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故事演讲稿
延安革命演讲稿

延安革命演讲稿各位同志,朋友们:今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一篇关于延安革命的演讲。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堡垒。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延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座充满革命精神的城市。
在延安,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长征,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锻造了一支英勇无畏的革命队伍。
延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和牺牲。
延安,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
在延安,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延安,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为中国革命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延安,是一座充满纪念的城市,是一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城市。
在延安,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整风运动,进行了伟大的思想解放,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建设,使中国革命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延安,留下了无数的革命遗迹,留下了无数的红色印记,留下了无数的革命传统,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前赴后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延安,是一座充满感恩的城市,是一座充满红色情怀的城市。
在延安,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伟大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革命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延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辉煌成就,见证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各位同志,朋友们,延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城市,是一座充满纪念的城市,是一座充满感恩的城市。
让我们铭记延安的光辉历程,传承延安的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最新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精选5篇)

最新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精选5篇)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延安精神”。
说到延安,杨家岭的晚风,王家平的笑声,南泥湾的歌声,就闪现在眼前。
感受延安精神,重温红色记忆。
宝塔山,铭记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滚滚延河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枣树洞中的星火点燃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革命激情。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也就是说,在延安,延安精神是在对未来的憧憬中孕育出来的。
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我们的先辈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实践证明,延安精神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
它的生命力在于时代的不断融合。
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立党建国、艰苦创业的力量源泉,是革命历史与现实精神的共振,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宝藏,是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火。
我们不能忘记,困难孕育着希望,奋斗孕育着成功。
今天,我们是雄鹰,有着远大的抱负。
我们不会忘记才草原雪山上走过来的凉鞋。
我们应该记住红米南瓜汤和土豆野菜所孕育的蓬勃力量。
今天我们是快乐的一代,也是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的一代!不忘“延安精神”,锐意进取,创新拼搏。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沉甸甸的责任。
让我们用执着的信念追求真理,用知识的营养丰富我们的灵魂,用宽容的态度对待生活,用青春的激情放飞希望!谢谢大家。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延安精神是我党,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促进自身成长,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梦的快速实现。
为此我结合自身生活和工作,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一、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延安精神的最集中体现。
《延安,延安!》优秀演讲稿范文

《延安,延安!》优秀演讲稿范文《延安,延安!》优秀演讲稿范文在准备这篇演讲稿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应该以怎么的方式开始我今天的演讲。
于是,一个名字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它叫作延安!一直以来,延安之于我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
小时候,延安静静地躺在课本里,不言不语却又歌声嘹亮。
长大一些,延安就在瓦窑堡点亮世界的灯光里,在南泥湾清新爽力的余音里。
后来,延安在诗人贺敬之、郭小川的诗歌里,那几乎可以作为革命符码的宝塔山、延河水、红太阳等意象,勾勒出了延安的轮廓。
再后来,还只是一座纸上城邦的延安,在那篇名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并牢牢地长我的生命里,无声无息地根深叶茂着。
那延安之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想,她意味着信仰。
那是在1938年,瑞士记者瓦尔特·博斯哈德来到延安,他发现“愈是接近‘红色首都’,背着行装、徒步而来的青年人就愈多”。
