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研究
基于PWM控制技术的电液比例阀的研究

基于PWM控制技术的电液比例阀的研究当前进入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时期,电子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信号检测、处理、传输等技术得以提升。
一般而言,在传统掘进机通过电液比例技术结合放大器驱动器以及控制方式,通过通信协议予以完成。
然而在现实中,程序运行和信息校验过程较为复杂,占用大量运行时间,导致比例阀稳定性差,由此引发故障。
为了提升系统运行效果,PWM(脉冲宽度调制)电液比例控制技术被引入。
该技术将输入的信号进行编码,获得对外驱动的控制信令信号,通过数字控制来提升整体稳定性。
为了实现优化控制,依托编码程序控制来对输入的信令来进行跟踪补偿,结合PID控制器来进行调节,对其电磁阀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开口大小进行优化控制,从而实现系统稳态性能、动态性能等进行很高程度的加强[1]。
1电液比例阀及驱动及其发展现状1.1 电液比例阀及驱动概念作为当前最为先进的控制技术,比例控制电液控制的主要组成为比例电液阀,其实现电子和液压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对复杂指令的处理,以实现稳态可攻至信号的输出,实现优化控制[2]。
比例电液阀从硬件结构看,是一个液压元件,产生与控制阀芯位置成比例的磁力,并通过类似于比例阀芯电磁阀的信令信号来控制载量和压力的响应。
通常,普通液压阀只能控制预定义液体流量的压力和流量。
在这一类控制设备的运行中,采用普通液压阀是难以对控制载量和压力的响应进行自适应调节的[3]。
1.2 电液比例阀及驱动发展现状PWM驱动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气工程等领域。
安装可靠的驱动器对控制系统非常重要[4]。
目前,大多数电动比例阀制造商都配备了一种特殊的驱动装置——比例放大器。
该机械部件会在断电的过程中出现比例设置放大器驱动阀负载,这导致两端的应力尖头释放非常高。
由开关组成的PWM驱动器的优缺点不仅关系到设备本身,也关系到负载性质等因素,电源电路稳定性等。
在该电路中,负载驱动器的比例PWM阀是一个感应负载,穿过电路的线路包含感应散射。
电液比例技术论文

电液控制技术应用【摘要】电液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 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文就电液技术发展历程、电液控制的技术特点、电液技术的应用范围等进行探讨。
并以ZY50型汽车起重机伸缩回路系统为例,介绍了ZY50型汽车起重机的用途以及电液控制技术在此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其与所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之间紧密结合的认识,并针对电液控制工程技术提出自己的看法很感想。
【关键词】电液比例技术机电一体化汽车起重机应用0.前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电液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 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今,电液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工业机械、工程建设机械及国防极端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以挖掘机、推土机、振动压路机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火炮控制系统、导弹运输车中的电液控制技术则推动了我国国防实力的提升。
电液控制技术在机床加工、交通运输、汽车工业等部门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
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就所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来讲,电液控制技术与其密不可分。
电液控制技术的调控精密度对于机械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电子计算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将电控、液压与机械紧密结合在一起,才是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新方向。
1.电液控制概述1.1电液控制技术概述电液控制技术发展历程。
液压技术早在公元前240年的古埃及就已经出现。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液压技术的到快速发展,在此期间,许多非常实用的发明涌现出来,多种液压机械装置特别是液压阀得到开发和利用,使液压技术的影响力大增。
18世纪出现了泵、水压机及水压缸等。
19世纪初液压技术取得了一些重大的进展, 其中包括采用油作为工作流体及首次用电来驱动方向控制阀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电液技术的发展加快。
出现了两级电液伺服阀、喷嘴挡板元件以及反馈装置等。
20世纪50~60年代则是电液元件和技术发展的高峰期,电液伺服阀控制技术在军事应用中大显身手,特别是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控制技术,它将电子技术和液压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领域,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子控制器对液压系统中的比例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比例阀是一种特殊的液压阀门,它可以根据电信号的大小来调节液压系统中的流量和压力,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的控制,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机床加工中,可以通过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实现对切削力、进给速度、加工精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在航空航天领域,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飞机的姿态、高度、速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
