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比例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电液比例技术》课件

《电液比例技术》课件
REPORT
《电液比例技术》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电液比例技术概述 • 电液比例元件 • 电液比例系统 • 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趋势 • 电液比例技术的应用实例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电液比例技术概述
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
电液比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 化设备中,如注塑机、压机、液压机等

农业机械
在农业机械中,电液比例技术用于控 制拖拉机、收割机等的液压系统。
汽车工业
在汽车工业中,电液比例技术用于控 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自动变速器等 。
军事领域
在军事领域中,电液比例技术用于控 制火炮、导弹等武器系统的液压系统 。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电液比例元件
比例电磁铁
比例电磁铁是电液比例技术中的一种 重要元件,它能够将输入的电信号转 换为机械位移输出,从而实现电信号 对液压系统的控制。
比例电磁铁的输出位移与输入电流成 正比关系,因此其控制精度较高,响 应速度快,广泛应用于各种液压系统 中。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液比例技术是一种利用电信号控制 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的技术。
特点
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控制、低能耗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通过比例电磁阀将电信号转换为液压信号,从而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
控制系统
通常采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液压系统的状态,并将信号反馈给控 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调整比例电磁阀的输入电压或电流,以实现对液压 系统的精确控制。

精品课件-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课件-电液控制技术(1)及应用

精品课件-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课件-电液控制技术(1)及应用
比例泵的恒压、恒流、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等多种功能控制 块,可采用组合叠加方式;
控制放大器、电磁铁、和比例阀组成电液一体化结构。
电液比例控制的技术特征
带比例电磁铁的比例阀和比例泵为电气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接 口无论对于顺序控制的生产机械还是其它可编程的控制/驱动 系统都提供了极大的灵便性。 比例控制设备的技术优势主要在于阀位转换过程是受控的设 定值可级调节且实现特定控制所需的液压元件较少从而减 少了液压回路的投资费用。 使用比例阀可更快捷更简便和更精确地实现工作循环控制并 满足切换过程的性能要求由于切换过渡过程是受控的避免产 生过高的峰值压力因而延长了机械和液压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
电液比例控制的技术特征
除了与传统工业液压阀一样,具有各种单一控制功能外,往 往具有流量、方向与压力三者之间的多种复合功能。这一特 点不仅表现在阀控元件,而且在容积控制元件中也越来越广 泛地得到体现。阀控或容积控制元件的多功能复合,使电液 比例控制系统较之传统控制系统,不但系统大为简化,提高 可靠性,也使控制性能得以提高。
液压-机械传动焊接自动线的原理图
液压-机械传动焊接自动线的运动循环图
车身装配焊接线
焊接线对平台上成组堆放的车身钣金件进行装配和焊接生产过 程包括若干站别和更多细分工序; 全部升降台需要同步到达作业位置即焊钳工作区域金属钣金备 件的传送在中间减速段进行接近速度不得大于0.15m/s否则钣 金件就会定位不准另一方面升/降运输阶段必须快速行进以达 到省时的目的; 这些工艺要求用液压比例控制均一一得到了实现采用比例控制 系统以后显著降低了最大速度以调速阀替代原先的加/减速凸 轮机构用流量控制阀解决速度调节用方向阀控制方向如果仍然 沿用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就避免不了硬性冲击低精度和不灵便 且系统变得更为复杂成本也更高。

电液比例技术7

电液比例技术7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正负流量系统
• 负流量: 手柄行程越大,对应的二次先导压力也会越大,由二次先导压力控制 的主阀芯的开启度也会越大, 与之对应, 主阀芯的开启度越大,主油 路分向执行元件的油越多,执行元件的速度就会越快,通过中位流经 负压信号发生装置的油越少,负压信号的压力值就会越小;反之如果 手柄行程越小,对应的二次先导压力也会越小,由二次先导压力控制 的主阀芯的开启度也会越小, 与之对应, 主阀芯的开启度越小,主油 路分向执行元件的油越少,执行元件的速度就会越慢, 通过中位流经 负压信号发生装置的油就越多,负压信号的压力值就会越大.液压泵 根据负压信号的压力值的大小来对其排量进行控制.这就是负流量 控制.他的信号采集点是主油路中主控制阀的出口处.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压力控制变量泵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比例压力控制变量泵-压力直接反馈 比例压力控制变量泵 压力直接反馈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比例压力控制变量泵-压力电反馈 比例压力控制变量泵 压力电反馈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比例压力控制变量泵传函框图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比例流量控制变量泵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比例流量控制变量泵传函框图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说明原理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说明原理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说明原理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说明原理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说明原理
比例排量控制反馈方式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我校研制的径向柱塞泵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手动比例排量径向柱塞泵
电 液 比 例 技 术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PPT课件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PPT课件

