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移动物体偏移
地球自转的影响昼夜交替时差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ppt课件

东加西减
地球自转的影响昼夜交替时差和地 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比较:地方时,时区,区时
• 地方时:强调的是时间。因经度不同而不同, 所有经线都有各自的地方时,不同经度有不 同的地方时
• 时 区:强调的是空间。每个时区跨经度15。 • 区 时:强调的是时间。以本时区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地球自转的影响昼夜交替时差和地 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2、0时日界线:自然,移动 ①与12时经线相对,自东向西移动
②两侧日期变化:根据地球自转方向
③0时日界线和180 °日界线区别
0时
旧的 新的
一天 一天
W
E
180 新的
旧的
一天 一天
W
E
地球自转的影响昼夜交替时差和地 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3、新旧日期范围和比例大小
180 ° 0 ° 0 时 新的
180 °
A
A90°
12 N C
0° C
180°
B
B
90°
地球自转的影响昼夜交替时差和地 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二)、时区 1、时区数和时区跨度: 全球共分24个时区,360°/24份=15°/份
地球自转的影响昼夜交替时差和地 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时区
4 5 6 78
3
9
2
10
1
中时区 0˚
11
180˚
西 东
昼夜交替的原因是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影响昼夜交替时差和地 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地球自转的影响昼夜交替时差和地 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B A
地球自转的影响昼夜交替时差和地 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四、时间系统 (一)、地方时 1、产生原因: 地球自转
1.3地球的运动 昼夜交替和时差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2、区时
(1)定义:每一个时区,以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为区时。 (2)每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确定的方法 时区数×15°(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 (3)每一个时区的范围确定的方法: 中央经线的经度数±7.5° (4)已知某地的经度,求所属时区 经度数÷15°=时区数 (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即为时区数)
二、产生时差
1、地方时
a.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b. 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地方时的确定与计算 练习册 P19——要点透析
经度差
时间差(东加西减)
C
1800
B
00
10时
450E
A
900E 1800
900W 450W
昼 半 球
太 阳 平 行 光 线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极地俯视图 侧视图
·
N 甲
乙
(2)晨昏线特点 ①晨昏线平分 地球 ,是过地心的一个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和太阳光线 垂直。 ③晨昏线永远平分 赤道。 ④晨昏线只有在 春秋二分日 与经线圈重合。 ⑤晨昏线在 二至日 时跟极圈相切。 ⑥晨昏线 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即与地球 自转速度一致,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
夜 交
替
讨论:看到了什么现象?
●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 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 是黑夜---夜半球。 ●产生了昼夜现象 地球的自转 昼夜交替周期: 1太阳日 昼夜交替
晨昏线(圈)
⑴定义: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晨昏圈)
昼夜交替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昼夜现象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现象(一个太阳日:24h)
夜半球 昼半球
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的判定原则 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 昏线: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
晨线
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 1、垂直于太阳光线
2、平分赤道 3、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 二至日与极圈相切
河口沙 坝
汊道间浅滩
三角洲平原
河口沙坝
河口沙坝 汊道间浅滩
三角洲平原
应用实例1:如果在北半球河岸边建楼房,最 佳位置是左岸,还是右岸? 左岸(因为河流向右偏,冲涮右岸, 左岸泥沙堆积) 应用实例2: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中砂金含量 较多,许多人在砂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左 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 为什么? 右岸,右岸泥沙堆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昼夜交替和地转偏向力
古蔺中学
陈洋
学习目标
1、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2、掌握晨昏线的判读、特点和应用 3、能用地转偏向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晨昏线的判读和特点 2、难点:晨昏线和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一、昼夜交替
N
昼夜交替是怎么产生的?
S
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产生原因
、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什么是地转偏向力?
我们把地球表面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 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河流、水平运动气流等)
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规律如何?
