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西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答案语文

合集下载

山西省长治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通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家醅.(pěi)摒.弃(bǐng)恪.尽职守(kè)B.躯壳.(qiào)枘.凿(ruì)鳞次栉.比(zhì)C.取缔.(dì)沼.泽(zhǎo)随机应.变(yīng)D.讪.笑(shàn)冗.杂(rǒng)相形见拙.(chù)【答案】B【解析】【详解】A. 家醅.(pēi)。

.B. 正确。

C.随机应.变(yìng)。

D. 相形见绌.。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C.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编辑家、教育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D.我们的校刊“芳草地”里面开辟了《教师寄语》、《校园动态》、《习作选登》、《时事之窗》……等多个栏目。

【答案】B【解析】【详解】A引号里面属于连续问,其中的逗号应为问号。

C引号里面的内容是句子的一部分,句号应在引号外。

D 校刊用书名号,栏目名称用引号,引号或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

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提示默写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苏轼)②___________,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楼》杜甫)③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江南》温庭筠)④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_。

(《月下独酌》李白)⑤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⑥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⑦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

(《论诗》赵翼)⑧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019年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6月)

2019年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6月)

2019年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6月)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2019年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测试题(6月)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分120分。

2.答案全部在答题卷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读·书(12分)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行书等。

请欣赏下面这幅作品,并用 楷体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 (1)国破山河在, 。

(《春望》杜甫) (2)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3)城阙辅三秦, 。

(《送柱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4)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张岱) (5) ,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李白) (6)采菊东篱下, 。

(《饮酒》陶渊明)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的诗句是: , 。

(8)《渔家傲秋思》一词中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揭示出将士们思归故乡而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二、读·思(38分)3.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她的眼神澄澈..透明,让欺骗她的人心生愧疚之感。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安路,大路平顺。

C.网友戏虐..地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舌尖上的博览会” D.纽约证券..交易所隆重推出中国乳业概念股。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家长经常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就能未雨绸缪....,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B.网络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屏幕之上,但作品的质量让人堪忧。

C.日落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

D.山中夜晚,月明风清....,徜徉其间人们不免沉醉其间,不忍打破这山间静谧。

5.读语段,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进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是实现五四精神的途径..。

2019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测试题(6月)附答案

2019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测试题(6月)附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一、读·书(12分)1.(2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2.(10分)(1)城春草木深(2)朔气传金柝(3)风烟望五津(4)雾凇沆砀(5)停杯投箸不能食(6)悠然见南山,(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二、读·思(38分)3——13小题 C B B A C C D C C A D三、读·写(70分)14.请结合上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谈谈你对正直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连贯,不少于120字)(7分)(观点明确,思路清晰4分,表达条理1分,语言优美2分)15.(描述画面内容4分,语言生动2分,寓意深刻2分,表达条理1分,字数不够酌情减分。

)答案:邮票的画面中是一只体态丰腴,面带微笑的猪妈妈和四只可爱的猪宝宝,其中三只宝宝正围绕在妈妈身边津津有味地喝着妈妈的乳汁,而另一只猪宝宝却在调皮地玩着妈妈的尾巴,似乎在对妈妈说:“妈妈,妈妈,快跟我玩吧!”在画面的右方印有中国邮政和丁酉年的字样。

整幅画面洋溢着幸福快乐的气氛,寓意着家庭幸福,母慈子孝和乐融融的新年祝愿。

16.(1)评分标准:文从字顺4分,语言优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不少于80字。

(可以使用排比、比喻的修辞)(2)开头往往言简意赅,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示例:“爱挺娇气挺笨挺糊涂的,有很多怕的东西。

”(3)选择任意一个角度,将感悟表达透彻,思路清晰,语言优美。

字数要求不少于150字17.评分说明:(1)作文等级:A等27-30分,B等24-26分,C等21-23分,D等18-20分,E等17分及以下;(2)字数不达600分酌情扣分;(3)错别字每三个扣一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4)要拉开评分差距,对于优秀作文,要勇于打满分。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2019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语文1.书法展上,下面这幅七言律诗..将颈联正确、规范地....书法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请赏读这幅作品,用楷体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宜将利勇追穷(窮)寇,不可沽名学(學)霸王【解析】【详解】要求用正楷字正确、公整、美观地书写颈联。

这是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其次要掌握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注意辨析字形,认清字的结构,不写连笔字,要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地写,谨慎用笔,不要漏写、多写、错写。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遥看是君家,__________。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2)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李白)(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5)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

