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化学复习

合集下载

染整助剂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染整助剂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染整助剂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染整助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纺织品的柔软性B. 改善纺织品的染色性能C. 增强纺织品的耐磨性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种助剂不属于染整助剂?A. 柔软剂B. 固色剂C. 染料D. 稳定剂答案:C3. 染整助剂中的“固色剂”主要用于:A. 增加纺织品的亮度B. 改善纺织品的手感C. 提高染料在纺织品上的附着力D. 减少纺织品的收缩率答案:C4. 染整助剂中的“柔软剂”通常用于:A. 提高纺织品的抗皱性B. 增加纺织品的光泽C. 改善纺织品的柔软性D. 增强纺织品的耐磨性答案:C5. 染整助剂中的“分散剂”主要作用是:A. 促进染料在纤维上的均匀分布B. 增加纺织品的吸湿性C. 减少纺织品的静电D. 增强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答案:A二、填空题6. 染整助剂中的“______”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抗皱性。

答案:抗皱剂7. 纺织品在染色过程中,使用“______”可以减少染料的浪费。

答案:匀染剂8. 染整助剂中的“______”有助于提高纺织品的耐水洗性能。

答案:防水剂9. 染整助剂中的“______”可以减少纺织品在染色过程中的浮色。

答案:固色剂10. 染整助剂中的“______”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柔软度和手感。

答案:柔软剂三、简答题11. 简述染整助剂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案:染整助剂在纺织品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改善纺织品的染色性能,提高染料的附着力,还能增强纺织品的柔软性、抗皱性、耐磨性等物理性能。

此外,一些特殊的助剂如防水剂、抗紫外线剂等还能赋予纺织品额外的功能,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的多样化需求。

12. 描述染整助剂中的“匀染剂”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匀染剂在染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染料在纤维上的均匀分布,防止染料在纤维上形成不均匀的染色效果,如条纹、斑点等。

通过使用匀染剂,可以提高染色的均匀性,减少色差,提高纺织品的整体外观质量。

精细化学品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精细化学品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精细化学品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精细化学品化学复题一、名词解释1.表面活性剂:一种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并能在两种不相溶的物质之间起到界面活性的化学物质。

2.浊点(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胶束,导致液体浑浊,这个浓度称为浊点。

3.化妆品:用于清洁、美容、保养、修饰等目的的化学制品。

4.食品添加剂: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增加营养、延长保质期等目的,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

5.食品乳化剂:能够使油水混合物稳定的化学物质。

6.食品增稠剂:能够增加食品黏度的化学物质。

7.香料:用于增加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物品的香味的化学物质。

8.分散染料:能够分散在介质中并着色的化学物质。

9.还原染料:能够还原并着色的化学物质。

10.胶黏剂:能够将两个物体黏合在一起的化学物质。

11.乳胶漆:一种水性涂料,主要成分为乳液和颜料。

12.水性漆:一种水性涂料,主要成分为水性树脂和颜料。

13.助留剂:能够使化学物质在液体中保持稳定状态的化学物质。

14.抗氧剂:能够抑制氧化反应的化学物质。

15.半数致死量: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使一半实验对象死亡的化学物质浓度。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表面活性剂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答案:乙醇。

2.下列表面活性剂为两性离子型的是()答案: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3.下列表面活性剂为阳离子型的是()答案: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4.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一般不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使用()。

答案: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

5.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可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使用()。

答案: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6.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可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复配使用()。

答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7.一双亲分子的结构为RSO3Na,一般情况下,当碳氢链R为()时,该分子可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

答案:CH2(CH2)12CH3.8.下列工艺过程不属于造纸主要工艺过程的是()。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复习笔记记忆篇)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复习笔记记忆篇)

化学复习笔记-记忆篇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气体类: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氧气O2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液化和固化。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1)供呼吸。

如高空飞行、潜水、登山等缺氧的场所,其工作人员都需要供氧;病人的急救。

(2)利用氧气支持燃烧并放热的性质,用于冶炼金属(吹氧炼钢)、金属的气焊和气割、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药等。