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 上没有偏转。 请 判 断 偏 转 方 向 ④ ⑦ ③
0°
②
①
⑥ ⑤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课时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气候对河流流向影响
降水量
降水量大的地区,河流流 量较大,流向可能受降水 分布的影响。
气温
气温高的地区,冰雪融化 快,河流流量增加,流向 可能受气温梯度的影响。
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会影响河 流的水量、水位和流向, 如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季 节变化大。
人类活动对河流流向影响
水利工程
人类修建的水利工程如水库、大 坝等,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流向和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课时昼
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
运动方向的偏转
汇报人:XX
20XX-01-30
CONTENTS
• 昼夜交替现象及原因 •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偏
转原理 • 大气环流中气流运动方向偏转
现象 • 河流流向判断及影响因素 • 海洋水流运动方向偏转现象 • 实际应用与高考考点链接
01
海水运动方向偏转
海水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时,也会受到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导致其运动方向 发生偏转。这种偏转现象在北半球和 南半球表现不同,北半球向右侧偏转 ,南半球向左侧偏转。
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
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是指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 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会升高,降水也 会增加,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 用。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 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在海洋资源 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 则,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
06
实际应用与高考考点链接
生活中常见偏转现象解释
地球自转导致的偏转
地球自转时,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会发 生偏转,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南半 球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这种现象在日常生 活中表现为河流的侵蚀岸、风向的变化等。
1.3.2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A地地方时为 10:26,B地地方时为6:46
地方时相差3小时40分(15°/h , 1°/4min)
经度相差:3 × 15+40 ÷ 4=45°+ 10°=55° 所求点B在已知点A的西边,用(西边的时间小) 答案:B地的经度为45°E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增加,西经度数减少
C.00,1500W D.1500W ,1800
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8区)于10月1日5 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8区),需飞行10小 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区时是 A.10月1日11时
D
B.10月2日07时
C.9月31日23时
D.9月30日23时
4.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 (区时),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 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ACD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37.5ºW
52.5ºW
142.5º 西十区
157.5ºW 172.5ºW 西十一区 165ºW
150ºW
西十二区
180°
0°
中/零时区
15ºE 30ºE 45ºE 150ºE
东西十二区
165ºE 东十一区
东十二区
172.5ºE
7.5ºE
东一区 22.5ºE
东二区 东三区 37.5ºE 52.5ºE
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影响:
①大气环流
②洋流
③河流
原方向
偏转后的方向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请思考
1.在古时,有人要把房子建在绥江边,你认为应
课件7:1.3.2 昼夜交替和时差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于180经线毕竟经过了一 些人口居住区,为此,在日界线 的具体分布上,实施了三处大弯 曲的措施:一是在俄罗斯东端; 二是美国阿留申群岛西端;三是 大洋洲汤加等岛国。
因此,“日界线”不完全等 同于180经线。但无特殊说明, 我们仍将180经线视为“日界 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 各地均昼夜平分,且全球各地均是6:00日出,18: 00日落。
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6时或18时
6时 N
N
6时
A
B
S 18时 S 18时 C
判读晨线或昏线
(3)昼夜更替
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意义:太阳日是人类起居作息的基本时间单位; 昼夜温差较小,适宜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世界上没有最东和最西的地方,但时间上有最 东(即最早)或最西(即最晚)的地方——日界线 西侧的东12区为世界时刻最早的地方,日界线东侧 的西12区为世界时刻最晚的地方。
东、西十二两时区相邻并共同拥有一条中央经 线(即180经线)。故两时区钟点都相同,但日期 正好相差一天(即24小时),而不是其它相邻时区 间的1小时。
半
平
球
球
行
光
线
晨线
昏线
晨昏线包括晨线和昏线,晨线和昏线之间相间 180度,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大圆圈。顺着地球自转的 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界线是晨线,由昼 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界线是昏线。
晨昏圈始终与赤道相互平分,故赤道上终年昼夜 等长,即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晨昏圈中,晨线 与赤道相交处的地方为6:00,昏线与赤道相交处的 地方时为18:00。
2.时差
昼夜交替和时差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课题: 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学习目标】1. 理解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2. 运用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移的规律,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
3. 提高应用地理原理的能力,以极度热情投入学习,享受学习地理的快乐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精读一遍教材P16、P18,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预习自学二次阅读并回答;2.若预习完可对合作探究部分认真审题,做不完的正课时再做.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预习案】【预习自学】:1.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a .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⑥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⑦b .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⑧________(圈),AOB 为⑨____线。
