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转偏向力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河流流向的判断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河流流向的判断一、专题讲解1.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一般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较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
2.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在河岸弯曲处,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所以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4.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河流在山谷中流动,河流流经处的地势比两侧低。
只要知道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二、同步训练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2.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解析] 1.A 2.D 第1题,从图中岩层的错位及移动方向可以看出,该河流是在断层基础上形成的,另外各岩层并未发生弯曲变形,越往下沉积岩形成越早,图中石灰岩和页岩均为沉积岩,页岩①在下,石灰岩②在上,故岩层①形成年代早于岩层②,A项正确;在河床断面上分析,岩层①易受侵蚀,岩层②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不易被侵蚀,B项错误;岩层未发生弯曲,故不可能是向斜,C项错误;有断层存在的地区,地质条件不稳定且容易发生渗漏,故不适宜修建水库,D项错误。
第2题,图中信息显示,水位上升的中期,河谷中沉积物较少,说明河水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较强,河流含沙量较大;水位下降时,河谷中沉积物较多,河流含沙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堆积作用增强;河流在洪水期侵蚀能力增强,所以会使河床变宽、加深。
六种常见的河流流向判断方法

六、等潜水位线 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潜水是指埋藏 在地面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潜水有一个自由水面, 由高处向低处渗流。一般来说,下潜水面的倾斜方向与地势 倾斜方向一致,潜水与地表水体之间经常相互补给。
{学科加油站}
·新题好题·Βιβλιοθήκη 六种常见的河流流向判断方法
●李说地理工作室 李哲
河流流向判断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点,知识点分布较为 零散,通常出现在选择题和主观题所给的图示材料中,作 为基础知识来考查。学生在面对这部分内容时,很难做系统 性的归纳和总结,部分教辅书籍虽然涉及,但是不够全面, 讲解较为简单,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以下从常考的六种类型 题,来总结归纳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4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科加油站}
·新题好题·
高向低流,或直接使用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的 知识点。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 正确。
三、锐角原则
支流沿锐角汇入干流,且流向与干流相同。天然水系一 般属于二分叉树的形状,如下图所示。树枝为河源,树根为 水系的出口,河流由树枝流向树根,据此可判断河流的流向。
【例 2】(2020 · 四川省新津中学 · 10 月月考)下图为 等高线图,等高距为 200m,L 为河流,据此完成下题。
N a
300 b
④ 河
300 ③
②
流
L
①
河流 L 的流向是( ) A. 从东流向西 B. 从东南流向西北 C. 从西流向东 D. 从西南流向东北 【解析】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a 数值大于 300,等高距为 200 米,a 数值为 500 米,河流由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4
小时 分钟
N
经度往西增大是西经
经度往东增大是东经
60°E 90°E
90°W 60°W 30°W 0° 30°E
S
经度往西增大是西经 180° 135°W 90°W 45°W
经度往东增大是东经 0° 45°E 90°E 135°E 180°
经度往东增大是东经,经度往西增大是西经
西
东 N
W
E
3.地方时的计算:
自 然 日 界 线
人 为 日 界 线
︵
︵
(2)MPN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
三、产生时差
(一)地方时
1.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 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 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 出,时刻较早。
太
阳
丁
后见到日出, 位置相对偏西, 位置相对偏东, 时刻较晚 后见到日出, 先见到日出, 线 时刻较晚 时刻较早 乙 甲
F D E C
(4)D地的地方时为 0
点。
(5)E地的地方时为 3 点。
(6)F地的地方时为
0 点。
B
(二)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 经度15°
172.5°E 172.5°W 180° 7.5°W 0° 7.5°E 172.5°E 172.5°W 180°
东 西 十 二 区
东 西 十 二 区
……
西 二 区
西 一 区
中 时 区
东 一 区
东 二 区
……
东 西 十 二 区
4.区时的概念:即每个时区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
(1)若0 °经线的地方时为1点,则中时区的区时为 1 点 (2)若120 °E经线的地方时为9点,则东八区的区时为 9 点
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现象的影响-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实验班地理二轮复习培优教案

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地球自转使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人们便把导致物体发生水平偏向的力叫“地转偏向力”,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和它的作用密切相关。
1.地转偏向规律面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2.对天气系统的影响气旋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辐合,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辐合;反气旋在北半球顺时针方向辐散,南半球逆时针方向辐散。
从而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对大气运动的影响⑴三圈环流与风向北半球:①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形成东北信风;②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西南风;③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东北风。
南半球:①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形成东南信风;②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西北风;③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东南风。
