究: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可对微量样品同时定量检测多种细胞因子。
在人细胞因子的检测和研究方面,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的应用目前已有多篇报道。
Skogstrand等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同时检测新生儿干血点样品(dried b lood spot samples,DBSS)中25种细胞因子。
新生儿炎症反应可能与脑瘫、自闭症和糖尿病等一些迟发的疾病有关,对新生儿进行炎症因子检测将有助于上述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通常采用DBSS样品进行检测,由于样品量少,采用常规免疫学方法对一份样品难以检测多种因子。
而液相芯片方法可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表明,液相芯片方法对标准品的检测回收率平均可达10 5,批内和批间检测偏差分别为6.2和16.0。
采用液相芯片对储存20年以上的样品进行检测,仍能检测到大多数细胞因子。
研究表明,液相蛋白芯片应用于检测DBSS样品中的细胞因子是可靠的,在新生儿疾病筛查方面应用潜力大。
Gorelik等应用液相芯片检测人体中24种细胞因子的浓度水平,以研究细胞因子水平与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关系。
研究人员对卵巢癌早期患者、健康人群和良性骨肿瘤患者的血样,同时检测多种细胞因子和癌症抗原(CA一1 25)并比较其浓度水平。
结果显示,CA~125以及白细胞介素IL-6、IL-8等6种标记物的浓度水平在卵巢癌早期患者和健康人血样中有显着差异。
研究表明,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检测上述标记物的浓度变化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手段。
Johannisson等u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方法检测猪促炎症细胞因子(proinfl ammatory cytokines),灵敏度可达~12ng/ml。
这是首次报道采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动物体内细胞因子。
3、抗核抗体、抗多肽抗体检测、抗体应答等免疫分析研究:Rouquette等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了9种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 ibodies),并与常规ELISA和免疫荧光试剂盒相比较,对222例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液相芯片方法与常规方法的检测符合率介于%~%。
Koma tsu等建立液相蛋白芯片方法,用于检测抗多肽抗体,以监测多肽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检测表明,液相芯片方法的敏感性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相当,但前者所需样品量少,检测时间缩短,成本较低。
Khan等建立液相蛋白芯片方法,用于进行淋巴细胞胞内信号通道研究。
该方法可以检测信号转导过程中T细胞和B细胞胞内发生的信号蛋白磷酸化动力学变化,从而可揭示淋巴细胞信号通道的作用机制。
试验表明,液相芯片方法可同时检测多种信号蛋白的动力学动态变化过程。
Williams等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方法检测患者血样中多种异嗜性抗体(heterophilantibod ies),分析了艾滋病免疫检测中假阳性反应产生的原因,为排除假阳性反应提供了解决方法。
研究人员建立了同时检测抗牛、羊、鼠以及牛血清白蛋白IgG抗体的液相芯片方法,对多例患者血清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检测中出现非特异性染色反应的样品,均不同程度存在上述异嗜性抗体。
将样品事先与上述抗体孵育后再进行液相芯片检测或ELISA常规检测,可以排除非特异反应。
四、存在问题与应用展望如上所述,液相蛋白芯片由于高通量、自动化、快速、敏感以及多元化等特点,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将得到广泛应用,可预见,研究、临床检验等方面的巨大需求将带动规模可观的生物芯片研发与销售市场,尤其是在临床和诊断市场上,临床检验和诊断芯片将有远大前景。
在临床诊断方面,高质量诊断用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缺乏、昂贵的研制和商业价格将是制约液相蛋白芯片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因素。
此外,芯片仪器设备价格较高,研究和开发人员对液相芯片技术、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商品化液相芯片试剂盒缺乏等,这些因素在当前都将影响到这一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
然而,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由于其技术特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目前以及将来相当时期内都将是全球分子生物学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热点生物技术手段。
液相蛋白芯片技术将日臻成熟完善,成本将降低,各种诊断和研究用液相蛋白芯片的商业化生产,以及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服务市场的形成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