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兰大《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1

兰州兰大《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1一、单选(共15 道,共30 分。
)1. 档案研究法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调查方法,其优点不包括题1. 题1.可以使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和较广的空间中考虑假设题2. 题2.容易找到材料验证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假设题3. 题3.不会出现研究对象的反应倾向问题题4. 题4.可以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角度去检验假设标准解:2. 当组织内部产生矛盾时,最有可能成为沟通集中对象的是题1. A.已经背叛组织的人题2. B.有背叛组织倾向的人题3. C.组织中的忠诚分子题4. D.组织中的一般成员标准解:3.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对别人用语稍微粗野一些,就会给人造成鲁莽粗暴、有意侵犯他人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题1. 题1.人们通过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题2. 题2.人们通过行为者的社会角色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题3. 题3.人们通过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题4. 题4.人们通过行为者的身份特性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标准解:4. 当自己的态度、意见的妥当性没有明显的判断标准时,以自己的态度、意见和周围的人保持一致作为妥当性的依据,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题1. A.社会实在性题2. B.认知平衡题3. C.去社会化题4. D.习得无助标准解:5. 勒温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代表题1. 行为题2. 个体题3. 个体所处的情境题4. 函数关系标准解:6. 很多时候,个体把自己由于受挫折而产生的不快和痛苦体验、烦闷情绪等竭力排除在记忆之外,以此来解除焦虑。
这种行为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作题1. 题1.补偿题2. 题2.退化题3. 题3.反向题4. 题4.压抑标准解:7. 根据阿特金森(J.W.Atkinson)的“期待—价值”理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任务难度对成就动机合力的影响是题1. 题1.任务难度越大,成就动机合力越大题2. 题2.任度难度中等,成就动机合力最大题3. 题3.任务难度越小,成就动机合力越大题4. 题4.任务难度和成就动机合力的数量关系成正U型标准解:8. ()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关于弗洛伊德的一些认识

名人对于弗洛伊德的评价
社会学家和弗洛伊德研究学者菲力普· 里夫1959年说, “这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容置疑,这使他的思想更加伟大”, 而他的写作“也许是20世纪汇成著作的、最重要的思想体 系”。可是,几年之后,一位著名的学者和人文学教授艾 里克· 海勒却在《时报》文艺副刊中说,弗洛伊德是我们这 个时代吹捧太过的人物之一;诺贝尔桂冠的彼德· 梅达沃爵 土称心理分析理论为“本世纪最惊人的知识欺诈”。政治 科学家保尔· 娄森认为,弗洛伊德“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伟 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神 学家保尔· 蒂利希认为他是“所有深层心理学家当中最有深 度的一位”。可一位英国学者索顿却收集了一些证据,这 些证据,按她自己的意见,是可以证明“(弗洛伊德的)重 要的假说,即‘深层意识’不存在,他的理论毫无根据而 且荒唐可笑”,说他是在可卡因的影响下编制出这些理论 的,说他是“一个虚伪而且没有信仰的预言家”。
性学三论
• 《性学三论》主要研究人类性欲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这是弗洛伊德 继《梦的解析》之后对人性探讨中最富创见和最永恒的贡献之一。弗 洛伊德的《性学三论》于1905年发表,该论文分三个阶段,分别解释 人类幼儿性行为、性本能、性变态,论证“性”心理的某一特定因素 不协调、膨胀造成精神性疾病,“性”心理因素逃脱意识的控制而宣 泄的结果,也是未经正常意识心理加工改造的最原始性动力暴露,并 通过精神分析和强制治疗中获得各种“性变态”症状。他阐述各种心 理病的推动力量都以“性”本能为根基,强调这是他二十多年逐日累 积出的歇斯底里症和其他心理症的经验,就是他最佳的佐证。对于 “同性恋”的论断在3~5岁男女童各自羡慕对方的“性”器官,由于 “性”状态差异,则产生有不同的心理效果,男性产生“阉割情结”, 而女性产生“阳具嫉妒”! • 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理论重要内容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尤其他夸大“性” 心理在整个人类心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把“性”问题看作一 切心理问题决定性根源的极端,完全忽略人类其它活动对人类心理的 影响。
白人文化冲击下的黑人心灵——对《最蓝的眼睛》主人公的弗洛伊德心理解读

石 。精 神分 析 学 中的人 格 结构 理 论 很 好地 解释 了人 类 行为 形 成 的源 泉 ,使 人 类 对 自
促进 了人 格结 构 的 动 态发 展 。心理 能量 的 21 .佩科 拉 的人 格结 构 人格 结 构 理论 由著 名 心理 学 家 弗洛 伊 总 量是 恒 定不 变 的 ,若 三 个人 格 系 统 中某
重点 于 小 说 的叙 事 技 巧 、种族 主义 、 后殖 黑 人所 处 的 社会 环境 而言 ,他 们 的心 理状 渴望 。