⑵季风环流北半球:①东亚冬季——由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形成的西北季风;②南亚冬季——由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形成的东北季风;③东亚夏季——由夏威夷高压吹向亚洲东部,形成东南季风;④南亚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南半球:南半球大陆的面积比北半球小,季风环流不如北半球明显。
4.对大洋洋流的影响北半球:①东北信风带内形成北赤道暖流;②中纬西风形成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③北印度洋冬季吹东北季风,海水由东向西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海水由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①东南信风带内形成南赤道暖流(太平洋东岸东南信风消失或减弱,西太平洋海水东流,影响秘鲁海区,引起全球气候异常,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②南半球南纬40°附近海域海面广阔,终年受中纬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全球大洋环流能调整全球热量分布,对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渔业生产、航海有重要影响,对人类文明进程和社会生活有重要贡献。
5.河流两岸侵蚀现象北半球:河流河水向右偏,右岸侵蚀严重,左岸泥砂堆积。
高一地理-地转偏向力

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
气流的原方向
实际运动轨迹
A
B
C
D
正圆 地球的形状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球自转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示意图
解决问题:“鬼打墙”通常发生在没有参照 物的区域,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以及人畜 脚掌本身就带有一定偏斜,旅行者看似走直线 ,其实是沿着一定夹角在运动,最后走成一个 圆圈,回到了原处。再加上作者刻意描绘,语 不惊人死不休的夸张,把鬼打墙描绘的十分恐 怖。实际上如果有精确的指示仪器,鬼打墙现 象就会迎刃而解。
地球自转的意义: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的意义
一
二
三
昼夜更替
地方时
地转偏向力
“鬼打墙”现象
“鬼打墙”通常发生在广阔的沙漠或者漆 黑的夜色里,旅行者无论怎样走最后都会 回到一个相同的位置。在盗墓小说里经常 出现鬼打墙,广大读者谈之色变,鬼打墙 究竟是什么原理,真的有“鬼”打墙阻拦 人们的去路吗?
项目 作用对象
大小
地转偏向力
水平运动的物体 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
加大
一般规律 始终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
方 北半球 向
南半球 赤道
向右偏 向左偏
不受影响
北半球右偏
N
1
2
3
1
23
S
南半球左偏
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
力,被称为地转偏向力。
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以及静止的物体,则不偏向
纬度越高,偏向越明显 面向物体运动方向:
解析: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 由北向南,南半球由南向北,沿同一条经线发 射,所以都是向西偏。
答案: C
河南省高二地理上册2024-2025学年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高二地理上册2024-2025学年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纬度分别为0°、23°26′N、40°N、66°34′N,则四地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A. 甲>乙>丙>丁B. 乙>丙>甲>丁C. 丙>乙>丁>甲D. 丁>丙>乙>甲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根据图中各点的纬度,可以判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丁。
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判断对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A. 甲>乙>丙>丁B. 乙>丙>甲>丁C. 丁=丙=乙=甲D. 丙>乙>丁>甲答案:C解析:除南北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均为360°÷24小时=15°/小时,因此图中四地的角速度相等。
3.河流流向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若某河流是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且位于南半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A. 东岸B. 西岸C. 北岸D. 南岸答案:C解析: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的北岸会受到较强的侵蚀作用,因此北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4.地壳厚度与地震波波速的关系在青藏高原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图中,甲表示的是:A. 莫霍界面B. 软流层底部C. 上地幔顶部D. 古登堡界面答案:A解析:下纵轴表示的是地壳的厚度,因此甲表示的是地壳厚度的下界,即莫霍界面。
5.“夜来霜”现象的成因分析关于“夜来霜”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晴朗的夜晚,大气云量稀少时:A. 太阳辐射增强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C. 地面辐射减弱D.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答案:D解析:晴朗的夜晚,大气云量稀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导致地面辐射迅速散失,形成霜冻现象。
试论地球自转偏向力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试论地球自转偏向力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简称地转偏向力,研究发现,地面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气体、液体和固体),它只有在物体运动的时候才会产生(静止时不存在)。
除赤道外,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其运动方向都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并且地球自转偏向力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在赤道上最小(无偏向),南北两极最大。
地转偏向力使许多地理现象都受到影响,特别是影响到河流流向、洋流流向、风向,从而调节着全球各地的水热分布状况,乃至影响到地貌形态等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等等。
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以下重点举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一、水涡是怎样形成的?山区的核子特别是男孩,在雨水天,常到村子附近的小沟里堵水玩,堵好一塘水后,老是喜欢用一根棍子往水塘的底部戳一个小洞,总是发现水不是直接往下流淌,而是旋转式的往下流,放点鲜花或绿叶在水里会更精彩更好玩。
这水为什么不直接向下流淌,而是旋转式的,又是如何旋转向下流的?其实,当我们打开水龙头向桶中放水时,当水库放水时(放水口在水下),当水槽放水时,都会看到在水面形成旋涡,这些旋涡是怎样形成的?请看下图:图中虚线是表层水的原始流向,实线是水的实际流动方向。
