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和预防[护理]

合集下载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关键词:糖尿病、现状、调查糖尿病是一种由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中国,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疾病之一。

本文将从中国糖尿病现状调查入手,深入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中国糖尿病现状分析1、患病人数和趋势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且每年新增病例数以百万计。

这种增长趋势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2、医疗资源分配和医疗水平在医疗资源方面,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医疗水平存在差异。

而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长途跋涉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部分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对糖尿病的认知和治疗水平还有待提高。

3、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目前,糖尿病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和饮食控制等方法。

然而,部分患者对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存在误区,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

例如,有些患者过于依赖药物治疗,而忽略了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

4、教育程度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程度和生活习惯对病情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健康意识的患者往往难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过度饮酒、吸烟等也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糖尿病带来的问题探讨1、糖尿病对患者健康带来的危害糖尿病会对患者健康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病变等。

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2、医疗机构和政府对糖尿病的管理和救助面对严峻的糖尿病形势,医疗机构和政府应采取积极的管理和救助措施。

例如,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糖尿病诊治能力培训、开展糖尿病宣传和教育活动、提供医疗救助等。

然而,目前这些管理和救助措施的实施效果仍需进一步改善。

3、社会影响和家庭负担等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糖尿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对其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精要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精要

病因和诊断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近年来,研 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和慢性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诊断2型糖尿病通常基于血糖水平、症状和体征,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 别、种族、肥胖程度和家族史等因素。除了血糖检测外,还应其他代谢指标如血 脂、血压和尿酸等。
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专家们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方法:
1、健康教育: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通过宣传单、宣传册、网络等多种渠道传播糖尿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2、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适量运 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为大众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建立 健康的生活方式。
3、胰岛素治疗:当口服药物无法控制血糖时,应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起 始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并定期调整。
四、随访与监测
1、定期随访:EOT2D患者应定期接受随访,以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进 展及药物不良反应。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自我监测: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更好地了解自身血糖波动情 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并发症监测:EOT2D患者应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 病变、肾脏病变等。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提前进行相关检查。
五、预防与教育
1、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预防EOT2D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2、教育: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支持非常重要。教育内容包括饮食 控制、运动锻炼、药物使用、并发症预防等。同时,应患者的心理健康,减轻焦 虑和抑郁症状。
在预防方面,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例 如,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等均有助于改善代谢,预防2型糖 尿病的发生。此外,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家族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或患有代谢综 合征等疾病的人群,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如定期检测血糖、加强健康教育等。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类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给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负担。

研究,对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全球性健康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4.15亿糖尿病患者,其中95%为2型糖尿病。

在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

因此,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引起公众对疾病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关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的研究日益增多,涉及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患病率、死亡率等多个方面。

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高血压等因素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研究者还发现,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疾病等并发症密切相关,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老年人、肥胖人群、高盐高糖饮食者等高危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国际上提倡早期干预、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及相关指标,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为了探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研究者通常采用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等方法,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系统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糖尿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同时,研究者还利用计算机模型、统计学方法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趋势。

四、研究成果通过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趋势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研究者发现,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最为显著。

糖尿病流行现状

糖尿病流行现状
糖尿病类型
糖尿病的定义和类型
VS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巨大挑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63亿,其中中国患者人数最多,达1.298亿。
中国现状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严峻,患者人数众多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9%,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1.3%和10.2%。同时,中国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比例逐年上升,预示未来糖尿病患病率还将进一步上升。
全球范围
糖尿病流行现状的概述
重要性
糖尿病对全球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性。由于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全球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挑战
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已有许多治疗手段,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仍然在不断上升。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存在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等问题。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未来糖尿病研究的展望和挑战
加强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个体差异和不同亚型的特点,实现精准治疗。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糖尿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2023
糖尿病流行现状
引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糖尿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社会影响和经济负担结论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引言
01

中国糖尿病防治研究的现状和挑战

中国糖尿病防治研究的现状和挑战

基本内容
理,许多患者未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居高不 下。
基本内容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首先,应加强糖尿病的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其次,应提高诊疗 水平,包括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推广先进的糖尿病诊疗技术,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地区合 作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地区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脑卒中防治水平。 同时,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与辐射,使各地区患 者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3、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通过提高医疗保险 覆盖面、增加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援助以及实施大病统筹等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 的治疗水平和康复效果。此外,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发展多元化的医疗保障 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
基本内容
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如何将这些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政策, 进而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需进一步探讨。最后,医疗团队建设也是关 键。要培养一支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又热心于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医疗团队,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和关爱。
基本内容
针对以上挑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医疗团队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的 认知和治疗水平,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热情的医疗团队。同时,要加 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高昂的医疗费用
3、高昂的医疗费用
脑卒中防治工作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经费支持。高昂的医疗费用给患者家 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部分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脑卒中的治疗 费用,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1.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一大公共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并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2. 流行现状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已有数亿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不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3. 流行原因糖尿病的流行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不良生活方式:饮食高糖高脂、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惯是导致糖尿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 遗传因素:个体遗传倾向和家族病史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 环境因素: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增加,进而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

