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 宋明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

梁 的侧模在梁体压浆 、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 , 模 板拆除洒水养护 。底模和支架必须在预应力钢绞束张拉结 束 , 管道压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 方可拆除 。落架 的次序为先跨
中后支点 , 纵横对称 , 均匀进行。
8 结 束 语
在连续箱梁现浇施工过程 中, 按施工 图纸及规范要求 , 依 照 上述方法步骤严格进行施工 , 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 参考文献
岩 溶路基 注浆加 固施 工技术
崔 亚 龙
( 中铁 十八局集 团有限公 司第二 工程有 限公 司, 河北唐 山 0 6 4 0 0 0 ) 摘 要: 岩溶是水对地表及地 下可溶性岩石 的化 学溶解和机械破 坏剥蚀过程 中所产生的一种不 良地质现象, 它对路基 存在极其严重
的危害作 用 , 也对道路行 车安 全构成 隐患. 通过对 南宁平 象立交工程岩溶地 区路基 注浆施工工 艺及遇到的不 同类型溶洞或裂隙所采
[ 编辑
利 文 ]
圆 设 置 管 理 与 维 俺2 0 1 7 № 2
为确保地基加 固质量 ,选定 D K1 2 + 3 0 0 ~ D K1 2 + 4 0 0段为 注 浆试 验段 , 通过试验选定 注浆施工工艺 、 施工 机具 、 各种注浆参 数等 技术 指标 , 进而推广到全标段施工 。 通 过注浆前后 注水试验
度。 同时可在箱体 内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密 , 向箱体 内注水进行降 温, 注水时应注 意塑料薄膜不能有破损 。养护时间应当 ≥1 4 d 。 混凝 土养 护期 间 , 进行温 度监控 , 定 时测定混凝 土芯部温度 、 表 层温 度以及环境气 温 、 相 对湿度 、 风速等参数 , 并根据混 凝土温
量最大的一座。该项 目地质条 件复杂多变 , 多为松 软土岩溶路 板钢筋上焊制标高点进行控制。 收浆要 固定专人操作 , 收浆一般 要进行 2次 , 第二次在砼初凝前进行 。按标高抹平后 , 横桥 向进 行拉毛 , 拉 毛深度 0 . 5 — 2 e m为宜 。 ( 4 ) 混凝 土养生 。混凝土初凝后 , 箱梁表 面布置水管并覆盖 土工布或麻袋 ,进行洒水养护 ,洒水次数 以混凝土表面潮湿为
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施工技术

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施工技术摘要:岩溶是水对地表及地下可溶性岩石的化学溶解和机械破坏剥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它对路基存在极其严重的危害作用,也对道路行车安全构成隐患.通过对某工程岩溶地区路基注浆施工工艺及遇到的不同类型溶洞或裂隙所采用的不同控制及检测方法的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DK187+335-DK187+842.27为岩溶注浆路基,全长507.27m。
该段落均为填方段,平均填土高度为7.5m,路基基底平均宽度为40m。
路基基底为覆盖型岩溶发育地段,必须采用岩溶注浆处理。
本段路堤地段注浆孔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孔间距3.5m。
注浆孔布置范围为路堤坡脚外约5.0m。
注浆先导孔平面布置:钻孔注浆先按Ⅰ序先导孔进行,孔间距10m,按正三角方形均匀布置,先导孔进行完毕后布置Ⅱ序孔,Ⅱ序孔在先导孔岩溶发育区内加密,孔型形成三角形布置,孔间距为3.5m。
Ⅱ序孔的注浆加固范围,加固深度:一般加固深度为岩土界面以下5m,即孔深钻入基岩不小于5m,若施工过程中遇溶洞,应至溶洞底板下2.0m。
一般加固厚度为8m,下部熔岩一般加固5m,上部土层加固3m。
注浆水泥采用PO42.5水泥,水玻璃采用38~43Be′,模数2.4~3.0。
水泥浆液水灰比一般为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1。
若遇空的岩溶通道、较大溶洞和裂隙处,视具体情况先灌入中粗砂或稀的水泥砂浆对溶蚀腔体进行充填,再采用煤灰水泥浆液或双液注浆。
注浆压力控制:黏土层控制在0.1-0.3MPa,卵石土层控制在0.1-0.2MPa,灰岩控制在0.2-0.5MPa。
注浆压力在注浆过程中视注浆方法、注浆深度和地下水位等情况随时调整。
当注浆达到下列标准时,可结束该孔注浆:①注浆空口压力维持在0.2-0.5MPa左右,吸浆量不大于4升/min,维持30分钟;②注浆钻孔基岩完整,或多次注浆,空口压力超过1.5MPa;③冒浆点已出注浆范围外3-5m时;④单孔注浆量达平均注浆量1.5-2.0倍,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
岩溶区路基基底注浆孔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岩溶区路基基底注浆孔施工工艺和技术措
施
布孔:按设计排距、孔距,梅花形布孔。
对设置的孔位进行一致
编号钉桩。
先钻边排孔,后钻内排孔。
安装钻机:平坦场所、机台后,设置XU-100 型或 XJ-100 型钻机,调平机架、机体。
开孔:开孔前先认识有无地下埋藏物,确认无误后采纳108 岩芯管开孔钻进。
如无取芯、取样要求可直接钻入基岩0.5m.
