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液压元件的拆装

液压元件的拆装

液压元件的拆装第一部分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拆装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们在原理上是类似的,都是完成液压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因此,它们在结构上也大同小异(有的可以完全转换,也有的分别设置了各自特有的零件).无论它们之间的差异如何,我们所讲过的容积式液压泵及液压马达都有以下两个共同点:必须具备一个或若干个作周期变化的密封工作容积;必须具备相应的配油装置.对于泵,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流量和压力这两个参数,为使这两个重要参数保持正常,我们必须设法解决泄露,噪音和困油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泵的性能和应用,所以在拆装过程中,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注意观察为减少这些问题在结构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对于马达,我们所关心的主要性能参数是转速和转矩。

除了观察它和泵的相同之处外,还要特别注意它的一些独特之处。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正确地拆卸装配液压泵,是液压设备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齿轮泵广泛用于汽车液压系统,叶片泵、柱塞泵在工程机械等液压领域应用十分普遍。

依次,本部分重点介绍这三种液压泵的拆装知识。

一、齿轮泵拆卸装配齿轮泵有中压和高压之分,拆卸与装配中应注意分析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

(一) 实验目的1.掌握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加深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中、高压齿轮泵的异同;2.弄清齿轮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其大小变化的方式;3.了解为解决困油,径向力不平衡,轴向泄油三大问题,提高齿轮泵性能在结构上所采取的措施。

(二)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增大,形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啮合点区域,轮齿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减小,形成排油过程.(三) 拆卸与装配1. CB—B 泵的拆装CB—B齿轮泵的结构见教材图。

(1)拆卸顺序1、清洗要拆卸的齿轮泵表面。

观察泵外表有无漏油痕迹,泵结构的连接方式。

螺钉及定位销钉数目与位置,记录铭牌标记内容。

实习报告液压元件的拆装

实习报告液压元件的拆装

实习报告:液压元件的拆装一、实习目的1. 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正确的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 掌握常用液压元件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仪器1. 实习用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

2. 工具:内六方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3. 辅料:铜棒、棉纱、煤油等。

三、实验要求1. 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 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

3. 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结构的作用。

四、实验原理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压缩液体传递能量的原理来实现各种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力的传递。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其作用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为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旋转泵轮,使液体在泵腔内产生压力,从而将液体输送到系统中。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其作用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机构的运动。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使活塞产生位移,从而带动机构运动。

控制阀是液压系统的控制元件,其作用是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和方向。

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阀芯的移动,调节阀口的开度,从而控制液压油的流动。

五、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其结构组成,了解其工作原理。

2. 按照拆卸步骤,先拆卸液压元件的连接管道,然后拆卸固定螺丝,最后拆卸内部的零件。

3. 在拆卸过程中,注意保护液压元件的表面不受损伤,避免零件的丢失。

4. 拆卸完毕后,对液压元件进行清洗,检查其内部是否有损坏,对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

5. 按照装配步骤,先装配内部的零件,然后装配固定螺丝,最后装配连接管道。

液压元件的拆装

液压元件的拆装

液压元件的拆装液压元件的拆装第一部分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拆装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们在原理上是类似的,都是完成液压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因此,它们在结构上也大同小异(有的可以完全转换,也有的分别设置了各自特有的零件).无论它们之间的差异如何,我们所讲过的容积式液压泵及液压马达都有以下两个共同点:必须具备一个或若干个作周期变化的密封工作容积;必须具备相应的配油装置.对于泵,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流量和压力这两个参数,为使这两个重要参数保持正常,我们必须设法解决泄露,噪音和困油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泵的性能和应用,所以在拆装过程中,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注意观察为减少这些问题在结构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对于马达,我们所关心的主要性能参数是转速和转矩。

除了观察它和泵的相同之处外,还要特别注意它的一些独特之处。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正确地拆卸装配液压泵,是液压设备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齿轮泵广泛用于汽车液压系统,叶片泵、柱塞泵在工程机械等液压领域应用十分普遍。

