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相关技术分析[论文]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相关技术分析[论文]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相关技术分析[论文]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相关技术分析

【摘要】当今的汽车工业,能够给人类的出行带来快捷和方便,但同时也会导致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了汽车工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就需要新的技术或者新的能源来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方面的一些技术成果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动力总成相关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汽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能够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汽车也开始从奢侈品慢慢变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开始不断的涌入每个家庭。汽车的增多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首先是能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变得越来越少;然后是环境的污染,堵车、噪音、尾气污染等都在不断的侵蚀自然和人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技术和新的能源,促使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简单的介绍,再着重阐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

1 新能源汽车概述

新能源汽车是指动力来源除了使用传统能源之外的所有汽车。它是将现今汽车方面比较先进的技术进行综合。新能源汽车主要可以分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三类。燃料电池汽车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流来驱动的汽车。它具有以下优点:燃油经济性好;尾气排放近似为零,对环境污染小;运行振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之动力总成篇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之动力总成篇 动力总成:纯电动汽车的“心脏” 电池、电机和电控是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作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占据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大部分成本,其中,电机和控制器占比达 25%。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占到整车成本的近 15%,其中乘用车价栺在 1~3 万元/套,商用车在7~12 万元/套; 来源:赛迪资讯 按 2020 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500 万辆(商用车 100 万辆,乘用车 400 万辆),商用车 8 万/套,乘用车 2 万/套计,未来六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累计市场规模有望达 1600亿元。 电机类型

主要厂商

德洋电子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市场龙头,出货量行业第一双林股份持有5%,拟收购51%股份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大洋电机(002249) 2014 年,公司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及控制器的销量达 11472 台,同比增长 314.00%,市场仹额近 7%,实现营收 9946 万元,同比增长 184.35%,毛利率达 24.92%,同比提升 4.72 个百分点; 1 H15 实现营收 7,919 万元,同比增长 433.13%,毛利率达 18.69% 目前大洋电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产能达 1.3 万套 产品

产销量 主要客户 大洋电机自 2009 年起介入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领域,先后与北理工、东风汽车技术中心、中科院电工所等展开技术合作,同时拓展北汽新能源、奇瑞、长安等下游车厂。 大洋电机是北汽新能源的主要供货商,二者成立有合资工厂, 2014 年北汽在国内的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列,北汽E系列2015年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优势 规模优势。大洋电机年产销电机超 4 千万台,在电机规模化生产的一致性控制上有着丰富的工艺及经验积累,目前已建立起中山、北京永丰、北汽大洋三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基地。 定增并购上海电驱动,成为国内最大独立驱动电机公司。 上海电驱动成立于 2008 年 7 月,是国内最早介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企业之一。 2014 年,上海电驱动实现营收超 6 亿元,同比增长 19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6670 万元,同比增长 1951%;其产品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驱动电机系统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 26.90%和 21. 32%。

新能源对汽车工业的影响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新能源对汽车工业的影 作者:张锐 班级:09汽车维修与检测 毕业院校:安徽工贸学院 新能源对汽车工业的影响(论文设计)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和运输工具。可以肯定地说,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改变整个社会面貌的重要手段,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问题,新型车辆的开发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和工业界得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清洁无污染,零排放,技能提高交通工具的性能(环保)又能节约动力(能源)已成为当今乃至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交通工具之一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且走大众消费路线的目标。 1.1.新能源汽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现象增加、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维护人类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低碳经济概念逐渐形成共识。而低碳发展的主要选择,除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之外,就是大力发展低碳特征明显的新能源产业。当前,湖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高碳特征明显,在保障能源供给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发展新

能源产业对增加湖南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供应的持续紧张、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全球环境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展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近年来汽车销售量快速增长,石油需求大幅增加,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并且快速的工业化导致了污染加重、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增加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就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降低对石油的依赖、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也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可以说,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要是越来越迫切了。但是,新能源汽车不仅技术种类多,各种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成本、使用燃料、清洁性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并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涉及燃料与基础设施发展、市场需求培育、对传统汽车的替代等方面往往都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因此中国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制定新方案。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高强度消费和价格的持续上涨,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将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一旦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创造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综上所述,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能源危机的加剧,直接冲击着传统燃油汽车,同时由于各地人们的环保观念。意识的增强,对汽车发热要求越来越高,促使人们致力于