下套管:钻至基岩 0.5m 后,下入 108mm 套管,并嵌入基岩;
套管出露地表 0.2~0.5m.用 75 号水泥沙浆固结套管,并将孔口套
管四周捣实关闭,防备浆液从套管四周串出,影响注浆成效。
基岩钻进:待固结套管水泥初凝后,持续钻进。
循环水应用
清水,如遇岩层破裂或结构带使钻进困难时,可采纳泥浆循环,但
终孔前用清水冲刷,直至返清。
钻进时注意岩溶空洞会出现掉钻
具的危险,应量测空洞的深度、大小、充填物的状况。
终孔:钻至基岩 5 米终孔,依据拿出的岩芯确立岩溶发育特
点,如未见岩溶发育则加深 3 米孔深;洗孔;按要求做灌水试验;
自检;请监理工程师验孔后,拧上孔口盖。
注浆孔施工履行《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做好钻孔原始记录,依据要求进行钻孔岩芯取样和岩溶发育
记录、统计,以便拟订注浆举措;
成孔压浆时留备用钻机,进行清孔、办理压浆发生的孔内异
常问题。
探讨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

探讨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摘要:路基建设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组成部分,其路堤承载能力取决于其质量。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路基固层施工中,应用较好。
但由于该技术受多种因素影响,施工条件较高,因此必须有效控制影响技术应用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因素对技术、施工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引言:岩溶路基是发生在地表和地下可溶性岩石化学溶解和机械破坏及剥落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对路基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
除了地基破坏、山泥倾泻等严重破坏外,有道路使用安全的危险。
路基灌浆加固的基本施工方法和施工管理控制可以作为与岩溶路基进行类比的参考。
一、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概念岩溶路基注浆过程中使用了一系列材料,在一定压力下将这些溶液灌注到工程裂缝和岩溶洞穴中,填充岩溶裂缝。
例如通过封闭的土界面形成防水窗帘,阻断溶液与高水位之间的联系。
地基有弱中间层时,需先加固弱中间层,用水泥浇注钢筋,采用组合式固定方式。
岩浆中灌注液凝固后,改变了原有岩体和土体的状态,变得更加坚硬,使土体变形得到控制,地基整体沉降达到规范水平,提高了渗碳效率,加强了骨架施工安全。
二、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技术加固方案1、施工工艺要求在浅露天岩溶灰泥施工中,如果溶洞顶板和覆盖层厚度小于3m,必须采用处理和填充灰泥砖进行处理,并做好C15混凝土的应用和处理工作。
为了有效促进裸露岩溶施工中地基坍塌的变形,必须同时实施腻子的处理方案。
在此过程中,如果隧洞上部厚度大于15m,则不需要填充钢筋。
检查整个屋顶厚度的振幅比,如果顶板厚度不符合技术要求,则必须将其拉至隧道底部。
在岩溶超载施工中,当超载厚度小于30m时,必须采用钻孔、压实、灌浆、封堵等方法,并使用防水帐篷。
如果工程加固深度内有溶洞,必须在溶洞底部钻孔灌浆。
这些类型项目需要对上部孔进行灌浆和密封,如果融化更严重,则需要使用支柱结构。
在创新过程中,主要规划断面和路堤断面应坚持相应的创新原则,严格执行动态创新方案,落实勘探与灌溉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工作。
注浆法加固岩溶路基地基

注浆法加固岩溶路基地基摘要:本文结合贵州地区新建织金至毕节铁路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详细介绍了岩溶路基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关键词:路基地基加固处理;岩溶注浆;施工技术一、引言近年来铁路建设在我国云贵地区发展迅速。
由于路基工程有造价低和施工周期短的特点,在铁路施工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
由于云贵地区路基岩溶发育较强烈,岩溶路基地基处理又是路基工程控制工后沉降及安全系数的关键,因此地基处理是铁路发展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路基地基处理方法有:开挖换填、强夯、桩基及注浆。
而对于岩溶发育地段路基来说,注浆无疑是对路基地基加固最好的处理方法。