4. 防治对策为了应对糖尿病的流行,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 健康教育:开展大规模的公众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风险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 预防筛查:通过定期的糖尿病筛查,早期发现糖尿病,便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 健康饮食:加强宣传健康饮食惯,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 运动促进:鼓励人们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并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5. 总结糖尿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十分严峻,给健康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我们必须通过健康教育和防治对策来应对糖尿病的挑战,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以上便是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的相关内容。

另外,鉴于疾病发展和政策法规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请以此文档为参考,并仔细查证相关内容,以确定其准确性。

糖尿病的2023年总结1000-2000字

糖尿病的2023年总结1000-2000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2023年,我们在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和成果。

一、预防方面1. 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在2023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研究和宣传,强调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其他慢性疾病。

2. 糖尿病筛查: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至关重要。

在2023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探索了更有效的方法来筛查糖尿病。

这些方法包括基于血液测试、基于尿液测试、基于身体测量等。

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治疗方面1. 新型降糖药物:在2023年,我们看到了新型降糖药物的研发和上市。

这些药物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具有新的作用机制和更少的不良反应,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2. 细胞疗法: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改造和培养细胞来治疗疾病。

在2023年,我们看到了细胞疗法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通过培养和移植能够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可以治疗糖尿病并减少对传统药物的依赖。

三、管理方面1. 数字化管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糖尿病的管理也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2023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和平台,如移动应用、智能血糖监测设备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和家庭医生的合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面的管理和服务。

在2023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社区管理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这些项目通过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家庭医生服务等措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中国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糖尿病的流行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以及对策。

一、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迅猛据统计,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1.6%,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至16.2%。

这意味着中国将有超过2亿人患有糖尿病,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导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群体中患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

其次,中国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粗粮蔬菜摄入减少,而高糖高脂的食物摄入增加,这导致了肥胖的普遍发生。

此外,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如缺乏锻炼、长时间坐着等,也为糖尿病的发病提供了土壤。

二、糖尿病带来的挑战中国糖尿病的高发水平不仅给患者个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高糖尿病患病率意味着医疗资源的巨大消耗。

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医疗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

其次,糖尿病是伴随许多合并症的,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失明等,这些疾病不仅给个体造成了巨大痛苦,也加重了社会医疗负担。

最后,糖尿病给个体的家庭和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饮食控制,这给患者的家庭财务和生活带来了重大负担。

三、糖尿病防控的现状与对策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糖尿病问题,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糖尿病防控的宣传力度,提倡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其次,加强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推动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

此外,不少志愿者组织和社会机构也参与到糖尿病防控工作中,广泛开展义诊、健康教育等活动,为患者提供诊疗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化OGTT试验:方便易行