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研究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目的与意义 (1) §1.1研究的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第2章国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研究现状 (2) §2.1国外的相关研究 (2) §2.1.1政府高度重视汽车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2) §2.1.2政府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推广 (2) §2.2国的相关研究 (3) §2.2.1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3) §2.2.2国新能源汽车取得重大发展 (3) 第3章汽车新能源的类型 (5) §3.1纯电动汽车 (5) §3.1.1纯电动汽车的类型 (5) §3.1.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6) §3.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6) §3.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类型 (6) §3.2.2不同类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比较 (8) §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9) §3.3.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 (9) §3.3.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10) §3.4气体燃料汽车 (11) §3.4.1天然气汽车 (11) §3.4.2液化石油气汽车 (11) §3.5生物燃料汽车 (12) §3.5.1甲醇燃料汽车 (12) §3.5.2乙醇燃料汽车 (12)

§3.5.3二甲醚燃料汽车 (12) §3.6氢燃料汽车 (12) §3.7太阳能汽车 (13) 第4章汽车新能源的主要比较与发展 (14) §4.1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分析与展望 (14) §4.1.1纯电动汽车 (14) §4.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4) §4.1.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5) §4.1.4 气体燃料汽车 (15) §4.1.5生物燃料汽车 (16) §4.1.6氢燃料汽车 (16) §4.1.7太阳能汽车 (16) §4.2能量转换效率的比较 (17) §4.3减少耗油量的比较 (17) §4.4减少碳排放的比较 (18) §4.5各种能源方案优缺点中和分析 (18) §4.6电动汽车的应用缺陷和瓶颈 (19) 第5章电动汽车应用的解决方式 (20) §5.1整车充电模式 (20) §5.1.1常规充电 (20) §5.1.2快速充电 (20) §5.2更换电池模式 (21) §5.2.1电池租赁 (21) §5.2.2电池的快速更换 (21) §5.2.3电池的维护 (21) 第6章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23) §6.1整车充电中的慢速充电方式可以充分利用 (23) §6.2换电池模式属于能源新物流模式 (23) §6.3无线快速充电将成为最理想充电方式 (23) §6.4快速充电大量发展将带来电网谐波污染 (23) 结论 (2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试卷A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试卷A 汽运19-301(26人)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单选题】 1、可逆电池的定义是:外接电源电压(A)电池装置电动势。(2分)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单选题】 2、以下电池中不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是(D)。(2分) A.铅酸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镍氢电池 D.锌银电池 【单选题】 3、关于蓄电池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2分) A.外观检查时,只检查蓄电池接线柱、电缆和托架固定架是否有腐蚀即可。 B.外观检查时,只检查蓄电池周围无漏液,壳体和桩柱无破损裂纹即可。 C.用万用表检测蓄电池电压,只要在12.6V以上就一定可以用。 D.万用表检测的蓄电池端电压,只能作为检测的参考因素。 【单选题】 4、(B)电池性能比较高,可以快速充电、高功率放电、能量密度高,且循环寿命长,但高温下安全性能差。(2分) A.镍氢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铅酸电池 D.锌银电池 【单选题】 5、动力电池包衰减诊断故障代码在下列(B)情况下可能出现。(2分) A.电池组已经退化到需要进行更换 B.电池组已经退化到只有原电池容量的20%左右 C.车辆的动力电池包电压为0伏 D.这些诊断故障代码是根据汽车的行驶里程设定的 【单选题】 6、动力电池的能量储存与输出都需要模块来进行管理,即动力电池能量管理模块,也称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或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简称(C) 。(2分) A.BBC B.ABS C.BMS D.EPS 【单选题】 7、集中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特征是(D)。(2分) A.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包分开 B.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管理控制器分开 C.电池信息采集器与电池模组分开 D.信息采集器和管理器集合在一起

