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doc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 =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例题一:例 1、用 4 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 厘米、5 厘米、4 厘米和 3 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练习二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 分、 96 分、 92 分和98 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 4 年级,分别有260 人、 300 人、 280 人和 312 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 千克,乙筐有梨38 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 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例题二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 朵,小红做了9 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 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 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 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练习二: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 人,第三车间有103 人,第四车间有81 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 43 只,黄气球有 20 只,绿气球有 33 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 3 天完成。
前 2 天共植了 113 棵,第三天植了 55 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 197 分,英语考了 91 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例题三: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 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 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 4 天每天读25 页,以后每天读40 页,又读了 6 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三: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每小时行驶60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驶70 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 20 只每只重 60 克,第二批的 30 只每只重 70 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 人,平均每人割13 千克,第二组 5 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 2 人都是 124 厘米,另外 4 人都是 130 厘米。
小学三年级平均数问题

平均每人的苹果:96÷2=48(根)
分给小红:48-25=23(根) 分给小刚;48-43=5(根)
答:给小红23根,给小刚5根。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三年级期中考试15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90、98、 86、92、87、97、99、89、88、92、96、91、83、 88、89,这1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多少?
英语分数为:94-6=88(分)
语文分数为:88+3=91(分)
数学分数为:94×2-91=97(分)答:数学成绩为97分。
总萝卜数量:15+23+28=66(根)
每人可得:66÷3=22(根)
答:每人应得22根。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小明、小红、小刚三人一起去地里拔萝卜,小明拔了
28根,小红拔了25根,小刚拔了43根,把小明的萝
卜分给小红、小刚,怎样分才能让小红、小刚的萝卜
一样多?
解题 过程:
总萝卜数量:28+25+43=96(根)
解题 方法一
过程: 总得分:90+98+86+92+87+97+99+89+88+92+96+91、 +83+88+89=1365(分)
平均得分:1365÷15=91(分)
答:这1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1分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方法二
总得分:90+98+86+92+87+97+99+89+88+92+96+91、 +83+88+89=?(分) 0+8-4+2-3+7+9-1-2+2+6+1-7-2-1=15 90×15=1350(分) 1350+15=1365(分) 平均得分:1365÷15=91(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知识点与习题

第9讲平均数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个相等的数,相等的数的数值就叫做这个总数的平均数;例如,24平均分成四个数:6,6,6,6,数6就叫做24分成四份的平均数;又如,24平均分成六个数:4,4,4,4,4,4,数4就叫做24分成六份的平均数;由此可见,平均数是相对于“总数”和分成的“份数”而言的;知道了被均分的“总数”和均分的“份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数:总数÷份数=平均数;“平均数”这个数学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例如,某次考试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平均重量”,某辆汽车行驶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等,都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求平均数的问题;根据求平均数的一般公式可以得到它们的计算方法:全班同学的总成绩÷全班同学人数=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总重量÷货物件数=平均重量,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平均速度;我们在上一讲的例2中,已经接触到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下面再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有关平均数应用问题的解法;例1一小组六个同学在某次数学考试中,分别为98分、87分、93分、86分、88分、94分;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解:总成绩=98+87+93+86+88+94=546分;这个小组有6个同学,平均成绩是546÷6=91分;答:平均成绩是91分;例2把40千克苹果和80千克梨装在6个筐内可以混装,使每个筐装的重量一样;每筐应装多少千克解:苹果和梨的总重量为40+80=120千克;因要装成6筐,所以,每筐平均应装120÷6=20千克;答:每筐应装20千克;例3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养到今年10月;第一批的3头每头重66千克,第二批的5头每头重42千克;小明家养的猪平均多重解:两批猪的总重量为66×3+42×5=408千克;两批猪的头数为3+5=8头,故平均每头猪重408÷8=51千克;答:平均每头猪重51千克;注意,在上例中不能这样来求每头猪的平均重量:66+42÷2=54千克;上式求出的是两批猪的“平均重量的平均数”,而不是3+5=8头猪的平均重量;这是刚接触平均数的同学最容易犯的错误例4一个学生为了培养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除了认真读一些书外,还规定自己每周一周为7天平均每天做4道数学竞赛训练题;星期一至星期三每天做3道,星期四不做,星期五、六两天共做了13道;那么,星期日要做几道题才能达到自己规定的要求分析:要先求出每周规定做的题目总数,然后求出星期一至星期六已做的题目数;两者相减就是星期日要完成的题目数;每周要完成的题目总数是4×7=28道;星期一至星期六已做题目3×3+13=22道,所以,星期日要完成28-22=6道;解:4×7-3×3+13=6道;答:星期日要做6道题;例5三年级二班共有42名同学,全班平均身高为132厘米,其中女生有18人,平均身高为136厘米;问:男生平均身高是多少解:全班身高的总数为132×42=5544厘米,女生身高总数为136×18=2448厘米,男生有42-18=24人,身高总数为5544-2448=3096厘米,男生平均身高为3096÷24=129厘米;综合列式:132×42-136×18÷42-18=129厘米;答:男生平均身高为129厘米;例6小敏期末考试,数学92分,语文90分,英语成绩比这三门的平均成绩高4分;问:英语得了多少分分析:英语比平均成绩高的这4分,是“补”给了数学和语文,所以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为92+90+4÷2=93分,由此可求出英语成绩;解:92+92+4÷2+4=97分;答:英语得了97分;练习91.一班有40个学生,二班有42个学生,三班有4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学来了11个学生;怎样分才能使每班学生人数相等2.小岗计划4天做15道数学题,结果多做了9道;平均每天做了多少道3.一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2人的身高是123厘米,另外4人的身高均为132厘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4.小梅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她要想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第三次至少要跳多少下5.一农机站有960千克的柴油;用了6天,还剩240千克;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还可用几天6.小浩为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自己规定这一个月30天要读完共288页的彩图世界童话名著伊索寓言;头9天平均每天读了8页,第二个9天平均每天读了10页,第三个9天平均每天读了11页;最后三天平均每天需要读几页才能达到自己规定的要求7.五个同学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平均94分,而其中有三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92分,另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8.小亮学游泳,第一次游了25米,第二次游的距离比两次游的平均距离多8米;小亮第二次游了多少米9.篮球队中四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82厘米,另一名队员的身高比这五队员的平均身高矮8厘米,这名队员的身高是多少答案与提示练习91.一、二、三班分别转入6,4,1人;提示:每班应有40+42+45+11÷3=46人;道;解:15+9÷4=6道;3.129厘米;解:123×2+132×4÷6=129厘米;下;解:80×3-67+76=97下;天;解:240÷960—240÷6=2天;页;解:288-8+10+11×9÷3=9页;分;解:94×5-92×3÷2=97分;8.41米;解:25+8×2=41米;9.172厘米;解:这名队员比平均身高矮的这8厘米,是由另四名队员给“补上”的,所以平均身高为182-8÷4=180厘米,这名队员身高180-8=172厘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专题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把一堆物品分给几个人,或者把几个人的物品集中起来再按照一定数量分给他们。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数问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移多补少,或者用总人数和总份数之间的关系来解答。
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如: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练习一: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 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练习二: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练习三: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四: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

