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习题与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7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事务(Transaction)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单元,一个事务内的所有语句被作为一个整体,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事务是数据库环境的中的逻辑单元,相当于操作系统中的进程。
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一个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 )。
这四个特性简称ACID 特性。
2、试述事务的状态及转换。
3、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并发控制能保证事务的哪些特性数据库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多个用户共享数据库资源,尤其是多用户可以同时存取相同的数据。
在这样的系统中,在同一时刻并发运行的事务数可达数百个。
若对事务的并发操作不加以控制,就会造成数据存、取的错误,破坏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并发控制可以防止数据不一致性出现。
4、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不一致性的情况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分为四种情况:丢失数修改、读“脏”数据、不可重复读和产生“幽灵”数据。
在数据库环境下,进行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有封锁(Locking)、时间戳(Timestamp)和乐观控制法。
商用的DBMS一般都采用封锁方法。
5、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哪些试述它们的含义。
封锁机制,即加锁(Locking),是一种并发控制机制,是用来调整对共享目标的并行存取的技术。
事务通过向封锁管理程序的系统组成部分发出请求而对事务加锁。
基本封锁类型有两种:共享锁(Share Locks,简记为S锁或读锁)和排它锁(Exclusive Locks,简记为X锁或写锁)。
6、如何用封锁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在运用X锁和S锁对数据对象加锁时,还需要约定一些规则,这些规则为封锁协议或加锁协议(Locking Protocol)。
对封锁方式加不同的规则,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级别的封锁协议。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考试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数据库技术的基础是什么?A. 关系模型B. 面向对象模型C. 逻辑模型D. 结构模型2. 关系数据库中,哪一种数据结构支持高并发读写?A. 表关系模型B. 面向对象模型C. 文档关系模型D. 键值对模型3. 在数据库设计中,哪一个术语描述了表之间的关系?A. 结构定义B. 数据字典C. 模式D. 结构视图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数据定义B. 数据查询C. 数据更新D. 数据控制5. 以下哪个不是关系型数据库的术语?A. 表B. 列C. 行D. 域6. 在SQL中,用于数据查询的命令是?A. SELECTB. INSERTC. UPDATED. DELETE7. 在数据库系统中,哪一个概念描述了数据的逻辑结构?A. 存储模式B. 内模式C. 外模式D. 全局模式8.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的两种数据模型是什么?A. 关系模型和层次模型B. 关系模型和网状模型C. 关系模型和层次模型D. 关系模型和网状模型9. 在数据库应用开发中,哪一个步骤不属于需求分析阶段?A. 需求收集B. 需求分析C. 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D. 需求评审10. 在数据库性能优化中,哪一个策略通常不适用于数据库分区?A. 负载均衡B. 分区键选择C. 数据分布D. 数据压缩11. 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什么?A. 计算机硬件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C. 数据库管理员(DBA)D. 数据库应用程序12.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数据结构化程度B. 查询语言C. 一致性保证D. 扩展性13. 数据库设计中,哪个阶段会进行数据模型设计?A. 需求分析阶段B. 概念设计阶段C. 逻辑设计阶段D. 物理设计阶段14. 在SQL语言中,哪种语法结构可以用来创建一个表?A. CREATE TABLEB. ALTER TABLEC. DROP TABLED. UPDATE TABLE15. 什么是事务处理?A. 数据库维护B. 数据操作C. 数据完整性保障D. 数据安全性控制16. 在数据库应用开发中,哪种技术通常用于实现数据的持久化?A. 文件系统B. 缓存技术C. 数据库系统D. 对象关系映射(ORM)17.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哪个组成部分?A. 数据模型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管理员D. 数据库客户端程序18. 在数据库设计中,哪个步骤用于确定如何在数据库中表示实体和关系?A. 需求分析B. 概念设计C. 逻辑设计D. 物理设计19. 在数据库设计中,以下哪个术语用来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的结构化表示?A. 模式B. 内模式C. 外模式D. 用户模式20.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哪个概念用来描述数据的逻辑结构?A. 表B. 列C. 主键D. 外键21. 在SQL语言中,用于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被称为?A. 插入B. 更新C. 删除D. 查询22.