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上的明珠

合集下载

《南海上的明珠》 教案

《南海上的明珠》 教案

《南海上的明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过程与方法: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绘的方法。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旁批,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难点】本课语言通畅易懂,描写细腻贴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海南岛的美丽和富饶,品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感受海南岛的富饶与美丽,感受海南岛的神奇与美丽。

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绘的方法,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对于远离海域的大海的孩子来说,都缺乏对海南岛的感性认识,在教学时是一个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自读自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音乐:《请到天涯海角来》。

2.谈话揭题:同学们,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就是歌词中的天涯海角——海南岛。

要感受海南岛的美丽与富饶,还需要身临其境地去领略亲身感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林慧琼一起踏上这个南海上的明珠。

(板书课题:南海上的明珠,学生齐读课题。

)3.简介资料:(多媒体出示中国政区图,借助地图进行讲解)海南岛在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是我国第二大岛。

海南岛地处亚热带,属季风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3.8摄氏度,凉爽的椰风吹散了盛夏的炎热,明媚的阳光温暖了冬季的大海,没有真正的酷暑和寒冬。

海南岛到处是一派热带风光。

这里有大片的热带森林,植物种类繁多,终年常绿。

海南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被称为南海上的一颗“明珠”。

特别是南部的三亚市,碧水蓝天,景色迷人。

《南海上的明珠》教案

《南海上的明珠》教案

《南海上的明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资源1.4 教学方法第二章:南海地理概述2.1 南海的位置与范围2.2 南海的地理特征2.3 南海的重要性和价值第三章:南海诸岛介绍3.1 南海诸岛的分类与分布3.2 南海诸岛的自然环境3.3 南海诸岛的人文历史第四章:南海资源与环境4.1 南海的生物资源4.2 南海的矿产资源4.3 南海的环境保护第五章:南海问题与我国立场5.1 南海问题的历史渊源5.2 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5.3 南海问题的解决途径与前景第六章:南海的法律法规6.1 我国南海法律法规的演变6.2 南海诸岛的立法保护6.3 南海海洋权益的法律依据第七章:南海周边国家的情况7.1 南海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7.2 南海周边国家的南海政策7.3 南海周边国家与我国的关系第八章:南海的开发与利用8.1 南海的渔业资源开发8.2 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8.3 南海的其他资源利用第九章:南海的文化交流9.1 南海地区的海洋文化9.2 南海地区的民间交流9.3 南海地区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第十章:南海教育与科研10.1 南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10.2 南海科研的重要性与成果10.3 提高南海教育与科研水平的措施第十一章:南海地区的国际合作11.1 南海地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11.2 南海地区合作机制与平台11.3 我国在南海地区国际合作中的角色与贡献第十二章:南海安全与维护12.1 南海安全形势分析12.2 南海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12.3 我国在南海安全维护中的措施与实践第十三章:南海的未来展望13.1 南海地区的发展趋势13.2 南海问题的解决前景13.3 我国在南海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布局第十四章:南海教育与普及14.1 南海教育的普及与推广14.2 南海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14.3 提高南海教育普及水平的对策与建议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南海系列教案的回顾与总结15.2 南海教育的重要性与启示15.3 面向未来的南海教育研究与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南海上的明珠》教案全面覆盖了南海的地理、法律、资源、环境、周边国家情况、开发利用、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设计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设计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谈话揭题,孩子们,我们一起去过西藏高原,赏过水乡周庄,攀过乐山大佛,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海南岛的风光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个南海上的明珠来观光吧。

(板书:南海上的明珠)2.我们先了解一下海南岛。

(出示地图,介绍海南岛)3.一生举手:老师,既然这篇课文是介绍海南岛,为什么课题是《南海上的明珠》?为什么把海南岛叫明珠?4.为什么把海南岛叫明珠?唉,你一下子把老师问住了,我还真答不上来,这样,不如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

2.借助旁批,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感受海南岛的美丽富饶。

(师:有了学习目标的指引,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学习)(一)请看自读提示一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为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把生字词圈出来,可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读书要求:身正、肩平、足安)2. 出示生词。

指名读,正音。

3. 再指一生读。

然后知名领读。

再齐读。

(二)出示自读提示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借助旁批思考:海南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反馈交流1. 师:谁来说说海南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生:海南岛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富饶、美丽”。

板书:富饶、美丽3. 师:你从课文哪里了解到海南岛的富饶美丽?4. 生: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就写了“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5. 师:你真会读书,抓住两个关键词说出了海南岛给人的最深印象。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6. 生:了解到海南岛的位置在我国的南海上、她富饶美丽,就像一颗明珠。