在军事装备中,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坦克、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作战效率和作战能力。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控制技术,它可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航空航天、
军事装备等领域,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电液比例阀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电液比例阀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一、引言
随着液压系统技术的发展,电液比例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高精
度液压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电液比例阀是一种能够实现电控制的液压阀,它在自动化操作中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控制,从而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
整体性能。
本文将介绍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和实验研究,总结电液比例阀的
应用特点,以及电液比例阀的优缺点。
二、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原理
电液比例阀是一种智能控制的液压阀,它的设计基本上与其他液压阀
一样,它也分为阀内部和阀外部两大部分。
电液比例阀的阀内部包括阀体、活塞、活塞杆、活塞杆定位器和活塞密封垫等零件,这些部件组成了电液
比例阀的核心部分;阀外部则由连接管路、电控装置、指示仪表等组成。
电液比例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控装置将控制信号转换为有效的液压信号,通过操作活塞控制液压介质的流量大小和方向,实现液压设备的控制
操作。
一般来说,电液比例阀的阀芯结构有金属丝活塞阀、活塞杆阀、隔膜
阀和回路阀等常见类型。
试论精密注塑机的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I ■
பைடு நூலகம்
试 论精 密注塑机 的 电液 比例 控制技 术
姜 峰
( 张家港 骏 马钢帘 线有 限公 司) [ 摘 要 ] 论文 首先 阐述 了注 塑机 工作 原 理及流 程 ,并提 出 了电液 比例 控制 技术 , 最后 探讨 了精 密注 塑机 的 电液 比例 控制技 术 优势主 要 体现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 性 能伺 服 电机 的应 用 ,建 模 仿 真 的 应 用 , 非线 性 控 制 策 略 及 微控 制 器 的应 用 。 [ 键词 ] 关 精密 注塑机 电液比例 建模 仿真 中图分 类号 :Q 2 T3 0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94 (00 3 68 O 10 1X 2 1)4 00 一 1
及加料斗装置等组成。 ( )合 模 系统 。合 模装 置 是注塑 机 的重要 部件之 一 ,其 功 能是推 动模具 2 进 行启 闭运动 ,使 动模 板做往 返 启闭运 动 ,并根据 工作 产生 锁模 力将模 具锁
3电液 倒 控 制技 术分 析 3 1 性 能伺服 电机 的应 用 . 液 复合 式注 塑机 和传统 注 塑机最大 的差 别体 现在 动力 驱动方 式不 同。电 液复合 式注 塑机 为节 能负载 敏 感系统 , 电机带动 液压 泵输 出的液 压油 的流量 根据 系统 的需求 的不 同是在 不 断变化 的 。高响应 的交流 伺服 电机驱 动 定量泵 系统是 近 年发 ,畏 的一种先 进 的高性 能节 能系统 。由于伺服 电机 不使用 永久 磁铁 结构 ,采用 低惯 量的转 子 ,使得 伺服 电机 驱动 系统免 除 了脉 动转 矩,在 速 度范 围 内有着 良好 的加减 速度 动态 反应特 性 : 伺服 电机 的磁 性分布 完满 , 磁 通 密度 高 ,因此 ,在 20 r mn速度 范 围内 ,输 出高 比例 ( 0 o/ i 可达 到 2 8 的 . 倍) 额定转 矩情 况下 ,能 保持 非常低 的转 矩波 动 ,在 非常低 的速 度下 也可有 大的 定转矩 区 ,达 到衡 定 的流量输 出:采 用 比例流量 、 比例 压力 信号动 态控 制变 频 器 的输 出频率 ,从 而控制 油 泵 电机 的转速 ,实现 变压 节 能。 3 2 建模 仿真 在注塑 机研 究领 域 的应用 建模 仿 真 已经 成 为一项 重要 的研究 手段 。对注 塑机 系统 的实 际问题进 行 具体分 析 ,运用流 体 学、现 代控 制理 论、 可靠性 理论等 相关 技术 ,对所研 究 的系统 按照 相应 的原理 建立 注塑 系统 的数 学模型 ,在计 算机 中采用 仿真 软件 对 系统 进行 仿真 实验 。 通过 建模 仿真 , 一方 面可 以加 强对 系统 的认识和 了解 , 打 下良好 的理论基 础 ,另一 方面 ,实 际的 实验成 本高且 复杂 ,通过 仿真对 实 验 进行验 证 ,可 以减少 不必 要 的浪费 。国 内外 的学 者采用 建模 仿真 的方法对 注 塑机 系统 进行 了大量 的研 究 。
论述基于电动叉车的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论述基于电动叉车的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本文结合以往工程车辆工作装置的控制系统,改进和创新了我国现有叉车工作装置控制系统,设计出来了一套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提高作业的智能化水平。
1 叉车概述叉车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可以有效地对物料进行运输和搬运,通过应用叉车,人们的劳动强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
