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名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关于提名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关于提名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关于提名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面向智能制造系统的机器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一、提名意见

二、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当前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自动化装备柔性欠佳、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产品快速更新、定制化以及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需求。采用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在面向智能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中迫切需要解决机器人在适应性、网络化、智能化、安全性和移动化方面的问题。该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历时多年的技术攻关,形成了在机器人柔性移动作业、机器人组件、智能编程和碰撞检测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制了智能型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复合机器人等机器人产品,实现了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的示范与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国产机器人在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占有量。主要创新如下:

1、发明了机器人高精度柔性作业的主动柔顺控制方法,采用机器人动力学和重力项的补偿技术,实现了机器人六维力/力矩控制技术,提高了机器人高精度装配、打磨等作业的适应性。

2、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组件化、模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功能组件、模块化、开放式通信接口的设计规范,形成了国家标准,实现了即插即用的机器人技术组件,解决了机器人系统快速集成问题。

3、研发了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免示教作业系统,解决了复杂工件的实时三维建模与重构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免示教作业编程,减少了机器人生产线现场调试时间。

4、发明了高效、可靠的机器人碰撞检测与保护方法,采用基于扰动观测器和神经元网络训练器的视觉碰撞检测方法,在加速度矢量和位置矢量组成的多维空间中建立了更可靠、响应更及时的机器人碰撞检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应式行为规划的机器人安全保护方法,提高了机器人运行和人机协作的安全性。

5、研发了机器人全方位移动的关键部件和导航控制系统,开发了一种基于双滑动轴浮动支撑机构的机器人全方位移动的关键部件,减小了机器人行走时产生的振动;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远程通信技术的机器人高精度导航控制系统,解决了移动机器人和复合机器人导航的准确性,提高了机器人移动作业能力。

项目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3项,发表SCI/EI论文40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0项,制定了国家标准8项,研究成果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辽宁省企业重大研发成果奖1项。项目成果在华晨中华、康佳电子等数家生产企业推广应用自动化生产线130余条,并出口到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十几个国家,改变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近三年项目完成单位新增销售收入34.3亿元,新增利润9.5亿元,部分应用单位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近88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客观评价

1.项目验收意见

专家组对“数字化车间及智能物流系统在电能计量行业中的应用”项目验收认为:“项目完成了国家批复的建设内容和技术指标,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车间及智能系统集成平台、应用套件及核心关键智能部件,成果已在辽宁、四川、山东等电力行业推广应用,示范作用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专家组对“新型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验收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全部任务,攻克了机器人优化设计、轨迹控制、平稳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了新型焊接机器人、新型搬运和装配机器人四大类十一种机器人产品,实现了机器人在汽车焊接、汽车曲轴锻压、数控加工、激光柔性加工等生产线的示范应用,完成了机器人产业化指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专家组对“对型机器人产品产业化示范应用”课题验收认为:“课题完成了合同规定的任务,实现了课题目标。”

专家组对“汽车自动变速箱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课题验收认为:“课题完成了合同规定的任务,实现了课题目标。”

2.科技查新报告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对项目的主要科技创新点进行国际联机检索,查新发现:“除查新项目委托单位及协作单位发表的文献外,国内外未见相同文献报道。”3.技术检验报告

本项目研制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复合机器人系列化产品经过了辽宁省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院、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的测试,包括性能、功能、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检验报告显示项目产品性能和功能指标达到实际应用要求。4.科技奖励、专利、论文等

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项,制定国家标准8项。

研究成果“工业机器人主动柔顺控制方法及装置”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自动引导车(AGV)系统”和“面向智能制造的机器人数字化工厂核心部件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分别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面向数字化工厂的搬运机器人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一等奖、“新型工业机器人及数字化制造装备研制”获辽宁省企业重大研发成果奖。

发表SCI/EI论文40篇,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多篇文章被多个机器人或自动化领域高档次杂志的论文引用。如机械臂多目标任务规划的相关文章,提出了在线任务级别的避奇异点机械臂规划,及提升移动操作平台稳定性的在线规划方法,被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F:3.502)、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IF:4.357)等高档次期刊文章引用。提出了基于2.5D地图的非平坦路面的导航算法,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进

行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导航,被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IF:4.882),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IF:4.036) 中文章引用。提出了基于各项异性分析的全向轮运动规划算法,提高了机器人效率和性能,被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F:7.168),IROS会议中文章引用。

5.产品用户评价

沈阳华晨中华汽车有限公司:“…点焊机器人的使用可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白车身焊点质量并提升生产线产能…已成功取代国外进口点焊机器人,打破国外品牌点焊机器人在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上的垄断”。

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移动机器人柔性很大,可以根据实际修车情况任意增减车辆来满足生产,整个车间视觉效果非常好,员工工作环境改善…非常有效地减低安全隐患”。

6.国家重点新产品

“伺服焊接机器人SRD210B”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国科发财[2014]295号)。

