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第五章 神经认知障碍

合集下载

神经认知障碍PPT

神经认知障碍PPT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创新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神经认知障碍研究,如人工智能、功能磁共 振、多模态脑电等,有助于提高研究的精度和效率。
注重预防和治疗
未来神经认知障碍研究将更加注重预防和治疗,通过深入研究神经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和 病理生理过程,发现早期预警信号和治疗靶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THANK YOU.
05
神经认知障碍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1 2
保持身体活动
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部 供血。
均衡饮食
合理均衡的饮食可以保证身体健康,避免营养 不良或过度肥胖。
3
控制烟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对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应避免或减少。
预防策略
认知训练
通过进行认知训练,可以增强大脑的认知功能, 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2023
神经认知障碍ppt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神经认知障碍的症状与诊断 • 神经认知障碍的病因 • 治疗与康复 • 神经认知障碍的预防 • 研究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引言
定义和类型
神经认知障碍定义
神经认知障碍是指由神经系统的各种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损 害,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等 。
神经认知障碍患者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对 任务和活动难以保持专注。
语言能力减退
定向力障碍
语言能力逐渐退化是神经认知障碍的另一个 常见症状,表现为词汇量减少、语法错误、 言语不清等。
神经认知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定向力障碍, 如迷失方向、无法分辨时间和地点等。
诊断方法和标准
01
神经认知障碍的诊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 查和神经心理测试等多方面的信息。

认知功能障碍ppt课件

认知功能障碍ppt课件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面 对认知障碍带来的挑战。
01
02
认知训练
通过记忆、注意力、语言等方面 的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03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 息、均衡饮源自等,有助于提高认 知功能。04
家庭与社会支持
提供生活照顾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生活上的 照顾,如日常起居、饮食等。
脑挫裂伤
头部外伤导致脑组织挫伤 和裂伤,引起认知障碍。
其他病因
代谢性疾病
药物和物质滥用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 等,影响大脑功能,引起认知障碍。
如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或毒品,影响大 脑功能,引起认知障碍。
感染性疾病
如神经梅毒、艾滋病等,影响大脑功 能,引起认知障碍。
03
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03
加强公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但是公众对其认识程度有
限。未来需要加强公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提高其早期识别的意识,
以便早期进行治疗和干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未来展望
01
深入研究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虽然我们已经对认知功能障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其具体机制仍不明
确。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为治疗和预防提供
更多的理论支持。
02
开发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虽然现有的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其疗效仍有限。未来
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以提高认知功
药物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
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能够提高乙酰胆碱水平,改善记忆、 思维和学习能力。

第八版精神病学编写大纲

第八版精神病学编写大纲

全国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八版编写大纲一、总体构思(一)主要参考书1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美国精神病学会、欧洲精神病学会对医学生精神病学课程设置2对第四4~7版得反馈意见3国际知名教科书,如牛津《精神病学》等(二)编写注意事项与选材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三基): 依据学生水平,在校时间,教材内容在深度与广度上要强调三基,使学生能掌握各学科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意培养学生得学习方法与临床思维方法,为毕业后学习打下基础2.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五性)3.人文(社会、文化、伦理、患者隐私、歧视与偏见等等),态度(服务理念、医患关系、职业精神等等)、理念(心身统一得哲学思想、大精神科概念、精神疾病属性)得培养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根据其重要性与适用性可分为:1必须要掌握得(must know, minimal requirement)2应该要掌握得(should know)3最好要掌握得(nice to know)因此在选材时, 把“必须要掌握”得写透, 可适当涉及”应该要掌握得”, 尽可能少写”最好要掌握”得内容。

决定上述重要性与适用性时, 主要考虑:1.对象: 本科生, 毕业后大部分不从事精神科临床2.疾病谱得变化3.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变化4.向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社区服务方向发展变化5.新得精神卫生法所强调得服务重点与难点,如非精神病性疾病、成瘾性疾病、脑与躯体相关精神疾病以及综合医院联络咨询等等(三)主要变化1.采用国际分类(ICD-11)最新分类,同时参考美国分类与诊断标准(DSM-5);2.强调综合医院得精神卫生服务;3.更加简练、更加基础、更加可读、更加有趣;5.调整、增加Box,有助于读者理解、思考,并增加趣味性6.进一步保证质量,互校,主编、副主编把关。

二、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整体医学概念及精神卫生得重要性与精神疾病得普遍性;强调医患关系与职业服务得重要性;介绍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与精神疾病得关系,特别就是神经生物学在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等方面得进展;贯彻减少对精神病学与精神疾病得歧视与偏见;展望今后得发展方向等。

