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和句子成分

合集下载

语文的的句子成分

语文的的句子成分

语文句子的成分包括:1、主语;2、谓语;3、宾语;4、定语;5、补语;6、状语。

语文句子成分有哪些主语1、定义:被陈述或被说明的对象。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语文句子组成结构有哪些

语文句子组成结构有哪些

语文句子组成结构有哪些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

语文句子组成结构的理解和应用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下面列出五个关于语文句子组成结构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组成结构。

一、句子成分一个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基本成分构成。

其中,主语是句子中的主要主体,谓语表达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表示行为的方式、程度、时间、地点等信息,补语用于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性质或状态。

正确理解句子成分的作用和关系,可以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句子结构句子结构主要分为简单句、复合句和并列句三种。

简单句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主句和从句之间通过连接词连成一个整体;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主句通过并列连词连接构成。

在书写和表达中,正确运用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可以使表达更加丰富、准确。

三、句子成分之间的语序语序是句子中各个成分依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主要分为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和主语倒装等。

在中文中,语序通常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不同的语序会有不同的语言效果。

如主谓宾结构语序适用于叙述事件和事实,表述清晰,易于理解;而主语倒装语序则适用于强调语气和抒情等方面,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四、句子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文本更具表现力、情感色彩和艺术美感。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等等。

通过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能够使句子更加生动、传神。

五、句式和句型句式和句型是对句子结构的形式和特征进行总结归纳的结果。

句式是指不同的句子结构类型,例如完整句式、省略句式、倒装句式、反复句式等等。

句型则是指根据不同的成分组合而形成的具体的句子形式。

掌握句式和句型的运用,可以丰富句子的表现力,增强表达的力度。

以上五个知识点是关于语文句子组成结构方面的较为重要的内容,它们构成了我们理解和运用语文句子的重要基础。

语文句子成分

语文句子成分

语文句子成分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由不同的成分组成。

在语文学习中,了解句子的各个成分的作用和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语文句子的各个成分及其特点。

一、主语主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用来指出句子所陈述的主要内容。

主语通常是名词、代词或由名词充当的短语。

它可以表示人、物或抽象概念,决定了句子的谓语动作所作用的对象。

例如:- 小明(主语)喜欢足球(谓语动作)。

- 玫瑰花(主语)正在盛开(谓语动作)。

二、谓语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用来表示主语所进行的动作、行为或状态。

谓语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或由动词充当的短语。

谓语和主语构成句子的主谓关系,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 我们(主语)在公园里玩耍(谓语动作)。

- 天气(主语)很热(谓语状态)。

三、宾语宾语是句子的重要成分,用来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行为的对象或受事的内容。

宾语通常是名词、代词或由名词充当的短语。

它和谓语构成句子的动宾关系,为谓语动作提供了具体的对象。

例如:- 妈妈(主语)做了一顿可口的晚餐(宾语)。

- 我(主语)喜欢音乐(宾语)。

四、定语定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用来对名词或代词等进行限定或修饰,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定语通常是形容词、代词、数量词或由形容词充当的短语。

它一般紧跟在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前,对其进行描述或限定。

例如:- 这个红色的苹果(定语)很好吃。

- 那位美丽的女孩(定语)正在唱歌。

五、状语状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用来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进行修饰,表达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信息。

状语通常是副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或从句等。

它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主干位置或其他位置,起到补充说明或限定的作用。

例如:- 我们(主语)明天要去旅行(谓语动作)。

- 学生们(主语)都很努力学习(谓语状态)。

六、补语补语是句子的补充成分,用来对主语、宾语或连接词等进行补充说明,使句子更加完整。

补语通常是形容词、副词、名词、介词短语或从句等。

语文句子成分训练(含答案版)

语文句子成分训练(含答案版)

句子成分与句子主干一、 句子成分: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之间或短语之间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叫做句子成分。

1.句子的基本成分2.分析句子成分的步骤①分析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 ②围绕主谓宾找定状补练习: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6、峰峦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二、 句子的主干各种句子成分在句子的构成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都一样的。

其中有的起主干作用的如:主谓宾。

有 的是对主干起修饰、限制、补充作用的“枝叶”成分,即定状补。

因此所谓的句子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 有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下的部分。

找句子主干要注意的问题—— 1、 句子的主干并不等于全句。

2、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没有”“没”等在句中充当状语,在找否定句的主干时,要将否定词保留。

练习:划分句子成分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4.派出所的警察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语文句子成分

语文句子成分

语文句子成分和语法知识一、语文句子成分把句子成分的划分重点放在单句上,考试中关于单句的题还是比较多的,至于复句你只要掌握几种明显的关系就可以了,如果有具体的疑问,请你把相关的问题说出来,可以为你参谋一下:完整的句子结构是:(定)主//[状]谓<补>+(定)宾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如:“(冬天里)的春天”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如:“辨认<仔细>”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语文句子成分划分,

