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合集下载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实验人员:刘如峰同组人:齐建光刘凯文马捷思实验地点: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 6 室实验时间:2012年4月12日班级/学号:09 级化工2 班4组3009207043号指导教师:实验成绩:实验一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一、实验目的1.了解反应精馏是既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又服从相平衡规律的复杂过程。

2.掌握反应精馏的操作。

3.能进行全塔物料衡算和塔操作的过程分析。

4.了解反应精馏与常规精馏的区别。

5.学会分析塔内物料组成。

二、实验原理反应精馏过程不同于一般精馏,它既有精馏的物理相变之传递现象,又有物质变性的化学反应现象。

反应精馏对下列两种情况特别适用:(1)可逆平衡反应。

一般情况下,反应受平衡影响,转化率只能维护在平衡转化的水平;但是,若生成物中有低沸点或高沸点物质存在,则精馏过程可使其连续地从系统中排出,结果超过平衡转化率,大大提高了效率。

(2)异构体混合物分离。

通常因它们的沸点接近,靠一般精馏方法不易分离提纯,若异构体中某组分能发生化学反应并能生成沸点不同的物质,这时可在过程中得以分离。

对于本实验来说,适于第一种情况,但但该反应若无催化剂存在,单独采用反应精馏存在也达不到高效分离的目的,这是因为反应速度非常缓慢,故一般都用催化反应方式。

酸是有效的催化剂,常用硫酸。

反应精馏的催化剂用硫酸,是由于其催化作用不受塔内温度限制,在全塔内都能进行催化反应,而应用固体催化剂则由于存在一个最适宜的温度,精馏塔本身难以达到此条件,故很难实现最佳化操作。

本实验是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的可逆反应。

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H2O实验的进料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从塔釜进料;另一种是在塔的某处进料。

前者有间歇和连续式操作;后者只有连续式。

可认为反应精馏的分离塔也是反应器。

若采用塔釜进料的间歇式操作,反应只在塔釜内进行。

实验8 反应精馏法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8  反应精馏法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八反应精馏法制备乙酸乙酯一、实验目的1.了解反应精馏是既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又服从相平衡规律的复杂过程,是反应和分离过程的复合,了解反应精馏技术比常规反应技术在成本和操作上的优越性。

2.了解玻璃精馏塔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反应精馏操作的原理和步骤,学习反应精馏玻璃塔的使用和操作。

3.学习用反应工程原理和精馏塔原理,对精馏过程做全塔物料衡算和塔操作的过程分析。

4.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和反应精馏原理,学习体验反应精馏配方、反应条件、精馏条件的制定及其相互影响。

5.了解与常规精馏的区别,掌握反应精馏法所适宜的物系。

6.应用气相色谱分析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学会求取液相分析物校正因子及计算含量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1. 反应精馏原理反应精馏是随着精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通过对精馏塔进行特殊改造或设计后,采用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可以使某些反应在精馏塔中进行,并同时进行产物和原料的精馏分离,是精馏技术中的一个特殊领域。

在反应精馏操作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与分离同时进行,产物通常被分离到塔顶,从而使反应平衡被不断破坏,造成反应平衡中的原料浓度相对增加,使平衡向右移动,故能显著提高反应原料的总体转化率,降低能耗。

同时,由于产物与原料在反应中不断被精馏塔分离,能得到较纯的产品,减少了后续分离和提纯工序的操作和能耗。

此法在酯化、醚化、酯交换、水解等化工生产中得到应用,而且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

反应精馏过程不同于一般精馏,它既有精馏的物理相变之传递现象,又有物质变性的化学反应现象。

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过程更加复杂。

在普通的反应合成、酯化、醚化、酯交换、水解等过程中,反应通常在反应釜内进行,而且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原料的浓度不断降低,产物的浓度不断升高,反应速度回会越来越慢。

同时,反应多数是放热反应,为了控制反应温度,也需要不断地用水进行冷却,造成水的消耗。

反应后的产物一般需要进行两次精馏,先把原料和产物分开,然后再次精馏提纯产品。

天津大学 实验一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天津大学 实验一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实验一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一、实验目的1.了解反应精馏是既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又服从相平衡规律的复杂过程。