新能源汽车演讲稿

低碳经济时代下我国新能源轿车产业发展分析 摘要: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今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面临的发展现状主要是资金、人才均有较大缺口;市场宣传力度还不够;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还未取得全面突破;政策的扶持力度上也不够细化。面对这些问题还需政府、企业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消费市场环境。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低碳经济时代必然的选择。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也将是汽车行业的新导向。 (一)引言 燃油汽车发展到今天,已面临“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降低油耗并寻求新的替代能源,以及开发低污染或零污染的绿色汽车(又称环保汽车、清洁汽车),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 目前,我国汽车销售量正快速增长,到今年年底,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6%,全年轿车累计销售747.31万辆,同比增长48.07%。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显现,汽车能耗与尾气污染,也使我国遭遇汽车走入家庭后的世界性难题。汽车的节能减排,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1.国外相关技术及研究 国外在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汽车电池的研究上走在最前沿的美国,英国都有各自的不同技术。美国国家实验室发布了名为“SmartChargerController (简称SCC”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装置,主要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及电动汽车。英国的一家公司发明了被称为Elektrobay的路边充电站,它不仅可以为微型电动车充电,也可以为大功率的电动车快速充电。 各国都加大了对新兴汽车动力系统的研发投入,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新技术、新产品不断被推向市场。 美、日、欧盟各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各有侧重。世界新能源汽车技术根据各国政府导向、本地区传统和技术成熟度,分别走出了以美国、日本和欧洲为代表的三条路线。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新能源车,采取不同的支持方法。对于技术尚未成熟的燃料电池技术,主要通过直接资助等手段在供给端鼓励技术研发;对于已经进入商业化运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在消费环节通过税赋优惠等措施来扩大市场,并取得良好成效。混合动力汽车已成功实现商业化,销量稳步提升。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最为成熟,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已经在北美、日本和欧洲成功实现了商业化。 2. 我国低碳新能源汽车市场研究动态 我国在低碳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上不少专家学者做了重要论述,上海复旦大学的罗少文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详细阐述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催胜民所著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重点介绍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论文)

未来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正文: 如今汽车越来越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成为了大众代步的工具,而对于了解汽车自身未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传统汽车,大都是使用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如化石燃料。而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76551129辆。其中,汽车69626031辆,摩托车91226621辆,挂车1035036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4641767辆,其他机动车21674辆。如此庞大是数量,不尽让我们加大了忧患意识,一是未来汽车能源的来源,我们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能源去供应全国的汽车。二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我们需要清楚我们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三是在发展汽车行业的同时,如何兼顾得环境的共同发展。 2002年中国有将近2050万辆车,当时中国每天大约消耗540万桶石油。而现在我们到底每天需要多少万桶石油消耗?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的评估:仅中国自己就需要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40%,中国的能源消费占全球的10%,美国能源消费是中国的两倍,因此中国的石油消费将增长7.6%每天920万桶。到2015年中国预计将每天消费石油达到1160萬桶。从全球各大分析机构对于中国的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都感觉到能源未来价格的不可预测。 可见如今的石油消耗越来越大,并且汽车的尾气也很严重。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所以,我们在为未来汽车设计蓝图时,总希望未来的汽车能使用到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无污染能源。而如今我国又迫切需要新能源汽车,在过去10年我国的汽车市场迅速扩张,1998-2008年汽车销售量年均增长18.6%,并且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根据我国过去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1998-2008年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4%,我们必须抓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混合动力,纯电动,燃烧电池,氢动力等汽车。 由于氢动力与太阳能动力还没有探究完全,有迫于现今,我国最可能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取得突破。第一是,我国纯电动汽车的相关技术初步具备产业化基础。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已有很多企业投身于纯电动汽车领域,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一些小规模生产已投入示范运行中,如奥运会运行。第二是,我国有一大批有实力的机构在从事与纯电动汽车的有关研制工作,而且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锂电池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全国动力电池的主流选择,而我国的锂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居世界第三。第三是,在车用驱动电机方面,我国是工业电机生产大国,有较强的技术基础。我国在纯电动汽车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纯电动汽车可以绕过传统的发动机技术,避开我们的弱项。国内动力电池在性能上的指标与国际水平相当,有些指标还优于国际。而在考虑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同时,我们还