语文句子成分划分,
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一般出现在句子的开头。符号: 双横线══ • 例句:
•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2、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 3、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4、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迫在眉睫。
6
(二)谓语
•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
样。经常由动词或形容词来充当。一般出现 在主语的后面。符号:单横线——
• 句子成分
在句子中,词和词之间,或者 短语与短语之间,有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 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 分,这些组成部分叫作句子成分。
Page 4
句子成分种类
句子成分有以下六种:
主语
定语
谓语
状语
宾语(主要成分)
补语 (附属成分)
Page 5
三、六种句子成分及代表符号
• (一)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1、在现代汉语中词语按照有无实际意义和能否构成 句子的成分分成两大类 和 。 实词包括 、 、 、 、 、 。 虚词包括 、 、 、 、 、 。 2、短语是由词语和词语组合而成的,按照词语之 间关系的不同,可以把短语分为五种类型: 分别是 、 、 、 、 。
二、句子及句子成分
• 句子:句子是具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在 句末有一定的标点符号。能够表达一个相 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像:我们的教 室宽敞明亮。
Page 8
(四)定语
• 定语是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一
般由名词、形容词、代词充当。起到修 饰或限制作用。 “的”字是定语的标志 。符号:小括号( )
例: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3、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 4、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与讲解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与讲解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与讲解小学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与讲解1. 句子的定义与组成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一个句子通常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

句子由词语组成,词语按照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不同的成分。

2. 主语主语是句子中执行动作或者被动作作用的人或物,起主要作用的成分。

主语通常回答句子中的“谁”或“什么”。

例如:小明跑步(小明是主语)。

3. 谓语谓语是句子中表达动作或状态的词或词组。

谓语一般用动词来表示,也可以用形容词、副词等表示。

谓语一般回答句子中的“做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小明跑步(跑步是谓语)。

4. 宾语宾语是句子中受到动作作用的对象。

宾语通常回答句子中的“谁”或“什么”。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从句等。

例如:小明喜欢篮球(篮球是宾语)。

5. 补语补语是补充和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

补语通常是形容词、名词、副词等。

它不是句子必备成分,但有时可以用来补充句子的意思。

例如:小明是学生(学生是补语)。

6. 定语定语是用来限定名词或代词的成分,修饰它们的性质、特点和状态。

定语通常放在名词或代词的前面,用来描述和限定它们。

例如:漂亮的花(漂亮的是定语)。

7. 状语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成分,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状语通常放在句子的前面、中间或后面,用来说明动作的情况或条件。

例如:昨天我去了图书馆(昨天是状语)。

8. 同位语同位语是用来解释或说明某个名词或代词的成分。

同位语通常放在被解释的名词或代词的后面,用来进一步阐述其含义。

例如:我和小明,同学关系(同学关系是同位语)。

9. 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一个修饰句子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从句,在句子中充当状语。

状语从句可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目的等。

例如:我唱歌的时候,他在跳舞(我唱歌的时候是状语从句)。

以上是小学语文句子成分的分析与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句子成分和语法知识

语文句子成分和语法知识

语文句子成分和语法知识一、语文句子成分把句子成分的划分重点放在单句上,考试中关于单句的题还是比拟多的,至于复句你只要掌握几种明显的关系就可以了,如果有具体的疑问,请你把相关的问题说出来,可以为你参谋一下:完整的句子构造是:〔定〕主//[状]谓<补>+〔定〕宾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如:“〔冬天里〕的春天〞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如:“识别<仔细>〞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答复“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展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效劳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见。

(3)歌声[把王教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而活动的方向。如:提回去、拿出来 (4)数量补语:住了三年/去了两次 (5)时间、处所补语:这事出在1949年 (6)可能补语:这东西晒得晒不得
13
独立成分
•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 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 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 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 语气等。
3.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
4.复句无论多复杂都只是一个句子,所以只有一
个终止性的停顿。
33
1.并列复句
• 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 事或同一的事物几个方面,常用的关联 词语有:
平 合用 既A,又(也)B 又(也)A,又

(也)B 有时A,有时B
一方
面A,(另又)一方面B 一边A,一边
重转 合用 虽然(虽是、虽说、虽则、虽、尽管、 固然)A,但是(可是、然而、但、 却、还、也、而)B
轻转 单用 虽然 但是 但 然而 可是 可 却 弱转 单用 只是 不过 倒
42
•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
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
40
•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 不如站着死。
•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 假呀!
•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 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41
5.转折复句
• 前后复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 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 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 所要表达的正意。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25
几种特殊的单句
(一)把字句* (二)被字句* (三)连动句* (四)兼语句*
26
(一)把字句
• 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 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字句在结构 上有:“把+宾语”作状语。语义上,把字 句表示主动。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 处置某一对象。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 知的事物。如:
• 例如:
一只大白鸡