2.掌握反应精馏的操作。

3.能进行全塔物料衡算和塔操作的过程分析。

4.了解反应精馏与常规精馏的区别。

5.学会分析塔内物料组成。

二、实验原理1.实验仪器和药品:气相色谱仪GC−910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载气1柱前压:0.05MPa桥电流:100mA 讯号衰减:32柱箱温度:125℃气化室温度:100℃检测器温度:125℃进样量:0.2μL无水乙醇( 分析纯) ,含量99. 0% ( 质量分数,下同) ; 冰乙酸( 分析纯) ,含量99. 0%; 浓硫酸( 化学纯) ,含量> 98. 0%2.反应精馏原理:反应精馏过程不同于一般精馏,它既有精馏的物理相变之传递现象,又有物质变性的化学反应现象。

反应精馏对下列两种情况特别适用:(1)可逆平衡反应。

一般情况下,反应受平衡影响,转化率只能维护在平衡转化的水平;但是,若生成物中有低沸点或高沸点物质存在,则精馏过程可使其连续地从系统中排出,结果超过平衡转化率,大大提高了效率。

(2)异构体混合物分离。

通常因它们的沸点接近,靠一般精馏方法不易分离提纯,若异构体中某组分能发生化学反应并能生成沸点不同的物质,这时可在过程中得以分离。

反应精馏存在以下优点:1.破坏了可逆反应平衡,增加了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使反应速度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能力2.精馏过程可以利用反应热,节省了能量3.反应器和精馏塔合成一个设备,节省投资4.对某些难分离的物系,可以获得较纯的产品3.主要物质物性:4.汽液色谱法原理:采用气液色谱测定无限稀释溶液活度系数,样品用量少,测定速度快,仅将一般色谱仪稍加改装,即可使用。

目前,这一方法已从只能测定易挥发溶质在难挥发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扩展到可以测定在挥发性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

因此,该法在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气液平衡数据的推算、萃取精馏溶剂评选和气体溶解度测定等方面的应用,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

反应精馏技术制备乙酸乙酯

反应精馏技术制备乙酸乙酯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反应精馏是既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又服从相平衡规律的复杂过程。

2. 掌握反应精馏的操作。

3. 学会分析全塔物料衡算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反应精馏过程不同于一般精馏,它既有精馏的物理相变现象,又有反应的化学变化现象。

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使过程更加复杂。

因此,反应精馏对以下两种情况特别适用:(1)可逆平衡反应。

一般情况下,反应受平衡影响,转化率只能维持在平衡转化的水平;但是,若生成物中有低沸点或高沸点物质存在,则精馏过程可使其从系统中排出,结果超过平衡转化率,大大提高了效率。

(2)异构体混合物分离。

通常因它们的沸点接近,靠精馏方法不易分离提纯,若异构体中某组分能发生化学反应并能生成沸点不同的物质,这时可在过程中得以分离。

醇酸酯化反应属于第一种情况。

但该反应在无催化剂存在时反应速度非常缓慢,反应精馏操作达不到高效分离的目的,故一般需要添加催化剂。

酸是有效的催化剂,反应随酸浓度增高而加快,浓度在0.2~1.0%(wt.)。

本实验是以醋酸和乙醇为原料、在硫酸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醋酸乙酯的可逆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的进料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从塔釜进料;另一种是在塔的某处进料。

前者有间歇和连续式操作;后者只有连续式。

本实验采用塔釜间歇式进料。

反应精馏过程中,塔内有四组元。

由于醋酸在气象中有缔合作用,除醋酸外,其他三个组分形成三元或者二元共沸物。

水-酯,水-醇共沸物沸点较低,醇和酯能不断地从塔顶排出。

若控制反应原料比例,可使某组份全部转化。

因此,可认为反应精馏的分离塔同时也是反应器。

全过程可用物料衡算式和热量衡算式描述。

三、装置流程与面板布置图OH CH COOCH CH COOH CH OH CH CH 2323323+↔+1. 装置流程示意图符 号说 明BV 二通球阀RV 调节阀HV 热 阀F转子流量计V 储 罐EW 电子称HE 换热器MV 电磁阀MC电磁线圈L 液面计P泵W 预热器TE 温度传感器TIC 控 温TY 加热原件PI 测 压TI 测 温L-12. 面板布置图四、实验装置与试剂反应精馏塔用不锈钢制成,直径20 mm,塔内填料高度1400 mm,塔内装填Φ×θ网环型填料(316L)。