叉车的车身是由车辆底盘来承担的,并且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给传递出去,这样叉车可以正常行驶。
通过液压系统叉车可以完成工作,液压系统包括很多个组成部分,比如油箱、限速阀、液压缸等,它的能量是通过工作油液来传递的,对叉车门架的升降以及前后倾斜进行控制。
2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分析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中,液压输出信号是通过模拟式或数字式输入电信号来控制和调节的,这样随着信号的变化,就可以改变输出液压油的流量或压力,这种变化是有着一定比例的,从而快速准确以及稳定地控制运动。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具体包括这些方面:一是操作不复杂,有着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编程控制比较容易实现。
二是有着特别简单的控制原理和较高的控制精度,不需要使用较多的元件,有着较强的抗污染能力。
三是工作平稳,不需要太高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并没有特别复杂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指令元件、液压放大、电液比例阀、液压执行机构以及比较放大器等组成部分。
其中,元液比例阀是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关键控制元件,它结合了一般的液压阀,将阀的调节机构用比例电磁铁来代替,这个比例电磁铁由比例放大器来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液压阀,保证能够连续成比例地控制液压阀输出压力或者流量,最终调节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或者方向等等。
因为电液比例阀在控制精度以及稳定性方面都比较的优良,那么一般的控制阀就需要发展为电液比例阀。
比较放大器的作用就是综合、比较以及处理放大输入的电压指令信号,然后将其转换为电流控制信号,在电液比例阀比例电磁铁上输入,这样就会有相应的电磁力在比例电磁铁上产生,继而移动阀芯。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冶金设备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 类号 :H17 文献 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 0 -8 8 2 1 )20 3 -3 T 3 B 1 04 5 ( 0 0 0 -0 60 0 0 引 言
随着 微 电子 技术特别 是计算 机技术 的发展 和普及 应用 , 电液 比例控制 技 术在 连 接微 电子 技术 和 大 功率 工程 设备特别 是冶金 设备方 面 ,在近几 十年 的发展 中 常操作 时的单通 道流 向液压缸 变成 自保时 的三通道 流 向液 压缸 。这样 , 自保 发生 时 , 当 通过 自保信号 调动 了 系统 的所有 压力油 资 源 , 用 了所 有 能 通 向液 压缸 的 利
过渡 的特征 。密码 登陆方式避免 了不必要 的误操 作 , 提
高 了其安全性 能。其强大 的操作 功能方便 了催化 、 裂化
压力 油通道 。显然 , 在要 求 快 速关 闭或 开启 的阀 门控 制系 统 中 自保 操作意 义重 大。
l 3
装置控制设 备 的操 作 步骤 。它所 具有 的语 言选 择功 能
[ ] 官忠范. 3 液压传动系统( 3版) M]北 京 : 第 [ . 机械工业出
版 社 ,0 4. 20
21 0 0年 第 2期
得 到 了很 大 的
2 3 广 泛采 用 集 成 化 ( 装 阀、 . 插 叠加 阀) 和复 合 化 元
件 及 系统
3 6
液压 与 气动
2 1 第 2期 0 0年
电液 比例 控 制 技 术 在 冶 金 设 备 行 业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罗 瑕 , 春 耕 ,李 留 柱 , 海 勇 孙 任
S u i s a d Ap lc t n o e to h d a lc P o o to a o to t d e n p ia i fElc r — y r u i r p rin lC n r l o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的研究

机床与液压
MACHI NE T 0OL & HYDRAUL I C S
Ap r . 2 01 3
Vo 1 . 4 1 No . 7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3 8 8 1 . 2 0 1 3 . 0 7 . 0 1 1
随着计算 机技 术和 工业 技术 的普 及 ,电液 比例
技术得 到 迅 速发 展 。 与 电液 伺 服 控 制 技 术 的高 成
本 、高 维护 、高 能耗相 比 ,电液 比例 技术 是一 种廉 价 、节 能 、维护 方便 、适 应 大功 率控 制及 具有 一定 控制精 度 的控制 技术 ,因而更 适 用 于工程 机械 等工 业场合 … 。由于 电液 比例 位置 控制 系统 的变流量 死 区特性 ,线性 P I D控 制器难 于协 调快 速性 和稳 定性
电液 比例 位 置控 制 系统 的研 究
董建 园,曹旭妍 , 魏 培 ,施 玉艳
1 0 0 5 5 ) ( 西安 建 筑科 技 大 学 , 陕 西 西 安 7
摘要 :电液 比例位置控制系统是 非线性 、时变性严重 的一种系统 ,且具有 变流量死 区、变 流量增益 的特性 。单 纯采用 线性 P I D控制器难于协调快速性 和稳 定性 之间的矛盾 。基 于 L a b V I E W 平 台,针 对电液 比例 位置 系统具有死 区非线性 的特
DON G J i a n y u a n, C AO Xu y a n ,WE I P e i ,S HI Yu y a n
( X i ’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A r c h i t e o l o g y ,X i ’ a n S h a a n x i 7 1 0 0 5 5 ,C h i n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概况