民主 义 和 女性 主 义 等 方 面 ,却 忽略 了小说 态 便 是 内 因 ,对 黑 人 的 发展 方 向起 着 决 定 弗 洛 伊 德 认 为 人 格 结 构 并 不 是 静 止 所 反 映 的 心理 学 意 义 与价 值 。 弗洛 伊 德 的 性 的作 用。 因此 ,本 章节 将通 过 重 点 分析 的 ,而 是 始终 处 于 一 种 冲 突 … - 调 的 矛 协 冲 击 力与 影 响 力的 精神 分 析批 评 的 理 论基 样在 白人文化 的 冲击 下一 步步 迷失 自我 。 心 精神 分析 学是 2 世 纪西 方思 想文 化界 最具 佩 科 拉 的人 格 结构 ,来揭 示 黑 人群 体 是 怎 盾运 动 之 中 。对 此 , 弗洛伊 德 提 出 了 “ O 理能 量 这 一概 念 。正是心 理 能量 的流 动 年生 活 在 父母 的 粗暴
一
种 本能 的 ,属 于本 我 范 畴 。佩 科拉 中动
种 族 问 题 是 美 国 社 会 的 历 史 遗 留 问 对 待 ,同学 老 师 的无 情 奚 落 , 白人社 会 的 虽然 生 活在 爱 的 荒漠 之 中 ,但 她追 求 爱 的 题 ,被 主流 文 化 所 排 斥 的家 庭总 是 处 于一 冷 漠 无 视之 中 ,绝 望 与 无奈 的 她 把一 切 的 本 能 依 然无 法 泯 灭 。因 此 ,对 爱 的需 求是 种放 弃 自己 的价 值 ,试 图与 强 势群 体 标 准 不 幸 遭 遇 归根 于 她 的丑 陋 ,于 是 她 日夜 祈 佩 科 拉 的本 我 。佩 科 拉希 望 她 周 围的 人 能 保 持 一致 的状 态 中 [】 7。久而 久 之 ,黑人群 祷 拥 有 一 双蓝 色 的 眼 睛 来 改 变 生 活 的 现 够 接 受并爱 那些 被公 认为 丑 陋 的东西 , 体 的黑 人 性 逐渐 被 主 流 文化 湮 没 ,黑 人 文 状 。 然 而她 的 蓝 眼 睛之 梦 最终 无 法 实现 , 就 如蒲 公英 和她 自己。在佩 科拉 的记 忆 里 ,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核心概念: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其基本主张是世界的本原是由某种最为基本的单元或元素构成,如“原子”“根”等,有一下几种观点:1)万物的本原是水,灵魂产生于水;2)万物的本原是火,灵魂是纯净的火;3)万物的本原由“四根”构成,即火、空气、水、土;4)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5)灵魂的灵魂;6)“心灵”概念的提出。
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其主要观点为:1)用理念解释灵魂的本质,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质原子,而是一种“理念”的精神性的东西;2)用回忆说阐述灵魂的形成过程,认为灵魂就是对理念的回忆;3)灵魂结构说,灵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纯理性部分,即理性,它是最高级的、永生不死、轮回转世的,只有人才拥有,二是非理性部分,包含高尚的冲动即勇气、抱负,以及低级的欲望即感觉、情欲;4)三种灵魂角色论,把人的灵魂分成三等,第一等是统治者阶级,第二等是武士阶级,第三等是劳役阶级;5)对感觉、记忆、情感、梦等心理现象的看法,感觉是感官受空气震荡和周围媒介物的影响而觉知的反应,任何感觉都与主体状态有关,记忆是感觉的持续与保存,它依靠联想活动,想象可分为两种,即切合实际事物之想象和幻想,意志是由需要引起的要求满足的行为活动。
生机论心理学思想:其基本理论如下:1)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生活的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2)身心既相互独立又是统一的,灵魂和躯体共同构成生命,灵魂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活动能力;3)心脏中心说;4)灵魂的分类,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人的灵魂,把灵魂看成有机体不同发展水平的功能系列;5)主张知、意二分法,反对知、情、意三分法,认为人的灵魂是单一的、不可分的,是以整体来发挥作用的;6)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认为感觉是外物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印象和痕迹;亚里士多德错觉:即双指夹球错觉,将一个小圆球放置于食指和中指交叉重叠处,人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而不是一个物体的错觉现象。
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主要特征:”一切为了人”以人权反对神权,维护人的价值和地位;以人性反对神性,维护自由意志和个性发展;以人道反对神道,维护人间快乐和现世幸福。
民族心理学

心理学图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决心冲破这种神秘化倾向,建立起科学的民族心理学。他认为,比较简单的精 神现象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研究,比较复杂的精神现象因与人类的共同生活密切相关,故须用其他方法从事研 究。因此他强调作为“社会人的心理学”或“人类社会的心理学”之民族心理学,须和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有所区 别,研究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个体心理学易于使用实验法,民族心理学则应多使用观察法,观察民族的精神产物。 他对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学解释,在晚年花了近20年时间(1900~1920)写了《民族心理学》 10卷巨著。在他的著作中,民族被解释为某种种族共同体。他把民族心理学看作是心理学分支之一,看作是人类 心理发生、发展的知识来源。他认为,人的心理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民族心理则是社会因素的结果, 是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体现,是人类的“文化成果”。研究种族群体心理应通过研究其神话、风俗和语言,因为 这些与种族群体的心理密切相关。他主张,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去理解每一个社会群体,一个民族的语汇和语法本 身就能揭示该民族的心理气质。