依次,本部分重点介绍这三种液压泵的拆装知识。

一、齿轮泵拆卸装配齿轮泵有中压和高压之分,拆卸与装配中应注意分析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

(一) 实验目的1.掌握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加深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中、高压齿轮泵的异同;2.弄清齿轮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其大小变化的方式;3.了解为解决困油,径向力不平衡,轴向泄油三大问题,提高齿轮泵性能在结构上所采取的措施。

(二)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增大,形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啮合点区域,轮齿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减小,形成排油过程.(三) 拆卸与装配1. CB—B 泵的拆装CB—B齿轮泵的结构见教材图。

(1)拆卸顺序1、清洗要拆卸的齿轮泵表面。

观察泵外表有无漏油痕迹,泵结构的连接方式。

螺钉及定位销钉数目与位置,记录铭牌标记内容。

液压实验指导书修改稿模板.doc

液压实验指导书修改稿模板.doc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实验一液压动力元件拆装一、实验目的经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 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并了解如何认识液压泵的铭牌、型号等内容。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 (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 , 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 , 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 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齿轮泵型号 : CB-B 型齿轮泵 , 结构图见图1-1。

图 1-1 齿轮泵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5-键 6-齿轮 7-泵体 8-前泵盖9-螺钉10-压环 11-密封环12-主动轴13-键 14-泻油孔 15-从动轴16-泻油槽 17-定位销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 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 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 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 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 , 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 , 实现排油过程。

2.双作用叶片泵型号 : YB-6 型叶片泵 , 结构图见图1-2。

工作原理 :当轴 3 带动转子 4 转动时 , 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 叶片顶部紧贴与顶子表面, 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 使得由定子 5 的内表面、配流盘2、 7、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 , 经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往短轴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 , 密闭容腔不断缩小, 经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 , 叶片伸出和缩进两次。

图 1-2 双作用叶片泵1-滚针 ( 动 ) 轴承 2-吸油盘3-传动轴4-转子 5-定子 6-泵体7-压油盘8-滚针 ( 动) 轴承盖 9-叶片3.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型号 : YBN 型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结构简图见图1-3( 1) 变量原理依据弹簧弹力与油液对定子内表面的作用力的合力产生的水平分力Fsin θ相互大小关系 , 使定子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 改变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的大小, 进而改变泵的排量和流量。

