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结构升格技巧

合集下载

语文知识2017年高考高分作文写作技巧

语文知识2017年高考高分作文写作技巧

议论文的思路如何展开?记叙文(散文)以画面抒情,所以通常采用折扇式结构——以一条线索串起若干依次展开的画面。

因此,写作记叙文(散文)的基本功是先具备用文字营造画面的能力,写景当然容易一些,人物众多的场面可能就更难一些了。

画面展开的顺序无外乎三个:时间、空间、心理(意识流)。

或者三者兼用。

另外,记叙文(散文)的写作还需要塑造形象(意象),形象(意象)需要强化,这样又要处理好几个画面之间的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

这里重点谈谈议论文思路展开的问题。

议论文的思路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三个短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说,所有的议论文都可以看成由三部分构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要确定论点即“是什么”,然后必须回答“为什么”或“怎么办”。

论点有两种,一种是讲述道理的,一种是指导实践的。

前者需要讲清楚“为什么”,后者既需要讲清楚“为什么”还需要讲清楚“怎么办”。

行文的时候或两者兼而有之,或两者只需其一,这与写作情境与潜在读者的需要有关。

但是,不管怎么说,提出一个观点以后,你必须能够直面别人的质疑,要论证自己道理的合法合理性,解决一个“为什么”的问题。

所以,第一要思考的问题是:我的理由是什么?从总体上来说,议论文思路展开的大框架如下——论点(是什么)→理由(为什么)→做法(怎么办)有人将议论文的思路概括为48个字,不妨借鉴——提论点,开议论:为什么——怎么能;正面讲,反面论;讲道理,引言论;举事例,典型新;联实际,确切准;生发开,驳异论;结尾时,要回应。

有了思路的同时,好的祖文还要平时多多积累,那么在平时应该怎样积累呢?阅读优秀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

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

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

尽可能的多读名着,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尽可能多的写: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

高考议论文写作升格方案1

高考议论文写作升格方案1

高考议论文写作升格方案1考议论文写作升格方案1---高中议论文升格的突破点作文的升格,就好比艺术家对已经有一定雏形的作品进行雕琢,使其完善,尽可能成为艺术品乃至珍品。

当然,对作文的增剔扬弃总是有一定的方向和规律的,因而议论文的升格约略也有以下三个点可重点突破。

一、语言:逻辑性与简洁性语言是思想传递与情感表达的载体,为了强化议论文文体的特征、为了使说理生动且思维深广,要注意语言必须与文章内容、风格、特色相统一。

议论文语言特点主要体现为:准确、严密,即是富逻辑性。

议论文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来论证说明问题的,因而它必须具备各种逻辑因素,概念、判断、推理。

词语是概念的表达形式,要把一个概念准确地表达出来,就需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如韩愈的《师说》里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就极为简洁地对师的概念作了解释。

概括性和简洁性。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的,故要求语言要有概括性。

它不能像记叙文那样,以逼真形象地描绘取胜,但也不是说就一味地不要形象。

不过,议论文的形象描写同时又具备着概括。

如《师说》中就有对话描写,但是寄寓在说理的概括和文字之中。

我们说,形象化的语音有助于说明抽象化的道理,运用得好可以使读者于感受中加深对深奥道理的理解。

生动性。

好的议论文,力求在逻辑性、概括性的基础上,写得生动、富有文采,增强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

生动性常用的方法是恰当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方式,如比喻、拟人、反语、对偶、排笔、设问、反问等,除此还可以适当应用一些俗语、歇后语、众的口语来说明事理。

【例1】[升格前]法国的普鲁斯特患有严重的哮喘病。

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里静静地思索。

历时十五年,终于写成了《追忆似水年华》。

这部著作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巴尔扎克躲在一个小楼上慢慢地喝完了一万杯咖啡,《人间喜剧》横空出世。

我国著名作家张承志在昏暗的灯光下,伴着呼啸的西北风,几年如一日,静静地在那儿写作,终于写成了《北方的河》。

身前不事张扬,身后为人所敬仰。

2017届高考作文结构(用)

2017届高考作文结构(用)

