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植物名录
黄河三角洲六种重要野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介绍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7 — 0 9 基金 项 目 : 中 国 海 洋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科 研 资 助 项 目( AO C Z
Ru g o s a Hi b i s c u s Ca k e
M O Da - me i , W ANG Bi - j u n , YANG j u n 。
( 1 . Co l l e g e o f Fo od Sc i e nc e a nd Te c hn ol o gy, Yun na n Agr i c ul t ur a l Un i ve r s i t y, Kun mi ng, Yu n
DA 2 0 1 2 0 4 )
1 基本特征 与药用价值
1 . 1 柽柳 ( T a m a r i x c h i n e n s i s L o u பைடு நூலகம் )
第 一 作 者简 介 : 邵秋玲 ( 1 9 6 7 一 ) , 女, 山东省 东营 市人 , 硕士 , 研 究 员 ,从 事 耐 盐 植 物 研 究 。 E — ma i l :s h a o q i u l i n g@
邵 秋玲 , 谢 小丁。 , 刘 玉新 ( 1 . 山 东省 东营市农 业科 学研 究 院 , 山 东 东营 2 5 7 0 9 1 ; 2 . 东营职 业 学院 , 山 东 东营 2 5 7 0 9 1 )
摘要: 为 使 人 们 对 黄 河三 角 洲野 生耐 盐 药 用植 物 引 起 足 够 的 重视 , 对黄河三 角洲野 生的、 分布数 量大 、 药 用 价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盐碱地的严重挑战。
盐碱地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成分过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盐碱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始进行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的筛选工作。
一、盐碱地的挑战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东部的黄河入海口位置,地势平坦,水系发达,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地处黄河下游地区,加上历史上的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了广泛的盐碱地问题。
盐碱地不仅土壤肥力低下,还含有大量的盐分和碱性成分,对大部分作物生长都产生着不利影响。
二、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的筛选为了解决盐碱地的问题,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始进行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的筛选工作。
在耐盐牧草的选育方面,科研人员首先从世界各地收集到各种资源,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和室内培育测试,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盐碱地生长的牧草品种。
这些牧草品种需要在高盐碱度条件下依然能够正常生长,同时能够提供优质的饲料和保护土壤功能。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选育出了一批耐盐牧草品种,如碱地碱芒、盐地碱茅、碱地梭梭等。
这些耐盐牧草品种在地方推广应用后,显示出了良好的生长状况和经济效益,成为盐碱地区的重要生态植被。
除了牧草,经济作物的筛选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科研人员在进行筛选时,需要考虑到作物对盐碱地的适应能力、产量和品质等因素。
通过大规模的试验和研究,已经选育出了一些适应盐碱地生长的经济作物品种,如盐碱地水稻、盐碱地油菜、盐碱地花生等。
这些作物品种在盐碱地生长稳定,产量丰富,产品质量良好,为盐碱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选择。
三、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在筛选出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的黄河三角洲地区还进行了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工作。
综合治理包括调整种植结构、改良土壤、提高排水系统、科学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植物名录

耐盐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中的应用黄河三角洲有大面积的滨海盐碱地,仅东营市就有33.3万hm2。
其土壤含盐量多在0.4%~3%,甚至更高。
绝大多数绿化植物在此栽植会受到严重胁迫,甚至无法存活,进行常规绿化困难极大。
过去曾采用工程措施改良土壤和隔离换土等方法,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绿化问题。
针对滨海盐碱地的自然状况和目前的绿化现状,我们认为,选择、利用耐盐植物作为绿化树种将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的主要途径。
1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概况黄河三角洲是黄河人海口的扇形冲积平原,土地资源极其丰富。
但由于成陆时间较短,成陆前受海水长期浸渍,成陆后由于受到海潮的淹没,整个土体上下都含有大量的盐分,属典型的滨海盐渍土,土壤改良极其困难由于大部分土地由黄河泥沙沉积而成,土壤中水稳性团粒结构少,漏水漏肥,毛管作用强烈,表层土壤易积盐土壤养分含量低,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少,土壤瘠薄,也是严重制约绿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该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
平均气温12.1℃~13.1℃,极端最低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41. 9℃。
平均降水量560~590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
雨热同期,表现为春早多风、夏涝炎热、晚秋干早凉爽、冬季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年均蒸发量大约在1900mm左右。
由于地下水位高,潜水矿化度大,地下水中可溶性盐(以氯化物为主)随着水分蒸发,在土壤表层呈现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季又积盐的水盐运行规律。