(《庄子》一则)(7)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深沉的忧愤之情。

(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花草相映、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松柏冢累累(2). (2)城阙辅三秦(3). (3)长风破浪会有时(4). (4)独怆然而涕下(5). (5)晴川历历汉阳树(6).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7). (7)山河破碎风飘絮(8). 身世浮沉雨打萍(9). (8)芳草鲜美(10). 落英缤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3)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3)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3)一、选择题1.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初春的西湖,乍暖还寒。

立春节气已过,冬天却还想把春天紧攥在手里。

但四季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就算冬天使出浑身解.数,终究遏.制不了一朵朵报春花绽放殷.红的笑脸。

A.gèn jiě yì yān B.gèn xiè è yānC.héng jiě è yīn D.héng xiè yì yīn【答案】B【解析】【详解】“亘”读:gèn ,“解” 读:xiè,“遏”读:è,“殷”读:yān。

故选B。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B.④⑥⑦①③②⑤C.④①⑦⑥⑤③②D.⑤⑦⑥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①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②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③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语段是围绕“理”来议论的。

⑤引用俗语提出论点,应为首句;⑥⑦①紧扣论点,联系现实来阐述,“深思”“遐想”“感悟”三者之间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因此,这三句的顺序为⑥⑦①;④句中的“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承上启下;③紧承④句进一步阐述,②句总结。

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2)含解析

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2)含解析

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2)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秀颀.(qí)池沼.(zhǎo)搦.管临朱(nuò)B.窗棂.(líng)菜畦.(qí)猝.不及防(zù)C.澄.清(chéng)栖.息(xī)苦心孤诣.(yì)D.拮.据(jié)隘.口(yì)分.外妖娆(fèn)【答案】A【解析】【详解】B猝cù。

C栖qī。

D隘à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朦胧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飞鸟的飞翔是轻的,而飞鸟的翅膀是重的,鸟用自己的翅膀铸就..了飞翔的快乐。

C.作家们会用手中的笔写下生命的美好,令人向往;画家们会用手中的笔勾勒..生命的美好,如诗如画。

D.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答案】D【解析】【详解】D项,“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使用不恰当。

二、名句名篇默写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离别之情总是能引起诗人的万千感怀。

苏轼《水调歌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及美好祝愿;李商隐《无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难”唱尽离别的无奈与忧伤。

山西省中考语文考前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中考语文考前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中考语文考前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山西省2019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本试题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20分)1.下列注音、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繁衍()舷()窗兴高采烈异曲同工B.干涸()风靡()莫名其妙受益匪浅C.潜()滋暗长雕刻()言笑风生力挽狂澜D.呜咽()栈()桥自出心裁领悟领悟2.下列语句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A.春天像小密斯,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往。

(朱自清《春》)B.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本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里》)C.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D.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市井。

(郭沫若《天上的市井》)3.名著知识填空。

(2分)《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作者在描画这些人物时,特殊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本性。

比方有两位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横的好汉:李逵活泼坦诚、毫无心计、滑稽可爱,而拳打镇关西的则烦躁莽撞、疾恶如仇、粗中有细。

4.仿制划横线的句子续写。

(2分)江山多娇。

语文像一位潇洒的画家,挥洒行云流水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风景秀美的画面。

请看美丽的西双版纳,神奇秀丽;5.下列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在原文中修改。

(2分)生活中的美,有时候纵然片刻,所以它们留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

比如:平静绽放的昙花,稍纵即逝的流星,掠过天空的雁阵,还有跳高划过的弧线……这一切美好的瞬间,无不令人难以忘怀。

6.默写。

(2分)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②安得广厦万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③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⑤ ,无文案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⑥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的诗句展现新陈代谢的自然纪律,王湾《次北固山下》以,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风景,默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精品解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测试题(6月)语文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行书等。

请欣赏下面这幅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书写。

书写字形及顺序应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注意用“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正楷依次认真书写,注意“淡泊”“静”“致”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别字。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

(《春望》杜甫)(2)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4)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张岱)(5)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李白)(6)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

(《饮酒》陶渊明)(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8)《渔家傲·秋思》一词中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揭示出将士们思归故乡而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

【答案】 (1). )城春草木深 (2). 朔气传金柝 (3). 风烟望五津 (4). 雾凇沆砀 (5). 停杯投箸不能食 (6). 悠然见南山, (7). 纷纷暮雪下辕门, (8). 风掣红旗冻不翻。

(9). 浊酒一杯家万里, (10). 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详解】(1)——(6)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柝”“沆砀”“箸”“悠”等字的书写;(7)(8)属理解型默写题。

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要注意“掣”“勒”等字的书写。

3.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她的眼神澄澈..透明,让欺骗她的人心生愧疚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2019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答案山西2019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答案一、基础(20分)1.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请在横线上正确、规范地书写下联。

