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1临床资料2021年3月~202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5例,男49例,女36例,年龄60~85岁,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性心脏病28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16例,糖尿病肾病12例,糖尿病四周神经病变18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15例。

糖尿病病史2个月~32年。

2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2.1老年糖尿病主要心理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典型发病特征有[4]:高抑郁、回避苦痛、留意力分散、对应激的唤醒水平低,不擅长延迟的需求,要立刻得到满意,以及记忆力下降、留意力难集中、智力下降、疑虑、愁闷、自卑等表现,主要是情感、性格的特别和自我保健力量下降。

常见为以下几种情形[5]:(1)忧思过度。

有些患者对疾病不是乐观地就医治疗,而是思虑重重,整日担忧治不好怎么办?消失并发症后怎么办?陷入苦恼郁闷和愁闷之中,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

(2)心烦担心。

有些患者对糖尿病学问了解甚少,对疾病缺乏正确熟悉,盼望一吃药就能药到病除,一旦病情没有立刻掌握或消失并发症,就烦躁担心、夜不能寐,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3)紧急恐惊。

有的病人把糖尿病理解为不治之症,成天可怕,担忧并发心脏病和肾衰怎么办?要是截肢?眼睛失明怎么办?(4)急躁易怒。

有人得了糖尿病后,不能接受现实、乐观主动地转变生活方式或习惯,以适应病情需要,而是对四周事物和环境厌烦、急躁,遇人遇事易动肝火,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照看不周。

(5)哀痛易泣。

有些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症,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医疗保障不遂心愿,家人的关怀照料不周,心境不好的病人,简单对前途丢失信念,对治疗感到无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不能乐观协作,一般不易掌握病情,对这种病人肯定要急躁劝导,只有排解心理障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2护理对策2.2.1增加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例如有1例60多岁的退休干部,糖尿病6年,住院20天,平常性格稍内向,生活规律,血糖掌握较好,突然有一天消失心胸郁闷,心悸易惊、失眠多梦、不言语,喜叹气,食欲减退,甚至不食不睡,不按要求服降糖药,护士为病人测早餐前血糖14.60mmol/L,尿糖(++++),经急躁询问患者后得知,原来几天前患者的一位老友因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去世,对患者打击太大,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失去信念,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认为糖尿病太可怕,无法抗拒死亡的时刻威逼,了解这一状况,护士每天抽出时间与病人交谈,急躁解答问题,并赐予鼓舞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血糖得到较快掌握。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论文糖尿病论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糖尿病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糖尿病论文1摘要:目的:探析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社区在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

12±1。

98)mmol/L、餐后2h血糖(8。

10±2。

6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62±1。

51)%显著低于对照组(7。

63±2。

33)mmol/L、(11。

89±3。

46)mmol/L、(9。

71±2。

88)%,差异显著(t=6。

609,10。

025,8。

247,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糖尿病;治疗效果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缺失,导致高血糖持续发生,损害其心脏、肝肾、眼部、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1—2]。

临床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等,由于糖尿病病程长,当前临床尚无根治方法,患者经济负担重,极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患者治疗进程和生活质量。

常规治疗效果差,难以满足社区患者需要。

为进一步探析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选取我社区在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社区在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此次研究。