2盐碱地绿化的现状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滨海盐碱地绿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总的来说大致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用工程措施改良土壤,然后进行常规绿化二是选择不同耐盐范围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盐渍土壤。
前者采用工程措施,挖排碱沟、蓄淡压碱、引黄压碱,待土壤含盐量下降后,再进行常规绿化,效果显著,但是造价太高,又加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这些有限的水资源,已不能维持已开发土地的压碱和灌溉,更谈不上进一步扩大面积,不能巩固开发成果,有一定的局限特性。
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乡土植物种类及生态价值研究

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乡土植物种类及生态价值研究左明;张士华;刘艳芬;高渭;董洁【摘要】描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乡土植物的种类及生态价值.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乡土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灌木和乔木零星分布.主要耐盐乡土植物有芦苇、盐地碱蓬、柽柳和旱柳等.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乡土植物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主要包括: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固碳增汇,补偿碳排放;防治重金属等污染;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改良盐渍土.【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年(卷),期】2014(033)003【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乡土植物;耐盐;生态价值;盐地碱蓬【作者】左明;张士华;刘艳芬;高渭;董洁【作者单位】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由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而成,在成陆过程中,不断受到黄河改道、海水侵袭潜浸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盐土为主要土壤类型之一[1-2]。
独特的土壤条件造就了特殊的植被类型,盐生植物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3-4]。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的总称[5]。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带和城市绿化运用外来植物较多,而乡土植物的研究及应用容易被忽视。
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生乡土植物的主要种类,并对分布最广的几种盐生乡土植物如柽柳、芦苇、盐地碱蓬、旱柳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耐盐性和生态价值研究。
1 盐生乡土植物主要种类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分布的盐生植物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
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例,耐盐植物种类计有73种,占保护区植物总种数的37.8%[6]。
黄河三角洲五个耐盐树种苗木生物量比较

黄河三角洲的奇草异木

黄河三角洲的奇草异木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寸草不生的白花花的盐碱荒地经,还有生长着稀疏植物的地段,有的地方已被自然植被全部覆盖。
其实这就是一个漫长的自然演替过程活生生的体现。
在盐碱度最高的地方,最早由盐地碱蓬先期居住下来,随着其群体的扩大,覆盖度不断增加,植物种类逐渐开始多了起来。
随后来到的有獐茅(马绊草)、柽柳、芦苇等植物。
当这些植物茂盛生长后,土地的盐碱程度也慢慢下降,其它的植物边陆续来此定居。
最后这些地段的土壤盐量会最终稳定在0.6%~0.8%左右。
这种盐量下,普通的植物仍不能正常生长,但大多数的盐生植物却能生长良好。
于是这里就会有丰富繁多的植物形成黄河入海口的独特的植被景观。
初步统计,黄河三角洲自然分布植物有维管植物64科、185属、318种,包括栽培植物共计约500种。
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个性鲜明,能代表黄河三角洲地区植物特点的性部分种类。
1、荒滩一岁三度春—柽柳漫步东营原野荒滩,柽柳树随处可见,有的三丛五株,生在路边沟旁;有的团簇百株,攀枝连理,蓬勃向上;更多则是密密匝匝的平铺开去,苍干层叠簇拥,翠枝柔顺,花繁叶茂。
成为黄河口的一大奇观。
柽柳不是柳,因其枝条纤枝细下垂,迎风飘曳如柳枝而得名。
因为新生枝条皮色发红,很多人称之为红柳,又因为其每年开三次花,所以也叫三春柳。
他还叫观音柳、山川柳等。
柽柳为柽柳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它的叶子变得很小,像鳞片一样密生于枝上,每个叶子只有1—3毫米长。
在绿色的嫩枝顶部生出圆锥形的花序,花小而密,粉红色,淡雅俏丽。
柽柳极耐盐,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天然柽柳是唯一的自然分布的木本植物。
在海滩重盐碱地带呈灌木丛状大片分布,为海滩自然形成灌木林的先锋树种。
在黄河口自然保护区,就有675公顷的天然柽柳林。
有趣的是,柽柳能够通过自身的特殊结构将吸入体内的盐分排出体外,来防止受到盐的伤害,植物学家把这类植物称为泌盐植物,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它的嫩枝上挂着的晶莹小盐粒。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及抗盐能力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 , u aoA hi g . c 20 , (0 : 7 ,67 J r lf nu A n Si 083 2 )8 585 on . 6 5
责任编辑
郑丹丹
责任校对
卢瑶
黄 河 三 角洲 盐 渍 土 园林 绿 化植 物 种 类及抗 盐 能 力 调查
化土壤 , 为当地 园林 绿化 的主要 限制 因素 。 成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研 究对象 .