液压实验指导书

液压实验指导书

液压实验指导书一、液压元件拆装实验┈┈┈┈┈┈┈┈┈┈┈┈┈┈┈┈┈┈┈┈┈┈┈┈ 1二、液压泵性能实验┈┈┈┈┈┈┈┈┈┈┈┈┈┈┈┈┈┈┈┈┈┈┈┈┈ 18三、节流调速性能实验┈┈┈┈┈┈┈┈┈┈┈┈┈┈┈┈┈┈┈┈┈┈┈┈21计算机操作步骤(Ⅰ)系统设置┈┈┈┈┈┈┈┈┈┈┈┈┈┈┈┈┈┈┈┈┈┈┈┈┈┈ 23 (Ⅱ)数据查看┈┈┈┈┈┈┈┈┈┈┈┈┈┈┈┈┈┈┈┈┈┈┈┈┈┈ 24 (Ⅲ)操作┈┈┈┈┈┈┈┈┈┈┈┈┈┈┈┈┈┈┈┈┈┈┈┈┈┈┈┈ 25四、气动多种回路实验┈┈┈┈┈┈┈┈┈┈┈┈┈┈┈┈┈┈┈┈┈┈┈┈ 30五、液压回路实验┈┈┈┈┈┈┈┈┈┈┈┈┈┈┈┈┈┈┈┈┈┈┈┈39(Ⅰ)实验准备及注意事项┈┈┈┈┈┈┈┈┈┈┈┈┈┈┈┈┈┈┈┈┈ 39 (Ⅱ)实验回路举例┈┈┈┈┈┈┈┈┈┈┈┈┈┈┈┈┈┈┈┈┈┈┈ 41 (Ⅲ)实验内容(仅供参考)实验一增速回路┈┈┈┈┈┈┈┈┈┈┈┈┈┈┈┈┈┈┈┈┈ 42实验二速度换接回路┈┈┈┈┈┈┈┈┈┈┈┈┈┈┈┈┈┈┈┈43实验三调压回路┈┈┈┈┈┈┈┈┈┈┈┈┈┈┈┈┈┈┈┈┈┈ 45实验四保压泵卸荷回路┈┈┈┈┈┈┈┈┈┈┈┈┈┈┈┈┈┈┈ 46实验五减压回路┈┈┈┈┈┈┈┈┈┈┈┈┈┈┈┈┈┈┈┈┈┈ 48实验六平衡回路┈┈┈┈┈┈┈┈┈┈┈┈┈┈┈┈┈┈┈┈┈┈ 49实验七多项顺序回路┈┈┈┈┈┈┈┈┈┈┈┈┈┈┈┈┈┈┈┈ 51实验八同步回路┈┈┈┈┈┈┈┈┈┈┈┈┈┈┈┈┈┈┈┈┈┈ 52液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液压元件拆装实验一、液压泵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实训以达到下列目的: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用液压泵、工具及辅料1、实验用液压泵:齿轮泵2 台、叶片泵2 台、轴向柱塞泵1 台。

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指导书

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指导书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指导书徐聪、雷英栋2016年07月10日目录实验一变量叶片泵拆装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2)三、实验内容 (2)四、实验报告要求 (3)实验二先导式溢流阀拆装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4)三、实验内容 (4)四、实验报告要求 (6)实验三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拆装实验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7)三、实验内容 (7)四、实验报告要求 (8)实验四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拆装实验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1)三、实验内容 (11)四、实验报告要求 (12)实验五直动式顺序阀拆装实验 (14)一、实验目的 (14)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4)三、实验内容 (14)四、实验报告要求 (15)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指导书液压元件的品种规格繁多,通过对典型液压元件侧拆装实验,加深对相关液压元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变量叶片泵拆装一、实验目的了解变量叶片泵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熟悉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变量叶片泵;虎台钳,内六角扳手,活动扳手,螺丝刀等。

三、实验内容1.变量叶片泵简介变量叶片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具有噪声低、工作效率高、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

变量叶片泵定子的内外表和转子的外外表是圆柱面,转子与定子间有偏心距,通过改变定子与转子间的偏心距来实现输出流量的变化。

其输出流量可以根据系统的压力变化自动地调节,就是压力高时输出流量小,压力低时输出流量大。

这种叶片泵在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容积吸、压油各一次,因此是单作用叶片泵。

VPV系列变量泵:2.变量叶片泵的拆装步骤a.拆下上端盖,取出调压螺栓和调压弹簧等。

b.拆下防尘套、噪音调节螺母和噪音调节螺栓。

c.拆下连接泵体和后盖的螺栓,拆开泵体和后盖。

d.取出配油盘、叶片、转子和定子。

液压泵拆装实验指导书

液压泵拆装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液压泵的拆装一、实验目的1)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初步认识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3)掌握正确的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SCY14-1B 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YB1 型叶片泵、内六角扳手、螺丝刀、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一)SCY14-1B 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结构图如下图2-1:图2-1 SCY14-1B 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1-中间泵体2-内套3-定心弹簧4-镶套5-缸体6-配流盘7-前泵体8-传动轴9-柱塞10-套筒11-轴承12-滑履13-轴销14-压盘15-斜盘16-变量活塞17-螺杆18-手轮19-螺母20-钢球其工作原理为:当电机带动油泵的传动轴8 旋转时,缸体5 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9 的球头部分上的滑靴12 被回程盘压盘14压向斜盘15,因此柱塞9 将随着斜盘15的斜面在缸体5 中作往复运动。

