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湿气重及除湿的方法

合集下载

夏季湿气重怎么调理个有效祛湿妙招

夏季湿气重怎么调理个有效祛湿妙招

夏季湿气重怎么调理个有效祛湿妙招夏季湿气重怎么调理 10 个有效祛湿妙招在炎热的夏季,湿气常常困扰着我们。

湿气重会让人感到困倦、乏力、食欲不振,甚至还可能引发一些疾病。

那么,夏季湿气重该怎么调理呢?下面为您介绍 10 个有效祛湿妙招。

一、饮食调理饮食是祛湿的重要环节。

夏季要少吃生冷、油腻、甜食等容易生湿的食物。

多吃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冬瓜、芡实、山药等。

薏米红豆粥是经典的祛湿食疗方。

将薏米和红豆以1:1 的比例煮粥,可适量加入冰糖调味。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红豆能健脾止泻、利水消肿,两者搭配,祛湿效果显著。

冬瓜也是夏季祛湿的好食材。

冬瓜清热利水,消肿解毒。

可以煮冬瓜汤,或者清炒冬瓜,既美味又能帮助排出体内湿气。

芡实有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作用。

可以将芡实与莲子、山药一起煮粥,或者煲汤食用。

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也有助于祛湿。

可以炒山药片,或者将山药煮在粥里。

二、运动祛湿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湿气的排出。

夏季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

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运动,以防中暑。

每次运动 30 分钟以上,以微微出汗为宜。

出汗后要及时擦干,避免湿邪侵入。

三、拔罐祛湿拔罐是中医传统的祛湿方法之一。

通过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毒素。

拔罐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操作,避免自行拔罐造成损伤。

一般一周拔罐 1 2 次即可。

四、艾灸祛湿艾灸具有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的作用。

可以艾灸足三里、关元、中脘等穴位。

艾灸时要注意掌握好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如果自己操作不熟练,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五、泡脚祛湿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也能帮助祛湿。

在水中加入艾叶、花椒等,祛湿效果更佳。

泡脚时间以 15 20 分钟为宜,水温不宜过高,以 40℃左右为宜。

泡到微微出汗即可,泡完后要及时擦干双脚。

去身体湿气最好的方法

去身体湿气最好的方法

去身体湿气最好的方法身体湿气是指体内湿气过重,常见于潮湿环境下或饮食不当导致的体内湿气过重。

湿气过重会导致身体不适,如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尿频、口苦、舌苔厚腻等症状。

因此,去除身体湿气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去身体湿气的最好方法。

首先,饮食调理是去除身体湿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饮食上要避免食用寒凉生冷的食物,如西瓜、冰镇饮料等,同时要少食油腻、油炸、甜食等容易生湿的食物。

建议多食用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红小豆、薏米、赤小豆等,有助于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

其次,适当运动也是去除身体湿气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湿气的排出。

建议选择一些有助于排湿的运动,如瑜伽、慢跑、快走等,可以有效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

此外,中医调理也是去除身体湿气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湿气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因此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

常用的中药有祛湿化痰的药物,如茯苓、泽泻、陈皮等,可以帮助体内湿气的排出,改善身体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一些小窍门来帮助去除身体湿气。

比如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潮湿环境的滋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多饮水,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等,都有助于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

综上所述,去除身体湿气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中医调理以及日常生活小窍门来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盲目跟风。

希望以上方法能帮助到有身体湿气困扰的朋友们,让大家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

身体除湿什么中药方法最快最好

身体除湿什么中药方法最快最好

身体除湿什么中药方法最快最好身体湿气是一种常见的体质问题,常表现为体重增加、排汗减少、容易疲倦和皮肤潮湿等症状。

中药作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具有疏散湿气、改善体质的作用。

以下介绍一些中药方法来除湿。

1.茯苓茯苓有利尿除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

制作茯苓水的方法是将茯苓切片加入开水中煮沸,然后放凉后饮用。

每天饮用一杯茯苓水,有助于除湿。

2.党参党参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改善体质,帮助排除湿气。

可以将党参加入煲汤或炖煮食物中,每天食用一次。

3.粳米粳米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将适量的粳米洗净,煮成粥状,加入适量的水,每天食用一次。

