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肾脏细胞系的建立

合集下载

小鼠肾足细胞标记基因

小鼠肾足细胞标记基因

小鼠肾足细胞标记基因1.引言1.1 概述小鼠肾足细胞标记基因是指一类被用来标记和研究小鼠肾足细胞的基因。

小鼠肾足细胞是肾脏中非常重要的细胞类型之一,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并参与调控体内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

为了更好地研究小鼠肾足细胞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科学家们发展出了一系列标记基因,用于在实验中识别和追踪这些细胞。

这些标记基因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发光蛋白或其他可视化标记物与小鼠肾足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因结合,从而使这些细胞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明亮的荧光信号。

通过标记基因,研究者们可以追踪小鼠肾足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观察它们在肾脏发育和功能调节过程中的行为,揭示其在肾脏疾病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

此外,小鼠肾足细胞标记基因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如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等。

通过标记基因技术,研究者们可以评估不同药物对小鼠肾足细胞的影响,为新药的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之,小鼠肾足细胞标记基因在肾脏研究和相关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标记基因技术,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鼠肾足细胞的功能和机制,为肾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述,为读者提供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能如下所示:在本篇文章中,将对小鼠肾足细胞标记基因进行研究。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Chapter 1),将对该研究的概述进行介绍。

首先,将简要介绍小鼠肾足细胞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包括其在肾脏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将说明本文旨在通过标记基因的方式来研究小鼠肾足细胞的特征和功能,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

最后,将阐明本文的目的和文章结构。

正文部分(Chapter 2)将详细叙述对小鼠肾足细胞标记基因的研究。

第一个要点(Section 2.1)将探讨已有的标记基因技术在小鼠肾足细胞中的应用。

这将包括DNA标记、蛋白质标记和荧光探针等在小鼠肾足细胞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评估。

不同多囊肾大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不同多囊肾大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是 为P k d l 全 身性 敲 除的 ,经 T a m o x i f e n 诱 导后 形 成多 囊 。 肾。该 模 型 可 通过 在不 同 的时 间点诱 导突 变 ,而造 成快 速进 展 ( 小 鼠存活 5 周 左 右 )或 者慢 速 进展 ( 小 鼠存 活 1 2 个 月 左右 ) 多 囊 肾病 模 型 ,且 T a m o x i f e n 诱 导剂 量 的不 同 ,其 多囊 肾病 的严 重 程度 也不 一 样 ,可 根 据研 究 需要 选 用合 适 的诱 导 方式 进 行 造模 ,其 应 用前 景 广泛 。 虽 然信 号 学说 存 在许 多 争议 ,但是 对 于 多囊 肾病 P k d l :C r e 转 基 因小 鼠而 言 ,其 基 因突 变直 系 同源基 因 与人类 疾病 的基 因 ,P k d l :C r e 转基 因小 鼠在 这方 面可 以作 为一 种宝 贵 的资源 。 K a s p a r e i t — R i t t i n g h a u s e n 等口 在 饲养 过 程 中发 现 了 突变 大 鼠 , 大 鼠具 有 肾囊 肿 以及 高 血压 病 症 ,将这 种 大 鼠命 名为 H a n :S P R D 大 鼠 ,其 。 肾脏 上 皮 细胞 增殖 明显 ,内积 聚液 体 ,肾细胞 外 基质 重 构 】 。 目前 研 究多 囊 肾 病 的 良好 动物 模 型是 H a n :S P R D 。 多囊 肾大 鼠模 型 H a n :S P R D( C y / +)的应 用 也越 来越 广 ,应 用 于 多囊 肾病药 物 及 作用 机 制 的研 究 ,而 H a n :S P R D( C y / C y )大 鼠在 出 生 后 只能存 活 3 周左 右 】 ,其 出生后 不久 ,肾脏就 开始 肿 大 ,有研

