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物故事200字左右

合集下载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简短【5篇】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简短【5篇】

【导语】中国是⼀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也是世界上四⼤⽂明古国之⼀,每个时期都有它的历史特点,历史故事和名⼈传记。

下⾯是⽆忧考分享的古代历史⼈物故事简短【5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古代历史⼈物故事简短 年希尧 说到清朝名将,在雍正朝⼤放异彩的年羹尧绝对算⼀个,可惜他权势过⼤,遭到雍正的忌惮,最终落得个惨死的结局。

年羹尧祖上曾是明朝的六朝名⾂年富(严富),⽗亲年遐龄⼜被封为⼀等公,官⾄湖⼴巡抚,妹妹更是雍正皇帝宠爱⾮常的敦肃皇贵妃。

出⾝于官宦世家的年羹尧,英勇善战,为雍正⼿下最厉害的将领。

世⼈⼀说到年家,想到的不是年羹尧,就是年羹尧那个受尽恩宠的妹妹敦肃皇贵妃。

可是,今天咱们要说的,既不是年羹尧,也不是敦肃皇贵妃,⽽是这两⼈的长兄,年希尧。

如果说年羹尧在战场上拼杀,是个刽⼦⼿,那么年希尧就是在世间⾏善积德,治病救⼈的。

兄弟俩,⼀个杀⼈,⼀个救⼈,他们的命运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年希尧,字允恭,和年羹尧⼀样,他也是为官⼀⽣,只不过和轰轰烈烈的年羹尧⽐起来,他就显得平淡了。

康熙在位时期,年希尧从笔帖式做起,⼀步⼀步做到了安徽布政使。

雍正登基之后,年希尧的弟弟年羹尧受到重⽤,年希尧也因此获得圣上青睐,升为⼴东巡抚。

年羹尧出事以后,年希尧受到牵连,被罢官抄家。

但年希尧风评甚好,雍正也明⽩他的⽆辜,⼀年之后就重新起⽤他,于是年希尧⼜先后担任了⼯部右侍郎、景德镇督陶官、内务府总管、管理淮安板闸关税务等职务。

乾隆朝时,有⼤⾂⽤“玩物耽安”参了年希尧⼀本,乾隆就罢免了年希尧的官职。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对⽐,就没有伤害,和叱咤风云、权倾朝野的弟弟年羹尧⽐起来,年希尧做起官来实在是太不⾛⼼了。

可这也不怪年希尧,他本就没有将精⼒放在做官上,只⼀⼼钻研⾃⼰喜欢的西⽅科学。

年希尧在数学⽅⾯极有天分,他著有《测算⼑圭》三卷、《⾯体⽐例便览》⼀卷、《对数⼴运》⼀卷。

清代数学家梅⽂⿍盛赞年希尧:“⼿制⼩浑仪测算诸器,罗列⼏案,并极精好,辉映座间。

古代名人故事200字7个学习

古代名人故事200字7个学习

古代名人故事200字7个学习古代名人故事200字 1那是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

说的是,孔子30岁时,已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并不自满,仍觉得自己的学问并不渊博,于是,便从家乡曲阜赶到了洛阳,去拜访老子。

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但从未放弃,终于走到洛阳见到了期盼已久的老子,急忙拜他为师。

老子见他很有诚意,便收他为徒,孔子也在老子身边随时请教。

读了这篇故事,我感受很深,孔子为了拜师,不远千里,不辞辛苦,可见他毫不骄做傲自满、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而老子呢,也为孔子的一片至诚之心所打动,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也为后人所乐道。

是啊,我们应该象孔子那样谦虚好学,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宁愿受苦受累也不在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业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古代名人故事200字 21847年的一天,美国俄亥俄州小小的米兰镇上,一个婴儿哇哇落地了。

他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爱迪生发明了电话,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小朋友家里的电灯都是他发明的。

但你知道吗,爱迪生小时候可“不听话”了,他看到鸡可以孵小鸡,他也去孵,结果半天都没孵出来;他看到煤会燃烧,他也去试,结果着火了……但爱迪生为什么可以成为这样伟大的发明家呢?因为,爱迪生有很多很多的问号,很多“为什么”,然而每次问“为什么”的时候,他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喜欢爱迪生那勤奋、好学、爱思考、努力、坚持和勇敢的本领,我也很佩服他是那样聪明。

看完这本书,我得出了一句话,这句话,我将一生都不会放过它,这句话就是:“不懂就要问!”古代名人故事200字 3冯玉样(1882——1948年)生平读书十分用功,他当士兵时,一有空就读书,有时竟彻夜不眠。

晚上读书,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就找来个大木箱,开个口子,把头伸进去,借微弱的灯光看书。

冯玉样担任旅长时,驻军湘南常德,规定每日早晨读英语2小时,学习时,关上大门,门外悬一块牌子,上面写“冯玉样死了”,拒绝外人进入。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学习历史名人故事是为了学习名人的精神,下面是YJBYS作者为大家精心搜集的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一魏源是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

