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篮球行进间传接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篮球移动技术 行进间传球》教案

《篮球移动技术行进间传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行进间传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移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篮球行进间传球技术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篮球移动步伐训练。
3. 团队配合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行进间传球的动作要领,提高传球准确性。
2. 教学难点:行进间传球的时机和力度控制,以及移动步伐的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 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术。
3.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团队配合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技术讲解与示范:讲解篮球行进间传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行进间传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移动步伐训练:练习篮球移动步伐,提高学生的移动能力。
5. 团队配合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配合练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7. 结束活动: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学生身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篮球行进间传球技术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团队配合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能力。
3. 通过身体素质测试,评估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篮球教练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篮球技巧。
2. 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提高技术水平。
3. 推荐学生参加篮球培训班,提高其篮球技能。
八、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的准备。
2. 篮球器材的准备。
3. 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4. 安全防护用品。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看篮球教学视频,加深对行进间传球技术的理解。
篮球的“行进间传接球”教案

篮球的“行进间传接球”教案
单位:曲阜市职业中专
姓名:万建平
总体构思
本节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以学生心理变化为主线、生理变化为依托、运动表象为主题,看结果、重过程的导入与热身――实践与提高――调节与评价的三段式课型模式。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新认识体育与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1、教学目标在“三基”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在技术、技能上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在实践活动中每个人的收获,学习进步的大小;
2、本课采用导入与热身—实践与提高—调节与评价的教学程序。
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法,过程调节与评价为手段,在实践活动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活动能力,提高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淡化学习技术细节过程,加强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
教师导向性为辅,创设情景,实现学生自主学练。
重视学生的首次发现、首次示范,自我反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做到教与学相协调。
4、开发学生扩散性思维,通过思维性练习,来达到会学、会练、会自我调节与评价。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注重学生生理、心理的均衡发展与全面素质的提高。
5、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表现、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简案。
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体育课教案)

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体育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1.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实践等内容。
第二章:技术要领2.1 双手胸前传球双手胸前传球是篮球比赛中常用的传球方式,要求双手握球,掌心空出,手腕用力,传球时目视前方,传球力度适中。
2.2 行进间传球行进间传球是在跑动过程中进行的传球,要求学生在跑动中保持稳定的姿势,传球时身体协调,步伐与传球动作相结合。
2.3 接球接球时,学生要用双手接住球,掌心向上,手指张开,接球后迅速调整姿势,为下一次传球做好准备。
第三章:训练方法3.1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练习学生分为两人一组,相距一定的距离,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练习,注意传球力度和接球的准确性。
3.2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练习学生分为两人一组,相距一定的距离,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练习,注意步伐与传球动作的协调。
3.3 多人行进间传球练习学生分为两队,进行行进间传球比赛,要求每队成员之间进行多次传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比赛实践4.1 比赛规则比赛分为两队,每队成员之间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传球成功次数多的一方获胜。
4.2 比赛实践学生分为两队,进行比赛实践,通过比赛提高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技术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传球技术进行评价,包括传球力度、准确性、步伐与动作的协调等方面。
5.2 团队协作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包括传球配合、默契度、合作精神等方面。
5.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对自己和队友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和改进空间。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座,篮球若干个,标志物若干,计时器一台。
水平四(七年级)体育《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及教案(附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本课以篮球教学中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为教材,学习与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灵敏、速度等素质,促进与同伴友好合作,培养公平竞赛的良好作风,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七年级《体育与健身》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也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是传球的高度、速度和落点(提前量)以及传球动作与跑位的协调配合。
本课为第二次课,技能教学处于动作体验的初级阶段,学生在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通过原地近距离、原地中距离双手胸前传接球,再过渡到行进间近距离、行进间中距离双手胸前传接球等,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球的感控和体验篮球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期,朝气蓬勃,富有想象,好动,有很强的求知欲。
特别对男生而言,篮球运动是学生较为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带动更多的女生来喜爱篮球这一运动,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四、重点难点:1传接球动作与跑步脚步动作的协调配合2传球者根据同伴的跑动速度,确定传球的落点(提前量)五、学习目标:1、在学习了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后,进一步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85%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2、提高学生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全面协调发展。
3、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团队意识,提高与人合作的适应能力;六、教学流程:课的准备部分采用了分队绕篮球场听哨音做向前跑、侧身跑慢跑练习和热身操,让同学充分热身并进入状态。
课的基本部分,通过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近距离、中距离的练习,体验传球的用力、速度,体会来球的力量和速度,彼此间的相互配合,然后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由近距离双手胸前传接球再过渡到中距离双手胸前传接球,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与快乐,通过讨论、互相配合等环节让同学们的合作、团队意识得到增强,激情、愉悦、欢快的氛围使教与学得到了融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体育《篮球行进间传接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单元设计
适用年级七年级
所需时间5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篮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必修内容之一,篮球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在比赛中是一种很实用的传接球方法。
在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础上学好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又是今后学习篮球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教材共安排5课时,学习本技术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速度素质。
在练习安排上,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单元共分为两个专题。
专题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专题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单元学练重点放在跑动中如何掌握准确地传接球。
每个专题当中的练习,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动作技。
初中 行进间传接球教案