是什么让延安成为进步学者、进步青年向往的圣地?我想到了被毛主席亲切地称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丁玲,我想到了因科学实验招致瘫痪的高士其,想到了希望自己变成最革命的青年的狂飙诗人的柯仲平,我想到了诗人艾青,他踏上延安的土地,激动地呐喊“我这个流浪的儿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延安,这个并不丰腴的身躯,吸引了那么多关山飞渡,以笔为枪的青年人。
信仰在召唤,青春有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赋予生命以使命。
彭德怀同志谈到自己的信仰时说:“在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
”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上。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
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建党壮举,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改天换地的时代壮歌。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陕西延安长征俩万里演讲稿

陕西延安长征俩万里演讲稿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历经千难万险,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8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又带领我们再次出发,远征西北。
1935年10月24日午后1时5分,红一军团长征到达陕西延安杨家岭西北角。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和党中央在这里胜利会师;1937年9月28日晚11时15分,红军顺利抵达西安;1937年9月29日凌晨5时多钟,红一方面军也在延安会合!从此我们伟大的红军开始了万里长征的伟大征程!走进杨家岭西北角“中共西北军区司令部”的大门时,只见一排四间大瓦房内陈列着一台破旧的老式小轿车。
当年曾在此作战、生活过的国民党中央军第47师(又称“东路军”)在这里进行过一次历史性战斗!1、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10月24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
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红军长征所走过的路也是中国革命一次大展身手,展现了万里长征的壮丽辉煌!我们伟大的红军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现在,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
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在这种伟大复兴新征程中,中国人民将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迈进!长征路上,是一次“雪山”“草地”之间惊心动魄、充满奇迹的“远征”。
从战略转移出发到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我们红军还穿越了50多个省份!翻越了40多座高山,翻越了36座雪山。
跨过了27座激流险滩、爬越一个个高山、跨过一条条河流……经过4年多长征锻炼后,红军成为一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进发起来!今天人们都不会忘记,长征时期所经历过的一切!因为有了这些长征精神,有过我们长征历史上可歌可泣而又可歌可泣事迹。
演讲稿:延安精神,永不过时

演讲稿:延安精神,永不过时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延安精神,永不过时”。
延安,一个被岁月沉淀的地方,一个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地方。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开展了超过十年的革命斗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内涵丰富而深邃。
首先,延安精神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
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但共产党人却坚信自己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希望和力量。
在重重困难面前,他们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
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着他们前进,也激励着我们今天。
延安精神的第二个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
当时,延安成为了一个集中思想、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
毛主席、周恩来等伟大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延安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理论,如《反对本本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
这些理论不仅为当时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指导,也为我们今天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延安精神的第三个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共产党人始终放在心底的是人民,他们没有独善其身,而是把人民的利益看作自己最根本的利益。
延安精神告诉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的利益奋斗,为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延安精神已经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它的价值依然不可忽视。
延安精神与时俱进,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前辈,也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现在,我国正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加强等新的挑战。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延安精神给我们提供了应对挑战的思想武器。
尽管今天的我们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丧失延安精神的坚定理想、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反,延安精神在现代大学生中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我们应该坚信,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够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才能够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所作为,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红色延安讲解员演讲稿

