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数学试题1

五一数学试题1
五一数学试题1

2013—2014年下期 七年级 数学 导学案 第 课时 编案教师:涂小波 审核:徐建全 审批:钟晓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初一年级第10周数学假期作业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已知下列方程:①x

x 12=-;②12.0=x ;③33

-=x x ;④x x 342--;⑤0=x ;

⑥6=-y x 。其中一元一次方程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如图6,在数轴上表示某不等式组中的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则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

A .x <4

B .x <2

C .2<x <4

D .x >2

3、不等式9-

411x>x +3

2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 ) A .0 B .1 C . 2 D .3

4、已知2x =-是方程42=+m x 的一个解,则m 的值是 ( ) A. 8 B. 8- C. 2 D. 0

6、下列:①∠A+∠B=∠C ,②∠A ∶∠B ∶∠C=1∶2∶3,③∠A=90°-∠B , ④∠A=∠B=∠C 中,能确定△ABC 是直三角形的条件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四边形ABCD 中,若∠A+∠C =180°且∠B:∠C:∠D =3:5:6,则∠A 为( )A.80° B.70° C.60° D.50°. 8、下列正多边形中,能铺满地面的是( )

A .正五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七边形 D.正八边形 9.下列四组多边形中,能密铺地面的是( )

①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②正十二边形与正三角形;③正八边形与正方形; ④正三角形与正方形。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10.若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所有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17

B .16

C .15

D .16或15或17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外角是锐角,那么它必为钝角三角形;

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C 、含盐20%的盐水80克与含盐40%的盐水20克混合后得到含盐30%的盐水100克;

D 、方程52=+y x 的正整数解只有2组.

15、若x:y=3:4,则

y

x y

x 5454+-的值为 ( )

A .31

B .41-

C .21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9、列不等式表示:“x 2与1的和不大于零”: 。

20、在3x-2y =8中,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为 21、若(a-2)x |a|-1+4=0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 .

22、若不等式组 ?

??->+≤131m x m x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23、若|x -y -3|+(2x +3y -6)2=0,则x +y= 。 24、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9 cm 和4cm 时,它的周长 。 三、解答题(共63分)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导 学

线

H

B A

C

F E

D 31、解下列不等式或方程组

(1) 0.4(2x +3)=0.8(1-x )-0.5(x -2) (2)14

1

26110312-+=+--x x x

(3)1323

3

34m n

m n ?+=????-=?? (4)4422825x y z x y z x y z ++=??-+=??+-=-?

(5)24

4312+-≥--x x (6)?????-<-->+.

43)1(4,1321x x x x

3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2

53x y m x y m +=+??+=?

的x 、y 均为非负数,

求m 的取值范围。(6分)

34、如图,在ΔABC 中,已知∠ABC=60°,∠ACB=54°,BE 是AC 边上的高,CF 是AB 边上的高,H 是BE 和CF 的交点,HD 是∠BHC 的平分线, 求∠ABE 、∠ACF 和∠CHD 的度数(6分)。

36.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租用这两种货车情况如下表:

⑴求甲、乙两种货车每辆各载重多少吨?(5分)

⑵现租用该公司3辆甲种货车和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物,如果按每吨

付运费50元计算,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4分)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1

1、某人因为迟到被扣了当月得奖金,这对她得同事来说就是何种性质得强化?()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除 2、有些人从某一职位退下来后,常抱怨“人走茶凉”,这反映了她们过去在单位中拥有得职权就是一种(): A)专长权 B)个人影响权 C)法定职权 D)信息权 3、()就是与威胁相联系得迫使她人服从得力量 A)支配权 B)强制权 C)奖赏权 D)惩罚权 4、定期修订未来计划得方法就是() A)指导计划法 B)滚动计划法 C)网络计划技术 D)战略计划法 5、目标管理得宗旨在于()