初中行进间传接球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行进间传接球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其在篮球比赛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行进间传接球技术,提高篮球比赛中的配合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行进间传球:培养学生在不固定环境中,运用手眼协调能力,准确、迅速地将球传给队友。
2. 行进间接球:培养学生接球时的判断力、反应速度和控制球的能力。
3. 传接球配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篮球比赛中的进攻和防守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行进间传接球的基本技术要领,传接球时的配合与协调。
2. 教学难点:行进间传接球的技术动作与篮球比赛实践的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做好热身准备。
然后进行一些简单的篮球基本功练习,如运球、投篮等,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准备。
2. 基本技术学习(15分钟)(1)行进间传球:教师示范行进间传球的动作要领,强调传球时的手腕灵活性、力量和准确性。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行进间接球:教师示范行进间接球的动作要领,强调判断力、反应速度和控制球的能力。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实践训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两个队,进行行进间传接球对抗练习。
要求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行进间传接球技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4.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传接球接力”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对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练习和比赛中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技能。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看篮球比赛视频,了解行进间传接球在比赛中的应用。
七年级篮球行进间传球教案

七年级篮球行进间传球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向七年级学生介绍篮球行进间传球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并帮助他们提高传球的准确性和速度。
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
- 所有学生站成一排,进行踏步和伸展运动,以准备身体。
- 进行简单的传球练,以预热手臂和手腕。
2. 技术讲解
-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行进间传球,并解释其重要性。
- 讲解正确的站位和持球姿势,以更好地进行传球。
3. 基本传球练
-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基本的静态传球练。
- 强调准确性和传球姿势,观察并提供反馈。
4. 行进间传球练
-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行进间传球练。
- 学生从篮球场的一端行进到另一端,同时进行传球。
- 强调传球的准确性、速度和行进的控制。
5. 游戏练
- 分成两个队伍,进行小型比赛。
-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行进间传球,以赢得
比赛。
6. 小结和总结
- 回顾教学内容,强调行进间传球的重要性。
- 提醒学生继续练,提高传球技巧。
教学评估
在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技术表现,并提供即时反馈。
此外,可以进行小型比赛来评估学生的传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资料
- "篮球基础教程",中国篮球协会,2019年。
- "篮球技术训练指南",篮球教学网,2020年。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教案3页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教案3页一、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行进中的传接球技巧。
2. 学生了解传接球对于比赛胜负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在动态中,快速准确地完成传接球动作。
二、教学内容:1. 传球基本技术。
三、教学方法:1.示范讲解:通过教师现场演示和视频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并注意动作细节。
2.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指定的区域内练习传接球技术,并提供实时指导。
3.比赛练习:在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后,进行传接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传接球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A. 掌握传球基本动作- 站立直立,两脚与肩同宽- 双手握球,掌心朝下,半臂下垂- 抬起手臂,用力将球向前,手臂后伸- 收回手臂,完成传球动作B. 注意事项- 传球力度要适中,不要用力过猛或过轻- 控制好传球的高度和方向- 站立直立,双脚并拢并弯曲膝盖- 双手张开,找准接球点- 向下弯腰,接住球- 抬起球后,双手紧握- 流畅的动作能够减少打手伤害- 要注意准确地找准接球点A. 基本技巧练习- 在指定区域内,两人之间进行传接球- 首先,两人站立传球,掌握基本技巧- 然后,一个人开始行进,另一个人进行传球,并要求传球方向变化 - 行进中要时刻关注对方的位置,控制好传球的高度和方向- 要尽可能的减少传球时间,提高传球效率4. 传接球比赛A. 分组比赛-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传接球比赛- 比赛时限定传球次数,增加比赛的技术含量- 合理安排阵容,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参与- 通过比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传接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传接球技巧的具体步骤。
2. 观察和收集学生的练习数据和比赛数据,评价其技术水平。
