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遥感调查研究_关元秀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遥感动态监测

() *+# @<# @<# @<# @<# @<# @<# @<# @<# @<# C@<D#
,(# 7# 7# 7# 7# 7# 7# 7# 7# 7# ?#
.’/ 01234#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海岸线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 海岸线信息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黄河三角洲 地区海岸线的演变过程 ! 图 . 是对 0 个时相的数据 分别进行处理后得到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演变图 %
! ! "#$%&’(! "#$%! &#’())*’( +(,-’( .(/.*/0 1#’#
!"# 5# :# A# ># B# 8# 7# ?# 6# 5;#
是黄河 ’()) 年从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流路形成的 以宁海为顶点的扇面 ! 西起套尔河口 ! 南抵支脉沟 口 !面积约为 ) *+$ %& " 而现代黄河三角洲是 ,-.*
#
年以来至今仍在继续形成的以渔洼为顶点的扇面 ! 西起挑河 ! 南到宋春荣沟 ! 陆上面积约 . +++ %&/# 历史上 ! 黄河河口流路以淤积 $ 决口 $ 摆动 $ 改道循环的规律在黄河三角洲上不断地摆动着%
TBB7 年间清水沟流路 ) 沙嘴及其附近海岸线的演
变 ’ 本文则运用 TB;2!7VVV 年共 7V 景遥感影像 !将 遥感与 !%, 技术集成 !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线进 行动态监测 ’
图 T 研究区位置图
’FJW3 X/G4YF/I /Z YHM NY[\] 45M4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盐运动+课件

小结: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井灌井排 (通过机井抽取地下水把水排走,降低地下水位;把从机井抽出 的淡水灌溉土壤)
挖排水沟 淡水淋盐 地膜覆盖,减少蒸发 人工降水
第三环节
平衡类地理问题
三角洲面积的变化
(
浙江选考 、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 年黄河经
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 Nhomakorabea该地地势低平,易积水,地下水埋藏较浅(1分); 距海近,容易发生海水倒灌(1分); 蒸发较强(1分)。
盐随水变之盐的收支
4.如何平衡水盐?
(2)据当地人介绍,黄河三角洲上一些盐碱地“乔木难活,灌木难长,而草本植物相对长 势较好”。科研人员据此先种植草本覆盖地面,之后引种灌木,最后引种乔木,打造了“ 草本包围灌木,灌木包围乔木”的“包围式”植物种植模式(右图),形成了生态良好的 植物群落。阐释在盐碱地采用“包围式”植物种植模式的合理性。(4分)
这些盐碱地改良前只能生长草本植物; 栽种草本植物覆盖地面,可以减少地表蒸发,降低土壤盐渍化速 度,从而改良土壤; 之后种植灌木,使土壤进一步改良,最后种植乔木,提高了乔木 的成活率; 乔木根系发达,深入地下,可以有效减缓地下水位的上升,为草 本和灌木提供良好生长环境,从而形成了生态良好的植物群落。
盐随水变之盐的收支
第二环节
盐随水变
盐随水变之盐的收支
1.什么是盐?