糖尿病论文15篇

糖尿病论文15篇

糖尿病论文15篇糖尿病论文1[1]文江平.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xx,36(18):2711-2713.[2]王娇,张如意,罗金花,等.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2(7):606-609.[3]师正坤.郭佳.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xx,18(20):2368-2372.[4]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8(1):5-6.[5]王德志.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xx,10(10):74-75.[6]毛佳丽,叶山东,洪海鸥.Hb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0(10):728-731.[7]苏伟,王莉,尚有全.空腹血浆葡萄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代谢异常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1(2):154-156.[8]陆玲钦.糖尿病联络在非糖尿病病区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天地(临床),20xx(03):118-119.[9]步红兵,刘艳艳,尹卫.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模式及效果[J].护理研究,20xx(35):3293-3294.[10]陆晔,谢雯俊,刘彦.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xx(19):3-5.关于糖尿病的论文参考文献:[1]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xx,25(7):1095-1097.[2]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27-29.[3]黄庆娟,韦翠英,王菊廷,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方法和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xx,34(8):1096-1097.[4]张亚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xx,9(21):231-232.[5]李惠.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xx,30(22):143-143,145.[6]李霞.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xx,14(1):95-96.[7]白羊,章永垒,黄奋飞,等.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xx,13(6):105-108.[8]薛艳艳.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xx,35(30):6798-6799.[9]朱丽.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xx,34(15):48.[10]程俊玲,陈俊瑜.糖尿病护理小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xx,34(17):3482-3483.[11]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xx,47(11):974-976.关于糖尿病的论文参考文献:[1]张晓丽,赵洪霞.当议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xx,06(06):174-176.[2]郑媛媛,马秋芳,任艳芳,等.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中句版),20xx,8(6):282.[3]吴国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究[J].现代养生,20xx,30(7):203-203.[4]黄淑华,阳爱芳,张翠娟,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xx,04(04):1895-1898.[5]白昆霞,潘桂琼,谭丽君,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xx,04(04):94-95.[6]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27-29.[7]杜虹,刘凯,陈有信,等.贫血相关视网膜病变[J].中华眼科杂志,20xx,51(10):789.糖尿病论文21资料与方法1.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基本知识教育基本知识教育主要有: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运动、药物、饮食、病情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足部护理的相关指导知识。

毕业论文:糖尿病的新理论

毕业论文:糖尿病的新理论

毕业论文:糖尿病的新理论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控制血糖水平和管理症状,但并不能根治该疾病。

本论文旨在探讨一种新的糖尿病理论,旨在为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研究论文和临床试验结果。

通过对已有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分析,寻找新的糖尿病治疗策略。

结果根据研究的结果,我们发现糖尿病的发病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基于这一发现,我们提出了以下新的糖尿病理论:1. 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2. 综合干预:通过结合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等多种干预手段,综合治疗糖尿病,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3. 疾病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糖尿病管理体系,包括定期随访、血糖监测和教育指导等,提高病情的管理水平。

讨论本研究提出的新的糖尿病理论为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

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干预的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疾病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糖尿病的复杂性,新的治疗理论在实践中的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其次,个体化治疗和综合干预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对医疗机构和患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论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糖尿病理论,为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该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并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糖尿病饮食护理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糖尿病饮食护理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糖尿病饮食护理疾病背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代谢性疾病,常常会引起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全球已有4.64亿人患有糖尿病,而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

在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一种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同时也会引起胰岛素代谢障碍、脂代谢障碍等问题。

同时,饮食也是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

研究意义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是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饮食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保障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进行研究,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法,并结合常见的饮食护理方法,对糖尿病饮食护理进行了探讨。

文献的查找主要采用了相关的数据库,比如CNKLWebofSCienCe等,相关的检索关键词包括糖尿病、饮食、营养治疗等。

研究结果1.食物选择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选择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食物,同时需要控制饮食的数量,确保合理的营养供给,同时避免过度摄入热量。

2 .饮食时间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特别是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因为药物可能会干扰胃肠道的吸收和代谢,同时也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3 .控制摄入热量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的热量,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热量摄入量计算,并根据病情调整饮食结构和热量摄入。

4∙餐前、餐后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对自己的餐前、餐后血糖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饮食计划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饮食控制措施。

5 .合理补充营养素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营养素补充,特别是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等,以免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

结论糖尿病饮食护理是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饮食计划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和减轻症状,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规律的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毕业设计范文

