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的论文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1临床资料2021年3月~202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5例,男49例,女36例,年龄60~85岁,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性心脏病28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16例,糖尿病肾病12例,糖尿病四周神经病变18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15例。

糖尿病病史2个月~32年。

2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2.1老年糖尿病主要心理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典型发病特征有[4]:高抑郁、回避苦痛、留意力分散、对应激的唤醒水平低,不擅长延迟的需求,要立刻得到满意,以及记忆力下降、留意力难集中、智力下降、疑虑、愁闷、自卑等表现,主要是情感、性格的特别和自我保健力量下降。

常见为以下几种情形[5]:(1)忧思过度。

有些患者对疾病不是乐观地就医治疗,而是思虑重重,整日担忧治不好怎么办?消失并发症后怎么办?陷入苦恼郁闷和愁闷之中,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

(2)心烦担心。

有些患者对糖尿病学问了解甚少,对疾病缺乏正确熟悉,盼望一吃药就能药到病除,一旦病情没有立刻掌握或消失并发症,就烦躁担心、夜不能寐,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3)紧急恐惊。

有的病人把糖尿病理解为不治之症,成天可怕,担忧并发心脏病和肾衰怎么办?要是截肢?眼睛失明怎么办?(4)急躁易怒。

有人得了糖尿病后,不能接受现实、乐观主动地转变生活方式或习惯,以适应病情需要,而是对四周事物和环境厌烦、急躁,遇人遇事易动肝火,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照看不周。

(5)哀痛易泣。

有些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症,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医疗保障不遂心愿,家人的关怀照料不周,心境不好的病人,简单对前途丢失信念,对治疗感到无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不能乐观协作,一般不易掌握病情,对这种病人肯定要急躁劝导,只有排解心理障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2护理对策2.2.1增加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例如有1例60多岁的退休干部,糖尿病6年,住院20天,平常性格稍内向,生活规律,血糖掌握较好,突然有一天消失心胸郁闷,心悸易惊、失眠多梦、不言语,喜叹气,食欲减退,甚至不食不睡,不按要求服降糖药,护士为病人测早餐前血糖14.60mmol/L,尿糖(++++),经急躁询问患者后得知,原来几天前患者的一位老友因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去世,对患者打击太大,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失去信念,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认为糖尿病太可怕,无法抗拒死亡的时刻威逼,了解这一状况,护士每天抽出时间与病人交谈,急躁解答问题,并赐予鼓舞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血糖得到较快掌握。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论文糖尿病论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糖尿病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糖尿病论文1摘要:目的:探析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社区在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

12±1。

98)mmol/L、餐后2h血糖(8。

10±2。

6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62±1。

51)%显著低于对照组(7。

63±2。

33)mmol/L、(11。

89±3。

46)mmol/L、(9。

71±2。

88)%,差异显著(t=6。

609,10。

025,8。

247,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糖尿病;治疗效果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缺失,导致高血糖持续发生,损害其心脏、肝肾、眼部、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1—2]。

临床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等,由于糖尿病病程长,当前临床尚无根治方法,患者经济负担重,极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患者治疗进程和生活质量。

常规治疗效果差,难以满足社区患者需要。

为进一步探析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我社区在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社区在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此次研究。

糖尿病毕业论文

糖尿病毕业论文

糖尿病毕业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被认为是一种“文明病”。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介绍糖尿病的概念、危害、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一、糖尿病的概念和分类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足而导致高血糖。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标准,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细胞受到自身免疫攻击而不再分泌胰岛素。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在年轻时发病。

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足而导致高血糖。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在中年时发病。

其他类型糖尿病主要包括先天性胰岛素抵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罕见的疾病。

二、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可以对人体各个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1、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以上。

2、肾脏疾病: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和肾小球的滤器,导致肾脏功能受损。

严重时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

3、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会导致眼睛的视网膜受损,引发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病变。

4、神经系统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影响神经细胞的传导功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如周围神经炎、自主神经神经病等。

5、足部溃疡: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等原因,容易形成足部溃疡,甚至导致截肢。

三、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1、饮食管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等不良饮食习惯。

2、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帮助血糖控制。

3、药物治疗: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4、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血糖、肾功能、视力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四、案例分析某女性,年龄43岁,身体偏胖,平时饮食习惯比较不健康,容易吃零食。