实验八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实验八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实验八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精馏是化工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反应精馏是精馏技术中的一个特殊领域。

在反应精馏操作过程中,化学反应与分离同时进行,故能显著提高总体转化率。

反应精馏在酯化、醚化、酯交换、水解等化工生产中得到应用,而且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

一、实验目的1、了解反应精馏既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又服从相平衡规律的复杂过程;2、掌握反应精馏的操作;3、学习进行全塔物料衡算和塔操作的过程分析;4、了解反应精馏与常规精馏的区别;5、学会分析塔内物料组成。

二、实验原理反应精馏过程不同于一般精馏,它既有精馏的物理相变之传递现象,又有物质变性的化学反应现象。

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使过程更加复杂。

因此,反应精馏对下列两种情况特别适用:(1)可逆反应。

一般情况下,反应受平衡影响,转化率只能维持在平衡转化的水平;但是,若生成物中有低沸点或高沸点物存在,则精馏过程可使其连续地从系统中排出,结果超过平衡转化率,大大提了效率。

(2)异构体混合物分离。

通常它们的沸点接近,靠精馏方法不易分离提纯,若异构体混合中某组分能发生化学反应并能生成沸点不同的物质,这时可在反应过程中得以分离。

对于醇酸酯化反应来说,适于第一种情况,但若该反应物催化剂存在,单独采用反应精馏也达不到高效分离的目的,这是因为反应速度非常缓慢,故一般都用催化反应方法。

酸是有效的催化剂,常用硫酸。

反应随酸浓度增加而加快,浓度在0.2—1%(wt)。

此外,还可以用离子交换树脂,重金属盐类和丝光沸石分子筛等固体催化剂。

反应精馏的催化剂用硫酸,是由于其催化作用不受塔内温度的限制,在全塔内部可以进行催化反应,而反应固体催化剂则由于存在一个最合适的温度,精馏塔本身难以达到此条件,故很难实现最佳化操作。

本实验是以醋酸和乙醇为原料,在酸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醋酸乙酯的可逆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H H COOC CH OH H C COOH CH 2523SO H 52342+−−→←+实验进料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塔釜进料,另一种是在塔的某处进料,前者有间歇和连续式操作,后者只有连续式。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七、思考题
1. 怎样提高酯化收率? 2. 不同回流比对产物分布影响如何? 3. 采用釜内进料,操作条件要作哪些变化? 酯化率能否提高? 4. 加料摩尔比应保持多少为最佳? 5. 用实验数据能否进行模拟计算?如果数据 不充分,还要测定哪些数据?
全过程可用物料衡算式和热量衡算式描述:
三、实验装置及试剂
实验装置如图2 所示。 反应精馏塔用玻璃制成。直径20mm,塔高 1500mm,塔内填装φ3×3mm 不锈钢填料 (316L)。塔外壁镀有金属膜,通电流使塔身加热保 温。塔釜为一玻璃容器,并有电加热器加热。采 用XCT-191,ZK-50 可控硅电压控制釜温。塔顶 冷凝液体的回流采用摆动式回流比控制器操作。 此控制系统由塔头上摆锤、电磁铁线圈、回流比 计数拨码电子仪表组成。 所用的试剂有乙醇、乙酸、浓硫酸、丙酮和 蒸馏水。
实验的进料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从塔釜进料;另一 种是在塔的某处进料。前者有间歇和连续式操作;后者只 有连续式。若用后一种方式进料,即在塔上部某处加带有 酸催化剂的乙酸,塔下部某处加乙醇。釜沸腾状态下塔内 轻组分逐渐向上移动,重组分向下移动。具体地说,乙酸 从上段向下段移动,与向上段移动的乙醇接触,在不同填 料高度上均发生反应,生成酯和水。塔内此时有4 组分。 由于乙酸在气相中有缔合作用,除乙酸外,其它三个组分 形成三元或二元共沸物。水-酯,水-醇共沸物沸点较低, 醇和酯能不断地从塔顶排出。若控制反应原料比例,可使 某组分全部转化。因此,可认为反应精馏的分离塔也是反 应器。若采用塔釜进料的间歇式操作,反应只在塔釜内进 行。由于乙酸的沸点较高,不能进入到塔体,故塔体内共 有3 组分,即水、乙醇、乙酸乙酯。
对醇酸酯化反应来说,适于第一种情况。但该反应若 无催化剂存在,单独采用反应精馏存在也达不到高效分离 的目的,这是因为反应速度非常缓慢,故一般都用催化反 应方式。酸是有效的催化剂,常用硫酸。反应随酸浓度增 高而加快,浓度在0.2~1.0%(wt)。此外,还可用离子交换 树脂,重金属盐类和丝光沸石分子筛等固体催化剂。反应 精馏的催化剂用硫酸,是由于其催化作用不受塔内温度限 制,在全塔内都能进行催化反应,而应用固体催化剂则由 于存在一个最适宜的温度,精馏塔本身难以达到此条件, 故很难实现最佳化操作。本实验是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 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的可逆反应。反应的方程式 为: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H2O