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数据库事务的特性?A. 原子性B. 一致性C. 隔离性D. 持久性23. 在数据库系统中,哪个组成部分负责存储和管理数据?A. 应用程序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管理员D. 数据库客户端24.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联通常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A. 主键-外键约束B. 触发器C. 索引D. 存储过程25. 数据库恢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修复损坏的数据文件B. 重新创建丢失的数据表C. 恢复数据库到某个特定时间点的状态D. 重新分配数据库空间26. 在数据库设计中,哪个步骤是关于定义数据结构和关系?A. 需求分析B. 概念设计C. 逻辑设计D. 物理设计27. 数据库系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A.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B. 数据库、DBMS、网络、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C. 数据库、DBMS、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D. 数据库、DBMS、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28.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型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的结构?A. 树状图B. 网状图C. 表格D. 图29. 在数据库设计中,用来描述实体之间关系的术语是()。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测试卷题库及答案共10套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测试卷题库及答案共10套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试卷题库及答案(第1套)1、(4分)【单选题】在SQL语言中,修改表中的数据时,应使用的命令是()A、UPDATEB、INSERTC、ALTERD、MODIFY参考答案:A解析:无2、(4分)【单选题】将SQL Server的数据库转换成ACCESS数据库,可以使用()来实现。
A、订阅/发布B、数据备份/恢复C、数据分离/附加D、DTS导入/导出参考答案:D解析:无3、(4分)【单选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默认值约束指定在输入操作中没有提供输入值时,系统将自动提供给某列的默认值。
B、当某列被设置为非空时,必须为其指定一个值,除非已经为该列定义了默认值值约束。
C、默认值约束使用default关键字。
D、以上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D解析:无4、(4分)【单选题】每个数据库有且只能有一个()。
A、次数据文件B、主数据文件C、日志文件D、其他参考答案:B解析:无5、(4分)【单选题】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A、DELETEB、DROP TABLEC、CLEAR TABLED、REMOVE参考答案:B解析:无6、(4分)【单选题】字符串常量使用()作为定界符。
A、单引号B、双引号C、方括号D、花括号参考答案:A解析:无7、(4分)【单选题】唯一键约束使用关键字()实现A、uniqueB、primary keyC、defualtD、foreign key参考答案:A解析:无8、(4分)【单选题】下列关于唯一约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为表定义多个唯一约束B、唯一约束的列允许取空值C、可以建立在一列或几列的组合上D、可以作为主键使用参考答案:D解析:无9、(4分)【单选题】为了防止一个事务在执行时被其他事务干扰,应采取的措施是()A、完整性控制B、访问控制C、安全性控制D、并发控制参考答案:D解析:无10、(4分)【单选题】当数据库损坏时,数据库管理员可通过何种方式恢复数据库()A、事务日志文件B、主数据文件C、DELETE语句D、联机帮助文件参考答案:A解析:无11、(5分)【填空题(主观)】数据完整性实质,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正确无误并且相关数据具有一致性,根据完整性机制所作用的数据库对象和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填空(1)],[填空(2)],[填空(3)],[填空(4)]四种,其中标志列可以实现[填空(1)]数据完整性。
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B 2B 3B 4A 5C 6A 7B 8C 9A 10C 11D 12C 13B 14D二、填空题1、共享、冗余、数据结构、数据独立性2、DBA3、数据库第二章一、选择题1C 2D 3D 4B 5C二、填空题1、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2、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3、关系模型4、属性、元组5、DBA(此题与第一章填空题2重复)6、选择、联接、投影7、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联接三、简答题(略)第三章一、选择题1D 2B 3C 4C 5A 6A 7D 8A 9D 10D二、填空题1、mdb2、退出/关闭3、对象、组、对象4、报表5、字段6、控件第四章一、选择题1C 2B 3A 4A 5D 6D 7C 8D 9A 10B 11B 12D 13A 14B 15D 16C 17C 18B、C(此题有两个答案)19、D 20C二、填空题1、表、数据2、字段、记录3、多字段4、文本或默认值?(注:此题不够严密。
若理解为用“数据表视图”创建表,答案应为前者;若理解为只是在“数据表视图”中输入数据,答案似应为后者。