调查于 20 0 7年 3~1 2月在黄河 三角洲地 区
6个 盐渍化 县市 ( 州 市 、 营市 及沾 化 、 利 、 津 、 口 4 滨 东 垦 利 河
个 城 区) 进行 ( 1 。以盐 碱地 中生 长 3年 以上 的成龄 园林 图 )
2 1 耐 盐渍土绿化 植物种类 及耐盐评 价 2 0 . 0 7年 4月对不
表 1 植 物 耐盐 程 度 分级
Ta l Gr d fs l t l r n e pl n b e1 a e o a t o e a c a t
信、 无棣 、 沾化 、 垦利 、 利津 、 口等 城 区皆有不 同比例 的盐 渍 河
0 1 6 1 ( o 8 2 0 5 5— 1 57— 6 1 20 )0— 87 0
吐 n 0 rS l e ak i e Toe a c 0 fn ai — a lr n e n l l n
La d c p l n si ai eS i 0 h l w  ̄ r Det n e I n s a e P a t S l ol f e Yel Ri e l a d t n n t o a h
黄河 三 角洲 系黄 河 冲淤形 成 的平 原地 区 , 地势选 。评价 筛选 指标参 考赵 可 结合 夫等 的划分 方法 。结 合植物 的生 长发育 状况 , 物 的耐 将植
黄河三角洲野生植物名录

黄河三角洲野生植物名录1. 木贼科 Equisetaceae1. 问荆 Equisetum arvense L.2. 节节草 Hippochaete ramosissima (Desf.) Boerner2. 铁角蕨科 Aspleniaceae3. 北京铁角蕨 Asplenium pekinense Hance3. 萍科 Marsileaceae4. 萍 Marsilea quadrifolia L.4. 满江红科 Azollaceae5. 满江红 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5. 麻黄科 Ephdraceae6. 草麻黄 Ephdra sinica Stapf.7. 木贼麻黄 Ephdra equisetina Bge.6. 桑科 Moraceae8. 桑 Morus alba L.9. 拓树 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10. 大麻 Cannabis sativa L.11. 草 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7. 蓼科 Polygonaceae12. 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 L.13. 两栖蓼 Polygonum amphibium L.14. 红蓼 Polygonum orientale L.15. 酸模叶蓼 Polygonum laphathifolium L.16. 水蓼 Polygonum hydropiper L.17. 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18. 西伯利亚蓼 Polygonum sibiricum Laxm.19. 齿果酸模 Rumex dentatus L.8. 藜科 Chenopodiaceae20. 盐角草 Salicornia europaea L.21. 滨藜 Atriplex patens (Litv.) Iljin22. 中亚滨藜 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23. 灰绿藜 Chenopodium glaucum L.24. 杂配藜 Chenopodium hybridum L.25. 小藜 Chenopodium serotinum L.26. 地肤 Kochia scoparia (L.) Schrad27. 碱蓬 Suaeda glauca (Bge.) Bge.28. 盐地碱蓬 Suaeda salsa (L.) Pall29. 猪毛菜 Salsola collina Pall.30. 无翅猪毛菜 Salsola komarovii Iljin9. 苋科 Amaranthaceae31. 反枝苋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32. 绿穗苋 Amaranthus hybridus L.33. 凹头苋 Amaranthus lividus L.34. 皱果苋 Amaranthus viridis35. 喜旱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36. 青箱 Celosia argentea L.37. 鸡冠花 Celosia cristata L.10.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38. 紫茉莉 Mirabilis jalapa L.11.马齿苋科 Portulacaceae39. 马齿苋 Portulaca oleracea L.40. 大花马齿苋 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41. 土人参 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12.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42. 蚤缀 Arenaria serpyllifolia L.43.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L.44. 拟漆姑 Spergularia marina (L.) Griseb.45. 鹅肠菜 Malachium aquaticum (L.) Fries.46. 繁缕 Stellaria media (L.) Cyr.47. 麦瓶草 Silene conoidea L.48. 王不留行 Vaccaria segetalis (Neck.) Garcke13.金鱼藻科 Ceratophyllaceae49. 金鱼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14.毛茛科 Ranunculaceae50. 石龙芮 Ranunculus sceleratus L.51. 茴茴蒜 Ranunculus chinensis Bge.52. 水毛茛 Batrachium bungei (Steud.) L. Liou53. 水葫芦苗 Halerpestes cymbalaria (Pursh.) Green.15.罂粟科 Papaveraceae54. 土元胡 Corydalis humosa Migo.55. 地丁草 Corydalis bungeana Trucz.16.十字花科 Cruciferae56. 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57. 光果宽叶独行菜 Lepidium latifolium L. var. affine C. A. Mey58. 荠菜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59. 