高脂高糖饮食联合STZ诱导C57Bl6J品系小鼠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研究

高脂高糖饮食联合STZ诱导C57Bl6J品系小鼠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研究

61重庆医学2022年1月第51卷第1期论著㊃基础研究d o i:10.3969/j.i s s n.1671-8348.2022.01.004网络首发h t t p s://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50.1097.r.20211020.1511.002.h t m l(2021-10-25)高脂高糖饮食联合S T Z诱导C57B l/6J品系小鼠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研究*李想1,2,吕琴2,3,吴秋月4,沈颖2,3ә(1.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昆明650093;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昆明650032;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650032;4.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650500)[摘要]目的探索C57B l/6J品系小鼠能否通过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 T Z)构建糖尿病肾病(D N)动物模型㊂方法选取3周龄(12~15g)C57B l/6J小鼠(3周龄组)㊁5周龄(18~22g)C57B l/6J小鼠(5周龄组)各12只,将两组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实验组采用高脂高糖饲养8周,淘汰肥胖耐受小鼠,然后按50m g/k g剂量连续5d腹腔注射S T Z,分析各组小鼠体重㊁空腹血糖㊁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 G T T)㊁尿蛋白㊁肾脏病理等指标㊂结果3周龄组小鼠高脂高糖8周后未诱导出肥胖;5周龄组小鼠高脂高糖饲养8周后60%的小鼠出现肥胖,肥胖小鼠O G T 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注射S T Z2周后小鼠血糖进一步升高,并出现多饮㊁多食㊁多尿症状;注射S T Z8周后小鼠尿蛋白检测为阴性,肾脏病理未出现明显异常㊂结论5周龄C57B l/6J小鼠经高脂高糖饮食后能诱导出肥胖并可建立早期糖尿病模型,经S T Z诱导2周后可建立中期糖尿病模型,但该系小鼠难以通过高脂高糖饮食联合S T Z构建出D N模型㊂[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高脂高糖饮食;链脲佐菌素;小鼠;动物模型[中图法分类号] R335;R58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8348(2022)01-0016-04 S t u d y o n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 m o d e l i n C57B l/6J m i c ei n d u c e d b y h i g h-f a t a n d h i g h-s u g a r d i e t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S T Z*L I X i a n g1,2,L Y U Q i n2,3,WU Q i u y u e4,S H E N Y i n g2,3ә(1.S c h o o l o f M e d i c i n e,K u n m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K u n m i n g,Y u n n a n650093,C h i n a;2.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K u n m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K u n m i n g,Y u n n a n650032,C h i n a;3.Y u n n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F i r s t P e o p l e's H o s p i t a l,K u n m i n g,Y u n n a n650032,C h i n a;4.Y u n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K u n m i n g,Y u n n a n6505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w h e t h e r C57B l/6J s t r a i n m i c e c a n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t h e a n i m a l m o d e l o f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D N)b y h i g h-f a t a n d h i g h-s u g a r d i e t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s t r e p t o z o t o c i n(S T Z).M e t h o d s T h e3-w e e k-o l d(12-15g)a n d5-w e e k-o l d(18-22g)C57B l/6J m i c e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3-w e e k-o l d g r o u p a n d5-w e e k-o l d g r o u p r e s p e c t i v e l y,12c a s e s i n e a c h g r o u p.T h e 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g r o u p w a s f e d w i t h h i g h-f a t a n d h i g h-s u g a r d i e t,w h i l e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a s g i v e n t h e c o mm o n d i e t.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g r o u p a d o p t e d t h e h i g h-f a t a n d h i g h-s u g a r d i e t f o r8w e e k s a n d t h e o b e s i t y-t o l e r a n t m i c e w e r e e l i m i n a t e d.T h e n S T Z w a s i n t r a p e r i t o n e a l l y i n j e c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a d o s e o f 50m g/k g f o r5d.T h e n t h e i n d i c a t o r s s u c h a s t h e b o d y w e i g h t,f a s t i n g b l o o d g l u c o s e,O G T T t e s t,u r i n e p r o-t e i n a n d r e n a l p a t h o l o g y i n e a c h g r o u p w e r e a n a l y z e d.R e s u l t s O b e s i t y w a s n o t i n d u c e d i n t h e3-w e e k-o l d g r o u p a f t e r f e e d i n g b y8-w e e k h i g h f a t a n d h i g h g l u c o s e.I n t h e5-w e e k-o l d g r o u p,60%o f t h e m i c e a p p e a r e d o b e s e a f t e r f e e d i n g b y8-w e e k h i g h-f a t a n d h i g h-s u g a r d i e t,a n d O G T T h a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o b e s e m i c e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P<0.01).A f t e r2w e e k s o f S T Z i n j e c t i o n,t h e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o f t h e m i c e w a s f u r t h e r i n c r e a s e d a n d t h e s y m p t o m s o f p o l y u r i a,p o l y d i p s i a a n d h y p e r p h a g i a a p p e a r e d.A f t e r8w e e k s o f S T Z i n j e c t i o n,*基金项目: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专项(云财社[2019]70号)㊂作者简介:李想(1995 ),在读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肾病㊁慢性肾脏病等基础及临床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1402202854@q q.c o m㊂t h e u r i n e p r o t e i n o f m i c e w a s n e g a t i v e a n d t h e r e w a s n o o b v i o u s a b n o r m a l i t y i n r e n a l p a t h o l o g y.C o n c l u s i o n O b e s i t y c a n b e i n d u c e d a n d e a r l y d i a b e t i c m o d e l c a n b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i n5-w e e k-o l d C57B l/6J m i c e a f t e r f e e d i n g b y h i g h-f a t a n d h i g h-s u g a r d i e t.A f t e r2w e e k s o f S T Z i n d u c t i o n,t h e m e d i u m-t e r m d i a b e t i c m o d e l c a n b e e s t a b-l i s h e d,b u t i t i s d i f f i c u l t f o r t h i s s t r a i n o f m i c e t o e s t a b l i s h a D N m o d e l t h r o u g h h i g h-f a t a n d h i g h-s u g a r d i e t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S T Z.[K e y w o r d s]d i a b e t e s;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m o u s e;a n i m a l m o d e l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糖尿病地图集显示,2017年全球约有4.51亿糖尿病患者,并估计204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93亿人[1]㊂目前,全球糖尿病发病人数的增加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其患病率分别排在第1㊁2位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2025年我国预计将有1.4亿2型糖尿病患者[2]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肥胖人群逐年上升,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并存的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并且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的致病机制较常规2型糖尿病更加复杂[3]㊂同时糖尿病并发症随糖尿病发生率上升也随之升高,其中糖尿病肾病(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D 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并且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4]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D N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㊂一项对全国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D N住院人数逐年升高,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人数最多的病种[5]㊂近年来,D 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归因于D N的社会医疗负担越来越重[6]㊂目前,对D N的治疗主要以控制体重㊁血糖㊁血压,以及调脂等对症处理[7],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阻断D N进展,寻找新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至关重要㊂构建良好的D N模型是研究D N的基础㊂目前,对D N的模型构建方法有多种,化学诱导法为常用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以化学药物 四氢嘧啶或链脲佐菌素(s t r e p t o z o c i n,S T Z)破坏动物胰岛细胞,模拟糖尿病胰岛素缺乏及血糖升高的病理表现,以构建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动物模型[8]㊂影响模型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小鼠品系及小鼠年龄的选择对造模的影响十分重要[9-10]㊂目前,化学诱导法常用的动物模型为S D大鼠和W i s t a r大鼠[10],其造模成本较高,而实验室最常用的C57小鼠被认为具有相对的天然D N抵抗[11]㊂本研究探索具有相对D N抵抗的C57小鼠能否通过常规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化学诱导法构建比较符合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并发症D N发病机制的小鼠模型,现报道如下㊂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动物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C57B l/6J小鼠,3周龄(12~15g)㊁5周龄(18~22g)各12只(昆明理工大学动物中心)㊂1.1.2试剂与仪器S T Z购自美国S i g m a公司,高脂高糖饲料(猪油28%㊁蔗糖10%㊁全脂奶粉10%,其余均为维持饲料成分)购自江苏协同生物公司,M a s s o n三色染色试剂盒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糖原P A S染色试剂盒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缓冲液(国产)㊁无水葡萄糖(国产)㊁尿蛋白试纸(优利特)㊁血糖试纸(罗氏)等㊂包括光学双目显微镜(江南)㊁石蜡切片机(L e i c a R M2235)㊁血糖仪(罗氏)㊁小鼠灌胃器(国产)等㊂1.2方法1.2.1动物模型的建立将3周龄㊁5周龄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㊂实验前对所有小鼠进行空腹血糖测量,入组小鼠要求空腹血糖小于7mm o l/L,排除先天存在血糖异常小鼠㊂实验组以高脂高糖饲料饲养8周,定期测量小鼠体重,排除体重不达标小鼠,以体重大于或等于对照组为筛选标准,体重未达标者提示对肥胖诱导耐受或不敏感,将其淘汰㊂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周后测量小鼠体重,淘汰肥胖诱导耐受小鼠,测定小鼠空腹血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 r a l g l u c o s e t o l e r a n c e t e s t, O G T T),恢复高脂高糖饮食1d后实验组小鼠禁食16h,以每天50m g/k g注射S T Z,S T Z为0.1%柠檬酸缓冲液(p H4~5)配制的0.5%S T Z注射液,采用白天禁食,夜晚注射的方式,连续注射5d,末次注射2周后测量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大于16mm o l/L认为中期糖尿病模型构建成功,继续饲养8周采用尿蛋白试纸检测小鼠尿蛋白,然后麻醉下灌流处死小鼠,解剖并取小鼠肾脏进行石蜡切片并染色进行肾脏病理学观察,如出现显著蛋白尿及肾脏病理改变认为D N 模型构建成功㊂1.2.2血糖测量使用罗氏血糖仪及血糖试纸,将小鼠固定,用采血针扎入小鼠尾静脉,取尾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㊂1.2.3 O G T T试验前将小鼠夜间空腹12h,测量空腹血糖,然后将20%葡糖糖溶液以2g/k g剂量采用小鼠灌胃器进行灌胃,分别于灌胃后30m i n㊁2h时测量静脉血糖㊂71重庆医学2022年1月第51卷第1期1.2.4 尿蛋白检测应用尿蛋白检测试纸采用压迫膀胱方法,在小鼠膀胱充盈时压迫膀胱取小鼠尿液,并滴浸于蛋白测定试纸上,通过标准比色条分析检测结果㊂1.2.5 病理检查小鼠在麻醉状态下灌流取肾脏,放入多聚甲醛中固定,经固定组织㊁脱水㊁石蜡包埋等步骤,最后用石蜡切片机制作石蜡切片,厚度2μm ㊂使用过碘酸希夫(P A S )染色及M a s s o n 三色染色试剂盒,按试剂盒说明书中步骤对切片进行染色,观察肾脏肾小球㊁基底膜和系膜基质等病理改变㊂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应用P r i s m 8.0软件进行统计图制作,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2.1 体重变化2.1.1 3周龄小鼠实验组小鼠高脂高糖饮食饲养8周后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图1㊂对照组小鼠体重略大于实验组,实验组小鼠均未达筛选标准,3周龄小鼠未诱导出肥胖㊂图1 3周龄小鼠实验组与对照组体重比较2.1.2 