空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2、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3、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

不能用碳、硫代替磷。

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氢气H2通常状况下,纯净的氢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是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1)氢气的可燃性注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2)氢气的还原性(1)充灌探空气球。

(2)做合成盐酸、合成氨的原料。

(3)做燃料有三个优点:资源丰富,燃烧后发热量高,产物无污染。

(4)冶炼金属,用氢气做还原剂。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易液化,固化。

(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供给呼吸3、与水反应4、与石灰水反应可用于灭火,植物的气肥,制饮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保鲜剂等。

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

⑴可燃性⑵还原性⑶毒性: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不易分离,使人体因缺氧而死亡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还可用于冶金工业。

甲烷CH4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高考复习】化学高考生活中常见有机物专题练习(带答案)

【高考复习】化学高考生活中常见有机物专题练习(带答案)

【高考复习】化学高考生活中常见有机物专题练习(带答案)许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相关的物质,如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塑料、有机玻璃、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与有机化合物有着密切联系,下面是化学高考生活中常见有机物专题练习,请考生练习。

1.以下关于乙醇和乙酸的陈述是错误的()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b、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都含有羟基,它们是同分异构体【答案】d2.糖、油和蛋白质是动植物食品中的基本营养素。

下面的陈述是正确的()a.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b、油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c.牛油、大豆油的主要成分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糖、油和蛋白质必须水解【答案】c3.右图显示了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

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备的特性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 D.将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答案】b4.以下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变化及其在人类生活活动中的作用的描述不正确()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纤维素、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蛋白质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答案】b【分析】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消化酶,因此无法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因此B 错误。

5.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叙述正确的是()① 吃馒头咀嚼后有甜味,属于水解反应②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属于水解反应③ 酒精与所有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⑤ 油和油脂都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⑥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⑦ 所有分子组成符合CN(H2O)m的化合物都属于糖a.①③④b.①④⑥C④⑤⑥D①④⑦【答案】b[分析]① 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④ 例如,脂肪酸[HC5H]和丙三醇[HC5H]可以被视为脂肪酸[HC5H]的酯化反应。

染料化学复习资料

染料化学复习资料

染料化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3'*8=24')(声明一下,名词解释是我自己弄的,答案不一定准确,大家还是要多方参考哈)1、选择性吸收(p51):指阳光照射染料溶液,不同颜色的燃料对不同波长的光波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

2、吸收光谱曲线(p52):由于染料对光的选择吸收,染料的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不同可有很大变化,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吸收波长为横坐标,可以把染料的吸收特性绘成一条曲线,即为吸收光谱曲线。

3、深色效应(p58):增加吸收波长的效应。

浅色效应(p58):降低吸收波长的效应。

浓色效应(p58):引起某一波带吸收强度(ε)增加的效应。

淡色效应(p58):引起某一波带吸收强度(ε)降低的效应。

4、红移:由于某些原因引起染料吸收光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即红移。

紫移:由于某些原因引起染料吸收光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即紫移。

5、KS值:指不透明物质的深度值,它是一个经验值,也是一个相对值。

6、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p37)自偶合反应:指重氮化反应中酸用量不足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未反应的芳胺偶合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的反应。

7、合适的重氮化方法(p39)①芳胺的顺法重氮化:指碱性较强的芳胺重氮化时,一般先将芳胺溶于稀酸中,然后在冷却的条件下,加入亚硝酸钠溶液的重氮化方法。

②芳胺的逆法重氮化:指弱碱性芳胺重氮化时,等相对分子质量的芳胺和亚硝酸钠混合后,加入到盐酸(或硫酸)和冰的混合物中,进行重氮化的重氮化方法。

③芳胺的悬浮法重氮化:指碱性较弱的芳胺重氮化时,先用浓度较高的酸加热使芳胺溶解,然后冷却析出芳胺沉淀,再迅速加入亚硝酸溶液进行重氮化的重氮化方法。

8、色酚的羟甲基化(p112):为了防止色酚的氧化和亚硝化,保护羟基邻位,在色酚碱溶液中加入甲醛,即在羟基的邻位引入羟甲基的过程。

9、活性染料水解(p):在碱中,活性染料与水发生分解反应,导致其失活性的反应。

10、活性染料成键稳定性(p):活性染料和纤维间形成酯键或醚键等共价键的水解稳定性。

初级纺织染色工复习资料(含答案)

