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起点和终点
起点终点文案

起点终点文案
1.如果你不努力,你的终点,也许只是别人的起点。
2.我们之间的距离,早就超越了空间, 如今是远之又远, 可走到哪里,依旧要用心衡量, 因为起点都是你。
3.心是情与爱的保险箱, 心是快乐痛苦的起点。
4.有些人不是赢在了起点,而是直接生在了终点。
5.起点永远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然而过程是痛苦的,这个历程中需要的是坚韧和毅力,最后的终点才是幸福.的。
6.你生活的起点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你能到达哪里。
7.我是环绕着-个圆圈而行的, 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
8.他很想从起跑线开始, 但起跑线究竟在哪里?
9.起点慢了一点没关系,谁先到达终点才是胜者。
10.人生又何尝不是起点终点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2.2起点和终点 教案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生分析: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
而比较与准确测量的前提是公平,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
本课以纸蛙跳远的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比较中的公平原则,从比赛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中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相同的起点是公平比较的基础,不同的终点是公平比赛的不同结果。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有了初步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
学生把恐龙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
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游戏中的跳高、跳远、跑步比赛等。
本课将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比赛要公平,要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比较。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确定起点后,还要标记终点来进行比较。
3.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学习标记起点与终点的方法;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能有序地把跳远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进行科学的比较。
科学态度: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小组间能团结协作,互相配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知道比较和测量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难点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知道比较和测量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PPT、纸青蛙、起点线一条学生:每人一只纸蛙、每组一条纸带、一条起点线、铅笔、直尺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办运动会了,这个消息传到青蛙王国,我们都知道,小青蛙们都喜欢蹦蹦跳跳,它们都报名参加了跳远比赛,可是名额只有一个,到底该让谁去参加比赛呢,青蛙国王特别为难,它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和聪明,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咱们班,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设计意图:从富有童趣的故事导入,引出起点和终点。
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5篇)

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5篇)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精选篇1从一个起点开始,终究会到达一个终点;而这个终点,亦是一个新的起点。
清晨,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时。
在这一天的起点,我跟随着太阳,站在黄山脚下,站在这趟旅程的起点。
我仰头,瞭望着那云雾缭绕的山巅,瞭望着我将会到达的终点。
“起程吧,”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走向山巅,走向终点,去看看,那不一样的风景。
”我踏上眼前的这条布满了青苔的石板小道,青苔上,似乎还挂着一些晶莹闪烁的露珠。
小道旁遍布着笔直的青松,那墨绿色,仿佛是毛笔蘸足了浓墨挥洒而出的,向山顶蔓延着。
晨雾渐渐散了,阳光也更足了。
越向上走,风景便越发的奇特。
奇松在这里生长,怪石在这里陈列。
石阶路不愿规规矩矩地趴在那里了,石阶立了起来,向前看,他如腾飞的巨龙一般,直冲云霄;向后看,脚下的石阶似乎是悬空立着的。
从这山腰处可以看到两旁的峭壁上,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
而松树,却弯弯曲曲的斜插在石缝中。
遒劲的根茎穿过岩石,裸露在空气中,如同老人的手,抓紧了石块,永不放松。
苍劲有力的枝干外包裹着一层灰褐色的,生满了树瘤与皲裂的树皮,如同饱经风霜的老人的皮肤,那上面布满了褶皱与凸起的经脉,只有经历了日日夜夜的风吹雨打,才能锤炼出来这样刚韧的茎干。
即使脚下的岩石缺少它们所需的土壤与水分,他们依旧在努力,努力活下来,努力生长的更加强壮。
一轮红日渐渐西垂,这一天的终点就快到来了,我也即将走上这趟旅程的终点——山巅。
踏上山巅的这一刻,我被震撼了。
这里没有什么树木、花草,甚至都没有别的杂乱的石块,只有一块巨大的、平滑的岩石。
站在这里,眼前没有别的什么,只有远至天边的云海和一轮垂在天边的夕阳。
白色的云海被映红了,淡蓝的天空也被映红了,这里除了红色,就是白色,已经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云了,空旷的似乎只剩下自己一人。
重新走到这条小路的尽头,向下看这条小路,曲曲折折,又好像没有尽头一般。
从这里再下去,这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那曾经的起点,又将会变成一个终点。
2起点和终点

