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手册

合集下载

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

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

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一、手册简介本手册旨在为临终关怀从业者、志愿者以及家属提供实用的临终准备和助念指导。

通过了解和掌握手册内容,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为临终患者提供关怀和支持,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以安宁、舒适地度过。

二、临终准备指导1. 病情告知: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医生、家属和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2. 医疗安排:提前安排好患者的医疗护理事项,如预立遗嘱、签署相关医疗文件等。

3. 生活安排:协助患者处理未尽事宜,如财务、家事等。

4. 临终教育: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死亡和临终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现实。

三、心理支持方法1. 倾听与理解: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表达关心和理解。

2. 引导正面情绪: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3. 应对恐惧和焦虑:利用心理疏导、放松技巧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4. 家属心理支持:为家属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面对丧亲之痛。

四、助念技巧与实践1. 了解助念:助念是通过念佛、诵经等方式为临终患者助心安、促往生的一种方法。

2. 助念准备:选择合适的助念人员、熟悉助念内容、调整自身心态等。

3. 助念实践: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采取适当的助念方式,如集体助念、个体助念等。

4. 注意事项:保持助念的适度、适时和适宜,避免过度干扰患者。

五、临终关怀环境布置1. 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安静,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2. 家庭氛围: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

3. 装饰与布置:通过适当的布置让室内环境更舒适、安逸,如摆放花卉、悬挂字画等。

六、与家属的沟通指导1. 倾听与理解:耐心倾听家属的担忧和需求,理解他们的情感。

2. 提供信息:向家属传递关于患者病情和临终关怀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现实。

3. 家属间的协作:鼓励家属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支持。

4. 情绪疏导:对家属进行情绪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悲痛。

临终助念实操手册

临终助念实操手册

临终助念实操手册一、准备阶段1. 了解临终助念的基本理念和意义,以慈悲心和孝顺心为出发点,为临终者提供最好的关怀与帮助。

2. 确定助念人数,最好能够分班轮流进行,保证助念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 准备相关用品,如转经轮、佛像、佛经、佛塔、灯具等,以及适当的音乐和佛号。

二、操作阶段1. 调整临终者的姿势,使其躺卧舒适,最好是吉祥卧的姿势。

如果临终者因身体痛苦需要改变卧姿,应尊重其意愿。

2. 在临终者的枕边放置转经轮,让佛号和佛光加持,为其带来安宁与宽慰。

3. 在助念过程中,可以播放佛号或柔和的音乐,使临终者能够更好地静心放松。

4. 家属和亲友应轮流为临终者念佛号或诵经,以慈悲心和孝顺心专注地为其助念。

5.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临终者头顶上方摆设阿弥陀佛的画像、佛经、佛塔等,为其供七盏灯,最少也要有一盏。

这可以为其在进入中阴界后带来光明和安全感。

6. 断气后24小时内不要触碰亡者,待身体完全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处理。

遗体最好在3天内不要火化,在此期间,家人应持续为其念佛号或诵经。

三、注意事项1. 助念过程中,应保持至诚恳切的心态,专注地为临终者助念,避免分散注意力或产生负面情绪。

2. 在操作过程中,要尊重临终者的意愿和感受,不可强制或干涉其个人空间。

3. 在处理遗体时,应遵循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避免对临终者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

4. 助念过程中,应保持环境的安静和整洁,避免干扰到临终者的安宁与平静。

5. 在整个助念过程中,要注重与临终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意愿,为其提供最好的关怀与帮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为临终者提供最好的关怀与帮助,使其在安宁与平静中度过最后的时光。

同时,也可以为其家属和亲友提供一种心灵上的寄托和安慰。

临终关怀操作手册

临终关怀操作手册

临终关怀操作手册1. 引言临终关怀操作手册旨在为医护人员和家属提供一套全面、专业的操作指南,以便在患者临终阶段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本手册涵盖了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伦理原则,以确保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获得尊严、舒适和关爱。

2. 临终关怀原则2.1 尊重患者意愿在临终关怀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包括治疗方案、疼痛管理、宗教信仰等。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确保患者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2.2 缓解痛苦临终关怀的核心目标之一是缓解患者的痛苦。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适当的疼痛管理和症状控制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临终关怀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还应关注其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