人们常常称赞他博古通今、造诣精深。

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英才。

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岁在县试中,认识了小他一岁的竞争对手石昌化。

主考官发现这两人年龄虽小,文章都属上佳。

因为难分伯仲,便将他俩同时拔置前茅,赞为双璧。

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时参加了府试,分别获得冠军、亚军。

魏源能成功,绝对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甚至因为在书房里待得太久,连自己家的仆人都认不出来了。

石昌化在认识魏源后,感到自己的见识与学问与魏源还有一段差距。

一心争强好胜的他开始琢磨,自己该如何缩短差距,赶上魏源呢?石昌化开始给自己加码:魏源读书读到三更,那我就读到五更。

魏源读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

如此拼命的他没想到,梅花没香苦寒枯。

由于过分刻苦,石昌化患风寒引发痨病,进而呕血。

身体垮了,学业也就无从继续,这个早年与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神童,因为过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参加殿试的机会,以病剧而不得与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绝对成不了魏源,石昌化过于努力,却只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无名小卒。

你知道大树最高能长多高吗?科学家说,一棵大树再怎么具有生命力,也只能长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撑不起它,而是它自己撑不起自己。

在130米的极限,再长一米,甚至哪怕几厘米,都可能自己压垮自己,轰然倒塌。

其实在人生中,读书、工作、理想都是如此。

要十分努力,却不可超出自己的能量极限,尤其不能把别人的高度当成自己一定要达到的高度,否则往往不成功,却逼苦了自己。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00字二1897年8月,在安徽怀宁,一场门当户对的盛大婚礼正在举行,宾朋欢呼中,18岁的陈独秀和时任安徽统帅部副将高登科的女儿高大众三拜九叩成亲了。

【历史】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六篇】

【历史】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六篇】

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六篇】1️⃣ 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霸业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他逐一击败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为后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他的暴政与严苛的法律也引发了广泛的民怨,最终在沙丘之变后,秦朝迅速走向崩溃。

秦始皇的一生,是辉煌与悲剧的交织,他的功过是非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争论的焦点。

2️⃣ 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雄主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汉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汉武帝通过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他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北击匈奴,大大扩展了汉朝的疆域。

此外,汉武帝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智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

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国方略,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并在刘备去世后,继续致力于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诸葛亮的《出师表》更是千古流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忧。

诸葛亮的一生,是智慧与奉献的典范,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4️⃣ 武则天:女中豪杰的帝王路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从宫女到皇后,再到皇帝,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手腕,一步步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她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等,为唐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武则天的一生,是女性独立与奋斗的缩影,她的成就与争议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

5️⃣ 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岳飞,南宋名将,他的事迹以“精忠报国”著称。

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抗金战争中屡建奇功,多次击败金军,保卫了南宋的领土安全。

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腐败和秦桧等人的陷害,岳飞最终被冤杀。

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精选10篇)1.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一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他也因此有些骄傲。

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

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2.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二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己也是东晋的书法家。

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

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3.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三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4.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四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5.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五唐伯虎是明朝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6.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六清朝初期的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素材作文历史人物故事(通用10篇)

素材作文历史人物故事(通用10篇)

素材作文历史人物故事(通用10篇)素材作文历史人物故事篇1时光匆匆流逝,自古以来,中国出过许多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的在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奋战,有的在宫廷中舌战群儒。

他们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是大禹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出生在古涂氏园,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在帝尧时期,中原洪水成灾,百姓们愁苦不堪,河水淹没了房子,淹没了庄稼。

大禹的父亲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之久,因为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被处死。

后来舜又名大禹继任治水之事,大禹亲自翻山越岭,过河跨江,仔细查找原因,然后拿着工具,自东向西,一路测度地形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禹为了治水,费尽心思,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新踏上治水的道路。

传说,他路过家门口,听到了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应咬着牙没有进家门,后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正是他费尽心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经过禹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从此,也就有了现在妇孺皆知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一心为国家,吃苦耐劳,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古书上记述大禹“手持耒锤,以民为先”,意思是说,大禹手握治水的工具,亲自治水,给参加治水的人做好榜样。

我应该学习大禹他那种忘私而公,具有忧国忧民的精神;他艰苦奋斗,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以身为度,具有一身为律的精神……从现在起,我要学习他的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把这种精神用到学习上,我一定会考上一个重点高中!大禹这个人始终都将是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素材作文历史人物故事篇2曹操究竟是名垂千古的枭雄,还是遭人唾弃的奸臣呢?我想有些人是因为他所做的事而愤愤不平,所以这些人才谈曹色变。

在这些人面前说曹操的坏话还可以但说曹操这点好那点好就不行了,他们就会和你理论起来说曹操怎么怎么了,做什么什么坏事了。

但在我看来他是一代枭雄。

因为他能在乱世之中称王称霸也是一种能力,要是我出生在他所处的乱世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呢?(开个玩笑)因为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所以他不仅成为了汉末杰出的政治家。

中国名人故事

中国名人故事

中国名⼈故事中国名⼈故事200字(精选42篇)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常态性现象。

