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转偏向力与时间的计算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时差-地转偏向力(课件)

180º
例题
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 1、当120º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 12点20分 2、当20ºE为1点时,求40 ºW为几点? 前一天21点 3、当80ºW为16点时,求70º E为几点? 第二天2点
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
1、当东经150º为8点,6点在哪儿? 120ºE 2、当西经120º为9点,15点在哪儿? 30ºW 3、当东经30º为8点,5点在哪儿? 15ºW
③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 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 地方时为18时,如NA。
(2)判定方法:
晨昏线
• 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 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晨昏线图形类型图
极点俯视图
侧视图 圆柱投影图
晨昏线的判断
晨昏线
(3)特点:
➢ 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始终平分赤道,并将地 N
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判读
甲图显示北半球_夏__至____节气; 乙图显示北半球__夏__至___节气; 丙图显示北半球_春__、__秋__分___节气; 丁图显示北半球_春__、__秋__分___节气;
二、时差(地方时、区时、日界线和北京时间)
思考:图中A、B两地,哪一个地点先看到日出?
BA
1.地方时
•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时差·地转偏向力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知道昼夜和昼夜交替的形成。 2. 理解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 3. 掌握地方时、区时的概念及日期的变更规律,运用有关材料
进行有关地方时、区时及日期变更的计算。 4. 利用地转偏向力解释某些地理现象。
133地球的运动-时间计算

133地球的运动-时间计算地理课件青岛十七中地理课件地球运动特点地球自转轨道、方向、地球自转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地球公转轨道、方向、地球公转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地球的运动昼夜交替地球自转时间计算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黄赤交角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和五带划分地理课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交替同一纬度,偏东比偏西早看到日出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地方时规律:经度规律:每隔15度每隔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小时,小时度每隔1度一天中太度每隔度,阳最高时,阳最高时,地方时相差分钟为正午124分钟为正午点东加西减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某地地方时已知时间(地方时)(分钟经度差)分钟某经度差已知时间(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地理课件例题东经120°E的地方时9月25日8点°的地方时月日点东经9月25日9点月日点9月24日23点20分月日点分西经10°西经°经度差:0度经线为参照物同侧相减,度经线为参照物,经度差:以0度经线为参照物,同侧相减,异侧相加时间:若时间结果大于,则钟点减24,时间:若时间结果大于24,则钟点减,日期加一若时间结果小于0,则时间加24,日期减一天。
天;若时间结果小于,则时间加,日期减一天。
拓展1、当西经120º为9点,15点在哪儿?、当西经点在哪儿?西经30º为点点在哪儿西经2、当东经为8点,5点在哪儿?西经点在哪儿?、当东经30º为点点在哪儿西经15º地理课件拓展昼夜长短与日出和日落的关系举一反三今天青岛是几号?昼夜长短如何?今天青岛是几号?昼夜长短如何?假如日出时间是6:20分,请问青岛昼长时间?日落时间?:分请问青岛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昼长时间=昼长时间=日落时间一日出时间一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一12)某2=(12一日出时间某2=(日落时间一一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一地理课件同一时刻,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规律:全球共划分规律:同一标准24个时区,每个时个时区,个时区划分时区,区跨经度15度划分时区,区跨经度度,各分区计时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的方法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标准本区的区时(时),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区时相差小时东加西减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某地区时=某地区时已知时间(区时)两地的时区差已知时间(区时)+/-两地的时区差地理课件地理课件时区数=经度÷若余数时区数=经度÷15(若余数>7.5,则商为时区数;为时区数;.,则商+l为时区数若余数<7.,若余数.5,则商为时区数)。
1.2自转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与时差

地球自西向东转 当B点日出时
A B
B为6时 A为3时
A点还需要三小时才能看到日出
地方时早晚的比较
已知:
赤道处处昼夜 等长,6点日 出,18点日落。
A、B两地经 度相差45°。
地球自西向东转
A
B
当A日出时
A为 6 时
B为9时
B点在3小时之前就已经看到日出
例题
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
东一区
22.5º E
172.5º E
地球自转方向 如何通过一个地方的经度,求所在的时区?