5周龄小鼠实验组小鼠饲养8周后体重未达标2只,未诱导出肥胖,将其淘汰;其余4只小鼠体重增加明显,成功诱导出肥胖㊂实验组肥胖小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图2㊂2.2 饲养8周后5周龄小鼠血糖变化5周龄小鼠实验组高脂高糖饲养8周后空腹血糖明显大于对照组,O G T T 在灌胃后30m i n 时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空腹血糖㊁餐后2h 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小鼠出现早期糖尿病表现,见图3㊂a:P <0.05,与对照组比较㊂图2 5周龄小鼠实验组与对照组体重比较图3 5周龄小鼠实验组饲养8周后O G T T 与对照组比较2.3 注射S T Z 后血糖及症状改变S T Z 末次注射2周后实验组小鼠空腹血糖大于16mm o l /L ,并出现明显多饮㊁多食㊁多尿现象,出现进展期及中期糖尿病表现㊂2.4 尿蛋白测定末次注射S T Z 8周后小鼠尿蛋白试纸测定结果为阴性,未出现明显蛋白尿㊂2.5 肾脏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肾脏肾小球㊁基底膜和系膜基质等病理结构无明显改变,见图4㊂A ㊁C :实验组;B ㊁D :对照组;A ㊁B :M a s s o n 三色染色;C ㊁D :P A S 染色㊂图4 肾脏病理学观察(400ˑ)81重庆医学2022年1月第51卷第1期3讨论2型糖尿病为主要的糖尿病类型,其中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㊁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中脂肪过度堆积导致体内代偿性分泌胰岛素,过度的胰岛素分泌从而出现胰岛素抵抗[12];长期高脂高糖饮食㊁过量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损伤胰岛细胞,从而出现糖尿病,长期糖尿病微环境导致肾脏屏障受损及肾脏基底膜增厚并出现肾小球硬化等严重肾脏并发症[13-14];本研究利用以上原理构建了肥胖相关糖尿病及D N模型㊂本研究结果显示,3周龄小鼠难以诱导出肥胖,其原因可能为过早给予高脂高糖饮食,此时小鼠对高脂高糖饮食的消化㊁吸收能力并未健全,难以诱导出肥胖;5周龄小鼠对高脂高糖饮食敏感,可以较好地诱导出肥胖,并且在高脂高糖饲养8周后空腹血糖㊁O G-T T均与对照组出现了差异,小鼠出现早期糖尿病表现,早期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成模率为60%;S T Z注射2周后小鼠血糖升高显著(>16mm o l/L),并且出现明显多饮㊁多食㊁多尿表现,糖尿病病情进一步加重,中期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成模率为60%㊂而并发症 D N模型并未构建成功,S T Z注射8周后小鼠尿蛋白阴性,且肾脏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提示未诱导出D N,D N模型构建失败㊂本研究结果提示,C57B l/6J品系小鼠对高脂高糖饮食较为敏感,可以通过高脂高糖饮食构建早期2型糖尿病模型,并且可以联合S T Z注射构建进展期及中期2型糖尿病模型,但该品系小鼠通过高脂高糖饮食联合S T Z注射难以诱导出D N模型㊂参考文献[1]C HO N H,S H AW J E,K A R U R A N G A S,e ta l.I D F D i ab e t e s A t l a s:g l o b a l e s t i m a t e s o f d i a-b e t e s p r e v a l e nc e f o r2017a nd p r o je c t i o n sf o r2045[J].D i a b e t e s R e s C l i n i P r a c t,2018,138:271-281.[2]廖涌.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展望[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7):1042-1045.[3]AM B E R Y P,P A R K E R V E,S T UMV O L L M,e t a l.M E D I0382,a G L P-1a n d g l u c a g o n r e c e p-t o r d u a l a g o n i s t,i n o b e s e o r o v e r w e i g h t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 e2d i a b e t e s:a r a n d o m i s e d,c o n t r o l l e d,d o u b l e-b l i n d,a s ce n d i n g d o s e a n d p h a s e2a s t u d y[J].L a n c e t,2018,391(10140):2607-2618.[4]M A R T A R TÍN E Z-C A S T E L A O A,N A V A R R O-G O N ZÁL E Z J F,G O R R I Z J L,e t a l.T h e C o n-c e p t a nd t he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f D i a b e t i c N e-p h r o p a t h y H a v e C h a n g e d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J].JC l i n M e d,2015,4(6):1207-1216.[5]Z H A N G L,L O N G J,J I A N G W,e t a l.T r e n d s i nC h r o n i c K i d n e yD i s e a s e i n C h i n a[J].NE n g l JM e d,2016,375(9):905-906.[6]B R E N N E MA N J,H I L L J,P U L L E N S.E m e r-g i n g t h e r a p e u t i c s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J].B i o o r g M e d C h e m L e t t,2016, 26(18):4394-4402.[7]王琴;程丽颖.对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现状的认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1):149-151.[8]S Z K U D E L S K I T.T h e m e c h a n i s m o f a l l o x a na n d s t r e p t o z o t o c i n a c t i o n i n B c e l l s o f t h e r a tp a n c r e a s[J].P h y s i o l R e s,2001,50(6):537-546.[9]A Z U S H I MA K,G U R L E Y S B,C O F F MA N TM.M o d e l l i n g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 i n m i c e[J].N a t R e v N e p h r o l,2018,14(1):48-56. [10]田雄,郑敬民.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实验动物科学,2020,37(2):73-77. [11]S C H LÖN D O R F F D.C h o o s i n g t h e r i g h t m o u s em o d e l f o r d i a b e t i c n e p h r o p a t h y[J].K i d n e y I n t, 2010,77(9):749-750.[12]F L A N A G A N A M,B R OWN J L,S A N T I A G OC A,e t a l.H i g h-f a t d i e t s p r o m o t e i n s u l i n r e-s i s t a n c e t h r o u g h c y t o k i n e 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 i ng r o w i n g f e m a l e r a t s[J].J N u t r B i o c h e m,2008, 19(8):505-513.[13]A N I L K UMA R P,WW L S H G I,S A L E E M MA,e t a l.M o l e c u l a r a n d c e l l u l a r e v e n t s m e d i a-t i n g g l o m e r u l a r p o d o c y t e d y s f u n c t i o n a n d d e-p l e t i o n i n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J].F r o n t E n d o c r i-n o l(L a u s a n n e),2014,5:151.[14]S T A R K E Y J M,T I L T O N R G.P r o t e o m i c s a n d s y s t e m s b i o l o g y f o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d i a b e t i c n e-p h r o p a t h y[J].J C a r d i o v a s c T r a n s l R e s,2012,5(4):479-490.(收稿日期:2021-03-26修回日期:2021-08-08)91重庆医学2022年1月第51卷第1期。