盐:从化学的角度来讲,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者铵根离子(NH4+)与酸 根离子或者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不同的离子组合成了很多种盐,而部分 离子(比如钾K+、钙Ca2+、钠Na+、镁Mg2+、铁Fe2+等)组成的盐我们把它叫做 无机盐,也叫矿物质、矿物盐。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原因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原因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曹建荣;徐兴永;于洪军;刘衍君【摘要】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域,选择土壤全盐为标志,以海拔高程、地下水位、地下水矿化度、、灌溉排水状况、土壤有机质和人口密度6个土壤盐渍化主要控制性因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土壤盐渍化原因分析;基于ArcGIS 9.3和Matlab,选择上述7个要素为评价因子,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生态终点,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建立了区域土壤盐渍化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驱动,其中地下水位和海拔高程等自然因素是造成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的自然因素,土壤有机质和人口密度等是人为因素;土壤盐渍化极大和重度风险区域集中分布于黄河三角洲东南沿海区域、西北沿海、东北部的部分地区,该区域受海洋影响强烈,土壤盐渍化面积最大,占到总面积的58%以上;无风险、轻度风险和中度风险区域主要与黄河径流的距离有关,且随着距离增大而风险增加.【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年(卷),期】2014(032)004【总页数】9页(P508-516)【关键词】土壤盐渍化;驱动力;聚类分析;生态风险评价;黄河三角洲【作者】曹建荣;徐兴永;于洪军;刘衍君【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聊城,252059;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34土壤盐渍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蒸发量大且地下水位相对高的地区,由于可溶性盐分聚集而产生盐分不断升高的现象。
在滨海地区当土壤含盐量达到0.2%时,一般认为发生土壤盐渍化[1]。
不同的环境背景和人类活动,对土壤利用强度、土壤表面覆盖程度、土壤扰动程度的影响程度不一,最终都会对土壤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灌溉、不合理耕作、施肥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土地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2-5]。
黄河三角洲土壤含水量状况的高光谱估测与遥感反演_李萍赵庚星高明秀常春艳王卓然张同

波段组合是地物参数遥感反演常用的方法,通过波段组合形成包含多波段信息的新的光谱参量。 有研究表明,特定的波段组合可以消除背景噪声的影响,提高模型反演地物参数的精度。比值、差 值、上加下减和上减下加波段组合方式因运算简单而使用广泛,本研究就是采用这 4 种波段组合方 式,分别对两两波段反射率进行 4 种运算,生成光谱参量反演地表土壤含水量。
云投稿
糊识别模型等[7-12]。但总体而言,多数研究是单纯基于近地面高光谱研究土壤含水量估测模型,难以 实现土壤含水量的区域反演,而利用高光谱窄波段结合宽波段多光谱卫星影像,对区域尺度土壤含 水量监测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从室外高光谱以及土壤含水量实测数据入手,采用波谱组合和多元 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高光谱的土壤含水量估测模型,并将其应用到 LandSat8 遥感影像, 反演区域土壤含水量状况,为土壤含水量的遥感定量反演提供技术参考。
表 1 波段拟合方法 Table1 Band fitting method 波段名称 Band name Band 1 Coastal Band 2 Blue Band 3 Green Band 4 Red Band 5 NIR Band 6 SWIR 1 Band 7 SWIR 2 波段 Band(nm) 433~453 450~515 525~600 630~680 845~885 1 560~1 660 2 100~2 300 中心波长反射率 Center wavelength reflectance R440 R480 R560 R655 R865 R1 610 R2 200 波段平均反射率 Band average reflectance R433~453 R450~515 R525~600 R630~680 R845~885 R1 560~1 660 R 2 100~2 300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覆被演替图谱