)5、OLE对象6、公共、外码/外键/外部关键字7、参照完整性8、冻结9、*sh*10、拼音字母11、[cj]=60(注:假定“选课成绩”表中成绩字段名为cj)12、设计视图、表向导、数据表视图13、备注型14、设计视图15、记录16、自动编号17、千分位分隔符18、000000000 19、文本或默认值?(注:此题与第4题类同)20、外码/外键/外部关键字第五章一、选择题1D 2B 3D 4C 5B 6A 7D 8C 9B 10C 11D 12B 13A 14A 15C 16B 17B 18D 19A 20C二、填空题1、更新查询2、Between Date() and Date()-303、列标题4、等级考试5、删除6、分组7、参数输入值8、查询9、(注:此题的准确答案不明)10、“aaa”11、西文12、NULL 13、条件14、汇总/总计查询或计算字段15、选择16、交叉表17、参数18、操作19、交叉表20、ABS()第六章一、选择题1B 2B 3C 4B 5A 6D 7C 8A 9D 10D 11D 12A 13D 14D 15B 16D 17C 18A 19B 20B二、填空题1、查询2、表和查询3、主体4、打印的窗体5、记录数据6、节、主体节7、数据透视表8、纵栏式、数据表、表格式9、已有窗体10、数据11、格式12、绑定13、控件向导14、窗体页眉15、主体节16、页面页眉17、页面页脚18、标题19、特殊效果20、文本框第七章一、选择题1C 2B 3D 4D 5B(此题答案C和D表述不对)6A 7D 8C 9B 10D 11B 12D 13B 14D 15(注:此题出题错误)16D 17C 18B 19C 20D二、填空题1、短虚线2、表(名)或查询(名)3、4、主体(节)5、=6、=[page]&“/总”&[pages]7、直线或矩形8、排序与分组9、页面页眉10、设计视图11、组页眉12、末端/最后/结尾13、姓名14、相同15、两/二第八章一、选择题1D 2D 3C 4A 5C 6A 7A 8D 9B 10D 11C 12B 13D 14D 15B 16B 17A 18C 19C二、填空题1、页视图、设计视图2、数据访问页3、纵栏式4、主题5、原始数据6、副本7、IE浏览器8至12题答案略第九章一、选择题1C 2B 3B 4D 5C 6A 7B 8A 9A 10D 11B 12C 13A 14D 15D 16C (准确地说,应是第1个Close是关闭表“tStud”;第2个Close是关闭窗体“ftest2”)17D 18B 19C 20A二、填空题1、操作2、[宏组名].[宏名]3、OpenTable、OpenForm4、顺序5、AutoExec6、宏组7、GotoRecord 8、RunApp 9、RunSQL 10、OpenTable第十章一、选择题1B 2B 3B 4C 5D 6A 7C 8C 9C 10A 11B 12B 13C 14B 15C 16C 17D(此题有印刷错误)18C(答案应修正为t=f(10))19A 20D二、填空题1、Docmd.OpenForm “Employees”2、Int(100*Rnd)3、84、215、X>=06、x>Max、x<Min7、558、Me.TimerIntval=0、Close、I (注:此题应有三个填空)9、及格(注:此题后的附图与题目不符)。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7章

则: 学号传→递 系主任。所以学生_系3NF。 如果分解为: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名); 教学系(系名,系主任). 显然分解后的各子模式均属于3NF。
6. BCNF的定义
关系模式R〈U,F〉1NF。若X→Y且YX时X必含有码,则R〈U, F〉BCNF。 也就是说,关系模式R〈U,F〉中,若每一个决定因素都包 含码,则R〈U,F〉BCNF。由BCNF的定义可以得到结论,一 个满足BCNF的关系模式有: 1) 所有非主属性对每一个码都是完全函数依赖。 2) 所有的主属性对每一个不包含它的码,也是完全依赖。 3) 没有任何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非码的任何一组属性。
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
2) 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 X’,都有X’ Y,则称Y对X完全函数依赖,记作:XF→Y; 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 记作: X→Y。P 例如,在教学关系模式:(学号,课程名)→F 成绩,(学号, 课程名)→P 姓名 3) 在R〈U〉中,如果X→Y,(YX),Y X,Y→Z,则称Z对 X传递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记作X → Z。传递 传递例如,在教学模式中,因为:学号→系名,系名→系主 任;所以:学号 传→递 系主任。
MySQL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慕课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数据库概述1.填空题(1)Oracle(2)U 1U 2U 4U(3)体积小、安装成本低、速度快、源码开放(4)Memcached、Redis、mongoDB(5)大、中、小型网站中2.选择题(1)A(2)B(3)A(4)A(5)D3.简答题(1)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SQL Server和Access数据库。
MySQL数据库主要应用在广泛地应用到互联网上的大、中、小型网站中;Oracle数据库主要应用在传统大企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证券机构等;SQL Server数据库主要应用在部分电商和使用Windows 服务器平台的企业;Access数据库早期应用于小型程序系统ASP + Access、系统留言板、校友录等。
(2)关系型数据库按照结构化的方法存储数据,具备纵向扩展能力,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强调ACID规则,强调数据的强一致性,可以控制事务原子性细粒度,并且一旦操作有误或者有需要,可以回滚事务。
非关系型数据库不需要固定的表结构,一般情况下也不存在对数据的连续操作。
不同点:关系型数据库使用表结构,非关系型的数据库格式灵活。
关系型数据库支持SQL语言,支持事务,非关系型数据库不提供SQL语言,无事务处理。
相对于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在大数据存取上具备无法比拟的性能优势。
(3)应该注意MySQL的版本和开发人员使用的版本。
第2章环境的安装与基本配置1.填空题(1)Ubuntu CentOS Red Hat(2)RPM包二进制包源码包(3)仅主机模式NAT模式桥接模式(4)数据库语言(5)Mysqladmin、mysqldump等命令2.选择题(1)A(2)B(3)B(4)D(5)D3.简答题(1)在企业中应该使用源码编译方式安装MySQL,使用源码安装在编译安装过程可以设定参数,按照需求,进行安装,并且安装的版本,可以自己选择,灵活性比较大。