1.1 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背景及特点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control technology to propertionally modulate hydraulic pressure parame- ter by inpuffing electric signal.The USG ot the technolog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control elements,high control precision. strong resistibil时of pollution and middle price.SO it gets people’S rife recognition.The actual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ech- 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the technology is applicable to the raise-rise
1.2电液比例系统及其组成
电液比例控制的核心是比例阀。电子放大器根据一个 输入电信号电压值的大小转换成相应的电流信号,这个电 流信号作为输入量被送入比例电磁铁,电磁铁将此电流转 换为作用于滑阀芯/锥阀芯上的力,以克服弹簧的弹力。电 流增大,输出的力相应增大,该力或位移又作为输入量加给 液压阀,后者产生一个与前者成比例的流量或压力。电磁 铁断电后,复佗弹簧使阀芯返回中位。通过这样的转换,输 入电信号的变化,不但可以控制执行器和工作部件的运动 方向,而且可对其作用力和运动速度进行无级的调节,使系 统的输出量与给定值保持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与此同时输
,机械制造与研究·
许振保,等·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研究
伺服阀,用于大多数的工业控制中。由于伺服比例阀在使 用时对油液清洁度的要求只需NAS 7—9级口J,而价格又 远低于相同参数的伺服阀,使其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很 强。从而采用新的伺服比例阀替代喷嘴挡板阀在工业领 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国内推广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这 将给用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性,根据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选择系统校正方法; b)比例阀中位死区在位置闭环控制系统中对系统性能的
影响比较严重,线性化补偿方法能够减小比例阀死区的影响, 但还应进一步寻求解决比例阀死区影响的非线性化方法。
3 结语
参考文献:
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863计划 课题“配电作业带电作业机器人”和山东省重大科技项目 “新型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该项目是为了克 服当今电力行业人工带电作业危险性大、经济效益损失较 大等缺陷,提高带电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而设计的。 通过对提供配电带电作业机器人作业平台的高空作业车 举升臂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结合电液比例技术,课题组设 计了一套电液比例控制系统,适应于高空作业车举升臂液 压驱动系统。该液压驱动系统以电液比例阀控马达速度 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系统结构及负载的特性, 构建系统传递函数,分析其动态特性,分析减小比例阀中 位死Ⅸ的方法,达到改善高空作业车举升臂液压驱动系统 性能的目的。
1.3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特点
电液比例控制是指用输入的电信号来调制液压参数, 使之连续成比例的变化。可用于开环或闭环系统中,以实 现对各种运动进行快速、稳定和精确的控制¨o。比例控 制技术是在开关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之间的过渡技术。 从控制特性看,更接近伺服控制系统;从抗污染、可靠性和 经济性看,更接近开关控制系统。因此它兼有二者的许多 优点。具有控制原理简单、控制精度高、抗污染能力强、价 格适中等特点,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它是在普通液压阀 基础上,用比例电磁铁取代阀的调节机构或普通电磁铁, 采用比例放大器控制比例电磁铁,实现对比例阀连续控 制,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压力、流量及方向的无级调节。
喇+ 一I巡产囤唾l 出功率被大幅度的放大。其控制系统框图见图1 H1。 l控制电源I 。——。‘‘。r1……………1…一1
: L一{……1检测反馈t----‘’i
【……………一fjijil:lil!豇…………J
图1电液比例控制系统பைடு நூலகம்
由图1可知组成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基本元件有:指 令元件、比较元件、比例放大器、比例阀、液压执行元件及 检测反馈元件等。以上各组成部分中,液压控制元件(如 比例阀)、执行元件和负载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把三者 的关系称之为液压动力机构。此外,系统中还可能含有各 种校正装置,用来改善系统的动静态特性。
电液比例控制的主要缺点是:与开关控制相比,其成 本较高,技术较复杂;与伺服系统相比,其控制精度低,组 成的闭环系统易产生不稳定的状态。
2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 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电液比例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到70 年代投入了广泛的工业应用,至今己形成完整的产品品 种、规格系列,并对己成熟的产品,为进一步扩大应用,在 保持原基本性能与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向着简化结构、提 高可靠性、降低制造成本的方向发展"’6 J。