整理ppt
6
其压力—流量特性曲线如图4.3b所示,显然这种泵的拐点压力及 最大压力均由溢流阀的手调机构调节确定。
图4-3 流量敏感型变量泵
整理ppt
7
(3)恒压变量泵 恒压变量泵是指当流量作适应调节时压力变动十分微小的变量
泵。 从前两节的分析中可知,要获得恒压的性质,必须要尽量采用
弱刚度的弹簧来作参比对象。正加先导式溢流阀一样,用压差来与 弹簧力平衡,其恒压性能就较直动式的好得多。恒压变量泵也是利 用这一原理来获得压力浮动很小的恒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的。
整理ppt
3
4.1.1 流量适应控制
由于节流调速系统既有节流损失,又存在溢流损失,用数学式可 表示为
Ppq1ppq
(4-1)
式中 ΔP——液压回路总损失。
图4-1 液压回路功率损失
流量适应控制是指泵供给系统的流量自动地与系统的需要相适应,
它是为完全消除溢流损失而设计的。这种流量供给系统由于消除了过剩
工作原理:当输出压力比减压阀 2 的调定压力小时,减压阀不起作
用。变量机构 3 液压力平衡,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处在排量最大位置。当
泵的输出压力等于或超过调定压力时,减压阀阀芯向左移动,使供油压
力和变量机构下腔部分与油箱接通。因此下腔压力降低,变量机构失去
平衡。上腔液压力推动变量机构下移压缩复位弹簧,直至重新取得力平
图4.9a所示为一种恒功率控制器的结构原理图。控制器中有两根 套在一起的弹簧,低压时一根较软的弹簧起作用,这时泵的输出对应 于bc段,高压时两根弹簧同时接触变量活塞。这时弹簧刚度变大,其 特件曲线对应cd段。两段合起来就能近似实现恒功率控制。
整理ppt
18
图4.9 恒功率控制变量泵

电液系统课件比例控制技术第二部分

电液系统课件比例控制技术第二部分
• 比例阀用电控制器包括电源、信号源及比例放 大器,一般与比例阀配套供应。放大器一般有 深度电流负反馈,并在信号电流中叠加着颤振 电流。放大器设计成断电时或差动变压器断线 时使阀芯处于原始位置或使系统压力最低,以 保证安全。放大器中有时设置斜坡信号发生器, 以便控制升压、降压时间或运动加速度减速度。 驱动比例方向阀的放大器往往还有函数发生器 以便补偿比较大的死区特性。
3、比例压力阀
常见的比例压力阀有比例溢流阀和比例减压 阀。比例溢流阀有直动式和先导式两种。比 例减压有二通式和三通式。
图39 直动式比例溢流阀 1-阀体 2-比例电磁铁 3-差动变压器 4-阀座 5-阀芯 6-调压弹簧 7-弹簧座
比信号来操作比例阀电磁铁 时,阀放大器的输出晶体管基本上像个可变电阻 那样工作。在任何时刻都要把电源电压降低到电 磁铁线圈所需的值。而且,可能有几安培的满幅 线圈电流当然要通过输出晶体管。大电流和大电 压降的结果意昧着晶体管中发热并需要较大的散 热器来散发此热量。 • 脉宽调制(PWM)是放大器中用来克服此问题的 一种技术。在此情况下,输出晶体管基本上用作 一个通/断开关并且以恒定(电源)电压向电磁铁 线圈供给一系列通/断脉中。这些脉冲有固定的频 率(一般1KHZ)而信号值取决于每个“通”脉冲 相对于“断”脉冲的持续时间(信号-空档比) 的变化;如图2.11中所示。
• 从图2.11可以看到,由于脉冲频率太高,阀不 能响应每个脉冲,阀和电磁铁的效果是使信号 平均。 •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每个断脉冲期间,没 有任何电流通过输出晶体管,而在每个通脉冲 期间,该晶体管上实际上没有电压降因而产生 很小的热量。当然实际上的“通”脉冲期间在 晶体管上将有很小的电压降,而且切换通和断 也要花有限数量的时间,以致仍要产生少量热 量。不过所需冷却器的尺寸显著小于普通直流 输出信号所需的。