(2)VMware虚拟平台提供3种网络模式。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Server2005课后习题答案

R-S={(a2,b2,c1),(a3,b2,c3)}
Π(A,B)={(a1,b1,c1),(a2,b2,c1)}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A 2.C 3.B 4.C 5.B
二.填空题
1.企业版,标准版,开发版,工作组版,精简版。
2.Windows其同模式
3.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
实体属性:实体的特征成为属性。区别于关系属性:二维表的每一列在关系中称为属性
关键字:关系中能够唯一区分确定不同元组的单个属性或属性组合称为该关系的一个关键字。又被称为键或码(key)
外部关键字:如果关系中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并非本关系中的关键字但却是另一个关系中的关键字,这样的属性或属性组合被称为本关系中的外部关键字或外键(FOREIGN KEY,FK)
float和real数据类型被称为近似的数据类型。在近似数字数据类型方面,float和real数据的使用遵循IEEE 754标准。近似数字数据类型并不存储为多数数字指定的精确值,它们只储存这些值的最近似值。在很多应用程序中,指定值与存储值之间的微小差异并不明显。
money数据类型存储货币数据。货币数据存储的精确度为四位小数。可以存储在money数据类型中的值的范围是-922,337,203,685,477.5808至+922,337,203,685,477.5807(需8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如果您认识某个字,您可以快速地从自动中查到这个字。但您也可能会遇到您不认识的字,不知道它的发音,这时候,您就不能按照刚才的方法找到您要查的字,而需要去根据“偏旁部首”查到您要找的字,然后根据这个字后的页码直接翻到某页来找到您要找的字。但您结合“部首目录”和“检字表”而查到的字的排序并不是真正的正文的排序方法,比如您查“张”字,我们可以看到在查部首之后的检字表中“张”的页码是672页,检字表中“张”的上面是“驰”字,但页码却是63页,“张”的下面是“弩”字,页面是390页。很显然,这些字并不是真正的分别位于“张”字的上下方,现在您看到的连续的“驰、张、弩”三字实际上就是他们在非聚集索引中的排序,是字典正文中的字在非聚集索引中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到您所需要的字,但它需要两个过程,先找到目录中的结果,然后再翻到您所需要的页码。聚集索引在每个表内又只能建立一个,而非聚类索引可以建立多个。
第7章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解答P179-181一、复习题1、关系模型由哪三部分组成?关系模型的概念是建立在实体——关系方法基础上的。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P168)2、关系的完整性分为哪三类?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完整性是指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完整性约束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信息的输入/输出造成无效操作或错误信息而提出的。
数据完整性分为四类: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P171)3、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码的属性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时候可以为空?(P171)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1)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2)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
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在参照完整性中,外码属性值可以为空,它表示该属性的值尚未确定,但前提条件是该外码属性不是其所在参照关系的主属性。
4、试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内涵的区别。
(P165)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
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方法根据数据管理的特点,其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方式之一,数据管理的内涵更加宽。
5、试分析数据库的主要模型(P166)数据库模型定义了数据的逻辑设计,它也描述了不同数据之间的联系。
在数据库设计发展中,曾使用过三种数据库模型: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1)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比较简单;对于实体间关系是固定的,且预先定义好的应用系统,采用层次模型来实现,其性能优于关系模型,不低于网状模型;层次数据模型还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习题及解答P179-181一、复习题1、关系模型由哪三部分组成?关系模型的概念是建立在实体——关系方法基础上的。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P168)2、关系的完整性分为哪三类?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完整性是指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完整性约束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信息的输入/输出造成无效操作或错误信息而提出的。
数据完整性分为四类: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P171)3、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码的属性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时候可以为空?(P171)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1)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2)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