7. 媒体报道

随着本项目研制的智能型工业、移动、复合等机器人产品,以及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的示范与推广应用,媒体对本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评价:

CCTV《大国重器》、《超级工程》以及经济信息联播对新松机器人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国重器》报道:新松机器人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制出拥有核心自主智能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机器人产品,撑起民族机器人产业的脊梁。

2015年4月9日《光明日报》报道:“在移动机器人方面,过去国外企业凭借先进的非接触感应式充电技术,长期独占国内市场。新松研发的混合式充电新技术,让新松移动机器人一举拿下95%的国内市场份额,还实现了批量出口”。

2015年5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2007年,新松移动机器人成功纳入通用汽车的全球采购平台,出口至欧美13个发达国家,改写我国机器人产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2013年,公司份额占国内机器人市场的10%—15%。在移动机器人这个细分领域,做到了全球最大。新松已经是全球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机器人销往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

2016年2月23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报道:“国际首创的复合型机器人日前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批量投产。仅美国一家客户的订单就已连续追加到50台,填补了高端机器人市场的国际空白”。

2017年3月12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制造浮现‘新版图’,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新松机器人公司为代表,沈阳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在国产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

四、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成果已经在华晨中华、康佳电子、金杯汽车、四川电力、辉山乳业等多家国内知名的汽车、食品、电力企业推广应用,2015年至2017年项目生产的直接经济效益34.3亿元,新增利润9.5亿元,仅华晨中华汽车有限公司和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即取得间接经济效益63.9亿元,间接利税2.2亿元。

五、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材料公示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材料公示 一、项目名称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者 中国科学院 三、提名意见 有组织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已对国家安全、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对传统的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体系形成了严重威胁。该项目针对APT攻击的技术对抗难题,历经十多年的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了一套以基于硬件模拟软件深度分析技术为核心的APT攻击检测关键技术和产品体系,实现了高透明、细粒度的软件深度分析能力,解决了传统安全产品面临的检测系统与被检测目标同系统平台技术竞争难题;提出了漏洞利用攻击检测、基于数据流的攻击特征提取、协议逆向追踪与僵尸网络溯源等技术与方法,有效解决了类攻击代码识别、动态生成代码提取等难题。基于动态分析基础引擎,研制了金刚软件智能分析系统、高级持续性威胁检测系统、天眼新一代威胁感知系统等系列产品,提升了APT攻击的检测防御能力。 项目研制的产品已广泛应用在通信、金融、能源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军队、公安等国家安全部门,百度、中船、航天等大型企业应用和专业机构。近三年新增产值11.56亿元;项目成果还为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在海莲花、蓝宝菇等重大APT攻击事件的发现与处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多次获得主管部门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嘉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部分成果分别获得2018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 网络空间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方向。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以强大的、有组织的技术力量作支撑,以特定的高价值任务为目标,攻击破坏性强,对抗能力高,是当前网络空间安全的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报奖公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高砷多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推荐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推荐奖种:科技进步奖 完成单位: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完成人:杨成渊、雷思维、汪友元、谭自强、蒋晓云、胡忠东、余旦新、王栋、王强、冯治兵、李和平、唐光炜、刘永龙、武卫国、李鹏 项目简介: 随着冶金工业的迅猛发展,冶炼矿产资源中而伴生的铅、锌、砷等有害杂质呈上涨趋势。在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中砷及重金属的含量大幅增加,造成冶金工业废水处理难度的增大。根据(国办发〔2009〕61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对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限制,要求重金属排放企业必须做到达标处理。本项目通过两家企业联合研究,结合白银公司生产工艺现状及生产实际,开发出了高砷多金属酸性废水处理技术。2010年12月,高砷多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在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公司成功使用,处理后的废水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该技术率先在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化应用,并已成功推广到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山东恒邦、豫光金铅、云南冶金、灵宝黄金等铜铅锌镍及黄金冶炼企业。 推广应用情况: 该技术率先在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化应用,并已成功推广到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山东恒邦、豫光金铅、云南冶金、灵宝黄金等铜铅锌镍及黄金冶炼企业。 前三完成人主要贡献: 1、杨成渊高级工程师,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主持了项目技术方案论证、可研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将①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②研发了智能模块化电化学装置③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处理工艺管理包三项创新点应用于该项目。 2、雷思维高级工程师,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负责。主持了项目前期方案论证、组织协调、全程跟踪监督项目的实施。创造性地将①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②研发了智能模块化电化学装置③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处理工艺管理包三项创新点应用于该项目。 3、汪友元教授级高工,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本项目技术路线的确定和技术方案的论证,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协调等,提高了项目研发效率,加快了建设进度。创造性地将①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电化学处理技术②研发了智能模块化电化学装置③开发了高砷多金属废水处理工艺管理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 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 、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针对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问题,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研究,研发了流域大坝与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运行性态实时监控和 风险预警技术,实现了流域电站群安全危险源分级动态管控;提出了流域多电站一键 调度技术,首次在大型流域调度中实现由单机组“直调”向多电站“一键调”的重大转变;研发了设备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实现了设备健康状态由“人工感知”向 “智能感知”的转变,开辟了预警设备故障、减少检修冗余的新路径;创建了智慧化 工程建设技术,首创了智慧工程理论体系,实现了工程建设由“定性经验管理”向全 要素、全方位、全周期“数据驱动管理”的重大转变,梯级电站群建设和运行表明取 得了安全、优质、高效地成效。项目获知识产权149项,发表论文291篇,其中S CI 、EI收录92篇,出版专著5部,纳入行业标准9项,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2 项,有力推动了大型流域智慧化建设与运行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经鉴定,成果达 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双江口、瀑布沟、大岗山、猴子岩等百余座水电工程, 应用工程曾获国际里程碑工程奖、詹天佑奖和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并在 国家能源集团(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四川省国资委系统推广,产生直接经济效、人益 116亿元,应用前景广阔。 提名该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是世界水电装机、发展前景和开发难度最大的国家,作为水电开发主要形式,