(2)已知一个地方的经度,求所在的时区方法:
经度数/15=商
商值四舍五入的结果就是这个地方所在的时区
我们验证一下吧:120°E、37°E、38°E
东八区、东二区、东三区
37.5º W 7.5º W
52.5º W
东 二 区
东 三 …… 区
-3 -2 -1
0
+1 +2 +3
(1)时区的划分: 全球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东经所在时区为东时区,西经所在时区为西时区 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
37.5º W 7.5º W
52.5º W
142.5º
157.5º W 西十区 150º W 165º W
2、在东经20°南纬30°的地方,沿东经20°经 线向赤道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B)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四、地球的形状
极半径6357KM
两极稍扁,赤 道略鼓的球体
赤道半径6378KM
下列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昼夜长短变化; 昼夜交替;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上海、纽约日出、日落的时刻不同; 四季更替;
(苏版)高考地理二轮资料:-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2015·高考全国卷Ⅱ)1996 年我国与 M 国签订海洋渔业发 展合作规划,至 2010 年我国有 20 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 国内)在 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 M 国 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 M 国的位置。如果都以当 地时间 8:00~12:00 和 14:00~18:00 作为工作时间,在 M 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 在当地时间的( )
图文拓展
2.地转偏向力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促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叫地转偏向 力,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地转偏向力很小,但作 用却很大。地转偏向力始终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垂直,北半球作 用在物体的右侧,南半球作用在物体的左侧。它只改变物体运 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晨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信息解读]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
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 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 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如上面的晨昏线示意图,据 图可以获得:①B 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②弧 DAE 为晨 线,③弧 EKC 为昏线,④F 的地方时为 0 时,⑤南纬 70°以南 地区出现极夜等信息。
1.图中 P1、P2、P3、P4 正确的是( )
A.P1 C.P3
B.P2 D.P4
2.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则此刻北京时间为(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一自转特征与地转偏向力知识点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基础)基本概念: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他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极星仰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南半球不可见。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俯视呈逆时针,南极俯视呈顺时针(2)周期速度角速度:单位时间自转的角度。
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h。
线速度: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
线速度=纬线周长/自转周期线速度规律:由赤道至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为1670km/h,极点为0;任一纬度θ,其线速度为1670cosθkm/h;南北纬60°地区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注意: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①根据等值线数值和排列规律,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自转线速度由北向南递增的为北半球,递减的为南半球(如下图为北半球)。
自转线速度介于1670~1447km/h的位于低纬度地区,介于837~1447km/h的位于中纬度地区,介于0~837km/h的位于高纬度地区(如下图为中纬度)②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低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山脊或高地。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高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为谷地或低地。
1.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 30°;1月B. 60°;7月C. 60°;1月D. 30。
;7月【小题2】1. 所谓同步卫星是指相对地球赤道上某点相对静止的地球卫星。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转偏向 3、地方时
一、昼夜交替
1、昼夜形成条件: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 的球体
2、昼夜交替意义:制约人类生活起居; 维持地表温度稳定
3、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的判读 昏线
晨昏圈
夜半球
昼半球
N
晨线
晨线
自转方向
昏线
晨线
S
同一纬度 昼夜长短相同 昏线
南温带
南寒带 (长冬无夏)
有极昼极夜
23°26′N 无极昼极夜
23°26′S
有极昼极夜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 昼夜长短
高度变化
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太阳高度、正午、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12:00)
正午太 阳高度
西
太阳高度
南
北
东
[问题]
1.在图中指出正午太阳的位置。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2.图中哪几个点位于晨昏线上?在这几个点上的太阳高度各是多少?