7. 师:这位同学很具体的说出了第一自然段我们了解到的内容,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段主要介绍了海南岛的什么?(物产丰富)8. 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物产丰富的呢?请看自学提示(一)请同学们借助旁批,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几个方面写了海南岛的物产?边读边用曲线画出表现海南岛物产多的词语。

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讲解14南海上的明珠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讲解14南海上的明珠西师大版

南海上的明珠
课前疏导
一、目标确认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二、课题讲析“明珠”,即明亮的珍珠,指的就是海南岛。

它位
于中国的最南端,气候宜人、美丽富饶。

课题以比喻的手法点出了
海南岛的美丽耀眼,表达了作者对海南岛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写作背景
美丽富饶的海南岛,是—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这里被称作是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一年四季常青,遍地皆绿。

作者
多次来过这里,多次陶醉在海南岛的阳光、空气、沙滩、海水里。


美丽的景色和激荡起来的情感,如果不一吐为快,怎能心安呢?同学们,随着作者,快快走进海南岛吧!
课时讲解
一、生字解构
会写的字
guî
二、重点词语
富饶:物产多,财物多。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果实累累:指果实很多,连接成串。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不计其数:形容海南岛的名贵水产数目极多,无法计算。

郁郁葱葱:指热带林木苍翠茂盛。

14南海上的明珠

14南海上的明珠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形象地将海南岛比喻成我国 南海上的一颗明珠。
第二部分:海南岛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第三部分: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海南岛 优美的风景和椰林迷人的风光,表达 作者对海南岛的赞叹、喜爱之情。
中心思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 于我国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的魅力和富 饶。又具体介绍海南岛的土地肥沃、物产丰 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特别介 绍了海南岛迷人的椰林风光,展示了一幅精 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海南岛的喜爱和赞 美之情。
AABC式词语 闪闪发光 代代相传 鼎鼎大名 亭亭玉立 形容无法计算数量的词语 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 成千上万 不胜枚举
多义词 丰富:①(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 种类多或数量大。
课文主要介绍了海南 岛的哪里方面?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 海南岛的美丽和富饶。课文先叙述海南岛的 美丽富饶,再具体介绍了海南岛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近义词: 挺立:--屹立 灿烂—辉煌 富饶—富 足 不计其数—不可胜数 天涯海角—天南海北 反义词; 灿烂—暗淡 富饶—贫穷 挺立—弯曲 郁郁葱葱—草木调零 天涯海角—近在咫尺 不计其数—寥寥无几
南 海 上 的 明 珠
总述:海南岛富饶美丽 (1) 土地肥沃 物产资源、水果 物产丰富 富饶 无 名贵水产、不计其数 限 (2) 矿物资源、藏量丰富 赞 美 五指山挺立 略 万泉河奔流 气候宜人真 美 丽 天涯海角壮观 风景优美心 喜 (3-5) 亚龙湾海滩àng jiāo yùn shèng 海龟 橡树 胶鞋 蕴藏 胜利 tiào xī jiàn rě jiāo 眺望 嬉戏 飞溅起 惹事 暗礁 石 yá
天涯
重点词语:
灿烂

14.《南海上的明珠》

14.《南海上的明珠》

课文主要介绍了海南岛的哪里方面?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于我国 南海的海南岛的美丽和富饶。课文先概 括叙述海南岛的美丽富饶,再具体介绍 了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年四 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 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 的海南岛。
一开始就用“灿烂的明珠” 赞美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土 地肥沃,物产丰富。
“先总后分”地写出了海南 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的特点。
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抓住“气候宜人”、“风景优 美”,写出了海南岛的绮丽风光。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惹人喜爱。
在“风景优美”中着重描写 了海南岛的椰林风光。
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 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 上红日东升或西沉的奇景,你一定想高唱一 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用听浪、观日的感受进一步 赞美了海南岛如诗如画的风光。
抓重点词理解课文
景点名称
五指山 万泉河 天涯海角
景物特点(抓住重点词填写)
郁郁葱葱、四季常青 滔滔奔流、浇灌农田 水天一色 、美丽壮观
亚龙湾
一望无际 、沙白如银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于我 国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的魅力和富饶。 又具体介绍海南岛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特别介绍 了海南岛迷人的椰林风光,展示了一幅精 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海南岛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写一篇作文赞美自己的家乡。来自写作借鉴(1)采用总分的结构来表达,使本 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抓住景物特点,精心选用好词 好句来表达。 (3)巧妙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 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南海上的明珠阅读答案 [14,南海上的明珠]

南海上的明珠阅读答案 [14,南海上的明珠]

