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

合集下载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烫印材料是指在纸张、织品、皮革、涂布面、塑料类等封面材料上,用热压方法烫压上各种图文所使用的材料,也包括各种烫印助粘材料。

用加热、加压方法将粘结材料熔融后,把各种金属箔等烫印到各种物品上,取得理想的装饰加工方法,在我国已延续了几个世纪,在书籍封面上使用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我国最早采用的烫印材料是单张形式的金属箔和粉片,后来由于印刷装帧事业的发展及装帧材料的不断更新改进,出现了电化铝、色箔等烫印材料。

这些物美价廉的新型材料,很快取代了纯金属箔类烫印材料。

(一)烫印材料的种类1.电化铝箔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经涂料和真空蒸镀复加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烫印材料。

其包装形式为卷筒式。

电化铝箔可代替金属箔作为装饰材料,以金和银色为多。

它具有华丽美观、色泽鲜艳、晶莹夺目、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在纸张、塑料、皮革、织品、涂布料、有机玻璃等材料上烫印。

电化铝箔是60年代中期由日本传到中国的,较早投入生产的有上海、北京、福建等地。

30多年来电化铝箔已成为一种人们所熟悉的装帧材料了。

①电化铝箔的构成。

电化铝箔是在12、16、18、20μm厚,500~1500mm宽的聚脂薄膜(国内一般用16μm厚,500mm宽的薄膜)上涂布脱离层、色层、经真空镀铝再涂布胶层,最后通过成品复卷而制成的。

国产电化铝箔一般为4~5层。

电化铝箔的第一层是基膜层。

国内一般采用16μm厚双向拉伸的聚脂薄膜;主要作用是支撑依附在上面的涂层和便于烫印加工时的连续动作。

基膜层在烫印过程中不能因温度上升而发生变形,应具有强度大、抗拉、耐高温等性能。

电化铝箔的第二层为脱离层。

一般用有机硅树脂等涂布而成。

主要作用是在烫印(加热加压)后,使色料、铝、胶层,能迅速脱离聚脂薄膜而被转移粘结在被烫印物体的表面上。

脱离层要有较好的脱离性能,否则会使烫印后的图文模糊不清、露底发花,影响烫印的产品质量。

有的电化铝箔产品在生产时没有脱离层,采用与基膜粘附力较小的色层粘料或在色料内加入适量的脱离料,使色层即能反应颜色又起到脱离作用。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对书籍的外观形式进行设计,包括封面、封底、书脊、扉页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书籍装帧设
计元素:
1. 封面设计:封面是书籍最重要的视觉展示形式之一,应
该吸引读者注意。

可以使用各种图片、插图、图案、颜色
等元素来突出书籍的主题和风格。

2. 封底设计:封底通常包括书籍的作者简介、出版社信息、图书编号等内容。

可以将这些信息以清晰易读的方式呈现,同时可以加入一些图案或背景来增加美感。

3. 书脊设计:书脊是指书籍背部的部分,用来标明书籍的
标题、作者等信息。

可以使用大字体、醒目的颜色和图案
来增加书脊的可辨识度和美观性。

4. 扉页设计:扉页是书籍封面和正文之间的页面,可以用
来展示版权信息、前言、目录等内容。

可以使用简洁而美
观的排版和设计来让读者更方便地获取这些信息。

5. 装帧材料选择:在书籍装帧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装帧材料也是很重要的。

常见的装帧材料有硬纸板、布面纸、仿皮纸等,可以根据书籍的主题和目标读者的喜好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总之,书籍装帧设计要通过各种设计元素的组合来达到吸引读者、展示书籍内容和传递书籍主题的目的,同时要注重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平衡。

