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用量计算
加氯间计算--云南

加氯间计算书一、设计参数:22000 m/d=0.255 m/s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二、加氯量计算:1、最大加氯量前加氯 1.5mg/l(手册3,一般在0.1~2mg/l范围,除铁,锰,藻预处理投加范围0.5~3.0mg/l,当兼做除臭时0.5~1.5mg/l)后加氯 0.5mg/l(手册3,当仅作为出厂饮用水消毒0.1~0.5mg/l,管网末端需保证0.02mg/l剩余二氧化氯。
)每日最大前加氯量C1=1.5×10kg / m×2.2×10 m/d=33 kg/d每日最大后加氯量C2=0.5×10kg / m×2.2×10 m/d=11 kg/d每天最大总加氯量C=C1+C2=33+11=44kg/d=1.84kg/h -3343-334333由于二氧化氯的杀菌能力是氯气的2.5倍以上,所以每天投加二氧化氯的量=1.84g/h的一半即可,取0.92kg/h。
2、二氧化氯发生器设置3台,2用1备(近期1用1备)单台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容量m:m=C/2=1.15kg CLO2/h选用3台0~1.0 kg CLO2/h二氧化氯发生器(近期1用1备,远期2用1备)3、设备选型拟采用化学法法制备二氧化氯,即采用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体。
1NaCIO3?2HCI?CIO2??CI2?NaCI?H2O2主反应副反应 NaCIO3?6HCI?3CI2??NaCI?3H2O4、投加点:前点为:折板絮凝反应池进水;后点清水池进水。
5、耗药量及药液贮槽,根据设备要求,NaCIO3为30%,HCI为30%。
市售的氯酸钠为袋装50Kg的纯固体粉末,盐酸为稀盐酸浓度为31%。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原理:氯酸钠+盐酸法(全盐酸法或开斯汀法)。
反应方程式: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副反应为:2NaClO3+6HCl= 3Cl2+2NaCl+3 H2O通过理论计算可知:NaClO3+2HCl= ClO2+1/2 Cl2+NaCl + H2O106。
5/1。
56 +74/1.1= 67。
5/1+ 35。
5/.53+ 58.5/.87+ 18/.27 产生1吨二氧化氯需用1。
56吨氯酸钠、1.1吨氯化氢同时产生0。
53吨氯气、0。
87吨NaCl和0.27吨水.换算成氯酸钠溶液(1吨氯酸钠固体配2吨水),比重为1260kg/m3(20℃)体积为3.67m3。
氯化氢换算成盐酸(31%),比重为1160 kg/m3 (20℃)体积为3。
45m3.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反应温度:因为现场发生二氧化氯为化学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对反应釜内温度要求较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反应釜内反应温度在50℃时原料转化率为50%。
在71℃时,原料转换率86%.当80℃时反应速度过快以副反应为主,氯气量大于二氧化氯量。
在现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为88℃—85℃为水浴温度不能真实代表反应釜内温度,特别在秋、春季当未点炉时,夜间氯库温度在—4—-5℃,点炉后氯库白天温度9℃,夜晚5℃。
而反应釜与水浴加热间隔着厚厚的PVC塑料板和聚四氟涂层(传热性不好),这一时期的加热如不及时,出液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反应效率特别低)。
建议对原料和进气加热,以弥补发生器加热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副产物的产生量。
2、进气量的控制:进气的作用主要四个方面:(一)使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原料转换效率.(二)进气可降低二氧化氯的浓度,防止二氧化氯在发生器上部聚集发生爆炸。
(三)进气量的大小决定反应釜的液位,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反应时间不应低于30min,但反应30min后,原料转换没有明显提高。
常用消毒剂不同浓度配制方法

常用消毒剂不同浓度配制方法
消毒剂配制溶液
目标浓度=有效消毒剂质量÷溶剂×100%,溶剂一般为水。
其中,有效消毒剂质量=消毒剂质量*有效消毒剂含量
示例1:有效氯含量500mg/片的含氯消毒片,使用500mL水瓶进行配制。
取适量消毒片投入水中,切勿颠倒顺序,见下表:
示例2:二氧化氯有效含量100mg/片的二氧化氯消毒片,使用500mL水瓶进行配制。
取适量消毒片投入水中,切勿颠倒顺序,见下表:
示例3:常见市售84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为5%(有效氯含量约为50000 mg/L),使用适量容器进行配制。
取适量消毒液投入水中,切勿颠倒顺序,见下表:。
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的计算公式