糖尿病的毕业设计范文

糖尿病的毕业设计范文英文回答:Diabetes: A Comprehensive Thesis.Diabetes is a chronic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elevated blood glucose levels. It can be caused by the body's inability to produce insulin, which regulates blood sugar, or by the body's resistance to insulin. There are two main types of diabetes: type 1 and type 2.Type 1 diabetes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in which the body's immune system attacks and destroys the cells that produce insulin in the pancreas. This type of diabetes usually develops in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and requires daily insulin injections.Type 2 diabetes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diabetes, accounting for about 90% of all cases. It typically develops in adulthood and i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physical inactivity, and family history. In type 2 diabetes, the body's cells become resistant to insulin, whichprevents glucose from entering the cells for energy. This leads to a build-up of glucose in the blood.Both types of diabetes can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heart disease, stroke, kidney disease, blindness, and amputation. However, these complications can be prevented or delayed with proper management.The main goal of diabetes management is to controlblood sugar level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diet, exercise, and medication. In some cases, insulin therapy may also be necessary.Diet: A healthy diet for people with diabetes includes plenty of fruits, vegetables, and whole grain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limit sugary drinks, processed foods, and saturated and trans fats.Exercise: Regular exercise helps to improve insulinsensitivity and lower blood sugar levels. Aim for at least 30 minutes of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most days of the week.Medication: There are several different types of medication that can be used to control blood sugar levels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These medications work by either increasing insulin production, improving insulin sensitivity, or reducing the amount of glucose absorbed from food.Insulin therapy: Insulin therapy is used to treat type 1 diabetes and some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Insulin is a hormone that helps glucose enter the cells for energy. Insulin is typically injected under the skin using a pen or syringe.Conclusion.Diabetes is a serious chronic disease, but it can be managed successfully with proper care. By following a healthy diet, getting regular exercise, and takingmedication as prescribed, people with diabetes can live long and healthy lives.中文回答:糖尿病,毕业设计范文。

糖尿病论文范文大全

糖尿病论文范文大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糖尿病论文范文大全篇一:糖尿病论文前言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呈上(:糖尿病论文范文大全)升趋势,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

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一切治疗方法都是对症治疗。

因此一旦患病,往往伴随终身。

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的各种并发症是影响糖尿病人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问题。

在各种疾病当中,糖尿病是最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的一种疾病。

它需要患者长期不懈地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自我调理饮食和生活起居,才能达到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据报道,全球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中国至少有4500万人之多。

由于病因的复杂性,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变得十分困难。

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防治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真正关注自身健康,讲究科学营养,改变不和理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防控病情。

本文从糖尿病定义、典型症状、分类、饮食原则、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原则运动?1、糖尿病的定义:是由于体内缺乏或是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而引起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性病症。

?2、典型症状:临床上所说的“三多一少”指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3、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除幼年型病人外,一般起病徐缓,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发病早期病情轻或无明显症状,但发展下去往往有并发症,而并发症致死致残率极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3.1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低血糖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

?3.2慢性病法症:糖尿病性眼部病变、肾病病变、神经病变、皮肤病变、心血管系统合并症、糖尿病足感染等。

?4、糖尿病分类?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Dm)的临床分类:?(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约占病人总数的5%—10%。

糖尿病论文6篇

糖尿病论文6篇

糖尿病论文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中人体无法利用血液中的糖(葡萄糖)含量,从而导致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

我们血液中存在的糖是由一种称为胰岛素的激素携带到细胞中的,并被存储或用作能量来源。

当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无法有效地将产生的葡萄糖转移至人体组织时,就会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是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定期的医疗护理。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体重异常减轻,食欲增加和渴望食用甜食。

关于糖尿病的简短文章–对人类的无声威胁–文章1(200字)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血中糖(葡萄糖)过量引起的。

它也被称为糖尿病(DM)。

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种激素-胰岛素,它主要负责将血液中存在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进行储存和用作能量来源。

当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所产生的胰岛素无法将葡萄糖从血液有效转移到细胞时,就会出现问题。

持续升高的血糖水平是对人体重要器官和其他部位的潜在威胁。

糖尿病的最初症状是尿频,头晕,体重减轻,饥饿感增加等。

糖尿病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意识丧失,肾衰竭,脑中风,足溃疡和眼睛损伤。

糖尿病已成为最常见的疾病,全球约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

其中8200万属于东南亚地区。

印度也是东南亚的一部分,每年记录的糖尿病病例超过7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体育锻炼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糖尿病的影响。