神经症性障碍(ppt)

神经症性障碍(ppt)
危险情境是有一个范围的,就像恐惧反应也有一个范围一样。当恐 惧反应与情境中蕴涵的危险的程度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接受它。 但是当恐惧反应跟真实的危险程度不对称时,我们会说这是不正常 的,简而言之,就是恐怖症。
恐惧是正常的,恐怖症是异常的,然而,它们是处于同一个连续体 上的;它们的不同在于程度,而不在于类别。
惊恐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三环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 认知—行为治疗:如惊恐控制疗法,放松与呼吸再训练技术。 1.不论是对药物还是认知—行为治疗,大部分患者都有积极的反应。 2.两种方法在短期内都相当有效。 3.认知—行为治疗比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加稳定和持久。
15
(三)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病因
25
第三节 恐怖症
四、恐怖症的可能病因
广场恐怖症的病因
惊恐的角色在对广场恐怖症的病因的理解中是很关键的。广场恐 怖症,可带有惊恐,也可不带有惊恐。两种都可通过经典条件反 射来进行解释。
特定恐怖症的病因
以一种非同寻常的创伤性事件开始; 在特殊情境 中体验虚假的恐惧(惊恐发作); 观察他人体验极度的恐惧(身临其境的体验); 在真实的情境下被告知有危险。
广场恐怖症的治疗
特定恐怖症的分类
1. 动物恐怖症,通常是猫、狗、鸟、老鼠、蛇和昆虫。 2. 自然环境恐怖症,包括污物、高度、黑暗、风、水和风暴。 3. 情境恐怖症,如桥、电梯、飞机、隧道、封闭场所、公共运输工具。 4. 血、注射和伤口恐怖症。 5. 其他,包括疾病或死亡。
24
第三节 恐怖症
四、恐怖症的可能病因
资料来源:APA,DSM-Ⅳ,1994.
13
第二节 焦虑症
四、焦虑症的可能病因与治疗
(一)焦虑产生的原因
1.生物学方面的原因

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识别ppt课件

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识别ppt课件
请专家筛查是否有痴呆的早期表现,寻找
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早期干预
及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识别
28
痴呆不可怕,专家来帮您!
痴呆并不可怕,但要及早就医! 神经内科、老年精神科、老年科、 老干科等专家

患者

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医生
关注认知 及时就诊 根据相关检查进行诊断
如何向医生叙述病情? 不夸大,不隐瞒
□是,有改变
□不是,没有改变
□不知道
6、忘记正确的月份、年份
□是,有改变
□不是,没有改变
□不知道
7、处理复杂的财务上有困难
□是,有改变
□不是,没有改变
□不知道
8、记住约会时间有困难
□是,有改变
□不是,没有改变
□不知道
健康手册第6页
评分标准
以“是,有改变”的个数计分,分数范围0-8分。 若由受评者自己回答时,只要针对8个问题回答是 否能力有变化,勿须考虑或说明造成改变的原因。
痴呆是疾病,不是正常的老化。
主要表现: 记忆力下降,易燥易怒,猜疑心重,反应迟
钝,找不到家,不讲卫生等。
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常见症状
“记忆减退”是各类痴呆最常见的临床
症状。
年龄越大,痴呆的发病率越高!

病 率
Data from Ritchie and Kildea, 1995
%
全球每7秒新增一名痴呆患者
就诊流程
去医院 就诊 发现早期 信号及时 就诊
预检 前台预检
医生问诊
认知功能 检查(量 表MMSE)
实验室 检查
CT 核磁共振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检查表简单易行,是痴呆筛查最常用的量表。

第5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

第5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

第5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11节-78类目1、本章包括:精神和行为障碍和心理发育障碍例如: 创伤性脑病F07.2例如: 婴儿性孤独症F84.02、本章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例如:神游症R68.83、本章的特点精神和行为障碍在许多情况下不能通过试验室的理化检查手段来诊断。

因此本章中的类目标题和亚目标题下通常都附有定义,定义主要提供医生下诊断时参考的。

编码应在诊断的基础上加以指定,即使在医师的诊断与类目或亚目标题下的定义之间出现冲突,也要以诊断为主。

类目标题和亚目标题下定义, 编码员编码时不要使用它们。

4、本章的规定:(1)F00-F09分类方法F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由躯体疾病造成精神问题“需要时,使用附加编码标明根本疾病”。