从而实现油泵的吸油和排油。

油泵的配油是由配油盘6 实现的。

旋动手轮18改变斜盘15 的倾斜角度就可以改变油泵的流量输出。

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1、拆解轴向柱塞泵时,先拆下变量机构,取出斜盘,观察、分析其结构特点,搞清各自的作用。

2、轻轻敲打泵体,依次取出柱塞、压盘、钢球、套筒、弹簧、缸体,注意不要损伤与遗失部件(特别是弹簧和钢球!),取掉螺栓分开泵体为中间泵体和前泵体,注意观察、分析其结构特点,搞清楚各自的作用,尤其注意配流盘的结构、作用。

3、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决。

4、装配时,先装中间泵体和前泵体,注意装好配流盘,之后装上弹簧、套筒、钢球、压盘、柱塞;在变量机构上装好斜盘,最后用螺栓把泵体和变量机构连接为一体。

5、装配中,注意不能最后把花键轴装入缸体的花键槽中,更不能猛烈敲打花键轴,避免花键轴推动钢球顶坏压盘。

6、安装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安装完毕后应使花键轴带动缸体转动灵活,没有卡死现象。

液压元件拆装认识

液压元件拆装认识

实训二液压元件拆装认识一、齿轮泵的拆装(一)实验目的1、掌握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加深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中、高压齿轮泵的异同;2、弄清齿轮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其大小变化的方式;3、了解为解决困油,径向力不平衡,轴向泄油三大问题,提高齿轮泵性能在结构上所采取的措施。

(二)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增大,形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啮合点区域,轮齿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减小,形成排油过程。

(三)主要零件的构造及作用:(1)泵体:泵体内表面成8字形,包括两齿轮,是密封容积的组成部分。

(2)齿轮:是泵油的主要零件,两齿轮精度及粗糙度的要求均高于普通传动齿轮。

(3)端盖:分为前后端盖,主要作用是轴向密封及安装轴承。

装配要领:(1)清洗,检查零件,按拆卸的反顺序装配齿轮泵,装配标记全部对准,各密封件的装配位置要正确。

装配过程中,注意保护密封面的平整,保护泵外壳装饰及铭牌。

(2)安装两颗定位销钉后,对称,交替紧固泵盖连接螺钉,不要顺序一次紧固。

装配完成后,要求齿轮传动轻松平稳(四)自行分析以下问题1、组成齿轮泵的各个密封工作空间指的是哪一部分?它们是由哪几个零件的表面组成的?2、齿轮泵的密封工作空间有多少个(设齿数为Z)?3、油液从吸油腔流至压油腔的油路途径是怎样的?4、齿轮泵有没有特殊的配油装置?它是如何完成进、排油的分配的?5、外啮合齿轮泵中存在几个可能产生泄漏的部位?哪个部分泄漏量较大?泄露对泵的性能有何影响?就你所知,为减少泄露,在设计和制造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持端面间隙而减少泄露?6、齿轮泵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少齿轮轴承上承受的径向液压力?CB—B型齿轮泵的进、出油口为何大小不同?二、叶片泵拆卸装配(一)实验目的1、掌握叶片泵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弄清叶片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其大小变化的方式。

(二)主要零件(1)配油盘:分为浮动配油盘和固定配油盘,它们为高低压油提供通道,浮动配油盘还起自动补偿轴向间隙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指导书徐聪、雷英栋2016年07月10日目录实验一变量叶片泵拆装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2)三、实验内容 (2)四、实验报告要求 (3)实验二先导式溢流阀拆装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4)三、实验内容 (4)四、实验报告要求 (6)实验三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拆装实验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7)三、实验内容 (7)四、实验报告要求 (8)实验四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拆装实验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1)三、实验内容 (11)四、实验报告要求 (12)实验五直动式顺序阀拆装实验 (14)一、实验目的 (14)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4)三、实验内容 (14)四、实验报告要求 (15)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指导书液压元件的品种规格繁多,通过对典型液压元件侧拆装实验,加深对相关液压元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变量叶片泵拆装一、实验目的了解变量叶片泵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熟悉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变量叶片泵;虎台钳,内六角扳手,活动扳手,螺丝刀等。