医护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和家属面对生命的终结。

2.4 维护患者尊严在临终关怀过程中,应确保患者保持尊严和自尊。

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身体完整性和个人信仰,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

3. 操作步骤3.1 患者评估在临终关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

评估结果应作为制定关怀计划的基础。

3.2 疼痛管理疼痛管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3.3 症状控制除了疼痛管理,医护人员还应关注患者其他症状的控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便秘等。

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干预措施。

3.4 心理支持和辅导医护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和家属面对临终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挑战。

应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倾听他们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信息和支持。

3.5 沟通和协调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这有助于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关怀,并确保关怀计划的有效实施。

4. 注意事项4.1 尊重患者隐私在临终关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和身体状况得到妥善保护。

临终关怀指导手册

临终关怀指导手册

临终关怀指导手册
临终关怀指导手册是为提供给家庭成员、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等有关临终关怀的信息和指导的手册。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临终关怀指导手册中的内容:
1.临终关怀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临终关怀的概念、涉及的关键原则和目标,以及为何对临终关怀给予重视。

2.沟通技巧: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以支持与患者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包括如何与患者和家属建立信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关切,以及如何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

3.身体和症状管理:介绍如何有效地管理症状和不适,包括疼痛、呼吸困难、恶心、焦虑等,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4.心理和情感支持:提供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的建议和技巧,包括如何处理情绪,帮助他们面对和接受临终的现实,以及讨论患者生命意义和遗愿的可能性。

5.家庭成员支持:提供指导,如何辅导和援助家庭成员应对患者的死亡和丧失,包括如何处理各种家庭动态和冲突。

6.法律和伦理问题:概述与临终关怀相关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包括患者的权利、决策制定、医疗授权和医疗护理计划等。

7.善后事宜:提供指导,如何处理患者的遗体,与丧葬服务提
供者合作,以及为家庭成员提供悲伤和丧失的支持。

除此之外,手册还可能包括有关临终关怀资源和支持组织的联系信息,以便患者和家庭可以获得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临终关怀指导手册的目的是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庭成员在临终阶段获得最佳的支持和关怀。

临终关怀模版

临终关怀模版

南充国慈医院
临终关怀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张培义性别男年龄70 病历号2765
尊敬的患者家属或患者的法定监护人、授权委托人:
您好!您的家人张培义现在自愿来我院内二科住院进行临终关怀治疗。

目前诊断为1,肝癌晚期2,肝功衰竭,3、肺部感染,4、电解质紊乱,5,急低血小板症,6、肾功衰竭?
注:临终关怀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一份归病历中保存,另一份交患方保。

2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3。

揭秘临终关怀内容

揭秘临终关怀内容

临终关怀六种步骤第一步:面对现实,尽力帮助病人过的舒适些或减少痛苦。

第二步化解病人生前与人之间的矛盾。

第三步:别让他们留下遗憾。

第四步:和病人谈谈以前美好时光,也是一种心情释放。

第五步:处理实质性问题,遗嘱公证等身后事。

第六步:临终之际多说安慰的话语、让病人走的放心。

临终关怀六步骤:从身体关怀入手,再到心理关怀、精神关怀、信仰关怀、临终关怀乃至到最后的生死关怀,也就是临终助念。

关怀的主要目的是:要与临终之人建立起共同交流的平台,赢得其信任,从而给予其更大的爱护,最终令其获益,而不是带着某种宗教色彩强迫性地宣传我们的信仰,那不叫临终关怀,顶多可以称为信仰宣传活动,看似好心,但只是引起临终人的反感,反而伤害他。

真正的关怀爱护是平等的、是相互交流的,是维护对方的。

因此,关怀人员想要完成一个成功的关怀,首先必须要与临终人建立起互通的平台,得到心与心的沟通、包容和信任,才能小心护持引导临终人迷茫无知的心,走向解脱之路。

临终可以让非家属来看的。

因人而异:1、我接触的教师、医生,他们连同胞手足都谢绝在场,现场只留儿女。

2、他们从卧床开始就谢绝任何来访,排斥探望,拒绝一切医疗。

临终关怀病房是允许家属探望的。

临终关怀病房的宗旨就是认病人在人生的道路末期,能尽量减少痛苦,感受到家属的爱,并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养老院大揭秘:临终关怀到底是怎么回事?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有的老人能在毫无痛苦的睡梦中安详离去,而有的人则有可能在全身疼痛神经崩溃地挣扎中离去,这种情况就是亲属看的也痛彻心扉,有时产生的精神压力也能让家属神经崩溃,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