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 工艺流程岩溶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岩溶注浆施工工艺流程2.2 操作要点2.2.1 施工准备1)地质情况及管线勘探;2)平整场地:对要进行注浆的场地进行平整,保证施工正常开展;3)施工放线:根据岩溶整治施工设计图,整治地段路基恢复中线,测定中线标高及路基横断面,定出孔位中心及路基边线。
按照孔位布置图对注浆孔进行布置,并明确标示出来。
T、Ⅰ、Ⅱ序孔位呈梅花形布置,以中线上的点为控制点,向左右两侧延伸,最外侧要加固到路堤坡脚线外5m;路堑地段最外侧要加固到水沟底部或侧沟平台上。
2.2.2 施工工艺1)钻孔将钻杆对准所标孔位,覆盖层中钻孔直径不得小于130mm,基岩段终孔直径不得小于91mm。
开孔时要轻加压、慢速、大水量,防止将孔开斜。
孔深小于30m时,钻孔偏斜率不应超过1%,钻孔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
钻进时需详细记录孔位、孔深、地层变化和漏浆、掉钻等特殊情况。
所有T序孔,均须按勘探钻孔技术要求施钻,钻岩部分回尺不大于1m。
所有T序钻孔需进行岩芯鉴定和编录,并留取岩心照片,岩心照片须附拍照日期。
2)试泵开泵前先将搅拌桶中加满清水,先将三通转芯阀调到回浆位置,待泵吸水正常后,再将三通回浆口慢慢调小,泵压逐渐上升,当泵压达到预定注浆压力时,持续2分钟~3分钟无故障发生,即可结束试泵。
岩溶地段铁路路基注浆加固主要处理原则及注浆量计算方法

岩溶地段铁路路基注浆加固主要处理原则及注浆量计算方法摘要:岩溶对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危害极大,注浆加固为整治岩溶病害的常用处理措施。
本文介绍了岩溶地段路基注浆加固的主要处理原则,并详细说明了注浆工程量计算的合理方法。
关键词岩溶注浆加固注浆量计算AbstractKarst is great harm to the stability of railway subgrade, which commonly is handled by grouting reinforcement. The main treatment principle of grouting reinforcement is introduced for railway subgrade in Karst area, the rational method of calculating grouting quality is also illustrated in detail.KeywordsKarst; grouting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of grout amount1概述岩溶对路基的危害,一般为溶洞顶板、土洞坍塌引起的路基下沉和破坏;岩溶地面坍塌对路基稳定性的破坏;反复泉与间歇泉浸泡路基的基底,引起路基沉陷,突发性的地下水涌水冲毁路基等。
实践证明,岩溶发育区的覆盖土层、土洞及溶洞、溶蚀裂隙带,在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反复变化及抽排地下水等人为活动影响下,极易破坏地基稳定性,诱发地面塌陷,从而危及路基稳定。
因此,对岩溶地区路基,应在综合分析路基稳定性的前提下,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岩溶和岩溶水进行预防和处理。
2注浆加固主要处理原则2.1 岩溶洞穴顶板安全厚度及距路基安全距离的计算(1)当洞顶板为完整顶板(系指未被节理、裂隙切割或虽被切割但胶结良好,可视为整体的洞穴顶板,否则即为不完整顶板)时,其顶板的厚度与路基跨越溶洞的长度之比(厚跨比)大于0.5时,可认为顶板厚度是安全的。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作者:陆宇彤来源:《科技信息·下旬刊》2017年第06期摘要:公路工程维护保养工作始终是公路管理的重要基础内容,尤其是公路工程加固技术的选用,对解决公路使用效益及使用安全问题具有良好的帮助作用,其中岩溶路基施工加固技术的运用为现代化公路工程加固技术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公路工程加固质量及综合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为更好的运用公路加固技术解决公路使用管理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熔岩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目前,我国各地区公路工程建设基础速度不断加快,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有效的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由于现代公路工程使用强度就较高,因此公路老化及表面结构磨损问题较为严重,对此将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技术有效运用于公路工程加固至关重要,是解决诸多工程管理及建设问题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公路工程使用安全性具有深远影响。