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60. 菜 Rorippa indica (L.) Hiren.61. 风花菜 Rorippa globosa (Tuecz.) Hayek62. 盐芥 Thellungiella salsuginea (Pall.) O. E. Schulz.63. 小盐芥 Thellungiella halophila (C. A. Mey.) O. E. Schulz.64. 离子芥 Chorispora tenella (Pall.) D.C.65. 涩芥 Malcolmia africana (L.) R. Br.66. 花旗杆 Dontostemon dentatus (Bge.) Ledeb.67. 糖芥 Erysimum bungei (Kitag.) Kitag.17.景天科 Crassulaceae68. 瓦松 Orostachys fimbriatus (Turcz.) Berger.18.蔷薇科 Rosaceae69. 朝天委陵菜 Potentilla supina L.70. 委陵菜 Potentilla chinensis Ser.71. 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72. 杜梨 Pyrus betulaefolia19.蝶形花科 Faqbaceae73. 白香草木樨 Melilotus albus Desr.74. 黄香草木樨 Melilotus officinalis (L.) Desr.75. 印度草木樨 Melilotus indicus (L.) All.76. 紫苜蓿 Medicago sativa L.77. 白车轴草 Trifolium repens L.78. 红车轴草 Trifolium pratens L.79. 野大豆 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80. 达胡里胡枝子 Lespedeza davurica (Laxm.) Schindl.81. 鸡眼草 Kummerowia striata (Thunb.) Schindl.82. 救荒野豌豆 Vicia sativa L.83. 田皂角 Aeschynomene indica L.84.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85. 刺果甘草 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86. 紫穗槐 Amorpha fruticosa L.87.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L.88. 田菁 Sesbania cannabina Pers.89. 米口袋 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 Bge.90. 狭叶米口袋 Gueldenstaedtia stenophylla Bge.91. 光滑米口袋 Gueldenstaedtia maritima Maxim.92. 糙叶黄芪 Astragalus scaberrimus Bge.93. 直立黄芪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94. 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20.酢浆草科 Oxaliaceae95. 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L.21.牦牛儿苗科 Geraniaceae96. 牦牛儿苗 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22.蒺藜科 Zygophyllaceae97. 白刺 Nitraria sibirica Pall.98. 蒺藜 Tribulus terrestris L.23.苦木科 Simaroubaceae99. 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24.楝科 Meliaceae100.苦楝 Melia azedarach L.25.大戟科 Euphorbiaceae101.乳浆大戟 Euphorbia esula L.102.猫眼草 Euphorbia lunulata Bge.103.地锦 Euphorbia humifusa Willd.104.斑地锦 Euphorbia supina L.105.铁苋菜 Acalypha australis L.106.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26.鼠李科 Rhamnaceae107.酸枣 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ge.) Hu et F. Chow 27.葡萄科 Vitaceae108.蛇葡萄 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 Trautv.109. 叶蛇葡萄 Ampelopsis humulifolia Bge.110.白蔹 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 Makino.111.乌蔹莓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112.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et Zucc.) Planch.28.锦葵科 Malvaceae113.蜀葵 Althaea rosea (L.) Cavan.114.苘麻 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115.锦葵 Malva sinensis Cavan.116.野西瓜苗 Hibicus trionum L.117.木槿 Hibicus syriacus L.29.柽柳科 Tamaricaceae118.柽柳 Tamarix chinensis Lour.30.堇菜科 Violaceae119.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Cav. Lcons et Descr.120.早开堇菜 Viola prionantha Bge.31.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121.沙枣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32.柳叶菜科 Onagraceae122.小花山桃草 Gaura parviflora Douglas123.月见草 Oenothera erythrosepala Borb.33.小二仙草科 Haloragidaceae124.狐尾藻 Myriophyllum spicatum L.125.