新能源汽车论文.doc

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问题以及燃烧石油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而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分类:新能源汽车的分类较广,按照能源的来源划分,新能源汽车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 (1)基于传统石油燃料的节能环保汽车,如先进柴油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2)基于天然气和石油伴生品的燃料汽车。 (3)基于化石燃料化工的替代燃料汽车,如煤制油。 (4)生物燃料汽车,包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汽车。 (5)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是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政府以及业界纷纷提出各自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以保持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未来的国际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已成为21世纪汽车工业发展的热点。 (1)能源短缺 世界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等。目前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8550443.77万吨,同比增长0.89%,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天然气储量为179万亿立方米,可开采65年。煤炭储量为107539亿吨,可开采155年,随着可探明技术的发展,可开采年数在200年以上。 在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中,石油占35%,煤占29%,天然气占23%,水利和核电各占6%。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源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却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我国在2009年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43%,石油进口造成了我国对石油出口国的依赖,以至于我国在外交、政治、经济上受制于石油输出国。 (2)环境污染 燃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不但污染环境,还大大地影响了人列的健康。 汽车排放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 x)、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其中碳氢化合物中含有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可引发人体血癌、贫血、血小板减小、黏膜出血以及头晕、失眠、呕吐等疾病。氮氧化合物对人的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汽车排放中尤其以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居多。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时,会使人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二氧化硫会损害人的呼吸道和肾、肝和心脏。低空中的臭氧对身体各部分都有危害。进入21世纪以后,汽车生产和销售量更是以两位数高速增长,从而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3)气候变暖 能源的消耗带来了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二氧化碳是全球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而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的活动,未来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我国品均气温将上升2.2℃。

新能源汽车发展论文能源发展论文:“节能减排”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论文能源发展论文: “节能减排”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一、中国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 1. 能源危机 统计表明,2002—2009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增长速度平缓,而石油消费量和净进口量却明显增长,见图1所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在逐年增大,自1993年中国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其原油对外依存度由当年的6%一路攀升,到2006年突破45%,其后每年以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向上攀升,到2009年突破50%的警戒线。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2050年的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20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倍。 2. 环境污染 中国是世界少数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

展,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快增长。此外,目前中国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处于较高水平,环境污染治理耗资也连年提高(见图2所示),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0.51%提高到2008年的1.49%。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此形势下,实现能源动力系统转型将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发展历程 1. 行政性政策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发布了一些行政性政策。1979年国家实施了《环境保护法》,为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1994年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把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措

新能源汽车论文

题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简介及发展趋势 姓名:孟礼学号:3110401167 班级:车辆(卓越)1101 摘要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以及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逐渐递增,截至2014年6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64亿辆,其中汽车(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占有量已达1.54亿辆。在我国汽车行业不断繁荣发展的进程中,能源生产及供应危机、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和环境污染问题凸显,成为了限制我国汽车行业实现更高发展水平的最大瓶颈。目前各国已普遍认同,用更为清洁干净的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传统的石油资源的使用,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而动力电池的研究更是摆在首要位置。 关键词:汽车工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背景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类别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和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发展动力电池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本上最大的瓶颈,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一环,而且丰厚利润将长