小鼠肾细胞实验报告(3篇)

小鼠肾细胞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小鼠肾细胞培养的方法。

2. 观察小鼠肾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点。

3. 了解小鼠肾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8周龄健康雌性小鼠。

2. 实验试剂:不含Ca2+和Mg2+的1PBS、青霉素、链霉素、0.1%明胶、0.1%胰蛋白酶溶液、DMEM培养液、胎牛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抗细胞角蛋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波形蛋白抗体、抗结蛋白抗体、抗-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

3. 实验器材:眼科剪、眼科镊、无菌消毒手术器械、网筛、离心管、T25培养瓶、倒置显微镜、培养箱等。

三、实验方法1. 取材:将小鼠处死后,无菌条件下迅速取出肾脏,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剥离肾被膜。

2. 切取肾皮质:将皮质组织剪成2-3mm的细条。

3. 消化处理:将肾皮质组织在100目不锈钢网筛上轻轻研磨,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收集滤液。

将滤液再用150目的网筛过滤,收集网筛上富含肾小管的间质碎片。

4. 培养细胞:将收集到的间质碎片加入含有0.1%胰蛋白酶溶液的培养皿中,在37℃、5%CO2的培养箱中消化5-10分钟。

待细胞变圆后,用吸管吹打细胞,使其悬浮。

5. 制备细胞悬液:将消化后的细胞悬液用无菌离心管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适量的DMEM培养液重悬细胞。

6. 细胞接种:将细胞悬液接种于T25培养瓶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7. 细胞观察: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拍照记录。

四、实验结果1. 细胞形态:接种后,细胞逐渐贴壁生长,呈上皮细胞样、成纤维细胞样和淋巴母细胞样等多种形态。

2. 细胞生长特点:细胞生长迅速,2-3天内即可铺满培养瓶底部。

3. 细胞鉴定:通过细胞角蛋白、角蛋白、波形蛋白、结蛋白和-平滑肌肌动蛋白等抗体检测,确认细胞为小鼠肾细胞。

五、实验讨论1. 小鼠肾细胞培养的成功率为80%左右,说明实验方法可靠。

2.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红芪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α-SMA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研究

红芪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α-SMA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研究

红芪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α-SMA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研究毛明锋;雷文晖;周丽美;金烈【摘要】目的探讨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α-SMA表达及对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2只2型糖尿病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模型组、HPS高剂量组、HPS中剂量组、HPS低剂量组,每组各8只;另择8只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HPS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HPS 400、200、100mg/(kg·d)灌胃干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小鼠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各组小鼠均连续灌胃8周后处死,取肾脏组织作病理检查,比较各组肾脏组织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α-SMA表达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5组小鼠肾脏组织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最重,除正常对照组外,HPS高剂量组小鼠肾脏组织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最轻.5组小鼠肾脏组织α-SMA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S高剂量组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5组小鼠肾脏组织α-SM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PS高、中、低剂量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HPS低剂量组小鼠肾脏组织α-SMA表达水平>HPS中剂量组>HPS高剂量组(均P<0.05).结论 HPS能够抑制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组织α-SMA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9(041)005【总页数】4页(P424-427)【关键词】红芪多糖;糖尿病肾病;α-SMA【作者】毛明锋;雷文晖;周丽美;金烈【作者单位】323000 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323000 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323000 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323000 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肾小管间质损伤是糖尿病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理改变,然而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断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展。

MicroRNA—21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展

MicroRNA—21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展

MicroRNA—21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展micro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长度19~25个核苷酸的单链小分子RNA,它们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增殖和凋亡等。

micro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转录的mRNA部分或者完全互补配对结合,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

其中的microRNA-21在调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将microRNA-21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标签:microRNA-21;糖尿病;并发症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大小19~25 bp,在生物进化过程具有高度保守性的非编码RNA分子,它可以利用碱基配对原则识别靶基因3’非编码区的靶位点,进而抑制目标mRNA和/或降解目标m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

1993年,Lee等[1]在线虫发育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了第一个miRNA,并将其命名为lin-4。

现今,超过800个人类基因被克隆排序[2],预计miRNA基因数量可超过1000个,并调控着超过30%的人类基因。

而microRNA-21(miRNA-21,miR-21)是近几年研究最为深入的miRNA之一,其高表达于哺乳动物器官组织。

目前miRNA-21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并发症及其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已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将这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1 microRNA-21概述人类microRNA-21(miRNA-21)定位在染色体17q23.2,与编码跨膜蛋白的基因VMP1(或TMEM49)、人乳头状瘤病毒16(HVP16)以及编码RNA U6的基因整合位点的位置重叠[3]。

miRNA-21在细胞核内由RNA聚合酶Ⅱ及Ⅲ转录生成,再由核酸酶Drosha加工成发夹状的前体pre-miR-21,最后被转运到细胞质经Dicer酶剪切为成熟的miRNA-21,但是miRNA-21的表达调控又有其独特的方面[4]。