相对于老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极其悲哀的离去方式。

因此,临终关怀就很有必要了,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养老院或者说医养结合的养老中心,一般都有一项针对临终老人的特殊服务: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对6个月以内濒临生命终点的人所做的照护安排,主要有三个目的。

第一,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临终关怀手册.docx

临终关怀手册.docx

编号:临线关怀手册患者姓名: _____________年一月一日至年一月一日______________ 医院安宁病房安宁护理首页姓名性别出生时间 _年月一日年龄婚姻职业 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国籍身份证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生电省(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 县(区)户1«居住地市区街道_路—号 _______________ 富工作单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姓名与患者关系联系地_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电话(手机):入院日期 ______ 年月∏死亡日期年月日共住院天住院费用总计其中:床位费:元:药品费:元护理费:元;治疗斑:元入院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亡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亡小结.i.∙ / >:帆"!”"、)½ .⅛ * 工余您在我们详细解择说明后,已充分了解并同意:•、安宁护理是环节和医疗措施及护理方法,尽可能暧解新想的身心痛苦,并提高病患的生存质批.二、安宁护理以完整的医疗团队,如医师、护理人员、社区、宗教人m及义工等,提供病患及家属所编要的照顾.三、为避免增M患者临终时受的折磨及痛苦,因此您同意放弃:口胸外心脏按压口强新药物口呼吸兴奋剂口静脉补液口升血压药物四.为了使安宁护理团队旎够给病患及家域提供更完善的医疗和照顾.请患者和家属务必做到:L患者知道:口诊断口病情严重程度:口是口否2.患苕接受临终美怀安宁护埋模式口3.家强接受临终关怀安宁护理模式口I.在患病住院期间,家属和亲友应共同参与照顾,关心患者。

代、作为安宁护理新房,我们主要收治预期生存期为三个月以内的患者。

临终关怀(去世后家属办理流程)健康教育

临终关怀(去世后家属办理流程)健康教育

临终关怀(去世后家属办理流程)健康教育
病人死亡后,家属要尽量控制情绪,不要在病房放声大哭,以免给其他病人造成心理压力。

病人病故后家属应及时办理相关事宜,不宜将死者遗体放置太久。

(一)遗体护理
1.家属要节制悲痛,协助护士作好遗体料理,拔除身体携带管道,做好遗体的擦洗工作,以代表对死者的尊敬。

2.若需要将遗体暂时保存在医院太平间,护士需要跟太平间联系,家属随同管理太平间的工作人员,将遗体送至太平间,办理遗体保存手续。

3.清点遗物,如亲属不在场,将由2名护士清点登记保管,待亲属前往认领或交死者单位代为保存。

(二)注销流程
1.遗体护理之后,要持经管医生开具的死亡证明书或火化证明,加盖医院公章。

2.凭医院死亡证明或居委会证明到火葬场开火化证明。

3.凭火化证明、户口簿到派出所销户。

4.凭火化证明到社保办理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

5.有商业保险的凭前面医院死亡证明或居委会证明、火化证明、销户证明到保险公司进行赔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8
4
2
1
营养况

体重下降
轻度消瘦 中度消瘦
重度消瘦

15
<10% 8
<20% 4 <30% 2
<40% 1
脏器况 无损伤 非重要脏器损伤 一个重要脏 两个重要脏 多个重要脏器

15
5
器损伤 3 器损伤 2
损伤 1
内 水肿④


8
下肢浮肿 5
全身水肿 伴胸、腹水 胸、腹水伴呼吸
3
2
限制 1
功 能 神志
清醒 8
淡漠 眼神呆滞 5
嗜睡 3
昏睡 <30①
深度昏迷或回 光返照 <10⑤
尿量
正常
略减
减少>400 少尿<400
无尿<100
ml/日
2
<800 1
0
<30
<20
体温
正常 2
发热 1
<36.5℃ >38℃ 0
<36.℃
<35.℃或回光
>39℃ <30 返照 <30
血压