一、工程概况本文所述工程系某高速公路工程,该工程基础路段主要采用灰岩黏土施工,表面结构经长期使用出现一定数量的收缩裂缝,并且有较强的胀缩性,对于公路的安全使用造成不良影响,该路段在雨季高发阶段易产生土洞结构凸显问题,导致公路在雨季使其成为事故高发阶段,为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并提高该高速公路使用的实际安全性,主要对该路段采用岩溶路基地基加固进行施工处理,提高施工路段施工稳定性及使用效益,有效避免高速公路雨季阶段使用安全性问题。
二、路基岩溶注浆加固施工1.注浆材料及配合比注浆水泥中水的选择要确保其基本的洁净,通常选用饮用水作为主要的用水原料,在水泥的选择方面,则选择425号硅酸盐水泥作为注浆水泥的基础,同时要做好水泥环境湿度的控制,避免湿度过高产生受潮或湿度过低导致水泥结块。
在氯化钠的添加用量方面,实际的使用量应保持在0.5%以下。
在此过程中水泥与水灰的比例用量应保持在1:1。
以便于后期的凝结。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如对水泥的凝结速度要求较高,则需在水泥内加入适量的氧化钙及水玻璃,从而提高其实际的可灌性。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 宋明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宋明摘要:在岩溶路基注浆施工过程中,其受到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的影响较大。
为了提升高速铁路工程的建设效益,必须进行科学性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方案的选择,确保施工方法的有效性、时效性,顺应现阶段高速铁路工程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岩溶路基;注浆加固策略;施工方法;存在问题一、岩溶注浆工艺概念在岩溶注浆过程中,其进行了一系列惰性材料的应用,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将这些浆液注入到工程缝隙、溶洞中,进行溶洞及岩溶裂隙的填充,然后利用封闭岩、土界面等组成隔水帷幕,隔断岩溶水与上层滞水的联系。
在路基注浆加固中,如果土体中存在软弱夹层,就首先需要进行软弱夹层的加固,在注浆内添加钢筋,进行复合加固施工体系的应用。
注浆填充液凝固后,原有岩层及土体状态发生改变,其刚性及强度更佳,岩土的变形状况得到控制,地基整体沉降达到标准化水平,提升了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水平。
二、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要求在浅层及开口型岩溶注浆施工中,若溶洞顶板及覆盖土厚度小于3米,则需要利用揭盖回填浆砌片展开处理,做好C15号混凝土的应用及处理工作。
在裸露型岩溶施工中,为了有效方便地基出现塌陷及变形问题,需要进行换填方案及注浆处理方案的结合应用,如果基底存在溶洞,需要注浆加固至洞底,如果不存在溶洞,需要注浆加固至路肩高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溶洞顶板厚度大于15米,则不需要展开注浆加固,如果溶洞跨度较大,就需要进行安全顶板法厚度法的应用,实现完整顶板厚跨比的控制。
如果顶板厚度达不到工程要求,需要注浆至溶洞底板。
在覆盖型岩溶施工中,如果覆盖层厚度小于30米,则需要进行钻孔压密注浆封闭方法的使用,进行隔水帷幕的应用。
在项目加固深度范围内,如果存在溶洞,则需要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处。
在该类型岩溶项目中,上部钻孔需要进行填充注浆封孔的应用,当出现较为严重的溶蚀现象时,则需要进行桩板结构的应用。
在宽度整治过程中,正线路堑地段、正线路堤地段需要遵循相应的整治原则,严格落实动态性整治方案,进行探灌结合原则的应用,积极做好工程的勘察工作,根据实际施工地质状况,进行注浆范围、施工参数、施工工艺等的调整,做好注浆整治分序工作,在注浆孔工作中,需要进行分序注浆方法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宋明
发表时间:2018-05-22T15:33:35.7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作者:宋明