4.石斛石斛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

可以将石斛浸泡入开水中,作为茶饮服用,每天饮用一杯。

5.山药山药具有益气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可以将山药切片加入煲汤中,每天食用一次。

6.薏苡仁薏苡仁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可以将薏苡仁煮水饮用,或者将其研磨成粉末加入食物中食用。

7.竹叶竹叶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湿。

可以将竹叶洗净加入开水中泡茶,每天饮用1-2次。

8.陈皮陈皮有理气化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湿。

可以将陈皮洗净晒干,加入开水泡茶饮用,每天饮用1-2次。

需要注意的是,除湿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指望通过一次或几次使用中药就能彻底除湿。

同时,湿气问题往往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需要综合调理。

平时还应该合理饮食,多喝水,避免暴饮暴食和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避免忧虑、抑郁等情绪,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及适度的运动。

怎么祛湿最好的方法

怎么祛湿最好的方法

怎么祛湿最好的方法湿气是一种很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潮湿的季节或者潮湿的地区。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会导致身体不适,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祛湿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么祛湿最好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方法。

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潮湿的空气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潮湿。

其次,可以使用除湿剂。

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除湿剂可以帮助吸收空气中的多余水分,减少空气湿度,从而达到祛湿的效果。

除湿剂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可以选择干燥剂、竹炭包等产品。

另外,保持室内干燥也是祛湿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湿度,保持空气干燥。

另外,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些干燥剂,如石灰粉、风干的盐等,帮助吸收多余的水分。

此外,注意饮食也可以帮助祛湿。

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莲藕、茯苓、山药等。

这些食物有利于调理身体湿气,帮助祛湿。

同时,要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体内湿气。

除了以上方法,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祛湿。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

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帮助身体排汗,减少湿气的滞留。

最后,保持心情愉快也是祛湿的重要方法。

长期的抑郁、焦虑会导致体内湿气的滞留,因此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低落。

综上所述,祛湿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除湿剂、保持室内干燥、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以及保持心情愉快来达到祛湿的效果。

希望以上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湿气困扰。

湿气重了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来调理

湿气重了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来调理

湿气重了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来调理湿气重了怎么办?这是许多人在潮湿的季节或环境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湿气重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调理湿气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首先,要调理湿气,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做起。

保持室内通风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潮湿的季节,要经常打开窗户,保持空气的流通。

此外,还可以使用除湿剂或除湿机来帮助吸收空气中的湿气,保持室内干燥。

另外,在家里放置一些能够吸收湿气的植物,如竹炭、常春藤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除了在室内做好湿气的调理工作,我们在日常饮食中也可以通过一些食物来帮助调理湿气。

例如,平时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西瓜、黄瓜、冬瓜等,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湿气。

此外,多喝一些茶水,如绿茶、菊花茶等,也有助于清热解毒、去湿利尿。

在中医的理论中,湿气重与人体的脾胃功能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调理湿气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调理饮食来帮助改善脾胃功能。

例如,可以适当减少食用生冷、油腻、甜食等食物,多食用一些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从而减轻湿气的困扰。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调理湿气。

经常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排出体内的湿气。

尤其是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等,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促进汗液排出,有助于调理湿气。

最后,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调理湿气的重要一环。

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排毒。

此外,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尽量保持身体干燥,也可以帮助减轻湿气的困扰。

总的来说,调理湿气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室内通风、食物调理、运动锻炼、作息习惯等多个方面。

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有效地调理湿气,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希望这些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夏天湿气重怎么办这些祛湿小妙招快收藏