A)用“自我控制得管理”代替“压制性得管理” B)用“民主式得管理”代替“独裁式得管理” C)用“参与式得管理”代替“压制性得管理” D)用“自我控制得管理”代替“独裁式得管理” 6、扁平结构就是相对于直式结构而言得,扁平结构相对于直式结构来说,具有如下优点:( ) A)人员少,费用少 B)信息传递速度快 C)有利于下属人员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发挥 D)以上都就是 7、“明确而不含糊,能使员工明确组织期望她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做到何种程度。”描述得就是:有效目标应该就是() A)具体得 B)可衡量得 C)能实现得 D)相关联得 8、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她扮演得管理角色就是明茨伯格所说得(): A)领导者 B)发言人 C)企业家 D)混乱驾驭者 9、“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 A)事先控制 B)即时控制

C)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10、计划制定过程通常包括:①预算数字;②评估备选方案;③拟定辅助计划;④确定前提条件;⑤确定目标等。您认为()就是正确得计划步骤 A)⑤③①④② B)⑤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②③⑤①④ 11、多数人干活都就是为了满足基本需要,只有金钱与地位鼓励她们去工作,这种观点源于() A)“复杂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经济人”假设 12、对于一个生产儿童饮料得企业,下例因素中哪个因素就是其具体环境因素?() A)人口数量 B)儿童口味 C)家庭收入 D)计划生育政策 13、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等不同方面 A)材料、产品、工艺、手段 B)销售、研发

系统解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

系统解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一) 专业______,年级_____,班级_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运动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 2.根据骨的外形,可将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类。 3.骨的构造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此外还有血管和神经等。 4.上、下牙弓将口腔分为前方_________和后方_________的两部分。 5.咽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围成的。 6.舌被_________分为前2/3的_________和后1/3的_________。 7.喉软骨包括单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成对的_________。 8.成人肾门约平第___________椎体,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一般在___________外侧缘与第___________肋所成的夹角内。 9.一般左肾上端约平___________椎体下缘,右肾上端约平第___________椎体。 10.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11.右心房的出口叫____________,其与____________之间有冠状窦口。12.右心室的入口叫____________,出口为____________。 13.左心室的入口称_____________,出口为____________。 14.房窒口的周缘附有_____________,各借_____________与乳头肌相连。

全国统考教育学1试卷

教育学(一) 总分:110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2分) A:教育现象 B:教育问题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2、强调义务教育服务于所有国民的发展需要,说明义务教育具有()(2分) A:公共性 B:科学性 C:国际性 D:终身性 3、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学制是()(2分)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戌学制 4、学校建筑、校园布局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2分) A: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 C:制度文化 D:交往文化 5、主张“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观点的是()(2分) A:遗传决定论 B:辐和论 C:环境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6、人们常说“生活教育了我”,这里的“教育”是指()(2分) A:正规教育 B:学校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非正规教育 7、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这是教师聘任制中的()(2分)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辞聘

8、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要求是()(2分)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的 9、中小学教师编写的“教案”称作()(2分) A:课时教学计划 B:课题教学计划 C:单元教学计划 D:学期教学计划 10、学生通过书本认识世界,其认识特点是()(2分) A:认识的直接性 B:认识的间接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认识的交往性 1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2分)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12、确认学生享有按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权利的法律是()(2分) A:宪法 B:民法 C: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13、17世纪,德意志的某些公国开始颁布强迫教育法令,这一时期教育立法处于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2分) A:零星立法阶段 B:专门立法阶段 C:广泛立法阶段 D:综合立法阶段 14、将教师任务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家是()(2分) A:孔子 B:董仲舒 C:韩愈 D:朱熹 15、同样的试卷先后两次测查同一批学生,其测验的分数比较接近,说明该项测验具有()(2分)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1)

1. 某人因为迟到被扣了当月的奖金,这对他的同事来说是何种性质的强化?()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除 2. 有些人从某一职位退下来后,常抱怨“人走茶凉”,这反映了他们过去在单位中拥有的职权是一种(): A)专长权 B)个人影响权 C)法定职权 D)信息权 3. ()是和威胁相联系的迫使他人服从的力量 A)支配权 B)强制权 C)奖赏权 D)惩罚权 4. 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是() A)指导计划法 B)滚动计划法 C)网络计划技术 D)战略计划法 5. 目标管理的宗旨在于()

