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芯片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番茄黑环病毒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番茄黑环病毒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关键 词 : 番茄黑环病毒( T B R V ) ; 液相芯 片技术 ; 检测 中图分类号 : S 4 3 6 . 4 1 2 . 1 。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0 0 0 9 ( 2 0 1 3 ) 0 1 —0 1 2 7 一O 4 番 茄黑 环病 毒 ( T o m a t o b l a c k r i n g i v r u s , T B R V) 为 等[ 3 ] 利用 T B R V蛋 白基 因的保守序列设计 特异性引 物, 建立了 T B R V的 R T - P C R和免疫捕获 R T - P C R的分子检 测方法 。崔学慧等_ 4 将核 酸免疫磁珠分 离 ( I m mu n o ag m -
珊西 烟 ( Ni c o t i a n e t a b a c u m v a r . x a n t h i — Nc) 、 白 肋 烟
( Ni c o t i a n a t a b a c u m C V . Wh i t e B u r l e y ) 和 本 氏烟 ( Ni c o t i a n a
北 方 园艺 2 o 1 3 ( o 1 ) : 1 2 7 ~ 1 3 0
・ 植 物保 护 ・
番 茄 黑环 病 毒 液 相 芯 片快 速 检 测 方 法 的建 立
张 永 江 ,辛 言 言 ,李 桂 芬 ,刘 忠 梅 ,刘 洪 义
( 1 . 中国检 验检 疫科 学研 究 院 , 北京 1 0 0 0 2 9 ; 2 . 黑龙 江 出入境 检 验检 疫局 检验 检 疫技 术 中心 , 黑 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0 1 )
荧光 R r r - P C R技术用 于 T B R V 的快速检测 。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液相芯片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物芯片已在全球进行应用,其最初用于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达谱和基因突变体的检测等,主要用于基因分析,故又称为基因芯片或DNA芯片。

而随着其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反应、受体结合等领域,出现了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1-2]各种生物芯片。

液相芯片是在20世纪90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又被称为xMAP技术,集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和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具有新型通量大、灵活性好,灵敏度高、动力学范围广等优点[3-4]。

1原理1.1 Luminex液相芯片的技术原理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是基于多种标记有不同荧光染料的聚苯乙烯微球,微球直径一般为 5.6 um,微球主要有4种:MicroPlex微球,SeroMap微球、xTAG微球和MagPlex微球。

(4种微球原理基本相同,而SeroMap微球是专门为血清学设计的,它可以减少血清中不同抗体与微球的非特异性结合。

在临床诊断中主要应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用于检测肿瘤指标、细胞因子及其它一些蛋白质物质,因此主要是应用SeroMap微球进行检测。

)在液相系统中,为了区分不同的探针,每一种固定有探针的微球都有一個独特的色彩编号,或称荧光编码。

不同的颜色微球在激光作用下发出的荧光均不相同,利用这些微球可以分别标记上不同的探针分子。

检测时先后加样品和报告分子与标记微球反应,样品中的目的分子(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能够与探针和报告分子特异性结合,使交联探针的微球携带上报告分子藻红蛋白,随后仪器对微球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

Luminex检测系统采用微流技术使微球快速单列通过检测通道,并使用红色和绿色两种激光分别对单个微球上的分类荧光和报告分子上的报告荧光进行检测。

红色激光可将微球分类,从而鉴定各个不同的反应类型(即定性);绿色激光可确定微球上结合的报告分子的数量,从而确定微球结合的目的分子的数量(定量)。

液相芯片地概念

液相芯片地概念

实用标准文案
1、液相芯片的概念
液相芯片,又称悬浮阵列、流式荧光技术,是基于美国Luminex 公司研制的多功能流式点阵仪(Luminex 100TM)开发的多功能生物芯片平台,通常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
分析、受体和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

也是目前唯一得到权威机构和医学界共同认可用于临床
诊断的生物芯片平台。

液态芯片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生物芯片。

该技术的核心是把微小的聚苯
乙烯小球(5.6um)用荧光染色的方法进行编码,然后将每种颜色的微球(或称为荧光编码微球)共价交联上针对特定检测物的探针、抗原或抗体。