实验二 用反应精馏技术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二  用反应精馏技术制备乙酸乙酯
收率、转化率等
11
反应精馏实验装置
12
谢谢观看
7.稳定操作2小时,每隔30分钟用取塔顶与塔釜流 出液,称重并分析组成。
8.取样并塔内组分浓度分布曲线。 9.可改变回流比或改变加料分子比,重复操作 10.实验完成后关闭所有开关及电源 ,取出釜液称
重,分析组成 .
10
六 实验数据处理
记录数据,按下列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与实验流程步骤 2、实验数据与数据处理 3、实验结果与讨论及改进实验的建议 4、进行醋酸和乙醇的全塔物料衡算,计算反应
2
二 实验原理
反应精馏过程不同于一般精馏,它既有 精馏的物理相变之传递现象,又有物质 变性的化学反应现象,它对下列两种情况 特别适用。
(1)可逆平衡反应 (2)异构体混合物分离 对醇酸酯化反应来说适于第一种情况 .
3
实验原理(续)
本实验是以醋酸和乙醇为原料,在酸催化剂作用下 生成醋酸乙酯的可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开旋塞,让液料充满管路各处后关闭旋塞。
3.打开塔头冷却水后,开启加热釜系统 .
4.待釜液沸腾,开启塔身保温电源,调节保温电流 . 5.当塔头有液体出现,全回流10—15分钟拨码定在3:1,
酸醇分子比定在1:1.3,进料速度为0.5mol(乙醇)/h。
9
实验步骤(续)
6.进料后仔细观察塔底和塔顶温度和压力,测量出 料速度.及时调节进出料,使处于平衡状态。
动式回流比控制器 5 学会分析塔内物料组成的方法。
1、实验目的与实验流程步骤
及时调节进出料,使处于平衡状态。
试剂:醋酸 水 2 掌握反应精馏的操作。 (99.7%)
实验二 用反应精馏技术制备乙酸乙酯 乙醇(无水、分析醇)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实验七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反应精馏与普通精馏的区别。

2. 了解反应精馏是一个既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又服从相平衡规律的复杂过程。

3. 掌握反应精馏的实验操作。

4. 学习进行全塔物料衡算的计算方法。

5. 学会分析塔内物料组成。

二、实验原理反应精馏是精馏技术中的一个特殊领域。

与一般精馏不同,它是将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结合在一个装置内同时完成的操作过程。

反应精馏能显著提高原料总体转化率和降低生产能耗。

反应精馏在酯化、醚化、酯交换、水解等化工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且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

由于该过程既有精馏的物理相变的传递现象,又有物质变化的化学反应现象,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致使反应精馏过程十分复杂。