A)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B)用“民主式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C)用“参与式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D)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6. 扁平结构是相对于直式结构而言的,扁平结构相对于直式结构来说,具有如下优点:( ) A)人员少,费用少 B)信息传递速度快 C)有利于下属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D)以上都是 7. “明确而不含糊,能使员工明确组织期望他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做到何种程度。”描述的是:有效目标应该是() A)具体的 B)可衡量的 C)能实现的 D)相关联的 8. 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他扮演的管理角色是明茨伯格所说的(): A)领导者 B)发言人 C)企业家 D)混乱驾驭者 9.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 A)事先控制 B)即时控制

C)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10. 计划制定过程通常包括:①预算数字;②评估备选方案;③拟定辅助计划;④确定前提条件;⑤确定目标等。你认为()是正确的计划步骤 A)⑤③①④② B)⑤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②③⑤①④ 11. 多数人干活都是为了满足基本需要,只有金钱与地位鼓励他们去工作,这种观点源于() A)“复杂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经济人”假设 12. 对于一个生产儿童饮料的企业,下例因素中哪个因素是其具体环境因素?() A)人口数量 B)儿童口味 C)家庭收入 D)计划生育政策 13. 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等不同方面 A)材料、产品、工艺、手段 B)销售、研发

解剖第一章测试题

解剖学第一章测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一、名词解释(4分一题,共20分) 1、解剖学姿势: 2、器官: 3、系统: 4、突触: 5、肌节: 二、填空题(1分一空,共40分) 1、人体有、、、和构成。 2、细胞是人体和的基本单位。 3、肌组织可分为、和。 4、神经组织主要由和组成。 5、股密质的骨板排列有、和 3种。 6、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和。 7、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参与细胞消化活动的细胞器是。 8、上皮组织按分布和功能可分为、、和。 9、血液由和组成。 10、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皮肤的附属器包括、、、和。 12、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充满,它具有结合与运输、的功能。 13、根据软骨组织内所含纤维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和 3种。 14、突起可分为和两种。 三、选择题(2分一题,共30分)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 A.水和无机盐 B.蛋白质与核酸 C.糖类和脂质 D.脂脂、蛋白质和糖类 E、酶与维生素 2、不属于细胞器的结构是()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分泌颗粒 E.内质网 3、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近头者为() A.上 B.下 C.近侧 D.远侧 E.内侧 4、四肢近躯干者称为() A.内侧 B.外侧 C.近侧 D.远侧 E.上 5、下列不属于内脏的是() A.心 B.肾 C.肺 D.子宫 E.胃

6、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 A.食管 B.器官 C.阴道 D.胃 E.尿道 7、内皮分布在() A.食管腔面 B.气管腔面 C.阴道内面 D.胃腔面 E.心脏腔面 8、食管上皮为() A.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单层扁平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 E.变移上皮 9、组织内无血管的是() A.上皮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肌组织 D.骨组织 E.神经组织 10、下列属于纤维软骨的是() A.气管软骨 B.支气管软骨 C.椎间盘 D.肋软骨 E.关节软骨11、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碱性粒细胞 12、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3、离开血管可变成巨噬细胞的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14、微绒毛和纤毛共同的特点是() A.均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形成 B.其内有微丝 C.其内有微管 D.均由吸收功能 E.均有分泌功能 15、汗腺遍布全身,以何处最多() A.腋窝 B.面部 C.手掌和足底 D.会阴 E.背部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有哪些?答: 2.腰椎穿刺经过哪些层次? 答:

(完整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测试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B )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3.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 D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形式 B.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4.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C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5.教育通常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 D ) A.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文化教育; B.社区教育、校园教育、家乡教育 C.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D.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6.教育的目的是谁来决定的?( B ) A.父母亲;B.教师;C.教育部官员;D.执政党 7.现代教育最显著特征是:( D ) A.教育的法治化 B.教育的均衡发展 C.教育的公益性增强 D.教育的普及化 8.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可以说教育具有:( D )A.时代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9.学校教育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人类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A )。 A.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 B.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C.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 D.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 1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 B )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2.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管理学试题1