教育部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

教育部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推荐单位:教育部 推荐奖种: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库区120万移民安置。项目组历时20余年,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三峡移民实践相结合,针对库区移民工程和新城市(镇)建设中人地矛盾突出、移民安居复杂、山地建设特殊等科技问题,联合攻关,取得了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实践工程的重大科技突破。 1、构建三峡人居环境“簇群”形态学理论。揭示山地簇群“三维空间”形式和山江“地形阻隔”生长规律,实证“簇群形态”是山地人居环境提高容量和优化质量的途径。解决了三峡移民安置容量理论问题,建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原理在山地的特殊性和发展内涵。 2、创新库区人居环境三维空间“适应性”规划技术体系。创立簇群形态在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三个空间尺度的实施和突破技术难点。突破了库区移民安置人地矛盾的技术瓶颈,获得城乡规划与设计共性技术在三峡地区的适应性发展。 3、实践了库区移民安置和新城市(镇)建设工程。编制和完成不同类型和多个城市(镇)规划与建设工程120余项。验证了本项目提出的“簇群”理论与关键技术。实践经验覆盖库区70%区县和移民,以及890万m2安居住宅建设,解决了城乡规划平原技术在山地的产业化应用。 教育部专家鉴定组认为“创造性地应用并发展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解决三峡库区的人居环境建设问题提供了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支持,属国内首创,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为保障和支持三峡库区完成移民搬迁和安置任务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重庆大学:项目牵头单位,积极组织、申报获准了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规划与设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二)提名意见 针对我国履行环保国际公约的迫切需求和制冷工质绿色替代的技术难题,突破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复合制冷系统安全节能调控、流动传热与除霜降噪协同设计、高安全性测试方法与环境友好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首次建立了我国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的技术体系,研发多种制冷空调新装备并实现产业化。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冷冻冷藏设备、空调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和工业、建筑、食品等重点领域,产品出口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为履行环保国际公约贡献了“中国方案”,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对照国家科技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工质在制冷空调装备中承担着能量转换和传输的重要作用,制冷空调装备使用的传统工质存在破坏臭氧层、温室