应用时,先把针对不同检测物的编码微球混合,再加入微量待检样本,在悬液中靶分子与微球表面交联的分子进行特异性地结合,在一个反应孔内可以同时完成多达100种不同的生物学反应。

最后用LuminexTM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仪器通过两束激光分别识别编码微球和检测微球上报告分子的荧光强度。

因为分子
杂交或免疫反应是在悬浮溶液中进行,检测速度极快,而且可以在一个微量液态反应体系中
同时检测多达100个指标。

2、液相芯片的优势
(1)一次检测,100个指标;
(2)既能检测蛋白,又能检测核酸;
(3)既能用于临床,又能用于科研。

3、液相芯片的应用
(1)DNA杂交分析
SNP检测
基因表达谱分析
(2)免疫学分析
免疫分析
受体-配体分析
精彩文档。

多因子与液相芯片

多因子与液相芯片

多因子与液相芯片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多因子与液相芯片作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已经在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基因表达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多因子与液相芯片的原理和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

多因子分析多因子分析是指通过同时考察多个相关变量来揭示其对某一结果变量的影响程度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多因子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测治疗效果。

传统的多因子分析需要收集大量样本并进行复杂的实验操作。

然而,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如基因芯片和测序技术,我们可以同时检测上千个基因或蛋白质,并将其与临床数据进行关联分析。

这种高通量的多因子分析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生物系统的状态。

液相芯片技术液相芯片是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高通量分析平台,可以实现对多种生物分子的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

液相芯片由微流控芯片和离子色谱仪等设备组成,通过精确控制样品进样、混合、分离和检测等过程,实现对复杂样品的高效分析。

液相芯片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通量:液相芯片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并且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提高了实验效率。

2.低样本消耗:由于微流控技术的应用,液相芯片只需要极少量的样本即可进行分析,减少了实验成本。

3.高灵敏度:液相芯片可以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和检测方法来提高信号强度和灵敏度,检测限可达到亚毫克/升甚至更低水平。

4.多参数检测:液相芯片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或药物代谢产物,为疾病诊断和药物筛选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多因子与液相芯片的应用多因子与液相芯片技术的结合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以下是多因子与液相芯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示例:1. 疾病诊断多因子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而液相芯片可以提供快速、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检测。

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建立起基于多个生物标志物的疾病诊断模型,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性。

液相基因芯片

液相基因芯片

液相基因芯片
液相基因芯片是一种新型的基因诊断技术,可以通过液体提取样本中的基因信息,实现对基因的快速检测和分析。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准确、高灵敏度等特点,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基因诊断技术需要进行样本的提取和PCR扩增,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液相基因芯片则可以避免这些复杂的过程,可以直接从液体样本中提取基因信息,例如血液、尿液、口腔液等。

这使得液相基因芯片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对那些难以获取样本的液体样本进行基因诊断,从而提高了研究效率。

另外,液相基因芯片还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与传统的基因芯片相比,其灵敏度更高,可以在低浓度样本中检测到更少的基因表达。

同时,其特异性也非常高,可以检测到目标基因表达水平的微小变化,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在应用方面,液相基因芯片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基因治疗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癌症诊断中,液相基因芯片可以检测出肿瘤细胞中异常的表达基因,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药物研发中,液相基因芯片可以作为药物筛选和评估的依据,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

在基因治疗中,液相基因芯片可以用于基因治疗药物的传递和基因表达的调节,从而实现了更有效的基因治疗。

总之,液相基因芯片是一种高效、准确、高灵敏度的新型基因诊断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研究的深入,液相基因芯片在生物医学领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医学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多的便利。

1、液相芯片的概念

1、液相芯片的概念

1、液相芯片的概念液相芯片,又称悬浮阵列、流式荧光技术,是基于美国Luminex 公司研制的多功能流式点阵仪(Luminex 100TM)开发的多功能生物芯片平台,通常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和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

也是目前唯一得到权威机构和医学界共同认可用于临床诊断的生物芯片平台。

液态芯片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生物芯片。

该技术的核心是把微小的聚苯乙烯小球(5.6um)用荧光染色的方法进行编码,然后将每种颜色的微球(或称为荧光编码微球)共价交联上针对特定检测物的探针、抗原或抗体。

应用时,先把针对不同检测物的编码微球混合,再加入微量待检样本,在悬液中靶分子与微球表面交联的分子进行特异性地结合,在一个反应孔内可以同时完成多达100种不同的生物学反应。