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在参照完整性中,外码属性值可以为空,它表示该属性的值尚未确定,但前提条件是该外码属性不是其所在参照关系的主属性。
4、试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内涵的区别。
(P165)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
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方法根据数据管理的特点,其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方式之一,数据管理的内涵更加宽。
5、试分析数据库的主要模型(P166)数据库模型定义了数据的逻辑设计,它也描述了不同数据之间的联系。
在数据库设计发展中,曾使用过三种数据库模型: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1)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比较简单;对于实体间关系是固定的,且预先定义好的应用系统,采用层次模型来实现,其性能优于关系模型,不低于网状模型;层次数据模型还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但是现实世界中很多联系是非层次性的,如多对多联系、一个节点具有多个双亲等,层次模型表示这类联系的方法很笨拙。
(2)网状模型网状数据模型能够更为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较高。
层次模型可以看作是网状模型的一个特例。
但网状数据模型结构比较复杂,不容易使用和实现。
(3)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中,数据组织成称之为关系的二维表,这里没有任何层次或网络结构强加于数据上。
但表或关系相互关联。
关系数据模型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所以,关系数据模型诞生以后发展迅速,深受用户的喜爱。
关系模型最主要的缺点是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
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增加了开发数据库关联系统的难度。
6、试述数据字典的作用(P167)数据字典实际上是管理数据库用的内部数据库。
是为了便于管理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对象及相互的约束关系而设计的工具,比如用户的权限、操作记录等相关情况和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变化情况等。
系统的数据字典通常不允许用户直接访问,而是由DBMS自动管理维护,DBA有一定的权限对其进行人工维护。
数据字典应用扩展后,用户为了统一数据的描述,便于实现约束等也可以定义用户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字典中通常定义用户数据的格式等内容。
用户定义的数据字典,用户可以进行访问和维护。
7、试述SQL的特点(P172)SQL语言功能强大,语法简单,按用途分为三类:•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数据操作语言)用于查询、修改或者删除数据•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数据定义语言)用于定义数据的结构,例如创建数据库中的表、视图、索引等•DCL(Data Control Language 数据控制语言)用来授予或收回访问数据库的某种特权、控制数据操纵事务的发生时间及效果、对数据库进行监视SQL是非过程化语言。
一次处理一批记录,并对数据提供自动导航。
SQL允许用户在高层的数据结构上工作,而不对单个记录进行操作,可操作记录集。
所有SQL语句接受集合作为输入,返回集合作为输出。
SQL的集合特性允许一条SQL语句的结果作为另一条SQL 语句的输入。
SQL不要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
这种特性使用户更易集中精力于要得到的结果。
所有SQL语句使用查询优化器,它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由它决定对指定数据存取的最快速度的手段。
查询优化器知道存在什么索引,哪儿使用合适,而用户从不需要知道表是否有索引,表有什么类型的索引。
SQL是统一的语言。
SQL可用于所有用户的数据库活动模型,包括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程序员、决策支持系统人员及许多其他类型的终端用户。
基本的SQL命令只需很少时间就能学会,最高级的命令在几天内便可掌握。
SQL为许多任务提供了命令,包括:•查询数据•在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记录•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对象•控制对数据和数据对象的存取•保证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以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上述各类操作提供单独的语言,而SQL 将全部任务统一在一种语言中。
SQL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
由于所有主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支持SQL 语言,用户可将使用SQL的技能从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转到另一个。
所有用标准SQL 编写的程序都是可以移植的。
8、试述数据库管理员的作用(P165)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简称DBA)是专门完成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等工作的人员。
9、什么是数据仓库?它的主要应用是什么?(P174)数据仓库是建立在传统事务型数据库的基础之上,为决策支持系统及数据挖掘系统提供数据源。