效应高等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的日益关注及《蒙特利尔议定书》、《巴黎协定》等系列环保国际公约的签署,积极寻找制冷空调装备安全适用的绿色工质替代技术是全球同行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也将成为抑制全球温升和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装备制造国和消费国,传统工质年消费量占全球的50%以上。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的替代并保障行业平稳转换过渡,已成为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迫切需求。 本项目依托联合国框架下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等专项支持,集合国内制冷空调行业产学研各界优势资源,针对R32、CO2、NH3等不破坏臭氧层且具有低温室效应潜值的绿色工质,历时近十年联合攻关,突破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复合制冷(供热)系统安全节能调控、流动传热与除霜降噪协同设计、新型测试评价方法与安全可靠运行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制冷空调装备绿色工质替代的技术体系,并实现多种新装备的应用和产业化。创新成果主要包括: 1.国内率先开展了可燃性工质多因素耦合泄漏燃烧性能试验,建立了安全可靠的“湿蒸气压缩”热力学循环和自然工质复叠式热力学循环,测定了工质含油状态下的强化换热准则,探明了绿色工质制冷空调装备基于新型热力学循环的增效机理,提出行业绿色工质替代路线图,为全面替代传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意见 面向农业防灾减灾、脱贫攻坚战略需求,针对沿淮涝渍灾害突出问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按照“结构避灾、生物抗灾、技术减灾”新思路,通过良种良机良法融合、避灾抗灾减灾统筹,开展了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经过18年研究,揭示了沿淮“降水-汇流-入渗-涝渍”成灾机制,创建了农田快速排水工程技术与标准,创新了改土增渗降渍技术;攻克作物涝渍抗性和减产机理以及抗性评价方法瓶颈,创新了玉米和小麦抗涝渍栽培关键技术;在行蓄洪区首创“旱稻-小麦”结构避灾新模式和旱稻“精量机直播+旱管”轻简栽培技术。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技推广合作奖2项,发明专利10项,作物新品种4个,行业、地方标准11项;2009年以来,技术累计推广3.29亿亩,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系统化解决了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防控、稳产增潜难题。中国农学会评价认为成果总体水平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沿淮地区是指鄂豫皖苏四省淮河沿岸50-80km的大片低洼平原,耕地面积约1.4亿亩,光温水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和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势低洼,洪涝灾害多年平均成灾面积占全国同期的39%,面广、频发、重发的涝渍灾害长期困扰着粮食生产稳定性和增产潜力的提升。针对传统种植模式适应性差、品种涝渍抗性弱、防灾减灾栽培技术缺乏等问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历经18年联合攻关,创建了“创新种植结构避灾、增强作物耐渍能力抗灾、调水改土技术减灾”涝渍灾害综合防控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技术,主要创新如下: 1.首创沿淮行蓄洪区“旱稻-小麦”结构避灾新模式,创新了旱稻“精量机直播旱管”轻简栽培技术。首次揭示旱稻在该区生态适应性强,率先提出“旱粮调旱稻”结构避灾新策略,破解了传统“玉米(大豆)-小麦”模式产量低而不稳难题;发明新型板茬宽幅小麦旱稻兼用施肥播种机,首创旱稻免耕开沟条播、侧位精准施肥、覆土镇压保墒一体化作业的轻简化精量播种方式,首次明确潮土旱稻旱管补灌的盈亏临界点,制定技术规程4套;新模式较原模式稳产增产、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 二、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针对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问题,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研究,研发了流域大坝与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运行性态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技术,实现了流域电站群安全危险源分级动态管控;提出了流域多电站一键调度技术,首次在大型流域调度中实现由单机组“直调”向多电站“一键调”的重大转变;研发了设备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实现了设备健康状态由“人工感知”向“智能感知”的转变,开辟了预警设备故障、减少检修冗余的新路径;创建了智慧化工程建设技术,首创了智慧工程理论体系,实现了工程建设由“定性经验管理”向全要素、全方位、全周期“数据驱动管理”的重大转变,梯级电站群建设和运行表明取得了安全、优质、高效地成效。项目获知识产权149项,发表论文291篇,其中SCI、EI收录92篇,出版专著5部,纳入行业标准9项,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2项,有力推动了大型流域智慧化建设与运行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经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双江口、瀑布沟、大岗山、猴子岩等百余座水电工程,应用工程曾获国际里程碑工程奖、詹天佑奖和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并在国家能源集团(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四川省国资委系统推广,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6亿元,应用前景广阔。 提名该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是世界水电装机、发展前景和开发难度最大的国家,作为水电开发主要形式,

流域梯级电站群安全建设运行对国家安全、绿色发展关系重大。国内外曾有多座因建管缺陷导致渗漏甚至溃决的案例;俄罗斯萨扬水电站因设备健康状态无法及时诊断,致75人死亡,直接损失130亿美元;美国奥罗维尔水电站因维护和调度不当引起溢洪道破坏,紧急撤离18.8万人。国家能源集团在大渡河流域开发居于主体地位,已建在建电站16座,电站群装机2700万kW,库容158亿m3。在建双江口大坝高达312m,是全球第一高坝,建成的大岗山拱坝210m,地震加速度高达557.5cm/s2,为同类世界最大。随着电站群规模、建成时间和新建电站技术难度的增大,安全风险和调度、维护难度逐渐凸显,急需创新突破,以保障安全,避免灾害,提高效益。项目基于20余项重大科研,历经10余年,形成了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成套技术并成功推广应用。主要创新包括: 1.大坝与边坡安全管控系统集成与预警技术。首创多因子全要素定量化风险动态评估模型,提出电站群危险源分级管控技术,研发高精度外部变形一体化监测技术,建立流域梯级库坝群安全风险智能管控模型。成功预报并治理重特大地质灾害危险点10处,提前4小时在节日期间预警大渡河中游川藏生命线滑坡体大规模垮塌,避免了高车流情况下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2.流域多电站一键调度技术。首创多数据源混合同化流域气象预报技术,实现气象水情高分辨率、多时空尺度、自动耦合预报;发明大型梯级水电站间负荷实时智能调控技术,自动匹配市场需求、梯级来水、设备状况及经济运行等要素,首次实现大型流域调度由单机组直调向多电站一键调的重大转变,每年减少人工负荷调节3万余次。 3.设备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研发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和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安全帽等产品,实现设备健康状态智能感知化转变;发明基于超球算法的设备健康趋势预警和故障诊断技术,首次实现设备故障早期预警,减少检修冗余,设备等效可用系数大幅提高约10%。