期维持;第二、动力电池行业从无到有,市场容量从目前的几十亿到2018年的约325亿,未来几年是十几倍的增长,巨大的增长空间将使整个产业链受益。第三、电动汽车将带动与产业配套的相关设备产业飞速发展,如充电站,充电适配器,大功率充电设备连接器等。 电池作为电力汽车的动力源,是能量的存贮装置,也是一直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是电动汽车能与燃油汽车相竞争,关键是开发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电池。 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目前的发展水平 动力电池结构主要有电池盖、正极、隔膜、负极、有机电解液、电池壳组成。总体来说,电池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主要要求有(1)比能量高;(2)比功率大;(3)充放电效率高;(4)相对稳定性好;(5)使用成本低;(6)安全性好。 1、动力电池的分类 主要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蓄电池、超容量电容器、飞轮电池等。 2、动力电池的性能分析 (1)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是最早的一种蓄电池,自1859年发明以来,其使用和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广泛用作内燃机汽车的启动动力源。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要用于给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它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比能量和增大循环寿命。根据铅酸蓄电池结构和用途的差异,粗略将电池分为四大类:启动用铅酸蓄电池、动力用铅酸蓄电池、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包括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和矿灯用铅酸蓄电池在内的其他类。 其充电特性曲线如图1—1: Uc=E+IcRn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相关技术分析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相关技术分析 【摘要】当今的汽车工业,能够给人类的出行带来快捷和方便,但同时也会导致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了汽车工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就需要新的技术或者新的能源来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方面的一些技术成果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动力总成相关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汽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能够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汽车也开始从奢侈品慢慢变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开始不断的涌入每个家庭。汽车的增多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首先是能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变得越来越少;然后是环境的污染,堵车、噪音、尾气污染等都在不断的侵蚀自然和人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技术和新的能源,促使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简单的介绍,再着重阐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 1 新能源汽车概述 新能源汽车是指动力来源除了使用传统能源之外的所有汽车。它是将现今汽车方面比较先进的技术进行综合。新能源汽车主要可以分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三类。 燃料电池汽车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流来驱动的汽车。它具有以下优点:燃油经济性好;尾气排放近似为零,对环境污染小;运行振动小、没有噪声污染。混合动力汽车,是指使用内燃机和电驱动两种驱动方式相混合的汽车。它能够针对行驶环境的不同,从而使用不同的驱动方式,可具有两种驱动方式的优点。纯电动汽车是指依靠动力电池进行驱动的汽车,该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成熟,只要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就行。但纯电动汽车发展仍存在很多瓶颈,比如蓄电池储存的能量太少,电池生产成本贵,需要经常充电等等。 2 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相关技术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主要由电源系统和驱动系统组成。电源系统的性能是汽车行驶里程、运行成本的关键所在;驱动系统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能。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就是要提升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的性能。 2.1 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主要包括电池及电源管理系统,它是动力总成的关键部件。 (1)电池。电池一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所在,虽然现在的电动车发展比

新能源汽车复习题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电动汽车 2、再生回馈制动 3、电池比能量 4、混合动力汽车 5、燃料电池 6、充电倍率 二、简答题 1、超级电容器在汽车中有哪些应用? 2、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可以分几类? 3、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主要有哪些? 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按结构分哪几类?画出结构图 5、SOC的定义和意义? 6、简述飞轮电池的工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7、目前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8、简述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作原理。 9、简述混合动力汽车扭矩耦合技术,并举出两种扭矩耦合技术,画出其示意图。 10、简述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 11、请说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三个关键问题 12、燃料电池汽车优、缺点是什么? 13、什么是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技术?为什么要采用变压缩比? 14、请列举出至少6种汽车节能技术。 三、阐述分析题 1、阐述转速耦合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转速特点:当任一元件转速一定,其他两元素转速代数和为定值,但其间的分配关系可任意改变,及转速解耦。 两个动力源的动力也可以通过速度耦合方式耦合在一起进行传动,如图9所示速度耦合特性可以描述为ωout=k1ωin1+k2ωin2 T out=T in1/k1=T in2/k2其中k1 和k2 是与实际设 计相关的常数典型的速度耦合器如图10、11所示,图中两种结构分别是带行星轮和带有浮动定子的电动机(也称为传动器)的耦合器行星轮是由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三部分组成的速度就是通过耦合器中的太阳轮,齿圈以及行星齿轮的传动而输出的该常数 和取决于齿轮的半径和齿数。