平均数问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比如:求平均分数、平均年龄、平均气温、平均身高、平均亩产量……这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题。
两种含义:①指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移多补少,大的补给小的,使每份相等;②指把总数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份。
涉及概念: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基本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弄清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也就是平均数。
含义一、指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移多补少,大的补给小的,求平均数,使每份相等题型一: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练习一:告诉每个值,求平均数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各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5、小明、小军、小丁、小珍身高分别为141厘米,143厘米,142厘米,150厘米。
四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6、用5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
这5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7、三年级有4个班,分别有45、49、46、48人,平均每班有多少人?练习二:告诉其中几个的总和,求平均数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书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人教版奥数三年级平均数问题

人教版奥数三年级平均数问题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
这组同学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1、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是98分,最低分是86,其余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2。
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及答案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及答案篇一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3×1111+3×4444+6×8888)÷12=5832.75有更好的方法吗?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
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
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13+5)÷(90-87)=6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3.5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
如果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多少千克?[6-4-(4-3)]÷(4-3.5)=2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12.43。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12.4×13=161.212.5×13=162.5162÷13≈12.46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和第二组数个数的比值是多少?(12.02-10.2)÷(12.8-12.02)=7/36、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和81分。
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81-78)÷(78-75.5)=1.2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
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
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1.35个座位。
问:有多少个学生来开会?(2-1.35)÷(1.35-4/3)=3939+1=40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及答案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及答案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答案:(3×1111+3×4444+6×8888)÷12=5832.75。
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
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
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答案:(13+5)÷(90-87)=6。
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3.5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
如果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多少千克?答案:[6-4-(4-3)]÷(4-3.5)=2。
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12.43。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答案:12.4×13=161.212.5×13=162.5162÷13≈12.46。
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和第二组数个数的比值是多少?答案:(12.02-10.2)÷(12.8-12.02)=7/3。
6、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和81分。
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答案:(81-78)÷(78-75.5)=1.2。
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
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
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1.35个座位。
问:有多少个学生来开会?答案:(2-1.35)÷(1.35-4/3)=3939+1=40。
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一
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
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
练习二
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
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3,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
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分析与解答: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往返的路程是36×2=72千米,往返的时间是4+2=6小时。
所以,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72÷6=12千米。
练习三
1,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
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2,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
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3,小亮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2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6千米。
那么,他在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例4: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
李华投掷得了多少他?
分析与解答:先求出五项的总得分:85×5=425分,再算出四项的总分:83×4=332分,最后用五项总分减去四项总分,就等于李华投掷的成绩:425-332=93分。
练习四
1,小军参加了3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
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他第三次得了多少分?
2,小丽在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她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
小丽的数学考了多少分?
3,某班一次外语考试,李星因病没有参加。
其他同学的平均分是95分,第二天他的补考成绩是65分,如果加上李星的成绩后,全班的平均分是94分。
这个班有多少人?
例5: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
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多少岁?分析与解答:因为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人的年龄和是23×4=92岁;又知道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如果四个人中三个人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去求另一个人的年龄最大可能是92 -18×3=38岁。
练习五
1,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三个人中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
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8岁,且没有大于30岁的。
那么最小的人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3,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
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