书籍装帧设计(基本结构、封面、内页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基本结构、封面、内页设计)
外面
三、特装书籍设计
2. 特装书盒
• 抽拉书盒
抽拉书盒是目前采用比较 多的书籍外包装形式,它 将纸张等材料通过粘贴方 式组成有一个开口的盒套。 采用抽拉的方式从这个盒 套放入和取出书籍,如同
抽屉一样
三、特装书籍设计
2. 特装书盒
• 箱式书盒 箱式书盒是将书籍完全封包起来的书籍包装形式,其结构
比较复杂,对制作工艺要求也比较高
1. 书籍的基本结构
• 精装书籍封面的结构
精装书籍比简精装书籍更精致一些。常见的一些词典,比 如《现代汉语词典》(上海商务印书馆)就是精装书籍。
精装书籍结构比较复杂一些.
封面 书槽
书脊
封面纸板厚 堵头布 飘口
切掉部分
内页厚度 封面厚度 内页大小 精装封面大小
实际设计大小 留包边 15 mm~20 mm 书槽宽度
术形状
三、特装书籍设计
2. 特装书盒
• 裹装书盒
裹装书盒就是用纸或布料将若干块贴面纸板或木板粘连成 一个书籍外包装,将书籍横向包裹后只留下书籍两头露在 外面。各块纸板或木板的宽度根据书籍封面及封底的宽度 及书籍厚度而定,纸板或木板的高度与书籍的高度差不多
三、特装书籍设计
2. 特装书盒
• 裹装书盒 裹装书盒就是用纸或布料将若干块贴面纸板或木板粘连成 一个书籍外包装,将书籍横向包裹后只留下书籍两头露在
三、特装书籍设计
3. 特殊形式内页
• 剪切 剪切就是使用一定工艺将通常所用内页的边缘剪掉若干部
分,使页面具有特殊的轮廓形状
三、特装书籍设计
3. 特殊形式内页
• 共用 共用是在页面上挖出特定形状的孔,或者将某页的轮廓制 作成非矩形的特定形状。这样位于底下的页面的内容就会 从该页被去掉的位置露出,由此形成上、下页面共用某些

精装书封面设计常用的材料纸张

精装书封面设计常用的材料纸张

精装书封面‎设计常用的‎材料纸张一、精装书封面‎设计常用的‎材料1、丝织品它包括稠密‎的棉、麻、人造纤维等‎;也包括光润‎平滑的榨绸‎、天鹅绒、涤纶、贝纶等。

设计者可以‎根据书籍内‎容和功能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织物。

如经常翻阅‎的书可考虑‎用结实的织‎物装裱,而表达细腻‎的风格则可‎选用光滑的‎丝织品等。

目前,也有许多直‎接采用衣物‎材质进行书‎籍封面包装‎,如牛仔裤的‎斜纹和线头‎都会给设计‎师以灵感。

2、人造革、聚氯乙烯人造革和聚‎氯乙烯涂层‎都可以用来‎擦洗、烫印,加工方便,价格便宜。

因而是精装‎书封面经常‎采用的材料‎,尤其是用量‎较大的系列‎丛书封面,也常用于平‎装书的封面‎。

3、皮革皮革作为封‎面设计的材‎料之一,相对来说价‎格昂贵,且加工困难‎。

通常是数量‎很少,且需要珍藏‎的精美版本‎,才使用这种‎昂贵的材料‎。

各种皮革都‎有它技术加‎工和艺术上‎的特点,在使用时要‎注意各种皮‎革的不同特‎性。

猪皮的皮纹‎比较粗糙,以体现粗狂‎有力的文学‎语言见长;羊皮较为柔‎软细腻,但易磨损;牛皮质地坚‎硬,韧性好,但加工较为‎困难,适用于大开‎本的设计。

优质的皮革‎,由于其美观‎的皮纹和色‎泽,以及烫印后‎明显的凹凸‎对比,使它在各种‎封面材质中‎显得出类拔‎萃。

4、木材木质材料在‎近期的书籍‎封面制作上‎经常的使用‎,木质材料相‎对价格高,加工复杂困‎难,更让设计者‎为之发愁,不过木质材‎料在书籍封‎面设计的效‎果上,有不可估计‎的影响力,中国五千文‎化,从有文字记‎载的出现,大部分采用‎了木质竹质载体,所以在书籍‎的文化底蕴‎和整体的档‎次上,木质材料有‎超强的表现‎力。