数据仓库与传统数据库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其侧重点的不同。
数据处理分为事务型处理和分析型处理。
事务型处理以传统数据库系统为中心进行日常的业务处理;分析型处理以数据仓库为中心分析数据内在的关联和规律,为决策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数据仓库是在传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立在异构的业务数据库基础上。
如果仅从存储数据的角度看,数据仓库与传统的数据库没有本质的差别。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修改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以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
数据仓库的核心是在系统中保留最有可能被用户使用的数据。
10、什么是数据挖掘?简述其基本过程。
(P175~178)数据挖掘本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方法。
因此,数据挖掘可以描述为按既定目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揭示隐藏的、未知的或验证已知的规律,并且进一步将其模型化的有效方法。
数据挖掘的基本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数据准备、数据挖掘、模式评价和知识运用。
第一步:数据准备数据挖掘的处理对象是海量数据,先确定要分析的对象,这个阶段包括数据收集过滤及录入、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分析及建模。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转换成分析模型,分析模型是针对挖掘算法建立的,建立适合挖掘算法的分析模型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第二步: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根据挖掘的目标,选用相关模型,运用统计分析、规则归纳等主要技术,运用关联规则、分类、回归分析等常用的分析方法,使用一定的算法进行计算,得出具体的关联模式。
第三步:模式评价经过前面的步骤得到的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有效或某些部分有效;并且大部分模式是用数学的表达式表示,并不直观,比较难于理解,这时通常会结合可视化技术来展现得到的结果,可视化技术的好处就是将得到的结果直观的展示出来,有助于直接发现具体关联,得到有用知识。
第四步:知识运用发现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运用知识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需要看知识本身描述的关系或结果,可以对决策提供支持;其二是要求对新的数据运用知识,由此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并需要对知识做进一步优化。
数据挖掘过程可能需要多次的循环,如果其间某个步骤与预期目标不符,则需要回溯到前面的步骤,重新调整和执行。
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数据库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长期管理大量数据的方法,它研究如何_____和_______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_____、_____、_____、存储、_____和维护。
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方法根据数据管理的特点,其发展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个阶段。
组织存储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系统(P162-165)2、关系模型的操作必须满足完整性约束条件,他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约束。
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P171)3、SQL设计巧妙、语言简捷,完成核心功能只用了9个动词,它的英文全称是___________。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P 171)4、模型按应用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另一类是数据模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概念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P166)5、概念模型涉及到的概念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实体属性键域关系(P169)6、以关系模型为基础实现的数据库系统称为__________。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几种数据库都是关系型数据库,包括大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小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关系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DB2 Access、Foxpro (P168)7、数据字典实际上是管理数据库的内部数据库,通常由____________自动管理维护,________有也一定权限对其进行维护。
DBMS DBA (P167)8、SQL 功能强大,按用途可将其语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类。
DML、DDL、DCL(P172)(二)选择题1、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包括____________。
A、一对一联系B、一对多联系C、多对多联系D、零对多联系A B C (P170)2、层次模型的优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