收稿日期:2003205231;修订日期:200321021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 2000077900,G 2000077903,2002C B412408);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项目(XIOG 2D00204);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 040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作者简介:叶庆华(19722),女,博士,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生态等方面的遥感监测研究,已经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E 2mail :yeqh @mail.lreis 1ac 1cnyeh 2004@1261com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覆被演替图谱叶庆华1,3,田国良1,刘高焕2,叶景敏4,娄维国4(11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41胜利石油管理局孤岛采油厂环保科,山东东营257236)摘要:本文根据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盐生、湿生、中生以及人工等不同生境的生态景观类型,将本区土地覆被类型分为9类,即研究区海域、滩涂、柽柳-翅碱蓬群落、獐毛+白茅群落、芦苇+荻群落、有林地、天然河流与人工水体、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
从遥感影像数据(包括LandsatT M432、C BERS 21CC D432)和专题矢量数据中提取了1984、1991、1996和2000年四期土地覆被数据,采用区域质心函数计算四个时期9类覆被的分布重心,并合成土地覆被重心演替过程图谱,通过图谱分析,归纳出湿地植被演替的三种模式,即陆进模式、海退模式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模式,为认识新生湿地植被演替规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制定湿地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新生湿地;黄河三角洲;土地覆被;时空模式;演替过程;图谱中图分类号:P942;Q149 文章编号:A 100020585(2004)022*******1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图Fig 11 P osition of new 2born wetland in Y RD 湿地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基于高光谱指数的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研究——以平罗县为例

基于高光谱指数的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研究——以平罗县为例郭昆明;贾科利【摘要】为建立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模型,以宁夏平罗县为例,通过在野外测定高光谱数据,结合室内土壤样品化学分析结果,分析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光谱特征,并对实测土壤光谱数据进行倒数、对数及其一阶微分等变换,确定响应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和pH值的最优波段,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构建土壤盐渍化监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光谱曲线在形态上基本趋于一致,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范围内随波长增长而增大,在近红外波段,增长速度减缓;通过相关分析,确定对数一阶微分变换对应的385.7 nm和原始一阶微分变换对应的1 708.4 nm分别为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和pH值的最佳特征波段;以高光谱盐分指数(SI2)为自变量,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为因变量,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建立的预测模型为最优模型,该模型实测值和预测值间拟合系数(R2)为0.673,通过0.01显著性水平检验.【期刊名称】《宁夏工程技术》【年(卷),期】2019(018)001【总页数】6页(P91-96)【关键词】高光谱指数;土壤盐渍化;遥感;平罗县【作者】郭昆明;贾科利【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土壤盐渍化影响植被生长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降低土地利用率,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制约农业发展。
据统计,全球范围有盐渍化土壤9.55×108hm2,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26%,我国盐渍土总面积约3.6×107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1—2]。
R.N.CLARK等[3]通过光谱反射率探究地物特征,为高光谱遥感反演提供理论基础。
E.BEN-DOR等[4]将实测数据与光学遥感相结合,定量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和电导率,并进行遥感制图。
关元秀等[5]通过将Landsat/TM数据、地物光谱数据和实测数据相结合分析地物与影像关系,定量反演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并进行了盐渍化等级划分。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然而该地区的土壤含盐量较高,耕作和种植作物的困难度较大。
为了提高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开发盐碱地区的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该问题展开相关研究,进行盐碱地区耐盐牧草和经济作物的筛选工作。
盐碱地区的草地资源是该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耐盐的牧草种植对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