5、特种纸特种纸也是‎纸张的一种‎,有与特殊的‎纹理与表面‎处理,使之与普通‎的常用纸有‎很大的区别‎,也导致了他‎的价格高和‎尺寸的特殊‎,所以我们称‎之为特种纸‎,书籍封面的‎设计中也有‎很大一部分‎选择特种纸‎制作,特种纸带来‎的视觉效果‎是难以想象‎的,往往设计者‎灵光一闪被‎特种纸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上运‎用特种纸有‎利有弊,设计者要谨‎慎选择,由于大部分‎特种纸本身‎带有色彩,所有设计者‎在设计封面‎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只有对设计‎后期非常熟‎悉的人才会‎把特种纸表‎现得完美无‎瑕。

书籍装帧设计bookdesign

书籍装帧设计bookdesign

□ 打孔圈装
□ 胶装
□ 线装
□ 露脊装
• □ 书籍装帧设计中运用的工艺种类 : 特种油墨 柔印、丝印、凸印、胶印、 烫金银 、 轧型、压凹等.
□ 特种油墨 上UV
所谓UV(ultraviolet:紫外线)油墨,是指经UV光线照射瞬间固化的油墨,由于可在非吸收性承 印物表面印刷,目前在各个领域均有应用。
□ 特种油墨 荧光
丝网印刷用荧光油墨是以荧光颜料作为着色料制做的油墨。荧光颜料是由荧光性的染料与合成 树脂调制而成。油墨粒度在 5 一 15 微米之间。
□ 金属来访卡 击凸 粘纸标签
□ 特种纸 击凸
□ 打孔
□ 折页
□ 车线
•三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印后装订
• □ 印后装订指印刷以后对印张的订装加工。它是将印刷好的一批批分散的半成品页张 (包括图表、衬页、封面等),根据不同规格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订、锁、粘的方法,使其 联接起来,再选择不同的装帧方式进行包装加工,成为便于使用、阅读和保存的印刷品的加 工过程。书籍(含本册)的加工实际上是先订(联)后装(帧)的,由于在加工中是以装为 主,故称装订。订联的过程(折、配、订、锁、粘等)称书芯加工;将订联成册的书芯,包 上外衣封面的过程称书封加工,也称装帧加工。总之,印好的页张,经过订和装的过程。就 可以成为一本可以阅读、使用和保存的印刷品了。分为打圈套装、胶印、线装 、漏脊装等形 式
• □ 在竞争激烈的书籍市场竞争中,设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是诱发读者的购买欲望的
前提,仅靠书籍平面的图形和色彩的视觉刺激是不够的。设计者根据不同的书籍定位与形式 内容采用的具有特殊质感的纸张材料和印刷工艺迎合受众不同的触觉需要,并以强烈的质感 体现其设计趣味。独具特色的“视觉质感”能给读者特殊的视觉反映,唤起读者一种触觉的 新鲜感。

第四章书籍装帧设计

第四章书籍装帧设计
图4-13
图4-14
图4-15
图4-16
图4-17
图4-18
图4-19
第二节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字体设计(图4-20—4-23)
图4-20
图4-21
图4-22
图4-23
二、色彩设计
色彩的设计 要简化用色,在 不单调的基础上 要尽量少用色, 做到“少就是多” 的设计理念,体 现形象和构图的 表现张力。另一 方面,色彩的运 用要适应书籍的 内容,突出主题, 使书籍内容客观 的充分显示出来 ( 图 4-24—427) 。
二、印刷工艺
目前我国使用的印刷方法主要分为凸版、凹版、平版、丝网印刷四类。
三、制作
这里的制作是指外观形象总称,有精装、平装和半精装(图4-84—485) 。
图4-84
图4-85
第七节 书籍装帧设计新概念与设计 风格探索
图4-86
图4-87
图4-88
图4-89
图4-90
图4-91
图4-92
图4-93
第三节 书籍装帧设计的开本及装订
一、书籍的开本
确定开本的大小,要考虑到应用四个因素: (一)书籍的性质和内容 (二)读者对象和书的用途 (三)原稿篇幅容量 (四)现有开本的规格(图4-35—4-41)
图4-35
图4-36
图4-37
图4-38
图4-39
图4-40
图4-41
二、书籍的装订形式
一、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的具体内容
版式设计主要包括字体设计和版面设计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二、版式设计常用的工具
版式设计常用工具一方面用到手工制作工具,如各种纸、笔、墨等。随 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还需要熟练操作部分计算机辅助软件。

