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5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5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读、会背诵课文。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和生词。
3.能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会读音节。
2.理解故事情节。
难点1.区分鸡和鸭的叫声。
2.理解并讨论小鸟们为何要休息。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
2.生字认读:公鸡、小鸭子。
3.教授字词表。
2. 活动设计1.听录音,师生一起跟读。
2.学生轮流朗读课文。
3.以小组形式讨论小鸟们的行为。
第二课时1. 教学内容1.复述课文内容。
2.鸡和鸭的叫声区分。
3.课文情景再现。
2. 活动设计1.学生自由组合,模仿鸡和鸭的叫声。
2.分组编排小短剧,展示小鸟们休息时的情景。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课文以及相关活动,较为生动地学习了《5 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内容。
其中,模仿鸡和鸭的叫声的活动尤为受欢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课文理解上仍有困难,需要在后续教学中继续加强。
五、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
2.画出小鸟们休息时的场景。
六、课堂效果评价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部分学生在发音上仍有欠缺,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整体上,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5.《小公鸡和小鸭子》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5.《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的内容。
2.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
4.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的意思。
3.进行简单的表演。
三、教学难点1.表演能力培养。
2.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书写。
四、教学准备1.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课文卡片。
2.教学音像资料。
3.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播放音频或朗读课文,让学生聆听,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进行简短的问答,了解学生对故事的基本理解。
第二步:学习课文1.学生跟读课文,师生共同朗读。
2.教师解释生词和重要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理解课文1.让学生围绕故事情节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2.按段落进行分组朗读,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步:表演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学生表演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五步:语言实践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2.教师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指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六、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通过朗读、表演和书写练习,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
七、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默写。
2.想象自己是小公鸡或小鸭子,写一段自我介绍。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二)学习按思考题读懂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12个我会认的生字,书写了4个我会写的生字。
这会生字宝宝又要和同学们见面了,我们来玩一个“小鸭子学游泳”的游戏。
开火车读生字。
(二)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扫清了字词障碍,读课文就更容易了。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2.请两位同学分别来读一二自然段。
其他同学来评价。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3.幻灯片出示: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同学读出了什么样的感觉?生:高兴,开心。
除了高兴、开心欢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呢?生回答。
(三)分角色阅读第三自然段。
1.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了小河边,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老师和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老师读旁白,男生读小鸭子,女生读小公鸡。
2.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只读小鸭子和小公鸡说得话,老师读小鸭子的话,学生读小公鸡说得话。
3.咦!这只小公鸡,你不会游泳,为什么还要偷偷跟我下水呢?生回答。
让我问问这些偷偷跟我下水的小公鸡你们都是怎么想的?4.幻灯片出示: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跟在小丫子后面买也下了水。
谁能带上动作上讲台读一读这两句话,教师适当点拨,(读的轻轻的)5.小公鸡下水会发生什么事呢?一起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出示: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谁能通过朗读读出它们的不同。
教师点评。
你们有没有发现句子加上修饰语,就像变魔术一样,变得不一样了。
请你们给下面这句话加上修饰语。
幻灯片出示:1、树叶落下来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5 小公鸡和小鸭子》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5 小公鸡和小鸭子》优质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课文,并能流畅朗读。
2.能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简单描述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特点。
3.能够根据内容进行简单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能够听懂并流畅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故事内容,简单描述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1.课文《5 小公鸡和小鸭子》。
2.图片或卡片辅助教学。
3.板书工具准备。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小公鸡和小鸭子,引起学生兴趣,带入课题。
学习
1.让学生跟读课文,重复多次直至流畅。
2.分组讨论,让学生描述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之处。
活动
1.分角色朗读故事,加深理解。
2.小组展示学生描述的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
练习
1.请学生自行书写小公鸡和小鸭子相关内容,培养写作能力。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内容。
六、板书设计
小公鸡小鸭子
特点特点
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书写能力。
八、扩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童话故事,拓展视野,丰富知识。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5 小公鸡和小鸭子》优质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的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情节。
2.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中的字词,拓展词汇量。
4.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故事情节。
2.认识生词,拓展词汇。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2.生词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活动1.阅读课文,学生跟读,教师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
2.分组讨论小公鸡和小鸭子在故事中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师生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4.练习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拓展延伸1.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编写与小公鸡和小鸭子相关的故事或画面。
2.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其他动物故事,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评估1. 形成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阅读、朗读、回答问题等方面,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性能评价布置小作业或作业,让学生复述《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情节,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
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为《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教材分析《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文生动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读懂《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内容,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乡村风物描写,感受故事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导入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学习(15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解释课文中生词和生字,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角色分配进行小练习。