管理学试题1 一、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0分,将答案添在题后的表格内) 1.一个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要具备: A.领导技能 B.组织技能 C.概念技能 D.人际技能 2.关于组织文化,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A.变化较慢,一旦形成便日趋加强 B.变化较快,随时补充新的内容 C.变化较慢,但每年都会抛弃一些过时的内容 D.变化较快,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变更时 3.企业管理者分为基层、中层和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A.日常程序性决策 B.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短期操作性决策 4.根据麦格雷戈的理论,有人希望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要求自己的工作,不愿意参与问题的决 策,这种人欢迎以哪种理论来指导工作: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5.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哪一类人员的主导需要是安全需要: A.总经理 B.失业人员 C.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 D.工厂的一线操作工人 6.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面四种管理职能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 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 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7.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二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 认为哪一种最恰当? 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造成内耗增加,导致效率下降 D.组织中不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8.某公司以前主要生产塑料制品,经营状况不理想。后来注意到影视作品及电视广告中的家庭居室多 使用各色塑料百叶窗,这种现象渐成时尚。公司就推出各种款式、尺寸、颜色的百叶窗,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公司的这一调整是对下列哪种环境要素做的何种反应? A.对技术环境的利益与引导 B.对经济环境的利益与引导 C.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 D.对经济环境的适应 9.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的风格应该适应下属成熟度,根据下属成熟度逐渐做出调整。对于 建立多年员工队伍基本稳定的高科技企业来说,领导风格逐渐调整的方向应该是:

局部解剖学试题1

一、选择题(20分) 【单项选择题】 1. 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是() A.腮腺前缘至口角的连线的后1/3段 B.眶下孔与颏孔连线的中点至腮腺前缘的水平连线 C.口角与腮腺前缘中点的连线的1/3段 D.鼻翼与口角间的中点至耳屏间切迹连线的中1/3段 E.以上都不是 2. 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位置较浅,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 B.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吻合 C.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 D.眼静脉为面静脉入颅的必经通道 E.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 3.副神经的行程是() A.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B.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C.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4.在肺手术中,切开肺韧带时须注意保护的结构是() A.膈神经B.心包膈血管C.迷走神经D.肺下静脉E.支气管动脉 5.关于阑尾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般位于右髂窝内B.其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C.3条结肠带汇合于阑尾根部D.属腹膜内位器官E.小儿的阑尾壁肌层比成人厚 6.腹股沟直疝三角的边界是() A.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内侧缘和腹壁下动脉B.腹股沟韧带外侧半、腹直肌外侧缘和腹壁下动脉C.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和腹壁下动脉D.(腹)白线、腹股沟镰和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E.半月线、腹壁下动脉和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 7.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翼状肩”,估计可能损伤() A.胸背神经 B.胸长神经 C.肩胛上神经 D.胸内侧神经 E.胸外侧神经 8.单纯桡神经深支损伤,下列哪块肌肉将会瘫痪() A.肱肌 B.肱三头肌 C.肱桡肌 D.旋后肌 E.桡侧腕长伸肌 9.股疝容易发生嵌顿现象的原因是:() A.股环周围结构缺乏伸缩性B.股管过于狭窄C.股管过于宽松D.股鞘坚硬E.卵圆窝的镰状缘锐利 10.最易发生骨坏死的骨折是(): A.股骨干骨折B.腓骨骨折C.股骨头骨折D.股骨下段骨折E.趾骨骨折 【多项选择题】 1.关于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下列叙述那些正确() A.与骨缝相愈着 B.与浅筋膜、皮肤合称头皮 C.该层内有沟通颅内、外静脉的导血管 D.该层出血时范围广泛,不受骨缝限制 E.该层出血易广泛蔓延而难于形成较大的血肿 2.关于环状软骨,下列的叙述哪些是正确() A.位于甲状软骨的上方 B.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 C.为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 D.可作记数气管环的标志 E.平对第6颈椎 3.胸膜腔积液穿刺引流常在() A.腋后线第8~9肋间隙 B.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 C.靠近但不宜紧贴肋骨上缘进针 D.靠近肋骨下缘进针 E.在肋间隙前部进针,应在肋间隙中间穿人 4.腹股沟区发生疝,从解剖学分析其原因是() A.腹外斜肌移行为腱膜还有浅环B.腹股沟韧带内侧部上方缺少腹内斜肌和腹横肌C.存