民族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不同民族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点。它所强调的虽然是人在某一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心理 特点,但其基本原则仍然离不开普通心理学。因为无论是对民族心理的共性的探讨,还是对不同民族心理特点差 异性的研究,都须从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及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等方面入手。例如不同民 族成员对颜色表现出不同的偏爱,这种现象就是爱好差异性的表现。因此,民族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为指 导,而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会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补充。如民族性格的调查和研究会 为普通心理学的个性理论提供事实依据。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 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 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 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 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 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治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治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 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 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 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假如民族学研究民族 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 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 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论建立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23
编辑版ppt
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复合情绪,由紧张、不安、担心、恐 惧等主观感受和一些程度不同的躯体反应与外部表 现,如心跳加速、发热或发冷、胃肠不适、胸闷、 发抖、头晕、脸发白或发红等构成。
焦虑的三种形式:
现实性焦虑
神经性焦虑
道德性焦虑
24
编辑版ppt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人在不同的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 获得满足,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并 以性感区的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
22
编辑版ppt
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和本我、超我以及现实间的 关系是“一仆三主”的关系。
自我作为一个仆人,需要同时侍候三个主人 (本我、超我、现实)并需尽力调和这三“主” 的主张和要求,由于此三“主”的要求常发生 分歧甚至冲突,以至于自我疲于奔命,深感苦 不堪言。
人格的内部冲突使人产生焦虑。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个体对自己的潜意识是 一无所知的,一个人只有在精神分析的帮助下 才能发现自己的潜意识。
14
编辑版ppt
弗洛伊德的意识论
水面
15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冰山
编辑版ppt
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 为三个部分:
本我(id) 自我(ego) 超我(superego)
16
编辑版ppt
26
编辑版ppt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前三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对以后一生的人格发 展都起着关键作用。
在前三个阶段,如果力比多的满足过分放纵或过 分限制,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固着)。
27
编辑版ppt
口唇期
口唇期婴儿欲望主要通过口唇的吮吸、咀嚼和 吞咽等活动来满足。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汉师1班韦剑虹 611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强调潜意识作用的心理结构学说、泛性欲学说和梦的学说。
(1)心理结构学说;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
其中潜意识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意识是指凡是自己能够觉察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理结构的表层。
前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机制,即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回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