二、段落最好精短化 段落不要太长,要长短结合。 举例段可以长一些,一般150——200字内。议论段、 抒情段、扣题分析段,要在50——100字内。要反对三段 论,反对300字以上的长段。 段落短小,是得最高分的秘诀。因为段落精致短小, 阅卷者才容易在极短时间里把握大意,及时发现亮点。相 反,总是三四百字一段,又加之文字为考生手写,不规范, 且是网上阅卷,电脑呈现本也不够清晰,阅卷者把握段意 就困难了许多。 注意: 1、开篇段落要短小; 2、一般第二段的解释分析的文段要短小; 3、事例段之后的扣题段要单独成行,段落要短小; 4、引用的名言段要短小; 5、结尾段落要短小。
召,点题(照应前文)
《琐忆》 (总)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 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的写照, 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 现。 (分1)俯首甘为孺子牛„„[故事1、2] (过度)如果把这句话看作是他对“俯首 甘为孺子牛”的理解,那么“横眉冷对千 夫指”呢?
(分2)横眉冷对千夫指„„[故事1、2]
三、段首句最好主旨化 一篇文章,最好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出文章 的结构。一个段落的主旨最好放在段首,这就突 出了文章的核心,也会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了文 章的眉目。 段首句即中心句,应当体现主旨,展示文采, 引导思路。因为段首句是阅卷老师容易注意的地 方,各段段首句写好了,一篇文章的脉络就清楚 了。 例如满分作文《忘记和铭记》段首句独句成段 “忘记历史,意味着成为众矢之的” “忘记痛苦,铭记快乐” “忘记名利,铭记奉献”。
《六国论》(苏洵)
(总)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1)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 寝…… [贿赂的情况和结果] (分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 哉? ……

最新2017年高考作文结构技巧全解

最新2017年高考作文结构技巧全解

最新2017年高考作文结构技巧全解2017高考作文结构技巧(一)故事式开头所谓故事式开头,就是开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的一种方法。

用故事开头,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观点,并能激发评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请看:例1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

"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

"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

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

(《守住心灵的契约》)作文的开头,考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诚信的故事,尾生为了守住约定,竟抱柱而死。

故事非常简洁,关键是作者把尾生和诚信联系起来,很自然地引出了话题。

古人尚且知道守住心灵的契约,那么我们呢?我们又该如何守住心灵的契约呢?例2春秋时期,晋国有一权臣赵简子,为了表示他有仁慈之心,喜欢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在年初一时放生。

于是,每年邯郸地方的老百姓便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来进献斑鸠。

这是何其荒唐!为了放生,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很多很多,以致"名"为行善,"实"为行恶。

这种只讲形式,不讲效果的做法,正是一种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

由此可见,只顾"名"而不注重实际的形式主义,其害何其深也!(《"名"与"实"》)开头首先把赵简子这种追求的"名"与造成的"实"相矛盾的具体情形展现在读者面前,把读者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同时又引导读者思考,避免了一开头突兀的说教,符合人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运用故事开头的手法,需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精心选择故事,以利于观点的引出;二、因为故事仅是一个由头,所以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能引出观点就行;三、一个故事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和诠释,在叙述时就要重点突出能够引出自己观点的那一个侧面,使观点的引出水到渠成。