图10中,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和变速器为太阳轮提供动力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的转速转矩特性,以满足牵引力的需求电动传动器通过环形齿轮副提供动力锁1和2分别用于锁定太阳齿轮和环形齿轮,以满足不同操作模式的要求它可以实现:(1)混合动力驱动:锁1和锁2都打开,太阳齿轮和环形齿轮都可以自由旋转,发动机和电机同时提供正向的转速和扭矩(正转矩)到驱动车轮(2)发动机单独驱动:锁2将齿圈与车架锁定,而锁1打开,此时只有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车轮(3)电机单独驱动:锁1将太阳轮与车架锁定(发动机被关闭或离合器张开)而锁2打开,此时只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驱动车轮(4)再生制动:锁1在锁定(发动机被关闭或离合器脱开),电动机开始发电(负转矩),车辆的部分能量被电力系统吸收(5)发动机给电池充电:当控制器给电机以反向转速时,发动机即可给电池充电。 带传动器的传动系统如图11所示,其结构与图10的类似锁1和2分别用于将定子与车架锁定和与转子锁定这种传动系统也可以实现上述所几种运行模式速度耦合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两个动力源的转速是分开的,因此,两个动力装置的速度可自由匹配 2、阐述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 纯电动汽车主要由电力驱动系统、电源系统、辅助系统、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车行驶时,由蓄电池输出电能(电流)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运转,电动机输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带动车轮前进或后退。 21电力驱动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电力驱动系统的构成简图如图4所示,主要由电子控制器、驱动电动机、电动机逆变器、各种传感器、机械传动装置和车轮等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电动机逆变器,电动机不同,控制器也有所不同,控制器将蓄电池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后驱动交流驱动电动机,电动机输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驱动车轮,使电动汽车行驶。该系统的功用是将存储在蓄电池中的电能高效地转化为车轮的动能,并能够在汽车减速制动时,将车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充入蓄电池。 22电源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电源系统包括车载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机等。它的功用是向电动机提供驱动电能、监测电源使用情况及控制充电机向蓄电池充电。 23辅助系统 纯电动汽车辅助系统主要包括辅助动力源、空调器、动力转向系统、导航系统、刮水器、收音机及照明和除霜装置等。辅助动力源主要由辅助电源和DC/AC转换器组成,其功用是向动力转向系统、空调及其他辅助设备提供电力。 2.4控制系统 EV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对动力蓄电池组的管理和对驱动电动机的控制。EV的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有:将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机械位移的行程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中央控制单

新能源汽车排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排名如何呢? 爱瑞特保证电传动系统、转向助力系统、动力电池系统、辅助电源系统、高压一体电源系统均为原厂原包装,符合国家规定汽车产品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符合出厂检验标准,并提供产品技术资料(包含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及服务手册等)。 爱瑞特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电动车整车技术规范要求,向用户提供与产品性能特点,使用特点相一致的电动车售后服务。 爱瑞特借助强大的售后电子商务系统,为每一辆电动车建立档案,及时跟踪车辆的使用情况,并建立电动车质量信息及时反馈机制,

为设计及质量部门及时输入相关信息,同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用户,做到让用户买的放心,用的舒心。 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厂家有很多,一定要选择排名靠前的、专业可靠的厂家,这样才能买到放心的产品。 安徽爱瑞特新能源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环卫车生产、研发、销售的厂家,也是中国第一台电动洗地机、电动扫地车的制造者,于2015年12月成功上市,2017年获得工信部颁发的“专用汽车生产资质”。目前拥有电动扫地车、电动洗地机、电动环卫车、新能源环卫车四大系列,三十多款产品覆盖市政道路、大型广场、旅游景点、高等院校、工厂、机场、超市等各个清洁领域。 爱瑞特率先制定了产品国家行业标准,并拥有100多项国家专利,以雄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基础,成为集研发、制造、营销和售后服务

为一体的环卫清洁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面对新能源环卫市场的需求,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创立行业新标准,竭诚欢迎国内外新老客户光临洽谈、合作、共同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论文