例:动脉硬化性痴呆F01.9 I67.2(2)本节的一些疾病编码采用了星剑号,此时不需要附加编码。

病因是明确的例如1:混合型阿尔茨海默病G30.8+ F00.2*例如2:阿尔茨海默病G30.9+ F00.9*例如3:帕金森病性痴呆G20+ F02.3*当诊断中只有阿尔茨海默病,没写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时,应假定痴呆是存在的,痴呆是此病必然的临床表现。

G30.-剑号类目和F00星号类目一一对应,说明这两个编码总是成对应用,形影不离的。

5、编码规则:(1)当临床强调精神疾患时,本章为主要编码。

例如: 抑郁状态F32.9多发腔隙性脑梗塞I63.9(2)当需要指明本章疾病的病因或由于本章疾病引起的其它临床表现时,则需使用附加编码补充说明病因和被引起的其它疾病。

例如:高血压所致的精神障碍F06.9 I10 (3) 编码应在诊断的基础上加以指定,即使在医师的诊断与类目或亚目标题下的定义出现冲突,也要以医师诊断为主。

6、编码方法A:不涉及组织损害的心因性疾病,只采用F45.3-F45.8。

第八版精神病学编写大纲(8th)clean

第八版精神病学编写大纲(8th)clean

全国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八版编写大纲一、总体构思(一)主要参考书1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美国精神病学会、欧洲精神病学会对医学生精神病学课程设置2对第四4~7版的反馈意见3国际知名教科书,如牛津《精神病学》等(二)编写注意事项与选材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三基): 依据学生水平,在校时间,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要强调三基,使学生能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为毕业后学习打下基础GAGGAGAGGAFFFFAFAF2.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五性)3.人文(社会、文化、伦理、患者隐私、歧视与偏见等等),态度 (服务理念、医患关系、职业精神等等)、理念(心身统一的哲学思想、大精神科概念、精神疾病属性)的培养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根据其重要性与适用性可分为:1必须要掌握的(must know, minimal requirement)2应该要掌握的 (should know)3最好要掌握的 (nice to know)因此在选材时, 把“必须要掌握”的写透, 可适当涉及”应该要掌握的”, 尽可能少写”最好要掌握”的内容。

决定上述重要性与适用性时, 主要考虑:1.对象: 本科生, 毕业后大部分不从事精神科临床GAGGAGAGGAFFFFAFAF2.疾病谱的变化3.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变化4.向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社区服务方向发展变化5.新的精神卫生法所强调的服务重点与难点,如非精神病性疾病、成瘾性疾病、脑与躯体相关精神疾病以及综合医院联络咨询等等(三)主要变化1.采用国际分类(ICD-11)最新分类,同时参考美国分类与诊断标准(DSM-5);2.强调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3.更加简练、更加基础、更加可读、更加有趣;5.调整、增加Box,有助于读者理解、思考,并增加趣味性GAGGAGAGGAFFFFAFAF6.进一步保证质量,互校,主编、副主编把关。

ICD-10精神科疾病诊断指导手册

ICD-10精神科疾病诊断指导手册

ICD-10精神科疾病诊断指导手册ICD-10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包括各种精神和行为障碍,但不包括心理发育障碍和症状、体征和临床试验异常所见,无法归类在其他章节(R00-R99)的障碍。

本章分为十个节,分别是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性障碍和妄想性障碍、心境(情感)障碍、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的障碍、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征、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精神发育迟缓、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期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以及未特指的精神障碍。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F00-F09)是由大脑疾病、脑损伤或导致大脑功能紊乱的其他伤害引起的一组精神障碍。

这些障碍具有可证实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功能紊乱。

痴呆(F00-F03)是其中一种综合征,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加重的性质。

该综合征表现为多种高级皮层功能的紊乱,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研究能力、语言和判断能力的障碍,但意识并不模糊。

痴呆常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偶尔以情绪失控、社会行为或动机力的衰退为前驱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具有神经病理和神经化学特征的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退化性大脑疾病,通常在不知不觉中起病并在几年的周期内缓慢而稳固地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F00)分为早发和晚发两种类型,另有非典型或混合型和未特指的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F00.2)是由于血管性疾病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病引起的脑梗死的结果,通常在晚年起病。

总之,ICD-10第五章详细描述了各种精神和行为障碍,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等。

这些障碍的分类和诊断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治疗患者的病情。

言方面的障碍相对较少,但可能出现猜疑、敌对和冷漠等。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病程通常是慢性的,但也可能出现急性发作。