教育学试题1.10

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这是从() A. 教育作用对象上的分类 B. 教育功能层次上的分类 C. 教育功能性质与方向上的分类 D. 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上的分类 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阶级性 B.生产性 C.文化性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芳芳近段时间因父母离异,情绪十分低落,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班主任张老师发现之后,时常找芳芳交谈,疏导、鼓励她从家庭阴影中走出来。在此案例中,张老师扮演的角色是() A.班级领导者 B.行为示范者 C.学习指导者 D.心理辅导者 4.启发之说源自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思想是由()提出的。 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5.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 A. 弗兰西斯·培根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卢梭 6.美国行为主义代表人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保证能够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这是()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7.在教学理论著作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 《普通教育学》 B. 《大教学论》 C. 《教育过程》 D.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A.专门职业 B.独立的社会职业 C.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9.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 文化传统 B. 受教育者的需求 C. 生产力的水平 D. 教育的规模 10.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主张课程的组织应从儿童经验出发,这种观点是() A.教师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个别指导课程 D.师生互动课程 11.规定了学科的教育目的与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教育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的基本要求的文件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课程 D.教材 12.“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五子皆不患衣食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启发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直观性原则 13.干部轮换制是哪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4.学校派工作两年多的王老师参加了一次“国培计划”,回校后他说:“参加这样的集中学习,收获较大,解决了我的许多困惑。”这里有效促进王老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 A. 职业培养 B. 岗前培训 C. 在职培训 D. 资格培训

管理学考试试题1

管理学考试试题 1、名词解释:(20分,4题) 管理者:管理者指的是在一个组织中直接督导他人工作的那群人 组织:是将一定的人员有系统地安排在一起,以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 个性:就是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思维和行为的特殊方式 气质: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 情商:指的是那些非知觉性的技巧、素质、能力的综合,这些因素影响一个人处理环境需求和压力的能力 群体: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团队:是某种心理群体,其成员分享一个共同的目标,并通过集体活动去寻求目标的实现。成员们作为集体分享成功、共但失败,所有人都为集体的成功而分享利益,为集体的失败而担负责任 领导:领导就是影响组织成员的活动,使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一种能够影响群体和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 2、简答:(21分,3题)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首创的一种理论。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 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 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如下: (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 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 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 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马斯洛本人的著作中对需要层次论还作了更多的探讨。首先,除了广为人知的以 上五种需要外,马斯洛还详细说明了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在人身上的客观存在,但是他也说明,这些需要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 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最新1 解剖学基础试题 第一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一选择题汇编