[导读] 摘要:在岩溶路基注浆施工过程中,其受到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的影响较大。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在岩溶路基注浆施工过程中,其受到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的影响较大。
为了提升高速铁路工程的建设效益,必须进行科学性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方案的选择,确保施工方法的有效性、时效性,顺应现阶段高速铁路工程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岩溶路基;注浆加固策略;施工方法;存在问题
一、岩溶注浆工艺概念
在岩溶注浆过程中,其进行了一系列惰性材料的应用,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将这些浆液注入到工程缝隙、溶洞中,进行溶洞及岩溶裂隙的填充,然后利用封闭岩、土界面等组成隔水帷幕,隔断岩溶水与上层滞水的联系。
在路基注浆加固中,如果土体中存在软弱夹层,就首先需要进行软弱夹层的加固,在注浆内添加钢筋,进行复合加固施工体系的应用。
注浆填充液凝固后,原有岩层及土体状态发生改变,其刚性及强度更佳,岩土的变形状况得到控制,地基整体沉降达到标准化水平,提升了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水平。
二、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要求
在浅层及开口型岩溶注浆施工中,若溶洞顶板及覆盖土厚度小于3米,则需要利用揭盖回填浆砌片展开处理,做好C15号混凝土的应用及处理工作。
在裸露型岩溶施工中,为了有效方便地基出现塌陷及变形问题,需要进行换填方案及注浆处理方案的结合应用,如果基底存在溶洞,需要注浆加固至洞底,如果不存在溶洞,需要注浆加固至路肩高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溶洞顶板厚度大于15米,则不需要展开注浆加固,如果溶洞跨度较大,就需要进行安全顶板法厚度法的应用,实现完整顶板厚跨比的控制。
如果顶板厚度达不到工程要求,需要注浆至溶洞底板。
在覆盖型岩溶施工中,如果覆盖层厚度小于30米,则需要进行钻孔压密注浆封闭方法的使用,进行隔水帷幕的应用。
在项目加固深度范围内,如果存在溶洞,则需要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处。
在该类型岩溶项目中,上部钻孔需要进行填充注浆封孔的应用,当出现较为严重的溶蚀现象时,则需要进行桩板结构的应用。
在宽度整治过程中,正线路堑地段、正线路堤地段需要遵循相应的整治原则,严格落实动态性整治方案,进行探灌结合原则的应用,积极做好工程的勘察工作,根据实际施工地质状况,进行注浆范围、施工参数、施工工艺等的调整,做好注浆整治分序工作,在注浆孔工作中,需要进行分序注浆方法的应用。
(二)施工准备
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场地清理工作,进行排水、防水设施的建设,实现岩溶施工顺序的合理性组织。
做好施工用水及地下水的利用工作。
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取样化验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场地地下设施的调查及分析工作,进行安全作业距离的预留,实现工程安全作业方案的优化。
在钻孔前需要根据施工平面图进行钻孔位置的确定,进行孔位偏差的控制,做好孔位的及时调整工作。
(三)注浆材料与浆液应用
为了提升岩溶路基施工水平,必须提高注浆材料的应用品质,注浆水泥一般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在注浆水泥工作中,需要做好妥善性保存工作,避免水泥受潮。
在水泥注浆中,其需要进行纯水泥浆液的应用。
当处于特殊地质环境下,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浆液配比试验的开展,进行现场注浆试验论证。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根据注浆要求,在水泥浆液中添加相关的掺合料、骨料、外加剂,为了提升施工质量,必须做好室内浆材试验及现场注浆试验工作,积极做好水泥浆液、试验性施工的配比试验工作。
(四)施工方法
注浆孔分为一序先导孔及二序注浆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勘探孔钻探工作,按照相关勘探钻孔要求展开施钻。
在施工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土岩分界面、覆盖层松散层、溶洞、充填物等信息,进行工程地质钻机成孔方案的优化。
在钻孔环节中,针对岩溶发育破碎带及易塌孔土层,需要做好及时的跟管跟进工作,进行土层终孔直径的控制,其直径一般大于130毫米,进行基岩段终孔直径的控制,其直径一般大于91毫米。
