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02含答案解析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02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一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貌景观多见于()A.河流源头B.河流入海口C.河流中下游D.山麓地带2.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扇顶颗粒物大小主要取决于()A.风速B.重力C.河水流速D.太阳辐射3.图中地貌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区域位于()A.扇顶B.扇缘C.扇中D.都不行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小5.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A.增强地面辐射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增强地面保温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22时4分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距离地面390千米的高空运行。

高中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测试卷试题.doc

高中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测试卷试题.doc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右,回答1— 21.形成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 地壳运C. 流水搬运作用B. 流水侵作用D. 流水堆作用2. 地貌的名称是A. 冲扇C. 三角洲平原B. 洪扇D. 河漫平原,回答3~5 。

3.中 M 的地构造是A.山岭B.谷地C.背斜D.向斜4.中 N 的地作用是A.沉作用B.作用C.外力作用D.岩活5.南水北工程影响的水循是A .①B.②C.③ D .④就整个地球大气来,受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射,太阳射能被大气接收和化的程十分复,其加大气的程大致可以用 1 表示。

完成6— 9 。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①——以波射主B.②——大① 射量的 19%C.③——是加大气的主要直接源D.④——多云的夜晚射能力减弱7.人通常称之大气的“温室效”( greenhouse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程相关?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④8.低大气的主要成中,吸收③ 射的主要是1A. 水汽和氧气B. 氮气和水汽C. 二氧化碳和水汽D. 氧气和氮气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因A. ②增,③减弱B. ②减弱,③增C. ③增,④减弱D. ②减弱,④增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丁同学的日片段“星期天,天于放晴了,也小了,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

爸爸一早就去修被吹坏了的塑料大棚。

我和拿着把也去帮忙。

大棚上了一厚厚的土。

二伯他也在田里忙着,他在麦田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烟⋯⋯”据此回答10~ 12 :10. 从日描述来看,里了一()①沙暴天气②冷境③台境④寒潮境A. ①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11. 造成此天气系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A. 境前里的空气冷空气B.境前里的空气比干燥C. 境前里的空气做下沉运D.境后里的空气暖空气12.“在麦田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烟⋯⋯”其作用与右中所示箭有关的是()A .①B.②C.③ D .④13.下中①②③④所示箭的含,判断正确的是A. ① 向②摩擦力③水平气梯度力④地偏向力B. ①水平气梯度力② 向③地偏向力④摩擦力C.①水平气梯度力②摩擦力③地偏向力④ 向D. ①地偏向力② 向③水平气梯度力④摩擦力右海大气运示意,回答 14—15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图中河谷阶地的成因是河流的侧蚀与堆积作用,侧蚀河谷使得河谷变宽,堆积使两侧有河漫滩形成,C 正确、A 错误;地壳整体下沉与两侧河漫滩形成无关,B 错误;河流的搬运作用是将侵蚀物带到下游其他地方,D 错误。

2.【答案】D【解析】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布局居民点的是丁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危害,D 正确;甲地地域面积小,A 错误;乙地、丙地洪水位时被淹没,不适宜,B、C 错误。

3.【答案】A【解析】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虚线框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1 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故选A。

4.【答案】B【解析】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增加,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B 正确、A 错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C 错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水流动速度增加,不利于河道淤积,D 错误。

5.【答案】C【解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这是横断山区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由地壳运动和流水侵蚀共同作用形成,不是喀斯特地表地貌特征,A 错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地貌,地表水和地下水活跃,冰川广布地区,地表水以固态形式存在,且地下多冻土,因此地表水和地下水不活跃,不易形成喀斯特地貌,B 错误;图中显示,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多石芽、峰林、峰丛,因此奇峰林立,地表崎岖,C 正确;溶洞发育,暗河相连,这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不是地表特征,D 错误。

6.【答案】D【解析】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因此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D 正确;喀斯特地貌与冰川侵蚀、风力侵蚀、海浪侵蚀等外力作用无关,A、B、C 错误。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单元测评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单元测评

16. 地表漫流系统对水循环影响最弱的是( B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下渗
D.地表径流
[解析] 第1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草与植被可截留污水,下渗到地下;植物蒸腾、地
表蒸发,使水汽上升到大气中;地表漫流到地势低洼处汇集。该过程基本没有水汽输
送环节。
17. 该污水处理系统,有利于( C )
A.延长生物对污水净化的时间
(2) 和乙地相比,戊地风力更大,试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戊地位于海洋,海面平坦,摩擦力较小,风力更大。 [解析] 第(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乙地、戊地附近等压线疏密情况差异不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差异小;戊地位于海洋,海面平坦,摩擦力较小,所以和乙地 (位于陆地上)相比,戊地风力更大。
该地是游客全年与野生海豚互动的最佳地点。下图为游
客与野生海豚互动照片。据此回答14~15题。
14. 游客在蒙基米亚全年都能与野生海豚互动,主要取决于( C )
A.海水密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温度
D.海水水质
[解析] 第14题,海豚主要生长于热带海域,游客在蒙基米亚全年都能与野生海豚互动,
主要是该地区纬度低,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盐度、水质对海豚的分布影响较小。
南侧照射而来,树木南侧获取的光照更多,生长条件更好,年轮间距较宽,B正确;
同一棵树的水源、降水、土壤条件差别不大,不是年轮间距出现差别的主要原因,A、
C、D错误。故选B。
每年6—11月的非洲,东非大草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斑马、角马、瞪羚不辞辛苦地 追逐水草,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禁猎区,上演地球上 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据此回答20~21题。 20. 东非大草原上最可能见到的典型植被是( A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检测二含答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检测二含答案