电液比例阀基本原理课件

电液比例阀基本原理课件
电液比例阀基本原理课件
本课程介绍电液比例阀的定义、组成、工作原理、应用领域、检查和维护, 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液比例阀的定义
概念与作用
电液比例阀是液压传动控制的重要元件,将电信号 和液压信号相互转换,实现精确流量调节。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
液压传动利用液体介质传递能量,将机械能转化为 液压能。
电液比例阀的基本结构
电液比例阀的发展趋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未来发展方向
电液比例阀将逐渐向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节 能环保、小型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新进展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使电液比例阀具 有了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主要组成部分
• 电磁比例阀 • 节流组件 • 扩散器 • 传感器组件
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 电磁比例阀:电信号转换为机械位移和液流控制 • 节流组件:控制液流量的大小和方向 • 扩散器:将高速液流分散,减少压力和噪声 • 传感器组件:监测液压系统状态和工作参数
电液比例阀的工作原理
1 工作过程
2 调节方式
电信号经过电磁比例阀转换为机械位移,改 变节流组件的结构,控制液流的大小和方向。
电液比例阀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来控制 流量和压力,实现精确的液压控制。
电液比例阀的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电液比例阀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床、冶金、重型机械、建筑机械、船舶、航空、国防 和科研等领域。
应用案例
电液比例阀可以应用于自动控制、压力控制、流量控制、液压缸控制、转向器控制、振动力 控制等复杂系统中。
电液比例阀的检查和维护
1
日常检查方法
定期检查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温度、过滤器等参数,保持电液比例阀的正常 工作状态。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课件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课件
能和稳定性。
加强维护保养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 保养,保证系统的正常
运行和使用寿命。
04
CATALOGUE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设计原则
01
02
03
04
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保证在各种工况下 都能可靠运行,避免因故障导
致生产停滞或安全事故。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 尽可能降低系统成本,提高性
度和高可靠性的液压元件。
03
CATALOGUE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高效性
灵活性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准 确地控制流量和压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进行灵活 的调整和控制,以满足多种生产条件下的 要求。
可靠性
易于维护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 应用,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能够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电液比例容积控 制》ppt课件
目录
•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概述 •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系统组成 •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CATALOGUE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是一种通过电 信号控制液压系统流量和压力的 控制系统。
成本问题
虽然该系统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但初始 投资成本可能较高,需要综合考虑投资回 报率。
解决方案
优化控制算法
通过改进控制算法,提 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
应速度。
加强系统监测
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 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