《南海上的明珠阅读答案 [14,南海上的明珠]》摘要:(3)指导朗体会万里碧波上明珠海南岛富饶美丽,(3)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这段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感受作者用词准确,()用学习上段方法、勾勾、悟悟、背背学段教学目标学会课生能正确写、运用有感情地朗课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准确积累词佳句背诵己喜欢段落3 借助旁批了表达方法感受海南岛富饶美丽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图片录音歌曲《请到天涯海角》学生国地图上到海南岛位置有条件学生可集有关介绍海南岛图片和教材简析请到天涯海角这里四季春常这首优美歌曲激起了多少人对海南岛向往《南海上明珠》这批课以优美语言介绍了位我国南海海南岛美丽和富饶课先叙述海南岛美丽富饶再具体介绍了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介绍风景优美特别介绍了海南岛迷人椰林风光展示了幅幅精美画面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准确、优美极富感染力易激起学生对海南岛向往情~段分别有总起句教学可引导学生抓住重句体会主要容教学重难是抓住课重句感受海南岛富饶美丽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特用准确词句进行描绘方法学习课优美语言积累词佳句建议课教学用~课教学设计参考、激趣引入初步感受欣赏音乐《请到天涯海角》揭题孩子们歌介绍天涯海角就我们今天要认识地方海南岛想游游吗?让我们起到南海上明珠海南岛上观光吧!3 师生相交流集有关直观感受海南岛美丽富饶二、通课了学生由课用己喜欢勾出生及不理词语并用己喜欢方式认识生理词语学生相交流认情况3 学生分段课相评议、正音通全了课和各段思5 学生相质疑、答疑、筛选问题三、精课入情入境整体感知学习段()段说说懂了什么()欣赏图片感知万里碧波和富饶美丽(3)指导朗体会万里碧波上明珠海南岛富饶美丽图赏析学习段()欣赏橡胶、椰子和热带植物等图片鼓励学生由交流欣赏体会()欣赏海南岛不季节里硕挂满枝头丰收图和各种名贵水产图片图结合段引导学生进步体会海南岛物产丰富(3)再鼓励学生选用喜欢方式朗段出己感受进步感受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3 悟结合学习3、段悟学习3段()、勾勾、悟悟这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背背出你喜欢句子背背(3)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这段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感受作者用词准确()诵3段结这段从五指山热带雨林、滔滔奔流万泉河、美丽壮观天涯海角、旅游胜地亚龙湾海滩等几方面我们展现了海南岛美景主学习段()用学习上段方法、勾勾、悟悟、背背学段()分组学习讨论交流(3)全班讨论教师相机拨对重词句感悟、体会等可借助音像画面引导学生边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准确如教学句子你看海滩上那片片椰子林如道道绿色屏障出示椰子林画面体会屏障;b 让学生己说说将椰子林比喻成屏障哪里想象情景指导朗()出这段你喜欢语句背背主学习5段朗5段领略海南岛清晨和傍晚美景感受作者对海南风光赞美情四、总结全主动积累用己喜欢方式赞美海南岛美丽富饶选择喜欢词、句、段背背并摘录下五、写结合拓展延伸欣赏乡美景夸夸己乡(先说写)板设计参考南海上明珠明珠橡胶、椰子、热带植物(多)海龟、鲍鱼等名贵水产(不计其数)铁、石油、天然气 (蕴藏量丰富)五指山挺立万泉河奔流天涯海角壮观亚龙湾海滩迷人椰林风光惹人喜爱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歌赞美总写分写总写。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南海上的明珠》资料旅游景点(1)(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南海上的明珠》资料旅游景点(1)(精品)

《南海上的明珠》资料旅游景点南海猕猴岛从万宁县东山岭继续南行,便到了陵水县的南湾半岛。

南湾半岛三面临水,一端有一狭窄地带与陆地连接,面积达933公顷,最高处海拔240米。

半岛上的衡树灌丛中,栖息着大约25群猴子,总数约近1000只,是猕猴的天然乐园,素有“猴岛”美誉。

南湾半岛是我国唯一驯养猴子的自然保护区。

登上猕猴岛,仿佛到了《西游记》中描写的“花果山”。

这里猴子成群,追逐于树木山石之间,嬉戏于花草洞穴之中,喧哗吵闹,甚至打斗,千姿百态,任君观赏。

岛上植物多样,果实丰美,椰子高挂,芒果正熟,菠萝清香,杨桃累累,荔枝、龙眼、葡萄、石榴……称之“花果之岛”,大概名副其实吧!鹿回头鹿回头在崖县三亚港南约5公里处。

这里有一座山岭拔地而起,雄伟峻峭,气势非凡,因貌似一头金鹿伫立在海边回首观望,故得名“鹿回头”,且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贵的鹿茸,强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