据估计,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东南亚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就将增加到1.51亿。

糖尿病和糖尿病日论文-论文2(300字)介绍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血糖水平过高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血液中过量的糖会损害其他重要器官,例如肾脏,心脏和大脑。

虽然这是由于胰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但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而引起。

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糖尿病对人体和健康有广泛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血液中存在的葡萄糖以某种方式无法用作能量来源。

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激素的生产不足,胰岛素将糖从血液输送到细胞,也可能是由于细胞对糖的反应迟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毕业论文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摘要: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导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也日趋严重。

然而即使如此,我国在糖尿病防治方面依然存在相关知识普及率低, 广大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与糖尿病流行的趋势不相符合等诸多问题。

本文结合相关资料报告,通过分析糖尿病的现状,指出了糖尿病形势的严峻性,强调了糖尿病护理重要性。

本文还从糖尿病的病理、病因出发,对糖尿病护理的内容、疗效进行系统地探讨。

关键词: 现状、危险因素、糖尿病护理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 because of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changes in diet, increasing pace of life rhythm, and the life style of less movement but more stillness, together with many other factors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s growing rapidly all over the world, the influence of d iabetes to people’s healt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oo. But even so ,there still exist Low coverage of relevant knowledge, most people don’t have enough learn about the diabetes comparing to its tendency. Combining with related data report, by an alyzing the diabetes’ recent situation, figures out that the situation of which has been very serious now .In other hand ,this text also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about the content and effect of diabetes care bases on its and pathology causesKeywords:Recent situation, Dangerous factors, Diabetes care目录一、我国糖尿病现状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1994年就已达2000万。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4000万,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专家指出,由于目前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由植物型向动物型转变,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正越来越多地充斥我们的生活,加上糖尿病知识以及健康生活理念不够普及,都对中国糖尿病防治能力以及糖尿病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糖尿病防治状况不容乐观尽管中国糖尿病发病趋势严峻,但防治状况不容乐观。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目前我国专业糖尿病治疗机构、人员和设备等资源不足,无法与日益增长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相适应,致使中国整体糖尿病诊治率还相对较低。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专科医生仅约1万多人,而在2008年的糖尿病确诊率仅为15%,治疗率为77%。

第二,许多公众和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存在治疗不及时、用药选择和时机不当、擅自停药、频繁换药、忽视饮食、运动等误区,从而使得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心脑血管、肢坏死、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生早、发展严重。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IGT)的资料以及推算,2003年和2025年全球糖尿病及IGT发病情况如下:2003年糖尿病患者人数为亿,2025年则将达到亿;2003年IGT人数为亿,2025年则将高达亿。

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不足1%增加到%。

以目前的增长趋势来看,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将超过5000万。

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知识普及率低我国糖尿病相关知识普及率低, 广大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与糖尿病流行的趋势不相符合,最终的糖尿病诊断率只占%,其中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治疗的比例更低,将近90%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急需进行持久的糖尿病宣传教育工作。

自我血糖监测(SMBG)情况令人堪忧,自我血糖监测的平均频率为次/月,单独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仅为次/月。

另外,我国在糖尿病营养学和运动领域几乎还是空白,绝大多数医院目前尚无专业的糖尿病营养和运动医师。

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护理人员糖尿病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较肤浅。

另外,由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暇对糖尿病人进行教育。

儿童糖尿病患者增多如今,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儿童也开始有了糖尿病。

据了解,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现为~10万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199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低发病区,北京市儿童1型糖尿病的年发病率为10万人。

高发病区主要集中在北欧,发病率高达10万人。

到了2000年,我国的发病率增为10万人。

与4年前相比,数量有所增加,但并不明显。

过去认为儿童糖尿病,主要是1型,2型糖尿病主要是成人。

但是随着儿童肥胖发生率的增高,儿童2型糖尿病也在逐年增高。

过去,由于糖尿病检测技术的限制,儿童患的到底是1型还是2型,很难区别,所以需要时间的考验。

目前糖尿病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2型糖尿病患儿也开始增多。

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儿童2型糖尿病格外的重视,因为在目前阶段,糖尿病是不可以治愈的,尤其是1型糖尿病,需要终生依靠胰岛素的治疗,但是假如糖尿病患儿配合得较好,把血糖控制在恰当的水平,他们也能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