书籍装帧设计的分类

书籍装帧设计的分类

书籍装帧设计的分类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对书籍外观的设计,包括封面设计、书脊设计、内页排版等。

根据设计的风格和要求,书籍装帧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传统经典风格:这种装帧设计通常采用古典、简洁的元素,例如石膏线、金属装饰、印刷字体等,给人一种庄重、古朴的感觉。

2. 现代简约风格:这种装帧设计通常采用简洁、大方的元素,例如黑白色调、纯色封面、无衬线字体等,强调简洁、现代的感觉。

3. 创意趣味风格:这种装帧设计通常采用奇特、有趣的元素,例如扉页设计、插图、3D效果等,给人一种新奇、趣味的感觉。

4. 主题定制风格:这种装帧设计根据书籍内容和主题进行定制,例如以某个地区、文化、时代等为主题,用相关元素进行装帧设计,强调书籍的个性和独特性。

以上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主要分类,每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不同的设计风格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让书籍更具吸引力和魅力。

- 1 -。

书籍装帧资料

书籍装帧资料

书籍装帧资料书籍:通常的表述是将信息汇集、通过纸为物质载体装订成册。

19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出现了以莫里斯、格罗佩斯为代表的最初现代设计端倪的书籍装帧设计。

简牍简,即竹片,牍即木片。

卷轴装,卷轴始于帛书,纸书发明后,也效仿帛书讲写好的长条纸书,装裱成卷子形式,故称卷轴装.旋风装,旋风装是卷轴装到册叶装的过渡形式。

经折装,又称折子装。

樊凡装出现在9世纪中叶以后的唐代晚期。

蝴蝶装,此种装帧形式是每一印版有左右两面,由于是单面印刷,背面为白面,把印好文字的书页,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的折叠,逐页粘贴,打开书本,版口居中,展开书页,形成文字两面相对,白页两面相对,翻阅时犹如蝴蝶两翼煽动,故名。

包背装,装帧的形式是将书页正折,排好顺序,以版口处为基准用纸捻穿订固定,天头、地脚、订口处裁齐,形成书背。

线装,装帧形式与包背装近似。

线装书的封面及封底瓷青纸、栗壳色纸或织物等材料。

线装书的特征,我国古籍书墨香纸润,版式疏朗,字大悦目。

素雅和端正,而不刻意追求华丽,讲究总体和谐而富有文化书卷之气,是我国线装书的特征。

1949年以后,出版事业的飞跃发展和印刷技术、工艺的进步,为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70年代后期,书籍装帧艺术得以复苏,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极大的推动了装帧艺术发展。

20世纪对于人类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代,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经济繁荣,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平装书和精装书。

平装书,在结构上基本沿用了传统书主要特征,保留了包背装的特点,只是页面发展为两面印刷的单张,装订方式采用穿线装,金属丝订,骑马订,胶粘等方式。

精装书,是外来形式,有软精装和硬精装之分,前者是用较厚的纸做封面并有勒口,内有护封,后者则是用硬质材料做封面,外面还有一层护封,有的还加函套,书匣。

护封,它是一张与书的高度相等,长度能包裹住封面、书脊、封底,并在两边各有一个4厘米至9厘米的内向折的矩形印刷品,它可起到保护书籍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烫印材料是指在纸张、织品、皮革、涂布面、塑料类等封面材料上,用热压方法烫压上各种图文所使用的材料,也包括各种烫印助粘材料。

