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的意思
30 咏煤炭

器之制作,全赖生成是原力。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
保留最忠心。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饱又暖和。不
辞辛劳不辞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讲授新课
三 细节探究
1.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感情的?
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 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 物喻人,托物言志。
名句
显示了大手笔的大气势。
讲授新课
咏煤炭
【于谦】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原来。 鼎:炊具;彝: 祭器。鼎彝,引申为 国家朝廷的根本。 煤炭燃烧生 成的力量。 古人以为 铁石蕴藏在地 下可以变成煤 炭。
意思:铁 石虽然变成了 煤炭,但它依 然造福于人类。
象征意义:甘为国家利益而自我牺牲的人乃国之根本、民之福星。
另一层意思:朝廷必须依靠臣民的忠心。
讲授新课
咏煤炭
【于谦】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只 老百姓
表现作者为国为民的抱负。表达了为了老百姓 能享温饱,愿意像“出山林”的“乌金”一样熊熊 燃烧自己,至死也要为国出力的决心。
讲授新课
译文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乌金是煤炭。蕴藏无尽之
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犹如
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课堂小结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
言志,表现其爱国忧民的思想和甘愿为国为
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于咏物中巧妙结合
着抒怀。
讲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见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指煤 炭。 借指 煤炭。
原指世界还没有 开辟以前的状态。 这里指 大地。
形容任重道远的诗句

形容任重道远的诗句1、《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2、《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3、《咏煤炭》明代: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译文: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
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
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
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
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5、《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杜甫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是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些诗句都出自于杜甫的诗歌。
[2]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押in韵,韵脚有森、音、心、襟。
B.诗中“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
它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D.文题“蜀相”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
这首诗歌颂了诸葛亮的功业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惋惜。
2. 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
(提示:《春》文中一句话)(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阅读。
石灰吟(于谦)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吟
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用托 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
“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 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
的描写,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 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 污,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 操。
•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 “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 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 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 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 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对比阅读
咏煤炭
凿开混沌(hún dùn)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 jué)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yí)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石灰吟》的作者是( 明朝的于谦 )。吟
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诗人用
( 托物言志 )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lǚ)阎(yán)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 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 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为一时佳话。
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 下了清白,写出了它历经磨难,却又保持着自 身的廉洁与清白。同时,作者也借石灰来激励 自己,写出了自己对其今后的人生的宏伟追求 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 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 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绝不屈服。
的今 《天 石, 灰让 吟我 》们 。一
古诗词简析

一、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尗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刘禹钖吟君叹逝双绝句, 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 集中唯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注释:<1>乐天:白居易的字。
见示:对人来信的敬称。
此指寄来的绝句诗。
微之:元稹的字。
敦诗:崔群的字。
晦叔:崔玄亮的字。
深分(fen奋):深厚的情分。
寄:寄托胸怀。
白居易为悼念微之等三位亡友写了两首五绝诗寄给刘禹钖,刘便写了这首诗以抒感慨。
<2>吟:吟丶诵。
君:指白居易。
叹逝:感叹死去的人。
双绝句:指白居易写的两首五言绝句。
<3>伤怀:心中悲伤。
奏短歌,奏出短歌,指写这首诗。
刘禹钖同元稹等三人并非交谊很深,但由于白居易的诗,使他怀念起柳宗元.王叔文等旧友来。
<4>空惊:白白地惊叹。
故人:老朋友。
<5>集中:收在诗集中。
祭文:告祭死者的文章。
<6>芳林:指春天的树林。
催:催促。
陈叶:枯叶。
<7>让:退让。
<8>同此恨:这种愤恨心情是相同的。
<9>闻琴:战国时,齐国孟尝君听到雍门周鼓琴而流下泪来。
三国时魏末嵇康临刑前索琴弹了一曲<<广陵散>>,后来他的好友向秀路过他的旧居时,听到笛声便引起了对亡友的怀念,写了<<思旧赋>>。
刘禹锡似是用这两个故事,悼念被杀.被贬死去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
这句说:听到琴声哭干了泪又能怎么样?[简析]此诗前两句以伤感的低沉语调点题。
三.四句描写景物,寓有哲理,是针对白居易的伤感进行安慰。
最后两句说明悲伤也沒有用,古今的情形是一样的。
这是慰人也是自慰。
全诗锤词炼字.蕴藉含蓄,感情深沉,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悼念。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是说春天的林木,新叶催换旧叶;奔流的河水,前面的波浪让给后面的波浪.人们常引用来说明新陈代谢是自然界的规律.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罝身。
于谦《咏煤炭》译文《咏煤炭》鉴赏及赏析