初级纺织染色工复习资料(含答案)

初级纺织染色工复习资料(含答案)初级纺织染色工一、选择题1、易使棉布脆损的是(B )(A)碱(B)酸(C)盐2、工业漂白用双氧水浓度约为(B )(A)3%(B)30%(C)60%3、液碱中氢氧化钠浓度为(B )(A)3%(B)30%(C)60%4、棉布上的浆料主要是(A )(A)淀粉(B)PV A(C)丙烯酸酯类5、棉布用BF-7658淀粉酶退浆的PH(B)(A)5-5.5(B)6-6.5(C)10-10.56、煮布时的主要用剂是(A )(A)烧碱(B)纯碱(C)磷酸三钠7、煮布时加少量亚硫酸氢钠是为了(B )(A)调PH值(B)防布脆损(C)软水8、氧漂的漂白剂是(B )(A)次氯酸钠(B)双氧水(C)亚氯酸钠9、氧漂时最适宜PH值为(C)(A)6--6.5(B)7--8(C)10--1110、漂白时主要除去棉上的(C)(A)浆剂(B)天然杂物(C)色素和少量残留杂质11、高档棉退浆常用(A)(A)酶法(B)碱法(C)氧化法12、高温高压平幅汽蒸练漂联合机允许最高压温为(A )(A)1500c 及0.4MPa(B)1300c 及0.2MPa(C)1200c 及0.1MPa 13、高温高压平蒸机蒸箱内各传动轴承,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每周加高温润滑脂(B)(A)一次(B)二次14、棉煮漂的目的是(B )(A)除去绒毛(B)除去杂质(C)提高光泽15、对练漂布的质量要求是(B )(A)平、直、齐(B)匀、透、净16、练漂布的毛细管效应指标一般控制在(A)(A)8cm(B)12cm17、练漂布上的PH宜控制在(B )(A)6—6.5(B)7--818、平洗机内水逆布而流主要目的是(A )(A)利于洗涤(B)节约用水19、各种平幅汽蒸练漂联合机结构上的主要区别(B )(A)轧车(B)蒸箱(C)汽封20、厚型棉布加工状态宜(B )(A)绳状(B)平幅21、油锅炉的定形机指的是(B )(A)燃烧的是油(B)导热的是油22、热定形温度高(A )(A)有利于扩幅(B)不利于缩幅(C)织物手感柔软23、热定形车后织物降温不采用(C )(A)吹风(B)冷水辊(C)自然风24、涤纶织物热定形落布温度为(A )(A )c 050以下(B )c 050以上(C )c 09525、湿的涤布定形车速宜( B )(A )快(B )慢26、干燥涤布静电( A )(A )强(B )弱27、锦纶布定型温度比涤纶( B )(A )高(B )低(C )一样28、定形后落布的门幅( A )(A )大于成品门幅1-2公分(B )小于成品门幅1-2公分(C )等于成品门幅29、热定形时超喂( A )(A )进布量大于出布量(B )不利于扩幅(C )定形后织物平滑30、练漂联合机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B )(A )轧车(B )蒸箱(C )汽封31、涤纶丝的热定形温度一般控制在( C )(A )c 07060- (B )c 0130120- (C )c 0210180-32、热定形导轨结焦,正确的解决办法( C )(A )加大给油(B )减少给油(C )换优质油33、浸轧辊压力( B )(A )气压稳(B )油压稳34、属于后整理工序的是( C )(A )涤碱减量(B )棉布丝光(C )定形各种平幅汽蒸35、棉布常用的烘燥机是( A )(A )烘筒烘燥(B )热风烘燥机(C )红外线烘燥机36、棉布拉幅时应向布面喷( A )(A)热蒸汽(B)热风37、热定形后停车需(A)(A)先开门再停车(B)先停车再开门38、加装变频器的目的是(A )(A)节能(B)稳速(C)调速40、浸轧槽中加的渗透剂属于( C )(A)阴离子型(B)阳离子型(C)非离子型41、涤/棉混纺织物(B )(A)只需热拉幅(B)需要热定形42、定形后织物立即码布(B)(A)织物手感好(B)不易折皱43、属于天然纤维的是(B )。