夏天湿气重怎么办这些祛湿小妙招快收藏

夏天湿气重怎么办这些祛湿小妙招快收藏夏天到了,高温多雨的气候让湿气很容易在体内积聚。

湿气重不仅会让人感到身体沉重、困倦乏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那么,夏天湿气重该怎么办呢?别担心,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祛湿小妙招,赶紧收藏起来吧!一、饮食调理1、多吃祛湿食物夏天可以多吃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豆、芡实、冬瓜、山药等。

薏米和红豆搭配煮粥或煮水喝,是经典的祛湿组合。

芡实健脾祛湿,可用来煮粥或煲汤。

冬瓜清热利水,山药健脾益胃,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

2、少吃生冷油腻食物生冷食物和油腻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湿气内生。

因此,夏天要尽量少吃冰淇淋、冷饮、生鱼片、油炸食品等。

3、饮食规律保持饮食的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这样有助于脾胃的正常运转,减少湿气的产生。

二、运动祛湿1、适度运动夏天虽然炎热,但也不能偷懒不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湿气的排出。

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瑜伽等。

2、运动出汗运动时要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排出体内的湿气。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以免损伤身体的正气。

三、起居除湿1、保持室内通风夏天室内空气容易潮湿,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可以使用空调的除湿功能,降低室内湿度。

2、避免睡地板夏天有些人喜欢睡在地板上,觉得凉快。

但地板湿气重,容易侵入人体,导致湿气加重。

所以,尽量睡在床上。

3、勤晒被褥被褥容易吸收湿气,要经常在阳光下晾晒,杀死螨虫,去除湿气。

四、穴位按摩1、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

用手指按揉此穴位,有调节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的作用。

2、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 8 寸,条口穴外 1 寸。

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促进身体的代谢。

3、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按揉阴陵泉穴能够健脾利湿,通利三焦。

排除体内湿气最好的方法

排除体内湿气最好的方法

排除体内湿气最好的方法湿气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经常会导致人们感到疲劳、无力,甚至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对于那些经历湿气困扰的人来说,了解如何排除体内湿气的最佳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您排除体内湿气,让您重获健康和活力。

1. 饮食调整饮食是排除体内湿气的关键。

避免食用过多湿热食物,如油炸食品、甜食和过于油腻的食物。

相反,可以选择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粗粮。

此外,多喝水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2. 中药调理中药在排除体内湿气方面有着卓越的功效。

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如茯苓、白术和石菖蒲,都具有排湿作用。

您可以咨询中医师,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配方。

3. 参加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加速新陈代谢,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瑜伽、太极拳或者快走等。

这些运动可以加强身体的气血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彻底排除体内的湿气。

4. 获得充足休息充足休息对于排除体内湿气非常重要。

人们往往在工作和生活中忽视休息,容易造成体内湿气的滞留。

定期获得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时间,能够帮助身体恢复和排除湿气。

5. 避免潮湿环境湿气容易滋生在潮湿的环境中。

因此,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也是排除体内湿气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潮湿的季节,可以使用除湿机或者适当增加室内的通风,以避免体内湿气的滋生和积聚。

6. 穿着透气的衣物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

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合成材质的衣物,改为选择棉质或者透气性好的天然纤维。

这样可以减少皮肤堵塞,帮助汗液蒸发,从而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

7. 热水浴和舒缓按摩热水浴可以通过刺激汗腺,促进排汗,从而排除体内湿气。

在热水浴的同时,可以进行舒缓按摩,促进淋巴循环,加快湿气的排出。

总结起来,排除体内湿气的最佳方法包括调整饮食,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参加适当的运动,获得充足的休息,避免潮湿环境,穿着透气的衣物,以及进行热水浴和舒缓按摩。

祛除体内湿气最好方法

祛除体内湿气最好方法

祛除体内湿气最好方法祛除体内湿气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饮食调理、中药治疗、适当锻炼和改善生活习惯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 饮食调理饮食对于祛除体内湿气非常重要。