单元检测二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

下图示意2019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A.6点前后B.11点前后C.18点前后D.24点前后2.与夏季相比,该气象站冬季谷风()A.出现早,风力大B.出现早,风力小C.出现晚,风力大D.出现晚,风力小3.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A.白天多上升气流B.白天多下沉气流C.夜晚多上升气流D.夜晚多下沉气流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曾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拍摄节目。

上图为大气受热示意图,下图为月牙泉地区景观图。

读图完成4~5题。

4.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明显感觉当地昼夜温差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A.②弱、③强B.①强、③弱C.②强、④强D.②强、④弱5.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A.①的减弱B.③的增强C.④的减弱D.①的增强下图为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7.该地最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河西走廊C.松嫩平原D.钓鱼岛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

某气象研究团队选取河北崇礼山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两个冬季的气象观测资料,探究了山谷风的日变化特征。

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山风一般自22时起,至次日7时结束;谷风一般自10时起,至16时结束。

据此完成8~9题。

8.有利于观测到较强山谷风的天气条件是()A.背景风较弱的晴天B.背景风较弱的阴天C.背景风较强的晴天D.背景风较强的阴天9.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影响崇礼山区山风与谷风时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背景风速B.植被覆盖C.昼夜长短D.山坡坡度读塔里木盆地水系示意图,完成10~11题。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河流中游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河谷阶地的成因是()A.河流的侵蚀B.地壳整体下沉C.河流的侧蚀与堆积作用D.河流的搬运作用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布局居民点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新的湖泊。

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完成3~4题。

3.导致图1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搬运C.流水沉积D.地壳下陷4.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A.减小河流流速B.减弱洪水灾害C.增加航运距离D.增强河道淤积读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5~6题。

5.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奇峰林立,地表崎岖D.溶洞发育,暗河相连6.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流水侵蚀珠峰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具有无限的魅力。

中国登山队多次顺利登顶珠峰,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

据此完成第7题。

7.当登顶珠峰时,最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是()A.①B.②C.③D.④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

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9.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害等几个方面。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第二章测试题(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1~2题。

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A.拉萨B.重庆C.大庆D.海口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因此影响其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阴晴状况。

第2题,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大量使用,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答案: 1.C 2.A(原创题)新华网拉萨20XX年1月7日电一项可提高太阳能光伏电站使用效率的“液流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及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在拉萨设立的试验示范点测试,该项目有望20XX 年在高原城市太阳能光伏电站中应用。

目前,西藏各类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的总容量超过9MW,西藏是全国太阳能应用率最高、应用面和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省区。

据此回答3~4题。

3.西藏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应用率最高、用途最广泛的省区。

下列有关其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藏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B.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C.西藏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D.西藏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历史悠久、技术先进4.下列有关太阳辐射能及其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利用的太阳能主要来自太阳活动B.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释放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地球上一切自然现象的发生,其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的能量就是耀斑爆发时突然出现的明亮斑块释放出的能量解析:第3题,西藏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阴雨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因此,西藏的太阳能资源丰富。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题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题

. 必修1: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B .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C .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D .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2、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B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D .极地东风的实际风向是东北风3、关于近地面的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B .地转偏向力能改变大气运动的方向和速度C .如果没有摩擦力,则大气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垂直D .如果没有地转偏向力,则大气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 4、如图中,A 、B 、C 、D 、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5、下列辐射按波长由短到长的排序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 B.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C.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D. 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6、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下列中的 A .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B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2002年春,上海市在进行取消统购粮后的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定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

读下图回答7~9小题:7、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在A .农村B .近郊C .郊区D .市区 8、造林重点区对上海市的作用是A .涵养水源B .保持水土C .降低噪声D .净化空气 9、上海的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A .气温高,气压低B .气温低,气压高C .气温低,气压低D .气温高,气压高据南通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10~12题:10、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 .反气旋造成B .气旋造成C .冷锋造成D .暖锋造成11、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 .气流下沉造成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12、此系统易造成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1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 .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 .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4、下图是关于气旋、反气旋示意图,正确的说法有A .天气系统①在北半球叫气旋,在南半球叫反气旋B .图②是反气旋,出现在南半球C .图①④分别是北半球的反气旋和气旋D .图③强烈发展可成为影响我国的台风15、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B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地方位于()A.西太平洋岛弧链B.夏威夷火山岛
C.东非裂谷带D.青藏高原
2.由外力作用形成岩石是()A.花岗岩B.玄武岩
C.石灰岩D.大理石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间的距离今后将逐渐扩大的是()
A.非洲、欧洲B.亚洲、北美洲
C.非洲、南美洲D.南美洲、北美洲4.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A.成土过程的时间久
B.地壳下沉的幅度大
C.河流挟带的泥沙多
D.风力搬运。