(2分)上联:挥毫凤舞千山秀下联:pō mò lóng fēi wàn shuǐ téng2.下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阅读使人明理。

”一句中“阅读”是句子的主语。

B.“你记得第一堂语文课的情景吗。

”引号中的句子标点使用正确。

C.“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小小说呢?”一句是反问句。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是并列复句。

3.下面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西游记》突出的艺术手法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大胆奇特的夸张。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题为《旧事重提》,其中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散文是《二十四孝图》。

D.《水浒传》中宋江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所以将“忠义堂”改为“聚义厅”,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

4.正确运用下面四个成语中的任意一个写句子。

(2分)炉火纯青推陈出新潜移默化赏心悦目。

5.阅读下面的文段并从中提炼一个观点。

(不超过10个字) (2分)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

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

每个人都有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像林肯那样百折不回。

每次竞选失败之后,林肯都会激励自己:“这不过是滑了一跤而已,并不是死了爬不起来了。

”这就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更是林肯终于享有盛名的利器。

观点:6.默写 (10分)(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表达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4)在爱国诗歌中,陆游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僵卧孤村不自哀,”抒发了对祖国的炽热之情;文天祥用《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来表现他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陋室铭》一文中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比喻与对偶的手法描绘了微波与无风时水面月光月影的句子是:,。

二、阅读(50分)(一)比较阅读甲、乙两篇作品,完成7-11题。

(13分)观沧海曹操【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乙】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山岛竦峙(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遂许先帝以驱驰(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甲诗与乙文两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不相同: (2分)甲诗 (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 (用原文语句回答)10.关于甲、乙两篇作品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甲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由眼前海上的景色联想到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意境开阔。

B.乙文第①段情深辞切,郑重告诫后主借古鉴今,广开言路。

C.甲诗中“水何澹澹”与“洪波涌起”分别写出了大海在微风下水波动荡的样子和大风鼓动时波澜壮阔的气势。

D.乙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的内容是三顾茅庐的故事,意在追叙先帝知遇之恩,从而启发后主励精图治。

甲诗语言雄浑苍劲,乙文语言则质朴恳切。

请任选一篇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篇作品是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 (3分)(二)阅读说明文,完成12-16题。

(15分)人体的“3秒钟定则”①你也许是一个球迷,那你有没有掐表算过人们在赢球之后的拥抱时间?英国心理学家艾米斯·纳吉可留意过这件事情。

她观看了2019年北京奥运会的21项运动赛事录像,并对赛后运动员与教练、队友、对手之间的拥抱进行了计时,结果发现,来自32个国家的运动员和教练,每次拥抱的时间平均为3秒。

②而此前,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曾表明,人类行为的“3秒钟节奏”在生活中十分普遍:两人握手时的摆动、抚摸孩子的亲昵表示、挥手告别等等,其动作节律要么是3秒钟,要么是3秒钟的倍数;摄影师拍照片时,为一个画面停留的时间通常接近3秒或是其倍数;在田径赛场上,从发出预备令到开始的时间间隔大约3秒钟;交通信号灯由黄变红有3秒钟间歇,这样可使驾车者从容刹车;时间为3秒或3秒倍数的广告镜头是收视效果最好的;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也都遵循3秒钟的节奏,所以听起来非常悦耳。

③不仅如此,我们的许多基本生理活动,如一次呼吸,以及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运行,持续时间也是3秒钟。

④这一现象不仅限于人类。

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某些生理活动也遵循这一规律。

例如,科学家对生活在动物园中的长颈鹿、浣熊、熊猫和袋鼠等动物进行研究后发现,从咀嚼到排便,虽然它们的每一个动作持续时间相当多变,但平均是3秒钟。

⑤凡此种种,让心理学家很早就产生一种猜测:3秒钟间隔也许是人类感知生命的一个基本单位,我们对于“此刻”的感知,大概就倾向于持续3秒钟:这个猜测简称为“3秒钟定则”。

⑥“3秒钟定则”对人类有什么用呢? 你可不要小看这短短的3秒钟:有神经生物学家认为,这一节奏从根本上塑造了人类自身和社会的进化。

如果这个节奏时间缩短,比如缩短到10毫秒,那么尽管我们也许能够对外界潜在的威胁作出更快速的反应,但与之而来的副作用是,我们将时刻生活在恐惧和提心吊胆之中。

在那种情况卞,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颗朝你呼啸而来的子弹,就像能看到一只铅球向你砸来一样。

反之,如果节奏延长到1分钟,那么我们对自然界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将无法作出及时的反应。