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的计算公式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消毒剂,其投加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需要消毒的水体的特性和要达到的消毒效果来确定。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公式。
1.公式一:消毒效果系数法消毒效果系数法是一种根据水体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和目标消毒率来计算二氧化氯投加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投加量(g)=消毒效果系数×水体体积(m3)其中,消毒效果系数可以根据目标消毒率和水体微生物污染程度来确定。
具体数值可参考相关水处理标准和规范。
2.公式二:无机物投加量法对于含有有机物的水体,如污水、工业废水等,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会受到有机物的影响。
因此,有机物投加量法是一种根据水体中有机物浓度来计算二氧化氯投加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投加量 (g) = 有机物负荷(mg/L) × 有机物消耗系数× 水体流量(L/min) × 处理时间 (min)其中,有机物消耗系数是根据实际水质和处理经验来确定的,可参考相关文献和实验研究。
3.公式三:消毒剂余量法消毒剂余量法是一种根据水体中消毒剂残余浓度来计算二氧化氯投加量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保持一定消毒剂残余浓度的水体,如饮用水、游泳池等。
计算公式为:投加量 (g) = (目标消毒剂残余浓度 - 当前消毒剂残余浓度) × 水体流量(L/min) × 处理时间 (min)其中,目标消毒剂残余浓度和当前消毒剂残余浓度可以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为参考,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消毒对象和要求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二氧化氯的投加量还需要考虑到药剂的浓度、投加方式、混合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以保证消毒效果和水质安全。
二氧化氯计算

盐酸(30%的密度为1150kg/m3)
0.001812
kg/h kg/h
m3/h m3/h
1.67 0.5
左右 钠和附带的氯气 .2g的盐酸(31%)
元/吨水 元/g 24小时 元/h 元/h
二、电解法:
采用隔膜法最新工艺,在发生器内加入含氯的钠盐溶液,通过电解产生 CLO2、CL2、O3、H2O2的高效复合消毒气
根据理论计算,产生1g的二氧化氯有效氯需消耗0.55g的氯酸钠(干粉)和1.2g的盐酸(31%)
2 HCl + NaClO3
2 ↑ + 0.5 Cl2 ↑ + NaCL + H2O
73 + 106.5 = 67.5 + 35.5 + 58.5 + 18
实际上氯酸钠的转化率为70%,盐酸为80%
氯酸钠价格5100元/T(2010年),盐酸价格800元/T(2010年)
原料采用工业盐:GB/T5462-2003精制工业盐≥99.1% 生产1克有效氯消耗盐1.6g,耗电5.00w 2 NaCl + 3 H2O = CLO2 ↑ + 2 NaOH + 2 H2 ↑
原氯料化转钠化价率格达约981%0以00上元/吨,电0.5元/kw.h
水量 二氧化氯投加率 二氧化氯投加量 选用的二氧化氯发 生器产气量
一、化学法:
二氧化氯有效氯投加量按水量的5~20ppm,保持水中的余氯在30~50mg/L左右
二氧化氯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为30min
二氧化氯的制备采用化学反应法: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氯化钠和附带的氯气
市售的氯酸钠为袋装的50kg的纯固体粉末,盐酸为稀盐酸,浓度为31%
二氧化氯配比浓度公式