染整概论期末复习题答案(最全版)

染整概论期末复习题答案(最全版)

复习题1.解释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CMC、HLB值的概念。

在液体中(如水中)加入很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起到润湿/洗涤/乳化/增溶等作用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CMC“临界胶束浓度”的概念:水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时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就叫“临界胶束浓度”。

HLB: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亲水基的亲水性和疏水基的疏水性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匹配,这种匹配反映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亲油间的平衡关系,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或叫亲疏平衡值(HLB).2.简述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及在染整加工中的基本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共同的特征:由极性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亲水基和疏水基)。

在水溶液界面上定向吸附,在溶液中形成胶束。

作用:1、润湿与渗透作用2、乳化、分散作用3、增溶作用4、抗静电作用5、洗涤去污作用3.棉织物退浆的目的、方法及原理。

目的:除去坯布上的浆料,以保证后续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

方法;碱退浆、酸退浆、酶退浆、氧化剂退浆.(等离子退浆)碱退浆原理:在热碱液中,淀粉和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等天然浆料以及PVA 和PA类等合成浆料,都会发生溶胀,与纤维的粘附变松,再经机械作用,就较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不发生化学变化)酸退浆原理:在适当的条件下,稀硫酸能使淀粉等浆料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并转化为水溶性较高的产物,易从布上洗去而获得退浆效果。

酸退浆的退浆率不高,但有大量去除矿物盐和提高织物白度的作用。

酶退浆原理:α-淀粉酶、β-淀粉酶。

在退浆中主要使用α-淀粉酶。

对淀粉的水解有高效催化作用,α—淀粉酶可快速切断淀粉大分子内部的α—1,4—甙键,催化分解无一定规律,形成的水解产物是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

氧化剂退浆原理:在碱性条件下,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淀粉等浆料发生氧化、降解直至分子链断裂,溶解度增大,经水洗后容易被去除。

4.棉织物煮练的目的、方法及原理。

染料化学(总复习)

染料化学(总复习)

第十章 还原染料
1、还原染料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还原染料结构特点 不含水溶性基团; 稠环上含有两个以上的羰基; 具有一定的线性共平面结构; 隐色体对纤维素纤维具有直接性。 结构分类 靛族:靛蓝、硫靛 蒽醌:蒽醌衍生物、稠环酮、杂环蒽醌和杂环蒽酮
第十章 还原染料
2、还原染料的上染原理
第八章 活性染料
3、活性基的种类 卤代含氮杂环类:卤代均三嗪(二氯均三嗪、 一氯均 三嗪、单烟酸三嗪型);卤代嘧啶(二氟一氯嘧啶) 含负性基的烷基类:乙烯砜型(-乙基砜硫酸酯);乙 烯砜氨基衍生物 其它活性基:-溴丙烯酰胺(毛用);-氯乙烯砜;膦 酸酯型 双官能团类:双侧型;架桥型 4、母体结构 偶氮类;蒽醌类(艳蓝);酞菁结构(翠蓝); formazan结构(鲜艳深蓝)
第七章 直接染料
5、直接染料的结构与直接性 定义:染料自染液上染纤维的能力。 表示方法: 上染纤维的染料量 上染百分率 100% 投入染料量 结构与直接性的关系:若染料分子呈直线型的,构成染 料分子的芳环成同平面的,增加染料分子与纤维素两者 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相互更易吸引,有利于染料分子中 的极性基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形成氢键,则直接性大。 保持染料分子的线型 染料分子的平面性 形成氢键的基团 磺酸基的数量和位置
第七章 直接染料
2、一般特点 色谱齐全,色泽不够鲜艳。 价格便宜,应用方便。 湿牢度较差。与水溶性基团的多少有关。 主要应用于棉纱、针织品、真丝、粘胶纤维等产品的染 色中。 3、直接染料的合成方法 双偶氮染料: E1←D→E2 ;A→M→E;A1→Z←A2 三偶氮染料: E←D→Z←A 、E1←D→M→E2、 A→M1→M2→E
第八章 活性染料
均三嗪结构:
NH N N N Cl NH N Cl N N NHR C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染料概述一、有机染料与颜料的概念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