用加热、加压方法将粘结材料熔融后,把各种金属箔等烫印到各种物品上,取得理想的装饰加工方法,在我国已延续了几个世纪,在书籍封面上使用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我国最早采用的烫印材料是单张形式的金属箔和粉片,后来由于印刷装帧事业的发展及装帧材料的不断更新改进,出现了电化铝、色箔等烫印材料。

这些物美价廉的新型材料,很快取代了纯金属箔类烫印材料。

(一)烫印材料的种类1.电化铝箔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经涂料和真空蒸镀复加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烫印材料。

其包装形式为卷筒式。

电化铝箔可代替金属箔作为装饰材料,以金和银色为多。

它具有华丽美观、色泽鲜艳、晶莹夺目、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在纸张、塑料、皮革、织品、涂布料、有机玻璃等材料上烫印。

电化铝箔是60年代中期由日本传到中国的,较早投入生产的有上海、北京、福建等地。

30多年来电化铝箔已成为一种人们所熟悉的装帧材料了。

①电化铝箔的构成。

电化铝箔是在12、16、18、20μm厚,500~1500mm宽的聚脂薄膜(国内一般用16μm厚,500mm宽的薄膜)上涂布脱离层、色层、经真空镀铝再涂布胶层,最后通过成品复卷而制成的。

国产电化铝箔一般为4~5层。

电化铝箔的第一层是基膜层。

国内一般采用16μm厚双向拉伸的聚脂薄膜;主要作用是支撑依附在上面的涂层和便于烫印加工时的连续动作。

基膜层在烫印过程中不能因温度上升而发生变形,应具有强度大、抗拉、耐高温等性能。

电化铝箔的第二层为脱离层。

一般用有机硅树脂等涂布而成。

主要作用是在烫印(加热加压)后,使色料、铝、胶层,能迅速脱离聚脂薄膜而被转移粘结在被烫印物体的表面上。

脱离层要有较好的脱离性能,否则会使烫印后的图文模糊不清、露底发花,影响烫印的产品质量。

有的电化铝箔产品在生产时没有脱离层,采用与基膜粘附力较小的色层粘料或在色料内加入适量的脱离料,使色层即能反应颜色又起到脱离作用。

这就是四层结构的电化铝。

电化铝的第三层是色层,主要成分是成膜性、耐热性、透明性适宜的合成树脂和染料。

色层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显示颜色;二是保护烫印在物品表面的镀铝层图文不被氧化。

电化铝箔的颜色根据需要有桔黄、黄、灰、红、绿等多种。

色层的颜色透过镀铝层后被赋予光泽,颜色有一定变化,如黄色经镀铝后为金色、灰色镀铝后为银色等。

对色层涂布的要求是细腻无任何小颗粒,以免出现砂眼而破坏涂布的均匀一致。

电化铝箔的第四层是镀铝层。

将涂有色层等的薄膜,置于连续镀铝机内的真空室内,在一定真空度下,通过电阻加热,将铝丝熔化并连续蒸发到薄膜的色层上,便形成了镀铝层。

主要作用是反射光线,改变色层颜色的性质,并使其呈现光泽。

电化铝箔的第五层是胶粘层。

胶粘层一般用易熔的热塑性树脂(其种类又有多种),通过涂布机涂布在铝层上,经烘干即成胶粘层。

胶粘层主要作用是将烫印材料粘结在被烫物体上。

烫印时出现烫不上等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有胶粘层不同、涂布不佳等。

各种型号的电化铝的胶粘层有所不同,因此选择电化铝箔应根据被烫物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

②电化铝箔的选用。

合理选用电化铝箔,是烫印好书刊本册封面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在国内外电化铝箔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质量优劣不同。

因此选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要迷信国外的。

现在进口的电化铝箔种类很多,质量虽一般较好,但由于型号不同、烫印对象材料不同,因此不一定全适用被烫印物。

第二选用电化铝时应先了解其性能、质量等,再根据被烫物的材料、质地等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否则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③电化铝箔在烫印加工中的处理。