奖种国家科技进步奖

奖种:国家科技进步奖 项目名称:环保型路面建造技术与工程应用 项目主要完成人:沙爱民裴建中谭忆秋何唯平张忠伦胡力群孙朝云蒋玮齐琳李东周纯秀陈拴发徐世国王晓燕赵昕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交通运输科学技术领域。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和汽车运输规模长足发展。道路交通设施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与节能环保等社会发展方向相悖的问题,例如:道路交通噪声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地下水补充不足和地表洪水泛滥;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汽车尾气路面净化难以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科技部批准由长安大学主持开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保型道路建设与维护技术”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涉及透水路面,低噪声路面,低吸热路面,融冰雪路面,分解汽车尾气路面等环保型道路技术。通过理论分析、材料研发、实体工程铺筑等方式,取得创新性成果如下: 1)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黏度沥青改性剂,建立了透水沥青路面材料细观空隙特征与宏观材料组成及性能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环境与功能要求的透水沥青路面材料和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打破了国外对高黏度沥青改性材料的技术垄断,提出了透水沥青路面建设与养护的国家工程建设行业技术标准。

2)研发了基于近场测试原理的轮胎-路面交互作用测量车,建立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孔隙结构特性声学性能预测模型,揭示了路面在不同材料组成与结构关键参数下的降噪规律。为以降噪为目标的多孔路面材料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提升了我国多孔路面的设计水平。 3)建立了基于传热学和气象学原理的沥青路面热效应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沥青路面热效应的定量评价;研发了保水乳浆材料、太阳热反射涂料,遴选了热阻矿料,提出了遮热、保水以及热阻式三种低吸热路面的材料组成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要求。系统形成了我国低吸热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4)建立了基于能量转化的道路融雪系统温-湿耦合瞬态融雪模型,开发了集成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的道路融雪系统;揭示了弹性沥青路面的除冰雪机理,提出了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的弹性融冰雪路面组成设计方法。成功实现了非人工、机械、化学除雪的新型环保融冰雪路面技术,提升了我国路面冰雪处治的技术水平。 5)自主研发了能够应用于道路路面的矿物负载型和耦合型光催化净化材料,生产出了相应的尾气吸收分解涂料,形成了吸收分解汽车尾气涂层的施工工艺,研发了尾气测试评价系统。突破了高效循环吸收分解汽车尾气材料制备的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路面主动净化汽车尾气功能。

(完整版)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功率型高频宽温低功耗软磁铁氧体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浙江省 提名意见:功率型软磁铁氧体材料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我国过去与国外差距巨大。该项目开展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研究,发明了锰锌和镍锌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突破了锰锌和镍锌块体铁氧体烧结等生产关键技术和薄片铁氧体流延生产关键技术,建立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成套生产工艺。系统创新和集成核心生产装备,分别建立了我国首条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生产线,实现了规模化稳定生产。 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锰锌铁氧体工作频率由200kHz以下提高到5MHz,镍锌铁氧体工作频率达10MHz,功耗显著降低,温度特性明显改善。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9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1部。项目参加企业发展为我国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最好的龙头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重大科学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项目改变了我国功率铁氧体的落后面貌,推动我国功率型软磁铁氧体产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经审查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功率铁氧体广泛应用于能源、信息、交通、国防等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电力、电子设备的小型、高效和节能化,对功率铁氧体工作频率和功率损耗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功率铁氧体技术水平过去与国外差距巨大,受到专利和技术封锁,长期存在工作频率低、功率损耗高、温度特性差等严重问题。该项目针对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进行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研究,解决了高频条件下保持低功耗的难题,突破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核心生产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广泛应用,推动我国功率铁氧体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创新如下:(1)发明高频宽温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揭示了离子替代对铁氧体磁性能、频率特性和温度特性的作用规律及机理,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2)突破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生产关键技术,建立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块体和薄片铁氧体成套生产工艺。(3)创新和集成核心生产装备,实现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规模化稳定生产。该项目创新性突出,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锰锌铁氧体工作频率由200kHz 以下提高到5MHz。镍锌铁氧体工作频率达10MHz。同时,材料温度特性显著改善。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9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1部。成果在项目参加企业全面应用,促进企业发展为我国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最好的龙头企业,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浙江省标准创新重大贡献奖。产品不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铁、手机等重要民