高考作文结构升格指导之二:议论类文章

高考作文结构升格指导之二:议论类文章

1、这个文段怎样首句提要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与时俱进,重新定义传统文化。 有人痛批当下的“汉字危机”是对母语情 感的淡化,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然而我们不 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科技进步的成果, 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废食。魏源云:“受光于 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传统文化 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悠悠文墨 “受光于天下”,从而传播四方。《中国诗词 大会》的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现代科 技还原古典意境;“摇一摇”、新媒体互动, 搭建传播平台供文化驱驰。以现代科技之土壤 1 、这个文段怎样首句提要的? 护佑传统文化之根,方能养其端倪,植其苗芽。
第二记耳光,响在社会舆论的脸上。父母的教育取向,深刻地 反映着一个社会的价值主流。“硬式教育”的顽固不化,必有其适 1 宜生长的土壤。 由此观之,畸形教育观正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对人才发 展的短视。纵观社会,问题论文成批涌现,职称之争屡次上演,奖 学金之变引发了轩然大波。人材教育,路在何方? 第三记耳光,响在国家教育部门的脸上,畸形的教育观延续至 今,毫无改观,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与制度的缺位,教育部门的 不作为难逃关系。 素质教育走到如今,分教却变成评价“素质”的唯一标准…… 制度引导缺乏人性化,只一味冷冰冰说教育督导,真正健康的教育 观如何树立? 纵然耳光打响,若无行为,便成空谈。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 族前途,深刻影响每一个人,须知其重! 唯有父母自省,社会反思,教育部门痛下决心,孩子的脸上, 方能长见笑意,而非伤痕!
《用你的一生贯穿世界》(升格前)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后世众人都学 习他。
当我们感到委屈时,最适宜去品读你。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说:“孔子是全世 界各民族的光荣”
《选择孔子,就是选择中国文化》(升格后)

结构完整才能行文完美——议论文结构升格指导

结构完整才能行文完美——议论文结构升格指导

^ i l i h e n g g e z u 。 w e n 升 格 作 文

连 列举 了四个“ 忘不 了” 之后 , 用“ 然 而” 一转 , 强调 了
睛。就像 安居一隅的凤凰古城 , 世代湘西人熟视 无睹其 简朴恬静 , 从边城走 出来 的沈从文 , 却汲一管沱江绿 , 采
身份 ,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语言流畅而富于文采 , 读 来既
让 人 明理 。 又 给 人 以美 的 享 受 。
不足之处 :
其实我们同样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意的地方 。 只要
你释放豪情 , 你 就能感受 到无 限的诗意。
苏轼 的一生是诗意 的一生 , 即使经历 了官场 的失 意
材 料一 : 咏诵戴 望舒 的《 雨巷 》 , 我们 自然 忘不 了那
个 丁香 一样结 着愁怨的姑娘 ,忘不了那颓圮 了的篱 墙 ,
忘不 了那把遮挡风雨的油纸伞 , 忘不 了那 悠长寂寥 的雨
巷 ……然而在哀怨的诗意 中, 是 否也 透露 出一种别样 的
美 呢?
【 立意点拨 】
这道试题 由两 则材料组成。 对 于这样的“ 组合式 ” 材 料, 立意时要么按照 “ 求 同” 原则 , 寻找 其共性 ; 要么 由其 中一则材料入手 , 选择立 意。 就本题而言 , 第一则材料在
眼球 。 获得 高分。
【 题目展示 】
灵是 自由的, 不愿为五 斗米折腰 , 不汲汲 于富贵 , 不醉 心
于功名 , 就能摆脱尘世的羁绊 , 获得诗意般 的美好人生 。
阅读下 面的两组 材料 , 根据要求作 文。
读了 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 ? 请自 选角度 , 自 定立意 , 白拟标题 , ຫໍສະໝຸດ 一篇不少于 8 0 0字的文章 。

高考议论文升格指津

高考议论文升格指津

示例2 材料 俗话说,一根稻草压垮一个人。 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观点,议论
“别为失败找借口”的道理。
按理说,一根稻草压不垮一个人。事物是互相联系的,稻草 压垮了人,是偶然的,但是,偶然中有必然,那人病得很重, 只需一根稻草就会压垮。有人平时成绩很好,某次考试考差了, 会找借口说不小心考差了。他这次考差,看似偶然,其实有必 然性。这次考试 的章节知识,他没有掌握好。事业不顺利,要找到真正原因, 不能找借口。
新课:议论文升格方略之一---引用常理、名言讲道理
示例1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示例2
哲学家问船夫懂不懂哲学,船夫说不懂。哲 学家说:“你失去了三分之一生命。”船走到河中间, 一阵大风吹来,掀翻了大船。哲学家不会游泳,船 夫在水里游着对哲学家说:“你失去了全部生命。” 任何人都必须具备保护生命的基本技能,否则,遇 到危险,生命就难保。所以,船夫把哲学家说得哑 口无言。
下水作文 郝某偷窃公司现金为母治病,出现这种事令人
惋惜。母亲生病,没有钱为其治病,郝某想办法筹 钱,尽到了孝心。分析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分 别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看,尽了孝道是道德行为。 但用偷窃的钱尽孝道,这违犯了法律。尽孝和守法 不矛盾,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尽孝道。
下水作文: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理科学生非常重视数理化,
运用普遍联系的哲理,论证“重视细枝末节”的观点。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丢失,导致一个帝国的失败,蝴蝶翅膀 几下扇动,引起一场大风。从哲理上说,这是有可能的。事 物是相互联系的,马蹄铁与帝国、蝴蝶与风暴虽然没有直接 联系,但是,它们之间有间接联系,一个细小的变化会引起 巨大变化。一个极小的事情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不 注意细枝末节,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高考作文议论文升格五步法