该障碍需要与其他精神疾病,如躁郁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等进行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尔茨海默病
SP中心是-淀粉样蛋白,它是 -淀粉样蛋 白前体(APP)的一个片断。APP积累可诱导 神经元凋亡。外周为变性的胶质细胞增生, 内面有大量的硅、铝沉积。 NFT是由双股螺旋丝构成,主要成分是高度 磷酸化的tau 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化学 AD患者脑内乙酰胆碱(ACH)明显减少, NE、5-HT、谷氨酸均减少。 AD的分子遗传学 AD发病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的患病率是普 通人群的3倍。有3种早发型家族性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的致病基因。包括:
临床表现
智能减退 人格改变 定向障碍 自知力缺失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难察觉) 近记忆力 学习新知识能力 对疾病有自知力,因此焦虑、易激惹 个性变化:孤僻、自私、对人冷淡、缺 乏主动性。
临床表现
中期表现(易察觉) 近记忆力 ,远记忆力 理解、判断、计算、定向力均受损 思维失去条理 由于智能与个性受损,易出现妄想 行为控制力
内外科住院病人:5-15% 内科ICU:15-25% 外科ICU:18-30% 老年病房:16-50% 严重烧伤住院病人:20-30% 心脏手术后:30%
病因
感染
戒断症状 代谢及内分泌紊乱
外伤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营养缺乏 急性血管性疾病 中毒、缺氧
四、人格改变
对个人卫生和周围事件关心度发生显著 变化 有偷窃、攻击他人等反社会行为 情绪波动,哭笑无常 原有个性特征进一步突出 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行为 器质性幻觉症
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原则
凡怀疑患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时,必须深入了解其 意识和智能的情况以及神经系统体征。还应掌握其 他有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典型的临床综合征 特点,以判定其性质属于脑器质性还是功能性精神 障碍,属于急性还是慢性病程。但有时单凭精神综 合征难以作定性与定位诊断,还必须依靠病史,躯 体与神经系统体征,以及各种实验室辅助检查,以 排除造成误诊的各种可能。
治疗与护理
10%~15%的痴呆病因可医(如甲状腺功能减 退、维生素B12缺乏等)。 处理伴发的精神症状 试用一些促脑代谢药物 不可逆的患者加强康复训练,减缓衰退
治疗与护理
护理
生理方面:保持能量,防止躯体外伤 心理方面:维护自尊,防止激动,调节应激 社会功能:定向力训练,语言交流
阿尔茨海默病
21号染色体上的APP基因, 14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1基因(SP1) 1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2基因(SP2) 19号染色体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是老 年型AD的危险因子。有APOEε4基因者AD风 险率增加,发病年龄提前。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表现
AD一般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无缓解,病 程8~10年。个别人也可持续15年。 最后发展为严重痴呆,常因褥疮、骨折、肺 炎、营养不良等继发躯体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临床症状分为认知功能减退症状和非认知性精 神症状。根据疾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缺损的严 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 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症状,首先出 现近事遗忘。学习新知识困难,看书报后不能 回忆起其中的内容。 时间定向障碍,计算力减退。 人格改变:变得孤独、自私冷漠。不关心别人, 对新环境不能适应。情绪不稳,易激惹 思维迟缓,对较复杂之工作不能胜任,能完成已 熟悉的日常事务或家务,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
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意识障碍 慢性起病:记忆障碍、人格改变、痴呆综合征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 谨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一)阿尔茨海默病--AD
概念
阿尔茨海默病(AD):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 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 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 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 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S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 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 65岁以前起病者旧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 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 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
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谵妄(急性脑病综合征) 痴呆(慢性脑病综合征) 遗忘综合征 其他
一、谵妄
急性脑病综合征
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以意识障 碍为主要特征。一般病情发展速度较快、病程 较短暂,病变可逆,预后较好。