讲评(5分钟)•整体讲解,澄清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激活(5分钟)•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养过的宠物。
听读(15分钟)•学生听录音,理解课文语音语调,模仿录音朗读。
听写(10分钟)•分段听写,帮助学生巩固词汇和句子。
朗读(5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复习(10分钟)•学生交流,回顾并复习课文内容。
联想(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自由联想。
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所联想到的内容,进行小组或个人创作。
展示(5分钟)•学生展示创作成果,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生词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词汇的巩固和拓展。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童话教学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生字教学孩子们学起来都稍显枯燥,所以借助很多奖励机制和形象具体可感的东西激发孩子们学习生字的兴趣,但低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到后来有一些孩子上课不是非常专心!另外,我发现有些孩子非常不喜欢读课文,以后怎么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反思第【2】篇〗这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课文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上。
这节课教学环节安排周到,通过复习词语的方式使学生迅速回忆起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之后进行“他、地”两个字的写字指导,重点强调了两个字在部件、结构、宽窄方面的相同之处,并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写字姿势。
在理解课文和指导朗读的环节中,利用老师范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创设情境,学生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当时的心情、动作,进行角色体验,通过师生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同桌分角色等多种形式的展示,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在重点词句分析的环节中,对比两个句子的不同,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理,了解“偷偷地、飞快地”这两个词在句中的意思。
学生在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这两个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拓展练习。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反思第【3】篇〗《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想捉鱼给小公鸡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
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文库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4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个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自律性不足等问题。在课程学习中,这可能导致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影响学习效果。此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可能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可能还不够浓厚。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知识方面的困难,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能力方面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在素质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通过举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到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快乐。
4.社会价值观:故事中的小公鸡和小鸭子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体现了团结、友善、互助的社会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理解并接纳这些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社会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成为一个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作业反馈:
1.及时批改学生的阅读理解作业,指出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对于回答不准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2.批改学生的词汇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纠正拼写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同时,鼓励学生多运用这些词汇进行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学会7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解题。
请一位同学读课题。
板书:小公鸡和小鸭子
(1)从课题上看,这课书讲的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
对待小公鸡)
二、初读课文,看图,了解大意,读准字音,能读成句。
(读2遍课文)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几幅图?(4个自然段,2幅图)
师述:同学们结合看图,一段一段地阅读课文,理解课
文内容。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生字的音。
三、结合看图,分段阅读。
1.读第1自然段。
这段讲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读第2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黑板)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做什么?怎么样?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看看图上画的小公鸡和小鸭子,她们长得什么地方不同?(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
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这段讲了什么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小虫)
3.读第3自然段,(自读2遍)。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黑板)
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什么了?他说了几句话,什么意思?
③小公鸡怎样做?
(2)读读小鸭子讲的话,说说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①小鸭子要到河里去为小公鸡捉鱼吃,②他不让小公鸡下水)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用来拨水,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鱼)(4)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
4.读第4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二幅图。
指名读,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
会这样?
②小鸭子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
公鸡?(忽然听见、飞快、背上)
③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
④指名读,大家思考,小公鸡说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A感谢小鸭子;B承认错误)
5.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
中的意思读出来。
(2)根据板书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学会6个生字。
1.他,tā,拼读音节,读词语:他们。
(1)识记字形,自学后讨论发言。
(2)指导书写。
①看准位置:左边亻,右边也
②教师写范字,学生仿写字头。
2.河,hé,拼读音节,读词语:河水。
(1)识记字形,自学讨论发言。
(河,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组成“河”。
一共8笔。
河水的“河”)
(2)指导书写。
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②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压竖中线上下压横中线。
③教师示范,学生仿写,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
3.哥,gē,拼读音节,读词语:哥哥。
(1)识记字形:自学,同桌互相讨论。
(用熟字去偏旁,改笔画方法记字形,去掉“河”字三点水,把竖钩改成竖,
是“哥”字的上半部,下半部去掉三点水)
(2)指导书写。
上下各一半,第六笔大横压横中线。
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
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字头。
4.再学习“说、也、地、听。
三、巩固练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虫子正在哥哥河边后面草地
板书设计
5小公鸡和小鸭子
会捉虫小公鸡不会游
互
相
给虫子帮救上岸
助
不会捉小鸭子会游水
教学反思
本文成功之处:
1.教态是值得肯定的,提问题、和学生互动、与学生对
话,等等,都很自然,笑容可掬。
学生也表现出了真感情。
2.预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也很成功。
小鸭子为什么
捉不到小虫?小鸭子是如何救小公鸡的?学生学得也很快乐。
3.课堂气氛很活跃,我采取了开头和结尾都动起来的形式。
不足之处:
1.教学设计备好了,但是自己却不熟悉,到了课堂上更
多的是临场反应。
2.本课遗憾的是,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
中的活跃。
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
张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