二、糖尿病及其类型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在病因上呈极度异质的临床情况,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病。

糖尿病的物质代谢紊乱可致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及结构异常,严重时可致残致死。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这些致病因素不外是遗传或环境因素分别或相互作用通过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及(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影响而致血糖高。

糖尿病的类型目前世界各国多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1997年)提出并由WHO(1999年)采纳的糖尿病分型。

此分型集现今对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认识之大成,但还不是一个病因学分型。

该分型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又分为两个亚型,即A型自身免疫介导糖尿病及1B型特发性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内则有八个类型。

将这些糖尿病类型中按遗传及环境因素两个致病因素类别参与程度排列可见有些类型糖尿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参与,另一些主要由环境因素参与,尚有些类型的糖尿病发病中遗传及环境因素均很重要。

三、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糖尿病病因糖尿病是复杂的,经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

遗传在部分糖尿病人中明确有遗传因素影响发病,例如在双胎中一例发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机会发病。

如为单卵双胎,则多在同时发病。

据统计,假如父或母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子女发病的危险率约为10-5%,如父母均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则子女的发病危险率更高。

如一兄弟发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则其他兄弟的发病危险率为10-15%。

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的子女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于一般人群。

已证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特殊的HLA有关,危险性高的有DR3;DR4;DW3;DW4;B8;B15等。

现在多认为部分糖尿病系多基因遗传疾病,不是由某个基因决定的,而是基因量达到或超过其阈值时才有发病的可能。

病毒感染许多糖尿病发生于病毒感染后,例如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可能与病毒性胰岛炎有关。

当然是每例病毒性感染均发生糖尿病。

自家免疫部分糖尿病人血清中发现抗胰岛β细胞抗体,给实验动物注射抗胰岛β细胞抗体可以引起糖耐量异常,病理检查也可看到胰岛中有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的浸润等现象。

也有报导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早期用免疫抑制治疗可得到良好效果,甚至“痊愈”。

继发性糖尿病如破坏了大部分胰岛组织的胰腺为和胰腺纤维束性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功能性垂体腺瘤,嗜铬细胞瘤等均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即症状性糖尿病。

长期服用双氢克尿塞、皮质激素、肾上腺能药物等均可能导致或促使糖尿病加重。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下Turner综合征等也容易合并糖尿病。

1)饮食习惯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无明显关系,而与食物组成相有关,如精制食品及蔗糖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高。

由流行病学分析,高蛋白饮食与高脂饮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

2)肥胖主要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肥胖是食物的热量超过机体的需要所致。

过量进食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且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可能诱发糖尿病。

病理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深染,胞浆稀少呈脱颗粒现象。

α细胞相对增多,胰岛内毛细血管旁纤维组织增生,严重的可见广泛纤维化,血管内膜增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常明显的胰岛病理改变,β细胞数量可只有正常的10%,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胰岛病变较轻,在光学显微镜下约有1/3病例没有组织学上肯定病变,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早期,约50-70%病例在胰岛及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称为“胰岛炎”。

约70%糖尿病患者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出现病变,称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

常见于视网膜、肾、心肌、肌肉、神经、皮肤等组织。

基本病变是PAS阳性物质沉着于内皮下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增,此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糖尿病人的大、中动脉、包括脑动脉、椎动脉、肾动脉和心表动脉。

因同样病变亦可见非糖尿病人,故缺乏特异性。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多见于病程较长和病情控制不良患者,末稍神经纤维呈轴变性,继以节段性弥漫性脱髓鞘改变,神经营养血管亦可出现微血血病变,病变有时累及神经根,椎旁交感神经节、脊髓、颅神经和脑实质,感染神经损害比运动神经损害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