高考作文议论文升格五步法

高考作文议论文升格五步法高考作文议论文升格五步法在高考作文文体不限的情况下,很多同学都喜欢选择写议论文。

遗憾的是,在这么多的议论文中,能评为一等文的作文只有15%左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议论文不能跻身一等文的行列呢?结合自己阅卷的情况和多年作文教学的实践来分析,文章立意不高,中心不明,选材不当,点题不足,语言欠缺锤炼是主要原因。

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实践议论文升格五步法,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文章,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此,以学生写作湛江一模作文题的习作为例展示如何操作议论文升格五步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湛江一模作文题:生活中有很多困难和障碍。

有的来自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有的来自我们自己,比如我们自己偏信的所谓的传统、经验或习惯。

这些困难和障碍搁住了我们前进的手脚。

请以“生活的绳索”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学生作文:生活的绳索①义,亦我所欲也;利,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将何为?我的回答是:舍利而取义者也!②在当今,“拜金主义”似乎飘荡在许多人的思想中,“利欲”使他们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最终在它的束缚下走向了绝路。

③曾经的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臾,一位惜日寒窗苦读,发奋立志报效祖国的可造之材,终于在刻苦中拼搏向上,由一名贫苦学子当上了国家药监局局长,可惜,“利欲”使他走上了不归路,一张一百万的支票促使他大开合格之门,令害人的假药流入市场;一幢杭州西湖别墅令他酿成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厂假药的惨案……原来的国家栋梁之才,就此倒下,在“利欲”的束缚下走向死刑的刑场。

④金钱的利欲威力的确很大,要不是这样,贪污的苏丹总统又怎会遭全球通辑呢?陈水扁又怎么会入大牢呢?但在有些人看来,它不过是跟玩具差不多的东西。

⑤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在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放弃了奖项的一份十分诱人的奖金,将这奖金全捐给了慈善机构。

平时,邻居的小孩到居里夫人家来玩的时候,居里夫人竞把瑞士皇家学院颁给她的金质奖章给他们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结构升格技巧对于高考的技巧,你又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议论文结构升格技巧,欢迎阅读。

一、’整句造势摄心魄例(福建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冯骥才)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借鉴】《时间在流逝》时间就如那久远的回音,在那流逝的年轮里,带给人无法言语的美丽与忧愁;时间是云彩里镌刻的记忆,在那流逝的年轮里,留给世间难以忘却的大气。

时光荏苒,而内心中的记忆之花却不会消了颜色,退了芬芳,反而会被时间冲洗得愈加鲜艳。

(整句组合,文采飞扬,尽展才情,先声夺人,极有气势。

最后一句,扣题严谨。

)时间犹如一粒种子,撒播在你我的心灵中,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迷人的微笑。

是你吗,武穆?你,用诗情记录下自己的壮志豪情;你,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了世人的良知;你,“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你,用宽背担负起了“精忠报国”的重任;你,用脊梁挺起了中国人的腰杆!你悲壮的一生,被后人传颂千古。

时间在流逝,却奈何不了你以39年的时光在历史星空中闪耀着的光华。

时间犹如一阵花香,飘动在你我的身旁,在时间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远方。

是你吗,文天祥?你,用自己的心血谱写正气之歌;你,用铮铮铁骨奏出爱国之曲;你,用滴滴真情唱响英雄之音;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