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论文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能源汽车的研究 测绘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王荣宝 0 摘要 在全球能源短缺,提倡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新能源汽车兴起的背景出发,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挑战和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巅峰相关措施,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引言 一、新能源汽车概念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汽车是相对于传统汽车提出来的,传统的汽车是以汽油、柴油为燃料,而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动力系统的汽车。目前在工程上可实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混合动力、天然气车、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同时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现阶段减少空气污染和减缓能源短缺的有效方式。 二、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背景 世界性的石油紧缺,开发新能源是未来时期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新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会直接影响到汽车行业的未来命运,率先生产出新能源产品将成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

能源紧缺问题严重,全球石油资源储量的稀缺毋庸置疑。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石油价格不断飙升,新能源汽车显示出使用成本低的优势。各大汽车制造厂商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开始加大研发和推广的力度。 全球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新能源汽车能够满足更为苛刻的环保要求,并且一定程度上抑制温室气体排放。我国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同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以雾霭为主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一大问题,因为汽车尾气的排放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针对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液越来越严格,而为了应对不断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各大汽车厂商目前主要采用改进发动机,提升效率的方法,也面临技术提升难度越来越大。此时,发展新能源汽车,代替常规汽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尾气排放问题,从而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 三、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且汽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但是,以石油为燃料的传统的汽车工业,在为人们提供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同时,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深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源与坏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

论文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解析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车成了必然的选择。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定义、分类及特点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各类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进展及其性能,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应用现状,指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现状,应用前景。 1 前言 1.1寻求新动力源的背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油耗大户,且目前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大约只有35%—40%用于实际汽车行驶,节节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加剧了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大气中CO的82%、NOx的48%、HC 加剧了温室效应,汽车的58%和微粒的8%来自汽车尾气,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CO 2 噪声是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污染严重,世行认定的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国内汽车产品水平与国外差距很大,平均油耗高出10%—30%,排放约为15—20倍,汽车工业面临的压力更大。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1.2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1)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用于汽车能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在几十年后必然会出现枯竭,要大量依赖从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及传动系统 概述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及传动系统概述 (一)新能源之未来趋势 当今汽车行业,不管是基于全球眼光还是身在中国更为特殊更为年轻的汽车市场环境,如果谈车不谈电动汽车,就像谈手机不谈未来信息技术一样,都是看不到未来,不能把握住未来市场,毫无远见的。面对越来越大的环境污染压力,全球范围内都提倡甚至出台相关政策来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就国内而言,按照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总体部署,在国家标准委协调和支持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汽研中心、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三项国家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电力企业联合会和汽研中心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国家标准。该四项标准已2011年12月22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1年第21号”批准发布,2012年3月1日起实施。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标准的公告》;电动汽车方面,2013年9月,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从政策上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尽量铺平了道路。所以,当今,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是符合国家长远发展,行业技术突破的趋势的。 (二)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在结构上的对比 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传统内燃机汽车以石油产品作为能源,通过在内燃机中燃烧释放出能量来产生动力,并由变速器实现驱动控制;而电动汽车采用蓄电池作为能源,由电动机来驱动并配以调速器进行速度控制。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动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最主要的改动是将燃油汽车的

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

新能源汽车 目录 摘要 (3) 1.什么是新能源汽车 (4) 2现代汽车信息处于爆炸的时代 (5) 3 混合型汽车的好处 (5) 4我国信息资源在汽车维修界的应用前景 (6) 5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 (7) 6.结论 (8) 新能源汽车 摘要: 针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选型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基于可拓理论的检测设备选型方案的评价方法,即以规范性、经济性、技术性、服务性、节能环保性、人机关系等要素为检测设备选型的评价准则体系,利用专家经验建立期望选型方案的物元模型和备选方案的物元模型,从而通过可拓关联度直接评价选型方案的优劣。试验表明,基于可拓理论的综合性能检测设备选型方法可有效评价选型方案的优劣。 主题词:新能源汽车可拓理论 新能源车到底与普通汽车版汽车到底差别在哪里?绝对不仅仅是“血液”的问题。更多的结构性的变化也尽在其中。以下对新能源的技术做细节的比对,新能源车的心脏到底有何不同?它们都有着什么样的技术,它们对节能环保都起到了哪些作用,是什么样的工作原理在支持……才能描绘出令人惊赞的低碳节能的工作成绩。 弱混与强混的油电混合技术 在北京车展上,大家可以看到的混合动力车型主要有“弱混”、“强混”和“双模”三种技术类型。 其中,“弱混”车型的工作状态是车辆在启动时电动机开始工作,汽油发动机并没有点火工作,所有的设备工作都是依靠动动机来提供动力。当你松开制动踏板