三、实验内容1.变量叶片泵简介变量叶片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具有噪声低、工作效率高、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

变量叶片泵定子的内表面和转子的外表面是圆柱面,转子与定子间有偏心距,通过改变定子与转子间的偏心距来实现输出流量的变化。

其输出流量可以根据系统的压力变化自动地调节,就是压力高时输出流量小,压力低时输出流量大。

这种叶片泵在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容积吸、压油各一次,因此是单作用叶片泵。

VPV系列变量泵:2.变量叶片泵的拆装步骤a.拆下上端盖,取出调压螺栓和调压弹簧等。

b.拆下防尘套、噪音调节螺母和噪音调节螺栓。

c.拆下连接泵体和后盖的螺栓,拆开泵体和后盖。

d.取出配油盘、叶片、转子和定子。

3.装配要点和注意事项装配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相互配合,安全第一。

装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零件拆卸完毕后,按照爆炸图方式摆放整齐。

b.注意装配时不要错装、漏装零件,注意零件的正反方向。

c.装配时应防止对零件的损伤。

d.装配时注意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f.拧紧螺钉时要让几个螺钉均匀受力。

四、实验报告要求1.简要说明变量叶片泵的结构组成。

2.叙述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实验二先导式溢流阀拆装一、实验目的了解先导式溢流阀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熟悉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先导式溢流阀;虎台钳,内六角扳手,活动扳手,螺丝刀等。

三、实验内容1.先导式溢流阀简介溢流阀是压力控制阀的一种,主要起稳定液压系统的压力和保证液压系统的安全等作用。

先导式溢流阀由先导阀和主阀两部分组成。

主阀的启、闭受控于先导阀。

2.先导式溢流阀的拆装步骤a.首先将先导阀盖和主阀体之间的4个螺栓松开并取下来,使先导阀与主阀分开。

b.取出主阀上的O形密封圈,取下主阀弹簧和弹簧柱。

c.取出主阀芯和与之相配合的阀套以及对应的密封圈。

d.松开先导阀锁紧螺母,然后旋下调节手轮,松开主螺母,取出弹簧座、调压弹簧及锥阀。

e.松开先导阀盖右端的螺塞及密封圈,取出锥阀座。

3.装配要点和注意事项装配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相互配合,安全第一。

装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零件拆卸完毕后,按照爆炸图方式摆放整齐。

b.注意装配时不要错装、漏装零件,注意零件的正反方向。

c.装配时应防止对零件的损伤。

d.拧紧螺钉时要让几个螺钉均匀受力。

四、实验报告要求1.简要说明先导式溢流阀的结构组成。

2.叙述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实验三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熟悉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虎台钳,内六角扳手,活动扳手,螺丝刀,手套等。

三、实验内容1、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简介压力油从两油口交替输入液压缸左、右两工作腔,压力油作用于活塞端面,驱动活塞或缸体运动。