轮叶狐尾藻 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34.伞形科 Umbelliferae126.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hk.127.野胡萝卜 Daucus carota L.128.水芹 Oenanthe javanica (Bl.) D.C.129.蛇床 Cnidium monnieri (L.) Cuss.130.滨蛇床 Cnidium japonicum Miq.131.珊瑚菜 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35.报春花科 Primulaceae132.点地梅 Androsace umbellata L.133.小叶星宿菜 Lysimachia parvifolia Franch.36.白花丹科 Plumbaginaceae134.中华补血草 Limonium sinense (Girard.) O. Kutze.135.二色补血草 Limonium bicolor (Bge.) O. Kuntze.37.龙胆科 Gentianaceae136. 菜 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O. Kuntze.38.夹竹桃科 Apocynaceae137.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138.罗布麻 Apocynum venetum L.39.萝科 Asclepiadaceae139.杠柳 Periploca sepium Bge.140.萝 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kino141.鹅绒藤 Cynanchum chinensis R. Br.40.旋花科 Convolvulaceae142.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143.打碗花 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 ex Roxb.144.肾叶打碗花 Calystegia soldanella (L.) R. Br.145.田旋花 Convolvulus arvensis L.146.圆叶牵牛 Pharbitis purpurea (L.) Voigt.147.牵牛 Pharbitis hederacea (L.) Choisy148.裂叶牵牛 Pharbitis nille (L.) Choisy41.紫草科 Boraginaceae149.斑种草 Bothriospermum chinense Bge.150.多苞斑种草 Brothriospermum secundum Maxim.151.鹤虱 Lappula myosotis V. Wolf.152.砂引草 Messerschmidia sibirica L.153.附地菜 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nth. ex Baker et Moore 154.钝萼附地菜 Trigonotis amblyosepala Nakai et Kitag.42.马鞭草科 Verbenaceae155.荆条 Vitex negundo L. 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156.单叶曼荆 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43.唇形科 Labiatae157.夏至草 Ligopsis supina (Steph.) Ik.-Gal. ex Knorr.158.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159.錾菜 Leonurus pseudomacranthus Kitag.160.水苏 Stachys japonica Miq.161.地笋 Lycopus lucidus Turcz.162.石荠 Mosla scabra (Thunb.) C.Y. Wu et H.W. Li163.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L.164.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165.荔枝草 Salvia plebeia R. Br.44.茄科 Solanaceae166.洋金花 Datura metel L.167.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 L.168.紫花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 L. var. tatula Torrey.169.毛曼陀罗 Datura innoxia Mill.170.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171.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172.酸浆 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 (Mast.) Makino173.苦 Physalis angulata L.174.龙葵 Solanum nigrum L.175.青杞 Solanum septemlobum Bge.45.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176.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 Libosch.177.婆婆纳 Veronica didyma Tenore.46.胡麻科 Pedaliaceae178.胡麻 Sesamum indicum L.47.列当科 Orobanchaceae179.列当 Orobanche coerulescens Steph.180.中华列当 Orobanche mongolica G. Beck.48.车前科 Plantaginaceae181.平车前 Plantago depressa Willd.182.车前 Plantago asiatica L.183.大车前 Plantago major L.49.茜草科 Rubiaceae184.茜草 Rubia cordifolia L.185.猪殃殃 Galium aparine L.186.四叶 Galium bungei Steud.50.葫芦科 Cucurbitaceae187.小马泡 Cucumis bisexualis A.M. Lu et G.C. Wang ex Lu et Z.Y. Zhang 51.菊科 Compositae188.碱菀 Tripolium vulgare Nees189.阿尔泰狗哇花 Heteropappus altaicus (Willd.) Navopokr.190.