30
60
分 抽空腹静脉血后立即在3-5分钟内饮完75克糖水,从饮第一口糖水 钟
开始计时,120分钟后再次抽静脉血查血糖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abetes Mellitus: Report of a WHO Study Group. Geneva, World Health Org. 1985 (Tech.Rep. Ser. no. 727)
肥胖者在各干预组中的糖尿病发病率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对照组 饮食控制组 运动治疗组 饮食加运动治疗组 总体 消瘦者 肥胖者
IGT干预研究—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干预IGT 3年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321例IGT ,男性179例, 女性142例, 年龄 25 岁 Onset of1985年WHO标准诊断IGT, 随机分组 按 CVD
0.4 %
肾 透 析 末梢神经 病变
陈兴宝等 中国卫生经济 2003(22)21-23
CODIC-2:中国2型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
1 6 1 4 1 2 1 0 8 6 4 2 0
14. 8% 12. 0%
患者 (%)
6.5 % 2 . 3 % 急
性 心 梗
2 . 4 % 充
冠 经皮冠 血 脉 脉 性 成形术 搭 心 桥 陈兴宝等中国卫生经济2003(11)238-41. 衰 术 心绞 痛
及时有关。然而,由于漏诊或延误诊断,并发症可能 在最初诊断时就已存在。”
糖尿病前期的早期诊断和处理能够降低糖尿病
发病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WPDD 2002. /downloads/Diabetes_Book.pdf.
IGT筛查方法——OGTT检测
WHO建议简易OGTT 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手段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 及预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内分泌科 王 舟
主要内容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高血糖的相关概念 中国糖尿病的预防
1994年中国 糖尿病及糖耐量减退调查
初筛:22.3万 OGTT:15568 25-64岁: IGT DM 患病率 2.7 2.3% >25岁: 3.2 2.8%
177.9
77.8
上海 北京 广州 杭州 南京 成都 沈阳 西安
陈兴宝等 中国卫生经济 2003(22)21-23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 直接医疗成本占主导地位
100
187.5 亿元
50
81.1%
0
18.9%
直接医疗成本
有并发症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 无并发症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
陈兴宝 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238-41.
complications in urban China) 2002-2003
CODIC-2:中国2型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
2 5 2 0 1 患 5
20. 2%
21. 2%
者 ( 1 % 0 ) 5
0
7.0 % 3 . 0 % 足部
溃疡
0 . 截肢 3 %
1.5 %
失明 光凝治 疗 肾功 能不 全
IGT
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分泌 血糖水平
微血管并 发症 大血管合 并症
Janka HU. Fortschr Med 1992;110:637-41.
What is the purpose of labelling people with PREDIABETES?
Identifying those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 DIABETES -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
二甲双 胍 糖耐量正常、异常、糖尿病采用1985 WHO诊断标准( 75g OGGT) 250mg 8 tid 8
Yang Wenying et al. 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01; 17: 131-136
8 8
12.4
4.1
7
药物+生活方式干预
IGT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
14 12
糖尿病年发病率(%)
11.6
10 8.2 8 6 4 2 0
对照组 饮食+运动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87. 8%
4.1 2
76.8%
杨文英等.中国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1,17:131
糖尿病预防相关前瞻性研究
研究
Malmo 大庆研究 DPS DPP 日本研究
干预方式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Jia WP et al.Dibetologia 2007;28-92
中国IGT人群进展至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中国IGT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速度较美国IGT人群快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发病率/100病人年 17.2 13.3 11.1
中国 BMI 22.4kg/m2
中国 BMI 27.5kg/m2
12 120 0
180
糖尿病自然病程:预防是可能的
糖尿病前期
残疾 死亡
正常
IGT
糖尿 病
并发症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IGT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干预的最佳阶段 • 无症状 • 并发症少 • 具有逆转的可能
IGT干预研究—大庆IGT干预
577 例中国 IGT者 –按临床中心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 饮食控制 运动锻炼 饮食控制+运动锻炼 –随访时间: 6 年
中国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
中国
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 : 2003 3320万 2025 5430万 糖尿病: 2003 2380万 2025 4610万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iabetes Atlas, 2nd Edition, 2003
中国已成糖尿病第一大国
并发症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无并发症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
有并发症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
2.7倍
上海 北京 广州 杭州 南京 成都 沈阳 西安
陈兴宝 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238-41.
目录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高血糖的相关概念
糖尿病的预防与展望
高血糖的相关概念
0.8 0.795 0.787 0.79 0.78 0.77 0.76 0.75 0.758
*
N IGT
Intima T

DM

*
NGT IGT
IMT(mm)
0.74 0.73
1.80
G
DM
4 3.5 3 2.5 2 1.5 1 0.5 0 3.37 2.97
3.67
N: 97(NGT), 51(IGT), 73(DM)
Tang Ling, China Diabetic Journal 2003.
0.2 %
0.5 %
卒 中 短暂脑 缺血性 发作
不同城市2型糖尿病的治疗成本 占人年均收入的比例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70.1 154.6 134.0 93.4 98.2 88.1
对照组
饮食控制
+运动锻炼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阿卡波 糖 50mg 饮食控制 t.i.d 运动锻炼 饮食控 制 杨文英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1,Jun17(3)131-4 运动锻
常规教育
个体化方案
二甲双 胍 250mg t.i.d饮 食控制 运动锻 炼
不同药物治疗3年疗效比较
病 例 数 对照组 饮食 + 运动 阿卡波 糖 50mg tid 8 5 28.1 6 0 71.1 44,4 47.4 22.9 43.2 24.6 6.0 8.2 2 3 5 糖耐量 正常 % 27.7 糖耐量 异常 % 37.4 糖尿病 % 34.9 年糖尿病 发生率 11.6 剔除
Pan XR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20:537-44.
生活方式干预降低糖尿病发病危险
对照 饮食控制 运动锻炼 饮食+运动
6年糖尿病累积 67.7 发病危险(%) 危险下降 (%) –
43.8 31
41.1 46
46.0 42
Pan XR,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20:537–44.
2009年公布的20岁以上成人 糖尿病 9.7% 男 10.6% 女 8.8% 糖尿病前期 15.5% 男 16.1% 女 14.9% 推测:糖尿病9240万 糖尿病前期 1.482亿 患病率与年龄、BMI呈正相关
杨文英等 N En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J Med.2010,362:1090
CODIC研究
中国大城市治疗2型糖尿病 及其并发症的成本研究 (Cost of Treating Type2 Diabetes &
3.74
1.83
省级城市
中小城市
农村
N=24347
摘自2006年5月中国慢性病报告
不同地区2型糖尿病的流行状况
7 6 患病 率 (% ) 5 4 3 2 1
4.6
39%
6.4
1996 2002
1 8 3.3 %
3.9
1.7
2
0
省级城市 中、小城市 农村
王克安,等.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研究-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率调查. 中国流行病学杂志. 1998. 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