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合集下载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总结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总结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总结篇一:《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的课堂讲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更新和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然而,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实际中,课堂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并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Chalk and Talk”的局面后,不少教师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常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许多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课堂上游戏连游戏,活动加活动,热闹非凡;学生忙忙碌碌,笑逐颜开。

但在热闹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是否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交际活动?而有些课堂教学活动过于机械,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使英语学习活动缺乏生机和乐趣。

有些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重结论,轻过程,而有些则重形式,轻效果。

这些现象都会造成课堂上“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结果。

因此,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在于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的互动理论认为: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存在着互动,人与人要进行交际,就必须以互动的方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因为“互动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一种功能。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而不仅仅只是重视语言形式或语言技巧。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

提出的背景我校自2014年提倡高效课堂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新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体现得比较到位,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人地位得到保障,主人作用得到发挥,学生民主、主动、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高效课堂模式初步建立起来。

课堂教学出现了热烈讨论、小组互动互助、小组竞争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及教学措施进一步落实,形成了以学定教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评价机制。

新的科学教学观不断深入人心,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了求实、求新、求创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轨道。

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能突出并着力落实“三维"目标,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良性互动局面。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课改的需求,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一线的工作在课堂,把自己的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才是抓住了教学研究的本。

二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角色,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解决教师的教学策略问题。

避免有些教师在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后,自己做起来并不有效。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能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策略意识不足问题。

三是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

直面我校现状: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习惯差。

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模式,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以“学”为主的“双主”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促使师生间的课堂结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教师由“教”转变为“导”,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要你学”转为“我想学”,“我会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成了我校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取了其中一段“ 百科全说” 主持人邀请了京城 最受人欢迎的 :
名中医张务本讲解 中医知识 。 他妙趣横生地解释 了饮食不能
息 收 藏 ” 。
笔者在教学实践 中一直关注初中英语课堂 的 “ 有效性 ” 问题 , 同时积 累了一些教学 案例 , 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 反思
和改 进 。

偏阴或偏 阳 , 讲究的是一个 “ 字。激发学生 的求 知欲和对 中”
浓厚的兴趣 。我 马上请学生通过提 问作 了一项调查 , 然后 口
头报 告以下 内容 :
T e b y n o r c a s w n o ma e rb t h o s i u ls a tt k o os
_

h i n o r ; n o ma o k n c ie T e grs i u (a s wa t t k e c o i g ma h n . l l s
课 文段 落的好奇心 。
T: e e d b a c f yn n y n t e e t y W n e a a n e o i a d a g o b h ah , l l
wh t l o b i u h v to a wi y u e fyo l a e o muc yn? h i
S: e s o l a o a g f d i e b e.Eaig Da g W h ud e th ty n o s l e f k t n n
疑使学生 敞开思想 , 各抒 己见 , 把知识 活化 。因此 , 教师在课
堂中尽量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让学 生在合作 中动脑 、 动嘴 共 同参与语言实践 , 从而发挥 每个人 的长处 , 同学 问可互相
确 了教 学 面 向全 体学 生 , 出 了学 生 的 发展 是 新 课 程 改 提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研究案例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研究案例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研究案例一、活动背景目前现在用的初中英语教材和以往的教材大有不同,具有很多的优点,知识拓展面也很广,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我们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的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课堂固然是关键所在,但是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是得依靠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欲望和参与过程中带来的积极影响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这里就体现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学习了。

下面我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个简要的案例分析。

二、教材分析1、本节教学话题:我选择的是以Keep Healthy为话题的一篇短文,主要是围绕本单元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

2、本节教学内容:此短文例举了很多关于学生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才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本节教学目标:(1)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理解文章。

(2)根据图片猜测短文大意。

(3)让学生掌握根据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 提高认知哪些是健康食物的能力。

本节教学过程:Step 1: Warming–up:A .Talking freely: ask the students“What is my favorite food?”教学设计思路:以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讨论,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

先是以二人一组进行交流。

然后四人一组进行互问互答式交流。

形成相应的竞争形式。

而且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能力。

B.To learn and 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 (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 in pairs .)2. 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 During the talking,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new words: fruit, sweet, bread, meat, juice.3. To show some pictures and ask the students : Is it ……;“What is it?”, “Do you like it?”etc.教学设计思路:(1)图片比较生动感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224学习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正在成为广大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本质就是要发挥集体的思维和智慧。

通过群体的有序互动和协作交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挥,使集体的智慧产生1+1>2的乘数效应。

小组合作是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能够使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为此本课题对初中英语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英语成绩。

二、课题的界定:小组合作是指根据不同的性别或能力,把学生混合编成若干小组,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成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学习与研究,构建初中英语听说课(对话课)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习与研究,构建初中英语阅读课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习与研究,构建初中英语写作课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参与成员信息: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我校全体学生。

2.课题成员信息:课题组长杨美凤,现任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八中,英语教师,2019年获得包头市优秀教师称号。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初中英语听说课(对话课):学生自主学习——听录音纠正学生的读音——小组合作编写新的对话——自由展示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英语阅读课: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组间合作学习—— 全班共同学习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英语写作课: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组内互助评改——小组台前自由展示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1、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单位时间效率等提法并没有过时。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密切关注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讲效率,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力争用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走“轻负高效”之路。

2、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有的英语课只重形式,不讲教学的实效。

有的不顾当地的实际,不看学生的实际,片面地学习模仿某一形式,或简单利用某一教学手段,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轰动效应”,背离了课改的初衷,降低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目前有的课教学目标不集中、不明确,有的脱离课标,转移目标,课堂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长期困扰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因此,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量减少英语课无效的或低效的劳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轻负高效”的英语教学之路,是我们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1、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学规律,以学定教,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研究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行动策略,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确保有效,增加实效,力争高效”是本课题研究的行动口号。