电化铝箔品种多,制造工艺、批次、性能各有不同,除正确选用外还应注意在加工中的处理。

A.烫印某一新的加工物或使用某一种新型号的电化铝箔前,应先进行简单的外观检查,看型号是否与被烫材料吻合;将复卷的电化铝箔打开,观察薄膜表面是否有砂眼、划痕、皱折及手感是否平整,光亮度是否合乎要求。

质量好的电化铝箔反射光线较强、晶莹闪亮。

如使用仪器测量,光反射率应均匀达到85%左右。

无条件可采用目测确定。

B.烫印电化铝箔的版材一般有铜版(红铜)、锌版和镀铜锌版三种。

使用时以铜版为好,因铜版耐热、传热性好,有适合的弹性,比另外两种版材耐久且烫印效果好。

如果烫印小批量工作物或单张纸类,可选用锌版。

锌版质地较软不宜烫印次数过多或压力较大,否则版材易变型,烫印效果不佳。

有些单位只用锌版,有时需要换数块版,造成极大浪费。

烫印版的厚度一般为~。

根据被烫物材料的质地、厚度等不同情况,选择适宜厚度的版材。

烫印版过薄会出现烫印图文模糊发花等现象,过厚则造成浪费。

外加工烫印版,使用前要先检查版面是否有毛刺不平滑、棱角不整齐、图文不清晰等,要将不合格部分进行腐蚀、修整后再上版烫印。

C.电化铝箔检查完毕,烫印版上好后,要先进行试烫;并要根据烫印材料质地、面积等调或掌握好烫版的温度、时间和压力。

以上三点是烫印加工的主要环节。

烫印书封壳的压力,除织品封面外一般压痕深度为左右;烫印的时间一般在~1S;烫印温度一般为110℃~145℃。

要根据被烫物表面的平整度、材料种类等正确选用不同的压力、时间和温度,才能保证烫印的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

2.色箔色箔也称粉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涂布颜料、树脂类粘合剂及其它溶剂等混合涂料而制成的烫印材料。