糖尿病论文15篇

糖尿病论文15篇

糖尿病论文15篇糖尿病论文1[1]文江平.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xx,36(18):2711-2713.[2]王娇,张如意,罗金花,等.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2(7):606-609.[3]师正坤.郭佳.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xx,18(20):2368-2372.[4]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8(1):5-6.[5]王德志.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xx,10(10):74-75.[6]毛佳丽,叶山东,洪海鸥.Hb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0(10):728-731.[7]苏伟,王莉,尚有全.空腹血浆葡萄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代谢异常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1(2):154-156.[8]陆玲钦.糖尿病联络在非糖尿病病区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天地(临床),20xx(03):118-119.[9]步红兵,刘艳艳,尹卫.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模式及效果[J].护理研究,20xx(35):3293-3294.[10]陆晔,谢雯俊,刘彦.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xx(19):3-5.关于糖尿病的论文参考文献:[1]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xx,25(7):1095-1097.[2]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27-29.[3]黄庆娟,韦翠英,王菊廷,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方法和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xx,34(8):1096-1097.[4]张亚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xx,9(21):231-232.[5]李惠.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xx,30(22):143-143,145.[6]李霞.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xx,14(1):95-96.[7]白羊,章永垒,黄奋飞,等.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xx,13(6):105-108.[8]薛艳艳.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xx,35(30):6798-6799.[9]朱丽.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xx,34(15):48.[10]程俊玲,陈俊瑜.糖尿病护理小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xx,34(17):3482-3483.[11]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xx,47(11):974-976.关于糖尿病的论文参考文献:[1]张晓丽,赵洪霞.当议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xx,06(06):174-176.[2]郑媛媛,马秋芳,任艳芳,等.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中句版),20xx,8(6):282.[3]吴国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究[J].现代养生,20xx,30(7):203-203.[4]黄淑华,阳爱芳,张翠娟,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xx,04(04):1895-1898.[5]白昆霞,潘桂琼,谭丽君,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xx,04(04):94-95.[6]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27-29.[7]杜虹,刘凯,陈有信,等.贫血相关视网膜病变[J].中华眼科杂志,20xx,51(10):789.糖尿病论文21资料与方法1.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基本知识教育基本知识教育主要有: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运动、药物、饮食、病情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足部护理的相关指导知识。

糖尿病护理学术论文

糖尿病护理学术论文

糖尿病护理学术论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糖尿病护理学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糖尿病护理学术论文篇一糖尿病中医护理【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糖尿病中医护理的方法来确定最适合糖尿病人的中医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对30例糖尿病人的不同护理方法来进行临床试验。

结果中糖尿病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比一般护理的效果好很多。

结论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并详细记载了糖尿病的症状、合并症及治疗方法,所以中医是最适合的糖尿病人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护理糖尿病足的概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的、慢性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是一种损及经络、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以致坏死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可继发感染,包括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致使患者截肢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预防,消除足部隐患,降低致残率,是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

1 一般资料30例慢性糖尿病人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1岁。

均有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或四肢酸痛、全身瘙痒等症状。

空腹血糖均在8.2mmol/L以上,尿糖(+H)。

2 方法把30例病人按男女平均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西医护理方案。

另外两组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均使用中医护理,其中中医护理的方案使用使用2个不同的验方单方。

实验组一组使用熟地黄60g,山茱萸30g,桑螵蛸20g,人参20g,白茯苓20g,枸杞子20g,远志20g,菟丝子20g,山药20g,益智仁lOg,附子(先煎)、肉桂各lOg。

水煎2次,每日早晚各服1次。

方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大补肾阴;人参、茯苓益气助阳,益智仁、桑螵蛸、远志固肾涩精,附子、肉桂引火归原,共成阴阳双补、气津兼顾之剂。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三多一少消失,化验检查尿糖阴性,空腹血糖在5.6mmol/L以内为治愈。

有关糖尿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糖尿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糖尿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糖尿病病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护理对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糖尿病护理论文篇一:浅析糖尿病护理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

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

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做好心理护理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患者思想包袱重,易产生烦躁、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