例如,当地震发生时,如果需要1分钟才能反应过来,那么没来得及逃跑命可能就丢了。

⑦正是这恰到好处的3秒钟,使我们既能够对外界的威胁适时地作出反应,又能够比较从容地生活--任何改变都可能不利于我们的生存。

⑧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3秒钟节奏”呢?这个秘密或许就藏在我们的大脑中。

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每隔3秒钟要重新调整一次,因为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同时作出反应。

换句话说,客观事物每次作用于人脑并使之作出反应的时间约为3秒钟,不足3秒钟容易出现差错,超过3秒钟则显得多余。

12.用原文语句写出“3秒钟定则”的基本内容。

(2分)请从文中找出两个能显示本文逻辑顺序的关键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第①、②段有何关系?,它们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4分)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分)人体有这么一个“3秒钟节奏”,对其原因,科学家有怎样的推测?这一发现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4分)(三)阅读散文,完成17~22题。

(22分)冬荷①冰掐灭了一湖的波浪。

又冰上加雪。

荷的尸骨就这样狼藉在冰雪的湖面上,肢折头断,东倒西歪,稀稀落落。

②苍凉。

落寞。

好像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大火一样燃了一湖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尖角小荷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

③湖,真的死去了吗?④但是,有一丝荷的清香,悄然潜入心肺,连强大戗人的寒气也无法将其阻断。

⑤在这冰雪的湖上,我与冬荷相识。

⑥红红的朝阳,在远处怯怯地开着。

薄薄的雾气正在散去,远远近近的残荷便从朦胧里渐渐清晰起来。

直的,弯的,拱的,垂的,是荷柄的舞蹈;灰的,黄的,黑的,褐的,是荷叶、莲蓬的存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之周敦颐曾将夏荷喻为“花之君子者也”。

其实,冬荷不是更具有着君子的风骨吗?⑦风寒榨尽了水分算得了什么?失去了丰腴,那就裸露出庄严的筋脉迎接风雪。

曾经硕大舒展的碧叶,有时会干缩成一排排瓦垄状,甚至在垄沿处散布起或大或小、有着黑色边缘的窟窿。

这是被风霜雨雪反复肆虐后留下的创伤吧?乍看这带着黑色边缘的窟窿,好像这荷已经脆得很,一碰就会碎的。

其实不,在这褶皱间的灰色质地里,往往还残留着浅浅的绿,抚摸它,抓它,你会立刻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生命的力量。

天要起风雪,水要结成冰,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躲避肯定是不行,逆来顺受恐怕也不行,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迎上前去。

不要以为荷在冬日里零落。

不是的。

它是迎上前去的勇士,前仆后继时坚守阵地的勇士。

来源教育城中考网⑧有一枚荷叶曾是那样深深地吸引了我。

寒风里,它反扣在一杆斜立于冰雪之中的荷柄旁,仿佛一位持枪披甲的英雄。

它那依然硕大的叶片起伏着,犹如奔腾向前的波涛。

而隆起的筋脉,在太阳下骨骼一样地凸显着,更让这波涛有了山峦连绵的质感。

这如波涛山峦般起伏不息的,不就是勇士容山纳川、吞吐日月的胸膛吗?瞧着它那根植于博大之上的自信与恢弘,我隐隐感到,也许那一湖的浪漫,一湖的自由,一湖的豪情与刚烈,正被这枚荷叶收藏着?⑨还有给我以强烈震撼的那枝冰中的莲蓬。

莲柄早已没入冰雪中,莲头却执拗地伸出在冰面上,面朝着空旷的天空,十七个空了的莲房犹如十七个森然的弹洞。

真是触目惊心。

望着这十七个无言的黑洞,我依稀听到了呐喊与控诉。

它一定有过孕子的艰难与幸福,那十七粒饱满圆润的莲子,肯定蕴含着新鲜而又芬芳的思想。

不然,枯燥狰狞的严冬不会向它施以能够致以死命的寒冷。

但是寒冷又能怎样?饱满的莲子早已植入湖底的泥中。

没有了莲子的莲蓬,仍然勇敢而坚定地面向有着太阳、月亮与星星的明亮的天空,大睁着追求与探寻的眼睛,并让自己那十七个曾经孕育过十七粒莲子的莲房,冲破覆盖的冰雪,成为湖的自由呼吸的通道。

⑩太阳升起来了。

冬日的湖上,荷的故事正没有尽头。

⑾冬的湖上,最热的当是荷了。

冰压不住它,雪也盖不住它。

它总是融化了冰雪,让热的生命在这冰雪的湖面上醒目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