并非所有有色物质都能作为染料,染料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具有一定的色泽,以染得绚丽多彩的颜色。

②作为某一类纤维染色用的染料,必须对某一类纤维具有相当的亲和力。

③染色简便,不损坏纤维。

④具有使用要求的坚牢度。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

它们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的着色,也可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及印花。

颜料本身对纤维没有染着能力,使用时是由某些高分子物(粘合剂)将颜料的微小颗粒粘着在纤维的表面。

要使有色物质成为颜料,它们必须具备下列性能:(1)色彩鲜艳,能赋予被着色物(或底物)坚牢的色泽;(2)不溶与水、有机溶剂或应用介质;(3)在应用介质中易于均匀分散而且在整个分散过程中不受应用介质的物理和化学影响,保留它们自身固有的晶体构造;(4)耐晒、耐气候、耐热、耐酸碱和耐有机溶剂。

二、染料的分类染料按它们的结构和应用性质有两种分类方法。

根据染料的应用性质、使用对象、应用方法来分类称为应用分类;根据染料共轭发色体的结构特征进行分类称为结构分类。

同一种结构类型的染料,某些结构的改变可以产生不同的染色性质,而成为不同应用类型的染料;同样,同一应用类型的染料,可以有不同的共轭体系(如偶氮,蒽酯等)结构特征,因此应用分类和结构分类常结合使用。

(一) 按化学结构分类1.偶氮染料 含有偶氮基(—N=N —)的染料。

主要应用分类:直接、酸性、分散、活性、阳离子、不溶性偶氮染料。

在各类染料中,这类染料的品种最多,产量也最大占整个染料的50%以上,从黄色到黑色各色俱全,而以黄、橙、红、蓝色为最多。

OHSO 3NaN =NCOONaNHCONHCOONaOHSO 3NaN =NNH --NH直接铜盐紫 3RL (C. I. 25355)NaO 3SN N NSO 3NaC C ClClC NCH 3HONNNCH 2CH 2CN CH 2CH 2OCOCH 3ClO 2N3Na3O 2HO 3SOH 2CH 2CNCH 3C 2H 4N +(CH 3)3 ClN =N -ClO 2N2.蒽醌染料 包括蒽醌和具有稠芳环的醌类染料。

主要应用分类:还原、酸性、活性、分散、阳离子染料。

OOOH OSO 3H Ca(OH)220%H 2SO 4110~115℃OOH SO 3HSO 3HHNO 3H 2SO 4OOOHOHSO 3HHO 3SNO 2NO 2Na 2S75~80℃OOOHOHSO 3NaSO 3NaNH 2NH 2OONHNH 2NHC C CH 2BrO3NaO O OHNHCH 3CH 3SO 4NHCH 2CH 2CH 2N (CH 3)3OONHCH 3OOHNOONH3.芳甲烷染料 根据一个碳原子上连接的芳环数的不同,可分为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两种类型。