紫菀 Aster tataricus L. f.191.一年蓬 Erigeron annuus (L.) Pers.192.小蓬草 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193.旋复花 Inula japonica Thunb.194.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195.小花鬼针草 Bidens parviflora Willd196.苘蒿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197.鳢肠 Eclipta prostrata (L.) L. Mant.198.菊芋 Helianthus tuberosus L.199.海州蒿 Artemisia fauriei Nakai200.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201.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202.青蒿 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203.艾蒿 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204.牛蒡 Arctium lappa L.205.飞廉 Carduus crispus L.206. 泥胡菜 Hemistepta lyrata Bge.207.大蓟 Cirsium japonicum D.C.208.大刺儿菜 Cirsium setosum (Willd.) M.B.209.刺儿菜 Cirsium segetum Bge.210.蒙古鸦葱 Scorzonera mongolica Maxim.211.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212.白缘蒲公英 Taraxacum platypecidum Diels.213.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us L.214.抱茎苦荬菜 Ixeris sonchifolia (Bge.) Hance215.匍匐苦荬菜 Ixeris repens (L.) A. Gray216.苦菜 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52.菖蒲科 Typhaceae217.东方香蒲 Typha orientalis Presl.218.小香蒲 Typha minima Funk.219.狭叶香蒲 Typha augustifolia L.53.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220.浮叶眼子菜 Potamogeton natans L.221.竹叶眼子菜 Potamogeton malaianus Miq.222.小叶眼子菜 Potamogeton cristatus Regel. et Mack.223.菹草 Potamogeton crispus L.224.川蔓藻 Ruppia rostellata Koch.54.茨藻科 Najadaceae225.大茨藻 Najas marina L.226.小茨藻 Najas minor All.55.泽泻科 Alismataceae227.泽泻 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 var. orientale Sam.228.慈姑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56.水鳖科 Hydrocharitaceae229.水鳖 Hydrocharis dubia (Bl.) Backer230.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L.f.) Rich.231.苦草 Vallisneria spiralis L.57.禾本科 Gramineae232.羊茅 Festuca ovina L.233.硬质早熟禾 Poa sphondylodes Trin.234.早熟禾 Poa annua L.235.朝鲜碱茅 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 Ohwi.236.碱茅 Puccinellia distans (L.) Parl.237.雀麦 Bromus japonicus Thunb.238.中华隐子草 Cleistogense chinensis (Maxim.) Keng239.大画眉草 Eragrostis cilianensis (All.) Link. ex Vign.-Lut.240.小画眉草 Eragrostis poaeoides Beauv.241.知风草 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Beauv.242.画眉草 Eragrostis pilosa (L.) Bearv.243.秋画眉草 Eragrostis autumnalis Keng244.獐毛 Aeluropus littoralis (Gouan.) Parl. var. sinensis Debeaux. 245.芦苇 Phragmites communis Trin.246.鹅观草 Roegneria kamoji Ohwi247.羊草 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248.千金子 Leptochloa chinensis (L.) Nees249.牛筋草 Eleusine indica (L.) Gaertn.250.糁子 Eleusine corocana (L.) Gaertn.251.虎尾草 Chloris virgata Swartz252.狗牙根 Cynodon dactylon (L.) Pers.253.拂子茅 Calamagrostis epigeios (L.) Roth.254.看麦娘 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255.隐花草 Cripsis aculeata (L.) Ait.256.柳叶箬 Isachne globosa (Thunb.) Kuntze257.稗 Echinochloa crusgallii (L.) Beauv.258.旱稗 Echinochloa crusgallii (L.) Beauv. var. hispidula (Retz.) Kitag. 259.紫马唐 Digitaria violascense Link.260.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261.大狗尾草 Setaria faberii Herrm.262.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L.) Beauv.263.