虽然它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侧重于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
潜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收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因此又称为无意识)。
它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合社会理性,被压抑着,但是并没有被消灭。
它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被认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是人的心灵的核心。
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后来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表述为超我、自我和本我。
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
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因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
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办事。
本我引诱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愿望,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
因此,自我要调节本我,知觉现实,寻找一种能够满足需要的适当客体。
晚年,弗洛伊德又把本我修正为两类,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民族心理学参考书目

民族心理学参考书目1.李静著,《民族心理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加]奈奥密 高登博格著,李静高翔译《神之变——女性主义与传统宗教》,民族出版社,2007。
3.[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英]马凌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5.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三联书店 1988年版。
6. [美]M.米德著,《性别与气质》,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7.佛洛伊德著,扬庸一译,《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8. 弗洛伊德著,李开展译,《摩西与一神教》,三联书店,1986年版。
9.杨国枢著,《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美]F.墨菲著,王卓君等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
1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禾等译,《菊与刀》,商务印书馆,2002年。
12.[美]A.J.马尔塞拉等著,袁海德林译,《跨文化心理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13.[美]M.E.斯皮罗著,徐俊等译,《文化与人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4.德里克·弗里曼著,李传光等译,《米德与撒摩亚人的青春期》,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15.李亦园著,《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6.维特·巴诺著,瞿海源译,《心理人类学》,国立编译馆主编,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17. [英]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18.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9.列维一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0.怀特:《文化的科学》,沈原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1.申菏永:《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去讨论该思想的对与错, 不去讨论该思想的对与错, 站在一个类似咨询师的角度, 站在一个类似咨询师的角度, 用弗洛伊德的视角来理解他的作品。 用弗洛伊德的视角来理解他的作品。 以此来启发我们的思维! 以此来启发我们的思维!
《图腾与禁忌》 图腾与禁忌》
《群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 群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
用摩西及其创造的一神教的实例来支持弗洛伊 德有关领袖与群体的论述。突出领袖的作用, 德有关领袖与群体的论述。突出领袖的作用, 认为领袖改变了自身成长中的文化, 认为领袖改变了自身成长中的文化,并且赋予 了一个核心和超我。 了一个核心和超我。
有关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的介绍我就为大家说 到这里,对该思想的评价留给大家去尽情的思考吧, 到这里,对该思想的评价留给大家去尽情的思考吧, 但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应反复的挑毛病, 但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应反复的挑毛病,而应把更多 的精力放在借鉴大师的优点上面! 的精力放在借鉴大师的优点上面
《摩西与一神教》 摩西与一神教》
根本思想: 根本思想:认为原始各民族 心理” 神经病” 的“心理”和“神经病”患 者的心理之间存在着某种本 质的共同点,因而, 质的共同点,因而,可以根 据在神经病医院取得的心理 分析资料来说明民族心理学 的事实。 的事实。