命 S/mmH

g
征 心率
次/分
患者/监护人/签字: 联系电话/手机: 医生/护士:
身份证号码: 联系地址:
年月日
安宁护理计划书
一、基本情况
1.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民族
2.文化程度
①文盲 ②小学 ③初中 ④高中、中专 ⑤大专以上
3.职业
①工人 ②机关干部 ③教师、技术人员 ④医务人员 ⑤商业人员 ⑥其他
4.婚姻
5.①夫妻关系和谐 ②夫妻关系不和谐 ③丧偶 ④离婚 ⑤未婚
D.嗅觉 ①正常 ②减弱 ③丧失
四、生活状况
1.饮食 ①普食 ②软食 ③半流质 ④流质 ⑤禁食
2.食欲 ①正常 ②增加 ③下降 ④厌食 ⑤恶心呕吐 ⑥拒食
3.近期体重 ①无变化 ②增加 ③下降
4.睡眠 ①正常 ②入睡困难 ③易醒 ④失眠
5.排泄 ①排便 次/天,性状
②排尿——正常、减少、困难、无尿
6.烟酒嗜好
二、疾病情况
1.疾病主要诊断
病程 年 月
2.诊断医院
3.入院方式
①担架 ②轮椅 ③步入 ④扶人
4.过敏史
①无 ②有 药物
食物
5 简单病史
三、护理检查
1.生命体征
①T ②P ③R ④Bp
2.意识状态
①清醒 ②模糊 ③嗜睡 ④昏迷
3.皮肤黏膜
A.颜色 ①正常 ②潮红 ③苍白 ④发绀 ⑤黄染 ⑥皮疹 ⑦出血点
5.月收入
①少于 500 元 ②500—900 元 ③900 元以上
6.医疗费用来源
①医保 ②全额报销 ③老人自费 ④子女亲戚支出 ⑤社会统筹
7.子女情况
①无子女 ②一个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
8.宗教信仰情况
①无 ②基督教 ③天主教 ④佛教 ⑤道教 ⑥伊斯兰教
9.患者居住情况
①独居 ②两老独居 ③两代同堂 ④三代同堂 ⑤其他
8 对镇痛要求情况
①随时给予止痛药 ②难以控制时给予止痛 ③不要求
(二)对“死亡”的态度
1.患者对自己病情知晓程度
①已知自己病入膏肓,不可救治 ②不知道 ③稍知 ④详情不知
2.患者对死亡话题谈论
①常谈论 ②有时谈 ③偶尔谈 ④从不谈
3.患者对死亡恐怖情况
①非常恐怖 ②较恐怖 ③不很恐怖 ④一点也不恐怖
4.患者打听病情情况
①经常四处打听 ②偶尔打听 ③对病情关心 ④拒绝知道病情
5.患者对自己钱财关心程度
①经常关心 ②较关心 ③较不关心 ④不关心
6.患者对子女家属情况关心程度
①经常关心 ②较关心 ③不关心
(五)对子女家属要求情况
1 患者希望子女家属时刻陪伴身边程度
①经常迫切 ②较迫切 ③不迫切 ④没有愿望
如一患者表现为点头呼吸。心率<55、次/分,体温<36.℃确定评估分为>10;仅有后两者时,初评
估分为<30 分,仅有体温<36.℃时,考虑评估分为<30 分。
②重要脏器指对生命延续有明显影响的脏器,如:心、肝、肺、肾、脑,损伤包括脏器移植和(或)
功能衰(减)退。
③考虑社区基层单位和家庭病房特点,恶病质表中仅以“消瘦”为评估内容,不涉及实验室指标。
安宁护理患者生理问题评估
姓名
序号
序号 意识状况描述(1~4)
计划及护理记录表(一)
生命征象变化及护理

呼吸
血压心跳体重
(形状、色、量
状况描述 次数(分)
疼痛 (部位、性质、强度、频率)
水肿 (部位、程度)
恶心
呕吐 (色、量)
腹胀
签名
9
计划及护理记录(二)
日期
排便
尿液
食欲
(饮食、量、种类) 性质、量、
正常 2
正常 2
<平时值 20% 1⑥
大致正常 1
<100mmHg <80mmHg
0
<30
>100 或<60 >130 或<55
0
<30
<70mmHg <20
HR<45 次/分 <10
呼吸
正常
后动后促>22
平卧时
>30 或<10 张口点头样<8
次/分
8
5
促>22 3
<30
<10
总分
注 ①大粗线为限定分数内容,符合 1 项者初定,符合 2 项者初定,符合 3 项者确定,以值小者为准,
家属意见
安宁护士签字 年月
床位医师签字