在注浆钻孔工作中,需要进行冲击式、冲击回旋钻进模式的应用,避免受到岩芯、钻碴等的负面影响。
在基岩钻进中,钻到溶洞填充物时,需要进行干钻模式的应用,进行空洞深度、大小及填充物状况的及时性量测,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
在注浆之前,需要做好钻孔的冲洗工作,这需要进行冲洗时间的控制,冲洗时间一般大于10分钟。
这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及时的自检工作,监理工程师需要履行好自身的责任,做好施工验孔工作,验孔完毕后,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在封孔过程中,覆盖层厚度需要大于4米,在注浆钻孔过程中,如果溶洞范围较大,则需要进行浓水泥浆的使用,做好一次性封孔工作,封孔段入岩长度需要大于50厘米。
在注浆钻孔过程中,当遇到较大开度溶蚀裂隙环境时,需要在孔口管设置止浆塞,做好动态性阻塞封孔工作。
在钻探过程中,如果溶洞的溶蚀作用强烈,需要进行动态阻塞法封孔模式的应用,当覆盖层为黏性土时,封孔深度需要大于4米。
当覆盖层为砂土时,需要封至土石界面,需要将4米以下的孔口管设置为花管。
在动态阻塞法封孔中,孔口管需要进行PVC管、钢管等的应用,封孔段需要利用水泥浆展开浇筑。
在施工实践中,需要进行终孔与验收时间间隔的控制,避免出现垮孔问题。
终孔验收完毕后,需要及时展开封孔作业,进行水泥浆的封孔,水泥浆终凝后,需要展开注浆施工。
(五)注水及注浆试验
为了提升岩溶路基注浆水平,必须做好正式注浆前的注浆试验工作,及时开展现场注水试验、注浆施工,机械能注浆参数及施工工艺的选择,做好各个工点试验孔的选择工作。
试验完毕后,需要将试验结果及时上报给监理机构、业主,满足后续注浆施工工作的要求。
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施工顺序,从线路两侧往中间注浆。
在注浆过程中,需要以纯水泥浆为单液注浆材料,水泥需要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做好水灰比的控制工作。
在注浆过程中,需要使用稀浆灌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灌入量较大,需要进行高浓度浆液灌注方法的使用。
在注浆之前,必须做好科学性的准备工作,进行设计图状况、注浆孔岩溶发育状况的分析,进行浆液配比用料的控制。
需要做好搅拌机、电磁流量计、注浆泵等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工作,进行管路的积极检查,做好管路的试压工作。
这也需要进行搅拌
浆液时间的控制,进行高速搅拌机的使用,所制成浆液停留时间需大于4小时,在浆液搅拌中,如果使用普通搅拌机,其搅拌时间需大于5分钟,如果使用高速搅拌机,其搅拌时间需大于30秒。
在注浆过程中,需要遵循先稀后浓的原则,进行浓浆液的逐步添加,进行水灰比、注浆压力的控制。
在注浆过程中,必须进行压力表、电磁流量器的应用,做好注浆情况的记录工作,进行浆液水灰比的动态性调整。
(六)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环境管理环节
为了提升项目质量,必须进行水泥、砂、碎石等材料的优化选择,深入贯彻施工质量管理理念、施工安全管理理念,做好施工队伍选配工作,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各项施工工序质量的检查,做好施工结果的及时评价工作,实现对质量偏差状况的及时性纠正,积极开展施工安全技能培训工作,提升施工模块的安全性,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实现项目施工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
四、结语
为了提升路基的整体施工质量,必须优化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方法,实现注浆材料质量及配合比的控制,实现注浆参数的优化选择,进行各项注浆施工程序的协调性运作,这需要实现质量管理方案、施工管理方案、施工环境保护方案等的结合性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沫. 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技术[J]. 科技与企业, 2016(2)
[2]杨青阳. 浅析路基岩溶地段注浆处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4).
[3]余贵廷.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技术探讨[J]. 江西建材,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