主要应用分类为阳离子、酸性染料。

(CH 3)2NN(CH 3)2ClCCH 2CN SO 33NaNC 2H 5C 2H 5CH 2+-4.靛族染料 含有靛蓝和硫靛结构的染料。

应用分类为还原染料。

CSC O C SC5.硫化染料 由某些芳胺、酚等有机溶剂和硫、硫化钠加热制得的染料,需在硫化钠溶液中染色。

应用分类为硫化染料。

6.酞菁染料 含有酞菁金属络合结构的染料。

主要应用分类为:直接、活性、硫化染料等。

7.硝基和亚硝基染料 含有硝基(-NO 2)的染料称为硝基染料;含有亚硝基(-NO )的染料称为亚硝基染料。

主要应用分类为分散染料和酸性染料。

O 222O 2NNHO 2NNHSO 3Na8.甲川染料(次甲基染料) 分子中含有甲川基(次甲基)(—C H =)n (n 为正整数)。

在(多)甲川染料结构中,有一个或几个甲川基(—C H =)为—N = 所替代而成的染料叫做氮杂甲川染料。

主要应用类别为: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

-Cl3)23CHCH32CH 2ClC NC 4H 9CH 2CH 2ClNCC 2H 5OOCCH9.1,2—二苯乙烯染料 以1,2—二苯乙烯作为发色团,在两个苯环上可接上不同的取代基。

主要应用分类为直接染料.H 5C 2O3NaCH 3NaN OC 2H 5CH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各种杂环染料、苯醌和萘醌染料等。

(二) 按应用性能分类用于纺织品染色的染料按应用性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直接染料 这是一类可溶于水的阴离子染料。

它们的分子中大多含有磺酸基,有的则具有羧基,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与氢键相结合。

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蚕丝、纸张、皮革的染色。

2.酸性染料 这是一类可溶于水的阴离子染料。

染料分子中含磺酸基、羧基等酸性基团。

常用于蚕丝、羊毛等蛋白质纤维和聚酰胺纤维以及皮革染色。

也有一些染料,其染色条件和酸性染料相似,但需要通过某些金属盐的作用,在纤维上形成螯合物才能获得良好的耐洗性能,称为酸性媒染染料。

还有一些酸性染料的分子中具有螯合金属离子,含有这种螯合结构的酸性染料叫做酸性含媒染料。

适宜于在中性或弱酸性染浴中染色的酸性含媒染料往往称为中性染料,它们也可用于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的染色。

3.阳离子染料这类染料分子溶于水呈阳离子状态,故称阳离子染料,主要用于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的染色。

但早期的染料分子中,具有碱性基团,常以盐形式存在,可溶于水,能与蚕丝等蛋白质纤维分子以盐键形式相结合,故又称为碱性染料或盐基染料。

4.活性染料又称为反应性染料,在这类染料分子结构中带有反应性基团,染色时能够与纤维分子中的羟基、氨基发生共价结合而牢固地染着在纤维上。

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也能用于羊毛和锦纶纤维的染色。

5.不溶性偶氮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由重氮组分(色基)和偶合组分(色酚)直接在纤维上反应,生成不溶性色淀而染着。

这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由于染色时需在冰的冷却条件下(0~5℃)进行,故又称为冰染染料。

6.分散染料这类染料分子中不含水溶性基团,染色时染料以微小颗粒的稳定分散体对纤维进行染色。

主要用于各种合成纤维的染色,如涤纶、锦纶、醋酸纤维等。

7.还原染料这类染料不溶于水。

染色时,它们在含有还原剂的碱性溶液中被还原成可溶性的隐色体纳盐后上染纤维,染色后再经过氧化重新成为不溶性染料而固着在纤维上,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印花,少量用于丝、毛的染色,各项牢度优越。

8.硫化染料这类染料和还原染料一样,也是原来不溶于水的染料。

染色时,它们在硫化碱溶液中被还原为可溶状态,染入纤维后,经过氧化便又成不溶状态固着在纤维上。

这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9.缩聚染料这类染料可溶于水。

它们在纤维上能脱去水溶性基团而发生分子间的缩聚反应,成为分子量较大的不溶性染料而固着在纤维上。

目前它们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也可用于维纶的染色。

10.荧光增白剂这类物质上染到纤维、纸张等基质后,能吸收紫外线,发射蓝色光,从而抵消织物上因黄光反射量过多而造成的黄色感,在视觉上产生洁白、耀目的效果。

不同品种的荧光增白剂可用于不同种类纤维的增白。

此外,还有用于纺织品的染料氧化染料(如苯胺黑)、溶剂染料、丙纶染料以及用于食品和油漆等其他工业的食品染料、有机颜料等。

各类纤维适用的主要染料:纤维素纤维: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蛋白质纤维:酸性染料、酸性媒染染料、酸性含媒染料、活性染料涤纶用分散染料锦纶用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腈纶用阳离子染料。