二氧化氯配比浓度公式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剂,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水处理、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等。
要想让二氧化氯发挥出最佳的消毒效果,那就得掌握好它的配比浓度公式。
咱先来说说二氧化氯的配比浓度到底是咋回事儿。
简单来讲,就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消毒要求,把二氧化氯原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具有特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溶液。
这就好比做菜,盐放多了太咸,放少了没味儿,二氧化氯的浓度也是这个道理,合适了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之前我在一家食品加工厂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过二氧化氯配比浓度的问题。
那时候厂里要对生产车间进行消毒,负责这个事儿的小李,按照自己估摸的比例去配二氧化氯溶液,结果浓度太低,消毒效果不好,被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
后来我们专门请了专家来指导,这才弄明白正确的配比浓度。
那二氧化氯的配比浓度公式是啥呢?一般来说,常用的公式是:C1×V1 = C2×V2 。
这里的 C1 是二氧化氯原料的浓度,V1 是原料的体积,C2 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溶液浓度,V2 是最终溶液的总体积。
比如说,我们有一瓶浓度为 8%的二氧化氯溶液(C1 = 8% ),体积是 100 毫升(V1 = 100 毫升),现在我们想要配制 500 毫升浓度为 2%的二氧化氯溶液(C2 = 2% ,V2 = 500 毫升)。
通过公式计算,就可以得出需要加入的水的体积。
先计算一下:8%×100 = 2%×V2 ,得出 V2 = 400 毫升。
这就意味着我们原本 100 毫升的 8%二氧化氯溶液,要加水到 400 毫升,才能得到500 毫升 2%的二氧化氯溶液。
所以需要加的水的体积就是 400 - 100 = 300 毫升。
在实际操作中,可不能马虎。
得用精准的量具来量取二氧化氯溶液和水,要是量得不准,那浓度就不对啦。
而且搅拌也要均匀,让溶液充分混合。
再比如说在水处理中,如果是给游泳池消毒,那二氧化氯的浓度要求就和给饮用水消毒不一样。
二氧化氯计算方法

药剂使用量计算
如果根据二氧化氯发生器厂家给出的实验室规范计算:
1.3克盐酸和0.65克氯酸钠可以产生1克有效二氧化氯。
设计公司给出处理每升污水需用20-45mg的二氧化氯,若以每天处理2000吨水计算,每年处理水量为730000吨。
则每年理论最低使用盐酸量公式为
20×10-3×730000×1.3=18.98t
每年理论最低使用氯酸钠公式为
20×10-3×730000×0.6=9.49t
则每年理论最高使用盐酸量公式为
45×10-3×730000×1.3=42.71t
每年理论最高使用氯酸钠公式为
45×10-3×730000×0.6=21.35t
实际使用中会因各种原因而不能达到实验室效果,所以需乘以一个损耗系数,此系数需根据具体规定而定。
医大一院污水站
2012-5-12。
二氧化氯计算 (2)

一、化学法:二氧化氯有效氯投加量按水量的5~20ppm,保持水中的余氯在30~50mg/L左右二氧化氯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为30min二氧化氯的制备采用化学反应法: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氯化钠和附带的氯气市售的氯酸钠为袋装的50kg的纯固体粉末,盐酸为稀盐酸,浓度为31%一般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药液配制浓度:氯酸钠为30%,盐酸为31%根据理论计算,产生1g的二氧化氯有效氯需消耗0.55g的氯酸钠(干粉)和1.2g的盐酸(31%) 2 HCl + NaClO32↑ + 0.5 Cl 2 ↑ + NaCL + H2O73 + 106.5 = 67.5 + 35.5 + 58.5 + 18实际上氯酸钠的转化率为70%,盐酸为80%氯酸钠价格5100元/T(2010年),盐酸价格800元/T(2010年)1公斤氯酸钠加2公斤水水量Q1000m3/d0.05二氧化氯投加率10mg/L二氧化氯投加量416.6667g/h0.005选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产气量416.6667g/h氯酸钠消耗量(干粉)0.33kg/h 1.67盐酸消耗量(31%)0.63kg/h0.5配制成30%的溶液,药液体积用量(m3/h)氯酸钠(密度为2500kg/m3),30%的密度为1220kg/m30.000894m3/h盐酸(30%的密度为1150kg/m3)0.001812m3/h元/吨水水量1200m3/d 0.02二氧化氯投加率5mg/L 元/g 二氧化氯投加量250g/h 0.00424小时选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产气量250g/h 元/h NaCL 的消耗量0.4kg/h 0.4元/h电消耗量1.25kw.h0.625生产1克有效氯消耗盐1.6g,耗电5.00w原料转化率达98%以上氯化钠价格约1000元/吨,电0.5元/kw.h的氯气二、电解法:2 NaCl +3 H2O = CLO2 ↑ + 2 NaOH + 2 H2 ↑原料采用工业盐:GB/T5462-2003精制工业盐≥99.1%.2g 的盐酸(31%)采用隔膜法最新工艺,在发生器内加入含氯的钠盐溶液,通过电解CLO2、CL2、O3、H2O2的高效复合消毒气过电解产生毒气元/吨水元/g 24小时元/h 元/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