2、双作用单活塞液压缸的拆装步骤a.用活动扳手拆除一端4颗固定螺母,从一端拉出拉杆,进而取下托架。

b.虎台钳固定,卸下轴心螺母。

c.轻敲液压缸两段,卸下前后盖。

d.顶出活塞杆,使活塞杆与缸筒分离。

3、装配要点和注意事项装配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相互配合,安全第一。

装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零件拆卸完毕后,按照爆炸图方式摆放整齐,工具亦归原位。

b.注意回装时错装,漏装,注意零件正反方向。

c.装配时应防止对零件的损伤。

d.拧紧螺钉时要让几个螺钉均匀受力。

四、实验报告要求1、简要说明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组成。

2、叙述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简述工作原理。

序号零件名称序号零件名称1 活塞杆8 螺帽2 轴用对环9 前盖3 轴用油封10 缸筒4 无油润活轴承11 拉杆5 O型环12 O型圈6 橡胶活塞圈13 活塞7 弹簧平垫14 后盖油压缸缸径32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最大行程(mm)1200 2000 3000MOB 油缸额定压力70kg/cm2 耐压力100kg/cm2最低启动压力3kg/cm2使用温度范围(℃)-10~-80(周围温度及油温) 使用介质液压油MOB 油压缸理论出力:kg工作压力缸径活塞杆直径动作方向受压面积cm270(kg/cm2)推8.03 56232 16422拉 6.03推12.56 88040 20660拉9.42推19.62 137350 201150拉16.48推31.16 218063 251835拉26.25推50.24 351680 322954拉42.20推78.50 5429 100 404616拉65.94推122.66 8586 125 507212拉103.03推200.96 14067 160 6012089拉127.70实验四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熟悉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虎台钳,内六角扳手,活动扳手,螺丝刀,手套等。

三、实验内容1、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简介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阀芯有左、中、右三个工作位置,阀体有P、A、B、T四个通油口,其中P口为进油口,T口为出油口,A、B口为作用口。

通过手动操作操纵杆来调节推杆,从而使阀芯处于相对应的工作位置,达到所需的工作要求。

2、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拆装步骤a.使用十字螺丝刀拆下手动摇杆。

b.借助虎台钳,使用内六角扳手拆下前盖总成。

c.使用活动扳手拆下六角塞头。

d.依次从前盖总成中取下推杆和弹簧。

e.借助虎台钳,使用内六角扳手拆下后盖总成。

f.依次取下挡圈、弹簧和密封圈。

g.从阀体中取下阀芯,注意放置方向。

3、装配要点和注意事项装配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相互配合,安全第一。

装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零件拆卸完毕后,按照爆炸图方式摆放整齐,工具亦归原位。

b.注意回装时错装,漏装,注意零件正反方向。

c.装配时应防止对零件的损伤。

d.拧紧螺钉时要让几个螺钉均匀受力。

f.阀芯与阀体分离后,放置位置不能弄错。

四、实验报告要求1、简要说明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结构组成。

2、叙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简述工作原理。

实验五直动式顺序阀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直动式顺序阀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熟悉直动式顺序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直动式顺序阀;虎台钳,内六角扳手,活动扳手,螺丝刀,手套等。

三、实验内容1、直动式顺序阀简介直动式顺序阀有P1和P2两个油口,P1为一次压力(系统压力)油口,P2为二次压力(给后动作执行器提供的压力)。

工作时,接P1的执行器先动作,当压力到达调定值时,接P2的执行器再动作。

2、直动式顺序阀的拆装步骤a.使用内六角扳手拧下紧固螺钉,拆下调节手柄。

b.使用活动扳手,分离阀体和调节黑头。

c.使用活动扳手拆下堵头,卸下弹簧和钢珠。

d.使用活动扳手卸下六角塞头。

e.取下弹簧、弹簧座和阀体。

3、装配要点和注意事项装配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相互配合,安全第一。

装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零件拆卸完毕后,按照爆炸图方式摆放整齐,工具亦归原位。

b.注意回装时错装,漏装,注意零件正反方向。

c.装配时应防止对零件的损伤。

d.拧紧螺钉时要让几个螺钉均匀受力。

f.阀芯与阀体分离后,放置位置不能弄错。

四、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拆装,写明拆装过程,论述拆装要点。

2、叙述直动式顺序阀的简述工作原理。

3、简要说明直动式顺序阀的结构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