提问:“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 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 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 (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思考问题。)
(2)确定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教师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离,但 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距离进行比较。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 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本课教材安排了一下三个环节: 聚焦(比谁跳得远); 探索(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 研讨(谁的纸青蛙跳得最远)。 这三个环节是层层推进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小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幼儿园中的一些与科学 相关的活动,具备了基本的一些科学观察方法和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和 能力是支离破碎的,不成系统的。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 ,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有了初步确定起 点与终点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需要,学会标记起点和 终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 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 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有结构的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 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梳理出正确的比较距离的步骤,建构起正确的测量方 法。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两只塑料青蛙、两把剪刀、两卷纸带、两根塑料棒 教师材料:两只可吸在黑板上的塑料青蛙
板块一、游戏导入,聚焦主题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跳远比赛吗? 谁愿意来试试?(请3位同学比赛跳远,其他学生观察)
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2.2《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第一步:画一条起跳线,将蛙头对齐起跳线,进行起跳。
第二步:当纸蛙落地时,要在纸蛙尾部画线。
第三步:用纸带做标记。
纸带一端标出起点,对齐起跳线,另一端画终点。
第四步:重复跳三次,记录纸蛙三次跳跃的距离。
3、我的课堂活动记录把跳得最远一次,用剪刀沿着终点线剪下,粘贴到活动手册。
三、研讨1、小组内哪只纸蛙跳得最远? 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确: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越大,跳得越远。
2、观察张贴的纸带,它为你提供了有关纸蛙跳远的什么信息?明确关键词:起点、终点和距离3、你的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相同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确:纸带一端对齐,比较长短。
纸带长,跳得距离远;纸带短,跳得距离就近。
4、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四、课堂练习1、一只青蛙从A跳到B,请画出起点和终点。
2、青蛙跳远比赛,最好的测量方法是(A )按步骤比赛在实验基础上研讨交流做练习的标识,比较距离大小。
总结课堂知识为下节课学习打下基础课堂知识检测学生励志寄语:人生,就要闯出一条路来!为了事业,为了奋斗的人生,尽管失去许多,但有失必有得!而得到的往往会比失去的更重要,它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五、拓展提高用同样大小的纸折一个飞机,看谁飞机飞得远。
六、作业布置用纸带测量比较其他物体的长度。
纸飞机比赛巩固知识点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豁达、自重、睿智处世做事,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200m运动场标准

200米运动场标准一、起点和终点1. 起点:位于运动场的直段上,距离跑道内沿至少3米(3m)。
起点线为白色,宽30厘米(cm),厚2厘米(cm)。
2. 终点:位于运动场的直段上,距离跑道内沿至少10米(10m)。
终点线为白色,宽60厘米(cm),厚4厘米(cm)。
二、弯道半径1. 弯道半径:运动场的弯道半径不得小于21.7米(m)。
2. 直段长度:运动场的直段长度不得小于111.88米(m)。
三、赛道宽度1. 赛道宽度:赛道宽度为1.2米(m)或1.37米(m),国际田联建议采用1.37米(m)的赛道宽度。
2. 跑道内沿:跑道内沿的周长应为200米(m),周长偏差不得超过±1.5米(m)。
四、跑道标线1. 跑道中心线:跑道中心线应为白色,线宽不得超过5厘米(cm),线宽偏差不得超过±2.5厘米(cm)。
2. 起跑线:起跑线应为白色,线宽不得超过5厘米(cm),线宽偏差不得超过±2.5厘米(cm)。
3. 终点线:终点线应为白色,线宽不得超过60厘米(cm),线宽偏差不得超过±3厘米(cm)。
4. 接力区:接力区应为白色虚线,线宽不得超过5厘米(cm),线宽偏差不得超过±2.5厘米(cm)。
5. 接力区标志:接力区标志应为白色虚线,线宽不得超过5厘米(cm),线宽偏差不得超过±2.5厘米(cm)。
每个标志长50厘米(cm),标志间距离为450厘米(cm)。
五、塑胶跑道1. 表面材料:跑道表面应使用环保材料制成,颜色应为鲜绿色或天蓝色。
表面材料应具有抗磨损、抗老化、抗紫外线等特点。
2. 厚度:塑胶跑道的厚度应在13毫米至17毫米之间。
如果使用混合型塑胶跑道,其厚度应为13毫米至17毫米之间,而短草地厚度应为8毫米至12毫米之间。
科学课件《起点和终点》精品PPT课件3