三、染料的命名我国对染料采用统一命名法,按规定染料名称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冠称,表示染料的应用类别、又称属名;第二部分是色称,表示染料色泽的名称;第三部分是词尾,以拉丁字母或符号表示染料的色光、形态及特殊性能和用途。

四、染色牢度在服用过程中或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叫做染色牢度。

染料在纺织物上所受外界因素作用的性质不同,就有各种相应的染色牢度例如日晒、皂洗、气候、氯漂、摩擦、汗渍、汗耐光、熨烫牢度,以及毛织物上的耐缩绒和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等。

日晒牢度分8级。

其它牢度分5级。

1级为最低,8级为最高。

五、禁用染料禁用染料指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偶氮基分解出有害芳香胺的染料。

目前常用染料中涉及到的总共有240种(含涂料),这些禁用染料在整个染料种类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再加之配色的需要,纺织品上含有禁用染料的比例就更大。

致敏染料是指某些会引起人体或动物的皮肤、粘膜或呼吸道过敏的染料。

大量研究表明,目前市场上初步确认的过敏性染料有28种(但不包括部分对人体具有吸入过敏和接触过敏反应的活性染料),其中23种分散染料、2种直接染料、2种阳离子染料、1种酸性染料。

这类染料主要用于聚酯、聚酰胺和醋织纤维的染色。

致癌染料是指染料未经还原等化学变化即能诱发人体癌变的染料。

其中最著名的品红(C.I.碱性红9)染料早在100多年前已被证实与男性膀胱癌的发生有关联。

目前市场上已知的致癌染料有14种,其中分散染料3种、直接染料3种、碱性染料3种、酸性染料2种和溶剂型染料3种。

作业:1、4、6、8第二章中间体及重要的单元反应1. 基本单元反应(十种)2. 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及其合成方法,能利用基本原料合成偶氮染料。

3. 重氮化、偶合反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快慢比较。

4.偶合反应的最佳pH以及电解质对偶合速率的影响。

作业:1、2、7、9、11第三章染料的颜色与结构1.基本概念:发色团、助色团、深色效应、浅色效应、浓色效应、淡色效应、互补色、吸收选律等。

2.染料颜色与波长的关系:染料吸收的波长越长颜色越深。

染料颜色由浅到深的顺序为:黄橙红紫蓝青绿染料呈现的颜色是它所吸收的光的补色。

3.染料的结构与颜色的关系4.外界因素对染料颜色的影响5.染料分子中引入不同基团,颜色深浅的比较。

(结合分散染料这一章复习)作业:1、3、4、6第四章直接染料1.结构特征2.应用特点、染色对象3.直接性作业:3第五章不溶性偶氮染料1.结构特征(色酚、色基及色盐)2.应用特点、染色对象3.直接性4.稳定的不溶性偶氮染料的组成、适用的色基及偶合条件作业:4第六章还原染料1.结构特征、分类2.应用特点、染色对象3.隐色体颜色变化4.光脆性定义5.还原和染色过程中的副反应6.可溶性还原染料的分类、特性、应用对象作业:1、5、7、9第七章硫化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的结构特征及应用对象作业:2第八章酸性染料第九章酸性媒染染料、酸性含媒染料1. 结构特征、分类;应用特点、染色对象2.偶氮型酸性染料、偶氮型直接染料在结构上差异。

3.酸性媒染染料常用的媒染剂;它与Cr3+分别形成1:1型及1:2型络合物的结构式,反应前后颜色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