盐碱地区的牧草主要面临盐碱胁迫和土壤干旱等环境问题,因此需要筛选出能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耐盐牧草。
1. 优势耐盐牧草的筛选在盐碱地区进行耐盐牧草的筛选工作时,应首先确定土壤的盐碱含量和类型,了解环境的盐碱胁迫程度。
然后,选取一定数量的牧草种子,进行实地种植观察。
对种子的生长速度、成活率、茎叶对盐碱胁迫的响应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适应盐碱地区生长条件的优势耐盐牧草。
2. 适应能力强的地方品种的培育在筛选出一定数量的优势耐盐牧草后,可以进一步通过杂交育种或选择适应能力强的地方品种进行培育。
这些地方品种在当地的生长条件下,应具有更好的抗盐碱胁迫能力和更高的产量,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畜牧业的需要。
3. 多样性的引入为了增加耐盐牧草的种类和数量,还可以通过引入其他地区的耐盐牧草种子,进行适应性试种和培育工作。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盐碱地区的耐盐牧草资源丰富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除了耐盐牧草,盐碱地区的经济作物种植同样也受到了盐碱胁迫的影响。
筛选出适应盐碱地区生长条件的经济作物对地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经济作物的耐盐性测试对于不同的经济作物品种,可以根据其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进行耐盐性测试。
选取一定数量的种子进行试种,观察其在盐碱地区生长的状况。
通过对比不同种子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筛选出适应盐碱地区生长条件的经济作物品种。
经济作物品种筛选出后,可以进一步通过种植示范和示范推广等形式,推广适应性强的地方品种。
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农民了解和认可这些品种,提高品种的推广和利用程度。
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概况及改良增产技术探讨

(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 S h a n d o n g A c a d e m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A g r o—
供 科 学依 据 。
关键词 : 黄 河三 角洲; 盐碱 耕地 ; 中低产 田; 改 良增产技 术 中图分类号 : S 1 5 6 .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8 5 8 1 ( 2 0 1 4 ) 0 2— 0 0 5 8— 0 5
Ge n e r a l S i t u a t i o n o f S a l i n e—a l k a l i —t y p e Me d i u m —l o w —y i e l d i n g F a r ml a n d i n Ye l l o w
田, 但 作为我 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 , 其 改 良利用具有重要 的战略 意义 。 目前 , 对于黄 河三 角洲 盐渍土 改 良措施 主要 有 暗
管排 盐、 修筑 台田、 土壤肥 力提 升、 覆盖抑盐、 土壤 改 良剂、 咸 水及 雨水 高效利 用、 耐 盐作物 筛选及种植 等技 术 , 进 一步 开展 水肥 盐优化调控 、 植物耐盐机理及根 际土壤耐 盐微 生物 的筛选工作 , 从而为黄河三 角洲盐碱耕地 型 中低产 田改造及利 用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
5
72
5
113
9
151
4
1 水体 ;2 滩涂 ;3 林 、草 、苇地 ;4 小麦地 ;5 一般耕地 ;6 城市 ;7 村落 ;8 水田 ;9 光板地 ;10 重度盐碱地 ;11 中度盐碱地
TM7
均值 方差
8
3
40
14
47
15
92
13
62
10
72
9
86
19
20
5
83
11
57
11
62
6
表 2 监督分类训练样本混淆矩阵 Table 2 Confusion matrix of the training sample for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训练样本的选择是一个反复进行 、不断改善的 过程 。 经过多次试验 , 为各类地物选择了 93 个训练 样区对判决函数进行训练 , 并对各种地物的光谱响 应特征按均值 、方差进行分析(表 1), 发现各类地物 训练样本认别情况较好(表 2)。
表 1 各类地物训练样本 Table 1 Training samples of various categories
类别
TM1 均值 方差
TM2 均值 方差
TM 3 均值 方差
TM4 均值 方差
TM5 均值 方差
TM 6 均值 方差
1
104
10
53
8
48
12
18
7
14
5
129
4
2
104
4
53
3
70
5
56
5
78
24
153
7
3
91
7
43
5
49
12
78
17
98
18
154
6
4
109
6
59
5
82
9
84
7
151
13
161
7
5
2 研究区概况
“黄河三角洲”是一个自然地理的概念 , 一般是 指以宁海为顶点的近代黄河三角洲(包括现代黄河
三角洲)。为研究工作的方便 , 将整个东营市作为研 究区 。 研究区地理范围介于东经 118°07′—119°10′, 北纬 36°55′—38°12′之间 , 包括河口区 、利津县 、垦利 县 、东营区和广饶县 。 黄河是黄河三角洲地貌类型 的主要塑造者 , 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形成了岗 、坡 、洼 相 间 排 列 的 微 地 貌 类 型 , 自 然 比 降 1/ 8000 — 1/ 12000 。 黄河三角洲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 蒸降 比为 3∶1 。 本区地下水位高 , 且 矿化度大 。 除南部 广饶县外 , 主要靠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由于地 势低平 , 排水不畅 , 土壤盐渍化现象非常严重 。