一、俄底普斯情结
又称恋母情结,源于希腊弑父娶母的神话。 弑父娶母的神话 俄底普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源于希腊弑父娶母的神话。 指儿童在性发展对象的选择时期,男孩以母亲为性对象, 指儿童在性发展对象的选择时期,男孩以母亲为性对象, 而女孩则常以父亲为性对象。 而女孩则常以父亲为性对象。从而对父母中的另一方产生 的爱恨交织的一种情感。 的爱恨交织的一种情感。 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 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 另一方面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 另一方面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 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所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 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所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 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 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 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 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 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同理, 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同理,女孩也以为母亲干 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 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
集体: 集体: 个体的结合 个体的结合
群体中各个体之间 纽带 群体中各个体与领袖之间
《摩西与一神教》 摩西与一神教》
摩西本人就是民众领袖的原型, 摩西本人就是民众领袖的原型,他不但是定居 埃及的犹太人的政治领袖,也是他们的导师, 埃及的犹太人的政治领袖,也是他们的导师, 为他们制定了法律、 为他们制定了法律、强迫他们实践一种新的宗 即摩西教。 教,即摩西教。
思考一下: 弗洛伊德的观点vs你的观点 你的观点) 思考一下:(弗洛伊德的观点 你的观点)
1. 外婚习俗 、亲属“回避” 、图腾崇拜等社会现象是怎么回事呢? 亲属“回避” 图腾崇拜等社会现象是怎么回事呢? 宗教和道德的起源是什么呢? 宗教和道德的起源是什么呢? 2. 为什么俄底普斯情结没有使女孩产生“弑母嫁父”的心理呢? 为什么俄底普斯情结没有使女孩产生“弑母嫁父”的心理呢? 3. 人们的道德规范来自原始的领袖吗? 人们的道德规范来自原始的领袖吗? 4. 你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你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性交。 性交。
这种图腾制度被看作是“俄底普斯情结”的象 这种图腾制度被看作是“俄底普斯情结” 征与升华。 征与升华。
三、民族群体及领袖
弗洛伊德再次以“力比多”为出发点, 弗洛伊德再次以“力比多”为出发点,以揭示诸如家 庭这样的初级群体的心理机制为主要的方法,提出了 庭这样的初级群体的心理机制为主要的方法, 集体心理学的两个主要的概念:情绪联系与认同作用。 集体心理学的两个主要的概念:情绪联系与认同作用。 情绪联系: 力比多”,是构成群体心理的基本成分 是构成群体心理的基本成分, 情绪联系:即“力比多 是构成群体心理的基本成分, 是群体的本质。 是群体的本质。 认同作用:既是对领袖的积极情感的投射, 认同作用:既是对领袖的积极情感的投射,又可能是 防止对领袖抱敌对情感的防御机制。(生本能驱使) 。(生本能驱使 防止对领袖抱敌对情感的防御机制。(生本能驱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力比多
个人发展
家庭关系
集体心理
结论: 结论:
图腾崇拜和外婚制皆与“俄底普斯情结”有关, 图腾崇拜和外婚制皆与“俄底普斯情结”有关, 外婚制被视为原始人禁止乱伦的产物。 外婚制被视为原始人禁止乱伦的产物。
二、图腾与禁忌
1、禁忌 、
(1) 定义:禁忌就是禁止同神圣的东西或不洁的 定义: 人们、事物接近,否则即会招致超自然的惩罚。 人们、事物接近,否则即会招致超自然的惩罚
(2)起因 )起因:
“爱恶混合”情感 爱恶混合” 爱恶混合 动物 长大后杀父分食 罪恶感 动物(图腾) 动物 争妻 图腾外婚制
2、图腾 、 是原始社会的人用动物、 是原始社会的人用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物作为其 氏族血统的标志, 氏族血统的标志,并把它当作祖先来崇拜的对象或 符号。 符号。
图腾制度:不杀图腾, 图腾制度:不杀图腾,不与本图腾内的妇女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凡是能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 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 统的各种情况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 统的各种情况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头部外伤会引起 脑震荡或脑挫裂伤;细菌、 脑震荡或脑挫裂伤;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会造成各种类型 的脑炎或脑膜炎; 的脑炎或脑膜炎;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儿童脑发育迟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可造成脑溢血等等。 缓;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可造成脑溢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