反应精馏的特点是:(1)可以大大简化制备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2)对放热反应能提高有效能量的利用率;(3)因能及时将产物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故可提高可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而且可抑制某些反应体系的副反应;(4)可采用低浓度原料进行反应;(5)因体系中有反应物的存在,故能改变精馏系统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可实现沸点相近或具有共沸组成的混合物的完全分离。

反应精馏对下列两种情况特别适用:(1)可逆平衡反应。

这种反应因受平衡影响,转化率只能维持在平衡转化的水平;如果生成物中有低沸点或高沸点物质存在,则在同时进行的精馏过程中可使其连续地从系统中排出,使平衡转化率大大提高。

(2)异构体混合物分离。

由于异构体的沸点接近,仅用普通精馏方法不易分离提纯,若在异构体混合物中加入某一种物质能与某一异构体发生化学反应并能生成与原物质沸点不同的新物质,这时可使异构体得以分离。

对于作为可逆反应的醇酸酯化反应来说,若无催化剂存在,反应速度非常缓慢,即使采用反应精馏操作也达不到高效分离的目的。

酯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是硫酸,反应速度随硫酸浓度的增高而加快,其质量百分数为0.2%~1.0%,它的优点是催化作用不受塔内温度限制,全塔和塔釜都能进行催化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了解反应精馏工艺过程的特点,增强工艺与工程相结合的观念.
2. 掌握反应精馏装置的操作控制方法,学会通过观察反应精馏塔内的温度分布,判断浓度的变化趋势,采取正确调控手段。

3. 能进行全塔物料衡算和塔操作的过程分析。

4. 了解反应精馏与常规精馏的区别。

5. 获得反应精馏法制甲缩醛的最优工艺条件,明确主要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反应精馏过程不同于一般精馏,它既有物理相变之传递现象,又有化学反应现象。

二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使过程更加复杂。

因此,反应精馏对下面两种情况特别适用:(1)可逆平衡反应。

一般情况下,反应受平衡影响,转化率只能维护在平衡转化的水平;但是,若生成物中有低沸点或高沸点物质存在,则精馏过程可使其连续的从系统中排出,结果超过平衡转化率,大大提高了效率。

(2)异构体混合物分离。

通常因它们的沸点接近,靠一般精馏方法不易分离提纯,若异构体中某组分能发生化学反应并能生成沸点不同的物质,这时可在过程中得以分离。

本实验以乙酸与乙醇缩合生产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对象进行反应精馏工艺研究。

合成的反应为:
CH3CH2OH+CH3COOH=C2H3OOCH2CH3+H2O
采用反应精馏技术还具有如下优点:
(1)在合理的工艺及设备条件下,可从塔顶直接获得产品。

(2)反应和分离在同一设备中进行,可节省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

(3)反应热直接用于精馏过程,可降低能耗。

TI-测温 TCI-控温
1.升降台
2.加热包
3.塔釜
4.塔保温套
5.玻璃塔体
6.填料
7.取样口 8.预热器 9.塔头 10.电磁铁 11.加料口
12.进料泵 13.加料罐 14.馏出液出集瓶
反应精馏塔用玻璃制成。