最后用LuminexTM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仪器通过两束激光分别识别编码微球和检测微球上报告分子的荧光强度。

因为分子杂交或免疫反应是在悬浮溶液中进行,检测速度极快,而且可以在一个微量液态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多达100个指标。

2、液相芯片的优势(1)一次检测,100个指标;(2)既能检测蛋白,又能检测核酸;(3)既能用于临床,又能用于科研。

3、液相芯片的应用(1)DNA杂交分析SNP检测基因表达谱分析(2)免疫学分析免疫分析受体-配体分析酶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蛋白质-DNA相互作用分析4、应用实例Liquichip液相系统是一个高度灵活的多元分析平台,可以适用于学研究,临床研究和药物研究中的各种蛋白质分析。

美国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的Dr. Richard等人,使用液相对100μL样本中的15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同时进行了精确的定量测定。

结果说明在T辅助细胞1型与2型中,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

在测定过程中,Dr. Richard将15种不同的细胞因子的抗体分别标记在15种不同的球形基质上,混合后加入到一个反应体系中,对同一样本中的15种细胞因子进行测定。

Merck Millipore-液相芯片技术在肿瘤检测和研究中的应用

Merck Millipore-液相芯片技术在肿瘤检测和研究中的应用

Milliplex/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在肿瘤检测和研究的应用前言目前,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肿瘤防治的重点和热点。

但当前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否达到早期诊断的效果?有无在人群中进行普查或筛查的价值?其临床意义如何解释?怎样规范与合理应用?尚存在诸多争议。

为此,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肿瘤标志物专家委员会,在2002年至2004年分别召开3次专家研讨会,起草制订了“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的基本原则(建议稿) ”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释。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的基本原则●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指标●肿瘤标志物的高危人群检测项目●肿瘤血管的形成●慢性炎症与肿瘤微环境●趋化因子与肿瘤微环境●液相芯片技术原理●Milliplex肿瘤微环境相关试剂盒介绍●肿瘤微环境与肿瘤标记应用的相关文献一、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的基本原则肿瘤标志物( TM) 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和/ 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 、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TM 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测定,且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监测复发以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TM在肿瘤监测中的价值:TM的主要临床应用价值是判断治疗肿瘤治疗疗效和复发监测。

临床可通过对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中TM浓度变化的监测,了解肿瘤治疗是否有效,并判断其预后,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为确定何种TM适用于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监测,在患者治疗前应做相关TM检测。

TM浓度变化对肿瘤的疗效判断价值:恶性肿瘤治疗后TM浓度的变化与疗效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治疗前TM浓度变化,常有三种类型:①TM浓度下降到参考范围,提示肿瘤治疗有效。

②TM浓度下降但仍持续在参考范围以上,提示有肿瘤残留和/ 或肿瘤转移。

流式液相芯片

流式液相芯片

流式液相芯片一、流式液相芯片的定义与发展流式液相芯片是一种微型化的分析平台,它将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毛细管电泳(CE)等技术集成在一起,可以实现快速、高效、自动化的样品分离和分析。

流式液相芯片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和检测。

二、流式液相芯片的结构与原理1. 结构流式液相芯片是由玻璃或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微型通道组成的。

通道内壁上具有固定相,用于样品分离。

通道中央是一个微型泵,用于推动溶液通过通道进行分离和检测。

此外,还有一个光学检测器用于检测样品。

2. 原理流式液相芯片采用微型化技术,使得样品能够在微型通道中快速地进行分离和检测。

当样品进入通道时,会被固定相吸附,并随着泵推动向前移动。

不同成分在移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吸附和排斥,从而实现了样品的分离。

最后,通过光学检测器检测样品,得到分离后的结果。

三、流式液相芯片的优缺点1. 优点(1)微型化:流式液相芯片采用微型化技术,使得整个系统变得更加小型化和便携。

(2)快速:由于采用了微型通道,样品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分离和检测。

(3)高效:流式液相芯片具有高效性能,能够对复杂样品进行快速、高效的分离和检测。

(4)自动化:流式液相芯片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无人值守操作。

2. 缺点(1)价格较高: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微型化技术,流式液相芯片价格较高。