首先,应避免食用过多湿气重的食物,如生冷食品、油腻食物、甜食、煎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容易产生湿气,进而加重体内湿气的积聚。

相反,可以多食用清淡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粗粮、豆类等,这些食物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

其次,应适量增加水分摄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

但应注意不要喝过多冷饮或寒凉的饮料,以免伤害脾胃功能。

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来调理体内湿气。

如薏苡仁、红小豆、绿豆等具有利尿祛湿的效果,可以作为煮粥或煲汤的材料。

另外,苦瓜、芹菜、茭白等具有健脾除湿的食材也是不错的选择。

2. 中药治疗中药也是祛除体内湿气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茯苓、半夏、陈皮、苍朮等,这些中药具有健脾祛湿、利湿除湿的作用。

可以选择购买成品的中药颗粒,或是找到合适的中医师开具中药方剂。

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应坚持一段时间,才能有效去除体内的湿气。

3. 适当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

可以选择一些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理湿气。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排湿功效的运动,如瑜伽中的湿疹病疗法、普拉提等,这些运动可以通过扭转、按摩等方式刺激淋巴系统和排除体内湿气。

4. 改善生活习惯改善生活习惯也是祛除体内湿气的重要方法。

首先,要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避免潮湿环境滋生湿气。

可以在室内放置干燥剂或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避免过量摄入湿气重的食物。

另外,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干燥,避免汗湿滞留。

在梳洗过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

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尽量避免穿湿衣物、鞋袜等,以防湿气从外界进入体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湿气重及除湿的方法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如何祛湿?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很好,自己也试了试,感觉有效果,很契合当代人的体质,转过来供养大家。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

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

”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

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

(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

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

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

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

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

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

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

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

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

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

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

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也容易造成体湿。

体湿的人可以用薏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

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

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方法起床时——看感觉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

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

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

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

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洗漱时——看舌苔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点,还有两个判别方法:第一,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

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第二,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

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顺便说一个祛湿的妙法,就是点揉承山穴。

如果世上有一种药,又能当饭吃,还能当茶喝,不仅美味养人,还能让全家人百病不生,您愿意一试吗?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

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

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

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开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

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现在家里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

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再熬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都在汤里。

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

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到下午喝就会变味了。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

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

试看今人,10个里面起码有5~6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

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

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

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

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

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薏米红豆粥煮不成黏稠状呢?”还有人对我说:“我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我说:“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

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

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

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

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桂圆同煮。

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

它特别适合强脑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心火过旺、湿热内扰所致,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百合或莲子同煮,或者两种都加。

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

莲子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但是莲子稍有滞涩作用,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可以用,但那种体内淤滞较多的胖子恐怕就不宜用了。

用莲子的时候,要去掉里面的心。

当然,如果嫌这个粥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在各类糖中,只有冰糖是凉性的,能清心火。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几片生姜。

生姜性温,能温中驱寒,健脾和胃。

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

如果想在这个粥里加点调味品,那就只能放红糖了,红糖也是性温的。

值得一提的是,妇女产后的保养时,喝这个粥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再加点大枣,大枣能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黑豆。

因为黑色入肾,而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

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黄豆,食其粥,同时用熬出来的汤洗脚。

内外同治,效果甚佳。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红豆粥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渴。

山药和南瓜也可以放在薏米红豆粥中同煮。

山药号称“气死小人参”,有时候,它比人参的补益作用还大,它是补脾胃的圣品,而且能强肾固精,润肺益气。

南瓜能补中益气,还能消炎、止痛、杀虫、解毒,对保护胰脏、预防糖尿病来说,是非常好的东西。

除了红豆薏米粥,大家还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

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佳品。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咳嗽:意米红豆加梨食欲不振、身体羸瘦:薏米红豆加山药泄泻、腹痛、糖尿病:薏米红豆加南瓜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孕妇:减薏米,加少量黄芪、党参产妇:减薏米,加大枣、小米、红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