于谦《咏煤炭》译文《咏煤炭》鉴赏及赏析于谦《咏煤炭》译文《咏煤炭》鉴赏及赏析《咏煤炭》明代: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咏煤炭》译文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
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
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
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
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咏煤炭》注释混沌(dùn):古代指世界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
这里指未开发的煤矿。
乌金:指煤炭,因黑而有光泽,故名。
阳和:原指阳光和暖。
这里借指煤炭蓄藏的热力。
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
爝(jué)火:小火,火把。
浩浩:广大无际貌。
烘炉:大火炉。
鼎彝(yí):原是古代的饮食用具,后专指帝王宗庙祭器,引申为国家、朝廷。
这里兼含两义。
鼎,炊具;彝,酒器。
元:通“原”,本来。
赖:依靠。
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铁石”句:意谓当铁石被消融而化为煤炭的时候,它仍有为人造福之本心。
古人误认为煤炭是铁石久埋地下变成的。
苍生:老百姓。
《咏煤炭》鉴赏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
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
第一句:咏煤炭点题。
第二句:正面抒怀,说这里蕴藏着治国安民的阳和布泽之气。
“意最深”,特别突出此重点的深意。
“春浩浩”承接“阳和”,“照破夜沉沉”,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
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
第三句:“铁石”句表示坚贞不变的决心,也正是于谦人格的写照。
第四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从煤炭进一步生发,即杜甫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而扩大之。
末句绾结到自己出山济世,一切艰辛在所甘心历之的本意,即托物言志。
古诗两首《石灰吟》

我能行
fén
焚
焚烧
[古诗]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七言绝句
“绝句”又叫“绝诗”, 或称“截句”、“断句”, 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今 天所学习的《石灰吟》是一 首七言绝句。通常仅仅二十 八个字,每行七个字。
[读一读]
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 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 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
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
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 的意境。你们还记得哪些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于
谦的《石灰吟》。
[古诗]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混沌:天地未分之前,指自然界。乌金:喻煤炭如黑色的金子。阳和,
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指煤炭的热力。爝火,小火把。鼎彝,指宗庙的 祭器。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
对比阅读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yí )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 为国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
我们这样学古诗:
知——诗人
解——诗题 抓——Βιβλιοθήκη 眼 明——诗意 想——意境 悟——诗情
[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同学们课外收集于谦的其它 古诗,下堂课集体交流。
同学们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最新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最新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下面的古诗,结合材料,完成练习。
咏煤炭[明]于谦凿开混沌①得乌金,藏蓄阳和②意最深。
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③,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yí)元④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⑤。
但愿苍生⑥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
这里指大地。
②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
③爝火燃回春浩浩: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
爝火:小火把。
浩浩:本意是形容水势大,这里引申为广大无际。
④元:本来。
⑤铁石犹存死后心: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于人类。
⑥苍生:老百姓。
材料:于谦生平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后先后升为御史、兵部右侍郎。
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
而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
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
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
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有《于忠肃集》传世。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1]诗中能够体现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诗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以“_________”称“煤炭”,再以“_________”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
[3]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象征意义丰富,寓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的意思“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古诗词作品《咏煤炭》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
1、鼎彝-烹饪工具。
鼎:炊具;彝:酒器
2、元-依赖
3、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
【解说】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赖生成是原力。
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饱又暖和。
不辞辛劳不辞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鉴赏】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
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
第一句:咏煤炭点题。
第二句:正面抒怀,说这里蕴藏着治国安民的阳和布泽之气。
“意最深”,特别突出此重点的深意。
“春浩浩”承接“阳和”,“照破夜沉沉”,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
古
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
第三句:“铁石”句表示坚贞不变的决心,也正是于谦人格的写照。
第四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从煤炭进一步生发,即杜甫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而扩大之。
末句绾结到自己出山济世,一切艰辛在所甘心历之的本意,即托物言志。
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
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
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
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
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