直径20mm,塔高1500mm,塔内填装φ2×2mm不锈钢填料(316L)。

塔外壁镀有金属膜,通电流使塔身加热保温。

塔釜为一玻璃容器并有电加热器加热。

塔顶冷凝液体的回流采用摆动式回流比控制器操作。

此控制系统由塔头上摆锤、电磁铁线圈、回流比计数拨码电子仪表组成。

间歇操作
①将乙醇、乙酸各80g,浓硫酸6滴约0.24g倒入塔釜内,开启釜加热系统。

开启塔身保温电源。

待塔身有蒸气上升时,开启塔顶冷凝水。

②当塔顶摆锤上有液体出现时,进行全回流操作。

15分钟后,设定回流比为3:1,开启回流比控制电源。

③30分钟后,用微量注射器在塔身三个不同高度取样,应尽量保证同步。

④分别将0.25μL样品注入色谱分析仪,记录结果。

注射器用后应用蒸馏水、丙酮清洗,以备后用。

⑤重复3、4步操作。

⑥关闭塔釜及塔身加热电源及冷凝水。

对馏出液及釜残液进行称重和色谱分析(当持液全部流至塔釜后才取釜残液),关闭总电源。

(五)实验数据处理
1. 原料:乙醇(分析纯)80.42g;乙酸(分析纯)80.12g;浓硫酸6滴0.24g 色谱分析条件:
载气1柱前压0.05MPa 30ml/min
载气2柱前压0.05MPa 桥电流100 讯号衰减1
柱温130℃,汽化130℃,检测130℃
最小面积1000, thresholds=50, width=0.504
2. 对侧线产品的色谱分析
对塔釜加热15分钟后,把回流比调到3:1,每半小时取样分析:
计算示例:(以第一组的350mm 为例)
水的含量=109
.1690.65560.25549.0750.8549
.0750.8⨯⨯⨯++×100%=4.65%
乙醇的含量=109
.1690.65560.25549.0750.8560
.25⨯⨯++×100%=24.77%
乙酸乙酯的含量=109.1690.65560.25549.0750.8109
.1690.65⨯⨯⨯++×100%=70.58%
3.对最终塔顶塔底产品的色谱分析 (1)塔顶产品
塔顶产品的质量=180.10-85.67=94.43g
(2)塔釜产品
塔釜产品的质量=137.58-78.29=59.29g
4.转化率
转化率=【乙酸加料量-釜残液乙酸量】/乙酸加料量 =12
.803184
.029.5912.80⨯-×100%=76.44%
5.收率
收率=6012.80882174
.029.597585.043.94⨯⨯+×100%=3353.19604.0×100%=71.92%
6.物料衡算
(1)塔顶产品中,水:94.43×0.048=4.53g 乙醇:94.43×0.1953=18.44g 乙酸乙酯:94.43×0.7585=71.63g (2)塔釜产品中,水:59.29×0.2066=12.25g 乙醇:59.29×0.2576=15.27g 乙酸乙酯:59.29×0.2174=12.89g 乙酸:59.29×0.3184=18.88g 反应中产生的乙酸乙酯=71.63+12.89=84.52g
消耗的乙醇=8852
.84×46=44.18g
消耗的乙酸=88
52
.84×60=57.63g
理论上剩余乙醇=80.42-44.18=36.24g 实际剩余乙醇=18.44+15.27=33.71g 所以乙醇基本衡算;
理论上剩余乙酸=80.12-57.63=22.49g 实际剩余乙酸=18.88g 所以乙酸基本衡算。

原料总质量=80.42+80.12=160.54g 产物总质量=94.43+59.29=153.72g 所以总质量基本衡算。

(六)思考题
1、怎样提高酯化收率?
答:对于酯化反应CH 3COOH+C 2H 5OH CH 3COOC 2H 5+H 2O ,为可逆平衡反应,一
般情况下,反应受平衡的影响,转化率受平衡影响只能维持在平衡转化的附近;但是可以通过减小一种反应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有利于提高转化率的方向进行。

反应精馏可以使生成物中高沸点或者低沸点物质从系统中连续的排出,使结果超过平衡转化率,大大提高效率。

2、不同回流比对产物分布有何影响?
答:当回流比增大时,乙酸乙酯的浓度比回流比小时要大,但当回流比过大时,传质推动力减小,理论塔板数增大,需要的投资增加。

3、加料摩尔比应保持多少为最佳?
答:此反应原料反应摩尔比为1:1,为加大反应的转化率通常使某种组分过量,因此在此反应中使乙醇过量,而且乙醇的沸点较低,容易随产物被蒸出,所以加入乙醇的摩尔数应该大于乙酸的摩尔数,比例约为2:1。

(七)实验讨论
1. 该反应先进行15分钟的全回流操作,目的是润湿塔内填料,为后面进行更全面的传质。

2. 取样时三个取样口一定要同时进行,这样色谱分析的结果才有可比性。

3. 由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塔高度的增加,样品中乙酸乙酯的含量是递增的;乙醇和水的量都递减。

因为酯、水和乙醇三元恒沸物的沸点低于乙醇和乙酸的沸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