金色狗尾草 Setaria glauca (L.) Beauv.264.菰 Zizania latifolia (Griseb.) Turcz.265.狼尾草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266.结缕草 Zoysia japonica Steud.267.荻 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Maxim.) Hack.268.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269.金茅 Eulalia speciosa (Debeaux.) Kuntze.270.荩草 Arthraxon hispidus (Thunb.) Makino271.白羊草 Bothriochloa ischaemum (L.) Keng58.莎草科 Cyperaceae272.荆三棱 Scirpus yagara Ohwi273.扁杆镳草 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274.水葱 Scirpus tabornaemontani Gmel.275.球柱草 Bulbostylis barbata (Rottb.) C.B. Clarke276.香附子 Cyperus rotundus L.277.球形莎草 Cyperus glomeratus L.278.碎米莎草 Cyperus iria L.279.旋鳞莎草 Cyperus michelianus (L.) Link.280.糙叶苔草 Carex scabrifolia Steud.59.浮萍科 Lemnaceae281.紫萍 Spirodela polyrrhiza (L.) Schleid.282.浮萍 Lemna minor L.60.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283.鸭跖草 Commelina communis L.284.裸花水竹叶 Murdannia nudiflora (L.) Brenna.61.灯心草科 Juncaceae285.灯心草 Juncus effusus L.62.百合科 Liliaceae286.兴安天门冬 Asparagus dauricus Fish. ex Link.63.鸢尾科 Iridaceae287.马蔺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盐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中的应
用
黄河三角洲有大面积的滨海盐碱地,仅东营市就有33.3万hm2。
其土壤含盐量多在0.4%~3%,甚至更高。
绝大多数绿化植物在此栽植会受到严重胁迫,甚至无法存活,进行常规绿化困难极大。
过去曾采用工程措施改良土壤和隔离换土等方法,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绿化问题。
针对滨海盐碱地的自然状况和目前的绿化现状,我们认为,选择、利用耐盐植物作为绿化树种将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的主要途径。
1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概况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人海口的扇形冲积平原,土地资源极其丰富。
但由于成陆时间较短,成陆前受海水长期浸渍,成陆后由于受到海潮的淹没,整个土体上下都含有大量的盐分,属典型的滨海盐渍土,土
壤改良极其困难由于大部分土地由黄河泥沙沉积而成,土壤中水稳性团粒结构少,漏水漏肥,毛管作用强烈,表层土壤易积盐土壤养分含量低,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少,土壤瘠薄,也是严重制约绿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该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
平均气温12.1℃~13.1℃,极端最低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41. 9℃。
平均降水量560~590mm,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
雨热同期,表现为春早多风、夏涝炎热、晚秋干早凉爽、冬季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年均蒸发量大约在1900mm左右。
由于地下水位高,潜水矿化度大,地下水中可溶性盐(以氯化物为主)随着水分蒸发,在土壤表层呈现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季又积盐的水盐运行规律。
2盐碱地绿化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滨海盐碱地绿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总的来说大致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用工程措施改良土壤,然后进行常规绿化二是选择不同耐盐范围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盐渍土壤。
前者采用工程措施,挖排碱沟、蓄淡压碱、引黄压碱,待土壤含盐量下降后,再进行常规绿化,效果显著,但是造价太高,又加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这些有限的水资源,已不能维持已开发土地的压碱和灌溉,更谈不上进一步扩大面积,不能巩固开发成果,有一定的局限特性。
后来,在城市绿化中又普遍采用了隔离换土法。
如垒池换土、塑料薄膜隔离换土、植物桔秆等隔离换土法,然后进行常规城市绿化,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随着植物的生长,这种换土法也产生了许多弊端,即由于树冠的扩大,根系会相应突破隔离层后受到盐分的侵害,表现出生长不良、树稍干枯,甚至存在前期暂活,后期死亡的现象,致使树木成活率低,大小不一
致,影响了绿化美化效果。
并且此法造价极其昂贵,大大限制了绿化的发展。
而选用耐盐植物参与盐碱地绿化,如选用白蜡、石榴、侧柏、木模等树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近几年的绿化速度加快,但是这些植物的耐盐范围只在0.3%~0.5%,只有在轻度盐碱地或换土情况下才能够生长。
黄河三角洲地区还有大面积的路域林网、防风林网、城市集中绿化区急需绿化,其土壤含盐量多在0.6%以上,仅靠换土是不可能的。
那么,能不能选出更多更耐盐碱的绿化树种,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的绿化问题呢?