住院病人的发生率10%~30%,全麻外科手术后达50 %。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数天,10-12天完全恢复, 有时可达30天。有的患者可有1-3天的前驱期。 综合性医院最常见
<20分为痴呆,21-23分可疑痴呆, > 24分无痴呆
画钟试验:评分标准有多 种,但临床常用的为4分法 ,即总分为4分。 (正常值>2 ) 完成一个闭合的圆圈1分, 时间位置正确1分, 12个数字完全正确1分, 指针位置正确1分,
鉴别诊断
因患者病前的性格特点可在病后表现得更为突出, 使临床表现带有忧郁或偏执色彩,以致把脑部局灶 性损害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 因为外表上的认知功能障碍,把严重的抑郁障碍误 诊为痴呆; 缺乏明显体征的脑器质性综合征的患者误诊为神经 症等。 如果患者的精神症状不能从心理社会因素上加以理 解时,常应考虑到有器质性障碍的可能。
临床表现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可有冲动 行为,思维不连贯,理解困难,出现片断的 妄想。夜重昼轻。 情绪焦虑、抑郁、愤怒 持续时间数小时~数日。意识清醒后可部分 或全部遗忘。
临床表现
活跃型 兴奋、激越、冲动、逃跑、破坏、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安静型 活动减少,警觉性降低、思维不连 贯、数问不答等。
鉴别诊断(主要与老年抑郁)
抑郁起病和求医间隔时间短,痴呆为缓慢发病 抑郁既往多有心境障碍病史或家族史 抑郁患者在记忆障碍发生前有情绪障碍 抑郁患者抱怨自身的认知障碍,痴呆患者不明显抱怨 抑郁患者远、近记忆力都有“下降”,痴呆患者近记忆力差 于 远记忆力 抑郁患者晨重晚轻,痴呆患者有日落综合征
痴呆( dementia )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 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 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没有 意识障碍。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 为慢性脑综合症。
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 其他疾病:脑血管疾病、占位性病变、感染、创伤 代谢障碍和内分泌障碍 中毒、缺氧
发病机制
人血白蛋白水平下降 神经递质浓度异常:内啡肽、乙酰胆碱 脑氧化代谢降低:可导致乙酰胆碱合成减少。 其他:脑组织的非特异性改变如充血、水肿, 因而是可逆的,多数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
一般急性起病
前驱期 前驱期有焦虑、激越行为、注意涣散、 睡眠障碍等,持续1-3天。 意识障碍 意识清晰度下降,神志恍惚、注意力不 能集中、夜晚意识混浊,昼轻夜重的特点。 定向障碍和记忆力下降 感知障碍 出现感觉增强,大量的错觉、幻觉,以 幻视多见。幻觉内容多生动鲜明,具有恐怖性,患 者常恐惧、紧张。
例:某退休会计,半夜起床,狂呼:天 亮了!不识妻儿为何人,称保姆为去世的母 亲。患者惊恐异常,狂奔出屋,被民警收容, 家人去认领,患者双手作一些不解其意的动 作,忽而大笑,忽而大哭。 送到医院,发 现意识模糊,白细胞升高,X片证实为肺炎。 住院1周痊愈出院。
诊断
急性起病
意识障碍
定向障碍 波动性认知功能受损
第五章 神经认知障碍及 相关疾病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NCDs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精神卫生科 雷蕾
签到二维码
掌握 常见神经认知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常见与神经认知障碍有关的脑部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
神经认知障碍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
了解 常见神经认知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各系统引起神经认知障碍的常见疾病。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
谵妄病因
治疗与护理
病因治疗 原发疾病治疗。 支持治疗 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能量供应。
对症治疗 精神药物治疗应小剂量、短期治疗。精
神症状首选氟哌啶醇;睡眠障碍:适量苯二氮卓类
护理 安静环境、柔和的灯光可减少因光线不 足产生的错觉。
二、痴呆
慢性脑综合症
临床表现
晚期表现(主要为智能、人格衰败) 记忆力 自理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行为刻板 最后大小便失禁、肢瘫,死于感染、衰竭等
诊断
1.症状的诊断 智能的临床检查与心理测量 2.病因的诊断
简易智力检查
1. 现在是-----年-----月-----日?星期-----?------季节? 2. 这里是-----省-----县?-----医院-----科-----楼? 3. 请复述三个词:森林、马儿、苹果 4. 100-7-7-7-7-7 (连减五次) 5. 示以“手表”、“钢笔”,让受试者说出其名称 6. 要求口念:“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7. 指令 “用你的右手拿起一张纸,对折后放到桌上”,要求患者做 8. 示以写有“请闭上眼睛”的纸条,让受试者照着做 9. 记得刚才说过的那三个词吗? 10.写一个句子 11.画右侧的图形 5分 5分 3分 5分 2分 1分 3分 1分 1分 1分 1分
第五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第五章 神经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ICD-11)
概述
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
引起的精神障碍。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 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神经认知障碍:是一组获得性的,以谵妄、 遗忘、痴呆等认知缺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 合征,具有相对明确的病理与病理生理机制, 设计多种脑部和躯体疾病。
共同临床特点
有引起精神障碍的脑部疾病、脑损伤或脑功 能不全的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