201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 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煤炭高效干法分选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提名意见: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选煤是煤炭清洁利用的基础。我国2/3以上的煤炭分布在西部干旱缺水地区,难以采用湿法选煤技术,迫切需要高效的干法选煤技术。针对高效干法选煤技术这一世界性难题,该项目经近20年的科研攻关,在“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点项目等资助下,产学研合作研发,创立了气固流态化干法分选理论,发明了大型复合式干法分选技术和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开发了模块式高效干法选煤工艺与装备,形成了煤炭高效干法分选关键技术,解决了长期影响干法选煤工程化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煤炭大规模干法分选提质。该项目具有不用水、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分选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引领了世界干法选煤技术的发展,是世界选煤技术的重大突破。国家发改委《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已将“高效干法选煤技术”列入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 该项目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件,美国等国外专利15件,发表SCI论文85篇、EI论文131篇,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该项目已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1275套,年分选煤炭近2亿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已出口至美国等21个国家。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选矿工程学科。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由于我国原煤质量差、加工利用程度低,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选煤是洁净煤的源头技术,长期以来,选煤以湿法为主,我国2/3以上的煤炭分布在西部干旱缺水地区,难以采用湿法选煤技术,褐煤等遇水易泥化的低阶煤不宜采用湿法分选。传统干法分选技术存在分选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迫切需要高效干法选煤技术。 该项目在“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点项目等资助下,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开发了煤炭高效干法分选关键技术,解决了煤炭高效干法分选的世界性难题。主要科技创新有: (1) 创立了气固流态化干法分选理论:揭示了浓相高密度气固分选流态化的形成与调控机理,提出了大压降低流化数稳压布风方法和分选流态化质量的压降准数判别准则,建立了床层密度的定量调控模型。揭示了煤炭在振动与气

2019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 二、主要完成人 许强、汤明高、刘春、廖明生、巨能攀、何朝阳、朱星、张路、黄学斌、李慧生 三、主要完成单位及贡献 主要完成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汤明高、巨能攀、何朝阳、朱星):创新滑坡成因分类方案,揭示滑坡成灾机理,建立三维识别图谱,提出重大滑坡隐患早期识别的“三查”体系,揭示滑坡变形时-空动态演化规律,建立基于时空变形的“过程预警”理论方法,研发监测预警平台。负责项目实施及全面推广。 (2)同济大学(刘春):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研究提出大型滑坡演化的空-天-地-内多源立体观测,研发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滑坡观(探)测技术,开展行业推广应用。 (3)武汉大学(廖明生、张路):发挥在测绘遥感技术方面的优势,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研究解决了InSAR技术在西部山区地质灾害识别监测应用中的瓶颈问题,有效提高了该技术的可用性和结果可靠性,在四川丹巴县、理县、茂县等区域进行了应用。 (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黄学斌):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现已划归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要贡献三峡库区涉水滑坡机理、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及推广应用,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编制《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预警预报手册》、并进行了深入推广应用。 (5)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李慧生):研发滑坡监测技术,滑坡大数据采集传输、无人机建模和INSAR建模位移分析系统,与成都理工大学合作进行滑坡监测预警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提名意见 我国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机理复杂、隐蔽性强、灾害损失及社会影响大,国家防灾减灾需求迫切。该项目依托973计划等,针对滑坡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十余年研究积累和联合攻关,取得了原创性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我国滑坡隐患识别与预警走在世界前列。获得“标准规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30