3已做的工作
我们已知全世界约有1500余种盐生植物,我国盐生植物资源也很丰富,约有400~500种,黄河三角洲地区初步统计也有几十种以上,其中许多具有重要的绿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通过广泛引种、驯化、筛选耐盐植物,可以尽快选出适合黄河三角洲不同盐渍土壤的绿化植物。
东营市政府责成东营农校,依托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在东营市建立一个集观赏、科研、示范于一体的盐生植物园,为盐碱地提供更多的耐盐树种,以推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绿化工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我们首先搜集、筛选了当地的野生植物资源,又从新疆、澳大利亚等地引种耐盐乔木、灌木、草等共计30多个科的60多种。
我们分别从耐盐程度、造林绿化表现及绿化价值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初步筛
选出部分较为理想的耐盐绿化植物(见表)。
初步筛选耐盐植物表
种类科别耐盐范围绿化价值
乔木沙枣胡秃子科>1.0% 绿化、防风林苦楝楝科<0.5% 绿化、行道树臭椿苦木科<0.4% 绿化
构树桑科<0.3% 绿化
灌木珠美海棠蔷薇科<0.6% 观赏
柽柳柽柳科>1.0% 绿篱、风景树中宁枸杞茄科>0.6% 绿化、药材单叶蔓荆马鞭草科>1.0% 改地、观赏白刺蒺藜科>0.6% 覆盖、观赏
灌木罗布麻夹竹桃科<0.6% 观赏马蔺鸳尾科>0.6% 观赏
草本中华结缕草乔本科<0.8% 草坪
马尼拉草乔本科<0.8% 草坪
高羊茅乔本科<0.6% 草坪
碱毛乔本科<1.0% 草坪覆盖
多年生黑麦草乔本科<0.5% 草坪
二色补血草蓝雪科>1.0% 观赏、饲草
星星草乔本科<1.0% 草坪、覆盖、饲草
上述植物不但耐盐程度较高,改土能力强,有的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如沙枣、不仅其果实、叶片是很好的饲料,而且在重盐碱地上栽植成活率高,繁殖容易,改地效果明显。
据我们的测定,沙枣种植5年后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一半左右。
又如单叶蔓荆,不仅耐盐程度高,观赏价值大,病虫少,而且其种子---蔓荆子是重要的中药材。
耐盐植物的引种、筛选及育种工作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参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有更多更好的耐盐植物参与盐碱地绿化,实现在中度、重度盐碱地可不换土或少换土,降低绿化成木、扩大绿化面积、增加地面履盖、重建良好生态的目标。
4今后的方向
我们今后应从以下两方而加大刀度,筛选、培育出种类更多,耐盐程度更高的绿化植物,以适应盐碱地绿化的要求。
4.1加快引种、驯化、筛选速度
应加快对国内外耐盐植物的引种、筛选工作,还可采取不同的驯化方法,人为提高其抗盐能力,然后进行筛选,并加快繁育,为盐碱地绿化直接提供大量耐盐苗木。
4.2利用生物工程措施,培育抗盐转基因植物,然后进行驯化筛选出已获得稳定遗传特性的抗盐植物新种类
在生物工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基因提取与转移技术已日趋完善。
据报道,科学家现已把热带耐盐植物红树的抗盐基因转移到虹豆内,已成功获得了抗盐性状稳定的植株。
按同
样途径,也可试验将抗盐基因转移到绿化树种内,试验、筛选那些已获得了稳定遗传特性的植株,作为盐碱地绿化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