2、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把本课题研究融入常规状态下的校本教研。

围绕“有效和高效”认真开展一堂好课的说(说课)、讲(上课)、评(评课)、思(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活动,引导教师通过经常性地研究,自觉加强教学反思,努力提高教师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教学的自我觉察水平。

3、大力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情况:(一)课题研究背景:1、近几年我县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在市级的统考中成绩都不够理想。

成绩的取得与课堂教息息相关,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取得良好成绩的保证。

而想要取得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重要的保证之一。

有了高效的课堂也就有了优异的教学成绩,也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现在教育质量不理想的境况。

2、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差的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1)简单式提问。

教师往往随意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难度的问题,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际上有效性不高。

(2)惩罚式提问。

在课堂上出现学生"走神"、"睡觉"等情况,这时如果老师突然对这个学生提问,学生显然是回答不出来的,这种惩罚式的提问,不仅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容易破坏师生之间的感情,更无有效性可言。

(3)形式化提问。

老师在有人听课的情况下,往往为提问而提问,提问流于形式,只是形式上的热闹,至于有效性更无从谈起。

(4)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对于答不出的学生,不善于启发答问的思路;点评答问的得失,全由教师一人包办或对答问与其思路不同的学生置之不理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因此,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问,这一课题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探讨。

二、主要过程:本课题于2017年3月申报,并通过审批,2017年5月16日正式开题,计划于2018年8月结题,时代,本课题组将按照研究计划及分工,分阶段取得相应-研究成果。

详细活动内容及事件有:(一)阅读相关文献及材料2017年5月16日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开题会议。

(2) 2017年4月20日由XXX组织全课题组成员研究研究《2011年修改版初中英语课程尺度》。

(5)2017年5月20日由XXX组织全课题组成员研究研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的课堂讲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更新和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然而,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实际中,课堂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并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Chalk and Talk”的局面后,不少教师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常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许多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课堂上游戏连游戏,活动加活动,热闹非凡;学生忙忙碌碌,笑逐颜开。

但在热闹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是否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交际活动?而有些课堂教学活动过于机械,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使英语学习活动缺乏生机和乐趣。

有些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重结论,轻过程,而有些则重形式,轻效果。

这些现象都会造成课堂上“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结果。

因此,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在于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的互动理论认为: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存在着互动,人与人要进行交际,就必须以互动的方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因为“互动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一种功能。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而不仅仅只是重视语言形式或语言技巧。

要教会学生用英语传递与接受信息、交流思想感情,能够听懂并正确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图,同时以正确的方式向对方传递自己所希望表达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初中英语采取课堂小组活动的方式教学,能顺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初中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欢迎。

本文阐述了英
语课堂小组活动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总结了课堂活动小组的定义及优势,分
析了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探讨了提升初中英语课
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研究
初中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开展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
发言机会,促进学生的自主交流。

同时,这种学习形式,能够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家新课标提倡情感教育
和英语教育相结合,开展课堂小组正好符合情感教育要求。

一、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1.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七十年代,目前已被各国教学者和研究者认可。

由于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提高学
生的学习成绩,被称赞为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的理论
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

博登和威廉姆斯将社会构建理论与教育理论和认识发展心
理相结合,成功地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他们认为学习不应该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自主地建构知识。

基于这种观点,构建主义更强调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认为两者的交互对学习的理解和知识建构起着关键作用,可以使学生更加全
面和丰富地理解事物。

另外,人本主义教育观及交互理论与需求学也都着重强调
学习中的交互重要性,也为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教学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的初中由于教学条件限制,英语教师无法开展新颖的教学活动,
也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英语水平存在的个体差异。

而课堂小组活动的教学形式,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特长,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二、课堂活动小组的定义及优势
1.课堂小组活动的定义
小组活动指两个以上的学生一起参与,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初是由美国教育家David Koonts倡导与实施的。

小组合
作学习的基础组织形式就是课堂小组活动。

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指多个学生共同合作、自主探索语言的实践活动,目的是实现在语言学习上的共同目标。

2.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优势
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小组活动可以弥补课堂学生人
数过多的不足,提升学生语言训练广度和密度。

(2)小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中的任务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在
合作过程中,学生会团结互助,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有意识地协调好人际关系,从而对提高学生社交能力很有帮助。

(3)小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素质。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置身于有趣的语言情境,必须灵活应变,以英语思维解决
问题,所以能够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三、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1.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优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参与度的差异。

有些基础好的学生在活动中只注重展示自己,而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干脆就不参与,导致场面冷清。

(2)小组任务的设置过于注重形式,内容设定过于单一,制约了学生的参与性。

(3)教师指导不明确,不能及时地对有难处的学生提供帮助。

2.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课堂小组活动的教学模式理解不到位,没认识到语言交际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有的教师在课堂管理及任务设计上,没有尊重学生个性上的差异。

所以,有效开展课堂小组活动是教师的重大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拓展了新的思路。

四、提升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的措施
1.注重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喜欢有趣味性的事物,这是由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决定的。

教师要注重任务设计的趣味性,同时兼顾内容的丰富性,不能只将活动停留在表面的有趣上。

要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提高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真正学到相应的语言知识,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2.保证活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师设计出的活动要保证可操作性,内容要多样化,活动形式要灵活。

丰富的活动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吸引学生认真思考,拓宽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只有学生能认真参与,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达到学习的效果。

3.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除了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还要照顾到学生的情感教育。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合作观念,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并能够取长补短,通力合作。

最终使学生将自身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并能够通过与其他学生的合作完成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五、结语
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总结,提升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让小组活动更好地为初中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俞佳萍.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研究[J].海外英语,2014(10).
[2] 赵晓燕.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4(36).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古田初中 342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