3. 完成教学后,进行总结和讲评,并邀请学生发表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单元设计
”耳”序汀刃刈¥时茁堆叱■?
.凹臂帧他厅Ltw^l
适用年级七年级
所需时间5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
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
篮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必修内容之一,篮球传接球是进攻
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行
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在比赛中是一种很实用的传接球方法。
在原地双手胸
前传接球的基础上学好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又是今后学习篮球各种
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教材共安排5课时,
学习本
技术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提咼身体的灵敏、协调、速度素质。
在练习安排上,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单元共分为两
个专题。
专题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专题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
球。
单兀学练重点放在跑动中如何掌握准确地传接球。
每个专题当中的练习,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动作技
能形成的规律,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发展学生的传接球技
Wi■語平场襪由咗田乎・幵"ti用血EF比帚±1中-
.■K砂弄*EH
坊砂左■干袒目己工1口哉豐「在璋习《*坊序5家lit囂迟乩呂權啊徉.
卿翊覽•如t牺丫
a(i«^・锐了歸占vtiiEHt鈕■・
蓉戯丁主龄与陽裙啊
L5酉H J M岬雷
卄也耳费理令㈣非丸专
祕8用普网纯胡.话.帯劇网礎師和・
EEHdVHWNMU屮” d.屈碎舒il晔fgrTlOk量加口删EK牯幻*曲“耳吏注,由茄i .<迂斌、引I・乳耳昭白
・虽后塌耳网-开比僅*廿b召密育业总曲a・剧睥耳■広环躺M-
业酥益武加将习t■玄11手轴列£总上鬆亢■・T.¥BJI^i ffM?^l<tttLL£X«4£A n
• owann-giiE
鲁"郴习I融心UtflEPimH* ”r” W
- *er«-li-*!iK+■身静H砒Hi^t ・#删鞘囲H哥力.債择囲■血XK占品* .
[ / dttMa%9f
I.竺空厂
NFJM#Jr^a「MiS^N
换・岁幻出何吊an申-xsjfflr ?
绅伦祕斗案阔方诂F■M'sa*wUSHrlfl
...T王戸锄■刃艮比炯尢靳奥
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和积极评价的能力。
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练
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安全。
本节时的重点为传接的准确性;
难点为跑动中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动作协调连贯。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岀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
我的思维导图
本专题是篮球传接球的开始,通过各种传接球的练习方式,
小组学习、小组探究,让学生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提高传接球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球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发展学生的预判能力、灵敏性及上肢力量。
女生克服接球时的恐惧心理,在练习中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1、掌握正确的传接球手型,男生能够在相距5米的距离内做到双手胸前平传球,女生在相距3—4米的距离内做到双手胸前平传球。
2、通过不断练习,提高学生的篮球球性和上肢力量及传球的准确性。
3、通过练习提高自信,加强协作!
课时1:
活动1:掌握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1、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或挂图,了解正确的传球技术动作。
2、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或挂图,了解正确的接球技术动作。
3、老师讲解该环节技术动作要领。
活动2 :准备活动、球性练习。
1、带领学生,通过胯下绕环、八字地滚球、前抛后接等形式尽快熟悉
球性。
2、用篮球操代替徒手操。
(注意手指、手腕关节一定要活动开)
活动3 :男、女生分组进行练习,开始阶段两人1球或三人1
球。
1、学生在确保手型正确的情况下将球传出,注意双掌竖起在胸前,夹住球,传出时伸直双臂双手把球往外推,靠手臂的推力和手腕的压力传出去。
2、注意传球时的准确性和接球时的技术要领;选优秀同学进行示范,并且协助老师进行指导。
3、掌握好传球过程中的球速、力量及准确性,男生间传球距离
4—5米,女生间传球距离3—4米(由近到远原则)。
课时2:
活动1 :准备活动、球性练习。
1、带领学生,通过胯下绕环、八字地滚球、前抛后接等形式尽快熟悉球性。
2、用篮球操代替徒手操。
(注意手指、手腕关节一定要活动开)
活动2:
1、两人1球原地传接球,三人1球原地侧身顺时针传接球。
传球距离
男生5米左右,女生4米左右。
课时1:
活动1:掌握了解行进间传接球的基本要领
1、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或挂图,了解正确的传球技术动作。
2、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或挂图,了解正确的接球技术动作。
3、老师讲解该环节技术动作要领。
活动2 :准备活动、球性练习、脚步练习。
1、带领学生,通过胯下绕环、八字地滚球、前抛后接、原地传
接球等形式尽快熟悉球性。
2、做前进跑、后退跑、侧身跑等脚步练习动作,增加行进间传接球时
的脚步灵活性。
3、用篮球操代替徒手操。
(注意手指、手腕关节一定要活动开)
活动3 :男、女生分组进行练习,开始阶段两人1球。
1、学生在确保手型正确、不走步违例的情况下将球传出;注意跑动中要做到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动作协调连贯。
2、注意传球时要注意传球提前量和接球时的提前预判;选优秀的练习小组进行示范,并且协助老师进行指导。
3、男生间传球距离3—4米,女生间传球距离 2 —3米(由近到远原则)。
开始练习时的速度可选择走或慢跑,但二人速度必须一致。
课时2:
活动1 :准备活动、球性练习、脚步练习
1、带领学生,通过胯下绕环、八字地滚球、前抛后接、原地传接球等
形式尽快熟悉球性。
2、做变速跑、折返跑、后退跑、侧身跑等脚步练习动作,增加行进间
传接球时的脚步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