往北白昼越长 往北白昼越短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越 昼长夜短,越 往南白昼越短 往南白昼越长
日期
3月21日至6月22日 6月22日至9月23日 9月23日至12月22日 12月22日至3月21日
北半球各 地昼夜变 化情况
南半球各 地昼夜变 化情况
赤道上的 昼夜情况
昼渐长 夜渐短
[知识结构]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太
阳
黄赤交角
直
射
点
地轴倾向不变
的 回
归
运
地球的运动免费

假设一架飞机于当地区时5月10日12点,从某机 场(西经58度)起飞,经过18小时飞行,抵达 北京国际机场。试问:飞机到达时,北京时间 是几点? 解题思路:(1)求出已知地的时区;(2)计 算起飞时所求地的区时;(3)求出所求地的时 间。 (1)起飞地点为西4区; (2)两地时差4+8=12小时,飞机起飞时 北京为12+12=24点; (3)加上飞行时间18小时,到达时北京 为5月11日18点。
2.度数=23°26′
3.数量关系 A + B = 90°
回 归 线 度 数 极 圈 度 数
B
A
“一轴” 0 “两面” “三角 “三个基本不变” 【思考】黄赤夹角为 °、变大、变小时,五带范围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 北极圈
有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北温带
北回归线 有阳光直 射
热带
无 极 昼 极 夜
南回归线 无阳光直射
地球绕太阳的Leabharlann 动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北逆南顺 1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
除南北极点为0外, 360°/年(365日) 角速度 处处相等,即15°/小时 约1°/日 赤道最快,向两极减小。 约30千米/秒 线速度 (南北极点为0)
三、黄赤夹角-----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的关系 1.定义: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 平面的夹角轨道
【例2】:北京时间13:00时,兰州的日影达一天 最短,求兰州的经度。
(五)时区和区时 ⅰ、时 区
1、时区的划分:
37.5º W 7.5º W 52.5º W 142.5º 22.5º W 西二区 西三区 西一区 45º W 30º W 15º W 15º E
第一章地球上的运动-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 ,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 时间 速度A 点 近日点 1月初 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 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移动规律(北半球)Chapter 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比较,从地理位置上看,地点越靠东,时间越早,从数值上
看,数值越大,时间越早,如甲地为6点,乙地为7点,则乙地 时间比甲地早。
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11年8月1日10时 从甲港(72˚E,20˚N)出发,经过48小时后,
到达乙港(55˚E,30˚N)
到达乙港时,甲港的地方时为_________?
A.①④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应用闯一关】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
1.右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 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表示 7月7日。据此回答(1)~(2)题。 (2)此时,北京时间为 ( B ) A.7月6日12时 C.7月6日24时 B.7月7日12时 D.7月5日24时
乙港的地方时为_________?
4 3 2
5
6
7
8 9 10 11
1
中时区 0˚ 1
180˚
10
西 东 12区
11 2
3 4 9
5
6
7
8
欲求某经度所在的时区
如:151˚E、98˚W
经度 ÷ 15
余数>7.5,商+1 即为所在时区 余数<7.5,商 即为所在时区
欲求任意两时区的时区差
如:东 区 和 西 区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时区和区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转偏向力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四季更替和五带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使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图例
原运动方向 偏转的方向
1.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无偏转 2. 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
3
5
同减异加
欲求时区的中央经线
如:西 区 的中央经线
6
时区 × 15
同减异加 东加西减
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8区)于10月1日5时飞往 美国旧金山(西8区),需飞行10小时。到达目的 地时,当地时间是 A.10月1日11时 B.10月2日7时 C.9月31日23时 D.9月30时23时
D
日界线
N
一艘轮船于2010年5月1日10时由西向东,航行5分 钟后,越过180度经线到达某地。下列选项中,可能是 此时该地时间的是 ①5月1日10时5分 ②5月2日10时5分 ③4月30日 10时5分 ④5月1日11时5分 A.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若 180° 经线的时间为 t 时, 则地球上“今天”的范围占 t t ,“昨天”的范围占 1- 。 24 24
60°N
②地球上纬度间隔1°,对应的经线实际长度为111Km,
100km 赤道上经度差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 111Km。 111km
59°N
甲
20°W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时间的差异
时间差异 的产生 地方时
时区与区 时
同减异加 东加西减
[指点迷津]
一些同学易把时间计算中的早晚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 早晚混为一谈。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早晚,是指在同一地点 的两个时刻的比较,数值越少,时间越早,如6点比7点早。而 计算中所讨论的时间早晚,是指在同一时刻两个不同地点之间
当北京时间为9月23日8时,地球上新的一天 范围占全球的
A.四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D.全部
【应用闯一关】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
1.右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
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表示
7月7日。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 ③AC为晨线 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④BC为晨线
人为日界线90Βιβλιοθήκη E180˚自然日界线
0:00
-1 +1 -1 +1
0˚
90˚W
3月2日(新1天) 人为日界线
90˚E
180˚
-1 自然日界线
0:00
+1 -1
+1
0˚
90˚W
3月1日(旧1天)
读“中心为北极的示意图”,阴影 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P O 120˚
ON的经度为
A.0˚ C.60˚E B. 180˚ D. 120˚W
3. 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判断方法
1.顺口溜记忆法
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2.“左右手”演示法 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 如图所示,四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 为物体的偏转方向。
某军舰于甲地(59°N,20°W)向北发射一枚射程为 100km的炮弹,则着落点的位置是 ( B ) A 西半球 中纬度 B 东半球 中纬度 C 西半球 高纬度 D 东半球 高纬度 注意:①自西向东由20°W~160°E的范围为东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