当向桶中注水时,水从注水点向四周流动,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旋涡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南半球则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放水时表层水都流向下层出水口,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旋涡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南半球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车辆和行人为何总是靠右行?不是北半球所有的国家或地区的车辆和行人都靠右行,但靠右行是最为合理的。
如下图:北半球车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甲图靠左行驶,都偏向道路中间,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使两车距离逐渐靠近,更容易与对面驶来的车辆相撞,意外翻车更容易倒向路中间,引发车祸的频率会更高。
乙图为靠右行驶,都偏向路边,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使两车距离渐远,意外翻车也容易倒向路边,车辆行驶也会更安全些。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判断方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侵蚀岸与堆积岸的判断方法一、典例剖析(1)河道平直段,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来判断。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道平直段的右岸,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
南半球相反。
(2)河道弯曲的河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来判断。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惯性,在惯性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3)根据聚落点和港口区位来判断。
河流堆积岸处泥沙沉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点;侵蚀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
据此可以推测河流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分布。
二、例题分析(2019·福建省三明市质检)在河流中,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
某校地理野外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段进行野外实践活动考察,发现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为鹅卵石,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为细沙,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为鹅卵石与细沙共存,并绘制了沿途河床的地形剖面图。
下图为所考察的河段及其沿途河床的地形剖面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小组考察过程中发现河床沉积物颗粒最大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河流水量越大,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颗粒大的泥沙被冲得越远。
所以某地沉积物颗粒最大的时期,也就是水量最大的时期,丙地处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量大,所以发现河床沉积物颗粒最大的地点是丙。
2.乙地附近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显著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地势趋缓,搬运能力减弱B.位于凸岸,沉积作用显著C.流量变化大,流速变化大D.降水变化大,侵蚀物质数量多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是河流凸岸处,河流堆积作用明显,当河流流量大时,堆积物颗粒大,当河流流量小时,堆积物颗粒就小。
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说明河流在此处流量变化大,流速变化大,有时流量大,有时流量小,因而出现颗粒大的鹅卵石与颗粒小的细沙共存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图中甲、乙、丙、丁四条剖面线与 a、b、c横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A.a-甲 C.b—丙
B.a-乙 D.c—甲
6.沿河分布是城市形成的一般规律,
有可 A.能甲最处早的形底成切城C岸市的是(
)
B.乙处的左岸
C.丙处的活动岸
D.乙处的江心岛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河道往往会发生弯曲。读右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淤积而扩展,按一般规律,最终将
分别与河流的哪一岸相连 ?(
)。
C
N
S
N
S
2.从地转偏向力考虑,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双选) A、C
)。
3A.右.自图北是向北南半流球A 某河流的横剖面,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应是( B.自南向北流 C.自东向西流 D.自西向东流
(1)地转偏向力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北半球)
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哪岸侵蚀厉害?哪岸会泥沙淤积形成三角洲?哪一岸适宜建 港口(港阔水深)?哪一岸适合挖沙?
河口三角洲最终与河流的堆 积岸相连
北半球
港口
一般北半球河流的 右岸是侵蚀岸,为主 航道,适宜建设港口; 左岸是堆积岸适宜挖
沙、淘金等;
南半球相反。
)。
(2008广东高考题)
图4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
侵蚀较重的是( )
A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和亚马孙河
在流动过程中,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
是( )
B
A.都在北岸
B.靠近较低纬度的河岸
C.都在南岸
D.靠近较高纬度的河岸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河道往往会发生弯曲。读右图,完成4-6题。
5. 图中砂砾岸又被称 为活动岸,适宜安排人类
活A动.的建是筑B(河港 )
B.淘金 C.建造住宅 D.建化工产
甲、乙两岸,受河流冲刷的是 浅的是 岸乙,适合建港口的是 岸,淘金应选在 岸。甲
甲 乙
三角洲平原
岸,泥沙乙淤积的是
岸,水深的是 甲岸,水
岸甲,适合建采沙场的是
岸。房屋乙应建在
甲
甲
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 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此河的位置和流向与下图示相吻合的是( )
弯曲河道与地转偏向力的关系 A B C D四个河岸中,侵蚀岸有?堆积岸有?
弯曲的河道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C
惯性离心力大 于地转偏向力
北
D
半 球
A B
为什么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A
B
凸岸
A
B 凹岸
B处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流速慢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地转偏向力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