wǒ mēn kàn tiào yuǎn
我们看跳远
教科版《起点和终点》精品课件PPT3
1 2
zhōng dǐan
终点
qǐ dǐan
起点
1
2
jù lí 距离
qǐ dǐan hé zhōng dǐan
起点和终点
我会读
qǐ dǐan
起点
zhōng dǐan
终点
02
看着这些纸带,你知道了什 么?
你的青蛙三次跳的都一样远 么?
04
wǒ mēn qù hūo dòng 我们去活动
wán zhǐ fēi jī 玩纸飞机
谢谢大家!
1.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 开,气 球会飞 走,引 导语: 玩过吗 ?请你 也来这 样玩一 玩,想 一想气 球为什 么会飞 出去。 2、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 呢?这 节课我 们就来 研究像 火箭那 样驱动 小车。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 关 5、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 力,哪 些地方 需要减 少摩擦 力。 6、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 要这样 的设计 。 7.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 较宽, 行使稳 定。 8、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 用手在 桌面拖 动,说 说你的 感受。
wǒ mēn lái tǐ yàn 我们来体验
zài huí yì
再 回 忆! zhōng dǐan 终点
qǐ dǐan
起点
1
2
jù lí 距离
dāng píng wěi
当评委
小组里面比谁跳得远!
起点与终点经典短句

起点与终点经典短句1. 人生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
2. 爱情的起点是相遇,终点是相守。
3. 旅行的起点是出发,终点是归来。
4. 学业的起点是入学,终点是毕业。
5. 竞赛的起点是报名,终点是冠军。
6. 创业的起点是创意,终点是成功。
7. 事业的起点是选择,终点是成就。
8. 交往的起点是认识,终点是友谊。
9. 婚姻的起点是婚礼,终点是白头偕老。
10. 职业的起点是聘用,终点是退休。
起点与终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关键点,无论是个人的成长发展,还是事业上的追求,都离不开起点和终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而终点则代表着一个阶段的结束或目标的实现。
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列举起点与终点的经典短句。
1. 人生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经历成长、学习、工作、婚姻、子女等不同的生活阶段,最终走向终点——死亡。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无法逃避的现实,因此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2. 爱情的起点是相遇,终点是相守。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从相遇开始,经历相知、相爱,最终达到相守的终点。
爱情的起点是缘分的降临,终点是两颗心紧紧相连,共同度过一生。
3. 旅行的起点是出发,终点是归来。
旅行是人们放松身心、开阔眼界的方式之一,它从出发的起点开始,经历探索、体验,最终回到起点的终点。
旅行不仅能让人感受不同的风景和文化,还能丰富人们的人生经历和见识。
4. 学业的起点是入学,终点是毕业。
学习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从入学的起点开始,经历课堂学习、考试,最终达到毕业的终点。
学业的起点是知识的积累,终点是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
5. 竞赛的起点是报名,终点是冠军。
竞赛是人们展示自己才华和实力的舞台,它从报名的起点开始,经历赛前准备、比赛,最终争取冠军的终点。
竞赛的起点是勇气和信心,终点是胜利和荣誉。
6. 创业的起点是创意,终点是成功。
创业是追求梦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它从创意的起点开始,经历计划、筹资、运营,最终实现成功的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看看青蛙跳了多远 注意:比赛重复3次(取最好的成绩)
比赛要求:
1、小组合作,轻声讨论 2、有问题可以举手问老师 3、要边比赛边记录 4、比赛结束,整理好材料 5、端正坐好
哪只青蛙跳得最远? 讨论 你是怎么知道的?
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课后小任务: 比一比我们班谁跳得最远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
纸蛙代替青蛙
试一试: பைடு நூலகம்能让纸蛙
向前跳吗?
怎样知道谁的纸蛙跳得更 远呢?
• 尝试让纸蛙跳起来 • 比一比谁的纸蛙跳的远
qǐ diǎn zhōng diǎn
思考:
1、为了比赛公平需要怎么做?
2、怎么标记起点和终点,以哪里为准?
制作赛道
1.在赛道上画起跳线(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