你的名字响彻苍穹,你的灵魂更将屹立于碧天之下,永垂不朽。

时间在流逝,却阻挡不住你虽英年早逝却在历史长河中傲然挺立的身躯。

时间犹如两岸繁花,芳香在你我的左右,在时间之钟的滴答下,滋养我们的心灵。

(又现比喻过渡,有变化又整齐。

)是你吗,苏武?你,持一支旌节,心怀大汉于茫茫大漠;你,扶一阵驼铃,游走于寒沙败草。

你,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用勇气,用执著,书写了一段名传千古的悲歌。

富贵对于你,恰似过眼云烟:忠心对于你,才是历史永恒。

你的名字永刻在历史丰碑中,你的忠心成为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既有整句的使用,又有诗词名句的引用,行文流畅自然又充满文采。

比喻加排比句式,给人以强大的气场及强烈的感染力。

比喻句的使用,形象生动,过渡自然。

比喻过渡,使全文浑然一体。

)(岳飞、文天祥和苏武三人事迹写来整齐有序,三段形成间隔排比段落,使文章整体气势磅礴。

)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红;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瑟瑟西风,早已吹散了牧羊人的丝丝白发;但亘古不变的是岳武穆的壮怀激烈,是文天祥的赤子丹心,是苏武的爱国热情。

(既是排比句,又是对上文的照应与总结。

)时间在流逝,折好那满纸的赤胆忠心,我愿枕着它,去做一场崇古清梦,陶醉此间,再不醒来。

纵使时间流逝,也会花开两岸,风过有痕,记忆,永存。

(结尾再次扣题,呼应开头。

)【评点】本文抓住记忆中的人物事迹来写,尽管素材比较陈旧,但运用新颖,配合富有文采的语言,效果出人意料。

每一个故事前都用“时间犹如……”开头,首尾严谨圆合。

整篇文章容量大,内容厚重,气势磅礴。

二、详例简例巧组合例(湖北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借鉴】《变与不变》上世纪美国猫王有一首著名的摇滚乐曲《时代在改变》,他声嘶力竭的演唱、放浪形骸的形体动作,无不昭示着新时代的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如海啸般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

是的,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心在悄然改变。

(以猫王的《时代在改变》开篇,说明这个时代的变化之大。

)犹记得那一场郭美美炫富的网络闹剧,手挎爱马仕、开豪车的少女在网络上宣称自己是红十字会总经理,引来网友恶批如潮,而其本人却不知羞耻地大放厥词,其行为让当代青年汗颜。

时代在改变,过去的艰苦朴素、勤劳自强随着金钱的增多,荷包的渐鼓变成了高调炫富,嚣张自傲。

那一代朴实憨厚的人们远去了吗?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感受这可怕的改变,我心中一片迷惘。

广州两岁女童小悦悦先后遭两辆车碾压,十八名路人竟真的做了“路人”,无一人上前救助。

小女孩的血与泪和着社会的冷漠无情重重地击打着我的内心,时代的改变带走了激励着一代人的雷锋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互相警惕、怀疑的眼神和一双双迟迟不愿伸向弱者的手。

时代之风呼啸而过,我却感受到彻骨的寒冷和悲凉。

(在上文基础上,继续以反面事例说明时代变化导致人心的变化。

引人深沉思考。

)(反面事例,提出社会的变,表达作者的迷惘。

)就在昨天,杭州城所有市民送走的“最美司机”吴斌,在被铁片击中肝脏的重伤情况下,他标准地完成了一系列刹车开门动作,保护了车上24名乘客的安全。

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职业道德,什么是舍己为人,我仿佛看到烈士吴斌拂开重重迷雾朝我走来,他笑着告诉我人们心中的道德情操从未改变。

他带给我一道向善的光芒。

顺着吴斌的手指,我看到90后孝女孟佩杰,八岁就独自一人照顾养母挑起一家重担;我看到“最美妈妈”吴菊萍,毫不迟疑地伸出双手救下女童,托起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我看到了香港义工黄福荣,自费去汶川抗震救灾,全然不顾自身的疾病。