小鼠肾小球分离方法比较及原代足细胞鉴定

小鼠肾小球分离方法比较及原代足细胞鉴定

小鼠肾小球分离方法比较及原代足细胞鉴定方际;吴鹤瑾;王浩【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小鼠肾小球分离技术,明确小鼠原代足细胞培养的最优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差异过筛法和免疫磁珠法分离C57/BL6 J小鼠肾小球,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去除包曼囊,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肾小球纯度和形态结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足细胞的标志蛋白Podocin 的分布和表达.结果差异过筛法获得肾小球纯度达90.2%±1.6%,一只C57/BL6J 小鼠可以得到(10421±2421)个肾小球;视野中肾小球结构完整,可见肾小管碎片.免疫磁珠法获得的肾小球纯度达96.7%±1.2%,一只C57/BL6J小鼠可以得到(16112±2651)个肾小球;视野中肾小球结构完整,基本无肾小管.免疫磁珠法获得肾小球纯度和数目均高于差异过筛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10 d可见肾小球周围大量多边形细胞爬出,呈铺路石样外观,符合足细胞特征;免疫荧光染色和PCR法均证实有足细胞特异性蛋白Podocin表达.结论 C57/BL6J小鼠肾小球的分离,免疫磁珠法明显优于差异过筛法,可以更简便、高效地培养出原代足细胞.【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8(029)012【总页数】4页(P1151-1154)【关键词】肾小球;足细胞;原代培养;免疫磁珠【作者】方际;吴鹤瑾;王浩【作者单位】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肾内科;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肾内科;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3.11;R322.61足细胞在蛋白尿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但因其为高度分化的终末期细胞,其体外培养一直较为困难。

国外已有实验室成功建立人、鼠条件永生化足细胞株[2,3],但细胞株在生长、遗传特征及细胞结构等方面与原代细胞相差较大,不能很好地模拟相关的肾脏病理生理学状况,这使基于永生化足细胞株的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小鼠肾脏石蜡永久制片结果分析报告

小鼠肾脏石蜡永久制片结果分析报告

小鼠肾脏石蜡永久制片结果分析报告一、引言肾脏是小鼠体内重要的排泄和调节器官,对其进行组织学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小鼠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本报告旨在对小鼠肾脏石蜡永久制片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小鼠若干只,体重在 20 25 克之间。

(二)样本采集与处理在无菌条件下,迅速取出小鼠肾脏,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然后将其放入 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 24 小时。

(三)石蜡包埋与切片经过固定的肾脏组织依次进行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处理。

使用切片机将包埋好的组织切成 4 5 微米厚的切片。

(四)染色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对切片进行染色。

(五)显微镜观察与图像采集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切片,并使用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图像。

三、结果(一)肾小球肾小球呈圆形或椭圆形,由毛细血管袢组成。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结构完整。

毛细血管腔通畅,无明显的狭窄或扩张。

(二)肾小管肾小管包括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呈立方形,胞质嗜酸性较强,刷状缘明显。

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较矮,胞质嗜酸性较弱,无刷状缘。

集合管管径较大,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或柱状。

(三)肾间质肾间质为少量结缔组织,其中可见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

间质内血管分布正常,无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

(四)异常发现在部分切片中,观察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这可能提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少数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可能与细胞代谢紊乱有关。

四、讨论(一)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

其原因可能包括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代谢紊乱、遗传因素等。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结合免疫组化等技术,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蛋白质沉积。

(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空泡变性可能是由于细胞内脂肪代谢异常、水分积聚或毒素损伤所致。

需要考虑小鼠的饮食、环境因素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感染等,以明确导致这一变化的具体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肾脏细胞系的建立细胞工程实验方案设计题目:小鼠肾脏上皮细胞系的建立设计者:班级生物1101姓名马聪冲学号 ******** 指导教师:***日期: 2013年11月11日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一、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二、准备工作(一)实验所需试剂与材料(二)实验所需的器材与设备(三)基本用液的配置(四)器材清洗、干燥与消毒三、实验步骤(一)取材(二)原代培养(三)传代培养(四)细胞纯化(五)细胞系的建立(六)细胞冷冻保存(七)冻存细胞的复苏四、注意事项小鼠肾脏上皮细胞系的建立一基本原理动物细胞培养(animal cell culture)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使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这个实验方案就是选取小鼠肾脏上皮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建立细胞系。

二准备工作1.实验所需的试剂与材料健康小鼠、火柴、酒精灯、青霉素、链霉素、胰蛋白酶、EDTA、稀盐酸、蒸馏水、20%新洁尔灭、70%乙醇、D-Hanks液、甲醛、高锰酸钾、甘油、滤纸、0.22滤膜、台盼蓝、培养基成分(见表)2.实验所需器材与设备培养皿、镊子、手术刀、手术剪刀、小烧杯、吸管、三角瓶、棉球、细胞计数板、滤器、毛刷、超净工作台、紫外灯、液氮、冻存管、溶液瓶、量筒、毛帕、脸盆、一次性手套3.基本用液的配置RPMI-1640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菌。