2018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典型高风险条件下地下工程施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二、提名单位意见 本项目针对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高海拔”、“高富水”和“高敏感”——“三高”风险条件下施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四川雀儿山隧道(海拔4378m长7108m)、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中梁山隧道等工程,开展了专门研究与实践。通过研究,研发了高海拔地区特长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解决了高海拔低氧、低压、低温条件特长隧道施工面临的洞内独头长距离通风供氧、结构混凝土全周期保温防冻、施工机械效率降低等技术难题;研发了高压富水地段城市隧道动态信息化注浆成套技术,实现了高压富水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施工地下水限量排放和洞内安全掘进;研发了高敏感环境下隧道工程微扰暗挖施工控制关键技术,解决地下大断面隧道施工对周边结构和地层的变形与爆破地震动效应控制难题。 项目成果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累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企业标准1部;国家级工法3项;省部级工法13项;软件著作权4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SCI/EI学术论文60余篇;培养博、硕士10人;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相关成果已陆续推广应用于汶马高速狮子坪隧道、重庆中梁山隧道、深圳地铁9号线等地下工程中,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13亿余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下工程修建技术的进步。 提名书、附件材料全部真实有效,各单位对该项目的拟提名情况按要求进行了公示。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高海拔地区”、“高富水地质”和“高敏感环境”是隧道工程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三种典型高风险条件。本项目针对“三高”风险条件下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保障技术,依托承建的国家重点工程四川雀儿山隧道(海拔4378m长7108m)、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中梁山隧道、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小什字车站隧道(断面430㎡)等典型工程,进行了“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取得了系列创新性关键技术成果。 (1)研发了高海拔地区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解决了海拔4300m以上、9%低含氧量特长隧道独头掘进4000m的通风供氧难题。 构建了考虑海拔高度、隧道进尺、机械消耗的低氧、低压、低温环境下空气含氧量多源衰减计算模型,首次提出了基于肺泡氧分压理论的高海拔地区人体缺氧危险等级划分、控制标准及人员劳动强度指数分级方法,开发了基于穿戴设备的施工人员机体健康状态全过程实时监控应急系统;提出了高海拔隧道“富氧+涡轮增压”的双控组合机械效能提升方法;研发了混凝土保温防冻与隧道结构安全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2)研发了高压富水地段城市隧道动态信息化注浆成套技术,实现了2.2MPa高富水城市隧道小于0.9m3/d·m的地下水限量排放。 建立了基于“判定地质、分区定位、动态注浆”的高压富水地段城市隧道动水动态信息化注浆设计施工模型及应用系统;研改了高压富水地段隧道工程动态分区注浆配套装置;提出了综合考虑地下动水环境的注浆材料择优配伍方法;形成了高压富水城市隧道高效注浆堵水作业新工法,实现了隧道下穿城市密集居住区水环境的“零影响”。 (3)研发了高敏感环境下隧道工程微扰暗挖施工控制关键技术,实现了26m 跨暗挖隧道下穿文物建筑物变形≤2mm、爆破振动速度≤0.5cm/s。 构建了高敏感环境下隧道工程近接施工影响分区及地层变形时空统一预计方法;发明了高敏感环境下大断面隧道微扰施工控制工法;研发了高敏感环境下地下工程微扰暗挖爆破施工控制技术;建立了高敏感环境下隧道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动态管控体系。 项目成果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累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企业标准1部;国家级工法3项;省部级工法13项;软件著作权4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SCI/EI学术论文60余篇;培养博、硕士10人;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相关成果已陆续推广应用于汶马高速狮子坪隧道、重庆中梁山隧道、深圳地铁9号线等地下工程中,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13亿余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下工程修建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雀儿山隧道项目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超级工程、辉煌中国等节目8次专题报道,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基于“人-车-路”综合状态的驾驶辅助关键核心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中国公路学会 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基于‘人-车-路’综合状态的驾驶辅助关键核心技术及应用”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 该项目从我国汽车强国梦的战略目标和汽车智能化的战略部署出发,针对我国辅助驾驶技术缺乏核心技术储备的现状,开展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创新性的提出了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和事故链阻断的理论方法,攻克了从环境感知、驾驶员状态识别、辅助预警到通信和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前方碰撞预警和车道偏离预警、驾驶员失去行为能力时接管车辆的控制权、基于车路协同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交通信息共享和安全防控等驾驶辅助功能,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人-车-路”协同驾驶辅助的理论和核心技术体系。 项目技术成果打破了辅助驾驶相关产品的国际垄断和核心技术封锁,有力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出行便携性和舒适性等民生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智能汽车及智能交通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引领作用。该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和软件著作权20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近百篇。关键技术在行业相关产品中得到应用,为相关企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经审查,该项目申报材料内容真实,材料完整,附件齐全,完成人员排序合理。在道路交通安全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有重要创新,学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成果转化程度高,对推动我国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作用,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经实践验证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组合结构高效抗震体系及关键技术 二、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名意见 该项目针对超大跨度的超大转换平台高层建筑组合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组合结构抗震设计中具有挑战性的高效抗震体系及其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理论、设计及建造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形成了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组合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提出了多筒支承超大跨度转换平台高层建筑组合结构高效抗震体系,研发了底部超大平台-上部高层住宅群高效抗震体系;发展了超高层异形截面巨型组合柱框架-组合核心筒高效抗震体系,研发了超高层异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组合核心筒高效抗震体系;发明了系列与高效抗震体系匹配的高性能抗震和消能减震构件;研发的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组合结构高效抗震体系及高性能抗震和消能减震构件,抗震效果好,性价比合理,可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研究成果在多项标志性大型复杂高层建筑中成功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土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资助下,针对水平超大跨度转换平台高层建筑组合结构和竖向超高层建筑组合结构抗震设计中,遇到的具有挑战性的高效抗震体系及其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问题,进行了大量系统的试验、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突破了技术瓶颈,形成了性能化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并成功用于重大工程。主要创新: 1.研发了超大平台高层建筑组合结构高效抗震体系及关键技术。(1)提出了多筒支承超大转换平台高层建筑高效抗震体系,发明了多种高性能抗震和消能减震构件;将创新的多重组合筒体体系、变厚度中空钢桁架大跨长悬挑转换平台体系、稀疏支座复杂曲面大跨长悬挑屋架体系、异型折板曲面框架外围护体系有机组合,构成了高效结构体系,提出了结构抗震、抗风、超大平台振动与控制及温度作用下的性能化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撑了大型标志性建筑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结构设计。(2)研发了底部超大平台-上部高层住宅群结构高效抗震体系及关键技术,解决了地铁枢纽等超大平台上建造高层住宅群的抗震技术难题,支撑了大型生命线工程平西府地铁超大平台-高层住宅群结构的抗震设计。 2.发展了超高层建筑组合结构高效抗震体系及关键技术。(1)试验发展了超高层异形截面巨型组合柱框架-核心筒结构高效抗震体系及关键技术,发明了多种高性能抗震构件,解决了超大异形截面巨型组合柱框架、巨型支撑、多重组合核心筒高效匹配受力体系抗震设计技术难题。(2)研发了超高层异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框架-多重组合核心筒高效抗震结构体系及关键技术,发明了高性能多重组合剪力墙系列,它将钢板剪力墙、钢桁架、钢管混凝土与混凝土剪力墙不同抗侧力体系和型钢与混凝土不同特性材料多重优势组合,实现了多重组合剪力墙核心筒技术的