年月
家属签字 日
总护士长签字
病区主任签字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半月后对计划评估、反馈调整意见
专职安宁护理人员计划书
床位经治医师计划书
家属意见
安宁护士签字
床位医师签字
年月 日
年 月 日 家属签字
总护士长签字
病区主任签字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初步疼痛评估表
病人姓名
①非常满意 ②较满意 ③不满意 ④无所谓
3.对宗教人士关心的迫切性
①非常强烈 ②较强烈 ③不强烈 ④不此要求
4.患者对社区义工(志愿者)的要求
①有此要求 ②无此要求 ③社区义工 ④大、中学生 ⑤文艺人员
5.对朋友探望的迫切性
①非常强烈 ②较强烈 ③不强烈 ④不此要求
医院
专职安宁护理人员计划书
床位经治医师计划书
④“下肢水肿”指腿、足部任一侧,段的水肿。“胸腹水伴呼吸限制”指大量胸、腹水时引起呼吸
困难。
⑤“回光返照”指患者晚期癌肿或其他慢性衰竭性疾病的患者,在临终弥留时,出现短期的“食欲增加、
精神亢奋、神志转清、开口说话、思维清晰、肢体徐动”等现象,1~3 天后病情危急转直下,出现死亡。
⑥血压的平时值指发病以前,血压在同样条件下的平均(3 次以上)测定数值。
5.循环系统
心律 ①规律 ②异常
6.消化系统
A 肠道症状 ①恶心 ②呕吐(颜色 性质 )
③灼烧感 ④腹痛腹胀(部位
性质

B 腹部 ①软 ②肌紧张 ③压痛或反跳痛 ④触及包块
C 腹水 ①无 ②有 ③腹围 cm
7.认知/ 感觉
A.疼痛 ①无 ②有 ③部位或性质
B.视力 ①正常 ②远视 ③近视 ④失明
C.听力 ①正常 ②耳鸣 ③耳聋
注意力
九、治疗计划
十、其他附注
□其他
安宁病房生命末期临终轨迹评价表
评价 项目
评价时间 初评 周评 月评
坐立 自主行走
搀扶走
大多卧床 卧床及坐靠 仅有肢体徐动
行走
15
8
4
2
1
基 摄入
正常
150 克以下
少量流质 少量嗫取
口唇微动
本 半流/天
15
8
4
2
1
体 自理

大部分自理
仅能抓勺
全护理
仅会吞咽
能 生活
性别
年龄
诊断
病历号码
医师
评估护士
评估日期
一、疼痛部位:请标明部位:“内”或“外”以及延伸部位
病房及床号
二、疼痛强度:无痛
痛不欲生
目前疼痛
最疼痛
最轻时
可忍受度
三、疼痛反应:
□逃避按摩 □呻吟 □愁眉苦脸 □屈身 □不敢移动
四、疼痛性质
□刺痛
□刀割痛
□钝痛
□间歇痛
□抽搐痛 □感觉时常痛 □烧灼痛 □其他
五、疼痛时间
1.多久以前开始疼痛?
2.每次疼痛维持时间?
3.疼痛频率(多久痛 1 次)
4.一天最痛的时候。
六.什么方法可稍缓解疼痛
□按摩 □热敷 □冷敷 □不动 □不触碰 □其他
七、什么时候或动作会增加疼痛
□按摩 □触碰 □移动 □饮食 □其他
八、疼痛造成的影响
伴随症状(如:恶心等)
睡眠
食欲
活动
情绪(如:愤怒、哭泣、自杀意图等)
8.患者对自杀行为表现
①经常有 ②有时有 ③偶尔有 ④从未有过
9.患者希望临终地点在
①二、三级医院 ②养老院 ③老年护理院 ④自宅
10.患者对死亡态度
①承认自己面临死亡,是自然规律的结局 ②无可奈何,是“天意”命运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