1 解剖学基础试题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一选择题、1、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A 线粒体B核糖体C、溶酶体 D中心体2、人类体细胞有多少对染色体()A、13 B、19 C、23 D 46 3.下列哪一种不是单层上皮( ) A.单层柱状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分布予呼吸道内表面的上皮是( ) A.单层扁平上皮B.复层扁平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5.分布于胃肠道内表面的上皮是( ) 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6.变移上皮属于( ) A.单层上皮B.复层上皮C.腺上皮D.感觉上皮7.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浆细胞 B.巨嗜细胞C.脂肪细胞D.肥大细胞8.红细胞的胞质中主要含( ) A.纤维蛋白B.脂蛋白.C.血红蛋白D.糖蛋白 9.既是随意肌,又有横纹的肌是( ) A.平滑肌B.心肌C.骨骼肌D.心肌和骨骼肌10.分布于关节面上的结构是( ) A.透明软骨 B.纤维软骨C.弹性软骨D.致密结缔组织11.结缔组织中能产生肝素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巨嗜细胞 12、子宫粘膜的上皮属于()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13、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口腔B气管支气管C、膀胱、肾盂 D 胃肠道14、分布于皮肤表面、具有耐摩擦和防止异物侵入等作用的上皮是()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15、膀胱粘膜上皮是()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变异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二、.填空题l.基本组织包括、、、四种2.疏松结缔中主要细胞有、、 、和;主要纤维有、和。3.肌组织可以分为、和 三种。4.神经组织由和组成。5.根据形态神经元可以分为、和三种类型;而根据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 、和三种类型。6.根据分泌物排放方式不同,腺体可以分为和二种类型。7.固有结缔组织可以分为、、 和四种。8.成熟红细胞呈状,无和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三、简答题1、细胞内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中纤维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四、综合分析题综述被覆上皮的类型及其分布 2 第二章、运动系统 一、选择题1、l.运动系统的组成()A.软骨与肌B.骨、关节与肌C-骨连接与肌D.骨、骨连接与肌2.手的掌骨属于( ) A.长骨B.短骨C.扁骨D.不规则骨3.椎骨属于( ) A.长骨B.短骨C.扇骨D.不规对骨4.关节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关节面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盘5.识别颈椎的标志是( ) A;有横突孔B.棘突长。水平后伸c.椎体较大 D.横突上有关节面6.胸椎的最主要特征是( ) A.椎体较小B.椎体与横突上有关节匾C.有上下关节突D.棘突较长 7.连接椎骨的三条长韧带中不包括( ) A.棘间韧带B.棘上韧带C.前纵韧带D.后纵韧带8.胸骨角平对( ) A;第一肋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新)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C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B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D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D)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B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

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D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D)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B)A.壬寅学制B.癸卯学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活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四、论述题

《管理学基础》试题1及答案

试卷代号:?座位号□□安徽电大芜湖分校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学基础》试题 2004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资源和一一一。 A分配资源 B组织劳动 C组织活玫 2、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一一一。 A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 3、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该学派实质上是传招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一一一。 A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C案例教学 4、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卖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一一一。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5、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A管理系统 B指标体系 C指标管理系统 6、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常采用一一一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7、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利要求分散,适于采用一一一组织形式。A集权式 B职能式 C分权式 8、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美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一一一。

A 70—80% B 80—90% C 90%以上 9、着眼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根据偏差探究原因,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使之改进工作的控制活动,就是一一一。 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现场控制 10、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和组织规模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管理幅度既定时,一一一。 A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多 B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少 C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管理层次的设置没有影响” 二、判断正误(请指出正误并改正。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西“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2、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努力促使整个管理过程不发生偏差的控制方法。 4、两个企业力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发生的冲突,属于竞争。 5、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 2、计划

解剖学试题-消化系统考题及答案[1]

第五章消化系统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消化系统包括_消化管_和_消化腺__两大部分。 2、口腔可分为前外侧部__口腔前庭_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___两部分。 3、颏舌肌一侧收缩使舌尖伸向___侧,双侧收缩使舌向伸。 4、人的一生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1组牙称_乳牙__牙,共有20 个,第2组牙称_恒__牙,共有_32__个。 5、牙在外形上可分为_尖牙__、_切牙__和磨牙___三部分。 6、牙质是构成牙的主体,___覆盖于牙冠的牙质表面,包于牙根和牙颈的牙质表面。 7、牙周组织包括___,___和___三部分。 8、消化腺包括___、___和___等大消化腺以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9、腭扁桃体位于_腭弓__和___之间的扁桃体窝内。 10、唾液腺又称口腔腺,主要包括___、___和___三对。 11、咽是___和___的共同通道,它分为___、和___三部分。 12、咽腔鼻部的侧壁上有___口,咽腔借此与中耳的___相通。 13、食管上端约在第__一_颈椎体下缘平面与___相续,下端连接胃的贲___门。食管依其行程分为__头_、颈___和_体__三部。 14、胃的入口称__贲门_,与___相接;出口为幽门___与___相延续。 15、在中等充盈时,胃的大部分位于_左季区__,小部分位于腹上区___。 16、胃的幽门部,可分为左侧的_幽门__和右则的___两部分。 17、小肠上接胃的_幽门__,下接肛管___,分__十二指肠_、空肠___和__回肠_三部。 18、十二指肠呈“C”形包绕胰腺___,可分为__头_、_体__、_颈__和_管__四部分。