红色延安讲解员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红色延安讲解员的工作和精神。
作为一名红色延安讲解员,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的使命,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每一位听众,让他们了解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情怀,激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
首先,我们要了解延安的特殊意义。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指挥中心。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延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领袖和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延安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
其次,我们要了解红色延安讲解员的工作内容。
作为红色延安讲解员,我们要深入学习和了解延安的历史,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资料,做到了如指掌,熟知于心。
在讲解工作中,我们要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事例,向听众介绍延安的革命历史、英雄人物、革命精神等内容,让听众在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情怀,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
最后,我们要了解红色延安讲解员的工作意义。
红色延安讲解员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使者,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使命。
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每一位听众,让他们了解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情怀,激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
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红色文化,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今天的讲解员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和讲解能力,用扎实的知识和生动的语言,将红色延安的历史和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红色文化永远在人民心中发扬光大。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延安精神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通用

延安精神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通用延安精神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通用1尊敬的首长和战友们:你们好!此时此刻,站在这方寂静的热土上,面对着这庄严肃穆的“四八”烈士纪念碑,我不禁思绪万千。
那是对长眠于此的先烈的无限缅怀和无比尊敬。
叶挺、王若飞、关向应、张思德……这些往日看似遥远的名字,在刹那间显得是那么熟悉,那么的可亲,并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使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火热的年代:在前线,叶挺率领的军队正在奋力拼杀,所向披靡:在后方,张思德正猫着腰站在煤窑旁,旁边滚滚黑烟已把他包围,但他仍在聚精会神的烧着木炭……五十多年过去了,先烈早已逝去,但他们的名字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退色,而是被一代又一代人传诵着。
这是为什么呢?先烈已用他们的行动给出答案。
从战功显赫的将军到默默无闻的战士,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了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正是这种信念筑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如今这种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拼搏、积极进取。
从五六十年代的雷锋、焦裕禄,到新时期的孔繁森、李向群;从党员干部到普通士兵,他们虽生活在不同年代,干着不同的工作,但在他们身上,却都折射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我们虽不可能去勇战沙场,也不可能去伐木烧炭,但我们仍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和弘扬延安精神。
思想上,我们是否认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生活中,是否能勤俭节约,处处为他人着想;学习上,是否有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挑重担的勇气;训练场上,是否有严格要求和敢打敢拼的精神。
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们就不枉此行,就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实践了延安精神。
战友们,延安精神并不遥远。
让我们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去实现和弘扬延安精神,争做部队建设的优秀接班人,以此来告慰先烈们的英灵!延安精神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通用2每当响起这熟悉的旋律,内心有种思念久久不能平复;这首歌,鲜活了您的人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这首歌,信仰着您的信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在陕甘的大地上,这里的一山一水,都记录着您和战士们战斗的足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留存着您和战士们匍匐前进时留下的体温;忘不了您,是每一个陕甘儿女的心声,也会是那留在岁月深处最不能忘怀的铭记;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时光倒回到1936年2月,东征战役打响了,刘志丹率领的红28军在神木与佳县交界的一个村庄宿营时,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从人群中走来,边走边说道:“你们给我让一让,叫我老婆子也看一看咱们的老刘!”人们惊讶的询问她:“大娘,您的眼睛不好使,怎么看咱们的老刘呀?”大娘不高兴地说:“看不见,我还不能用手摸一摸呀!快让大娘看一看啊!”刘志丹见状忙趋步上前,双手扶住老大娘,亲切地说:“大娘,我在这儿,我就是刘志丹。