是⽂学体裁的⼀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头讲述。

下⾯为⼤家带来中国名⼈故事200字(精选42篇),快来看看吧。

中国名⼈故事篇1 民族抗⽇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联军”司令,从1934年⼀直到1940年沙场献⾝为⽌。

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先⼠卒地在⽩⼭⿊⽔、林海雪原⾥打击⽇寇。

⾯对敌⼈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使敌⼈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

⽇酋对他⼜怕⼜恨,调集重兵围困。

有⼈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

”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颗⼦弹后壮烈牺牲。

敌⼈残忍地⽤刺⼑剖开他的肚⼦,杨靖宇肚⾥没有⼀粒⽶,有的只是树⽪、草根和棉絮。

中国名⼈故事篇2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的项⽻,⽣于楚国将官世家。

⼩时候家⾥请⽼师教他识字,没认⼏个他就不肯再学下去。

再让他学剑术,⼜没学成。

项⽻的叔叔项梁⼗分⽣⽓,骂他不长进。

项⽻袒露⼼迹说:“认字,能够写⾃⼰的名字,就⾜够了;剑术,只能对付⼀个敌⼈,不值得去学。

我要学就学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项⽻学习兵法,终于成就了项⽻“西楚霸王”的⼤业。

成功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项⽻抓住了主要因素,距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中国名⼈故事篇3 周剡⼦,性⾄孝。

⽗母年⽼,俱患双眼,思⾷⿅乳。

剡⼦乃⾐⿅⽪,去深⼭,⼊⿅群之中,取⿅乳供亲。

猎者见⽽欲射之。

剡⼦具以情告,以免。

郯⼦,春秋时期⼈。

⽗母年⽼,患眼疾,需饮⿅乳疗治。

他便披⿅⽪进⼊深⼭,钻进⿅群中,挤取⿅乳,供奉双亲。

⼀次取乳时,看见猎⼈正要射杀⼀只麂⿅,郯⼦急忙掀起⿅⽪现⾝⾛出,将挤取⿅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猎⼈敬他孝顺,以⿅乳相赠,护送他出⼭。

亲⽼思⿅乳,⾝挂褐⽑⾐。

若不⾼声语,⼭中带箭归。

中国名⼈故事篇4 汉蔡顺,少孤,事母⾄孝。

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

历史人物的故事200字

历史人物的故事200字

历史人物的故事200字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哪个阶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记忆中,故事都是传承历史的重要媒介,是陈述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历史人物的故事2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历史人物的故事篇一:君子之约东汉时期的孙策,在神亭这地方与一敌将太史慈相斗。

二人都摔下马来肉搏,最后还是双方兵马上来把二人分别救了回去。

后来,在芜湖山中,孙策用埋伏的计策把太史慈抓获。

他十分赞赏太史慈的武艺,就主动为其松绑。

太史慈十分感动,表示愿意投降。

孙策笑问道:“在神亭那次战斗中,如果我被你抓住,你能杀害我吗?”太史慈不假思索地说:“那可不一定。

”孙策笑了笑,知道太史慈说的是实在话,心里很高兴。

太史慈对孙策说:“我们那边已是士卒离心,如果四散去了,恐怕不好收复。

我想回去把他们都招拢来,投到你的帐下效力,不知道你能不能相信我。

”孙策一听,站起来谢道:“这正是我的心愿呢!我怎么会不相信。

咱们以明天午时为期,到时我在辕门外等你就是了。

”太史慈二话没说,单枪匹马地走了。

不想太史慈一走,众人都担心起来。

有人对孙策说:“太史慈一去,恐怕不会再回来了。

”孙策摇头道:“太史慈是青州名士,一贯重义气,绝不会欺骗我的。

”第二天,孙策带领众将来到辕门外,把一根竹竿立了起来,对众人说:“我与太史慈约定是午时相会,你们看着竹竿的日影吧!”刚好,竹竿的影子指到午时的时刻,太史慈领着兵马匆匆赶了来。

众人一见,都很吃惊,暗服孙策知人。

历史人物的故事篇二:刘伯温巧救雕花匠有一天,刘伯温去观看皇上新建的宫殿,刚跨进宫殿的大门,一个人就跪在他面前,哭着喊“救命”。

刘伯温忙问事情的原委。

原来此人是名雕花匠,昨日他在大梁上修饰完浮花准备下来时,猛然看见皇上在豪华富丽的宫殿前手舞足蹈,狂笑不止。

雕花匠心想,皇帝一定是看到华丽的宫殿,一时得意忘形才这样轻狂的。

这时,雕花匠忽然止不住咳了一声,笑声随即便没了。

只见朱元璋红着脸,正瞅着自己,然后尴尬地离开了宫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200字左右
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

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
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

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

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
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

我们下次再来吧。

”一个姑娘说。

“等一下儿,我来敲。

”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


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

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

快请进!”
他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

大家一算,买这些
书大概需要30英镑。

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
不够,还有钱买书?”“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
镑呢!”
“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

”孙中山笑著说:
“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篇二】
唐朝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
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
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
好心的老婆婆,不但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很多读书和
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
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
《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流传千古,甚至韩国日本都是由中国传入的茶道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