研究表明,过度的抑郁、焦虑和应激,导致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影响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在负性情绪状态下体内皮质醇分泌增加,后者浓度升高后,可通过拮抗胰岛素来阻碍血糖利用,导致血糖增高,所以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做好思想解释工作,给患者讲述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不仅要听取患者的倾诉,更要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并尽力帮助其克服困难,使之树立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决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 饮食治疗护理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治疗过程中贯穿始末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

①制定饮食计划,合理膳食:进餐应定时定量,通常将每日的热量按1/5、2/5、2/5或1/3、1/3、1/3分配至早、中、晚3餐中,或少吃多餐,将1天的热量分配4餐为1/7、2/7、2/7、2/7;②均衡饮食,合理分配:每天的饮食应保证正常的生理需要。

糖尿病论文6篇

糖尿病论文6篇

糖尿病论文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中人体无法利用血液中的糖(葡萄糖)含量,从而导致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

我们血液中存在的糖是由一种称为胰岛素的激素携带到细胞中的,并被存储或用作能量来源。

当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无法有效地将产生的葡萄糖转移至人体组织时,就会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是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定期的医疗护理。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体重异常减轻,食欲增加和渴望食用甜食。

关于糖尿病的简短文章–对人类的无声威胁–文章1(200字)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血中糖(葡萄糖)过量引起的。

它也被称为糖尿病(DM)。

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种激素-胰岛素,它主要负责将血液中存在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进行储存和用作能量来源。

当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所产生的胰岛素无法将葡萄糖从血液有效转移到细胞时,就会出现问题。

持续升高的血糖水平是对人体重要器官和其他部位的潜在威胁。

糖尿病的最初症状是尿频,头晕,体重减轻,饥饿感增加等。

糖尿病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意识丧失,肾衰竭,脑中风,足溃疡和眼睛损伤。

糖尿病已成为最常见的疾病,全球约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

其中8200万属于东南亚地区。

印度也是东南亚的一部分,每年记录的糖尿病病例超过7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体育锻炼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糖尿病的影响。

据估计,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东南亚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就将增加到1.51亿。

糖尿病和糖尿病日论文-论文2(300字)介绍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血糖水平过高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血液中过量的糖会损害其他重要器官,例如肾脏,心脏和大脑。

虽然这是由于胰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但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而引起。

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糖尿病对人体和健康有广泛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血液中存在的葡萄糖以某种方式无法用作能量来源。

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激素的生产不足,胰岛素将糖从血液输送到细胞,也可能是由于细胞对糖的反应迟钝。

糖尿病的论文

糖尿病的论文

糖尿病的论文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

糖尿病的患者除了需要遵循特定的饮食和运动规律,还需通过药物辅助治疗,甚至是胰岛素注射等手段来维持血糖水平。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会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的病因及类型糖尿病既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常见的病因包括: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家族中有遗传性的影响,若某个亲属患有糖尿病,那么该家族中后代患糖尿病的风险将大大提高。

2.生活方式:饮食不节制、缺乏运动、存在肥胖等问题都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些常见因素。

3.慢性病:无论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都可能引起糖尿病,建议在治疗慢性病时,应该特别注意对糖尿病的预防。

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两大类:1.1型糖尿病:也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细胞被攻击、破坏所致,导致胰岛素分泌量极低或者完全缺失,导致血糖升高。

2.2型糖尿病: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主要由于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而引起,胰岛素分泌量或者分泌本身则可能是正常的。

二、糖尿病的预防2.1全面检查:预防糖尿病首先要检查血糖、胆固醇、血压等健康指标,掌握身体的健康状态,及早发现糖尿病。

2.2科学饮食: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生活常规饮食的营养均衡。

建议多吃高纤维食物、蔬菜水果等。

2.3合理运动:通过合理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耐糖能力,保持体内代谢的平衡。

2.4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控制体重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三、糖尿病的治疗方法3.1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可以采用低糖饮食、高纤维饮食等方式,帮助身体控制血糖。

3.2药物治疗:糖尿病可以采用口服药物、胰岛素注射等方式进行药物治疗,以协助控制血糖。

3.3注重心理调节: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病,治疗和康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过程,需要注重心理调节,维持良好的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写论文一般是现状,原因,解决对策,所以可从这个结构入手
糖类是人体内保持健康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对一般来群来说,补充糖类有很多种方法。

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补充糖类可就要谨慎了,糖尿病能不能吃糖?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有些病人认真忌糖,甚至不敢吃粮食,血糖仍然控制不好。