现代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追溯到二次大战时期。由于 军事需要,对武器和飞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战争后期,喷气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喷 气式毪行器速度很高,因此对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动态精度 和功率质最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需要是现代电液 控制技术发展的推动力。1940年底在飞机上首先出现了 电液伺服系统,其滑阀由伺服电动机拖动,惯茸很大,限制 了系统的动态特性。19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高速响应的 永磁式力矩马达。5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以喷嘴挡板阀作 为先导级的电液伺服阀,使电液伺服系统成为当时响应最 快、控制精度最高的伺服系统。60年代各种结构的伺服阀 相继问世,电液伺服阀技术已日臻成熟。印年代后期人们 对工艺过程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 微电子集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工程控制系统提 供了充分而且廉价的现代电子装置,各类民用1I=程对电液 控制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和广泛。传统的电液伺服阀对流 体介质的清清度要求十分苛刻,制造成本和维修费用较高, 系统能耗也较大,难以为各工业用户所接受,而传统的开关 控制又不能满足高品质控制系统的要求。因此,人们希望 开发出一种可靠、廉价、控制精度和响应特性均能满足工业 控制系统实际需要的电液控制技术…。
1975~1980年间,比例技术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 采用各种内反馈原理的比例元件大量问世,耐高压比例电 磁铁和比例放大器在技术上也日趋成熟,比例元件的工作 频宽已达5~15 Hz,稳态滞环也减小到3%左右。其应用 领域日渐扩大,开环闭环均可适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比例技术的发展进入了第三阶 段。比例元件的设计原理进一步完善,采用r压力、流量、 位移内反馈及电校正等手段。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比例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除 了因制造成本所限,比例阀在中位仍保留死区以外,它的 稳态和动态特性均已和工业伺服阀无异。另一项重大进 展是,比例技术开始和插装阀相结合,形成了80年代电液 比例插装技术。同时,由于传感器和电子器件的小型化, 还出现了电液一体化的比例元件,电液比例技术逐步形成 了80年代的集成化趋势。同时电液比例容积元件,各类 比例控制泵和执行元件也相继出现。
2.2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国内发展现状
对于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国内不仅己开展研究而且己 经达到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目前国内的制造和技术还落后 于国际水平。我国电液比例技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开始发展,在国内的应用、尤其在工程机械上的开发应用 才刚起步。总的来看,我阚电液伺服比例技术与国际水平 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主导系列产品,现有产 品型号规格杂乱,品种规格不全,各类比例泵、比例阀等, 国内设计生产的品种少,并缺乏足够的工业性试验研究; 在控制技术方面,自动化程度不高,性能水平较低,品质不 稳定,可靠性较差等,都有碍于该项技术进一步地扩大应 用,急待尽快提高。
Research on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Control Technology
XU Zhen.ba01。ZHAO Chun.e2
(1.Taishan University,Taian 271021,China;2.Taishan Polytechnic,Taian 271000,China)
它的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明显地简 化液压系统,减少液压元件的使用,实现复杂程序控制; 2)利用电信号便于远距离传输,实现自控、程控、遥控;3) 工作平稳,利用反馈可以提高控制精度或实现特定的控制
目标;4)能按输入电信号的正负和数值大小同时实现液 流的流量、压力的比例控制,从而对执行器件实现方向、速 度和力的连续控制,并易实现无级调速;5)结构简单,元 件少,维护和保养方便;6)便于机电一体化的实现。
国外电液比例技术己经成熟,并有了推广运用,比如波 克兰叉车使用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又如德国博世公司开发 的农业拖拉机液压提升器电子控制系统,引入了比例f碍等。
液压工业己成了全球性的工业,国际液压界一些著名 公司如美国的派克汉尼汾公司、德国的力士乐公司等居世 界领先地位。电液比例控制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的发展是 液压工业领域发展的大趋势,是液压工业又一个新的技术 热点和增长点。
2.3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国外发展趋势一叫J
国外近年来,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趋势: 1)提高控制性能,适应机电液一体化主机的发展。 提高电液比例阀及远控多路阀的性能使之适应野外工作 条件,并发展低成本比例阀。 2)比例技术与二通和三通插装技术相结合,形成了 比例插装技术,此外出现比例容积控制,为中、大功率控制 系统节能提供新手段。 3)电子控制器向着专用集成电路方向发展,实现小 型化、组合化,并达到高可靠性目的。 4)电液比例阀向通用化、模块化、组合化、集成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