1 引 言
据估计全球有 9.52 亿 hm2 的土地受到 不同程 度的盐渍化[ 1] 。 由于地下水位的年 、季变化而引起 的盐类在土壤剖面中的重新分配 , 在很大程度上控 制着盐碱地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 , 盐碱地是一种动 态现象和过程 。 及时掌握有关盐碱地的性质 、范围 、 地理分布 、盐渍程度等方面的信息 , 是治理盐碱地和 防止其进一步退化的必要前提 。目前黄河三角洲关 于盐碱地数量和分布的数据 , 还是 80 年代通过传统 的土壤普查方法获取的[ 2] , 远远不能满足盐碱地治 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对现实性信息的需求 。 遥 感具有宏观 、综合 、动态 、快速的特点 , 为地球资源调 查 、环境监测及全球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探测手段 。 各国科研工作者经多年的实践发现 , 各种来源的遥 感数据对盐碱地的调查 、制图和动态变化研究有很 好的效果[ 3—6] 。
3.2.1 分类前准备 对数字图像进行必要的拉伸和增强处理 , 以提
收稿日期 :2000-06-19 ;修订日期 :2000-07-21 基金项目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 。
作者简介 :关元秀(1972 — ), 女 , 博士 。 山西省洪洞县人 。 1995 年毕业于山西师范 大学地理 系 , 1998 年 毕业于长 春地质学 院 , 获水文 地 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 , 现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 攻读地图学与 地理信息系统专 业
101
5
52
4
65
8
97
14
122
11
153
4
6
114
8
59
5
78
8
77
8
118
13
162
5
7
106
7
56
6
79
13
87
11
142
25
159
4
8
87
4
40
3
42
5
62
84811来自14429
125
10
67
7
91
10
78
7
133
14
160
2
10
104
7
52
5
68
8
64
9
101
17
159
4
11
102
3
52
3
3 盐碱地专题信息提取
3.1 数据
本次研究采用的数据包括 :1999 年 6 月 25 日成 像的 Landsat TM 影像 ;覆盖黄河三角洲地区的 24 幅 1∶5 万地形图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数 据 ;1999 年获取的植被和土壤样品分析数据以及地 下水位长期监测数据 。
3.2 方法
的区分开 。光板地以其特有的高反射率与其它地物 截然不同 。
通过训练样区中的样本数据获得各先验类别均
值和方差后 , 我们选择了 Bayes 概率判决函数 , 用最 大似然分类法对整幅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处理 。
由于遥感影像时相选择的不太好 , 基于光谱特 征的常规图像监督分类方法只能提取 3 类盐碱地 : 光板地 、重度盐碱地 、和中度盐碱地 , 非盐碱地和轻 度盐碱地无法分开 。 为此 , 我们增加了土壤含盐量 、 地下水埋 深和归一化植 被指数(NDVI)3 个辅加 特 征 , 采用改进分类法对图像进行重分类 。 3.2.3 改进分类法
改进的图像分类法是监督分类法与非监督分类
法的集成 , 它博采监督分类法与非监督分类法的优 点 , Congalton R.G .研究证明改进的图像分类法能比 常规的图像分类法明显提高分类精度 。
对土壤含盐量和地下水位长期监测数据进行克
立格插值 , 变点状数据为面状数据 , 然后进行矢栅转
换 , 按 30m 重采样(与原 TM 影像保持一致), 形成土 壤含盐量图层和地下水位埋深图层 。 对原 TM 影像 4 和 3 波段进行波段间运算 , 形成归一化植被指数 图层 。 将以上 3 个图层各作为一个波段加入原 7 个 波段的 TM 影像 , 合成为一个 10 波段的图像 。
分类后所
分类前所属类别
属类别
1
2
3
4
5
6
7
8
9
1
99 .8
0 .7
0
0
0
0
0 .3
0 .4
0
2
0
97
0 .7
0
0
0
0 .2
0 .1
0 .4
3
0
0 .1
89
1
3 .6
1.6
0 .6
3 .5
0
4
0
0
0 .7
88 .9
3 .1
3.1
6
0
0
5
0
0
1 .4
2 .6
87.6
4.4
1 .4
0
0
6
0
0
0 .4
1
1 .2
10
0.2
2 6.7 0.1 0.3 1.7 1.5 0.1 2.9 82.1 2.4
(%)
11 0 0 8 .2 0 .3 2 .4 0 .5 1 .7 0 0 2 .4 84 .5
4 8
遥 感 学 报
第 5卷
从各类地物的光谱响应特征结合训练样本混淆 矩阵分析 , 水体和滩涂从光谱特征上容易与其它地 物区分 ;林 、草 、苇地易与中度盐碱地混淆 , 而从本质 上讲 , 疏林地 、灌木林地和一些 草地本身就是 盐碱 地 , 只是根据覆被状况将它们同盐碱地人为划分开 ; 6 月 25 日 , 小麦 刚刚收获 , 秋粮作物还没有 露出地 面或初见阳光 , 因而在光谱特征上与村落相似 , 并不 奇怪 , 它们之间在纹理特征上的炯异 , 是区分小麦地 和村落的主要依据 ;由于村落和城镇房屋周围长有 树木 、杂草 , 再加上 TM 影像的地面分辨率问题 , 便 以混合像元出现 , 同时由于影像成像时间是 6 月 25 日 , 大田小麦刚刚收割 , 而秋粮作物尚未露出地面 , 居民地与耕地反差小 , 在光谱特征 上也极易混淆 。 城市与村落的混淆不影响盐碱地的监测 , 可以不予 过多地重视 。六月下旬不足半米的水田易与长势不 好的苇地和湿生草地混淆 , 但根据黄河三角洲水田 、 草苇地的地理分布以及纹理特征和形状可以很容易
首先 , 根据我们的经验和一些辅助数据的帮助 , 对 Landsat TM 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进行初步目视判 读 。 盐碱地在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上呈现不规则的 由暗到亮白色片状分布或与林地 、草地 、庄稼地杂花 分布 。 光板地表面有一层厚厚的盐霜 , 成片分布在 沿海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