糖类是人体内保持健康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对一般来群来说,补充糖类有很多种方法。

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补充糖类可就要谨慎了,糖尿病能不能吃糖?糖尿病人补充糖类要十分的严格,在提供身体基本营养的基础上,过多的糖类容易突然导致血糖的升高。

糖尿病人身边也需要经常备用一些降血糖药物,以备血糖突然升高。

糖尿病人买什么药吃?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来了解一下。

医生介绍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其实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吃点蜂蜜对糖尿病人还是有些帮助的。

营养师说,糖尿病病人因不能食用精制的糖类,用木糖醇来做调味品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木糖醇和葡萄糖一样,由碳、氢、氧三种物质组成,在人体内氧化后可释放出热能。

木糖醇在代谢初期,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但在代谢后期,则需要胰岛素的促进。

但一定要控制量。

糖尿病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表现。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

糖尿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患病率为4.0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危重情况,是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而引起,病人血糖异常升高,脱水,迅速进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率为10%。

(一)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危重情况:当各种诱因使糖尿病加重时,人体内脂肪分解加速,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大量脂肪酸经肝脏进行β氧化产生酮体,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

正常情况下血中酮体很少,为2毫克/100毫升血,尿中酮体不能检出。

在酮症酸中毒时,血中酮体升高达50毫克/100毫升血以上称为酮血症;尿中出现酮体,称为酮尿。

酮体以酸性物质占主要部分,大量消耗体内的储备碱,逐渐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发生酮症酸中毒时,病人糖尿病的症状加重,同时伴有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二)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1、糖尿病治疗不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降糖药突然停药或用量不足;未经正规治疗的糖尿病。

2、感染糖尿病人并发肺炎、泌尿系感染、坏疽等感染时。

3、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节(洁)引起呕吐、腹泻。

4、其他严重外伤或手术后。

妊娠和分娩。

(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1、早期糖尿病加重的现象如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全身无力。

2、病情迅速恶化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

腹痛较重,常被误诊为急腹症。

当酮症酸中毒好转时,腹痛很快消失。

3、精神及呼吸症状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而大,呼气时可有烂苹果味,酮体浓度高则气味重。

4、脱水症状由于多尿和呕吐腹泻引起。

病人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淡漠,很快进入昏迷。

由于失水而出现脉弱、血压降低、四肢发冷等休克表现。

部分病人有发烧现象,体温38~39℃。

5、化验橙查尿糖?~?,尿酮体阳性;血糖显着升高,多数300~600毫克/每100毫升血(16.7毫摩尔~33.3毫摩尔/每升血),少数可达1000毫克/每100毫升血(55.5毫摩尔/每升血);血酮体增高。

其他的化验检查都可以出现不正常,如血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钠、氯、钾离子均可降低。

6、注意与其他情况引起的昏迷进行鉴别糖尿病人在家庭中突然出现昏迷时,大多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酮症酸中毒引起,另一种可能为低血糖昏迷,一般是在血糖低于50毫克/每100毫升血(2.8毫摩尔/每升血)时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神志不清,但呼吸、心跳等一般情况尚好。

注射葡萄糖后病人迅速清醒。

在家庭中无法鉴别这两种昏迷时,应及时送医院检查后再做处理。

(四) 救护措施:(1)应用胰岛素。

这是抢救治疗的关键。

必须在医院或医生指导下应用。

根据病情皮下或静脉注射或静滴普通胰岛素。

一般可酌情皮下注射12~20单位,再给予静滴每小时4~8单位量滴入,大多在24小时内控制病情,此时应停用其他降糖药。

(2)纠正脱水。

能口服的尽量口服饮水。

昏迷病人要给予静脉补液,24小时内可输液3000~6000毫升,心脏病或肾功不好的病人酌情减量。

(3)昏迷病人头侧位,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口腔清洁。

有缺氧情况者给予吸氧,已发生感染的适当应用抗菌药物。

(4)详细记录病人的出入量,如饮水量、进食量、呕吐量、尿量、便量,报告给医生,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复杂、严重、发展快,在治疗前后均要进行多种化验检查,以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输液量及种类。

最好将病人送至医院急救,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患有勃起功能障碍(ED)的比例在5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