沉积的作用强
5.下列地形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土高原
B.东非大裂谷
C.桂林的石灰岩溶洞
D.塔里木盆地的戈壁
6.山东省泰山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B.向斜
C.地垒D.地堑
7.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A.海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化、风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8.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A.水汽B.氮气
C.臭氧D.二氧化碳
9.读下表,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该地某工厂78米高的烟囱烟尘扩散的是()某地气温垂直变化表(单位:℃)
A B C D
20米16.3 21.0 20.9 15.2
40米16.6 21.0 20.8 14.8
60米16.8 20.9 20.6 14.7
80米17.0 20.9 20.2 14.9
100米17.1 21.0 20.0 15.2 10.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
是()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B.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D.晴天的夜晚大气水汽含量大
11.大气运动的能源来源于()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12.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A.气压低B.空气稀薄
C.获得太阳辐射少D.获得地面辐射少1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冷热不均
B.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C.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D.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
读右面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14~16题。

14.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15.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D.寒冷天气
16.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

读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a、b、c三地的气压相比较()A.Pa>Pb>Pc B.Pa<Pb<Pc
C.Pb>Pc>Pa D.Pb<Pc<Pa
18.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沙尘暴B.干旱
C.泥石流D.暴雪
19.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太阳耀斑爆发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于6:00升起
D.太阳直射北半球
20.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数据表示纬度,读图后完成21~23题。

2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2.下列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23.此时,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气候特点为()
A.高温多雨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D.寒冷干燥
读下图,回答24~26题。

24.6月份武汉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该月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A.地形而B.锋面雨
C.台风雨D.对流雨
25.当武汉正值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26.位于同一纬度的开罗,降水量和蒸发量均与武汉相差悬殊,其原因是()
A.开罗位于山地背风坡,受焚风影响
B.开罗深居热带大陆内部,潮湿气流很难到达
C.开罗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开罗附近海陆热力差异小,没有季风形成27.当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
A.黄河进入枯水期
B.鄂毕河发生凌汛
C.青尼罗河水量大增,造成尼罗河泛滥
D.亚马孙河进入汛期
28.珠江水源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雨水B.冰雪水
C.地下水D.湖泊水
29.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A.大江大河B.地下含水层
C.南北两极地区D.平原地区
30.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补给靠()A.湖泊水B.地下水
C.雨水D.冰雪融水
二、综合题
31.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

(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______,属于板块构造的______边界;P处为______,属于板块构造的______边界。

(2)在M、N板块的地壳部分,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的是______板块的地壳处。

(3)在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片麻岩
(4)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从新到老依次排列是______,这个发现为______学说的建立提供了事实依据。

(5)若该图的方向为左西右东,N板块上的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则图中M为______板块,N为______板块。

32.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乙______;AB____________。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作用形成的。

地壳运动状况是__________。

(4)如果寻找油气,要在______中找,要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中找。

(5)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甲地还是乙地?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图中画出一条脊线。

(2)图中西北方向的气压中心,其中心气压值约为____百帕。

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该地区为______气团。

(3)在A、B两条锋线中,A代表___锋(冷或暖),B代表___锋(冷或暖)。

这两条锋线与该处的低压中心合为一个大的天气系统,称为_________。

(4)在此季节内,若A锋面的推进速度很快,我国北方地区常会出现___(选择填空)。

A.暴风雪天气B.连阴雨天气
C.沙尘暴天气D.晴朗天气
34.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洋流a、b、c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和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风带和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2)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沿海附近的______渔场等。

(3)若①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表明保护海洋环境需要__________________。

35.读“沿60°N亚欧大陆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的左右两侧标出东西方向。

(2)此时是北半球的___(季节)。

(3)ABC三地气候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

(4)此时控制地的气压中心是______,此时A地是北半球的______中心。

(5)B此时受______影响,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6)C此时盛行______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C4.B5.B6.C7.C8.C9.C10.C11.A12.D13.B14.A 15.D16.C17.A18.C19.B20.A21.B22.B23.B24.B25.B26.C27.C 28.A29.C30.C
二、综合题
31.(1)海沟消亡海岭生长(2)M(3)B(4)CDE海底扩张(5)南极洲美洲32.(1)背斜向斜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3)沉积下降(4)甲(背斜)乙(向斜)(5)甲地背斜为天然拱形,比较坚固;并且不易积水
33.(1)(在图中西北部的高压中心处画脊线,向西、东北、东南三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画都属正确)画图略(2)1040亚洲高压域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极地大陆(3)冷暖锋面气旋(4)C
34.(1)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a c中纬西风东北信风(2)纽芬兰拉布拉多寒流北海道(3)加快了海水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国际协作
35.(1)B处为西C处为东(2)冬季(3)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4)亚洲高压寒冷(5)西风温和湿润(6)西北季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