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猎时,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花鹿,正被一只斑豹紧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后对花鹿穷追不舍,一直跑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对烟波浩瀚的南海,前无去路。

此时,青年猎手正欲搭箭射猎,花鹿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于是他们结为夫妻。

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织,经过子孙繁衍,把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丽的庄园。

“鹿回头”也因此名扬于世。

鹿回头一带,别墅隐现在浓密的树荫之中。

高高的椰子树挺拔地生长着,姿态优雅无比。

在鹿回头的两侧海滨,有一处珊瑚礁平台,足有百余米宽,上有礁石突兀或凹坑隐没。

平台之上的海滩上,全是珊瑚的残体,有的还保存着珊瑚形状,有的则已冲磨成珊瑚沙。

迈步在白色的珊瑚沙滩上,远望着湛蓝的南海,令人心意坦荡,神采飞扬。

东方夏威夷——亚龙湾亚龙湾位于三亚市东边约30公里处,这里背依山峦,面临大海,海碧天澄,沙鸥翔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借助旁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

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文字、图片资料,录音: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有条件的学生可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材简析“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优美的歌曲激起了多少人对海南岛的向往。

《南海上的明珠》这篇批读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海南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叙述海南岛的美丽富饶,再具体介绍了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在介绍风景优美时,特别介绍了海南岛迷人的椰林风光,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准确、优美,极富感染力,易激起学生对海南岛的向往之情。

2~4段分别有一个总起句,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绘的方法。

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歌曲:师唱《请到天涯海角来》。

同学们,你们喜欢歌曲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老师演唱的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听完后告诉老师歌曲中的天涯海角在哪里?(海南岛)是啊,歌中的天涯海角就在海南岛,一首优美的歌曲曾激起了多少人对海南岛的向往。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去观光吧!2、齐读课题:南海上的明珠二、分析课文(一)复习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理解了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海南岛的什么特点?(板书:富饶、美丽)文中那个自然段总写了这个特点?(二)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2、同学们,这句话中作者把海南岛比作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全文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写的,那么这样的句子叫什么句?(中心句)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他的富饶?哪些自然段写了他的美丽?(三)学习第二段过渡:同学们,现在咱们一起去看看海南岛有多么的富饶吧!1、指名读第二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本段围绕着哪句话写的?本段围绕着哪句话写的?这样的句子叫什么句?(中心句又叫总起句)(板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2、本段作者分别介绍了哪几类物产?抓住他们的什么特点来说明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用曲线画出能体现这些特点的词。

你喜欢哪类就介绍哪类。

板书:植物水产矿产3、植物:许许多多水果挂满枝头欣赏文中的图片水产:名贵不计其数理解“不计其数”矿产:蕴藏丰富理解“蕴藏”4、这里作者运用几个句式相似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什么句?(排比句)本段抓住植物水产矿产的种类多、数量多来说明海南岛的物产丰富。

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海南岛的美丽的呢?(四)学习第3大段1、根据上段的学习方法,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学第3自然段。

同桌可讨论。

2、用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这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点?它们有什么特点?用曲线画出能体现这些景物特点的词。

4、介绍你喜欢的景点。

板书:五指山:理解“挺拔、郁郁葱葱、四季常青”万泉河:理解“滔滔奔流”作用:天涯海角:理解“水天一色、美丽壮观”亚龙湾海滩:理解“一望无际、沙白如银、”长、大、颜色5、作者在海滩上眺望大海看到了什么?风和海浪是他看到的吗?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比喻)过渡:除了这些景点,作者还写了哪个景点?学习第4自然段(五)师范读第4自然段1、、思考:主要写了哪个景点?(板书:椰林)描绘了他的什么特点?(茂密、挺拔)理解“屏障”从哪些词体会到的?用曲线画出这些特点的词。

2、椰子树有什么特点?作者抓住椰子树什么来说明它的树形奇特?海风吹来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总结:这里运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写出了它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过渡:当你看到景色这么迷人的海南岛,又有什么感受呢?(六)齐读第5自然段当……听浪、观日奇景时,又有什么感受呢?(高歌一曲)干什么?板书:赞美是啊,我也想高歌一曲赞美海南岛。

请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三、总结全文1、总结写作方法这篇批读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海南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总写海南岛的美丽富饶,再分别具体介绍了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而在介绍了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时,也是先总写,再分别具体介绍……。

在介绍风景优美时,重点详细介绍了海南岛迷人的椰林风光。

这样写使文章有详有略,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运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准确、优美,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极富感染力。