踩下油门起步时,汽油发动机才会启动工作。当用户深踩油门加速时,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将同时协同工作,让提速变的更加明显。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动力则完全来自汽油发动机,也就是说电动机只是在汽车加速时介入。如果当前方遇到红灯用户踩下刹车减速时,车辆的动能并不是像普通车辆那样转化为制动系统的热能而被白白浪费掉,此时电动机将变身为发电机,它回收损失掉的动能,并以电能的形式存于蓄电池中。这种刹车就会给电池充电相当于“免费加油”的畅快感觉正是混合动力车的魅力所在,是普通车辆所无法给予的。在车辆停稳怠速时,汽油发动机将会关闭,此时只有电动机工作,这就避免了怠速时所产生的高油耗,同时也实现了零油耗和零排放,之后车辆起步时又会重复上面的工作流程。 从上述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看出“弱混”车型主要节油环节在于点火时发动机 并不启动,怠速时发动机也是关闭的,起步和加速时电动机可以提供动力辅助,刹车时可以把损失的动能转化为电能,高速行驶时多余的能量还能被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这就降低了燃油释放能量的损失,提升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同时还有一点值得读者注意的就是,混合动力车型由于加速过程中有电动机提供动力辅助,因此其一般都采用的是小排量汽油发动机,就可以达到大排量发动机的动力感受(有点类似增压发动机的味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燃油。 “弱混”技术的优势就是制造成本相对低廉,能很好平衡技术与售价的关系,电动系统体积相对小巧不会占用过多空间。 和“弱混”相对的技术就是“强混”,其特点是动力系统以电动机为基础动力,汽油发动机为辅助动力。与“弱混”不同的是“强混”电动机的功率更为强大,完全可以满足车辆在起步和低速时的动力要求。因此“强混”车型无论是在起步还是低速行驶状态下都不需要启动发动机,仅依靠电动机都可以完全胜任,在低速状态下完全就是一款“电动车”的姿态。 当踩下油门加速时,随着速度的提升汽油发动机就会启动和电动机通过智能系统来协同高效的工作。当车速达到汽油发动机的经济时速时,汽油发动机的优势得以全面发挥,并成为车辆的主要动力来源,同时汽油发动机产生多余的能量会用来带动发电机为电池充电。 在急加速和全速运行状态下车辆需要极大的驱动力,因此电动机也会全速运行协同高速运转的汽油发动机同时发挥两者的最大性能,进而达到1 1的效果。当用户遇到状况刹车时,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就会立即停止动力供应,达到节约燃油和电能的目的,同时利用车辆动能带动发电机为电池充电。 从上述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看出“强混”车型主要节油环节除了拥有“弱混”特点之外,其还具有在车辆起步和低速行驶时完全依赖电动机驱动的能力,很好的解决了城市行车中起步、停车、再起步时的油耗很高的问题,因此“强混”可以说是“弱混”的进化版本,克服了“弱混”需要频繁启动汽油发动机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油耗。“强混”可以说是一种比较优秀的解决方案,非常适合拥堵的城市中需要频繁起步停车的行驶状态。在这样的拥堵的行驶状态下可以实现零油耗零排放。当然要享受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付出比“弱混”更高的价钱和为性能更强大的电动机和电池组牺牲些空间。 除了“弱混”和“强混”之外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混合动力车型在国内销售,那就是中国第一款完全自主技术的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所谓“双模”就是在电动车系统(EV)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个混合动力系统(HEV),“双模”可以说是“强混”的升级加强版。目前市售的“双模”车型只有比亚迪F3DM一款。 自然能源转换电动车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