19、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_降__部,它是___和___的共同开口。 20、十二指肠悬肌的作用是将___固定于腹后壁,也是临床手术中确定___起端的标志。 21、大肠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五部分。 22、结肠分为___、___、___和___四部分。 23、结肠和盲肠在形态上有___、___和___三大特征,借此与小肠区别。 24、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的凸向后方叫___;下部的凸向前方叫___。 25、肝大部分位于___和___,小部分位于___。 26、肝的膈面借___韧带分为___和___两叶;脏面借“H”沟分为___、___、___和___四叶。 27、胆囊位于肝下面的___ 内,由前向后可分为___、___、___和___四部分。 28、胆总管由___和___合成的,在___韧带内下降,最后与___汇合共同开口于___。 29、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___侧___与___交点的稍下方。 30、平时状态下,肝分泌的胆汁经左右___、___和___ 贮存于___内。当进食时,胆汁经___和___排入十二指肠腔。 31、腹膜移行形成陷凹在男性盆腔中只有___,在女性盆腔中则有___和___二个。 32、把肠管悬吊于腹后壁的系膜,主要有___,___,___和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上消化道指 A、从口腔到食管 B、从口腔至胃 C、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D、从口腔到空肠 2、不含味蕾的舌乳头是 A、丝状乳头 B、菌状乳头 C、轮廓乳头 D、叶状乳头

最新《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母育学校》--,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_学前教育功能__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和--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1.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2.学前教育是面向__0-6__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3.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__现实功能______。 4.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一--易感性---一和易表现性。 5.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__求知__的兴趣、__创造__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6.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正强化效应和--负强化效应-----一,其中,幼儿园环境所发挥的应当是指--正强化效应-----一。 7.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民化-----一”。 2.幼儿园教育应该以_游戏___作为基本活动。 3.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__表现力__。 4.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___语言环境___游戏环境__。 5.社区教育最初是一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 6.一--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环境-----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学习的因素。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2.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是指--社会效益-----。 3.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称为---环境---------- 。 4.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来园活动---------。 5.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 6.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区和---家庭 --------。 7.幼儿园与家庭的书面联系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家园联系本 ------。 8.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育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正确实施各育,防止重此轻彼,坚持--全面发展----教育质量观。 9.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一----结果 ------。 10.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二、选择题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江西实验幼师 )。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发展性原则 )。 A.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0-3岁末 )。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环境 )。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林哈德与葛笃德》 )。 2.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 注意力分散 )。 3.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赏识教育 )。 4.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 )。 5.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 一般项目课前计划过程描述课后反思 )。1.推动各囡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福禄培尔) 2.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林哈德与葛笃德》 )。 3.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保育和教育 )。 4.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开放式)。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环境 )。 1.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家长开放 日 )。 2.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 3.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福禄培尔) 4.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 功能异化 )。5.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 语调语速要适当 )。 6.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保育和教育 )。 三、名词解释题 1.教育功能:所谓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2.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3.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4.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 1-反恩日记: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2.认同: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教师或其他真实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 3.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近的儿童之间在共同生活、共同游戏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协作关系。 4.亲子班:由社区组织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0-3岁未入园儿童,家长带孩子每周定期来园参与亲子活动。幼儿园则提供师资等,组织具体的亲子活动,多方面指导学前儿童家庭早期教育。 1.育人效益:是学前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教育具有育人功能,因而,通过教育过程就会获得培养人才的教育效益。 2.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3.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地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1.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2.幼儿园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劫。‘生活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来园、离园、进餐、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 4.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四、简答题 精品文档