延安红色故事演讲稿

延安红色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延安红色故事》。
延安,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延安被中国共产
党作为革命根据地,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心脏地带。
经过长达十年的艰苦卓
绝战斗,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延安也成
为了光荣的革命纪念地。
在延安这个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传奇。
因为
篇幅有限,我只能够谈一谈一些不同领域的故事。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延安不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
延安人
民自强不息,为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拼搏着。
红军女战士、工人阶级
代表、农民领袖、文化人和其他社会各界的代表,他们之中的每个人都是
一个典范。
他们都热爱生活,勤劳努力,为延安做出了辉煌的贡献。
延安红色故事层层叠叠,牵扯着无数的人民群众。
从那些无畏的革命
英雄到红色地带的居民,从文化人到民间艺术家,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
和平衡,为建设和平幸福的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让我们深刻记得那些
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革命先烈,展现出我们共
产党员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的篇章,纪念古代辉煌,珍爱今天,重把红色记忆。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故事演讲稿篇一: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演讲稿两篇【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演讲稿一】每每看见有军人或军车从我身边经过,总会让我想童年时的那一段美好时光。
记得那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是暑假一天的午后,正在连部的树荫下和伙伴玩跳格子游戏的我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呜呜呜的卡车声,顺声望去,只见五辆满载着威武军人及物资的军用卡车朝连部的方向开来,不一会功夫车子便卷起一阵尘土齐刷刷的停在了连部门前,待车子停稳,看见车上英气十足的军人们飞身跃下并迅速站成方队,接着又按照口令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不远处的大礼堂和连队宿舍走去,他们的动作那叫一个快、稳、齐,把我都看呆了。
好奇的我游戏也不玩了,看着眼前热闹的情景瞎猜起来:这些叔叔来干嘛呢。
正在我疑惑时,发小琴来到我跟前,她告诉了我一切。
原来部队是有架线任务经过这里,我们连为部队提供了住宿的地方,她还说有位陈叔叔被安排到了她家住,她正帮着拿东西并让我一起帮忙。
从小常听老师给我们讲拥军爱民的故事,所以我对军人就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但对于军人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故事里、想像中,现实中的军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一边帮着拿东西一边猜想:这些军人会像故事中讲的那样爱护百姓么?他们的家当很少,车停的位置离琴家也近,一会就走到了她家,待我们把东西放下,看不便打扰叔叔收拾房间就礼貌的和叔叔打招呼离开了。
走时陈叔叔说着感谢的话并承诺说有时间给我们讲故事。
就这样,我的那段快乐日子由此开始了!从琴家离开就盼着陈叔叔快些邀请我们去他那听故事,可直到第三天的晚上,这个愿望才得以实现。
吃过晚饭,我们几个如约来到琴家,刚走到她家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这样的对话:陈连长,你这样外道我可生气了,你看你,来我家住这几天哪天闲着来,你们任务本来就忙,天天还想着给我们挑水、铲地、扫院子,你这感冒啊就是累的,给你包点饺子吃怎的呢,还不应该啊,快趁热吃它,不然我们全家可都不高兴了啊是陈叔叔和琴妈的对话。
听到这些,我一怔,原来叔叔感冒了啊,我却还想着讲故事那点事,真是不该,于是我有些犹豫想和伙伴们离开,刚要走,又听见叔叔说:好吧大嫂,饺子我吃,谢你了啊,琴,看看你的伙伴们来了没,说好今天要给你们讲故事的。
就这样,刚要走的我们被琴迎了回去。
走进屋里我们一起催叔叔把饺子吃完,然后听他用仍带沙哑的嗓音给我们讲故事。
记得那一次他给我们讲了《海霞》的故事,接着又给我们讲了如何提高边防安全意识的知识,还一再提醒我们告诉家人,采山千万不要到边境线上去,以免迷路过界发生危险,在边境线近处的地里千万不要烧荒抽烟,以防发生火灾烧过边境引起国际争端,给国家带来大麻烦,如遇到可疑的人一定要向老师汇报等等。
第一次有人给我们说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第一次听到这样具体有趣的边防教育知识,对于我们这些在山沟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真是新鲜好奇,就这样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墙上时钟的指针虽已指向10点,而我们竟没有一点困意,个个眼睛瞪得溜圆,仰着小脖围坐在叔叔身边静静的听他讲,都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如不是琴妈下逐客令,我们都赖在那不愿意走。
知道叔叔感冒了,那以后的几天没去打扰他,但心里很惦记,就相约从家里拿来沙果、李子仅有的几种自产水果托琴给陈叔叔送去,希望他的感冒快点好。
直到一天中午,下班回来的父亲告诉了我一件开心的事。
他说遇到陈连长了,夸我懂事并谢谢我们的水果,让父亲转告我们他的感冒好了,让我们明天上午八点去他那里,他要带我们参观军寝并一起开展为五保户打扫卫生活动’。
一听这话,我高兴的跳了起来。
那时的我是少先队小队长,经常组织少先队的活动,心想如能和解放军叔叔一起开展活动,那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儿啊。
所以我很激动并兴奋的一溜烟的跑出去通知伙伴们。
第二天,我和伙伴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拿着抹布、扫帚、脸盆早早来到陈叔叔的住处,先听叔叔和我们讲了活动的安排,然后跟着他向部队住处走去。
部队的住处离他那很近,不到两分钟便到了,走到门口,叔叔打开门请我们进去,脚刚踏进门槛,一股清新的皂香味便扑面而来,待走进屋里细看,我们惊呆了,那个二十几平米的破仓库竟被他们收拾的一尘不染,物品摆放的井然有序,那叫一个齐和净。
最先跃入我眼帘的是一排叠的方方正正、犹如豆腐块一样整齐的被子,那豆腐块下面是没有一点褶皱和灰尘的洁白色的褥单,再看床的对面,是一排摆放齐整的课桌,课桌上整齐的放着牙缸皂盒,再看床下,白毛巾搭在白色的脸盆上被统一放在左手边,洗干净的军鞋都统一放在右手边,那又是一个齐。
真干净,真整齐,我禁不住赞叹道。