我开始激动起来,人心并没有变,美好的人性并没有变!无论时代怎样奔涌前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将继续绽放光芒。

(作者在开头并没有按照常规,开门见山,而是娓娓道来,在文中明确中心:“我坚信,人心没有变。

”由此可见作者的独具匠心。

)(针对上文,正面提出吴斌事例,详细叙例,重点诠释。

是啊,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

而我坚信,人心仍没有变。

)于是我微笑起来,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驻足回望,来时,花香满径流;未来,一片光明。

在变与不变之间,我已找到了我该走的那条路。

(由吴斌事例自然引出社会上一些积极向善的人和事,采用简例,以排比句式进一步论证了本文观点。

评例与简例巧妙组合,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效果,使行文错落有致。

)【评点】本文抓住“变与不变”关系型话题,指出“变”的危害,然后从正面论证正确美好的东西应保持不变的观点。

中间运用郭美美炫富、广州小悦悦事件、“最美司机”吴斌等为论据,证明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详例与简例结合恰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对比论证主题深例(全国大纲卷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

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

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回答:“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借鉴】《人生之戏的真谛》人生如一出戏,不在乎出场时的阵营有多豪华,在乎的只是这出戏所表现出的人生的真谛。

——题记(以题记开篇,暗示本文主题。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引出观点。

) 台后一帘深色的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

当人们问她为什么不穿华美的演出服时,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些人过度追求华美而忘其本心。

其实一个真正的人,只靠外表是不够的,内心散发的芳香才是最迷人的。

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不在于他是否穿着华丽,体态优美,而在于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片浮华还是一丝感动。

(开头引述材料,引发思考,明确中心。

)去年感动中国特别奖得主——白芳礼老人,将蹬三轮车赚的35万元捐给上不起学的贫困孩子,重圆了贫困儿童的读书梦。

当他把最后一笔善款捐给学校时,他说:“这是我捐的最后一笔钱,以后可能再也捐不了了。

”这句话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

(正面论证,运用白芳礼老人事例,很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也许,从穿着来看,白芳礼老人与乞丐没什么差别,可他却做了被许多人忽略的事,做了许多富翁没做到的事,他是真正的“乞丐富翁”。

老人一生生活简朴,语言朴实,可他却带着贫困儿童迈进了新的春天,给这个匆忙的世界留下了温暖与感动。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他用行动感动了中国,用毕生精力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让人们明白了:一个人活着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用所拥有的东西做了些什么,给世界留下的是匆匆的背影,还是无限的希望。

(在叙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议论,回扣论点。

)与此相反,私吞募捐款的炫富女郭美美,严重违纪的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腐化堕落的前重庆市公安局局长文强……他们的行为让人感慨不已。

我们能说他们外表不华丽?我们能说他们地位不高吗?我们能说他们的钱不多吗?……可他们亮丽的光环下却是怎样的一颗心呢?他们与慷慨朴实的白芳礼老人相比难道不该感到汗颜吗?(排比语句的使用,使本段气势逼人,极有说服力。

)(反面论证,运用时下的热议话题,从反面论证,突显本文观点的正确性。

)现在,每年都要评选出“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大都是像白芳礼老人一样平凡普通的人,但他们却做出了令无数国人感动的事。

人活一生如戏演一场,不必在意舞台的豪华,阵容的庞大,服装的华美,那些只是瓶中之花,沙上大厦,应在意的还应是这场戏所表现的真谛。

(结尾回扣材料,照应观点,突出主旨。

)【评点】1.对比论证,主题深刻。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通过慷慨朴实的白芳礼老人与亮丽的光环下的丑恶现象进行对比,深化了主题。

2.贴近生活,时代感强。

文中所选事例,无论是感动中国的白芳礼老人,还是时下人们热议的炫富女等,选材较新颖,贴近社会现实,有较强的时代感。

3.紧扣材料,不枝不蔓。

文章题记、开头、中间和结尾都能紧扣材料,文笔流畅,不蔓不枝,中心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