人体解剖学试题-脉管系统(1)

第三篇脉管系统 第一章心血管系统 一、选择题 (一)A 型题 1.心脏的位置: A.位于胸腔后纵隔下部 B.前方对胸骨体,后方平对6—9胸椎 C.后方与食管、胸主动脉和迷走神经相邻 D.约2/3在正中线右侧 E.两侧直接与肺相贴 2.卵圆窝位于: A.在室间隔上 B.在房间隔右房侧 C.左心房内 D.胎生时就存在 E.在右心室内 3.在右心室室间隔至前乳头肌根部有一条肌束称: A.室上嵴 B.肉柱 C.梳状肌 D.节制带 E.腱索 4.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逆流装置: A.二尖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D.肺动脉瓣和三尖瓣 E.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5.心室收缩时,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有: A.二尖瓣 B.三尖瓣和二尖瓣 C.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D.肺动脉瓣和三尖瓣 E.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6.心的传导系统: A.属于神经结构 B.心房肌由房室结控制 C.窦房结为心正常起搏点 D.房室结产生冲动控制心房肌 E.房室结于室间隔上 7.冠状动脉: A.是营养心的血管 B.起自肺动脉起始部 C.前室间支来自右冠状动脉 D.左冠状动脉发出后室间支 E.旋支营养右心房、右心室 8.右冠状动脉供应下列结构的血液,但应除外: A.窦房结 B.房室结 C.左心室后壁 D.室间隔前上2/3 E.右心室9.心: A.心尖平对第四肋间隙 B.心底与膈相贴 C.房间隔分为肌性部和膜部 D.右冠状动脉前室间支行于前室间沟 E.右心房、右心室位于左心房、左心室的右前方 10.有关心的静脉,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心大静脉与前室间支伴行 B.心中静脉与后室间支伴行

C.心小静脉在冠状沟内与右冠状动脉伴行 D.心前静脉起于右心室前壁 E.心的所有静脉均注入冠状窦 11.构成心外膜的是: A.纤维性心包 B.浆膜性心包的壁层 C.浆膜性心包的脏层 D.胸膜壁层 E.胸膜脏层 12.冠状窦注入: A.右心室 B.右心房 C.左心室 D.上腔静脉 E.左心室 13.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应除外: A.椎动脉 B.胸廓内动脉 C.甲状颈干 D.肩胛背动脉 E.胸肩峰动脉 14.腹壁上动脉发自: A.腹主动脉 B.髂总动脉 C.胸廓内动脉 D.髂内动脉 E.颈外动脉 15.掌浅弓: A.位于掌腱膜的前面 B.位于掌腱膜的深面 C.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的掌浅支构成 D.发出掌心动脉 E.位于掌深弓的近侧约2cm 16.肝固有动脉分布于: A.肝、胆囊、胃 B.左、右半肝 C.肝、胆囊 D.肝、胃 E.肝、胆囊、胰头、十二指肠 17.营养胃底的动脉是: A.胃左动脉 B.胃右动脉 C.胃短动脉 C.胃网膜左动脉 E.胃网膜右动脉 18.胃左动脉和肝固有动脉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 A.胃右动脉 B.左结肠动脉 C.右结肠动脉 D.胃短动脉 E.胃十二指肠动脉 19.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闭塞,不出现血运障碍的部位是: A.空肠 B.阑尾 C.升结肠 D.横结肠 E.降结肠 20.睾丸动脉起自: A.髂内动脉 B.髂外动脉 C.髂总动脉 D.腹主动脉 E.肾动脉21.不属于静脉的特点是: A.壁薄 B.压力较低 C.数目较动脉多 D.静脉瓣 E.富有弹性 22.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前有何静脉注入? A.腰静脉 B.肝静脉 C.肾静脉 D.奇静脉 E.睾丸静脉 23.关于翼丛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