用色箔烫印可形成各种颜色的图文。

色箔的研制生产晚于电化铝箔,主要是代替传统的色片使用。

其特点是:颜色种类多、选择范围广、可作自动的连续烫印加工,浪费少,易运输贮存。

色箔的包装与电化铝箔相同,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颜料箔。

但由于色箔的色层较薄,与色片相比,不如色片烫印后的颜色鲜艳、厚实饱满。

①色箔的构成。

色箔的构成与电化铝箔相似,所不同的是电化铝箔要真空喷镀一层金属铝,而色箔是直接在基膜上涂料、不镀铝层。

色箔由三或四层组成。

三层色箔的制作方法:第一层为基膜层。

基膜一般为12~16μm厚的聚脂薄膜。

主要起支撑涂层作用。

其包装形式是卷筒式,便于连续加工、贮存和运输。

第二层为脱离层。

脱离层的涂料为有机硅树脂或蜡液,其作用是使色粘层在烫印时能迅速脱离基膜而被粘结在被烫物上。

脱离层要有良好的脱落效果,否则会造成烫印颜色发花、不均等质量问题。

第三层为色粘层。

色粘层是以颜料为主体,再加入粘结剂、醇溶剂和其它填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的。

色箔的各种颜色主要取决于这一层的涂布和配制。

如常用的红、黄、绿、黑等,均是按使用者要求配制、涂布而制成的。

由于有粘料加入,故又能经烫印热压,使其牢固地粘结在被烫物上。

四层的色箔是将色粘层分开,其目的是为克服色粘层中粘结料不足的缺陷,以保证烫印粘着力。

②色箔的性能与烫印。

色箔因制作工艺、批次等的不同,在使用中一定要掌握好性能与用途。

色箔以基膜分类,有聚脂薄膜和纸质薄膜;以配制色粘层的连接料分类,又分水溶性箔和醇溶性箔。

有的箔适宜烫印大面积图案,有的则适宜小面积图文,还有带花纹图案的箔,因此必需根据需要选择。

A.色箔的性能。

色箔的性能是由所选用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性质而决定的。

在烫印过程中,必须具有良好的脱离性、粘结性,并能准确地显示出各种颜色。

制作色箔时,必须准确把握涂层的厚度均匀一致,一般为。

另外色粘层中的色料必须能与连接料混合,才能进行涂布。

B.色箔的烫印。

色箔的烫印比电化铝箔难度要大些,特别是与被烫物表面色差大时,如果选料不当或掌握不好,就会出现漏底、花版、变色、糊版等质量问题。

因此在烫印时要根据被烫物的质地、形式、花纹的深浅、网条的粗细等,合理的掌握压力、时间和温度,才能使烫印后的图文达到清晰、饱满、色泽鲜艳、牢固不脱落。

3.色片色片是一种在玻璃等平面光滑物体上,沉积一层颜料和粘合材料等混合涂料层,经干燥后剥离于纸上包装好的烫印材料。

色片有近60年的历史;在没有色箔以前都是用这种材料烫印各种带有颜色的印迹的。

色片的特点是制作简单、颜色鲜艳、烫迹厚实饱满、色质纯正、遇光后不易反射。

但由于色片无支撑体,易破碎,不易连续烫印。

由于用色片烫印图文效果好,故多色的高档书籍,均采用色片进行烫印。

使用色片时可根据需要任意制作和选用,烫印时一定要掌握好其性能等。

由于色片没有支撑住,加工时要将其事先裁成所需幅面,按烫印位置一片片摆放后烫印。

4.金属箔金属箔是用金属延展成的薄金属片。

用金属箔烫印某些物品,在我国已有好几个世纪的历史了,15世纪就曾流行用赤金箔装饰书籍。

金属箔的种类有赤金、银箔、铜箔和铝箔几种,其中以赤金箔使用较多,使用时间也最久,到现在一些有保存价值的贵重书籍仍用赤金箔烫印,因为赤金箔不易氧化可以永久发光。

①赤金箔烫印。

赤金箔是用纯金延展而成的。

赤金外表十分华丽,质地柔软,化学性能稳定,不易因氧化而失去光泽,且延展性能是金属中最好的一种。

烫印所用的赤金箔延展的厚度仅有2μm左右。

包装时采用一张金箔一层纸的平面形式。

采用赤金箔烫印难度较大,需要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经验。

其操作过程为:裁金——即将赤金箔裁切成所需幅面规格;揭金——即用摄子将金箔连同纸张揭起;铺金—即将揭起的金箔铺在烫版上;烫金——即将铺好金的烫版放入烫印机内进行烫压;清理——即将烫金后将多余的赤金箔清理在贮盒内。

烫赤金箔关键是揭金和铺金,掌握得好可节省金箔并顺利加工,否则将会造成极大浪费。

②纯银箔及烫印。

纯银箔是以纯白银经延展而成的。

白银质软、延展性仅次于赤金,因此纯银箔比赤金箔略厚。

白银外表华丽、化学性能较稳定,易于保存,也是一种较贵重的烫印材料。

在没有电化铝箔以前,银色的印迹几乎都是银箔烫印的。

银箔的加工、包装及烫印与赤金箔基本相同,只是银箔较厚,烫印时较赤金箔方便些。

银箔的使用历史也很长,使用数量却很少,因为一般有保存价值书籍的装饰均以金为主。

除去赤金、银箔外,还有铜、铝箔,用以代替金银色。

加工时均是在用树脂或蜡类浸过的透明纸基上,涂一层树脂粘料,并在上面涂撒预先磨碎的铜或铝粉、再用辊子将其压均匀,经干燥后制成。

铜、铝箔不适用延展方式,且易氧化,所以很少使用。

其包装形式与色片相同。

有电化铝箔后,铜铝箔已不再使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