))
划分应从内到外(与复杂定语不同)
10
2)多层状语
• 状中短语整体加上状语形成多层状语 许多代表昨天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 〕 〕 〕
划分从内到外,应与复杂状语区分
11
六 补语
•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 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 时间、处所、数量、形状等。例如:
38
•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
巧妙绝伦。 •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39
4.选择复句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 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 是:与其……不如……,宁可……也 不……,或者……或者……,不是……就 是……,要么……要么……,或许……或 许……,可能……可能……,也许……也 许……。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6
定语的构成
名词
农民的
动词
挨打的
代词
他的
名 词
偏正短语
北方农村的
性 并列短语 法官和法律


语 复指短语 他们渔民的
形容词
谓 词
偏正短语
性 并列短语

语 主谓短语
可爱的 很用功的 天真烂漫的
大家喜欢的
量词短语 一个
动宾短语 放羊的孩子
做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很少做状语. • 3.介词结构常做状语 • 4.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词的前边,但表示时间、处
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 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美景.
8
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
1)多层定语* 2)多层状语*
9
1)多层定语
• 定中短语整体加上定语就可形成多层定语
17
3.感叹语
• 表示感情的呼声
• 例:啊呀,老宋,想不到是你来了!

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18
4.拟声语
模拟事物的声音 例:呼—呼—狂风夹着砂石扑来了 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19
句子的分类
20
一、句子分类概说
• 1.句子语气类* • 2.句型结构类*
21
1.句子语气类
•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
好得〈多〉。 • (3)他生〈于1918年〉。 • (4)他坐〈在桌子旁〉。 •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
的〉。
12
补语的意义类别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如: 这个字写错了
(2)程度补语:如:心里痛快极了 (3)趋向补语:表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着动
29
(四)兼语句
• 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 点有: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 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中的动词通常 是使令性动词。如:“叫、让‘派、使、 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 选举”等等。有是还用“有”。如:
• A 他埋怨我没给他办成这件事。 • B 你让他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 C 微笑使你年轻.
• (1)什么叫信息? •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
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5
四 定语
• 定语是名语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 修饰限制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 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 (全黄)的珍珠。
• (2)(三杯)美酒敬亲人。 •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配的是一件事,不是 来。
一个人
2.我希望∨你
去。
31
复句
一、概说* 二、复句的类型* 三、多重复句(复杂复句)*
32
一、概说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 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这个概念包含四层 意思
1.复句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 可以是词,可以是短语。
2.分句之间在意义上必须有密切的联系,即逻辑 关系,用关联词表现的叫关联法,反之叫意合 法。
1.插入语* 2.称呼语* 3.感叹语* 4.拟声语*
14
1.插入语
• 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 • A、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 例: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中华 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不行的。
• B、表示对情况的推测或估计
• 例:我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 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15
• C、表示消息来源
相 合用 即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A,
疑问句 今天星期六吗?
句 陈述句 蜜蜂在酿造甜蜜的生活。
类 祈使句 带他们走!请勿在车厢内饮食 。
语 气
保持肃静!
类 感叹句 哎呀!我的妈呀!
哈哈!太幼稚了!
22
2.
句 型 结 构 类
单 句


结 构 类
复 句
名词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
主 谓
形容词谓语句
句 主谓谓语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非 动词性非主谓句 主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谓 叹词句 句 拟声词句
28
(三)连动句
• 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 要特点是: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 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词 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或 手段关系;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 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如:
• A 他上街买书去了。 • B 他拿了东西走了。 • C 他们正下河游泳呢。 • D 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3
二 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
“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老鼠爱大米。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明天我回来。
• (7) 什么书他都看。

(8)这个人心肠很好。
4
三 宾语
•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 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 类问题。
• 例如:他一向态度和蔼。 [4]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 例如:这孩子我也疼他。 [5]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
• 例如: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24
(二)非主谓句
•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 1.动词性非主谓句
• 例如:出太阳了。 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 例如:好,太妙了! 3.名词性非主谓句 例如:小王! 4.叹词句 例如:啊! 5.拟声词句 例如:轰!
明天国庆节。 你有课吗? 这儿真好。
这件事大家办。 谁? 下雨了。 真妙!
哎呀! 哗哗!
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 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
23
4.主谓谓语句
• 主谓结构充当谓语 [1]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 例如:他一个字都不会写。 [2]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
• 例如:北京我没有去过。 [3]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
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43
6.假设复句
•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
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
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
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