(2)昼夜交替a .成因:地球的⑩______。
b.周期:1个⑪________。
2.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产生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 偏 (2)规律 南半球向 偏赤道上 偏转【预习自测】为什么有些地区单向行驶的列车轨道,总是一侧受损严重?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额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问题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称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这就是昼夜现象,这种现象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没有关系。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如果地球既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有无昼夜交替现象?若有,其周期大约是多长?(2)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________经线,乙________弧,丙________弧,丁________弧。
②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地球上,一天中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3讲 课时9 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第3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纲呈现]地球运动[体系架构]的地理意义。
[基本概念]晨昏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界线;昼长、夜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基本原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课时9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交替①原因: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
②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③意义:影响人类的起居作息。
特别提醒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主要是由于地球的不透光性决定的。
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
(2)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运动无关。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
(3)昼夜界线——晨昏线①自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如图乙中的AP,图丙中的BP。
②自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如图甲中的AB,图乙中的BP,图丙中的AP。
特别提醒晨昏线与日出、日落位于晨线上的点正值日出,但日出地方时不同。
位于昏线上的点正值日落,但日落地方时不同。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一、晨昏线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中∠α=∠β。
(5)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再根据自转法判断晨昏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讲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移动物体偏移
1、昼夜产生(与地球运动无关)
(1)概况
产生原因:
地球是一个,的旋转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背着太阳的半球是。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的交替。
周期:
一个日,即小时。
分界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它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和。
观察下图的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昼弧和夜弧。
(2)晨昏线(圈)
晨线:夜→昼半圆
昏线:昼→夜半圆
表示:太阳高度(角)
昼半球:
晨昏线上:
夜半球:
晨昏线特征:
✧大圆、过球心、平分地球,纬度的最高两点为其分界点
✧平分赤道、且晨昏圈与赤道相互平分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
✧只在二分日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
✧只在二至日晨昏圈与经线圈相切
✧ 晨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处18时
✧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h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课堂练习
读下列常见日照图中的晨昏线,并判定那些是晨线?那些是昏线?
正侧视图
普通侧视图
XY 为
AO 为 BO 为
正俯视图
2、 昼夜交替(与地球运动有关)
日出、日落计算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D C B
A
L
K J
I
3.沿地表水平移动物体偏移
产生:地转偏向力
偏转的原因是:物体运动方向以惯性保持宇宙空间指向不变,但是我们参考的正方向却是变化的,随着自转位置的而发生变化。
我们参考的时候不是空间的方向,而是地球的经纬线,所以不得不让物体发生偏转。
效果:
规律:
大小:F∝m*v*sinθ
地转偏向力F正比于:物体运动速度
地转偏向力F正比于:物体质量
地转偏向力F正比于:纬度大小
判断:左右手定则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在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太阳光垂直
2.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西边的铁轨磨损较重 B.对东边的铁轨磨损较重
C.两边的铁轨磨损一样重 D.对两边的铁轨都没有磨损
3 .读右图景观图,判断正确的是:()
A.假如该河流在在北半球,则a处易受侵蚀
B.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则b处易受侵蚀
C.假若该河流在北半球,河流中有砂金,淘金处应在b
D.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河流中有砂金,淘金处应在a
二、双项选择题
4.下面两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若干年后河口处小岛最终将与河的哪一岸相连
()
A.甲 B.乙 C.丙 D.丁
5.从38°S,160°E的地方沿经线向北发射火箭,火箭射程为1110km,则火箭的落点在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中纬度 D.低纬度
6.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绕太阳公转,则 ( )
A. 没有昼夜现象
B. 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C. 昼夜温差要比现在大
D. 昼夜交替周期等于现在的公转周期
7.在一艘由洛杉矾开往上海的海轮上,旅客发现昼夜更替周期是()
A.比一个太阳日短
B.比一个太阳日长
C.比一个恒星日短
D.比一个恒星日长
三、综合题
8.右图为“经纬网和晨昏线图”,回答下列回题。
(1)甲、乙、丙三幅图中,表示春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
图;表示夏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图;表示冬至
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图。
(2)据图分析,北京时间为时。
(3)甲、乙、丙三幅图中,20ºN比20ºS白昼长的是图,
20ºN比20ºS白昼短的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