2019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面向智慧城市的大规模无线感知和异构互联系统 及其产业化应用 推荐单位 (推荐专家) 广东省 推荐单位意见本单位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确认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 项目面向智慧城市的大规模无线感知和传输领域。针对我国面对智慧城市中出现网络部署和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结构类型高度复杂化的重大难题,实现了无线通信和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的创新性突破。在通信层面,首次研发了基于物理层干扰的副信道通信模型及系统,在国际上率先阐明物理层信息的结构化特征对于无线网络通信的性能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幅提高了多路访问效率和频谱利用率,打破了传统通信方式的性能壁垒。在网络层面,率先研发了基于自适应频谱融合的eLTE传输优化系统,有效提高了授权与非授权频谱的利用率,解决了大规模异构无线网络中分布式频谱资源调度的难题,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广覆盖、大容量、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支撑;在应用层面,首次开发了基于智慧点的多维度信息感知和深度学习应用系统,提供了面向不同物联网垂直领域端到端的感知互联解决方案,整合了智慧城市各个运营环节和各类运营的资源,消除了智慧城市运营中的信息孤岛,满足了国家大规模异构互联多元化的传输和感知需求。项目在国内外实现了泛在互联的智能化运营,在智慧便民、市政管理、等服务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城市智能化创新运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前景。 鉴于该项目的重大科学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拟推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简介 项目属于无线网络信息技术领域。智慧城市建设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各国内外都靠重视,出现前所未有,万物互联现象,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如何应对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难题。特别是处在网络部署和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结构类型高度复杂化的阶段当今,如何实现无线通信和感

201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公示内容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公示内容 项目简介 我国南方具有丰富的水果资源,其中香蕉、柑桔、芒果、番木瓜等水果在南方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南方地区水果因产后后生理代谢旺盛,不耐贮运,品质劣变快,产后损耗特别大;因此,如何有效减少产后损失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保证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科技部、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等20多个项目支持下,本项目历经23年,针对我国南方水果代谢强、病原菌多、易冷害而造成的损耗大、品质差、货架期短和防病安全等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开展系统研究,从科学规律发现,关键技术创新、全产业链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理论突破,全面阐明了果实乙烯受体抑制剂保鲜机制,获得了果实抗病性诱导机制新认知 在建立乙烯结合位点合成速率技术基础上,全面阐明了香蕉、芒果、番木瓜经1-甲基环丙烯(1-MCP,乙烯受体抑制剂)处理后果实成熟衰老控制的作用机制,实现了处理精准控制;提出了乙烯受体受损是引发果实冷害发生的新机制,解析了 NO在热处理和H 2O 2 处理诱导果实耐冷性的枢纽作用,为果实防冷害技术研发开辟了 新途径;针对果实侵染性特点,提出了HTH诱导果实采后抗病性通过水杨酸信号系统,由苯丙氨酸氨裂解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和氧自由基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减少或取代杀菌剂使用防控果实采后病害的新技术创制提供了思路。 2. 技术创新,突显水果成熟衰老和品质精准控制:创新研发出精准1-MCP保鲜香蕉、芒果、番木瓜等呼吸跃变型果实技术新模式;率先开发出1-MCP用于带叶柑橘保鲜技术;研制了氯吡脲和AiBA等信号分子抑制衰老代谢过程和NO、冷激、热处理诱导耐冷性的系列专项技术。这些保鲜技术应用使果实保鲜期和货架期延长了2-3倍,显著保持了果实品质,实现了果实采后成熟衰老和品质的精准控制。 3. 技术创制,实现绿色果实腐烂防控:创制了水果采后烟剂型保鲜处理工艺,发明了应用安全的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防治柑橘果实酸腐病的技术;发现了多种对水果采后真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生物源物质,并研创出防治果实腐烂的生物保鲜技术;围绕保鲜高效,优化了4种化学保鲜剂生产工艺,并取得了农业部农药登记证书。这些保鲜技术应用使采后果实腐烂率减少了61-82%,化学杀菌剂使用量降低了50%以上。 项目形成了以生理防衰老、绿色防腐、气调温湿度控制、预冷和热处理等适合香蕉、柑桔、芒果、番木瓜等水果保鲜的综合技术体系,实现了果实采后全产业链品质控制和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南方主要水果产区广泛应用,成功实现了砂糖桔、柚子等出口欧盟和东南亚市场,销售价提高1.2-3.8倍。近几年来,新增销售额20多亿元,新增利税超过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