因为化学药剂与培养基的一些成分作用,所以不采用;因为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弱,所以仅用于表面消毒和空气的消毒。

所以本次实验采用湿热灭菌D-Hanks液的配制:1)溶解定容:将药品(NaCl:4.0g,KCl:0.2g,Na2HPO4·12H2O:0.06g,KH2PO4:0.3g, NaHCO3:0.15g)倒入盛有双蒸水的烧杯中,玻璃棒搅动,充分溶解,然后把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准确定容至500ml,摇匀即成新配制的D-Hanks溶液。

2)移入溶液瓶内待消毒:将D-Hanks倒入溶液瓶(大的吊针瓶)内,盖上胶帽,并插上针头放入高压锅内8磅消毒20分钟。

注意高压消毒后要用灭菌蒸馏水补充蒸发掉的水份。

0.02%EDTA溶液的配置:EDTA0.20g、Nacl8.00g、KCl0.20g、葡萄糖2.00g、0.5%酚红4ml,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10磅20min高压灭菌,使用时调节PH值到7.4。

胰蛋白溶液:1)用少量的D-Hanks液把胰蛋白酶粉末调成糊状2)补足D-Hanks液,震荡摇匀,置4℃冰箱内过夜3)次日,等胰蛋白酶溶解后用滤纸过滤4)滤纸再经过0.22滤膜除菌5)分装小瓶放到冰箱内低温保存调节至PH7.0左右6)使用时,用NaHCO30.4%台盼蓝母液:称取4克台盼蓝,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加双蒸水至100ml,用滤纸过滤,4℃保存。

4.器械清洗、干燥与消毒(1)常用的器械消毒方法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灭菌,主要包括湿热灭菌、过滤灭菌、干热灭菌和紫外线灭菌。

还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熏蒸消毒和药剂喷雾消毒。

这次试验,我采用以下消毒方式。

1)高压蒸汽灭菌:也称湿热灭菌,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玻璃器皿、布类、橡胶制品、金属器械等的灭菌。

高温高压蒸汽对生物材料有良好的穿透力,能造成蛋白质变性凝固而使微生物死亡,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一般在103-137kPa压力下,15-30分钟,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都可被杀死。

灭菌后需要及时烘干。

2)紫外线灭菌:细菌吸收紫外线后,蛋白质和核酸发生结构变化,引起细菌的染色体变异,造成死亡。

紫外线波长为200-300nm,其中,以260nm的杀菌能力最强,但是由于紫外线穿透物质的能力很弱,所以只适用于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灭菌。

实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用紫外灯照射20到30分钟灭菌,关闭紫外灯并打开无菌操作台风机运转10分钟,然后用70%乙醇擦拭无菌操作台台面及四周,并开始实验。

3)无菌操作室的灭菌,一般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法定期熏蒸消毒,在实验室用甲醛和高锰酸钾封闭消毒期间,不宜进入消毒空间。

消毒后通风换气,等气味散尽后再出入。

使用前用20%新洁尔灭对接种室内墙壁、地板及设备擦拭,用70%乙醇喷雾,用紫外线灭菌20分钟。

照射期间关闭接种室的门窗。

(2)、玻璃器皿的洗消:1)自来水刷洗,除去灰尘。

2)烘干、泡盐酸:烤箱中烘干,然后再浸入5%稀盐酸中12小时以除去脏物、铅、砷等物。

3)刷洗、烘干:12小时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再用洗涤剂刷洗,自来水冲干净后用烤箱烘干。

4)泡酸、清洗:用清洁液(重铬酸钾120g:浓硫酸200ml:蒸馏水1000ml)浸泡12小时,然后从酸缸内捞出器皿用自来水冲洗15次,最后蒸馏水冲洗3-5次和用双蒸水过3次。

5)烘干、包装:洗干净后先烘干,然后用牛皮纸(油光纸)包装。

6)高压消毒:包装好的器皿装入高压锅内盖好盖子,打开开关和安全阀,当蒸气成直线上升时,关闭安全阀,当指针指向15磅时,维持20-30分钟。

7)高压消毒后烘干(3)、橡胶和塑料:橡胶和制品通常处理方法是:先用洗涤剂洗刷干净,再分别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干净,再用烤箱烘干,然后根据不同品质进行如下的处理程序:1)针式滤器帽不能泡酸液,用NaOH泡6-12小时,或者煮沸20分钟,在包装之前要装好滤膜两张,安装滤膜时注意光面朝上(凹向上),然后将螺旋稍微拧松一些,放入铝盒中在高压锅内15磅30分钟消毒,再烘干备用。

注意在超净台内取出使用时应该立即将螺旋旋紧。

2)胶塞烘干后用2%氢氧化钠溶液煮沸30分钟(用过的胶塞只要用沸水处理30分钟),自来水洗净,烘干。

然后再泡入盐酸液30分钟,再用自来水,蒸馏水,三蒸水洗净,烘干。

最后装入铝盒内高压消毒,烘干备用。

3)胶帽,离心管帽烘干后只能在2%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6-12小时(切记时间不能过长),自来水洗净,烘干。