液压伺服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ppt课件

液压伺服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ppt课件

液压伺服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 当阀进油口p处作用在锥阀上的液压力超过 弹簧力时,锥阀打开,油液通过阀口由出 油口T排出,这个阀的阀口开度是不影响 电磁推力的,但当通过阀口的流量变化时, 由于阀座上的小孔d处压差的改变以及稳态 液动力的变化等,被控制的油液压力依然 会有一些改变。
液压伺服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 优点:伺服阀控制精度高, 响应速度快,特别是电液 伺服系统易实现计算机控 制。
• 在工业自动化设备、航空、 航天、冶金和军事装备中 得到广泛应用。
• 缺点:伺服阀加工工艺复 杂,对油液污染敏感,成 本高,维护保养困难。
液压伺服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二、电液伺服系统的应用
• 电液伺服系统通过电气传动方式,将电气 信号输入系统,来操纵有关的液压控制元 件动作,控制液压执行元件使其跟随输入 信号动作。其电液两部分之间都采用电液 伺服阀作为转换元件。
液压伺服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 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重视,发展较快,电 液比例控制的核心元件式电液比例阀,简 称比例阀。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电液比例 阀及其应用。
液压伺服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一.电液比例控制器
• 电液比例控制阀由常用的人工调节或开关控制的 液压阀加上电-机械比例转换装置构成。常用的 电-机械比例转换装置是有一定性能要求的电磁 铁,它能把电信号按比例地转换成力或位移,对 液压阀进行控制。
• 图8-6所示为直动式压力阀,它可以直接使 用,也可以用来作为先导阀以组成先导式 的比例溢流阀,比例减压阀和比例顺序阀 等元件。
液压伺服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 ⒉电液比例换向阀 • 电液比例换向阀一般由电液比例减压阀和
液动换向阀组合而成,前者作为先导级,以 其出口压力来控制液动换向阀的正反向开 口量的大小,从而控制液流的方向和流量 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一、比例技术概述
1、比例技术发展概况 2、比例技术的含义
根据一个输入电压值的大小,通过电子放大器,将输入电压信号( 一般0~±9V之间)转换成相应的电流信号,如1mV=1mA。
这个电流信号作为输入量被送入电磁铁,从而产生Biblioteka 输入信号成比 例的输出量——力或位移。
系统大为简化,提高可靠性,也使控制性能得以提高。
11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一、比例技术概述
3、电液比例控制的技术特征 (1)性能特点 (2)原理特点
近期发展的高性能比例阀,一般都内含主控制 参量的反馈闭环,这种反馈闭环,可以是主控制参 量的机械或液压的力反馈,也可以是主控制参量的 电反馈。
2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主要内容
一、比例技术概述 二、比例电磁铁 三、比例方向阀 四、比例压力阀 五、比例流量阀 六、压力补偿器 七、比例阀用电控制器 八、比例系统的设计准则
3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一、比例技术概述
比例技术的发展;除中位死区外,在滞环、重复精 度等主要稳态特性上已与伺服阀相当,而工作频宽又具 有足以满足大部分工业系统控制要求的相当水平;对介 质过滤精度要求,阀内压力损失和价格方面,又接近开 关阀。因此,赢得了比电液伺服比例控制远为广泛的应 用领域。
10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一、比例技术概述
3、电液比例控制的技术特征
(1)性能特点
表1-1 伺服阀、比例阀、开关阀性能对照表
项目/类别 电液伺服阀 电液比例阀 早期电液阀 开关阀
介质过滤精度μ 3~10
25
25
25
阀内压降MPa
7/21
0.5~2 0.25~0.5
0.25~5
滞环%
1~3
1~3
4~7
重复精度%
频宽 Hz
-3db
12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一、比例技术概述
3、电液比例控制的技术特征
(1)性能特点
(2)原理特点
(3)结构特点
早期的比例阀为电磁铁替代传统工业阀的调节手柄。现比例阀 与插装阀结合,开发各种不同功能和规格的二通插装式比例阀;
生产批量较大的比例压力阀、比例方向阀,常与开关阀通用主 阀阀体,有利于生产管理和标准化,也将为原有液压系统的改造带 来方便;力反馈比例元件可以配用多种控制输入方式;
电液比例技术填补了传统开关式液压传动技术与电液伺服技术之间的空缺。
电液比例技术已经和正在使各类通用机械和专用机械有可能成为全新概念的机械
在较短的时间里,电液比例技术已在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领域是赢得了一席之地 。在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使其受益非浅的与其说是按伺服技术的模式,还不 如说是依开关式液压传动的技术路线去开拓。全面了解和掌握电子放大器的结构和功 能,并不断地加以开发,对于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了解电液比例技术 提供的种种可能性,是今天成功设计现代液压传动工作机械的基础。因为电液比例技 术已渗透到许多生产机械,渗透到几乎所有液压传动和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中,因此 这种现代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该力或位移又作为输入量加给液压阀,使液压阀产生一个与输入量 成正比例的流量或压力。
通过这样转换,一个输入电压信号的变化,不但能控制执行器和机 械设备上工作部件的运动方向,而且可对其作用力和运动速度进行无级 调节。
6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信号流程图
7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1、比例技术发展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喷气式飞机速度很高,因此对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动 态精度和功率——重量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40年底,在飞机上首先出现了电液伺服 系统,经过20余年的发展,到了60年代,各种结构的电液伺服阀的问世,电液伺服技术 日渐成熟。60年代后期,各类民用工程对电液控制技术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与广泛。 但由于传统的电液伺服阀对流体介质的清洁度要求十分苛刻,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高昂 ,系统能耗也比较大,难以为各工业用户所接受。而传统的电液开关控制(断通控制) 又不能满足高质量控制系统的要求。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就是要适应开发一种可靠,控 制精度和响应特性均能满足工程技术实际需要的电液控制技术的要求,从60年代末以来 以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还发展了工业伺服控制技术。
请您稍候
1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电液比例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根茂 邱敏秀等编著《实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2、路甬祥、胡大纮.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11月 3、王正良. 微机电液控制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4、近代液压控制技术 5、数字电液比例技术
线圈功率W
0.5 20~200 0.05~5
0.5 1~30 10~24
±1 1~5 10~30
中位死区




价格因子
3
1
1
0.5
除了与传统工业液压阀一样,具有各种单一控制功能外,往往具有流量、方向与压力三者 之间的多种复合功能。这一特点不仅表现在阀控元件,而且在容积控制元件中也越来越广泛地 得到体现。阀控或容积控制元件的多功能复合,使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较之传统控制系统,不但
液压-- 机械传动的 焊接自动图 (上)及其 运动循环图 (下右)
8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液压 比例技术 元器件控 制与调节
一览表
9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一、比例技术概述
3、电液比例控制的技术特征 (1)性能特点
4 © NOKIA FILENAMs.PPT/ DATE / NN
一、比例技术概述
1、比例技术发展概况
2、比例技术的含义
电液比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既实现了液压动力传动,又具有电子控制的灵 活性。
带比例电磁铁的比例阀、比例泵为电子控制提供了合适的接口,从而生产机械的 工作循环更加灵活,甚至能方便实现可编程控制和传动。工作过程柔性很大的各类传 动控制系统统一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