这就是我们的军队,部队讲的就是统一规范、步调一致,只有这样,我们的部队才会是一个能打硬仗的部队,希望你们像军人学习,从小养成好习惯,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陈叔叔说到,接着又给我们讲了关于军容、军姿、军貌的一些故事。
四十多分钟的时间里他耐心的讲,我们认真的听,美美地享受着这个过程。
参观军寝的时间不长,但这一切却永远的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并让我终身受益。
记得打那起我每天就学着叔叔们的样子,把自己内务收拾的干干净净,在上高中当寝室长时,我就按照这样的标准管理寝室,受到师生的赞誉,而且现在的我一直保持着干净利索的习惯。
我着实要感谢陈叔叔,感谢他带给我的那次经历,让我学会并感受到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参观完军寝,陈叔叔领着我们来到五保户王大爷家开始打扫卫生。
在他的指挥下,我们男孩子抬水扫院子,女孩子擦玻璃收拾家务,最后还在他的指导下为王大爷叠了一次豆腐块。
因为人多又加之有他的指挥,我们仅用了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把王大爷家的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我们和陈叔叔笑着拥抱在一起,并一同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的那首队歌离开了。
回到家,我把这一切和做通讯员的爸爸说了,他很感慨并告诉了我一些更感动的事情。
他说,这是一只人民的好军队,来我们连的这些日子里他们不仅为有病的职工送医送药还为军烈属五保户担水劈柴等等,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
他们的做法感动着职工们,连队的职工们也以实际行动回报子弟兵的关爱。
职工家属们自发组织了拥军洗衣班争着抢着为子弟兵洗衣服,为官兵送去自家产的芹菜、黄瓜、豆角等蔬菜,有的职工还做些好吃的给生病的官兵送去,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咱连里还杀了肥猪去慰问这些可爱的军人们。
是啊,正如父亲所说,陈叔叔带领的这只部队在我们连安营扎寨的一个月时间里,真的是留给我们太多的感动,连队的职工家属与这些可敬可爱的子弟兵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让我们这些孩子真真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军民一家亲。
写到这又让我想起了和陈叔叔他们分别的那一幕:记得那一天,听说部队要走,连队的职工家属们一起向队部涌来,大人拿着瓜子、鸡蛋不停的往官兵手里塞并说着保重和再来的话,我们这些孩子们抱着陈叔叔的胳膊一边哭一边恋恋不舍的和他道别,叔叔给我们擦眼泪并不断的安慰我们,那场面真的就像电影中演的那样,亲人离别依依不舍。
那一幕让我终生难忘。
尽管我们是那么的不愿叔叔走,但因为有任务,他们必须要向下一个目标进发,无奈的我们只能眼含泪水目送着陈叔叔他们离了我们连队。
可敬可爱的陈叔叔他们走了,但他们带给我们的那段美好时光却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演讲稿二】在广场上在大街上在活动室里,在我视野所及的任何角落里,每当看到那些享受幸福晚年生活的老人们,就会想起我的大舅,一位普通的老垦荒战士。
大舅已经离开我一年多了,我仍然没能从失去他的悲哀中摆脱出来。
大舅名叫姜涛(原名姜树福),1927年9月27日出生在辽宁省彰武县东六家子公社石头山大队。
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庭贫困,只念了四年书的大舅就下来跟着父亲种地了。
和当地的许多村民一样,20岁的大舅在当地结了婚。
与许多年轻村民不同的是大舅不甘心种一辈子地,当时的解放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他想参与到这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中来,两年后1949年9月大舅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人民解放军,他所在的部队是沈阳军区公安总队4大队。
入伍一个月后就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
在部队,大舅凭着小学四年的文化基础,加上在部队扫盲班的刻苦学习,在各项宣传活动中表现突出,三年后,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机要文书。
后因工作踏实,保密工作做得好,加之平时热爱学习,先后被选派到东北军区后勤干部学校、济南第二军预备干部学校、汉口军需学校学习。
1958年4月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号角吹响,大舅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背起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奔赴北大荒的专列,来到了永安农场(8510农场的前身。
当时这里是荒无人烟的茫茫大草原。
环顾四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映入眼睑的是杂草丛生、一望无际的荒原,那么辽阔,那么深远。
他知道这里将是他今后为之奋斗终生的地方。
垦荒战士们放下行李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住宿问题。
他们用柞木杆搭起屋架,再用茅草围盖上,这就是所谓的马架子。
屋里地面上铺上厚厚的茅草就是床。
房子建成了,就住了进去。
那时的4月,虽然是春天,但夜晚气温仍然在零下20度,晚上躺在茅草上如同睡在冰窖里一样,寒气刺骨。
大家只好抱成一团相互取暖,很多战士因此坐下了病根。
听当地人说,在秋天挖地窖子过冬能防寒,于是,在冬天到来之前,他们开始像鼹鼠一样挖地窖。
于是在当年冬天他们住进了挖好的地窖子里,寒冷缓解了,但地窨子阴暗潮湿,浑身难受。
在漫长的冬季里,洗不上澡,入冬没几天,身上便生了许多虱子,晚上痒得难忍,垦荒战士们便把衣衫、内裤脱下来,送到零下40度的外面去冻,或者用开水烫。
咸菜土豆块、玉米面大饼子,是他们一年到头不换样的伙食。
后来条件稍好一点,也就一个月才能改善一次伙食。
每当听大舅讲他们当年的故事,都让我心惊。
他们吃的苦,对我们来说真是前所未闻,不知他们是如何度过那艰苦岁月的。
就这样大舅和他的战友们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发扬解放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光荣传统,风餐露宿,披荆斩棘。
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多么艰苦的条件,凭着顽强的毅力,都泰然处之,乐观面对。
大舅在日记中写到:困苦,从来没有吓倒我们,而是被我们所打倒。
我们的生活苦中有甜,苦中有乐。
只要正确对待苦与乐,生活一样是美好的。
其实,自从1949年当兵以后,大舅就把自己交给了部队,很少回家,家中的事情全部落到了舅妈一个人的肩上,嫁给当军官的大舅,舅妈没跟着享什么福,反而遭了不少的罪。
1958年6月,舅妈带着三个孩子来找大舅了。
那时大表姐七岁,大表哥两岁,二表哥才三个月,舅妈一路打听着偿尽辛苦,终于在野草丛生的工地里寻找到了丈夫的工作单位。
大舅接到家属来了的消息,和他的战友从老远的工地上往回跑,去迎接老婆孩子。
一家人在北大荒的原野上见了面,随着大女儿叫了一声爸爸!,他们都哭了。
这奔涌而出的泪水里包含着怎样的愧疚与责备,思念与牵挂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场的战友也无不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