然后再泡入盐酸液30分钟,再用自来水,蒸馏水,三蒸水洗净,烘干。

最后装入铝盒内高压消毒,烘干备用。

4)胶头可用75%酒精浸泡5分钟,然后紫外照射后使用即可。

三.实验步骤1.取材1)将小鼠引颈杀死。

2)将小鼠尾巴提在手上,身体全部浸入酒精30秒到一分钟,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酒精进入小鼠体内。

3)用酒精灯火焰消毒后的手术剪刀在小鼠胸腔部位附近环行剪开皮肤。

4)将小鼠翻转剥皮。

5)开腹6)定位肾脏的位置,轻轻的用镊子夹出,取材2.原代培养原代培养一共有两种培养方法,分别是组织块培养法和分散细胞培养法。

组织块培养法又包括薄层培养法和翻转干涸法。

分散细胞培养法包括机械分散法和消化分散法。

这两种方法相比,组织块法操作简单,不易污染,适合真皮细胞、骨骼肌细胞、牙髓细胞等的培养,但是由于在反复剪切和接种过程中对组织块的损伤,并不是每个小块都能长出细胞,而且所需时间较长。

分散细胞培养法适用于大量细胞的培养,细胞的产量高,但是步骤繁琐,容易污染。

这里,我们采用分散细胞培养法的方法来进行培养。

(能在短时间得到结果)1)先将材料切成2-3mm2的小块2)加D-Hanks液清洗干净,沉淀,去掉上清液3)加入胰蛋白酶4℃消化(6-24h)4)清洗干净沉去上清5)加新消化液37℃消化(20—30min)6)清洗干净沉去上清7)加营养液并吹打8)计数9)接种培养3.传代培养传代培养具体包括贴壁的细胞消化法传代和悬浮细胞的传代。

这里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

1)先吸除培养液2)用PBS洗涤细胞一到二次3)根据细胞贴壁的牢固程度,可分别选用0.08%、0.025%、0.25%浓度的胰蛋白酶-EDTA溶液,用其量为1mL/25cm2 ,2mL/75cm2 ,37℃作用数分钟,于倒立显微镜下观察。

当细胞将要分离而呈现圆粒状时,吸掉消化液。

4)加入适量含新鲜血清的培养液终止胰蛋白酶作用,离心后再吸掉上清液。

5)轻拍培养瓶使细胞自己脱落,加入适量的新鲜培养液,用吸管吸打数次以分散细胞团块,混合均匀后,按合适的比例稀释后转入新的培养瓶培养。

4.细胞纯化细胞纯化主要可分为自然纯化和人工纯化。

(1)自然纯化利用某一细胞的增殖优势,而排挤其他细胞生长,最后留下生长优势细胞,去除其他细胞,达到细胞纯化的目的(2)人工纯化利用人为手段对某一细胞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抑制其他细胞的生长,而达到纯化细胞的目的。

包含酶消化法、机械刮除法、反复贴壁法、克隆法、流式细胞仪技等其他方法。

由于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对胰蛋白酶的耐受性不同,这里采用酶消化法。

通常是成纤维细胞先脱壁。

1)先用0.5%胰蛋白酶和0.02%EDTA(1:1)混合液漂洗培养细胞,然后再换新的混合液继续消化,之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不时摇动培养瓶,等到半数细胞脱落下来后,便立即停止消化。

2)把消化液吸入离心管中,离心去上清,然后移入另一个培养瓶中,加培养液置温箱中培养。

再向原瓶内补加新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经过反复处理,可把成纤维细胞除净。

5.细胞系的建立1)细胞形态观察:主要包括细胞的形态、核质比例、染色质、核仁大小和多少以及微丝微管的排列状态。

2)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有细胞计数法、四挫盐比色实验和CCK-8试剂盒检测法这三种方法。

这里采用MTT来进行测量。

基本原理是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的MTT还原为难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物并沉淀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

然后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放映活细胞数量。

3)细胞分裂指数:分列指数是指细胞群体中分裂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一般要观察和计算1000个细胞中的细胞分裂相数。

获得分裂相数后可以绘制细胞分裂指数曲线。

4)细胞接种存活率:当细胞被制成分散的悬液后,接种到底物上能贴壁并能存活生长的细胞百分数值称为接种存活率,用以表示细胞群的活力。

细胞接种存活率=(贴壁存活细胞数/接种细胞数)×100%5)细胞周期: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用消化法制成细胞悬液,使细胞成为单个细胞,不能成团。

然后根据流式细胞仪的检测步骤进行操作。

最后计算出细胞周期。

6)细胞活力的检测:细胞损伤或死亡时,某些染料可穿破透变性的细胞膜,与解体的DNA结合而着色。

借此鉴别死细胞与活细胞。

7)细胞种属的鉴定:可以用荧光抗体染色鉴别、同工酶谱系鉴别。

然后进行染色体分析,人主要组织相溶性抗原,和核酸技术来鉴定和培养细胞中等位基因的多态性。

6.细胞冷冻保存细胞在-70℃以下时,酶活性降低,代谢处于完全停止状态,故可以长期保存。

细胞低温保存的关键在于通过-20-0℃阶段的冷冻过程。

在此范围内,易造成细胞的严重损伤。

如果不加任何保护剂,细胞内外的水分很快会形成冰晶,导致细胞内电解质浓度增高,pH改变,部分蛋白质变性从而造成细胞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