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海南岛说些什么?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搜集有关海南岛的资料,更多的了解而海南岛。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心得(300-600字)一、整个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思路清晰1、抓中心词在教室学时从题目“明珠”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从中抓出全文的中心词“富饶美丽”,这个词语贯穿全文,使课堂教学紧凑清晰。

2、抓中心句课文2、3、4自然段是全文的分写部分,但每段都有一个中心句,在教学是我让孩子们首先抓出每段的中心句,学生很容易就把握住了各段的主要内容,降低的他们学习的难度。

3、抓住了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四年级的总体目标就有让学生学会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本课的教学中,抓住了不计其数,数不清等词语来理解海南岛的物产丰富,抓住“白莲般的浪花”、“绿色的屏障”“像一把撑开的大伞”等词句感受海南岛的风景优美。

二、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主体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是设计了几个关键的问题,整堂课都有学生自己畅所欲言,谈自己的读书收获,读书感受。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课文,比如在欣赏海南岛五指山、万泉河、天涯海角等着一组图片时,让学生看一看,看海南岛的美景;听一听,听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闻一闻,闻岛上瓜果成熟的气味;想一想,想海南岛其他的美景,说一说,说你心目中的海南岛。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平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首先教师外形靓丽,语言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集中过来了,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十分得体,多样化,对于孩子多元化的理解教师给予孩子赞许的目光。

本文的教学也存在着太多的缺点。

1、写作指导力度不够课文结构非常明显,景物的描写也具有代表性,教师虽然在课堂上有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指导,但力度不够。

2、课件所选的图片可以再斟酌这堂课所制作课件是教师自己制作的,在选图片时,可以挑选一下,找清晰度好一点的,色彩艳丽点的。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借助旁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

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文字、图片资料。

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有条件的学生可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材简析《南海上的明珠》这篇批读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海南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叙述海南岛的美丽富饶,再具体介绍了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在介绍风景优美时,特别介绍了海南岛迷人的椰林风光,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准确、优美,极富感染力,易激起学生对海南岛的向往之情。

2~4段分别有一个总起句,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绘的方法。

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本课教学用2课时。

解读* 第1段:形象地将海南岛比喻成我国南海上的一颗明珠。

“富饶美丽”是概括全文的中心词。

教学时,首先拿出中国地图,找出海南岛的位置,引导学生结合所搜集的资料初步感知海南岛的富饶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富饶”指海南岛各种物产很丰富,财富多。

* 第2段:先总写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再具体介绍海南岛的植物、水产、矿藏很丰富。

学习这一段时,如果学生对“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缺乏感性认识,对“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龙眼”、“菠萝”等缺乏具体感知,对“海参”、“海龟”、“鲍鱼”、“大龙虾”等水产和“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较陌生,可借助媒体或搜集的有关介绍海南岛物产的文字、图片资料,也可调动学生积极交流所掌握的信息,对海南岛的物产丰富有充分的认识。

再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深入体会海南岛的物产丰富。

不计其数:形容海南岛的名贵水产数目极多,无法计算。

蕴藏:指蓄积而未发掘。

* 鲍鱼:软体动物,贝壳椭圆形,生活在海中,肉可吃,含高蛋白。

*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 第3、4段: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海南岛优美的风景和迷人的椰林风光。

第3段是总分段式。

作者抓住五指山、万泉河、天涯海角、亚龙湾海滩等著名景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展示海南岛迷人的风光。

第4段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将椰林风光描绘得如诗如画。

* 教学第3、4段,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赏,感受海南岛的美。

然后借助媒体或图片让学生欣赏海南岛的美,再引导学生理解“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滔滔奔流”、“天涯海角”、“水天一色”、“绿色的屏障”、“果实累累”等词语。

同时通过勾画喜欢的语句、朗读、想象、反复读、试背等方式感受文中的语言美、景色美,达到入情入境。

在朗读训练上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引读、自读、齐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赏读等,读出对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的赞美之情,读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滔滔奔流:形容万泉河滚滚向前。

气候宜人:指海南岛的气候适合人的心意。

郁郁葱葱:指热带林木苍翠茂盛。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屏障:本课指海滩上的椰子林像屏风似的遮挡着。

果实累累:本课指椰子果多,连接成串。

* 旁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椰林风光的。

* 第5段:作者通过对自己感受的真实描写,进一步赞美了海南的风光。

* 引导学生选喜欢的句段,然后互相交流为什么喜欢。

教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相互背诵交流。

* 识字写字教学:注意“惹”是翘舌音。

关于字形,可先让学生自由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并分析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初步感受齐读课题出示地图,引导学生找出南海的位置。

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他就是----(海南岛)为什么说海南岛是南海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呢?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这座岛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