(2)易受污染:由于通道非常细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需要定期清洗维护。

四、流式液相芯片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流式液相芯片能够对复杂的蛋白质进行快速、高效的分离和检测,有助于深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代谢组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流式液相芯片能够对生物样品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快速、高效的分离和检测,有助于深入研究代谢过程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3. 药物筛选流式液相芯片能够对药物进行快速、高效的筛选,有助于加快新药开发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芯片制备
不可随意增减项目
高密度定性或半定量检测 优势在于基因测序、基因 高通量检测疾病Marker或 新功能分子发现 μg~ng级
可自由搭配组合
中低密度精确定量检测病 理学、药效学、药理学研 究,突变检测,病毒检测, 高通量临床诊断 10~100pg级
10
应用方向
检测限(小分子)
液相芯片的应用
液相基因芯片
3
液相芯片技术的原理
荧光微球(xMAP技术)
微球耦联靶分子 酶底物-受体、抗原-抗体 高通量、灵活组合
流式细胞仪技术
μl级样品,2-5个数量级,pg
4
液相芯片技术的原理
液相芯片检测小分子蛋白原理
报告荧光值随着样品抗原的增加而减少
5
液相芯片技术的原理
光电倍增管
流动池 报告激光 532nm
分类激光 635nm
6
液相芯片技术的原理
检测仪器
7
液相芯片技术的原理
检测数据
8
液相芯片技术的优势
高通量
液相芯片可同时对一份标本中的多种不同目的分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灵敏性高
液相芯片最低的检测浓度可达到2 pg/mL, 线形范围宽,可达4个数量级;
灵活性好
既适合做核酸分析又可做蛋白分析;
耗时短
35~60 min即可对96个不同样本做检测分析;
成本较低
液相芯片的检测试剂、消耗品和检测仪器并不比现有的其他方法昂贵。
9
Hale Waihona Puke 液相芯片与固相芯片的比较传统固相片膜芯片 检测机制 反应动力学 芯片密度 探针固化、配体结合或杂 交技术和激光荧光检测技 术相结合 固相片膜表面反应 上万种目标分子 液相芯片 探针结合于荧光微球上 溶液中反应 1000种目标分子
13
14
将预先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共价连接于微珠表面构成。液相 基因芯片除具有一般固相基因芯片的功能如核苷酸测序、单核苷酸多 态性分析、基因作图等,还具有精确的同时定性、定量分析特征。
液相蛋白芯片
液相蛋白芯片临床检测包括: ①抗原抗体定量定性检测;②细胞因子 检测。
激素水平的检测
11
液相芯片的应用
国内学者朱海红等运用液相芯片技术对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等56种病毒进行高通量检测取得了良好效果。 Biagini等建立了液相蛋白芯片方法,可以同时检测血清中23种血清型的 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体。 Bellisario等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同时测定新生儿血清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 素T4水平以早期诊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目录
液相芯片技术简介 液相芯片技术的技术原理 液相芯片技术的优势 液相芯片技术的临床应用 液相芯片技术的不足与展望
2
液相芯片技术
微 球 体 悬 浮 芯 片 (suspensionarray, liquid chip) , 是 基 于 xMAP (flexible Multi-AnalyteProfiling) 技术的新型生物芯片技 术平台,它是在不同荧光编码的微球上进行抗原-抗体、酶-底 物、配体-受体的结合反应及核酸杂交反应,通过红、绿两束 激光分别检测微球编码和报告荧光来达到定性和定量的目的。 迄今为止10年时间,全球已有数百套基于xMAP 技术的 检测平台用于免疫学、蛋白质、核酸检测、基因研究等领域, 该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工具,也 是最早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认证的可用于临床 诊断的生物芯片技术。
12
液相芯片技术的不足与展望
液相芯片技术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抗体对的匹配、交联条 件的最优化、多种反应混合交叉反应的避免、反应条件的 优化及数据的处理等,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计算机分析软件功能的日益强 大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不断丰富,这些问题必将得以解决。 液相芯片技术这一新技术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检测, 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